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英国史有感

时间:2019-05-12 02:2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英国史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英国史有感》。

第一篇:读英国史有感

读英国史有感

读完这两本书的近一个月后,我再次翻开这本书,将之前我的种种观点在借这次重复阅读之际,有好好梳理一番,之后,我大致把自己的看法分别叙述。

首次按,英国作为世上独一无二的国家,其历史也是独一无二的。我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而言,英国历史有三大特点。其一,英国历史的发展主体繁荣,有时候英国历史中,君主并非英国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与重要因素。其二,英国历史与其他国家的历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英国民族形成的复杂性。其三,英国历史的继承性,个人认为英国的历史遗产大部分都被现代英国国家继承,同时,中世纪用过也遗留了许多东西给近代的变革的英国,欢聚或说,英国这个国家的形成绝对是有历史一点一滴雕琢而成的,其中的学都不奋斗可以追溯到过去的年代。所以英国是一个历史感很强烈的国家。为了体现这一点,我将会把英国与中国进行比较,就历史感而言,英国与中国也是各有特色。其次,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作者在写英国通史的时候,基本框架与我国的编年体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是以时间为顺序来叙述历史的,但相对于中国编年体史书而言,英国通史在叙述时又会注意短时段历史的分层,从而可以较详细的讲述英国社会的特点。还有,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高度概括性很高,所以,这本书即短小精悍又很全面,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可取之处,它的每一章节之后,都会对本章节的一些重点部分列出书目,可供读者另外参考。最后一点,本书的逻辑感很强,但并不缺乏幽默。英国历史复杂繁琐,这本同时在分析某些历史问题是会让人感到很有条例,文笔简单、内容丰富。这本书会问题简单化又直中要害,可读性非常高。最后,这本书令我感悟良多,之前一些雾里看花的东西现在我的内心心如明镜。

从这本书的目录可以看到,作者大体上是以王朝的更迭来叙述历史的,但这个目录会蒙蔽你,因为英国的历史不全是以这些王朝更迭为主体的。例如,在叙述诺曼人统治英国之前的历史,重点就放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对这片土地的统治上。在11世纪,诺曼人入侵因果之后,英国历史的主体就来事件间转移到由外国人统治的英国封建王权上了。这时候若还是将着眼点放在盎格鲁-撒克逊人身上,就将错过英国社会形态的转变。在百年战争之后,历史主体就由王公贵族的上层阶级渐渐向下移,到了开始关注中下层阶级的时候了,议会制度在快速向完善的程度发展,英国民族的形成,黑死病对英国底层大众的影响,以及庄园制的瓦解等等,相较于王位的继承、领土的扩张、税收以及采邑,前者成为作者更为关注的重点了。再将这个特点与其他相比较,则会更突出,例如在中国,中国的通史,大体上都会以朝代更迭为阶段来叙述。朝代更迭一直以来就贯穿在整个中国历史之中,而且具有规律性。还有就是法国的通史,近代的法国就是根据王朝家族为主体来进行著作的。与英国相比,英国历史的变化真实多姿多彩。

而英国历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英国民族的形成,英国民族的形成也与其他国家大相径庭。首先,英国民族的构成具有一种生硬拼凑的僵硬感。追根溯源,英国民族在老早以前就不是同一族属,土著居民、盎格鲁-撒克逊人、诺曼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以及欧洲大陆上的部分人,在经过历史锤炼糅杂而形成的英国民族,肯定不纯粹。而且相较于相互融合却又统一的语言的民族,英国的民族没有创造他们的语言而是被迫接受了英语。

现代英国是个更有贵族气息的地方,在伦敦与牛津,古老的建筑依然矗立在那里,同时,英国的两大政党也有很深的历史背景,英国的政治制度也是从17世纪至今所保留下来的,它的社会福利体系也可以追溯到14、15世纪的济贫事业去。可以说英国的历史遗产不论是自认的还是非自然的大都得以保存,这样丰富的遗产至今可以完整的保留下来,我认为政府的保护只是很表面的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英国历史发展中内生的一种稳定性促使英国不易发生激烈的变革,其实,如果中国没有早受到外来侵略的打击,中国本土的文化继承较英国会更完整。但因为中国受到强大的外来力量的干扰,打破了这种稳定性,致使许多东西已流失。英国却始终把握着国家发展的方向,一直沉淀到现今。

编年体史书一般都是分年记事,不变把人物、事件叙述的完整集中。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大时段下的重要事件进行叙述。例如,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作者会着重将这一时期的宗教、海外扩张、社会阶层的变迁等重要问题进行讲解。如果有相关方面的具体资料,她会在章节之后一一列出。本书的作者也很讲究历史的真实性。例如,在讲到玛丽女王与西班牙王子的婚姻,本书所写的原因是英国需要继承人,以及玛丽女王需要外援,这个外援最好是与她的母亲有血缘关系的西班牙王室。这个原因一看就要比一些书中所写的玛丽爱上腓力王子更靠谱。本书的语言魅力也深深吸引读者,有些话很具有哲理。例如这一句“玛丽的悲剧在于她没有能够懂得这个事实”。

英国的历史迥异于我的国家,在很多地方都值的我们借鉴。总之我看完后感悟良多。

第二篇:《英国史》读后感

逝去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史读后感

如果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写下来都是一篇宏伟的著作的话,那么英国的历史应该是这一篇篇著作中的一颗明珠。看完了阎照祥先生写的《英国史》感触很深,他用简明的历史语言把英国的历史从史前写到了近代,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一个帝国的成长过程。在书中阎照祥先生用精炼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英国从新石器时代到辉煌的伊丽莎白时代,从史前历史的野蛮落后到引导世界近代工业进程工业革命的先进,阎照祥先生用大量的史料和照片记述了英国这个国家从中世纪不被欧洲大陆认可的“小国家”到一个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的艰辛行程。阎照祥先生是国内研究 历史的专家和先行者,作为从事研究英国历史的专家,他兼任中国英国史学会副会长,并书写了《英国政党政治史》、《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贵族史》和《英国史》等学术专著。

在书中,严先生用时间轴线把英国的历史进行串联,并根据历史的时代把英国的历史分为了十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讲英国如何从史前时代斯旺斯孔布人到布立吞人,从一个原始社会被罗马人改造成一个原始社会并最终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罗马人把英国人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造,并最终把英国由一个陆外文明逐步融合入了欧洲大陆文明;

第二个阶段讲述了英国的前期民族融合以及其封建君主制形成的过程,其中讲述了北欧民族入侵的血腥和七国时代的惨烈,最终英国的民族定型,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王国。在这个时期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在缓慢中前进,其中的贤人议会制度和郡区制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英国,还有文学和史学也取得了有限的发展;

第三阶段讲述了安茹时期,英国在这个期间被诺曼征服,并逐步进入了封建制度,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设立了大议会制度并与国王约翰签订了《大宪章》,骑士制度也进入了黄金时期,国家的版图页初步奠定,这个时期的国家经济遭受战乱和天灾的影响,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封建社会对底层人民的盘剥加深;

第四阶段,讲述了英国的封建制度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贵族阶

层的形成和骑士制度的发展,并伴随着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城镇自治和行会的形成,并确立了三级议会制度,在经济方面农业庄园和新农业三圃制的发展,城镇人口增加,商业盛行,由于与欧洲大陆的联系加深,基督教会开始影响英国的各个方面,宗教建筑和教学建筑得到了发展,并出现了早期的大学教育,奠定了英国科学的发展根基;

第五阶段,主要讲述了英国在百年战争期间的社会情况,这个时期由于国家的**和黑死病的流行给国家带来了深远的灾难,庄园经济解体,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方面进行了议会改革,确立了两院制议会,经济方面民族文学兴起;

第六阶段讲述了英国近代史的开端多铎王朝时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出现长足发展,商业迅速成长封建制度减弱,出现圈地运动,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个时期的英国开始外贸经济和拓展海外殖民地,并与当时的“无敌舰队”西班牙进行了贸易海战,国王加强了君主专制,为获得更大的权利开始进行宗教改革与欧洲教会分裂,这个时期政治学、哲学、文学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沐浴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氛围中;

第七阶段主要讲述了英国的革命时代,讲述了16世纪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由于斯图特亚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迫使资产阶级需要确立自己的地位,最终爆发革命建立共和国,并于1689年与国王签订《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长期的政治稳定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加强,皇家学会和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确立,奠定了近代科学的根基;

第八阶段讲述了工业革命前的英国,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君主立宪制后资产阶级为自己参与政治扫清了道路,逐步形成了寡头经济,并伴随着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人,催生了黑奴贸易和圈地运动,国外贸易增加一倍海运业增长两倍,文学得到了发展,绘画和艺术灿烂持续,并出现了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新文学;

第九阶段,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动力使用使得工业发展迅速,使得英国进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先进与政治体制的落后形成对比,因此资产阶级改革了议会,国外殖民地版图扩大,使得英国有充足的原材料基地进行贸易扩张,军事上与法国拿破仑爆发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文化事业上政治经济学发展,浪漫主义诗歌出现;

第十阶段自由主义时代讲述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到最繁荣的阶段,人们称之谓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时期资产阶级对自由的渴望,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政治改革拓展并改革了文官制度,出现了保守党和自由党执政执政,他们主张自由贸易论,经济上废除了《谷物法》工人待遇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占人口70%以上,领土上海外殖民地继续扩展,与中国清朝发生了“鸦片战争”并取得胜利,国内出现了爱尔兰独立问题,文化事业上领先世界各国,自然科学和科技发明居世界之首,并出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另外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出现了“维多利亚风尚”;

第十一阶段,讲述了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战争造成的衰落,这个时期英国由于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方,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造成了经济的衰退被美国赶超,并最终丧失世界领导者地位;

最后一个阶段讲述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虽然获得了经济的复苏,但是英国作为世界政治体制模板、经济体制范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战后国际新格局下,美国和苏联成为新的世界性超级大国,英国只能居于二等国家地位,英国国外的殖民地纷纷脱离了英国统治而独立,“日不落帝国”就此没落。

从以上叙述来看,作者在书中不仅仅给我们展现了英国的国家发展历程,同时介绍了国家的经济状况、政治制度、科学文化、海外贸易及战争,并以此为根据而延伸到社会发展的种种。看完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一个帝国的兴盛除了天时地利以外更多的是其自身的不断努力,通过历代英国人不断的奋斗和曲折的斗争,使得英国领先世界几个世纪,但是又由于其自身的问题使得国家迅速没落,最终失去世界的支配地位,失去了“日不落”帝国的荣光。

第三篇:英国史测试题

英国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阿奎那曾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引入基督教教义 中,他认为,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大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统治者(小前提)。那么,君主是神圣的(结论)。这一论断()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都是错误的 D.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都是正确的

2.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继承英国王位,他就是詹姆士一世。詹姆士一世的思想核心是()A.君权来自上帝、教权高于王权 B.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C.权力必须集中在国王手中

D.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包括上帝)3.斯宾诺莎认为,“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学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域„„”。其“理智”符合了()A.专制国王的要求 B.本国教会的要求 C.资产阶级的要求 D.封建领主的要求 4.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A.自由和法律是分不开的B.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C.法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

D.依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5.下列有关17世纪30—60年代英国宗教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起英国国教教会

B.清教徒议员在议会中拒绝通过征税法案

C.查理一世的宗教压迫导致了苏格兰人起义

D.克伦威尔厉行清教法规

6.下列政体曾出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有()

①君主专制

②共和政体

③护国政体

④君主立宪制

⑤总统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7.17世纪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够表明这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打败了王军

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 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D.1649年5月宣布成立英吉利共和国

8.1688年,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与()A.封建贵族斗争的原因

B.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C.封建贵族斗争的标志

D.新兴贵族妥协的条件

9.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光荣革命”

B.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是在“光荣革命之后”

C.“光荣革命”是一场防止天主教复辟的英国资产阶级非暴力政变 D.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10.有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后作了一歌谣以便记忆:“ 君权神授盛行,国王专横不减,查理一世筹款,克伦威尔揭竿”。请按其先后顺序编排以下续写的内容()①资产阶级不满 ②专制国王被斩 ③丈人被婿所赶 ④查理二世重返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11.首开英国内阁制先声的国王和第一任首相分别是()A.乔治七世和撒切尔夫人 B.乔治一世和沃波尔 C.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D.伊丽莎白二世和布朗

12.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被视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新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查理一世因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议会的主要作用是()A.执行国家最高权力 B.资产阶级借之控制王权

C.议论国家大事

D.成为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对王权作斗争的场所 13.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4.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是()

A.结束军事独裁统治

B.重建封建王朝

C.向封建势力妥协

D.维护革命成果

1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D.君主权利受宪法限制

16.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17.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18.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9.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的出现究竟是人性与自由的胜利,还是利益力量左右的结果?这是一个需要回答、却又不必认真计较答案的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这一文件最有可能是()

A.《权利法案》

B.《邦联条例》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0.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其背景是()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削弱

B.代议制下王权需要继续削弱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1.1832年、1867年及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本质上反映了()A.选举权的扩大

B.议会制度呈现民主化趋势 C.工人阶级要求掌握权力

D.广大民众要求议会改革

22.“支援我们来实现修正法案吧,我们一旦有了选举权,就会利用我们的权利来协助你们取得你们的权利。”这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时期的宣传语,其中的“我们”“你们”分别指()A.大地主和工 业资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C.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D.新贵族和工人阶级

23.一战后,英国自由党失去执政党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面临空前的经济困难

B.放任自由的施政原则已不合时势 C.工党在工人中的影响扩大

D.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到新发展 24.第一国际的成立反映出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是()①无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③工人运动进行国际联合④出现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流亡国外的查理二世进行谈判。1660年5月,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复辟前,曾经许诺大赦政治犯,保护议会的权力。但是,他上台后就食言了,对革命者进行血腥报复。许多人遭到迫害,就连克伦威尔的尸体也被掘出来施以绞刑。材料三:查理二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力图重建君主专制统治。面对不断扩张的王权,议会议员达成一致,在1688年发动政变,废黜了詹姆士二世,邀请他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国女王和国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此结束。请回答: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三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怎样的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产生怎样的影响?它的行为导致了什么事件?(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执行法律时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大于国王,但国王如果犯法就应当像最微贱的平民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

——13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布莱克顿《英国的法律与惯例》

材料二:2011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八周年纪念日。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布莱尔的思路很明确,在“日不落”帝国已成历史之后,跟胜者走是英国唯一的选择。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所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大西洋的另外一边。

1、材料一体现了国王和法律之间怎样的关系?(2分)

2、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主要以什么方式同国王展开斗争?(2分)

3、材料二中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女王伊丽莎白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撤兵?为什么?(4分)

4、现任首相在组阁时应经过怎样的程序?(4分)

28.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按照钱乘旦先生的划分,现代化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4—15世纪),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农业文明不断瓦解;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动阶段(16—18世纪),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一个 “现代”世界出现了;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在这个阶段中,经历了两百年发展的欧洲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现代社会。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19世纪中期后),世界在破坏和重建中进步着;第五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从二战结束起,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在形成。

——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1、请以英国家为例,概述该国在上述其中一个阶段的现代化之路。

29.18世纪到19世纪英法等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材料: 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合乎自然的自由的制度就会树立起来。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

总之,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8分)

英国史参考答案 1—5CBCBA 6—10ABBBC 11—15BDBDD 16—20AADAC 21—24BCBB 25.(1)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残酷性和反复性。(2分)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4分)

(2)看法: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对革命者反攻倒算,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破坏了革命的成果,力图恢复专制统治,最终导致覆灭。(4分)

结果:发生了“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建立了政权。(4分)26.(1)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2分)

(2)以议会为阵地,以议员权力为武器,主要从批准税收等经济方面与国王进行斗争。(4分)

(3)①赞同。内阁成员与首相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共同进退。(4分)②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4分)③由英王任命。根据国王授权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呈请国王批准,组成内阁。(4分)

27.(1)英国的宪章运动。(2分)

原因:①英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②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但其生活困苦和政治上无权。1832年的英国议会选举改革赋予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4分)

(2)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4分)

28、以16—18世纪的英国为例,英国在产业方面开始“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在国家的政权建设上,资产阶级革命破除封建制度,建立了相对自由、人权平等的社会;工业革命造成社会分工变动,人们从乡村来到城市,开始城市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宣传了天赋人权、民主平等等思想,逐渐开启了英国人的思想民主化进程。(10分)

29、(1)思想:自由竞争、自由发展。(2分)

原因: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英国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等。(任意3点6分)

第四篇:英国史作业(定稿)

维多利亚女王统治对同时期英国社会的影响

1837年6月20日,一个18岁的少女坐着金光闪闪的马车,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紧张之中,她悄悄地问侍从:“求求你,告诉我,应该做什么?”这个紧张不安的姑娘就是后来的维多利亚女王,她去教堂正是为了参加自己的加冕大典。在这之前,她的叔叔,英国国王威廉四世刚刚去世,王冠就这样落到了这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头上。

维多利亚,这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从18岁到82岁,似乎命运要让她完整地见证和享有大英帝国的荣光,维多利亚伴随英国走完了十九世纪。她用一生的行动,给自己在马车上的那个疑问作了最好的回答。

维多利亚开创了至今都让英国人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黄金时代的老师自豪地指导学生涂红日不落帝国的版图,红色粉笔从印度和非洲的辽阔区域一直涂到零星的小国。大不列颠岛则用更醒目的颜色标示出来,以炫耀一个岛国对全世界的统治。她在位的64年期间,是英国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当时的作家这样描述了全球市场对英国产品的需求:“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销往古巴和巴西、适用于贫穷的奴隶的枷锁、手铐和铁颈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伯明翰的斧子砍倒了古老的树木;在澳大利亚放牛的牧场上,回响着伯明翰的铃铛的声音;在东印度和西印度,人们用伯明翰的锄头照料甘蔗田。”许多英国人现在还在怀念,犹如中国人永远怀念盛唐一样。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君主。在她在位期间,多位大臣活跃在英国的政坛上。英国向来有议会与王权争斗的传统。在英国历史上有过改良、战争与革命。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詹姆斯二世被废黜流放。从威廉、玛丽、安妮到维多利亚,君主所受到的制约越来越大。安妮女王统治时期,她制定法律与政策需要议会同意,而议会通过的法律则不必征求她的意见。到维多利亚时代,女王已经下降到顾问或咨询者的地位,她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过议会批准的范围,既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自己喜欢的政策,也不能否定自己讨厌的意见。首相成为了实际的政府首相,他的政党成员控制了众议院的大多数席位。故此,如何处理好女王与首相之间的关系,在王室威仪与政治实权中达成平衡,便是维多利亚所必须面对的课题。英国史学家这样评价维多利亚与首相的相处之道:“她坚决要求了解正在发生的国家大事,她也会从以往积累的丰富经验中找出实例来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她持反对意见,她会抗议;如果大臣坚持己见,她就停止抗争。”这种方法显然非常成功,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64年中,基本上成功地扮演了这个不易掌握火候的角色,达成了君臣关系的最佳平衡。维多利亚的重重孙女,现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多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到,她本人的声望要归功于维多利亚女王建立的执政传统和习惯。

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一位首相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墨尔本勋爵,现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城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维多利亚上台后,墨尔本首相已经58岁了,是一位资深的政客。他失去了唯一的女儿,将维多利亚视为自己的女儿。他风度儒雅,谈吐不凡,维多利亚对他十分钦佩,将他作为导师看待。每天上午女王都需要接见首相,墨尔本向她宣读议会制定的公文,并给予解释说明。此外还会谈及英国宪政、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评论出版的书籍或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墨尔本就建议女王不要看查尔斯·狄更斯的书,因为他的书会有太多伤感的东西。在维多利亚结婚前,君臣经常一起出去骑马、吃饭、高谈阔论等。两人相谈甚欢,彼此相得。可好景不长,因为牙买加问题引发了内阁危机,墨尔本首相于1839年5月不得不向女王提出辞呈。女王虽然十分不情愿,但迫于严峻的形势,也只得批准墨尔本的辞职。随后托剥党的领袖罗伯特·皮儿组成新内阁。

罗伯特一上台就给女王出了道难题,他要求换掉女王的侍从,另外安排人选。这些侍从原来都是墨尔本首相安排的,女王认为这是对她的私生活的干扰,因此坚决不同意。罗伯特也相当执拗,这样双方互不让步,引发了所谓的“寝宫危机”。女王盛怒之下,宣布罗伯特的组阁无效,继续由墨尔本勋爵接任首相。但1841年大选,墨尔本首相带领的辉格党还是未能获取大选胜利,只能继续由罗伯特组阁。此时,阿尔伯特已经与女王结婚,在他的调停下,采取折中的办法,换掉了女王宫内的一半侍从,“寝宫危机”才宣告结束。此后,女王与罗伯特之间倒也相安无事,没有再发生争议,但君臣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十分疏远。

疏远倒还不可怕,敌对则只能让人紧张。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就与女王夫妇的冲突相当激烈。帕麦斯顿长期担任外交大臣,支配外交事务20年,他精力充沛,处事老道,被认为是英国人的典型代表。他与女王夫妇的矛盾始于西班牙伊莎贝拉二世的婚姻问题。由于他的疏忽失职,伊莎贝拉二世的婚姻让法国得逞,英国则失去了一次大好机会。另外,帕麦斯顿在各国的革命中,总是偏袒革命的一方。而女王这一边,她与同为统治者的各国君主惺惺相惜,对他们在革命中的遭遇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并将革命视为洪水猛兽。而帕麦斯顿则希望各国的革命来得更猛烈一些,这样可以保持欧洲均势,英国顺便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也更能显示他这个外交大臣的手眼通天。立场的不同,带来观点的差异,也带来了他们更深的矛盾。1851年,法国拿破仑发动政变。帕麦斯顿继续他的一贯态度,对政变的拿破仑表示支持,而女王和首相的态度则是中立。女王再也难以忍受帕麦斯顿的嚣张狂妄,与丈夫阿尔伯特一起游说首相约翰·罗素,罢免了不受控制的帕麦斯顿,总算除掉了这个眼中钉。

女王统治的后期,也有两位著名的首相。一位是托利党(保守党)的迪斯累里,一位是辉格党(自由党)的格莱斯顿。

迪斯累里擅长阿谀奉承。女王的“仙女王”名号就是迪斯累里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让她觉得十分受用。迪斯累里态度谦卑,谈公务的时候化繁为简,徐徐到来,让女王恍如又见到了久违的墨尔本首相。迪斯累里还不经议会同意借款购买了苏伊士运河的半数股票,使英国控制了这一条著名海上通道,这与女王的扩张战略是一致的,深得女王赞许。1876年,迪斯累里提出了一项授予女王为“印度女皇”的议案,维多利亚于1877年1月1日加冕为印度女皇。女王因此更为倚重迪斯累里。1876年8月,女王加封迪斯累里为比肯斯菲尔德伯爵,进入上院。一直到迪斯累里后期,几次战争失败。才不得不下台。

而格莱斯顿则让女王头痛不已。她在私人信件中总是用“那个可怕的老头”来称呼他,并抱怨说他与她讲话就好像在公共场合演讲。女王对格莱斯顿的陆军改革十分不满,对他在爱尔兰独立运动中的妥协政策也极为反感。尤其是格莱斯顿的救援不力,使女王的爱将查尔斯·戈登死亡。格莱斯顿躲避不见女王,女王以电报追之斥之。可能格莱斯顿是女王的首相中最不受欢迎的人。

无论女王对这些大臣喜好也好,厌恶也好,正是这些大臣的合力为女王开创了盛大的维多利亚时代。而维多利亚本人清楚地看到了女王头衔的真实含义,故而能够近乎完美地履行了自己的历史职责:女王是国家民族的象征,她应该超脱于所有的争执、分歧和分裂之上。在十九世纪这个欧洲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同欧洲大陆上各国频繁更迭的政权相比,英国的政局则相对平稳,这与维多利亚长期而稳定的统治作为英国民族团结的象征是有关系的。后世史学家评价说:假如不是维多利亚,而是一个类似拿破仑三世或尼古拉二世的人物担任英国国王的话,英国的政治状况可能大不一样。此外,维多利亚对英国君主制的转型也有重要影响,虽然王权在与议会的较量中进一步衰落,但维多利亚的诚实与责任感使得君主制令人尊敬,例如,在统治初期,维多利亚付清了她父亲的全部债务,当时她未必一定需要如此,这使得她获得了广泛的称誉,人们还是愿意承认,女王是英国的灵魂。

身为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身为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维多利亚对于英国与世界均有深远影响。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当时的人们信仰科学进步。对于工业革命充满了乐观和信心。万国博览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汽船和火车构成了畅达的交通,克服了空间的一些障碍,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对人类起源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出现了大量文学家,有《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及夏洛蒂的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作者),《雾都孤儿》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等。艺术方面,出现了许多艺术流派。如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艺术等,艺术界群星灿烂。分外夺目。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方面,这一时期有希腊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和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这些建筑矗立在英国的各个城市,体现了十足的艺术气息与静态的美感。在这个科学、文化和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还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美国的废奴运动正是这一思想进步的体现。

民以食为天,这个时期的中上层阶级对于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的食品中。而且,烹饪学校兴起,各种烹饪书籍流行,厨房的用品种类也丰富起来。注重礼仪的维多利亚女王,还形成了一整套餐饮礼仪,使英国成了一个礼仪之邦。其时英国贵族们早餐丰富,午饭简单,晚饭很晚。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侍从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会觉得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渐渐成为一种例行仪式。此后,围绕着下午茶习俗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英国茶文化。高雅的旅馆开始设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渐渐地,下午茶成了欧洲皇室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

女王生命的最后几年,是伴随着疾病度过的。她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加上对英布战争的焦虑,身体每况愈下。到1900年年末,过度劳累的女王已经接近衰竭了。她的记忆力严重衰退,身体机能降到最低,最后只能依靠意志支撑自己的生命。她顽强地挣扎了一个月,写好了遗嘱,交待了后代子孙等身后事,于1901年1月22日,在众多儿孙围绕的病榻上仙逝,享年82岁。依照女王的遗嘱,女王被葬在怀特岛上阿尔伯特的陵墓旁边。

在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空前团结,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个帝国。这时日不落帝国国势最盛,它昂首阔步,傲视全球。这是维多利亚女王给英国人留下的最好遗产,也是对她一生最好的评价。

第五篇:英国史复习

英国史复习线索

一、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表现:①手工工场建立并得到发展;②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2)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②圈地运动的推行;③海外贸易和海外掠夺④都铎王朝的统治措施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都铎王朝(1485—1683年)的统治

①削弱旧贵族势力,加强专制统治: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教会(说明革命前英国已是新教国家,封建势力相对薄弱);②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的实力: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有共同利益)

①资产阶级构成: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

②新贵族构成:牧场主和农场主、兼营工业和商业

3、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的专制统治

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权神授”②厉行君主专制,触犯资产阶级利益;③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特别是清教徒。

4、议会反对派的形成和斗争

①反对派: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组成②议会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

5、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二)过程

1、革命爆发:1640年11月新议会的召开

①目的: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②斗争:国王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得到群众支持。③意义:揭开革命的序幕。

2、内战爆发:1642年国王讨伐议会

①议会:组成议会军,依靠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和城市平民,以东南地区为根据地同国王对抗。王党依靠旧的封建贵族,盘踞北部和西北部地区。②著名人物和战役:克伦威尔;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

3、处死国王:1649年1月

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国(1649—1653年)

①克伦威尔掌握大权;②措施: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在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对外: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海上贸易)

5、建立护国主政治: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6、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①背景:克伦威尔死后,政局**。②目的:保护革命成果。③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④政策:实行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7、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

①背景:查理二世反攻倒算使政治斗争尖锐,英国政坛分化,辉格党和托利党形成;詹姆士二世压制反对派,企图恢复天主教。②经过:1688年辉格党和一部分托利党发动政变,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1689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③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三)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目的:限制王权;

2、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3、影响: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形成和发展起来。

(四)意义

1、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二、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

(一)海上霸权的建立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二)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 1、17世纪三次英荷战争2、18世纪中期英法七年战争

三、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资产阶级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

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3、劳动力: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5、市场:(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扩大。(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二)进程

1、时间: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首

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今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②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③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

2、各部门相互推进的顺序:纺织业(采煤、冶金)——动力——运输;

3、生产手段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②工厂取代手

工工场

(三)重大发明

1、纺织: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3、交通运输: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25年发明火车

(四)影响:(对英国)

1、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很快成为世

界霸主。

2、促使自由主义思潮兴起。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要求进一步

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3、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4、城市化兴起。

四、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一)原因:

1、最大的殖民帝国,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也能获得巨额利润;

2、资本大量输往国外

3、资本家不愿技术,企业设备陈旧

3、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表现:

1、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

2、丧失19 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三)优势

1、最大的殖民帝国;

2、19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金融业);

3、造船业和金融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帝国主义特征:“殖民帝国主义”(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意义)

五、一战到二战期间的英国

(一)一战前

1、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

2、随着英德矛盾发展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建立英、法、俄

三国协约。

(二)一战后

1、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

大的殖民帝国;美国一战后代替欧洲,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

导权;围绕争夺世界霸权,英美之间的矛盾成为,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结果,国联由英法控制,说明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掌握世界霸权。

2、对外政策:奉行大陆均势政策,拒绝与法国结盟。3、30年代执行绥靖政策

①目的:保住既得利益,祸水东引。②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③表现:九

一八事变中;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德意入侵西班牙时;慕尼黑阴谋;奇怪

战争;④放弃: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对德采取强硬政策。⑤作用: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主张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30年代的反法

西斯局部战争失败。

4、二战中

①不列颠之战;②英法敦克尔刻大撤退,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③英美

对日采取禁运;④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⑤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⑥1942年,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⑦1943年7月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⑧1944年6 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⑨1945年初,美、英、法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⑩参与四次国际会议。

(一)二战后

1、衰落,初期唯美国马首是瞻;

2、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

六、思想文化

1、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①戏剧家莎士比亚;②牛顿

1831年,法拉第用试验验证了电磁感应现象。

17世纪牛顿建立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史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

括和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9世纪中期,达尔文《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提出了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

选择的原理。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作家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

米修斯》19世纪30年代后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20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作家萧伯纳《苹果车》

2、英国的启蒙思想

①霍布斯②洛克(P36)

3、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1)概念:指英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

之间的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

(2)实施:

①联合抗法:组织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帝国,重新确立英国的霸主地位。

②联法抗俄:与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遏制俄国扩张;③联法抗德:20世纪

初与法、俄结盟,对付德国;

④扶德抑法: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后,不与法国结盟,用德

国牵制法国。

⑤纵德反苏:二战前,英国联合法国共同纵容德国侵略,企图将矛头引向苏联。

(3)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①实力决定。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9世纪中期,处于“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②维护国家利益。为了维护资产

阶级的利益,掌握欧洲和世界霸权。③客观条件具备。英国处于欧洲大陆之外;

法、德、俄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斗争从未停止。

4、对外扩张(略)

下载读英国史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英国史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国史论文[5篇范例]

    英国史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伊丽莎白王朝 姓 名: 陈绍明 学 院: 工程学院 学 号: 专 业:成 绩: Part 1 危机四伏的英格兰国家 亨利八世从父亲亨利七世手里继承的稳固的疆域,又娶......

    读 有感

    今天我有一次读了.丑小鸭---它一生下来,因为长得很丑,人们和动物都不喜欢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里手尽折磨,后来它靠自己的努力,终于飞了起来.成为一只美丽,自由的天鹅!丑......

    读有感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说的是唐三藏为普渡众生,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在路上,他收下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位法力高强的徒弟,他们一路上为唐僧降妖除魔,尽心尽力保护唐僧西取真经,......

    读 有感

    贪心的人,通常的下场是惨不忍睹的,善良的人,总会得到一些好的回报;而受人唆摆的人,都是虚度人生,就像自己没有做过任何事一样,结局一般都不会提及这类人。《渔夫和金鱼》便是一个好......

    读有感

    读有感 人们都知道有许多向命运挑战的人,比如说张海迪,爱迪生,奥斯特洛斯基,海伦凯乐,吴运铎等.其中,霍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读《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后,使我对霍金有了更多的......

    读《》有感

    读你,就像逛超市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高龙中小学肖九生 今天上午上班时,乡邮递员小赖送报纸来了,我心里有点兴奋地问:“小赖呀,有没有教师报?”“有哇,它都是你的老情人了,一日......

    读有感

    读《昆虫记》有感 日照港中学2017级四班魏佳瑞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出于无聊,那天,我翻阅了《昆虫记》这本书。我发现,我面对的不是枯燥无味的汉字,而是那神奇美妙的大自然,......

    读 有感

    我读了一篇作文名叫.看了这篇作文后,我才知道藏羚羊总是为了生存而四处逃避人类与狼的追杀.文章描写了一只名叫可里的藏羚羊,它刚出生不久,就看见一只晚它出生的同胞活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