第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
调查分析
四屯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在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的今天,家长,这本该承担起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主要责任的第一人却少有精力或少有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于是,有关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而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这学期我们学校致力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此而制订了具体的方案。
为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现状,现总结如下: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决定对低、中、高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试卷收上来以后,我对测试卷进行了认真地阅读与分析。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低、中、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低、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分析,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中年级学生差,高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忧虑、焦虑等方面与低、中年级学生已构成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中年级阶段就已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表现的更明显。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对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年级中女生在人际关系、恐怖和忧郁方面问题比男生更突出,而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等方面男生问题比女生突出。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分析表明,小学生心理异常者占15%,有心理疾病者占 2.3%,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上,高年级多于低、中年级,女生多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学校开展防患于未然的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给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扰,甚至还可能影响危及到社会。许多研究表明,诸如敌对、偏执、恐怖等心理问题往往就是引发攻击、暴力冲突,甚至青少年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和精神失常的内部原因。
(二)引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所采用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以便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与帮助。调查表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理想与信念的紊乱,小学生缺少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其次是错误的传媒导向,使小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再次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怪异的社会价值观,使小学生一时难以选择。
2、个体原因: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7—13岁,大多数属于“青春前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异常疾病,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也会产生异常或病态的行为。
3、家庭原因:当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加上错误的家教策略,由于“代沟”的存在,缺少沟通与理解,孩子的心理矛盾不能及时排除,使孩子的心理朝畸形发展。另外,单亲家庭也会造成中学生在心理发育上显得不够健全、和谐。
4、学校原因:由于课业负担很重,加上教师教育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
(三)心理健康与年龄的关系(生理发育阶段):
每个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生理发育与心理健康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其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则: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些单亲子女成人化,还有些学生与同学不合群,妒忌别人,或偏低自己,人际关系较差……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应对措施
在充分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有针对性而又持续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其采取的措施主要如下:
1、紧抓课堂机遇,培养健康心理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教育就应该包括对如何求知的教育和如何做人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这样来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如何教人做人应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住课堂契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校曾在此进行过多次尝试,如:新生刚入学,为帮助学生树立整个初中阶段的高尚目标,我充分利用新生入学前的教育,进行一些小学生的常规教育与训练,针对高年级那些厌学的学生进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等教育潜移默化中摆正了对学习人生等问题的认识。
2、利用主题班会,培养健康心理
对于班主任来说,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开展的难易程度,因此,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但高年级学生碍于面子,怕人说“出风头”而又羞于表现自己。为帮助学生冲破这一层心理障碍,我校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一次“学名人.做名人”活动。先是带领学生回顾了姚明、濮存昕等十位“感动中国”的名人事迹,使学生明白:为他人、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而表现,并非“个人主义”,相反应该大力提倡。这项活动,既打消了学生怕遭非议的顾虑,又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很得学生好评。在这种健康心理的驱使下高年级各项活动中,能自己主持、排练节目,每年的毕业生汇报演出时,我校毕生班学生都能成功地向家长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受到社会与家长的好评。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晨会课,健康教育课,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健康咨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各班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做到心里有数,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纠正那种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培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5、对学习差,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应给予特别的关爱,帮助他们学习,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以减少由于学习差而出现的种种不健康心理。
6、开设交流信箱,培养健康心理
高年级学生所处的发育阶段,决定了他们生理和心理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这种矛盾与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为此,我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问题咨询信箱”,鼓励学生把心头的困惑说出来,向老师咨询,以寻求解答。由于此项活动绝对保密,很受学生欢迎。因为这使他们有了自己情感的发泄地,即使得不到相应的指导,把烦恼说出来,也仿佛甩掉了一个大包袱,何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能使自己的困惑得到解答,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7、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对本校家长的调查来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对孩子要求过高,动辄打骂;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就导致学生心理也走向两个极端:对要求过高的家长,学生心理常处于恐惧状态,性格内向,甚至为免打骂,有的还学会了撒谎,报喜不报忧;而对放任自流的家中,学生心理则过于散漫,多次教育都难显成效。为此,我校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形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分析利弊,转变家教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得学生由原来怕开家长会,现在则成了盼开家长会。转变家教观念,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又开辟了一方乐土。
总之,实践证明,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了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我们努力了,并且一直在努力着,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分析及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分析及总结
在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的今天,家长,这本该承担起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主要责任的第一人却少有精力或少有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于是,有关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而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这学期我们课题组致力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此而制订了具体的方案。
为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现状,我们决定在四、五、六年级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试卷收上来以后,我对六年级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地阅读与分析:
如,第1题“你上学读书是为了什么?”五年级绝大多数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其中有9人选择的是“D读书后赚大钱”。首先我们说无论有多少同学是随意性选择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被调查同学中大部分是明白或者说是在家长、老师、社会的影响下了解没有知识不能生存是一条真理。而少数学生的读书为赚大钱多多少少受传统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影响,受社会上一些没有文化照样挣大钱的人的不正常现象的诱惑。
第2题“课堂上老师提问”六年级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想一会儿再回答”,其中7人选择了“A马上回答”,19人选择了“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大多能认识到老师提问以后必须思考好了再作答,但是因年龄和学习现状等问
题,六年级学生与低、中年级学生不同,不愿意举手,等老师抽问才回答是课堂中比较常见的状态。
第4题“期末考试时”选择“心情紧张;有点紧张;无所谓;有信心,不紧张”,我对六(1)班学生的选择做为分析,其中选择A的12人,选择B的20人,选择D的11人,可见学生对期末考试都比较重视,因为这关系到成绩报告单,也可能是家长比较关注而影响到学生。11位有信心不紧张的学生并不是学生成绩拔尖的,而是心理素质比较好,这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培养分不开。
第5题“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仍旧是分析六(1)班学生,其中28人选择会不安,18人选择不会不安。从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作为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中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比较独立,就问卷分析看,他们的内心深处仍十分希望有父母做伴。如今,父母时常因为忙于工作、应酬,忽略了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注,本人认为这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6题“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我以六(1)班学生的回答做了统计,其中9人选B“没有眼泪”,7人选C“那是假的”,12人选D“非常激动”,其余同学均选择的是“跟着流泪”。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有些意外的,我发现被调查的孩子比我想象中的要理性的多,但同时也感到一点焦虑,他们的理性会不会给他们的情感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今的孩子越来越个性,越来越缺少同情心也是社会必须要关注的。
第12题“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A老师;B家长;C好朋友;D谁也不说。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1人,选B的没有,选C的18人,选D的27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此班的孩子特别需要心理辅导课,因为一个人总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能得到释放,长此以往对健康成长不利。还可以看出一点——六年级学生对教师已经没有了依赖,对家长的依赖也不多,同伴交往成了他们主要的情感沟通渠道。
第13题“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其中选A的是多数,选B的10人,选D的10人;从这道题目的回答也可以看出班级与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此班的学生比较顶真,若正确引导,让它在学习、工作发挥其长处,那就是好事,若没有正确引导,让它存在于人际交往中,那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15题“对左右为难的事要果断选择一种方法”,我也是对六
(1)班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B的20人,从这儿能看出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需要增强自信。这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需要的。
第16题“做事情不成功时”,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15人,选B的9人,选C的18人。我认为选A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我喜欢;选B的学生比较会做事,成功的机会更多一些;选C的同学比较容易放弃,当然也不排除明智的特例。
从问卷情况来看,学生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辅导与咨询,相信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渴望的,这就对教
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高年级的老师应该努力学生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做学生的心理顾问,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官渡镇中心小学
2012.5.21
第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分析及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分析及总结
在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的今天,家长,这本该承担起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主要责任的第一人却少有精力或少有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于是,有关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而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这学期我们课题组致力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此而制订了具体的方案。
为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现状,我们决定在四、年级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试卷收上来以后,我对四年级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地阅读与分析:
如,第1题“你上学读书是为了什么?”绝大多数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其中有9人选择的是“D读书后赚大钱”。首先我们说无论有多少同学是随意性选择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被调查同学中大部分是明白或者说是在家长、老师、社会的影响下了解没有知识不能生存是一条真理。而少数学生的读书为赚大钱多多少少受传统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影响,受社会上一些没有文化照样挣大钱的人的不正常现象的诱惑。
第2题“课堂上老师提问”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想一会儿再回答”,其中7人选择了“A马上回答”,19人选择了“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大多能认识到老师提问以后必须思考好了再作答,但是因年龄和学习现状等问题,四年级学生与低学生不同,不愿意举手,等老师抽问才回答是课堂中比较常见的状态。
第4题“期末考试时”选择“心情紧张;有点紧张;无所谓;有信心,不紧张”,我对学生的选择做为分析,其中选择A的8人,选择B的20人,选择D的11人,可见学生对期末考试都比较重视,因为这关系到成绩报告单,也可能是家长比较关注而影响到学生。11位有信心不紧张的学生并不是学生成绩拔尖的,而是心理素质比较好,这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培养分不开。
第5题“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其中28人选择会不安,18人选择不会不安。从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作为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中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比较独立,就问卷分析看,他们的内心深处仍十分希望有父母做伴。如今,父母时常因为忙于工作、应酬,忽略了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注,本人认为这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6题“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我对学生的回答做了统计,其中9人选B“没有眼泪”,7人选C“那是假的”,12人选D“非常激动”,其余同学均选择的是“跟着流泪”。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有些意外的,我发现被调查的孩子比我想象中的要理性的多,但同时也感到一点焦虑,他们的理性会不会给他们的情感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今的孩子越来越个性,越来越缺少同情心也是社会必须要关注的。第12题“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A老师;B家长;C好朋友;D谁也不说。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1人,选B的没有,选C的18人,选D的27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此班的孩子特别需要心理辅导课,因为一个人总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能得到释放,长此以往对健康成长不利。学生对教师已经没有了依赖,对家长的依赖也不多,同伴交往成了他们主要的情感沟通渠道。
第13题“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其中选A的是多数,选B的10人,选D的10人;从这道题目的回答也可以看出班级与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此班的学生比较顶真,若正确引导,让它在学习、工作发挥其长处,那就是好事,若没有正确引导,让它存在于人际交往中,那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15题“对左右为难的事要果断选择一种方法”,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B的20人,从这儿能看出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需要增强自信。这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需要的。
第16题“做事情不成功时”,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15人,选B的9人,选C的18人。我认为选A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我喜欢;选B的学生比较会做事,成功的机会更多一些;选C的同学比较容易放弃,当然也不排除明智的特例。
从问卷情况来看,学生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辅导与咨询,相信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渴望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老师应该努力学生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做学生的心理顾问,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官渡镇中心小学 2014.5.21
第四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心得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心得体会
重岗小学石绍胜
2014年7月开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前二次没有通过,因为只有三次机会,对于前二次没有合格,我认真总结,发现主要是因为自己这方面知识欠缺,在学校的组织下,自己也认真学习,终于第三次测试中取得了82分.在测试中我学到许多心理方面的知识,懂得不少心理方面的方法.现将自己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关注校园心理安全,首先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
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教师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学校营造了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安全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具有浓郁人情味的工作氛围和心理环境,真正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二、整合学校各种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我们注重引导教师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在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2、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丰富的文化活动是我们所需要的,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014-12-3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总结
篇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013 2013—2014学第一学期柳花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如:
一、心理知识讲座。我校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诚然,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
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因此,我校就在全校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全校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个别咨询与辅导。在全校性的心理知识讲座的基础上,我校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辅导室内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在个别咨询与辅导中,心理辅导老师做好相关的记录,耐心的为学生给予指导。特别是期中考试前后,学生面对自己的考试总会有许多的忧虑,心理辅导老师就予以劝慰,疏导,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或忧虑,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得失。
三、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四、利用“红领巾”广播站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搭建平台。学生把自己的困惑和想法通过信箱和老师交流,比较普遍的问题利用广播站的“星
星回音”进行解答,实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邀请部分同学到“快乐小屋”进行单独交流,利用些特殊的节日加强对学生的爱心教育,比如:学生自己作的“爱心卡”“感恩卡”等。让他们懂得家人或别人对你的服务和关心要知道感恩。孩子们对活动的热情很高,也得到了教育家长反映很好。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心理健康的教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培养心理健康的人才,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还将不断努力,以期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〇一四年一月
篇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
调查分析
四屯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在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的今天,家长,这本该承担起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主要责任的第一人却少有精力或少有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于是,有关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而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这学期
我们学校致力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此而制订了具体的方案。为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现状,现总结如下: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决定对低、中、高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试卷收上来以后,我对测试卷进行了认真地阅读与分析。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低、中、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低、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分析,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中年级学生差,高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忧虑、焦虑等方面与低、中年级学生已构成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中年级阶段就已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表现的更明显。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对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年级中女生在人际 关系、恐怖和忧郁方面问题比男生更突出,而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等方面男生问题比女生突出。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分析表明,小学生心理异常者占15%,有心理疾病者占 2.3%,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上,高年级多于低、中年级,女生多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学校开展防患于未然的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给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扰,甚至还可能影响危及到社会。许多研究表明,诸如敌对、偏执、恐怖等心理问题往往就是引发攻击、暴力冲突,甚至青少年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和精神失常的内部原因。
(二)引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所采用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以便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与帮助。调查表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理想与信念的紊乱,小学生缺少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其次是错误的传媒导向,使小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再次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怪异的社会价值观,使小学生一时难以选择。
2、个体原因: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7—13岁,大多数属于“青春前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异常疾病,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也会产生异常或病态的行为。
3、家庭原因:当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加上错误的家教
策略,由于“代沟”的存在,缺少沟通与理解,孩子的心理矛盾不能及时排除,使孩子的心理朝畸形发展。另外,单亲家庭也会造成中学生在心理发育上显得不够健全、和谐。
4、学校原因:由于课业负担很重,加上教师教育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
(三)心理健康与年龄的关系(生理发育阶段):
每个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生理发育与心理健康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其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则: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些单亲子女成人化,还有些学生与同学不合群,妒忌别人,或偏低自己,人际关系较差„„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应对措施
在充分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有针对性而又持续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其采取的措施主要如下:
1、紧抓课堂机遇,培养健康心理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教育就应该包括对如何求知的教育和如何做人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这样来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如何教人做人应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住课堂契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校曾在此进行过多次尝试,如:新生刚入学,为帮助学生树立整个初中阶段的高尚
目标,我充分利用新生入学前的教育,进行一些小学生的常规教育与训练,针对高年级那些厌学的学生进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等教育潜移默化中摆正了对学习人生等问题的认识。
2、利用主题班会,培养健康心理
对于班主任来说,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开展的难易程度,因此,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但高年级学生碍于面子,怕人说“出风头”而又羞于表现自己。为帮助学生冲破这一层心理障碍,我校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一次“学名人.做名人”活动。先是带领学生回顾了姚明、濮存昕等十位“感动中国”的名人事迹,使学生明白:为他人、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而表现,并非“个人主义”,相反应该大力提倡。这项活动,既打消了学生怕遭非议的顾虑,又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很得学生好评。在这种健康心理的驱使下高年级各项活动中,能自己主持、排练节目,每年的毕业生汇报演出时,我校毕生班学生都能成功地向家长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受到社会与家长的好评。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晨会课,健康教育课,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健康咨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各班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做到心里有数,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纠正那种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培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5、对学习差,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应给予特别的关爱,帮助他们学习,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以减少由于学习差而出现的种种不健康心理。篇三: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级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下面就本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结:
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
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