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现象透视.

时间:2019-05-12 02:3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现象透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现象透视.》。

第一篇: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现象透视.

“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透视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中央英明做出了惠及全民的重大决定:逐步免除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杂费,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助。“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村初中学生的入学率和在校学生的巩固率,使广大农村一部分贫困学生又重新燃起了上学的希望,回到了校园。

我扎根农村中学教育已十余年了,深知农村学生上学的艰难,亲历了“两免一补”前后的学校变化。但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学校办学的老大难问题,这种现象即使在实施“两免一补”后的这两年里,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学生辍学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就我们学校而言,从初一入学到初三毕业,学生的辍学率一直在30%左右徘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农村中学生小小年纪就放下书包,陆陆续续加入辍学者的队伍呢?根据我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和悉心观察,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僵化的应试教育体制。尽管我们实行素质教育的口号已喊了好多年了,但由于以考试为标准的选拔人才的游戏规则没有变,仍以分数定终身,所以我们的教育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像古代科举考试一样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是应试教育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大脑成了被填充的容器,分数理所当然的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尺,在分数面前,学生被分为三六九等,这看似平等的背后却隐藏着最大的不平等。由于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单一,缺少对学生全面的、综合的、多元的评价,致使一些学习上的“贫困生”始终排在班级学校分数队伍的后面,他们大都躲在被人遗忘的教室的角落里,成了被老师、同学冷落、讨厌的群落,他们有的在学习上从来没有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他们品尝的只有考试失败后被老师、家长、同学嘲笑的痛苦。于是,他们在原来就贫困的基础上,不但没有脱贫致富,而且变得越来越贫,越来越跟不上学习的大部队了。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就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只感觉自己一直在学习的黑暗中摸索,而看不到前面的一丝光亮,因而对自己失去应有的信心,剩下的只有灰心丧气,甚至是自暴自弃了。

其实,这些学习上的“贫困生”一般只是学习上“贫困”罢了,在其它方面一点一点也不比那些学习上的“富裕生”贫困。只要是离开书本,他们大多有着广泛的爱好,不管什么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而,他们往往在音、体、美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在试验、劳技、交际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一出校门,他们就像一只只飞出笼子的快乐小鸟,就像小溪中的小鱼回到了大海,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由此可见,这些“贫困生”们缺少的不是智慧,不是对生活的热情,而是对应试教育下考试的信心,是施展自己才艺的舞台。

二、农村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不但花费比较少,而且就业有保障,农村的孩子一旦考上学,就等于从此跳出了农门,端上了“铁饭碗”。并且当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没有工厂招收农民工,那时的初中生即使辍学回家,也没有事情可作,没有钱可挣。因此,在那个时候,学生辍学的比较少,有的就为了能考个小中专坚持抗战八年也在所不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深化,农村的教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尽管我国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推行的是“两免一补”九年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仅仅限于小学、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就是非义务教育,属于收费教育,在我们这里,一般每年每生需花费四五千到七八千元不等。这样,三年高中上下来,如果能顺利升

入大学,花费也要在两万元左右,如果一次升学不成功或不满意,就意味着高中阶段的教育成本还要增加。

如果说高中阶段的费用对大部分农村家庭还可以承受,那么,自大学并轨收费以来,动辄就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就使农村大部分家庭望而却步了。在前几年,农村孩子比较多的家庭,家里为了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全家债台高筑,弟弟、妹妹被迫辍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父母来说,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只要是孩子能成龙成凤,只要是孩子毕业后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然而,最近这几年,随着大学的大规模扩招,而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成比例增加,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特别是一少部分农村大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或由于自身素质不过硬等原因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赋闲在家。这部分人虽然不多,但其对农村部分家长和中学生的影响却不容低估,它使一些家长因看不到孩子上学的前程而失去了供孩子上大学的坚定信念,使中学生身边失去了学习的榜样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还有一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虽勉为其难地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因经济上收入不多,因而不但不能帮助家庭,而且有的还需要向父母伸手。因此,农村父母就失去了为家有大学生而骄傲、自豪的资本。相反,有的甚至因子女上大学而欠下了一屁股债,债主经常上门催要而又无力偿还,这样,就使农村父母倍感自己在村里脸上无光,抬不起头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中大部分没有供子女上大学的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要富裕的多。由于其子女及早辍学回家,学一技之长或外出打工或在家做些小生意,这样既不需要父母掏腰包为其支付高额的学费,几年下来,自己也能积攒一些资本,用于补贴家用也相当可观,娶妻生子就可以不向父母伸手。这样一举两得,大大减轻了农村父母的经济负担,使原来村里的贫困户一跃成了富裕户。

由此可见,农村“新读书无用论”的滋生与蔓延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教育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现实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大学无用论必然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学的稳定,对农村中学生辍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之在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都一切向钱看,一切都讲实惠,而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又为农村孩子打工挣钱提供了很多机会,这样,“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思想已深入农村父母和孩子的意识,因此,好好读书长大了上大学已不再是农村孩子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而是他们生活中多元化选择的其中一项。

其实,农民是最讲实惠的群体,从以前他们砸锅买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到今天在“两免一补”新形势下,“新上学无用论”的泛起,不愿供孩子上学,其原因何在?我认为:无它,惟形势异也。因为不管什么人做任何事情,心中都要算一笔帐:我投入多少,收入多少,能赢利多少。如果能赢利,那就会乐此不疲,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如果一味亏本,有谁还会义无反顾地一掷千金呢?

我不想说农民自私自利,农民目光短浅,农民急功近利,不是因为我扎根农村教育,我父母都是农民,而是因为我没有资格。每次当我面对一个个辍学学生那忧郁彷徨的目光时,作为一个老师,我都会感觉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为了一个个从此放下书包的孩子,也为了一个个满脸皱纹、饱经沧桑的孩子的父母。

总而言之,以上两点是我在农村从教十余年的切身体会,我想这两个方面与我国现阶段“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必然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而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建设良好的农村教育生态环境,给农村孩子搭建一个平等竞争的舞台,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根基,才能奠定我们中华民族崛起的

基石。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尴尬

五大怪像: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尴尬

记者日前在黔、桂、川等地采访时了解到,始于2001的“两免一补” 政策,已惠及3600多万农村贫困学子。但记者同时发现,一些地方在实施这一“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致使政策执行走样,出现五大怪像。

怪像一:学生与家长越欢喜,学校和政府越头疼。近年来随着一费制、“两免一补”等一系列惠泽学生政策的连续实施,筑起了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一道安全保障网,广大贫困学生真正“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但记者同时发现在学生、家长“喜上眉梢”的背后,承载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以及地方政府却“愁眉苦脸、步履维艰”。

原因何在?一些教育系统的干部反映,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原本就严重不足,一费制让很多学校收费“浓缩”,紧接着实施的“两免一补”再次让这些学校经费“缩水”。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要求这些惠泽学生政策实施后,产生的经费“缺口”,由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确保学校正常运转。但现实情况时,中央和省级财政都能按时按量保证,问题在于多数市、县因“负担过重、财力有限”不能完成任务,甚是愁煞了学校和地方政府,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中央政策不能违抗,另一方面学校却“揭不开锅”。

怪像二:“两免一补”当成奖学金。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对“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不到位,管理松散,有的学校将“两免一补”补助金当成奖学金,奖励班上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学生家长反映“„两免一补‟本来是让那些家庭贫困学生能读得起书,也就是说,补助的对象首要条件是„家庭困难‟,而不是„学习好坏‟。”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是,该补助的有些学生没有享受到,而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有的家庭条件好,也根本不需要补助。

怪像三:在校学生退学,在家等“两免一补”指标。记者了解到,由于“两免一补”指标有限,加之每个学生家庭条件不一样,比如同一个村有的学生享受了,有的没有。结果,没有享受到这个政策的学生家长,因为对“两免一补”不是很了解,“不管三七二十一,让孩子从学校回来,到啥时候学校给了指标,再去上学。”这种现象,一方面让学校哭笑不得,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导致辍学人数增加。

怪像四:补助金“撒胡椒面”。正是因为有的学生享受了,有的学生没享受,会使一些学生及家长产生不理解,甚至不满情绪。为了减少麻烦,一些学校索性采取的办法是,与其让有的人不满意,还不如“撒胡椒面”,大家都分得一点,当“好好先生”。总之,到书发完钱散光为止。具体表现在,甲免了教科书,乙就免杂费。

怪像五:将享受“两免一补”当筹码,搞人情关系。记者了解到,产生这种怪像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上级领导打招呼,直接指明要求负责人给某位同学进行照顾;二是为了能让孩子享受到“两免一补”,负责人接受一些学生家长的吃请,致使一些没有“意思意思”的学生靠边站。

第三篇:中学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两免一补”等资金专项自查

经我校自查小组对学校“两免一补”等资金专项自查,情况如下:

学区拨付款项

1.2006年春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28059.15元,实收123059.15。

2006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23424元,实收123424元。

2.2007年春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92424元,实收92424元。

2007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92040元,实收92040元。

2007年春季应拨寄宿生生活补助5975元,实收5975元

2007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5660元,实收15660元。.2008年春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42875元,实收142875元。

2008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42875元,实收142875元。

2008年春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41999元,实收41999元。

2008年秋季应拨寄宿生生活补助42000元,实收42000元。2008年应拨政府资助贫困生生活补助1680元,实收1680 元。.2009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84250元,实收184250元。

2009年春季应拨政府资助贫困生生活补助3360元,实收3360元。

学校支付款项

2006年公用经费支出222887.51元。2007年公用经费支出202276.24元。

2007年寄宿生生活补助两次共支出21635元。2008年公用经费支出207950.98元。

2008年寄宿生生活补助两次共支出83999元。2008年政府资助贫困学生补助金1680元。2009年公用经费支出35339.5元。2009年政府资助贫困学生补助金3360元。三

查出的问题: 2008年春秋两季寄宿生生活补83999元,因修建,无住宿学生,未发,资金暂存中学账户。2006年至2009年3月发代课教师工资共计29280元。3 2006年至2008年垫付学校工程款185000元。4 2006年至2008年共支出归还信用社贷款利息95628.59元。学校自制发票有:2007——2008年初三教师加班费、各 种校外劳动补助、2007——2008年教师节慰问金、2006——2009年节假日教师护校费、2006——2009年

2006——2008年各种目标兑现奖金、2008清理厕所人员补助、2006——2008年先进教师奖品、2007——2008年两次班主任费。

整改情况

未发 2008年寄宿生生活补助83999元,已将问题上报乡政府和教育局。

垫支工程款已到账80000元,下剩105000元。3自制发票中的部分项目开支是否合理待上级领导指示后进行整改。

索罗中学自查小组

2009.5.19.3

第四篇:两免一补工作总结

“两免一补”工作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关于我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从九月份开始全面落实了2010~2011学上学期“两免一补”的各项工作。迄今为止,此项任务已顺利圆满完成,深受社会的赞誉和家长的好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整体认识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通过标语、广播对“两免一补”的政策及工作进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并召开了学校行政会议,班主任老师会议,明确了“两免一补”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并按文件要求把“两免一补”指标全面落实到了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宣传了相关知识,让广大家长了解到 “两免一补”的意义和内容,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以加强群众对“两免一补”工作的监督。

二、摸清学生情况,确定“两免一补”名单

针对我校学生人数众多、学生来源广的情况,为把“两免一补”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我校在八月份就开始布置对贫困学生的摸底工作,组织教师深入社会、深入学生家庭,了解贫困生的情况,准确把握救助标准,使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救助。教师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冒着酷暑走访了班上每一个贫困的学生,了解到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班上资助学生的名单。

最后经过各班的上报情况,我校经过严格的核实确定了“两免一补”学生名单,按上级要求输入电脑,并用电子表格的形式统一造册,按时报县教育局审批。

三、遵照文件规定,规范工作流程

我校对“两免一补”自始至终按要求认真遵照文件规定,严格规范工作流程,适时进行督查。8月下旬我校已基本完成了申请、核实、审批工作,确定了救助名额和对象。开学前夕,我校办好了“两免一补”公示栏,将“两免一补”的相关政策和各个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的情况按班级分布进行了公示。报名时,对受助对象当场减免了书杂费,所有“两免一补”经费都列抵了学生的学杂费,并在学校开出的学生缴费收据中得到了体现。同时,我校对所发的“免费教材”,还加盖了“免费教材”的印章。校领导对各班的 “两免一补”工作及时进行了督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我校再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个别学生还实现了零交费上学,切实把党的“两免一补”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享受到“两免一补”的学生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政府报恩。

官渡镇中心小学

2010年12月

第五篇: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根据 教体局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执行情况自查通知的要求,我学区按照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 “两免一补”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学区2009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85人,小学生1256人,减免教科书204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45人次,补助资金86625元;2009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29人,小学生1022人,减免教科书175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34人次,补助资金87750元,2010年春季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29人,小学生1022人,减免教科书175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310人次,补助资金116250元;2010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814人,小学生855人,减免教科书1669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334人次,补助资金125250元,2011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814人,小学生855人,减免教科书1669套,享受寄宿生补助369人次,补助资金183000元;2011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690人,小学生692人,减免教科书1382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69人次,补助资金134500元2012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690人,小学生692人,减免教科书1382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243人次,补助资金,185500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我学区自实施“两免一补”工作以来,学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各学校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了解学校帮困学生的情况。明确了专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具体操作,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制。

(二)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一是成立了“两免一补”评审领导小组,由班主任、教师代表、贫困生家长代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等成员组成,严格把关。二是坚持“三公示”,即公示贫困生界定标准,公示贫困生评审情况,公示评审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规范免费教科书发放流程,保证资助名额分配,贫困生评定,教材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使之成为一项“阳光工程”。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自下而上,具体到每一名贫困学生的动态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全校所有贫困生都纳入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动态管理。

(三)建全制度,加强管理,形成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

1、学校对申请、受理、审定、登记、办理、结算、备案等环节,建立起相应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的工作机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困难学生不被遗漏,确保每一个特殊困难学生都受到特别关注,得到特别关爱。

2、学校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受助学生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更好地落实帮困措施。

3、学校每学期末对帮困助学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的自查、梳理、总结,结清帮困经费,及时调整和优化帮困助学工作的措施,不断提高帮困助学工作水平。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学区通过自查深深认识到这项政策的意义,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身上,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二0一二年五月二日

下载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现象透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现象透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免一补承诺书

    “两免一补”承诺书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把“两免一补”工作办成“阳光工程”。我做出如下承诺: 1.认真宣传“两免一补”政策,达到四知......

    “两免一补”领导小组

    “两免一补”领导小组 庙下二中 二0一三年十一月 “两免一补”领导小组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了加强我校“两免一补”工作、落实惠农政策工作的领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

    两免一补工作总结

    2011年秋季学期“两免一补”工作总结 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

    两免一补管理制度

    方树泉中学两免一补管理制度 一、资助对象的确定程序 1、学校组织符合资助条件希望获得资助的学生填写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申请书,申请书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家......

    “两免一补”实施方案

    方树泉中学贫困生“两免一补”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生活费(以下简称“两免一补”)政策,根据省、......

    两免一补政策

    “两免一补”政策 条件: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凭证、低保证非特困) 2、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父母残疾证) 3、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

    两免一补总结

    瓮安县小河山学校2008—2009学年度 “两免一补”工作总结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促进......

    两免一补申请书

    两 免 一 补 申 请 书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我是来自@@镇@@村的一名农村小学生,父母亲均是农民。由父亲独自支撑着整个家庭的重担,虽然终年劳动,但是收入微薄;哥哥的大学学费尤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