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申洁讲座

时间:2019-05-12 02:4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申洁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申洁讲座》。

第一篇: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申洁讲座

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个人简介:

申洁,苏州市振华中学物理教师,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第三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培训专家,苏州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朱行健老师给我提供这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接受朱老师布置的任务后,我内心一直忐忑不安,群里有很多高中优秀教师,担心讲座内容不一定能让大家满意。

好在有许多同行的鼓励和支持,因此,我选择近年自己重点研究的课题“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的成果内容和大家交流。

今天提供的实例大多是原创,反映自己对当下初中物理教育及教学的一些主张和思考。

讲座内容主要在2012至2014年三年中承担的“‘国培计划’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苏州大学初中物理班”及“江苏省初中物理骨干教师提高班”项目培训活动中交流。

交流内容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物理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关注,三年中完成相关内容论文8篇,并在广东、福建、内蒙等地进行过专题交流。

初次进行网络交流,如有不当,请同仁们多包涵!下面就开始:

对关键词做一下简单界定:

下面我们先来进入“情境”感受一下:

1分钟考虑,你选择什么呢?

这只是专家做的一个情境设计,让我们依据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案选择。

然而折射出的是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显然仅有知识是不够的,需要思考在特定的情境下,我们如何优化问题解决方案,科学决策,以达到目的。

教学也不例外,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这是为人师必须思考的。

一、下面表述一下做这项教学设计研究的个人观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基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体验性物理教学情境设计尤其注重实验情境的创新设计,注重激发兴趣的活动情境设计,凸现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学习潜能开发紧密相关的特征。

二、下面以具体实验情境设计案例说明

非常抱歉,因不能用视频呈现实验效果,所以只能尽量用图片说明。

案例1——贴近生活的“升华和凝华”实验

教材中的“升华和凝华”实验通常是用“碘锤”来做的,演示实验的可视性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实验的操作安全性也不是太好,实验的趣味性与生成性效果比较欠缺。

对该实验进行体验性情境设计:(1)“取指纹”

先让学生在白纸上按手印,发现无指纹痕迹,然后将白纸盖在放碘颗粒的烧杯上,对烧杯中的碘加热,过一会,将白纸取下,就可以看到白纸上显示的指纹了。

这个实验现象明显,体验性强,学生感兴趣,印象深,也容易接受和理解“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知识原理。(2)“干冰+气球+瓶子”显示升华和凝华现象

在深色玻璃瓶里装干冰,气球套在瓶口,可观察到气球慢慢变大,这是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华碳气体,使气球变大的。

同时瓶底外侧可看到“白霜”,这是干冰升华使周围的水蒸气迅速降温,凝华成霜附在了瓶底外侧。这个实验情境的创新在于非常有新鲜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直观,有趣,“气球、瓶子、霜”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关,学生感觉亲近,有课后继续探究的欲望。(干冰在买冰琪琳的店里有,如买“哈根达斯” 冰琪琳时就送一份干冰)

这是学生上课时的真实体验表情,很生动

这是我们团队合作,研发这个实验的现场情景记实及获奖证书。

案例2——用玩具做“参照物”概念建构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运动的相对性特点时,“参照物”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基于学生原先已有的前概念干扰,学生不一定能理解“一个物体”可以作为“另一个物体”的参照物,因此建构“参照物”概念,需要直观、明了、简洁,也就是“参照物”的模型要具体,可视。

我选择了初中学生比较喜欢的玩具挂件作为“道具”,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玩具挂件的位置改变(从图1变化到图2),使得“运动和静止”现象的视觉可视性强烈,更易于比较“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从而明确什么是“参照物”。

(具体教学设计的相关论文,发表于《物理教学》201304、《物理教师》201412)

案例3——应用非常规实验呈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

(1)用长气球呈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

(该教学情境设计中所用气球是螺旋形状的长条气球,玩具店有买)

“尾部喷出的彩色纸屑”尽量选闪亮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视觉关注度,增强观察的有效度。

学生对这样的实验特别喜欢,课堂的生成性效果十分精彩,从上面呈现的课堂上学生欣喜笑容的照片上可看出,这个特写境头被苏科版教材专家称为“最灿烂的课堂表情”。

(2)说明“直升机升空原理”的非常规实验

这个情境设计较好的提供给了学生进行对比观察的体验,能够从方法层面让学生对现象产生联想和思考,通过学生的对比观察,直观的得到“直升机升空原理”的结论,而不需要费太多的口舌进行解释。遥控直升机模型和纸风车在玩具店或网上都能买到,这样的实验属于低成本非常规实验,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玩艺。

(该案例分析的相关论文发表于《物理教师》201312)

案例4——“舌尖上的物理”—— 彰显物理文化

我校某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课题是“汽化”。同组老师共同备课时,我提出凸现生活中的“蒸发和沸腾”现象,建议以食材加工为情境设计立意,彰显物理是源于生活的文化。

一位老师提出不仿以“舌尖上的物理”为主题,我当即就让另一位老师帮助上课老师制作了以“晒菜干”和“菜干烧肉”为背景的“舌尖上的物理”的一段视频,作为课题引入,颇有创意,效果非常好。

如何体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我们需要努力践行。

时间关系,今天只是结合案例和大家交流一些自己实践层面的做法,下面谈一下感悟。

三、并非题外话 1.如何面对现实的困扰

2.概述

四、结语

谢谢各位,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指正。

第二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种情境设计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种情境设计

生理心理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境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认知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所以,在课堂中创造积极良好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

一、虚拟情境设计

有时,有些物理知识从正面理解较为抽象,若以虚拟法从反面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迅速地去理解物理知识。所谓虚拟法,就是虚设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反的物理条件,由此推出一系列想象性的、荒谬的结果,从而证明虚设条件不成立,从反面证实并强化真实的物理结论。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起到发展其思维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讲“重力”概念时,引导学生讨论:假如没有重力,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生活场景?这个虚拟的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兴趣大增,他们给出了很多有趣的回答:泰山压顶腰不弯,人轻轻一跳就离开了地球……虚拟情境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理解了一些物理概念,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印象深刻。

二、实验探究情境设计

学生是充满心理活动的有机个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全部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投入。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奇,乐于动手动脑的特点,故课堂教学中可尽可能多的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在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有必要作好课本上的所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能以说代之,或黑板上做实验。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投身其中。如在学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可以用两手“搓一搓”使手发热和用“哈一哈”使手暖和来体会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等效性,不可因为这些实验似乎“早已知道”而不“动动手”。学生在实验中大都表现非常活跃,通过实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故事情境设计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中都含有有关的物理知识,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挖掘故事中的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能为学生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时,讲刻舟求剑的故事;在进行“速度”教学时,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在进行“浮力”教学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讲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的故事;在进行“重力”教学时,讲苹果落地的故事,讲比萨斜塔不倒之谜;在进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时,讲苹果变成炮弹的故事;在进行“惯性”教学时,讲太空行走为什么不掉下来的故事;在进行“磁场”教学时,讲指南针的故事;在进行“电流的磁场”教学时,讲科学家奥斯特的故事……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使学生处于典型的物理情境中,出现疑惑,产生冲突,激发动机,从而为发挥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四、问题情境设计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不可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适时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持久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如在进行“浮力”教学时,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如在复习“物态变化”时,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吃冰棒解热?②北方冬天菜窖里为什么通常放几桶水?③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浇在燃烧的物体上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④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茶叶能否立即打开包装?⑤如何辨别规格、型号相同的两只新旧白炽灯泡?这些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学完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之后,我设计了有程序的课堂提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②做功花时间少的机械,功率一定大?③功率大的机械,一定省力?④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⑤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⑥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等等。由于教师连续不断的启发,促使学生探索性思维连续不断,从而主动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五、艺术情境设计

奇异的动画设计,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如水银有毒,课堂上不能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全过程,通过音、形、声、像等多元信息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体现了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魅力。

诚然,老师不可能每节课都做课件,精美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也可以既简单又省时地创设情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光的反射”时,出示雄伟的高山在水中的倒影的图片,学生在赏心悦目之时,分析和解决了“为什么水中出现的是高山的倒影?”这个问题。

在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课前可以在教室里播放悠扬的音乐,耳濡目染,获取感性认识。课中可列举播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才艺展示:吹口琴、笛子,拉二胡、手风琴等,通过创设这些艺术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艺术熏陶的同时,掌握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六、幽默情境设计

物理学一向以严谨、抽象、刻板著称,但也需要增加一些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够恰当地设计一些幽默笑话情境,会活跃课堂气氛,不仅让学习变得轻松,还极其巧妙地掌握了知识。

如在“压强的单位”教学时,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物理学家天堂躲猫猫的笑话:一次,天堂的所有科学家一起玩躲猫猫。很不幸,论到爱因斯坦找人。所有科学家都躲了起来,但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的面前画了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了中见。爱因斯坦数完数,就看见了牛顿,马上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却死不承认。结果其他科学家都出来了并帮牛顿证明牛顿没出局。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牛顿胸有成竹地说:我是站在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中间,也就是说,我是牛顿每平方米,所以我是帕斯卡。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掌握了压强的单位。把这样的笑话搬到课堂上,可以增加幽默的效果,给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弥补物理老师往往严肃有余、幽默不足的缺点。

七、竞争情境设计

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乐不知疲。若利用这一心理,在教学情境中设计一些竞争情境,可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可以在自己所教班之间创设竞争情境。比如讲一道习题,一班学生想出了两种解法,看我们二班同学能想出几种解题方法?为了比别人多一种解题方法,二班学生们会立刻投入到积极地思索和讨论中;也可在一个班中创设竞争情境,可以在男女生之间开展,也可以在小组之间开展。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一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仔细的从平面镜的结构、材料、成像大小、远近上自我观察,然后让一个同学说出一个自己的观察结论,后边同学仔细倾听,不能重复,看“锣鼓”停时“花”落谁家。如此情境设计,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都得以调动起来。多创设学生人人能参与表现自我的情境,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激情,从而达到学生主体参与的目的。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师生主体的发展,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篇: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摘 要:情景设计、情景引入、情景激趣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能更好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情景设计精巧,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关键词:新奇质疑 趣味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功能,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是师生个性特征和一系列特定的课堂环境之间在特定时刻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的情况。课堂教学的成功关键是受情境的影响。情境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提高学生自身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情境的设计也必须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千篇一律。教师要想方设法以教材为载体,创设诱人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新奇情景

初中生好奇心很强,对各种新的知识都感到新鲜。教学中必须利用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深化其学习动机,把这种滞留在表面的新鲜和好奇,激发成真正的求知兴趣,转化成潜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新奇的教学情境,才会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奋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及强烈探索知识的动力。例如讲《大气压强》之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新课的:同学们,我今天先给同学们做一个魔术:在球中放入少量的砂粒,把蘸了酒精的棉花点燃放入瓶中,棉花刚好燃烧完就把杯子的瓶口放在手掌上,转动几下,结果杯子被手吸引了,无论怎样摆动手,杯子也不会掉下来。同学们看到此景象个个拍手称奇,真是太神奇了,这时我很自然引入新课,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从开始就进入了最佳状态时,我又请班上两个“大力士”上来拿开自制的马德堡半球,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开这两个半球;之后,我用气筒抽掉里面的空气,再让他们拿,他们费了九牛二虎力也没有把它拿开,学生感到惊奇,顿时哗然,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使学生积极性高涨,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质疑情境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最重要的是学会提问题,否则,将来做不了第一流工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以教材内容为载体,结合学生的认识需要,在启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层层推进、步步紧扣的设疑,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促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如讲《运动的快慢》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龟兔宽赛跑的课件,一边播放一边提问,刚开始阶段谁跑得快?依据是什么?最后我们认为谁快?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然后思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出速度的概念,这样学生对速度理解非常透彻。

三、有趣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最直接、最活跃的巨大的内驱动力。创设物理情趣,富教于乐,以趣激学,是较好保持学生兴奋状态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我们学生听课时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对教材领会的程度,对教师教学的兴趣密切相关,这就对我们教师要求更高,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对枯燥之味的内容进行精彩的语言加工,新奇的讲授,奇特的方法、形象的比方、通俗的举例,将抽象的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问题中,使物理课富有情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情随境迁,境以文异,情以理发。教师要把学生带入愉快和谐、富于情趣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共鸣,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之中,更好地乐于接受新知识,达到了以趣促学的目的。这就是成功的关键。中学生乐于从形象、生动的事例中接受教育,针对教材特点,教师对教学中所举事例中要进行认真筛选和加工,注意穿插趣闻,介绍轶事。如讲“杠杆”时,介绍阿基米德说过的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整个地球。”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史料,用中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学生。如讲“海市蜃楼”、“阿基米德鉴别‘王冠’”、“曹冲称象”、“马隆巧设磁石阵”、“妙法捞牛”等小故事,这种故事式的情景教学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富有一定的吸引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渗透了德育,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如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引入《刻舟求剑》的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此时同学们都跟着哼起来了,把他们带入了情境中,对这方面的问题学生们迎刃而解,下课了,还有很多同学读这个故事。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悬念法、趣题法来创设有趣情境,能增强课堂情趣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设计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乐学、善学、爱学。

参考文献:

[1]阎金锋、芒毕雷、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初中一线的物理教学工作者,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的理念有着深切的体会,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课堂设计——情景创设,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并通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为什么要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综合试题)中创设情景

1.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是相同的,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要素:情景、问题、资料、方法、检验。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物理情景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要的要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达到“以乐促智、以事喻理”的目的,使教与学有机的结合。

2.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要重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把有意认知和无意认知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又精神放松、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更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里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一点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尤为强烈。因此,在教学中由教师创设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过程的教学情境,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主体探究。这样突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满足了学生探索、研究、发现的心里需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体验成功,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使学与教有效的结合。

3.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的教学方法通常起始于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问题和现象,而不是从那些超出了他们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范畴的抽象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过程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并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规律形成的过程的体验,“用知识武装头脑”,从而使学生在物理课上形成很强的 “主人翁” 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这是每位物理教师的职责。

4.综合试题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由此综合试题具有文字多(抽象),涉及的知识点多,与数学学科结合紧密,解题难度大。由于各方面能力要求高,因此在综合试题的复习课上呈现的状态是:教师卖劲的讲,学生费劲的听,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遇到综合试题时:拿到试题后读不懂题——情景无法再现;解题无从下手——规律、公式不知如何应用,没有解题技巧;盲目主观臆断——思维定式。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创设情景----综合试题中情景再现 1.综合试题中情景再现的对策(1)再现物理规律构建时的情景。(2)串联所学知识,把握内在联系。(3)拆分试题情景,化解难点,提升技巧。2.综合试题中情景再现的内涵 3.综合试题中情景再现的内容

(1)情景再现: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再现物理知识的结构、物理规律形成的过程、物理研究方法。

(2)知识再现:通过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再现知识结构网络。

(3)方法再现:通过对综合试题的解题核心与切入点的寻找再现解题技巧。(4)应用再现:通过典例分析结合专题练习,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4.综合试题中情景再现的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放映(flash动画模拟的实验过程,视频资源,PPT截图再现物理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物理过程,将实验探究的过程录制成影像资料)等。

5.综合试题中情景再现在复习课中的实施(1)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环境,使学生进入到教师设计的物理情景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回顾所学知识,并通过动手实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案例】: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①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动态变化规律; ②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变化量间关系;

③应用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变化量间关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实验电路图: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①调节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到零刻度线,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并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

②闭合开关,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使电流表的示数为A,同时用电压表V1、V2测出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V1、V2示数在表一中;

③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至另两个不同位置,使电流表的示数成倍增加,并记录相应电流表与电压表V1、V2的示数在表一中;

④断开开关,分别对比两种电路状态,计算电路电流△I、△U1、△U2填在表二中;

⑤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实验数据记录: 表一: 结论一:串联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随电路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表二: 结论二:

(2)演示实验与动画模拟

教师结合综合试题,设计相关演示实验,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实际情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动画模拟所放大的实验情景及情景中寓含的物理规律,进一步理解相关综合试题描述的物理情景和各物理量间关系。再通过理论分析引导学生应用各物理量间关系,解决相应的综合试题。

【教学案例】:液面变化规律 演示实验结合动画模拟:

现象:量筒内小桶与铜柱共同漂浮时液面高于量筒内小桶漂浮、铜柱沉底时的液面。

知识再现: 理论分析: 典例分析: ① ② ③

由此可见,造成液面变化的物体是比液体密度大的物体,它从漂浮容器中取出放入液体中或从液体中取出放入漂浮容器中会造成对应液面的降低或升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或增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或增大。

以上观点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它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创设情景(综合试题中情景再现)的重要性,它以物理情景为载体,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已学知识进行细致的梳理,更可以加深对解题技巧的理解,化解了综合试题的难度,改善了复习课的沉闷枯燥,营造了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即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更提高了课堂的复习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用新课改的理念引领自己的教学工作。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学员培训帐号:b***3810 学员姓名:黄龙

所在学校名称: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223团学校

培训所在班级名称:初中物理(1)班

一、基本信息

1)学科:物理

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3)年级(册):九年级全一册 4)课题名称:重力 5)课时数:1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2、学情分析:①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二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②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

3、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

(二)整个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因此他们对多媒体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第二板块: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第三板块: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像)

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②要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板块: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并结合着斜面再一次演示,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学生观察图13.2-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想想议议:看图13.2-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可以得出从地球以外看,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第五板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做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效果检测:

第六板块:效果检测

1.作出质量为10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图示。2.完成课后练习

第七板块:布置家庭作业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300-600字)

通过国培课程研修对重力一课教学设计改进有如下的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法指导,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该设计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对于初三学生刚接触到力,对利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所以本节课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物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注意新旧知识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实验探究注重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师生合作、小组合作与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与建议,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课例研修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感觉收获颇多!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在培训中我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论;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对初中物理课例研究的认识,课例是一节节具体的课,而课例研究是要弄清楚一节为什么这样上而不那样上;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材方案才能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研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的课堂如何组织?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基本操作模式:问题----材料-----设计-----实践------反思------总结。问题:问题通常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材料:课例研究的材料应由课堂呈现材料,支持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反思性材料四部分组成。课堂呈现材料:课堂呈现材料指向课堂教学的实现,可以是教案,课例,课堂实录,课堂片段,说课稿和教学案例等等。支持性材料:指学生学习层面的知识情况分析,课堂呈现学习的知识来源,课堂教学内容建设支掌性教育理论材料及其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等。结果评价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是某一课堂实践的评价性记录,可以是简单的效果等次,可以是详细真实的课堂实践得失记录,还可以是学生作业,如成功的或失败的学生作业。反思性材料:教学反思是课堂实践的心得体会,要注重成败得失的原因分析,改进设想等。二,提高思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的的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讲述了他们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教学的各种看法;如可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的教育理念,让我犹如呼吸新鲜的空气,热血沸腾,为之振奋。三,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身为教师的我,努力把学习理论知识转化实践相结和,使之有效的指导我平时的教学;同时,我学会了变化角度审视自已的教学方法,模式等;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学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变化。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时刻充电着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中,让我感到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此境的氛围。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是上好物理课的基础。专业素质主要指教师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整合能力及运用教育智慧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任何基本功都源自一定时间的积累。教师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物理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学物理、练物理,提高物理水平,做到“以学带教”,“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要积极参加课件及教案评比等活动,增强自己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五,学习课例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成长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衷心感谢这次培训活动的举办。并盼望以后能有更多、更广泛的继续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

初中物理国培总结

在忙碌中,持续几个月的“国培计划”的培训工作就已经接近尾声,回想自己培训学习以来的生活,真是受

益匪浅!

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参加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的培训,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因为,通过培训学习,可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可以使自己的视野在培训学习中得到拓展,也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在培训学习中得到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学习,使学生在自己组织的教育教学过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次,这个愿望成真了,带着无比的喜悦,我走入了培训学习。在培训学习过程中,通过四个专题课程的学习,我对初中物理情景创设、导学策略、低成本实验开发、物理教学衔接等多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和学习;对教学过程中的创设性、导学性、结构性、规则性、拓展性等知识形成了全面而完整的学习;对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中重点、难点的分析定位、如何突破重难点等一系列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对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也进行了整体而全面的思考;通过作业的设计和完成,我在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上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而作为一个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功底,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前提条件,培训学习,使我向成为一个更好的好老师,又迈进了一大步。通过培训学习中浏览、阅读其他学员的文章,在物理课堂中的教学导学策略、物理教学低成本实验开发、学生前物理概念对教学的影响、物理教学衔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教学过程中,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过程,是合作学习,还是探究活动;是教师组织,还是学生做主;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实验引导来开展教学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各位学员精心设计的作业中,我感觉天更高了,地更广了,开展起教育教学工作来,更得心应手了,上起课来,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直观性展示的更多了,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知识学习了,教学效率、学习效率

自然也就更好了!

通过评论其他学员的作业,我对各类作业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设计中要特别加以重视的方面、如何进行更好的设计等内容有了更全面而完整的思考。而通过其他学员对自己作业的评论,我对自己在教学设计、活动设计、课后反思等方面,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对于不足之处,思考和设计如何改进,如何进行完善,如何克服缺陷,来达到最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思考和改进,在具体工作中,选择的余地大了,工作的效果也更好了!

但是,参加本次培训学习,也有遗憾之处,就是培训学习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开展,这样一来,上课、批改作业、准备教案等工作齐齐上阵,就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参加培训学习,这无疑让自己错过了很多提升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机会,这该是多大的遗憾,多大的损失!所以,一直以来,只要有时间,那怕是几分钟,我也会进入培训平台,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浏览其他学员的作业,或者完成自己的作业。短短的培训时间就要结束了,虽然后期的时间很紧迫,因为都在为学期末而做准备。但培训学习时刻都在吸引着我,只要有提高和发展的机会,有学习的机会,我都会争分夺秒的抓紧时间,珍惜学习的机会。总之,通过国培学习的参与,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将发挥不小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让自己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进步、发展。

下载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申洁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申洁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5篇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培养。首先,......

    2014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2014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 (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教理案教 学 案物态例变 字) 化 123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 (3000字......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学会掌握并能独立编写的基本技能,教学设计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能力的提高。下面我就谈......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密度社会生活》。学生通过学习前三节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对物体的......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 【设计思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不在于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1)学科:物理 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3)年级(册):九年级全一册 4)课题名称:重力 5)课时数:1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苏埠镇戚桥学校 刘宝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七 磁生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