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园秋(1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故园秋(100字)作文
秋天的朝阳纯净而温和,早早临到枝繁叶茂的树梢。
蜜蜂翁翁的唱着,蝴蝶翩飞。
树叶变成了黄色,虽没有了从前的光泽。
但,我知道,明年春天仍会有新的嫩芽绽放&&五年级:冰雪萌月 篇一:故园的秋
故园的秋
故园的秋是晚的,北国的江南,还是充满绿意。如今金秋十月,我在他乡,看着异乡的风景,渐渐思念故园的秋。
每当清晨时分,麻雀在窗外叫个不停,此时阳光倘佯着床边的文竹上,晨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其他人还在床上苦苦挣扎时,我已经悄悄地穿上薄衫,带上门出去。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在故园慢慢地走着,像一位耄耋老者,静静地欣赏人生的风景。仰望着蔚蓝的天空,俯视辽阔的大地,好像这一片天空都是我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喜欢喝朋友们谈天说地,和一些梦想,更会享受这清净的时光,倾听内心的安静。
我们总是说秋天叶落缤纷,三千青丝愁。而在故园,随处就是生机。人行道两旁的香樟树,依然一派夏日的着装,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映出美丽的娇姿。旁边的常青松,好像与香樟树试比高,挺拔的雄姿,为我们眺望远方不一样的风景。松树林是我认为故园最有梦想的地方,初来故园的时候,曾把梦想塞进玻璃瓶中,埋在常青松下。而后来自己的荒废就是后话了,走的时候,也没有勇气去拾起曾经的自己,既然已经埋葬了,就让这活在过去吧。
篇二: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摘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篇三:关于中秋节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关于中秋节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摘要: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篇四:关于中秋节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关于中秋节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摘要: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第二篇:再读《秋兴八首》(其一)的“故园心”
严智芬 内容摘要:“故园”在古典诗词中基本上都释为“故土家园”,《秋兴八首》(其一)流传甚广,其中的“故园心”大多理解为杜甫暮年漂泊,归乡无期的羁旅之叹。联系《秋兴八首》组诗的主题和杜甫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关怀,“故园”应为杜甫身居夔州、心系长安的政治精神家园。关键词:《秋兴八首》 故园心 长安
在两千多年的古代文学长河中,唯一被后人以“圣”相尊的文人是杜甫。他的诗作吸收众家所长而众体兼备,尤其精工七律;同时他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和的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走向高度一致,他的诗作总是流露着圣人般忧患慈悲的情怀。闻一多先生在《杜甫》一文中称道:“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1] 《秋兴八首》联章体律诗历来公认是杜甫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秋兴八首》(其一)作为序曲,承秋天萧瑟的景致、凝重阴冷的气象而感发,抒写着个人年迈漂泊、身世凄凉、心忧家国的情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摧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晚年一直在西南漂泊,五十三岁的时候流寓夔州,而且在这里滞留了一年多。羁旅漂泊、归乡无期、思乡怀人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主题,颈联直抒胸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山上那些或白或黄的菊花,一点一点的就像他因思乡而流了多年的老泪,赖以指望的是暂系巫江中的孤舟能带他驶向故园的方向。终究没有机会回到故乡,秋意愈来愈浓,寒意愈来愈重,声声暮砧阵阵催逼,这个寒冷的冬天他将如何度过?能够安生立命的温暖的家园又在哪里?
据此将“故园心”解读为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从脱离的单首诗中能够找到诗人处境和情感的落脚点。如果从《秋兴八首》组诗的主题和杜甫的人生经历及生命情怀来看,这样的理解难免失之简单。
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论该诗说:“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2]《秋兴八首》(其二)中身在偏远的西南“每依北斗望京华”,一次又一次的翘首眺望,每每都在人们夜幕归来一家团聚的时候,这个望乡执着而痴情的老人且行且叹;《秋兴八首》(其四)中回忆故国盛衰更迭,“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秋兴八首》其六)曲江边繁华不再,帝王之州沦为战场,丧乱不堪回首;这个孤苦的老人在现实的失望中只能去追念安史之乱前强大的王朝,“故国平居有所思”(《秋兴八首》其四),尤其是国家承平富饶人们富足安适的开元盛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的繁华时光。“每依北斗望京华”“故国平居有所思”都是对“故园心”的引申,故园、京华、故国都是京都长安的代称,每一首诗中情感交汇的注脚都是魂牵梦绕的长安。仇兆鳌品评后五首的主题说:“四章,回忆长安,叹其洊经丧乱也”“五章,思长安宫阙,叹朝宁之久违也”“六章,思长安曲江,叹当时之游幸也”“七章,思长安昆明湖,而叹景物之远离也”“八章,思长安胜境,遡旧游而叹衰老也”。[3]可见,“故园心”同时作为情感的线索,完成了夔州和长安空间的多次转换,实现了古今与盛衰的反复对照,并将人生漂泊、孤苦的身影投射到由盛转衰的唐王朝的历史河流中。
杜甫如此执着的遥望长安,是想再次靠近政治中心,踏进政治的疆场,继续驰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理想,还是“窃比稷与契”,希望能真正像舜时的大臣后稷与契那样使天下人都安居乐业从而建功立业?杜甫个人稳健的理性会直接作出否定——时不我待,盛年不再。《论语?子罕》有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矣。”年轻的时候可以说前途不可限量,可是过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没有建树,人生就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所以杜甫早在四十岁那年的除夕夜就写道:“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在仕途功名作为唯一衡量读书人个体存在价值的社会规范里,三十而立,四十就该功成名就了,四十岁连进士都没中,就算才华飞腾也只是日暮西山。可见时不我待的焦虑意识甚为强烈,更何况此时此刻年已五十有四,垂垂老朽,凄苦不堪,左臂偏枯右耳聋,只能“白头吟望苦低垂”(《秋兴八首》其八),来日不多,遑论从政。
那么,迟暮之年的杜甫究竟为何始终牵挂着到不了、回不去且非故土落叶归根的长安?杜甫祖籍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了近二十年“读书破万卷”的书斋生活,更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豪情抱负。后来一生辗转多地,年轻时南游吴越,北游齐赵,晚年漂泊四川、湖南、湖北,足迹遍及唐王朝大部分的疆域。长安是众多历程中的一个站点,在此曾经困守求仕十年,有过奉旨进献《三大礼赋》的辉煌时光,有过“朝扣富儿门,夜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甚至一度在长安沦落后陷到叛军之手。可见,长安是他人生追求和理想幻灭的地方,也是大唐王朝兴盛和衰败的见证,酝酿出了杜甫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长安情结。一则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在长安有田产;二则自称“杜陵有布衣”,用长安一处汉代的陵园完成他身份的认定,虽然在长安没有真正当上什么官,却自认长安就是他真正的故乡,尤其是支撑他人生价值存在的精神家园。
河南巩县是一个靠近东都洛阳的中原地区,唐朝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在这里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儒家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大行其道,杜甫就在浓厚儒家思想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成人。少年时代早慧早熟,“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结交的大多是峨冠博带的宿儒;曾对远祖发誓:不敢忘本,不敢违仁。可见儒家的价值观念已成为他安生立命、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这直接影响了杜甫诗歌创作的生命情怀和社会关怀,即总是将个体的价值与历史、国家、社会高度融合,将人生的理想抱负与救世济民的情怀紧密相连。自己的生命如果离开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价值目标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把生命全部奉献给历史中的国家和人民。这种思想情怀成为杜甫创作的绝大部分诗歌的基本主题,尤其在历经安史之乱后,创作了“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暮》《登岳阳楼》等近千首首诗歌,他总是满怀深情的凝望着这片土地,表达着对苦难人世的同情、对国家局势的无限关切。
这样的个人成长历程和精神追求使年迈漂泊的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自然而然就会由秋天的夔州想到长安,甚至怀想昔日繁华的长安,从而引发昔盛今衰,人世蹉跎的慨叹。于是他的“故园心”就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思乡情绪,其中隐性的呈现了杜甫的情感模式和价值取向:思乡就是思首都,思首都即是思国家,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天下黎民的仁爱就需要对朝廷所在的政治中心竭忠尽智。身为儒家的信徒,参与政治既是实现个人宏伟抱负的必经之途,也是完成自己对历史对国家责任的必经之路;一旦远离国都丧失经世济民的机会和可能,则“每依北斗望京华”,哪怕在夔州望不到长安,他也要让心灵循着北斗的方向去追寻日思夜想的长安。从其一“孤舟一系故园心”明确表达对故都的思念,到其二首联“每依北斗望京华”,再到其四“故国平居有所思”,其故国之思一发而不可收,一首比一首急切而强烈,迂回沉郁,而个人的凄凉终究无力挽留时代的步伐,如同童话世界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中点亮最后一根火柴,用微弱的火光温暖自己和艰难的时世,以此安放个体存留于天地之间的生命价值。
综上所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通过“故园心”表达对故都长安的依恋怀想,在对国家的忠诚中获取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以及实现人道主义的社会关怀,从而使诗歌赋予一种更博大更深广的情怀,即将一生经历的大事浓缩在历史的离乱中——怀念国家的辉煌,牵挂时局的动荡,痛心时代的苦难,呈现圣人慈悲伟大的胸襟,这正是成就诗圣杜甫并使其为后人敬重、仰望的缘由。
第三篇:肖邦故园 教案
一、导入课文
在世界乐坛上有一位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天才音乐家,虽然他半世坎坷,命运多舛,虽然关山阻隔,有国难投,但是他始终饱怀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创作了一曲曲振奋人心,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异族统治的曲子,鼓励着那些仁人志士为自由、民主、幸福而前赴后继,即使在临终前仍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他——就是波兰音乐家肖邦。
肖邦故园
雅一伊瓦什凯维奇
【学习目标】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思考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学习建议】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雅一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格,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本文笔调亲切平和,抒情优美,感情深邃沉稳,真挚感人。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选取肖邦故园为切人点,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
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1927——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保卫和平者委员会主席和作协主席。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短篇小说集以《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1946)、《老砖瓦厂》(1946)、《意大利短篇小说》(1947)、《1918至1953年短篇小说集》(1954)、《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关于狗、猫和魔鬼》(1968)等写得较为成功。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的生活。此外还著有关于肖邦和巴赫的评传等。他的作品语言朴质、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预习思考】
(1)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2)祖国与肖邦的音乐有哪些联系?
一、自学评价 基础字词
马厩 jiù 夙愿 sù 通衢大道 qú 茕茕孑立 qióng jié 瘠薄 jí bó 缱绻 qiǎn quǎn 命运多舛 chuǎn 玲珑剔透(tī)天籁 lài 簌簌 sù
荒诞不经 茕茕孑立 玲珑剔透 浪迹天涯 通衢大道 li寥寥无几 缱绻 雾缭烟绕 促膝谈心 蕴藏
二、文本研习
1、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明确:肖邦出生在一个“简朴”“清寒”“简陋”的小屋里,这个说明肖邦出生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肖邦故园 如今有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肖邦故园虽然“简朴,清寒,简陋”,但是由于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肖邦故园的意义也不再局限是肖邦的出生地。
3、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简朴”“清寒”“简陋”来突出对比肖邦音乐的伟大,同时暗示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即:热切,激情的爱国主义。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4、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
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蹲“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可以这样说,肖邦的音乐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肖邦故园在这里已经不在是波兰的文化遗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成为一种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和膜拜。
三、问题探讨
1.祖国与肖邦的音乐有哪些联系? 明确: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从出生地,到少年时代的探望故里,青年时代的故园告别,再到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直至用音乐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玛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的? 明确:春天的娇嫩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景色,宛如F小调叙事的开头几节;秋天的落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冬天,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3.人们为什么会怀着景仰的心情,来朝拜肖邦故居这座圣地? 明确: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人们从小屋及肖邦音乐中获得了精神力量。
1、作者为什么不以“肖邦故居”为题?
故园包含的内容包括故居、家乡、祖国和精神家园。
2、结合教材插图,朗读20—27节,讨论:肖邦故园的四季景物与肖邦音乐的关系 把四季景色与肖邦音乐融合在一起。
故园 四季——春
嫩黄色的栗树新叶
粉红色的日本樱花
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嫩的翅膀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云彩
↓
最温柔的曲子
轻盈的速奏
故园 四季——夏
白色和黄色的睡莲 水面散发了阵阵幽香
很昏、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簌簌声、芬芳的香味
故园 四季——秋
金黄的树冠
寂静的草坪
花园的林荫小道
玲珑剔透的小桥 落叶的沙沙声
↓
忧伤的奏鸣曲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故园 四季——冬
没有 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马、雪橇
无边的静寂 狐裘、关女
只有
微弱的琴声
他还在这里 母亲、姐妹
学习9-12节,思考:
哪些地方表现出肖邦对热那佐瓦沃拉这片故土的热爱?
1830年11月2日,萧瑟的寒风增添了华沙的秋意,更增添了离别时的痛苦。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斯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
浪漫派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肖邦的音乐被人们热爱的原因也许是:它不仅是在诉说波兰的美和忧伤,而且诉说的是一种炽热的爱国之情。1849年10月17日,肖邦走完了他39岁的人生历程,弥留之际,他对姐姐和身边的朋友说:“在我死后,让我长眠在意大利作曲家、我崇拜的贝里尼身旁吧,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生前我不能回到妈妈的怀抱,死后我也要回到祖国的土地。我要告诉波兰,我的心脏为波兰而跳动!”
1849年10月30日,在莫扎特《安魂曲》的旋律,人们把肖邦一直带在身边的用银杯装着的波兰泥土,撒在肖邦的坟墓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2.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
2.思考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重点字词
马厩 夙愿 瘠薄 缱绻 天籁 簌簌 命运多舛 通衢大道 玲珑剔透 茕茕孑立 2.近义词
年轻 年青
留恋 眷恋 迷恋 简介
肖邦(1810-1849)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并且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举办了第一次公开演奏,被誉为“波兰的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与贝多芬、海顿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 在16岁时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成为音乐学院学生。肖邦还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831年肖邦去巴黎,并很快在巴黎成名,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当时意大利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名扬全欧。)1835年,肖邦认识了一位波兰贵族的女儿,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不是贵族,而遭到拒绝。1836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一直到1847年两人才关系决裂而分手。
肖邦经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文艺家交往,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等。
1849年,肖邦逝世后,遗体被埋葬在巴黎彼尔·拉什兹墓地,而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 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早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气质,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四、课文小结
本课意在突出肖邦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肖邦故园这个线索,引导学生对肖邦的祖国波兰以及他的传奇人生经历、音乐创作有个具体深刻的认识,以此来突出肖邦故园对肖邦音乐创作的影响,明确肖邦的爱国主义激情是他创作的源泉,他的音乐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波兰,而是影响了欧洲甚至世界上所有的被压迫的民族。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过去 现在 影响
简朴 圣地 清流源泉 肖邦故园 小小 殿堂 精神享受
清寒 古迹 斗争武器
简陋 摇篮 最坚韧的纽带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第1—2段),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
第二部分(第3—8段),阐述肖邦故居及故居周围的环境以及四季的景色与肖邦创作的密切联系。
第三部分(第9—12段),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作者满含深情地写了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从出生地,到少年时代探望故里,青年时代告别故园,再到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直至用音乐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第四部分(第13—19段),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使主题得到升华,强调了肖邦之家已经成为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坚韧纽带。
第五部分(第20—27段),这是本文中最华美的乐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如诗如歌如画,令人陶醉、回味不已。
肖邦故居位于华沙西北约50公里的幽静小村——热拉佐瓦沃拉。现在的肖邦故居纪念馆是二战后重建的。一排白色的小屋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故居外的庭院风景如画,种植着由波兰各地捐献的名贵花草树木,院内竖立着肖邦的雕像。室内保留着当年的风貌,存放着肖邦少年时代的作品和他曾经使用过的“长颈鹿”竖式钢琴。每到周日,这里都要举行音乐会,由世界各地著名的钢琴家弹奏肖邦的作品。溪水潺潺,琴声飘飘,这里悠美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散步。
第四篇:肖邦故园教案
【教学思路】
音乐与文学——缪斯神殿中最动人心弦的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从远古进入高度文明的今天,并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得以巨大的繁荣和蓬勃的发展。这是一篇表现波兰著名钢琴家肖邦音乐生活与爱国情怀的散文作品,是一篇将文学与音乐结合得非常完美的作品。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特意加强了有关文学鉴赏与音乐鉴赏相结合方面的安排,力图体现《课程标准》中“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言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等精神。
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而且作者把人、物、景与音乐交织在一起来写的,不宜生硬地把文章分为几个段落。故我决定抓住人物、故园和音乐这三者联系来讲,看作者是如何将它们完美的糅合在一起的。此文共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抓住人物与故园的关系,通过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了解多种身份的肖邦,明确他的一颗爱国心;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研习文本,把握肖邦与故园的关系,层层深入理解故园的深刻内涵;第二课时重在理解故园与肖邦音乐的紧密联系,将文学鉴赏和音乐欣赏结合起来,体会其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此案例是第二课时,重点探讨明确两个问题:第一,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了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沟通意识,将文学鉴赏和音乐欣赏相结合,指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理解文学之美,同时借助语言文字表达音乐中蕴涵的对祖国深沉的爱。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
师:肖邦故园,不仅是简朴的小屋,热那佐瓦沃拉,它是祖国的象征,是波兰文化和精神的所在,意义非同寻常。故园因肖邦而有名,这是肖邦带给故园的。那么,故园之于肖邦有何特殊意义呢?
(说明:简单明确故园的内涵,提问引入本课重点故园对于肖邦音乐创作的影响。)
二、聆听波兰特色音乐,感受音乐中的爱国心
师:超绝的才情让肖邦从不依赖传统形式或手法进行创作,而波兰人特有的民族气质和音乐素材成了他取之不尽的艺术灵感之源。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肖邦的两部比较典型的波兰音乐作品。
(课件展示)
玛祖卡(mazurka)
波兰民间舞曲马祖卡和马祖列克流传到法国后的通称。音乐节奏较快。改编成舞蹈活泼、热烈。舞步以滑步,脚跟碰击,男的单腿跪、女的绕行以及双人旋转等为主。
(多媒体:播放玛祖卡曲)
师:我们仿佛看到一群青年男女在蓝天白云下,手拉着手,和着手风琴的节奏,欢快地跳舞,大声的歌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课件展示)
降A大调波罗涅兹舞曲
全曲充满战斗性、史诗性。中段通过不断反复的固定低音象征骑兵马队由远而近、蜂涌前来,势不可挡。据说这是写1683年波兰国王约翰·索比埃斯基的骑兵队,曾击败横行欧洲的土耳其人,保卫了祖国。因此这首波兰舞曲又被称为《骠骑兵波兰舞曲》,又据说:肖邦在作此曲时,由于情感过分投入,竟仿佛听到了波兰先辈们的脚步声,眼前出现了他们全副武装地愈走愈近的幻影,吓得逃离了创作室。
(多媒体播放音乐片段)
师补充:这首乐曲具有强烈的战斗力,就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在纳粹占领华沙前的一刻,华沙电台最后播放的就是此曲,它激励波兰人民在内心深处坚信“波兰不会亡”。
教师总结:肖邦的艺术中有波兰人民的心灵的各种各样的表现。但无论是欢快的乡村音乐,还是宏伟的史诗篇章,我们都可以听到一颗丹心的跳动,感受到一种坚定的力量。
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凝神倾听,静静地体会老师为他们讲述的音乐风景。
(设计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感知音乐;学会根据旋律的变化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音乐具体的内容;并让他们了解肖邦音乐中的爱国情愫。)
三、故园四季景色与肖邦音乐创作
(一)欣赏故园四季景色,并配乐朗诵相关段落
师:我们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沿着作者的笔触更加细致地来游览一下这意义非凡的故园吧。请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些描写四季景色的段落。
生:第21、22、23、24小节。
师:好,这里作者从春、夏、秋、冬四季的角度描绘了故园美景。师:在这前面有这么一句话——“它像一只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由此我们可以故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肖邦的音乐之间联系密切。
下面先请同学们来听几段音乐,试着给它们牵牵线,看与哪个段落更般配?如果听出来的话,可以和着音乐轻轻地读一读。
课堂安静下来,多媒体播放剪辑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底下同学听不同风格的音乐,轻声和着选读相关段落。
(课件展示)明确:
F大调夜曲选段——春:
F小调叙事曲选段——夏;
别离曲选段——秋;
波罗涅兹舞曲选段——冬。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几小节,感受一下本文最华美的乐章。但要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将音乐和景色完美地结合起来的?
学生集体朗读,有音乐做背景读得很投入。
生1:前面写看到的景色,接着写由此而联想到的相类似的曲子。生2:每个季节的景物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就像这几段音乐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生3: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格也体现了不同的音乐创作风格。
师:从大家所说的看,作者是抓住了两者的相似点,那么具体说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集体大声):比——喻——。
师小结:这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的四季美景。抓住景色和音乐的共同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两者对照起来,赋予风景以精神,赋予音乐以形象,用雅致的语言展现音乐之美。
师:除此以外还有没有段落介绍到故园美景的呢?
部分学生补充:前面第7小节也有写到的。
师:那么肖邦故园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生:“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是何等持久、深沉!”
(教师板书:朴素、淡雅、持久、深沉)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道出了“吟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动情的吟诵使学生对语言和情感的美有了“亲切地体会”,更为后面“理智地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去再现音乐、传达音乐的效果的做了铺垫。)
(二)肖邦的音乐与肖邦故园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找相关语句,并用评点法试作分析)
师:童年的记忆是深刻的,肖邦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那么这环境对肖邦的音乐创作有没有影响呢?
生大声回答:有!
师:肯定有!请你在文中找找那些写两者关系的语句,并在旁边用评点的方式说说它体现了音乐和故园怎样的关系。
学生快速地浏览,用笔划线,做评点。
生1:“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句话直接讲出了故园景色时肖邦音乐创作联系密切。
师导:那具体怎么个密切法呢?其他同学找到的话,先来说一说。
生2:“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蔚蓝的色调,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板书:基调)
生3:“我们恰好能在肖邦的马祖卡和夜曲里找到这平原的歌声„„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音乐描绘了波兰的风光和童年的生活。师导:波兰的生活和故园的景色都在他音乐中展现,那这些是肖邦音乐的——?
生集体回答:素材(材料)!(板书:素材)
师:还有没有呢?
课堂似乎有些凝滞。于是,我指名一个学生在下一节找。好不容易,那个男生才站起来疙疙瘩瘩地读了。
生:“这一组玛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问他有没有看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他摇头。
师导:注意两个地方“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起来似乎有点矛盾?
生的反应是茫然和疑惑的,有的说矛盾,有的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导: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说“相距甚远”呢?结合生平。
生1:他很小就离开波兰,长期在法国,那么对于乡村的理解肯定有些变化,所以使得最后一组玛祖卡与“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
师: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理解? 生2:因为上节课提到马祖卡是波兰的民族音乐,作为一个爱国的人,他在内心里能理解波兰和波兰人民的。
师小结:因长期在外,祖国之于肖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熏陶。他借旋律表达自己的精神思念的痛苦。尽管有变化,我们还是能听出这音乐“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波兰赋予肖邦音乐以精神。(板书:精神)
师总:其实这样的话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交流了。总之,一句话“故园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泉。”(板书:源泉)
(通过语句评点的方式研习文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素材到精神内核,层层深入地分析故园与肖邦音乐的关系,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
四、听音乐写感受:与肖邦促膝谈心
师:故园之于肖邦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肖邦故园对于我们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肖邦之家的最大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谈心’。”
(课件展示)
听音乐,写感受:E大调练习曲(《别离曲》)
乐曲简介:第三号《E大调练习曲》,又名《离别曲》。曲调极为迷人,据传肖邦自己也认为是他最优美的旋律。李斯特曾说,花上三年时间能写出这样的曲调也值得。乐曲中间有激动的对比部分,然后再现开始部分。据肖邦的一个学生回忆,当他弹完这首乐曲对,肖邦抓住他的手说:“啊,我的祖国!”看来,这是抒发对祖国离别情感的音乐,称《离别曲》最适合。
(播放音乐)
学生活动:学生拿出练笔本,有的低头静听,有的边听边。
学生课堂音乐品赏交流,现摘选部分,整理如下:
音乐很舒缓,也很抒情,给人一种宁静以致远的感觉,好象远离了尘世的一切,整个人的思绪都漂浮在空中,来到那宁静优美的波兰小镇。然而好景不长,节奏骤然变得急促有力了,感觉到暴风雨的迫近,危难即将来临。灾难渐渐过去,舒缓的节奏中带着一种强有力的情绪,在对祖国依依惜别的惆怅中有一种坚定和执着。
(齐紫荆)
舒缓的旋律,始终有一种淡淡的抑郁,包裹在忧伤中。突然间,积郁很久的感情变得矛盾,内心很是凌乱,变不可避免地喷薄而出,但是还有另一种声音在叫他抑制,抑制„„无奈地、哀伤地、孤独的他看清了面前的路,于是默默地背起行囊。最后望一眼身后泛黄的故园,淡定地离去,消失在故园的视线里。
(顾凌岚)
祖国!在我的心中,只有祖国,我的故土,我的妈妈。尽管我已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我依然想念你身上的味道,那睡莲的阵阵幽香;我依然想念你独特的声音,那风吹树叶发出的簌簌声有如天籁;我依然怀念那躺在你怀抱里的时刻,那温暖安逸的感觉犹如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战争!你为何来得如此迅猛,让我茫然失措。你是如此的残酷,让我和我的祖国无法重逢。不知道现在我的家怎样了。但愿不要被这无情的战火所毁坏。
不管有多么艰难,我永远记得回家的路。我要回去,我的祖国,我的母亲!
(沈昊)教师小结:大家听得、写得和说得都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肖邦从未停止过对思念故国的思念,即使远离故土。他的思绪始终被热那佐瓦沃拉故园的树林和小屋所牵引。乡愁已不是一种情绪,而成为他精神在别处的一种象征;波兰与其说是他念念不忘的故土,不如说是他内心深处为自己建立的一个精神家园。
(设计此延伸性学习方案,对肖邦音乐进行鉴赏,这里的鉴赏不是纯粹的音乐欣赏,而是要求学生从本专题的人文内涵的理解入手,用语言文字将音乐形象、作品主题以及审美感受用口头与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重点还是在语文上。在此环节,学生表现十分突出,根据曲调,结合肖邦的经历,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展现音乐的美和情感的美。)
五、课堂总结:故园、肖邦、音乐三者的关系
故园因肖邦而依然美丽,音乐里故园的一切也是肖邦的一切。
故园给了肖邦音乐,给了肖邦音乐的主题与品格,精神与灵魂。
肖邦用音乐表达着自己灵魂深处对故园朴素、淡雅、持久与深沉的爱与眷恋。
(用精炼概括的三句话强调故园、肖邦、音乐三者的关系,从思路结构和情感内核两方面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如何引导学生体味散文之美是散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散文诗化的语言,言说太实则诗意无存,言说太虚则飘忽空泛。我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较好的语言”以及科学的组织与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文”的“美”,从而有美的体验和收获。
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时,我充分关注了文本的特点,尽可能地借助其他手段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充分地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由于本文与音乐结合的非常紧密,所以上课时我调动所有的音乐元素创设情境和氛围。在“学会聆听”环节,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创设情景再现故园美景;配乐诵读让学生感受散文语言的优美雅致;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学会用声音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当然,散文的“美”学不仅是停留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一篇散文是如何来传达美的,采用了怎样的构思、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创造意境和表达感情的。听音乐写感受,更是将文学和音乐鉴赏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创造美。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扣住文本让学生感受散文外在形式美、语言美,也要挖掘文本本身的内涵美。但又不能被文本所束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个性,学会表达美、创造美,从而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不断提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xiexiebang.com/beik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7343.荷花淀教案 类型:实习集锦 加入时间: 2010 年 9 月 日
------------------免费教案 , 免费课件下载 , 免费试题下载 一次成功地让学生改编电影的尝试
——语文素质教育典型个案
《荷花淀》
是中国现代作家孙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体现了孙犁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
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的风格,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
喜悦的故事。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本。笔者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同时也是为了教出自读课文的特色,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试着将它改编成电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实录如下:
师: 同学们,大家平时很喜欢看电影看电视,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把 《荷花淀》
改编成电影怎么样?
学生(齐声)
:好!(学生兴奋,小声议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师:
要把课文改编成电影,我们首先得熟悉一下本文写的几个主要情节片断和作
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我这两个问题,我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现在请同学说说。
生()
:本文主要叙述了三个典型场景,一是夫妻话别,这是故事的开端,二是
探夫遇敌,这是故事的发展,三是助夫杀敌,这是故事的高潮。
作家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 的斗争生活为背景 , 塑造了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善良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
女形象 , 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和祖国勇敢战斗的精神。
师:回答正确。现在我们就开始改编电影,哪位同学先说?(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思考)
生
()
:
影片一开始可这样安排:
月亮朗照下的镜头出现一农家小院,一个青年
妇女在聚精会神地编席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忽然,镜头瞄准笼起的一层薄薄透明雾气的水面,带出了新鲜 的荷花„„(停顿)下边我改编不了啦。(学生笑了)师:这位同学开头编得很好,想象力很丰富,谁接着说下去?
生()
:这时,应将镜头推近荷花荷叶,用特技将荷花开放的情景拍出来,这时 屏幕上出现几个行书大字:荷花淀。(学生鼓掌)生()
:(自动站起)这几个大字应是白色的。
师:为什么?
生()
:荷花是粉红色的,荷叶是绿色的,水面是清澈的,再加白字,更醒目一
些。
师:这位同学还懂得色彩的搭配,很好。我们接着改编。(同学们更加活跃)
生(5)
:镜头一转,院子门被打开了,很晚,一个男人叫水生的回家了。师:他的服饰如何处理? 生()
:他头戴着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
脚板。他轻手轻脚的踏进了家门。
(学生热烈鼓掌)
第五篇: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2.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思考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 课前预习: 导入:
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人与祖国的复杂关系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索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肖邦故园》,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之情。
1、作者简介:
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格,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本文笔调亲切平和,抒情优美,感情深邃沉稳,真挚感人。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 居里金质奖章。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剧本《诺汉特之夏》、《假面舞会》等。
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选取肖邦故园作为切入点,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
2、资料链接: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3、字词梳理: 马厩()
历尽沧桑
夙()愿
通衢()大道
茕茕()孑立
荒诞()不经
垂涎()三尺
瘠()薄
给()予
雾缭()烟绕
缱绻()
瞻()仰
命途多舛()
寥寥()无几
姓廖()窒()息
树冠()冠()冕堂皇
勇冠()三军
桂冠()玲珑剔()透
雪橇()踱()步
4、结合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尝试梳理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一共有27个自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1——
段),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第二部分(——
段),重点阐述肖邦故居以及它周围的环境与艺术家创作的密切关系。
第三部分(——
段),作者满含深情地书写了肖邦对故园的深切思念与深沉热爱,直至用音乐寄托情思。第四部分(——
段),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主题在这里得到升华。第五部分(——
段),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如诗如歌如画,令人陶醉,回味不已。
课堂合作探究:
1、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甚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3、第九段提到肖邦只在他的出生地度过了几个月的时光,但肖邦对它却怀着无限的眷恋之情。他对故土的眷恋体现在哪些方面?
4、因为肖邦的音乐,肖邦成为后人景仰的对象;因为肖邦,肖邦故园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肖邦故园,看看故园有哪些故事发生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4至19自然段,尝试找一下答案。
巩固练习: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马厩(jiù)夙(sù)愿 通衢(qú)大道 养尊处(chù)优
B.缱绻(juǎn)瘠薄(jíbó)命运多舛(chuǎn)茕茕(qióng)孑立
C.簌簌(sù)栗(lì)树 玲珑剔(tī)透 树影婆娑(suō)
D.陶冶(yě)树冠(guàn)令人窒(zhì)息 有条不紊(wěn)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府第 草垛
依稀
简朴
富丽堂皇 B.苍桑
伶仃
踱步
狐裘
不容质疑
C.隐蔽
渊源
蕴藏
覆盖
茕茕孑立 D.招摇
目睹
蔚蓝
宛如
荒诞不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B.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C.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D.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荒诞不经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欧洲的音乐增辉。
B.因此,可以说,此时的肖邦,眼前浮现了故乡的景色和多半是在这儿第一次听见过的歌。
C.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
D.到了肖邦之家,会确信,而且亲眼见到,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结尾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
B.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
C.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
D.他在信中写道:“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愿上帝保佑她们万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我的一腔心血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参考答案:
1、简陋、清寒
朴素、淡雅
毫不招摇
(表面特点)
持久、深沉
(深层特点)
2、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
3、(1)经常跟妹妹一起探望故里。从华沙来此,总要走遍植垂柳的普通小道(2)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专程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3)在异乡写给友人的信中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4)肖邦创作的玛祖卡曲和夜曲透露出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无限眷恋。
4、世界各地的人都向这里涌来,分享这馨香醉人的玉浆;房前屋后往往挤满了听众,来领略肖邦所揭示的无限美好的世界,获取精神享受;人们在发愁或失落时去肖邦之家去听周末音乐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