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咬定青山不放松——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采访记
师德学习内容摘要
咬定青山不放松——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采访记
一、京城走出的“平民校长”
姚止平1955年出生在中南海一个高干家庭里,在扎根农村的四十多年中,姚止平校长始终怀着平常的心态、朴实的情怀,他总是说,栟茶运河的水养育了他,特别是插队到农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那段时间,他深深地折服于农民朋友们对他的那种真诚与朴实,于是在他从教的那一刻,教好老百姓的子女,为老百姓的孩子排忧解难就成了他人生的信念。在他做校长的十多年中,老师、家长、学生都深切地体会到这位“平民校长”对农家子弟的关爱与真情。学校制定了贴补贫困学生的一系列的政策,给贫困生发路费,每月200元的餐费定时打到特困学生的就餐卡上,师生们遇到困难,总会想起姚止平校长。孪生兄弟吴双茂、吴双盛家庭经济困窘,来校报到时父子三人都穿着鸡饲料广告衫,姚止平校长和行政一班人商量决定减免部分学费,并让班主任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在两兄弟一个录取南京大学、一个录取北京大学,家长一筹莫展的时候,姚校长带着学校和兄弟单位上万元赞助费,来到吴家,并在多家媒体上做了宣传,倡议社会上的热心人为他们慷慨解囊,使他们顺利地渡过了难关。姚校长常说:“家长信任我们,把孩子送到我们这儿来学习,教好孩子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一个孩子失去健康发展的机会。”
二、管理有方的“智慧校长”
一流的教学质量使栟茶茶中学成为江苏大地上的一匹“黑马”。能让二流的生源取得一流的发展,既得益于良好校风的熏陶与高效的教育科研等综合因素功效的放大,更是与当家人的精湛管理艺术分不开的。
1、咬定青山不放松——质量一流,创造教育奇迹
姚校长常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存线,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之所在。办好学校,培养人才,让更多栟中学子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就是用实际行动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他一直强调以优质的办学质量回报社会,回报南海之滨的如东人民,他主持全面工作的十年来,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高考、中考连创佳绩,人们似乎无法想像,这样一所学校,是怎样让学生的成绩进入全省“十强”,甚至有的学科成绩遥遥领先的。高中文科教研组长周老师说,因为全校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各部门的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教学中心为目标,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享受“一路绿灯”的特殊待遇。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从不同角度谈及姚校长的教学管理经验。副校长说,姚校长是他分管教学工作的主心骨,虽说分管校长有职有权,他是姚校长办公室的第一常客,但请示汇报,落实安排,不敢有丝毫懈怠。
质量分析是姚校长抓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每隔一段时间各年级都会举行阶段测试,教师们都已形成每次阶段性测试后的自觉分析习惯,或口头或书面,作好充分准备,然后参加分析会。校长助理、教导主任徐旭东介绍说,每次进行
质量分析时姚校长必到,高三质量分析会有时一开就是连续一周的晚上,且每天晚上往往两个班先后举行,他都和老师们在一起,认真听取同志们的分析,一道参与研究高考的政策和命题走向,作出切合实际的、有指导意义的决策。常务副校长说,姚校长做了一把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亲自抓教学工作,因此,他象一匹识途老马,总能敏锐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为他的讲话都极具指导意义,操作性强,同志们也最希望听到他关于教学工作的讲话。学校几位资深教研组长则亲切地称他业务“大哥”。
集体备课是姚校长交给备课组的最重要的任务,他要求各备课组发挥栟茶中学集体作战的群体优势,加强研究,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以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97年前后,学校部分骨干教师流动到苏南一些中学;暑假中排好了的七名高三数学骨干走掉了四名、由于走得急,一时没有准备,学校就从年轻教师中临时抽调了几名上了高三。上任前,姚校长把这几个新手召集在一起,拍拍他们的肩膀说:“你们受命于困难之际,不要怕,只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依靠集体的力量,你们一定会成功、”正是靠着集体的力量,这几位新手所带的班级在高考中都创出历史新高,半数班级超过了“老高三”的班级、姚校长把集体备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一项铁的纪律,视为学校教帅群体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要求定时、定点、定内容,确保效果。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成了栟中一项特色性的教研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无论是年青教师还是资深教师,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提高。
2、春雨润物细无声——校风纯正,弘扬学校特色
栟中的校风好、学风正在南通地区是出了名的,随着学校知名度的进一步扩大,这种影响逐步波及省内外,学校把数十年的办学经验不断加以提炼升华,并以此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栟茶中学的教风、学风、政风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字——“实”。这与姚校长一贯的工作风格是分不开的。每天到学生宿舍最早的是他,每天离开办公室最晚的是他。在姚校长的办公室,数十本保存完好的会议记录和整整齐齐的听课记录,每一本都记录着他踏实工作的印记。姚校长每年听课都在200节左右。近三年,来校试教的一百多名教师的课他都一一听过,新教师进校后的“亮相课”、“过关课”、“汇报课”、“展示课”都尽可能地参加,每次听课都与执教者交流,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校长办公室于主任说,姚校长积累的这些资料是校长本人的一笔财富,但材料背后蕴藏的精神与作风更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姚止平先后主持了“校风育人功能”、“校风育人工艺”和“校风育人工程”的系列课题的研究,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对“自觉、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秉正、扎实、民主、求新”的领导作风,“严谨、朴实、团结、进取”的教风和“自主、踏实、合作、求真”的学风作了新的诠译,揭示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使良好校风具有更为强大的“场效应”,对学校每个成员产生正向同化作用,课题研究成果在省内外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姚校长及时将校风育人特色纳入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主编了德育校本课程和学科建设系列课程。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高考考点、江苏省招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十七次蝉联市、县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单位。
3、直挂云帆济沧海——成果卓著,大展名校风采
姚止平校长坚持科研兴校,特别注重科研成果的运用和转化,注重一线的教育教学研究,姚校长经常把教育科研比作生产技术,看成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教师们都知道姚校长在课堂调研中十分讲究效度和目标达成度,推崇“高效型课堂”。姚止平校长提出“筛选有用信息,增强科研含量,精选学生习题”的练习要求,让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都精心设计,坚决杜绝“高投入低产出的题海战术”,特别是学生进入高三以后,姚校长提出不用成卷而要精编组合卷的要求,要求教师用自己的研究减少学生重复消耗,让每一次练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新的挑战,这样日复一日,学生无形中就赢得了大量的时间,用以弥补旧知、接受更多的新知。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科研能力,他对教师提出了“五个一”的要求,并主持多个国家级、省级课题,创设机会让所有教师参与研究活劝。姚止平校长潜心教学管理带头撰写研究报告和科研论文,先后参加主编并带领全校数十名教师参加编写了《高考课堂突破》四十余本书,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省教育厅、教科所举办的“师陶杯”、“万四杯”“弘謇杯”论文评比活动中学校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姚校长的论文多次评为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在专业报刊上发表。
三、爱才育才的“伯乐校长”
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课堂质量的提高靠教师。姚校长以敏税的目光看到这一点。他把握住教师队伍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从人才的引入机制、培养机制到激励机制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做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工作,使得学校拥有了一批师德好,有实力的教师队伍。
1、五湖四海觅人才
从2001年起,学校面临着高中扩招的严重压力,每年递增8到10个班,学生数每年增加近500人。学校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师资严重缺乏。于是,姚校长带领领导班子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反复论证,精确测算各学科所缺教师数,明确了“质量第一、主动出击”的招聘思路,到全国各大师范院校广觅人才。校长室的几位领导分头跑湖北、江西、甘肃、南京、徐州、苏州、南通的学校,与当地的毕业生洽谈,从严把关,先后从外省市招聘到高中骨干教师十余名,特别是高考丰产区——湖北黄岗地区的部分骨干教师和师范毕业生听到栟茶中学的介绍和承诺后主动来学校试教,签订了合同。客籍骨干教师的引进,一方面解决了学校教师紧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注入了竟争的活力,对本地教师也有巨大的促进,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业务素质。
2、学校地处如东大西北,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县城,过去许多青年教师都不愿意来这儿工作。为了招募人才,姚校长亲自与毕业生及他们的家长商谈,个别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校长还几次驱车数百里到他们家,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办学成效和发展蓝图。一年夏天,姚止平校长亲自接一名离校数十公里的青年教师到校,汽车陷进泥潭里,弄得一身泥浆和汗水,使这名青年教师和家长十分感动,打消了去外地工作的念头。
3、不拘一格用贤才
学校作为一所省重点中学,以良好的校风和一流的教学质量饮誉社会,省市县各级领导对学校引进教师方面有着心理期望——非本科毕业莫来这样的学校。而姚校长从不唯学历论,先后从南通、如皋等普通师范学校大专班引进了数名基本功扎实的青年加人教师队伍,也多次从乡镇初中引进了不少大专学历的骨干教师,实践证明,学校的决策是正确的,这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更甘于吃苦,更乐于奉献,成长得更快,教育教学效果更好。
4、以人为本培英才
学校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教师定时、定点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做到内容充实、经费保证,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学校每年都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教师培训,与师范院校建立了联谊制度,定期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定期把教师送到大学里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技能的再教育,先后选派教师参加了心理咨询、汉语语言文学和学校管理研究生课程研的学习,并选送教师赴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参加短期培训。姚校长借鉴并完善“青蓝工程”,在学校开展“新老结对,互学共进”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特色化的集体备课活动,让年青教师脱颖而出。在学校搭建的舞台上,教师们充分发挥目身的专长,先后数十人成为市县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十人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
在生活上,学校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先后盖起了7幢教师公寓楼和60套单身教工宿舍,并配备了煤卫设施,所有教师都住进了宿舍楼。同时,学校积极推行津贴发放细则,大幅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教师年收人在苏中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教师们表示,在栟茶中学工作舒心、安心!
四、律己利人的“廉政校长”
姚止平校长对教师的严格是众所皆知的,而他对全校教职工关怀备至也是大家公认的。在学校,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普通职员都能脱口说出校长关心自己的事情。骨干教师缪老师说,学校在苏中地区率先实施了课时津贴发放制度,在制定细则的过程中,校长始终主张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他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不求名利,只埋头研究学校管理的人。这样一所在全省知名的学校至今没有自己的车,没有自己的司机。按理说这样的学校买车是有实力的,因为学校质量高,生源足,财力在市县同类学校属一流的,财务处薛会计说,为了买车这件事,姚校长让我们会计室做了详细的核算,论证结果是租车比买车、养司机合算,虽然带来了工作中的不便,但可以把更多的财力投人到教学和师生福利上,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姚校长和学校的其他同志有事到县城开会或是参加其他活动,都是乘坐的出租车。
为了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让老师们安居乐业,学校近年为教工新建了120平方米的套房90套,93平方米的30套,可姚止平校长至今仍住着1987年建的50平方米的旧套房。学校为了留住人才,总是在不断地新建宿舍楼,不少热心人也看不过去,三番五次地劝姚校长让他换套新房,可他总是这样说,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不断增加,教师也在增多,仅近三年,学校就新进了教师九十多人,要让他们安心工作,首先就要安排好他们的生活。
姚校长的管理是成功的,在他的管理下,一个地处南海之滨农村集镇的普通高中因突出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江苏省的知名学校,以长期以来良好的校风育人特色成为江苏教育的知名品牌,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上海卫视、江苏卫视、南通电视台以及各种网络媒体都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习体会平凡心和事业心
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是当代教师师德的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平凡意味着务实。务实就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意味着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也意味着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份,行了义,从而理所当然地从社会获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应得的报酬。这是师德的物质基础。师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任何职业,教师也不例外,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只要从业的人确实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了。
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师德植根于教师的现实生活,教师过怎么样的生活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师德。师德决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教师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这意味着师德建设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平凡意味着教师由道德楷模向模范公民的转向。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被赋予太多的“光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使教师远离“平凡”,远离“生活”,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神。它也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偏执的观念,即教师是标准的完人形象,教师是没有错误,没有内心矛盾,没有喜怒哀乐甚至没有自己生活的“超人”。没有缺点,没有“人的”生活的教师,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合乎人性的形象,它在师生之间无形中划出了一道无法逾越、不可沟通的“鸿沟”,教师的个性和真实自我被角色自我的圣光所吞没,教育要向人还原,向人的生命存在还原。当前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师表形象要实现由“师”向“人”的复归,由圣神人格的道德楷模转向具有师范人格的模范公民。这是对教师人格的解放和人性的复归。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心理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
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第一,乐业精神。乐业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喜”、“爱”的情感。“优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正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一样,乐趣来之于工作犹如爱情来之于婚姻,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感是职业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性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更严重的是,乏味的劳作很容易导致职业的厌烦和心灵的枯竭,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与其说是培养人才,倒不如说是催残人才!教育本来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料”,放假就是他们最大的“不快”。如果老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第二,创业精神。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绝不能因此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长对立起来,实际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长是双向的,相辅相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成长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前提,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毁灭自己,不是照亮别人的必要条件,并且简单地毁灭自己也不足以照亮别人。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看成用燃烧着的生命之光为别人带来光明的蜡烛,教师在照亮别人的时候却毁灭了自己。这样的比喻也许赞颂了教师职业“无私奉献”的品格。但却是片面且消极的。一方面,它把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解释为被动的知识输出,似乎教师将自己身上横溢的才华无私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就是职业内涵的全部,结果,失去创造性的教学变成了低层次的重复的简单劳作,它不仅可能销熔教学生活原本的别开生面和新鲜光彩,使之失去应有的新意和情趣;而且可能消磨教师的生命感受、生命活力,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教师的职业厌烦。与其说这是“赞颂”,不如说是“贬低”。另一方面,它把学生成才与教师发展对立起来,似乎教师命中注定就只能在飘洒的粉笔灰中自我淹没,教师惟一的安慰只能来自于白发苍苍之时学生戴着功勋奖章的感谢,这也成为一些教师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借口,还自诩为“伟大的牺牲”。难怪不少教师常有此感叹:“唉,干了一辈子教师,最后得到什么呢?一头白发两袖清风而已。”“干教师这一行,既能培养人才,又能埋没人才,培养了学生,埋没了自己啊!”然而,“假如把牺牲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因此,甘当蜡烛、为他人牺牲的“蜡烛观”虽然崇高却未免悲壮而凄凉,它不仅没有给教师带来振奋和激励,倒常常使教师产生一种委屈和吃亏的体验。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乐教”难以体现,“苦教”却实实在在。
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
翻开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履历,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是教师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他们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因而他们不去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
当然,成为知名教育家的教师毕竟是少数,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也未必就能“成名成家”,但你的工作会因此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而主动、积极与投入这绝对是通向成功之门的必要条件。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你就有了抢抓机遇的准备,你的眼光会更敏锐,你的思维会更活跃,你的热情会更充沛,你能从寻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寻常的发现,你会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洞察教育发展的方向,你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抓住机遇迅速成为带头人。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的教师都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放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到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建功立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添砖加瓦。
总之,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因此他们的工作能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他们是教育事业的脊梁,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第二篇: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几多沧桑、几多磨难、几多屈辱、几多抗争,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90年风云变幻,90年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是什么赋予它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来,沧海横流,征途漫漫,中国共产党又靠什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紧紧把握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和青春活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90年成功的真谛。从2010年5月开始,我们定远县就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两大重大节点,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展开了创先争优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创先争优”活动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下去。一是制定“创先争优”活动规划。二是活动规划的实施。三是评比表彰。
我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打造特色,以实际行动掀起创先争优活动热潮。
一是树立“创先争优”先进标准,表彰奖励一批先进标兵。通过综合评比,评选出5个优秀党员、5个共产党员先锋岗,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在每个党员心中明确起来。
二是营造“创先争优”舆论氛围,宣传报道一批先进典型。在局门户网站开设“创先争优”专题栏目,集中宣传报道在国土资源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三是传递“创先争优”活动精神,开展结对帮扶、扶贫济困活动。拿出3万元经费用于连江镇三合村支部改建,为20户贫困户送去了化肥3000公斤,为10户贫困户送去了4000元慰问金。四是围绕“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在职党员赴凤阳县小岗村,向沈浩同志敬献花圈,沉痛悼念这位模范的基层干部、优秀的共产党员。
为此我班为了向沈浩同志学习,曾还特地访问了一次小岗村
我省提出创先争优活动“五有”要求
落实领导责任,确保活动“有人抓”。把“抓书记、书记抓”的要求落实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明确县市区委书记是本县市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切实履行抓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职责,把创先争优活动牢牢抓在手上。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市州党委领导不定期深入县市区,了解县市区委书记抓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进行提示和督促。
加强分类指导,确保活动“有特色”。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特点,设计富有特色、务实管用的载体。农村党组织开展以“争创发展型党支部、争做服务型村干部、争当帮带型党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一促”活动
强化典型带动,确保活动“有标杆”。把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措施,推动活动由点到面拓展推进,确保比有对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方向。注重宣传引导,确保活动“有氛围”。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以及手机信息平台,深度挖掘和跟踪报道各地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到“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网络上有信息”。
严格考评督查,确保活动“有实效”。各县市区采取会议推进、定期检查、随机抽查、重点提示、综合评定等方式,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考核评议,促使“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
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个人,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同不良风气,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认清社会上的浊清,分辩事物的本质和前进的方向。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和促进教风、学风的形成,主动维护校园安定团结,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只有认真做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基本要求,时刻不忘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身份,才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学校科学、和谐的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我院也开展了“创先争优在行动,庆祝建党90周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使得我院学生能在此次活动中了解党、热爱党、拥护党。此次活动也使我们认识到创先争优是敢创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在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今时代,我们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加强学习,学会学习,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总而言之,创争优先,代代发扬。
班级:
国际商务
酷儿
第三篇:咬定青山不放松范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遵义市第五中学谢进老师事迹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既是遵义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谢进拿来教导学生的格言,也是他自己一生的精神写照。
谢进老师自从教以来始终潜心于教育教学工作,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8年---2011年期间,他在担任年级组长的同时,还承担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有人说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孩子们的头儿,还有人说班主任是高级保姆。而他认为教育是一门雕塑心灵的艺术,老师不走进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把握学生的情感脉动,不把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就不可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只是一个教书匠而不可能成为良师。班主任要随时观察学生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用一双慧眼去读懂学生,情系爱徒,心随生动,永远做最懂他们的人,让他们对你产生崇拜,渴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样他们就能与你产生相见恨晚的渴慕,每天都生活在学习的快乐与获得新知的激动之中。班主任承担着多个角色:既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指导者,科任老师的好帮手,又是沟通学生与家长的桥梁,维系学生相互关系的纽带,还是学生与家长、与同学、与科任老师、乃至于与社会的调解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头万绪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要依靠班主任来加以落实。
他对学生关怀备至,使学生、学生家长感铭肺腑,二十年前毕业的学生即便到了国外,分散到了天南地北,每至节庆,仍然念念不忘,或打电话,或发短信,寄托诚挚的谢意和深深的祝福。在他的心中,学生是天使,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甚至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有甚于至爱亲人,他资助的贫因学生不计其数,但他从不张扬,他给予了学生最大的理解和尊重,对他学生的喜忧的体察超过了不少粗心的家长。想自杀的学生经过他的疏导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面临辍学的学生他慷慨解囊,还提醒受助学生不要张扬,也不必放在心上,他说这是像父母一般的老师该尽的一份爱心。
遵义五中2011届高三(12)班是他从高一一直带到高三的一个班级,学生来自全市的十三个县、区、市,单亲家庭,特困家庭学生比较集中,有几个农村学生家庭困难,面临辍学,谢进老师一面与他们谈心,一面掏腰包解除了这几位农村学生的燃眉之急,让他们顺利考入了大学。其中一位学生发帖说“谢老师是保温瓶,外冷内热,其实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在五中,在谢老师身边温暖。”谢进老师从不放过对学生的任何一个教育机会,出差到北京、上海,都不时用手机同学生进行远程交流沟通,他不在学校的时候,学生失落,见到了他,学生高兴得心花怒放。
他很注意整合教育力量,每个学生的家长,谢进老师都定期同他们联系,介绍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建议如何教育子女,经常都自掏腰包,请任课老师周末聚餐,交换学生情况,确定帮扶对象和目标。就这样,他把一个薄弱学校的入口成绩不高的班级打造成了得到社会、家长、区、市教育部门领导首肯的精品班级,一个入口平均分只有400多一点的班级取得一人上600分,43人上一本线,59人上二本线的好成绩。所教学生苟思奇高考总分627分,名列全省75名,同时他负责管理的2011届高考又取得五中历年最好成绩,实现了一本上线人数105人,二本上线人数334人的重大突破。
当今学生个性张扬,不可能不与社会接触,但他们的辨别能力很差,班主任应该为他们把握好前行的方向,指导他们与社会接触。
我们学校处于市中心,外面的世界在不断地诱惑着学生。网吧、游戏厅等成了学生最向往的地方。有一天,他得知本班有学生参与了打码机的游戏,感到很惊讶,突然明白了白天午休与晚自习时一些学生的去向,感到这一事情的严重性,思来想去,决定从快但不从严处理这件事情,因为他还不知道具体哪些学生去参与了。如何才知道这些参与打码机的学生呢?他想了以下两个计策:第一.向学生揭穿码机老板利用码机骗取钱财的把戏,让学生觉醒。第二.让学生明白此次不追究其任何责任,不进行任何处罚,也不告知家长,主要是留给他们自己认识和改过的机会。果然,学生纷纷来坦白自己的行为,一天后他便知道了所有学生,然后一一进行教育。后来学生们再也不去打码机了。
谢进老师就像是冬天的一把火,不仅温暖了千百颗稚嫩的心,也温暖了无数的家长和一起搭班的任课教师。谢老师善于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经常进行家访、信访,时时通电话、发短信,把关心送到学生身边,把放心传到家长心坎,使家长与老师声应气求。他随时与任课教师通气,共商班级管理事宜,遇困难自己多扛,有荣誉主动谦让,体现出一种谦谦君子的风范,大家争着抢着要与他搭班。在他的感召和凝聚之下,上下齐心,和衷共济,充分发挥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实现了互动双赢的最佳构想。在工作中,他始终把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培养学生爱国守法这一融入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入手,努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对社会、集体、家庭的责任心。由于班主任工作突出,教学成绩优秀,曾多次受到学校领导表扬,他带的班级连续6次被评为先进班级,6次获优秀班主任称号,成绩名列第一,他任年级组长的年级年年荣获先进年级组称号。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
由于谢进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且得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具体情况如下:
1、期中、期末考试。近三年来每学年每学期本人所任班级数学科期中、期末统考成绩均列入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
2、高中毕业会考。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教学艺术的提高,2011年一次性合格率100%,且优秀率达到90%以上。
3、高考。2008年获遵义市高考教学质量奖单科数学第一名。2011届担任班主任的高三(12)班,取得一人上600分,43人上一本线,59人上二本线的好成绩。任2011届年级组长,所教学生苟思奇高考总分627分,名列全省75名,同时他负责管理的2011届高考又取得五中历年最好成绩,实现了一本上线人数105人,二本上线人数334人的重大突破。
4、参加全国数学联赛。2011年10月所教苟思奇同学获全国数学联赛贵州赛区一等奖。2000、2001、2002年连续三年考核获优秀,2005年、2006年、2008年被评为遵义市汇川区优秀教师,2007年被评为遵义市市级骨干教师,2008年被汇川区推为“15851’第三类人才,2009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骨干教师,2011年荣获遵义市优秀教师。
遵义市第五中学 屠雯 2011年10月15日
第四篇:咬定青山不放松观后感
“咬定青山不放松”专题视频党课观后感
2016年6月6日,单位集中召开了一次党员学习会议,组织院里全体党员及中层干部集体观看总书记的专题纪录片“咬定青山不放松”,即习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八个关键词。短短十几分钟的党课教育,让我感慨良多。
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工作不足一年的新人,也是一名有着七年党龄的老党员,听着习主席阐释的这八个词,感觉每个词都含义深远,听后有种很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由衷的幸福感。这八个关键词分别是精神上的钙;信仰的味道;金刚不坏之身;营养剂;温水煮青蛙;三种境界;革命理想高于天以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朝诗人郑板桥晚年的题画之诗《竹石》。用这首诗来描述我们共产党的事业恰到好处。“青山”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坚定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执着信仰,是一代代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身躯和鲜血换来的丰厚基石。正是抓住了这精神上的伟大信仰,才能守得住革命胜利的果实,才能经受的住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些不正之风,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自我底线和操守。
精神和信仰是人的灵魂支撑,也是我们党不断前行的指明灯,这不是说在嘴巴上的,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牢牢印刻在心里的;缺乏精神上的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没有气节,失去骨气;而正确的政治信仰则能让人在艰难困苦中笃定和坚守,让人感到未来和希望,在革命年代,烈士们用鲜血和身躯铸造的城墙为我们抵御了外来入侵者的炮火,这是需要一种怎样的信仰和心中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才能做到的呀!
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来之不易。然而,随着社会迅速发展,确实存在很多不平衡的地方,才会导致各种“拜金主义”、各种“负能量”,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社会隐患、“毒疫苗”事件还未从我们心中淡去„„?其实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宣传一种“正能量”。作为为维护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的小小工匠,我们应当力所能及的去做好食药品的检验工作,为保证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和杜绝“毒疫苗”等问题药品的再次出现,保障人们用药安全,严格执法,用自己的专业去捍卫这一道安全屏障,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所在。
第五篇:《咬定青山不放松》心得体会
观看“咬定青山不放松”专题片心得体会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并正在形成的三大精神:一是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二是以多元社会、文化并存为核心的宽容精神,三是以社会参与和承担为核心的责任意识。
这些精神都是建立在巍峨“青山”——以“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打破束缚思想的精神枷锁、尊重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激情、重振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都是推动爱国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传统美德,勤学好思、居安思危的古老智慧,加上大胆尝试、勇敢闯关的现代意识,是推动改革创新的宝贵精神品质。
总书记咬定爱国主义,开启中华民族期盼已久的人民富强的梦想——中国梦,引领国人启航。让中国人民有梦想可搏,有机会可拼;让中国人民能够尽自己之所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的事物,追求属于自己的远大的理想。
李克强总理咬定改革创新,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促成中国经济新局面,让中国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王岐山书记毅然咬定改革,坚决反腐,“该受惩罚的,不管是谁,一律受惩罚”,避免了“反,亡党;不反,亡国”(影视:建国大业)的悲剧,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希望,坚定了民族自信心,为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原则,保证现代个体人格不受污染,真正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
反之,如果不能咬定“青山”,就会如法国中华励志网所说“放弃信念,无异死亡”,落得个亡身的下场。
唐玄宗,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咬定“青山”,将奋斗坚持到底;宋神宗,从尝试变法到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咬定“青山”,将改革进行到底;徐才厚,从军委副主席到阶下囚,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咬定“青山”,保持爱国之心的纯洁。
正所谓“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人生何不是如此?必须要咬定“青山”,才有可能前进、成功,甚至辉煌。假若每一个人都不能咬定“青山”,不仅是个体素质和人格,将成为一句空谈,甚至国家的前进和发展都将是一场虚幻的濒临破碎的梦,让成千上万革命家的成就毁于一旦!
植根悬崖的迎客松,如果不咬定青山,不竭尽全力抵抗东西南北风的侵袭,谋求生存,那么黄山四绝之奇松,将不复存在;我们中学生,如果不咬定“青山”,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没有自己的奋斗和努力,那我们就必然“泯然众人矣”;国家的发展,如果不咬定“青山”,没有爱国信念和国家意识,没有改革思想和创新思维,那“国恒亡”也不再是只言片语的警告,而将是必然的结果!因此,不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国家的发展中,我们都要奋发进取,不可以松劲懈怠,不可以忘记出发的目的,时刻提醒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
观看“咬定青山不放松”专题片心得体会
6月30日,XX乡召开“咬定青山不放松——总书记理论信念的八个关键词”视频学习会议,乡村干部、各基层站所负责人共计70余人参会。视频主要介绍了总书记论理想信念的8个关键词——“精神上的钙”“信仰的味道”“温水煮青蛙”“金刚不坏之身”“营养剂”“三种境界”“革命理想高于天”“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深刻阐释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独特文风、坚定信仰和精神力量。
专题片以“精神上的钙”、“信仰的味道”、“温水煮青蛙”、“金刚不坏之身”、“营养剂”、“三种境界”、“革命理想高于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等8个关键词,深刻阐释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独特文风、坚定信仰和精神力量。广大党员看得专注,学得认真,记得仔细,大家表示,通过这次集中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理论素养,丰富了党史知识,感慨良多,收获巨大,是一次很好的“充电”。
XX乡把观看《咬定青山不放松——总书记论理想信念的八个关键词》学习专题片,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一个专题的重要学习内容,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深入掌握了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论述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下一步,报社还将利用“三课一会”、党员学习日、集中学习研讨等方式座推动“坚定执着追理想”专题的深入学习。观看“咬定青山不放松”专题片心得体会
无论是自然界的小草,还是绵延无尽的河流,都因为专注而得以生机勃勃,奔腾不息。
小草,虽然卑微,但是却专注,因而有有破土而出的坚韧和力量;
河流,虽然细小,但是却专注,因而有汇入大海的勇气和细心。
无论是以何种姿态生存,只要我们专注,就如那咬定青山的竹子,不论环境怎么恶劣,定能有所作为。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正是凭着对音乐的专注,在自己失聪的厄运打击下,仍然坚持创作,终于完成了《命运交响曲》等一系列的佳作,也让自己写进历史,成为永恒。
专注创造奇迹,厄运成就伟大。
我国古代名医李时珍的父亲是个中医,由于地位卑微,希望李时珍能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的,光耀门楣。但是,自从考中秀才之后,再无高中之日。李时珍酷爱医学,便恳求父亲,让他专心学医。思想集中之后,李时珍在医学的海洋里如鱼得水,终成一代名医,并且跋山涉水,寻访民间,一心一意27个春秋,完成《本草纲目》这一医学巨著。
正是由于他的专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又多了一颗璀璨的明星;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中国的医学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只要专注,再高的山峰也将被踏在脚下;只要专注,再宽的河流也会一跃而过;只要专注,再大的困难,也会被击得粉碎……
像竹子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将根深深地扎入困难中,成功必如“破竹”,一发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