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新街中学
刘榛
开学初,翻看《做最好的老师》的书之后,我感觉这不愧是一线的老师,其中的案例非常吸引人,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实实在在的做法,其中李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从不喜欢到要 “做最好的老师”的情感变化,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
说到师生之间的感情,开学三周以来,让我深有感受。它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学之初,学校决定每天早上学生不能自行进入教室,须由班主任带领进班。记得第一次出去带他们,学生看到我就想看到陌生人一样,无动于衷,直到我说:一一班同学站队!才有孩子开始向我走来。第二天仍然没有多大改善,这让我有一些受挫,怎么从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亲近感?终于,在两天之后,学生们在见到我,能够自觉站队,而且站队前,还能看到他们在互相提醒,到了第三周,我已经能够在门口看到他们自觉站成队,并且在看到我之后漏出兴奋的表情,他们这时的表现也让我从感
情上感受到了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是我的学生。学生之间也变得熟悉起来,不再是最初的冷漠相望。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配合也变得默契了很多,我想这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感情所产生的效果。
李镇西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 ‘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
读完这段文字,顿时觉得真的好佩服李镇西老师,更是崇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文字朴实无华,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师,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师。
读教育教育名著有感
新街中学 陆清慧
今天我将结合假期中对教育名著的学习,报着一种相互交流的思想,谈谈我读教育名著的一点体会。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我校开展读书活动中,我读了《教育新理念》、《影响学生的101个经典成长案例》、《陶行知教育文集》、《魏书生文集》等几本教育著作,从这些教育名著中我深深体会到,现代教育思想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张扬个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越来越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通过阅读《教育新理念》这本书,我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了更深的感悟。回想自己当初的评价是认为学生越来越懒、越来越笨。现在想想,是自己的评价手段有问题:否定多于肯定、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宽容。在课堂上,总想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进行,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追求高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过分追求人人成才,忽略了个体差异。通过阅读《教育新理念》这本书,我才明白教师应给学生多一点自由,少一点限制;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指责;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平等,少一些专制。素质教育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整体风貌。是一种完整人格的养成,是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这样一种气质、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情怀、这样一种品位、这样一种人格,需要相应的教育境界的濡化,需要一种真诚、公正、平等、友爱的教育氛围才能养成。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洗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和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
通过阅读《魏书生文集》,我颇有感触,对魏书生的做人哲理、教育思想和教改经验的博大精深,仰之弥高。他的班级民主管理,他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畅谈竞争的快乐、吃苦的快乐,强化学生享受人生快乐这根神经,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从不感到沮丧,始终保持欢快愉悦的心态,享受“快乐人生”。立体看人生是魏书生做人哲理之一。即用宽容当宰相,用勇敢当将军,用勤劳当大臣,用明智当君王,那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能国泰民安。我欣赏魏书生的乐观,是在他对逆境的态度上。“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太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解读魏书生,更让我明白,平常要保持对生活的这份激情,永远对万事万物都保持一种好奇,永远都涌动着一种对生活的热望。注意时时保鲜自己的激情,让自己的头脑能常常激荡起来,做快乐的人,享受教育的快乐,享受人生的快乐。
通过读教育名著,我深知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立足之本。坚持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不动摇的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我们将要不断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源源不断获取最新的信息,最广博的知识,想象的空间才会不断拓展,大脑才能打破思维定势,才会在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教学质量才会稳步提升。
通过读教育名著,我明白了学生之间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所谓“差生”。人的潜能是多元的,有各自的优势。“差生”与“差异”,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只有在后一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会热情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情趣、更有奔头、更有价值。
总之,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魏书生所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要教书就要先育人”,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在所读的这些教育名著里,专家们都建议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目光去看,用赏识的语言去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断走上成功之路。读教育名著,让我意识到教师应该充盈着一颗爱心,把爱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架起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一起拉响生命的琴弦。用我们的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只要教师都献出一份爱,我们一定能奏响一曲教育的新乐章。而教育名著的引领──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读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新街中学 丁耀华
“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读了他的《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深知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 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 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 一蔟缤纷。
一、播下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 沐浴下茁壮成长。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 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 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 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二、浇灌爱的雨露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 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 落后的学生。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伸展在学生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平坦,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三、收获爱的回报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 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 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第二篇: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我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 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进入了一种感同身受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在教育教学中我也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老师之间的差距。
在阅读中,我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特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如下: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名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比及的。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是呀,每天都不是最好, 甚至每天都有遗憾, 但如果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 坚持不懈, 我不是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了吗?在我看来, 一个教师是否“最好”, 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课,这就够了。教师因学生而存在, 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的。我会将 李镇西先生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工作中慢慢实施,为自己加油!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话让我感触特深: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人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读到这里,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八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第三篇: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
《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看到题目就对我很有吸引力。虽然看得时日很长,每次床头案上的翻几页,但每每看过一些,不禁反思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师。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样,一样懂事吗?你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到地里干活,发现了一束山草莓,他把它摘了下来,说要送给村里最可爱的孩子,从村东走到村西,从村头走到村尾,你知道他最后把山草莓送给谁了吗?对!送给了他的儿子,可是你可能没想到,他的儿子是一个傻儿子!在他的眼中,他的儿子虽然傻,但却是全村最可爱的。这说明了什么?如果我们都有了父母看待孩子的心,是不是我们的眼中孩子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他们所做的一切好事坏事我们是不是都能用理解之心、责任之心、包容之心来看待了呢?但李老师也说了,“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我想我要先做到对孩子有母爱,进而做到有朋友之爱,同志之爱。比一比李老师,我觉得自己的差距还是太大,我的这种师爱并不都是真正的由衷的发出的。
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
“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2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曾读过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一书,不禁为他的教育机智而折服。万老师在书中叙述了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成功事例。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老师要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书中生动曲折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以及那些不落窠臼,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法,让我们不禁会像孟老夫子一样,发出“教亦多术矣”的感慨。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与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作出了独特的阐述。
我从事幼教工作已经第十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3
阅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让“后进学生”享受成功》、《把更多的关爱给“后进生”》等文章,感触颇多,这让我回想起我数学课堂上的一个故事:我在处理《节日礼物》一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的练习题时,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原本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但有一个学生老举着手,我一看,原来是一向多事的刘寒,他在我的数学课堂上从来都是“无事生非”,“他举手又有什么事情?别浪费时间了!我还是接着处理练习题吧!”我想到这里,就打算接着处理练习题,但在我与刘寒的眼神一刹那的交汇时,我看到了一个积极回答问题的渴望之心,我略作迟疑,说:“刘寒,你有什么要说的吗?”“老师!书上印错了,课本64页根本没有正确答案。”“什么?没有正确答案?”同学们一片惊讶声。“你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吗?”我也有些惊讶。“老师,在书中的观察图中,在房子后分明围着栅栏,而选择时图中却没了栅栏,你说对吗?”经他这么一说,我们大家急忙看书,“是呀!”“是呀!”学生纷纷拿起铅笔在图中画了起来……虽然这节课我因为这个小小的“插曲”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我分明读懂了尊重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意义,在我们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引起教师的注意,我们在关注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是否真正关注了学生?是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看看这些我们自认为做得很对的事情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不要把尊重学生当作挂在嘴边的空话,让我们的教学行为处处充满尊重,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4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了《如何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的几篇文章之后,内心感触颇多。
中国古代军事家们曾在选拔军官时,把人分成四类,并认为:智慧但懒惰的人可以做将军,智慧而勤奋的人可以做参谋,又笨又懒的人可以做士兵,又笨又勤奋的人只会添乱,这样的人最要不得。无疑魏书生是“智慧但懒惰”的教师,可见“懒”得恰到好处也能成为一种才能。
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学习魏书生的“懒”,凡是学生能干的事情,都让他们自己干。如果教师的“懒”既能让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又能培养一大批能干的学生,何乐而不为呢?可见,要想成为最好的教师,也要学会用“心”做一个“懒”教师。
要想做“懒先生”,自己思想首先要放开,对自己的学生要放心。
只要学生能干的,教师就不去做。这是魏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做个“懒”教师。
魏书生的“懒教师”观念,表现在其教学上,就是指学生能学会的,老师尽可能不讲;讲5分钟能会的,就不讲6分钟。因为他觉得,老师不做,不是当老师的偷懒,而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他说:“一个老师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剥夺了他努力能够做到的机遇,就等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人家能够吃得了,干得了,你不让他吃,不让他干,当然学生的体质就会下降。所以,看起来让学生做事,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这不对,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他只有更多地做事,参与管理,参与制定计划,他才能增长能力,增长主人翁的责任感。”正是有了这样的观念,魏书生才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懒教师才能教出勤学生”。
可见,魏书生的“懒”字背后有哲学:
“懒”字背后有学生。魏书生认为学生应始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即使是讲解课文如行云流水者也不能够抛开学生,不管不顾。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魏书生始终坚持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致力于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魏书生认为:“如果在教学中时时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无限潜力的、不断变化的主人,那么教师想出来的办法就容易使学生接受。反之,如果把双边活动变成老师一厢情愿的艰苦劳动,那么即使借用别人一两个方法上的窍门,用在自己那里也是行不通的.。”那么,学生的主人地位如何得到体现,发扬教学民主是关键,是根本。魏书生在教学过程中凡事都跟学生“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同学生“商量”,尽可能达到师生认识上的统一。所以,魏书生的“懒”换来了学生的“勤”,引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尊重。
“懒”字背后有目标。魏书生的“懒”字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智慧,所有环节,包括课前的铺垫,都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一步步自然行进,草蛇灰线,形散神聚,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其实,成熟的教学,跟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一样,最高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但其中一定有“象”一定有“声”,有象外之象声外之声,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样的意境。
“懒”字背后是勤奋。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它需要教师的高度智慧来调控,而这样的智慧需要教师课前长期的勤奋努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烂熟于心、潜心把握外,还需要教师对课堂可能涉及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时政、天文、地理乃至于社会世相、甘苦人生等等,都要有所涉猎。总之,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以一生的勤奋积累来准备。勤奋学习,勤奋思考,勤奋研究,勤奋总结。作为教师的魏书生身上,有他几十年来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有他训练表达苦练成语连句的虔诚和追求,有他借鉴东北二人转的表演功力用于课堂而活色生香的喜悦和成功……
由此看来,魏书生的“懒”是一种外在的表象,其实,“懒”教师时时在思考,在构思,“懒”教师是要用心来做。而魏书生教学中的“懒”更是一种智者的教学策略,是勤奋之后对教学驾轻就熟的自信,是对学生和整个教学的尊重。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有许多种,如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课堂上老师言传身教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过去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因为,教师在知识总量上和学生相比,占的优势大不了多少。现在课堂教学最需要的是怎样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懂学习、会学习,一旦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就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给他们一片天,你就会看到那里有七色彩虹出现。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5
刚开始工作时,我对学生充满了热情,觉得他们就像天使般可爱,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群天使有时会变身成捣蛋鬼,扰乱课堂秩序,让我暴跳如雷。于是很自然的我就学会了急风暴雨的批评和面若冰霜的严厉表情,但是过后我又总是觉得很后悔,有时我想如果我是坐在下面的学生的话,我会喜欢这样一个老师么?我会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去学习么?还是会因为怕被老师骂而只顾的战战兢兢?还是会在高压政策下做一个叛逆者?这些问题一直缠绕着我,我也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和学生保持令人愉悦的关系又能保证教学的效果。
当我拿着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时,我觉得就像得到了一本宝典一般,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不就在这本书中么!以前一直以为教师是一个重复性的职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教的都是那几本书,等时间长了,闭着眼睛都能倒背如流了。现在才知道当初的想法简直是大错特错,首先是知识上,即使是相同的知识在不断更新的课程标准下也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教师如果一成不变只能被时代淘汰。另外就是学生,学生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天和他们打交道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教育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天都充满了新的挑战的行业。
书中第一章中的`两个小节对我启发非常之大,一个是“童心是师爱的源泉”,一个是“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镇西老师说“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试想如果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不会出现“猫鼠”的师生关系了,有的只能是朋友之间的推心置腹和坦诚相待。如果在教师在自己火冒三丈之前,能先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去听也许结果会截然不同,事情也会处理的更好。书中还讲了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教师的尊严不是通过教师的“高深莫测”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来获取的,而是他的学生对他道德的一种肯定、知识的折服和情感上的依赖。在这方面我就走过很多弯路,原来我生怕在学生面前失去尊严,所以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往往是把自己的尊严放在头一位,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了有的事情处理的有点不分青红皂白,有时也损害了一些同学的尊严,虽然我也能感觉到这些不妥,但却不肯也不敢在学生面前认错,只会在心理暗暗告诫自己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其实现在想想,就在这些想法和做法下,我一直想要维持教师的尊严其实已经在大打折扣了。
李镇西老师还在书中的第四章“走出教育的误区”中讲了很多他和学生相处的真实实例,有成功的教育典范也有李老师总结的经验教训,这些对我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能帮我检查从前自己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或者在将来自己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提供一个依据。
总之,《做最好的老师》为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指明了方向,帮我解决了很多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也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虽然离做最好的老师这个目标还很远,但我今后的每一天都会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6
在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的过程中,我的收获很多。我深深的了解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读着书,让我不禁为他对学生的热爱而震撼!为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而赞叹!为他的独特人格魅力而折服!
通过读书,我感受到了《做最好的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要对学生的无比热爱,我也希望自己能以这样的一颗教育者的心,用这种爱心成就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媒体不断地报道出某些教师的恶劣行径,社会也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教师真的不懂法吗?
当惩罚做的不适度,扭曲了人的情感承受能力,就容易转化为体罚。我们讲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惩罚的实质是违背尊重的原则,老师的一句话,一种行为,一种措施,导致学生伤害的案例不在少数,这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的惩罚走多远。
教育是教育人的,同时也是人操作的,我们必须用人文的思想看待教育,以教师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用老师的真爱来补偿教育的缺憾,路就在脚下。我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简单粗暴的体罚,那不是教育;不讲方法艺术的惩罚,那也不是教育。
教育需要过程,教育需要心智。当我们看到孩子打架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遵守校规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反复犯同样错误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他是个孩子,你是否想到他们的品格还是可塑的,你是否想到他们的情感也是能感化的,你是否想到变一种方式来处理、来化解。老师累点,苦点,甚至是心酸点不要紧,可千万不要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做一个负责的教师,也要做有耐心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做好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总之,我们的今天要比昨天做的好,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 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7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第三章“育人之道”。
文章《我们与他们不一样!》里,李老师开学第一天给每位学生的一封信里,把一句话作为礼物送给了所有的孩子:“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我煞是感动。
李老师教育他的学生们,要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他在向学生们撒播着精神,传递着真情。而这何尝不是对教师的一种唤醒呢?做一个“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教师,不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敦促吗?
学生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了吗?会有有多少学生会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呢?是否有过让一个学生长大后能以一个成人的智力明白我曾经的用意和苦衷呢?
年前有一段时间嗓子疼,几乎说不出话。有一天早上,在教室门口,一贯可爱的禹辰羞涩地叫住我:“老师,这是妈妈让我送给您的润喉片,请您润润嗓子吧。”目送孩子走进教室,看到曾经因为不做作业被我狠狠批评过的'卓来到我的跟前,悄悄问:“老师,您今天嗓子好点了么?”我努力清清嗓子:“还不好。但老师会争取尽快恢复。”他急急从口袋里掏出装在透明袋里的几颗胖大海,递给我,“老师,您泡茶喝吧!”一再地感谢着充满着爱与同情的孩子,看着他笑吟吟离去,也是快乐的。
如果不是读到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文中这一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或许我也只是感动和感谢。在批好作业的间隙,翻阅案头的《做最好的老师》,赫然看到这一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似乎将我一下子唤醒!为什么不用我的感动去给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幸福呢?为什么不让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呢?给禹辰的妈妈发了个短信,除了谢意之外还有孩子在校的表现!没有想到就这一小小的举动竟换来了禹辰妈妈长达四页的回信,让我甚是幸福了好久。
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老师!
另外,在感动之余,我也学并模仿着李镇西老师的方法给我自己的71个孩子也写了一封信,准备本周五装在信封里一一交给孩子,不知道有没有效果,期待之中!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8
教育需要民主
——读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李镇西老师的《在平等中培养平等》一文中写到老师向学生借红笔和学生向老师借喝水的纸杯的细节对比,感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不民主。回顾教育的过程,许多都是假民主,教育教学中的诸多细节让我们看到自己司空见惯的行为中没有民主,独立、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总习惯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无论学生原有的水平,教师总习惯高高在上,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师总习惯为人师表,而从未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真正蹲下来,心灵才能得到彼此的感应,蹲下来,教师就能真正理解孩子,教育教学才会真正民主。其实,平等的氛围需要心灵深处的唤醒,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平等来唤醒孩子内心的民主,让这些孩子体会到做一个有尊严的学生,只有这样,平等才会真正深入师生心灵,成为理性的认识,成为一种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育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为了学生的教育;民主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到心灵的丰盈和精神的愉悦,感受教育的真、善、美,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拥有正直,学会了生存,真正让学生拥有美好的童年,引领学生有尊严的学习和生活。
真正的民主是学生自信的表达,是学生平等的对话,是学生智慧的思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同在蓝天下,引领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9
做最好的老师是我的心愿,于是我选择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虽然与李镇西老师不曾谋面,也没有过交流,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仅对李镇西老师有了一些了解,更从中获得很多宝贵的财富。
一、要有童心思维
某校初中班有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有几天课堂上神情忧郁,无精打采,原来是她家里的一只小猫死了,因此她非常难过,班主任没有批评她,而是买了一个精美的瓷器小猫送给她,并温和的对她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在你的生活中,还有比死去的小花猫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你的.学习。振作起来吧!”这位老师对学生思想开导的很成功,他的秘密就在于他首先是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站在儿童的心态与学生有心灵的碰撞。
二、教师应博爱
有一次,有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欺负李镇西老师班里的学生,而且那个学生挺不讲理,气急之下,李老师动手打了他。李镇西老师班里的学生大多数是支持李老师的,但有少数同学对他说“您说您不是他老师,可是在所有看见您打人的学生中,您当然还是老师。”是啊,对外班学生的轻视,敌视以及任何不负责任的粗暴,同样会在本班学生中损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望,更为严重的是,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周围所有的儿童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对他们都负有同样的爱和教育的义务。
三、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李镇西老师一直提倡师生之间要平等,教育界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于过去教师伟岸的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无疑是一个进步,但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我赞同李老师的说法,教师走进课堂,学生齐声说“老师好”教师应给真诚的回应“同学们好”,需要被帮助的学生被叫到办公室,教师首先请他坐下,课余,教师不妨与学生一起嬉戏娱乐……这都自然而然的体现出师生尊严上的平等。
李镇西老师对工作认真,对学生用心,并不是以一种敷衍的态度对待教育,他的细心、用心、童心、爱心都是值得我学习,愿我真的像所想的那样做最好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0
基于学校的安排,工作之余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其中李镇西老师的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对于作为班主任的我来说影响颇深。
文中李镇西老师说的这样的一句话使我身同感受。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读到这,我不禁想到我们学校的许黎老师,以及还有道口镇二初中的`韩长庚老师,她们用爱谱写着自己的教育事业,正是她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爱,才有了置自己身体于不顾,拖着病体继续奋战在教学一线的韩长庚老师,正是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才有了许黎老师撇开自己的孩子不管,一心守护着班里他人孩子的身边的感人事迹。
当然他们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孩子的喜爱,也因为她们对工作的喜爱,使他们乐于奉献,当一个有心人,把每节课都上成优质课,使每节课都能成为高效课堂,最终才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但是我也进入到一个误区,对孩子一味的表扬和激励就是有爱心,而不应该有批评和职责。再次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包容迁就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
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名师。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我们班有69个同学,两级分化很厉害,问题学生很多。李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 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李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习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开始反思,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班,问题学生很多,有了李老师经验,我想在新学期里再面对尚春彪,刘帅鑫,张艺轩等孩子时,我一定活学活用李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更适合的教育方法。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1
假期里有幸读了李镇西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颇有感受。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思考,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而想下自己,有时候为了学生的问题而大声地训斥他们,难道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吗?
李老师对爱的'执着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着,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李镇西老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2
在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叫《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文中写道:师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应尽量(只能做到尽量)不要伤害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并谈到自己曾为伤害过学生的自尊心而感到深深的内疚,自责。看完这篇文章后我也同样的感受。
人无完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多多少少会伤害到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师的生气,一不小心下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与孩子的个性有关,也与老师即时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有关。这也造就了两个方向的孩子,绝大部分孩子不会因此记恨老师,而极少部分孩子真的会对老师产生“恨”。这样的现象也让我们认识到在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尽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家长和老师需要保护,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不使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呢?
首先,在遇到问题时与其对孩子大吼大叫,还不如耐心跟孩子讲道理,别看孩子小,他们真的很懂事。我们要给孩子改过自新的信念,要相信他们,用鼓励的手段,几句“我相信你能改正错误”、“我真的看好你”,简单的拉钩都能让你成为孩子信服的老师。慢慢地孩子改变了自己之前的坏习惯,你也成为了孩子们信服的人。教师想直截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无异于开“批判会”,把孩子心灵中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
其次在批评中做到不伤害学生。没有批评的教育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脆弱的'教育,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但过分的批评难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更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批评的意义。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对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并且评语要准确,真诚,使学生欣然接受。总之,在批评学生时,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然后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还有人们常说的:“欣赏和鼓励是最好的教育”和“爱是最好的教育”。在与学生闲谈,教师语言要文明,语气平和,态度可亲。要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怨言。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特别是对后进学生的谈话,更要注意语言分寸,你表扬几句,他会高兴得不得了;你几句否定的评价,他就会自暴自弃,甚至怒气冲天。因此,与后进生谈话时,更应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民主、平等、文明的交谈,既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的距离,又能使谈话产生教育效果。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最好的教师要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爱学生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
教育无小事,教育在教师的举手投足间。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尽量、尽量、再尽量不伤害每一个孩子。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3
几年前初读李镇西老师写的这本书,就很喜欢他在序言中的这几句话:“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如果想成为“最好的老师”,很简单的一个字——“爱”。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复杂。这本书中,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李老师的“爱”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学生”上.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工作中我也要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李老师对爱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读完文章,我深深地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种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境界。让我们以爱心启航,胸怀满腔的真诚和热情,都来努力做最好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4
最近我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本书是他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本书几种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一束和具体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李镇西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书中一直围绕的中心就是爱心。“爱心是好教师的最基本条件,一个手孩子中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这是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老师的角度是很难理解的。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学点儿童思维,将更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学生。这让我想起了发生在我的我的学生之间的一个小故事。那是我教住宿班的时候,在一个单周的周六,我照例在教室里值晚班。此时,王╳╳的爸爸和妈妈走进了教室,因为马阿姨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脸上上火,所以孩子的家长来看看他,心得体会《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在与孩子交流了一段时间后,他们要回家了,孩子也很懂事的和父母道了别。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可是没过多久,王╳╳慢慢走到我身边,轻轻地对我说:“费老师,我想妈妈了。”“妈妈不是刚来看过你吗?”孩子无语,只是低着头,身体轻轻地蹭着我。
是呀,他们毕竟才是刚满六周岁的孩子,那么小就离开父母开始了住校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想想和他们同龄的孩子,许多现在正围在父母身边撒娇,而他们却只能留在学校。虽说妈妈刚来看过他,其实也正因为妈妈来过了,孩子才会更恋妈妈。“那,老师抱抱。好吗?抱抱就不想妈妈了。是不是?”小男孩用力点了点头。于是我将他轻轻托起,抱到了我的腿上。男孩将头深深地扎进了我的.怀里,眼泪在眼眶中转动。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 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1%。由此可见,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占了多么大的比重,有时,师爱比渊博中国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5
寒假里我有幸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二十五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书中没有对缺陷的掩饰,没有对成功的浮夸,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师的与众不同。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着书,我时常会被李老师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不禁为之赞叹、折服。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虽然很多地方尚且缺乏经验,但是做一名好老师,却是内心深处最迫切的渴望。李老师这样告诉我们 :“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 最好” 其实就是“ 更好” 。虽然 “ 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 “ 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 “ 最好” 。李镇西老师的所谓 “ 最好的教师” ,是自己和自己比较而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 “ 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虽然每天都不是 “ 最好”,每天都会有遗憾和不足,但每天都这样和自己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 那么我就不断地在向“ 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爱,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种情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执着而深沉的爱,是教师对学生真挚而无私的.博爱。爱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学会对学生灌注自己的爱。有时候总觉得自己太急躁,不愿意给后进生更多的时间、耐心和等待。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要做一名好老师,就要让自己的爱感染到每个学生,我相信他们也会被感动,这样就有利于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如数家珍。由此能看出,李老师有着深厚的阅读基础。读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就是补充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读书不但能快速地获取他人的经验教训还能与时俱进地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老师需要把自己一桶水分给孩子们,如果桶里的水不被及时补充的话,那么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新教师,我对不能在课余保持阅读感到惭愧,总是忙、累等理由给自己找借口,殊不知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所以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坚持阅读,为做一名好老师打好基础。
书中写到李镇西老师时时提醒自己:“ 我是一名教师 ,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他从教二十余年,每天都坚持完成好“ 五个一工程”――上好每堂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 日记。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李镇西老师。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教育更不能停滞不前。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不能有丝毫懈怠,每天都要学习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要争取做到 “ 更好” ,也许我们离一名好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相信每天都做得更好一点,那么自然而然会离心中的目标更近一些。
第四篇: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教育专著读后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一份轻松的职业,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很强大也可以很脆弱,而这一切的改变可能就在教师的一个眼神里,教师的一句真诚的鼓励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为自己的狂妄与无知汗颜。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实实在在的做法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就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
李镇西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3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读完这段文字,顿时觉得真的好佩服李镇西老师,更是崇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文字朴实无华,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师,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师。
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最后,我想引用附录中的一段话: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第五篇: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做最好的老师》site:wenku.baidu.com android+
初识李镇西是在那次集体会上。当时看着他的光盘,初识李镇西是在那次集体会上。当时看着他的光盘,聆听着他 的介绍,感觉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作为一个老师,的介绍,感觉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作为一个老师,能与学生拥 有那么多快乐的往事,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得到那么多学生的尊 有那么多快乐的往事,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做最好的老师!重,谈何容易? “做最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谈何容易? 呢?带着崇拜与无穷的疑问我认真的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 做最好的 《 老师》一书。老师》一书。读后我才明白,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 强调的是“ 读后我才明白,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 老师 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 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 ——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 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这与 “没有最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 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但是,能理直气壮地提出‘做 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 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 最好的自己’ 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 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 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 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 ‘最好’。”感受着这份“最好”,我开始每天审视自己,看今天的 最好’ 感受着这份“最好” 我开始每天审视自己,课上的比昨天进步了没有,今天处理学生的问题比昨天冷静了没有,课上的比昨天进步了没有,今天处理学生的问题比昨天冷静了没有,今天为学生做得每一件事尽力了没有。同时我也引用李老师的“做最 今天为学生做得每一件事尽力了没有。同时我也引用李老师的“ 好的自己”来教育我的学生,好的自己”来教育我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心尽 力,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善尽美,凡是做一件事今天就要比昨天尽 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善尽美,如人意。如人意。从书中得知,李老师每天坚持完成“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 从书中得知,李老师每天坚持完成“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 每天坚持完成 语文课,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很佩服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 中每天还能挤出时间完成这么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也许我们 中每天还能挤出时间完成这么多工作。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也可以做到。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与学生书 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一万字的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 日记谈何容易?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与李老师相比,日记谈何容易?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时间要充裕的多。那么,我们的时间要充裕的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 5 分 钟时间与学生谈谈心呢?我们能不能偶尔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书 钟时间与学生谈谈心呢?我们能不能偶尔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书 面形式与学生交流呢?我们能不能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呢? 面形式与学生交流呢?我们能不能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呢? 不久前,因为有事,第八节课我提前走了一会儿 不久前,因为有事,第八节课我提前走了一会儿,那天大部分学 生早退,影响很坏。第二天当我怒气冲冲的走进教室,生早退,影响很坏。第二天当我怒气冲冲的走进教室,叫起一个比较 守纪律的女生了解情况时,班级中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 请允许(守纪律的女生了解情况时,我对他的名字保密)我对他的名字保密)马上站了起来承认早退是他带的头。马上站了起来承认早退是他带的头。我让他到办 公室等我。当我从教室出来,有两个平时比较捣蛋的男生也跟了出来,公室等我。当我从教室出来,有两个平时比较捣蛋的男生也跟了出来,他们承认了错误。回到办公室,我问那名男生为什么要替别人承担责 他们承认了错误。回到办公室,任,这是帮助嘛?男生承认自己错了。当然,一阵说服教育后我便让 这是帮助嘛?男生承认自己错了。当然,他回班级上课了。课他托我们班的一个孩子给我一封信,信中说: 他回班级上课了。下课他托我们班的一个孩子给我一封信,信中说: “老师,你也许看出了我对某某女生的不一般,今天的事是我错了,老师,你也许看出了我对某某女生的不一般,今天的事是我错了,但我很怕你训她。所以才那样做。其实对于他最近的状况,但我很怕你训她。所以才那样做。”其实对于他最近的状况,我已经 从别的老师那听说了,但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沟通,我抓住这个 从别的老师那听说了,但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沟通,契机,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我告诉他,我是一个比较易怒的人,契机,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我告诉他,我是一个比较易怒的人,做 的很多事可能他们都不愿意接受,的很多事可能他们都不愿意接受,但希望他们明白我的出发点是好 的,我还要他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为了彼此好。他很感动,又用书 我还要他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为了彼此好。他很感动,信的形式告诉我,他会把握住自己,并努力学习。以后的日子里,信的形式告诉我,他会把握住自己,并努力学习。以后的日子里,我 们经常这样书信往来,们经常这样书信往来,班级的很多事他都通过书信告诉我,班级的很多事他都通过书信告诉我,让我在第 一时间掌握并采取措施。当学生对你敞开心灵的时候,“ 一时间掌握并采取措施。当学生对你敞开心灵的时候,你的教育就 成功了一半” 在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时候,成功了一半”,在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走进学生 心灵的快乐。心灵的快乐。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 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 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 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 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 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我们也是教育者,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 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 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 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 李老师当时对后 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 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 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 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 当我们对 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 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 的父母,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实我们的后进 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生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当我们对他们施以训斥或责罚,生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当我们对他们施以训斥或责罚,赏的地方 再见面他们都会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他们的宽容恰恰是他们的闪光 再见面他们都会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他们的宽容恰恰是他们的闪光 当我们有公共卫生值日任务时,我们的后进生理所当然的替我们 点; 当我们有公共卫生值日任务时,承担了,承担了,他们的热爱劳动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 他们的热爱劳动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 闪光点 他们蜷缩在教室的一 不管学得知识怎样深奥,自己怎样听不懂,他们依然坚持在那里,角,不管学得知识怎样深奥,自己怎样听不懂,他们依然坚持在那里,享受着来自于老师的风吹雨打,每天十三节课,他们的毅力恰恰是他 享受着来自于老师的风吹雨打,每天十三节课,们的闪光点。们的闪光点。闪光点 当你发现了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当你发现了学生的这些闪光点,闪光点 我相信你永远不会对他 我相信你永远不会对他 永远不会用刻薄的语言对他们说话; 们扬起你的拳头; 扬起你的拳头; 永远不会用刻薄的语言对他们说话; 他们说话 永远不会对他 永远不会对 们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你是不可救药的” 因为他们或许在学习上是差的,他们也 因为他们或许在学习上是差的,但 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在某一个领域用他们的美德去创造最好,达到 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在某一个领域用他们的美德去创造最好,优秀。优秀。李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做最好的老师!李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 做最好的老师 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 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 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 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我不知道选 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我心去做我做为一名教 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我想这样就够了。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我想这样就够了。今天,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感触很深。
他所说的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童心、有才华的教师,我最赞同。而且,我也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其中,对于“做有情感的教师”我感受最深。我感觉到,身边有“情感的教师”并不多,这些不多的人当中又是班主任居多。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很有一手,但在情感方面很是淡漠。有的甚至看见学生会表现得很厌恶,而我认为这种“厌恶”的表情是学生最害怕、最伤心的,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让人受不了。
我是个易感的人,易怒,但更易喜、易悲,我也会将我的情感表现在学生面前。每次与一届学生分别的时候,我都会哭,而且时常在梦中梦见他们。有些教师会认为是“矫情”。我也弄不明白,但今天我终于可以确定,我这样做没错,因为这种情感正表明了我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依恋。不仅是学生依恋我,我更依恋自己的学生。我要继续下去,感动学生,也被学生感动,让情感丰盈师生的精神世界。
最佩服李镇西的,是他的坚持。从教二十多年,他每天坚持“五个一”工程:
1、上好一堂语文课。
2、找一位同学谈心或笔谈。
3、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
4、读书不少于一万字。
5、写一篇教育日记。
无论是从前一个寂寂无名的人,还是现在成为名师,他都坚持这样做,他的毅力可想而知。
而我,最缺少就是坚持。一时心血来潮,做得很好。但热乎劲一过,就放弃了。而这种坚持与放弃之间,造就了成功者与普通人的差距。
现在,我很怕写论文,主要是没有素材支撑,而教育日记则可以帮助我积累素材,也是这个学期我想好好做的。平时同事周老师老在一旁催促,也提炼了一些内容,但一忙就忘了。其实“忙”也只不过是借口,再忙也忙不过李老师吧,还是自己不能坚持。
我觉得,把日记当作是一种乐趣、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也能坚持下来,不要带术多的功利色彩。还是记录自己的教育原生态吧。
学校通知让听李镇西老师的课,刚开始以为又是纯理论的讲述,感觉没什么意思,但李镇西老师听说过,不过知道是语文老师,所以没有过多的关注,但听了李镇西的讲座后,我在激动、赞叹、折服的同时,受到了激励、鼓舞,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最好的教师就是李镇西老师“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实记录,是他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的全程实录。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成功人士的后面都洒下了许多艰辛的汗水,而我们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我们留下的汗水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一些人提高了、成功了,但大多数的人都还以失败告终,原因何在?很简单,概括出来就是两个字“毅力”,大多数人都缺乏坚持,很早以前就有专家说过人的一生其潜能都只能开发很少一部分,那怕是爱因斯坦,在社会上的顶尖有成就的人物,其潜能也只开发了百分之几十。我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可能成功,关键是看自己怎样去奋斗,就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我们都要争取去做最好的,若是老师争取做最好的老师,若是营业员做最好的营业员,若是医生,就要做医术高明的医生,甚至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赞的劳动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李镇西老师在讲座中还介绍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好的做法,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他的表达别具一格,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看后,心里极不平静,这不正是我所急需的吗,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
整个寒假,不停歇地劳作时,身体很健康,当一切都忙完后,我却病了,生病的滋味儿很不好受,所有还是趁着自己身体舒服的时候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今天听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讲座,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虽然身体状况依然不佳,但是却还没有到了拿不起笔的程度,于是我就把昨天和今天班里的事情写一下好了。
正月十六早上8:00,我还在家里吃早饭,接到电话:“肖老师,你在哪里呢?”我以为是学生家长,马上就说:“我在家里呢,8:30报到,我就到学校了。”电话那头的人笑着说:“你记错了,是8:00报到,我刚才看见你们班门口的学生因为没有开门而在外边。”我这才听出来是晁校长的声音,顿时慌得我赶快准备出门,让孩子自己准备自己的东西,老公则赶紧放下碗筷,穿上棉袄,拿着钥匙,做好送我们的准备。等我们到学校,还是比规定的时间晚了十几分钟。
我就在这样仓促的情况下开始了这个学期的工作,后来才知道是上次正月十三开会时改动的报到时间。
整个上午,我的工作都安排得很紧凑。对学生作了开学致辞;收假期的各项作业,登记作业情况;打扫卫生;抱新书、作业本并发放;调座位;选班干部、组长等等,到11:00的时候,我才组织学生离校。(其实这些工作我早有打算,所有尽管今天的时间有点紧,但是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
今天,我吸取了昨天的教训,早早地起床、做饭、叫孩子,所以到校比较早,课也上得井然有序。早读时,昨天因为生病和有事而没有到校的三个学生陆续到班里,看到同学们的新座位,他们不知道往哪里去,刘奎和李涣淇几乎同时到校,他们问我时,我就安排他们坐在第四组最后,做同桌。过了一会儿,聂一冰过来了,我安排她坐在最前边讲台边的座位上,我看她有点不太高兴,就问她是否愿意,她说不愿意。其实这个座位距离老师最近,对于像她上课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同学老说,这是个很不错的位置。我当时就说:“这可是个好地方,有的同学还主动要求来呢。”一会儿,李郁菲璠告诉我,她愿意去那个位置,我问她原因,她说:“我愿意离老师近点。”我看到她的同桌吴灿坤表情有点异样,也看到吴灿坤前边的吕林钊显出一副得意的神情。我知道他们对聂一冰有看法,因为聂平时上课不太守纪律,所有同学们有点不喜欢她。我就对那一片的同学们说:“聂一冰刚来我们班里的时候是有很多毛病,但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她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希望她来到这里以后,大家都要帮助她,让她克服掉那些缺点,好不好?”他们都同意了,于是我就让李郁菲璠和聂一冰换了座位。
一看到有人换座位了,我发现第四组第三排有个女生举手了,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郭冰寒同学,她平时不是一个爱提意见的学生,我弯下腰问她有什么事,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不想坐在这里。”我下意识的问:“为什么?”她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看了一下同桌,我马上明白了:闫晓东,何许人也,全校比较闻名啊,且不说他的学习,主要是他的个人卫生总是很糟糕。对于他,我不想歧视,可是同学们却很难接受,如果是男生跟他同桌,还勉强,一个干净漂亮的女生跟他坐在一起却是不是很容易的。放眼望去,班里的哪个学生能跟他坐同桌啊?我不禁犯了难,看到第四组最后刚坐下来的他们两个,我就有主意了,我走过去,问他们两个:“你们两个谁愿意跟闫晓东做同桌?”他们两个赶忙看看闫晓东在哪里坐着,我给他们指了指,他们表示都愿意,可是具体让谁去,我还没有定下来,猴精的刘奎却早已经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跑到前边去主动要求跟郭冰寒换座位了,郭冰寒很高兴地坐到最后边去了。
这样看来,解决棘手的问题也不是太难,关键是要找对方法。
今天第一天开学,我们就像往常一样课间做眼睛保健操、跑步,一切都像没有放假那样平常,一切如初,这就是老师平凡而又平凡的工作。2012年2月8日
听李镇西讲座有感
(2010-11-29 09:16:10)转载▼ 标签:
杂谈 李镇西教授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位教育专家。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7年被评为“2007十大感动四川人物”。今天有幸与李镇西老师近距离接触,聆听他激情澎湃的讲座——《教师的人文追求》。李镇西老师将近三个小时的讲座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领导和教师,大家与李镇西老师的思想产生了共鸣。他的幽默、他的睿智、他的教育理念都给我深深的感动。李镇西老师博学众长,胸襟坦荡,他的心中能容湖泊大海。他有一颗博爱心,他把所有的爱献给了他的学生。他把对学生的爱视为一个教师的理想和责任。李老师已是一个成功的学者和专家,但他甘愿为了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辉煌奋斗在教
育的第一线。“教师的理想和责任”是李镇西老师的专题“教师的人文追求”中讲到的第一点。他还说教师的理想和责任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教育写作和科研。在他的写作中阅读是基础,实践是源泉,思考是灵魂。他的作品数令人惊叹。李镇西老师在“教师的人文追求”中还讲到了另外三点:风骨和良知、视野和思考、学识和胸襟。他的这些思想认识都是在他自己的教育实践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他自己就是最好的见证。李镇西老师的此次讲座触动了我。此次讲座是对我的专业引领。使我坚信如何做一个让学生深深喜爱、终身难忘的好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以李镇西老师为引路人,去追求一个教师应有的人文追求。李教授的报告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和实际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李教授在讲座中中有这样几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我们活着,渴望幸福;我们教着,也渴望幸福。不但要自己追求幸福,而且要让别人也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学生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家长因为我们的合作而感到幸福;让同事因为我们的共事而感到幸福。希望我们的幸福不会象花儿一样短暂,追求幸福,并让幸福持久。
这场讲座在我心里引起了共鸣,其实幸福就在我们平凡的工作中。也给了我很深的启发,我将更好的工作,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
听李镇西的教育讲座有感
2011-05-16 16:20:5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李镇西的观点“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爱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我觉得放在家庭教育中,也是正确的。现在的社会现实是—每个家中之只有一个孩子,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把孩子教育好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每个孩子都会有他的长处。我的孩子高贻玥在学校五年的教育中,学科成绩优秀,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此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感谢同学们对他的帮助、和良好的影响。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们认为,给孩子鼓励、引导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1、给孩子鼓励,引导孩子的面对挫折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同时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特别是四年级时,她告诉我“我语文偏科”,因为她的语文成绩在一学期里一直徘徊在B级中,这对于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又比较好胜的她来说,是一种自我否定。为了让她从这种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给她讲了很多名人成长的故事,让她知道什么人和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面对挫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孩子一直感到头痛的阅读题,首先让她觉得必须学习才能实现愿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和游戏中,让她感到了很多的乐趣。她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会表扬她:表现不错!很有进步!这个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等等,让她很高兴,觉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够好的,我会鼓励她说: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
承认孩子的不足,引导孩子找出问题解决办法,不断鼓励孩子,孩子有了兴趣,有了信心,学习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2、积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我每学期初都会收集孩子的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因此我们除了工作很忙,都会定期的跟老师取得联系,孩子在低年级时经常不做作业,我们就多联系,并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严格监督和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仔细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帮助她查缺补漏,对不懂的给她讲解,对出错的让她强化改正。
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导,做好孩子的让孩子养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独立思考,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坚持课余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
除学校的作业外,我们为孩子制订了学习、锻炼的计划,如阅读、奥数、会画、跆拳道等内容,按学期、周末交替进行。孩子的记忆力强,平时她偶尔也会引用一下看过的好词好句或诗词,并且很得当,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奥数不仅仅是锻炼孩子的运算能力,更多的是思维逻辑能力。
孩子喜欢听故事,我们要求她自己去看书,假期有时带她去图书馆,我发现她很喜欢,拿这本书看看那本书翻翻,多带孩子去图书馆是很有益处的,能增长不少知识。
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提高的过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为了教育好后代,我们努力校正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自己。大人的一言一行,无意中会引导孩子对其注意,进而模仿、尝试。所以家长要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平时做人做事都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使孩子的品德与智力良性发展。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习和考试,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走向未来,这才是很关键的,现在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等问题,还没有找好的解决途径。
听李镇西讲座有感
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我内心很震撼,非常受教育。
李镇西老师在民主、科学和个性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爱心教育、后进生的转化、优秀学生的培养以及青春期教育的尝试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育和感悟。
他的成功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学生的强烈的责任感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李老师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的关于爱心与童心的随想以及爱学生的点点滴滴的事件是那么的真诚,那么的发自肺腑。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兄长或父亲的那种亲情的爱。爱的让人感动,爱得让人流泪。而我们身边的很多老师似乎缺少了李老师的这种爱,不尊重学生,靠责备和惩罚等人治手段来教育学生的老师大有人在。
他的成功取决于他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李老师能和他的学生整天的“泡在一起”,他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家访,他能为了一个学生做了那么多。他能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们一起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此等等。总之,无论为他的学生做什么,他都是无条件的。如果没有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能做得到吗?这真是让人敬佩。与之相比,我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过去的一句很偏激的话“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总是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李老师的教育事迹正印证了这句话,又为这句话提供了极其有力的佐证。对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这句话,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 听李镇西专题讲座有感
2010-11-02 22:00:57| 分类: 学习|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穆 阳
10月23日,我有幸被学校选派参加由安徽省教育学会,芜湖市教学研究所、安师大附属小学联合举办的《班主任专业发展 徽派名师高峰论坛》。本届论坛我第一次听到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虽然早闻李老师的大名,但以往听别人谈到的大多是他对学生的那片爱心。心想天下所有老师的爱心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关心学生的冷暖,聆听学生的心事,解决学生的问题,这些自己都能做到。但当今天自己真正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来仔仔细细的听完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后却汗颜了,平时自己口口声声的说爱学生,听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后才明白那只不过是自己在一厢情愿的滥用权威,跟李镇西老师的爱学生比起来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
李镇西老师的这个班主任之所以做的非常成功,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爱心。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爱,在他的爱心教育里充满了艺术,充满了智慧。
首先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他和学生之间的那份民主的师生关系。李镇西老师也对他所说的民主做出了解释:就是平等和尊重。谈到爱学生,恐怕很多人都不屑一顾,觉得做到这点有何难,但是又有几个班主任能与学生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爱学生呢?我们大部分的教师的爱心都带着许多专制的色彩。比如像李镇西老师提到的教训学生、体罚学生、拖堂等表现,我们在做这时候虽然冠上了爱学生为学生好的名义,但我们却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思想的人来看待。李镇西老师提到他的爱心教育有八个特征: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平等、法制、宽容、妥协、激发创造,这八个特征值得我们好好的去解读。李镇西老师的很多做法都让我很感动。他和学生订的一些班规,连自己的一些行为也规范了进去,很多人可能觉得他是在自讨苦吃,但是他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和学生站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并且在他违反了自己所订的规矩后也没有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而是甘愿接受惩罚,还不允许学生的帮忙。他的这种以身作则的做法,的确给学生上了一节很好的“民主”启蒙课,学生也会慢慢的增强自己的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相信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一定会平等的对待他人,不卑不亢的做事。
其次,我觉得李镇西老师在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上也做的非常有艺术性。我们很多当了班主任的老师每天觉得琐事缠身,手忙脚乱,即便这样班里还是老出意外。但李镇西老师的工作却非常有条理,即使他外出学习不能亲自监控在班里,他的班级也是每天在按部就班的运作,从不会因为他的缺席而乱成一团。这就在于李镇西老师充分发挥了班集体的作用,把集体作为班主任教育的一种工具,真正把班主任解放出来。他主张班级要“法制”管理,于是和学生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我们很多班主任无视学生的主体精神自己定班规,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做的效果一点也不好,学生不买账。李镇西老师的班规是和学生讨论着制定,并且涵盖了方方面面,而且非常具体,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该怎么操作。这样的班规又有哪个学生不乐意接受呢?有制度也得有惩罚措施,李镇西老师的惩罚措施不是简简单单的罚抄课文或打学生,而是分为精神惩罚和行为上的惩罚两种,这样的惩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李镇西老师爱学生的一面。李镇西老师的班规还有“弹性”,规定了一些底线,这样更加增强了班规的可行性。
最后令我佩服的是李镇西老师笔耕不辍的精神。李镇西老师是名师,经常外出做报告,还担任班主任,按说他应该是够忙的了,但是他还每天坚持阅读、写作,这点不得不令我们佩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工作忙没时间做这些必做的事情呢?要想成为专家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阅读、反思,写作。当我们真正感觉到这些是我们工作的需要,是我们提高自身的需要,我们也一定要坚持下来。
特别喜欢李镇西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也把这句话作为这篇观后感的结尾:“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融入我们的教育艺术,让我们的学生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一生,真正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听李镇西讲座有感
2011年12月25日,我和我校的其他5位老师有幸来到了无锡金桥实验双语学校,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以“幸福至上,朴素最美”为题的班主任工作报告会。
在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会中,李老师向我们展现了他三十年教育生涯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深深的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师他把教育看成是最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李老师把他崇高的教育理念简单的华为了这么一句话,即“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老师。”这句话看似简单,如果想要真正实现,确实非常的艰难。李老师用了他30年的时间,才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报告会中,讲了很多他从教后故事,其中两个故事让我难以忘怀,并让我敬佩之至。一个是对女儿的培养。他讲到女儿的时候,我注意到他得脸上充满了难以掩饰的笑容。他说他的女儿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国外留学,本来她有机会留在国外,但她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依然回到父母的身边。当他诧异问女儿为什么要这样。他女儿说,我走了,你们老了怎么办!看似普通的这句回答,当时就让很多在场的老师潸然泪下。他培养了这么一个有孝心的女儿,他该是多么幸福啊,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的成功,也是他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功。
另一个他与未来班的故事!未来班是他从教后所教的第一个班,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了这个班级中,他把自己这个班级的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爱。他和他的学生打成一片,一起去郊外写生,一起为班级起名,一起谱写班歌的歌词。他们还把写的歌词寄给了著名音乐家谷建芬老师,希望她为他们的班歌谱曲。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们真的收到了谷建芬老师的回信。谷建芬老师被他们浓浓的师生情谊所打动。收到信后立刻就为他们的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谱写了曲。当2010年春节未来班聚会的时候,以前风华正茂的少年也已经是人到中年,他们和他们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再次唱起了谷建芬老师为他们谱写的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看到自己的学生长大了,成才了,李老师的幸福溢于言表。
李老师为什么能取到巨大的成功,我认为这是因为他是一名纯粹的教师。他把自己的一腔真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爱学校,爱班级,爱孩子,爱自己从事的这份艰辛的职业。正是有了这份深入心灵的爱,才让李老师不管是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还是对自己学生的教育都取到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