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秘书工作离不开“三个好”
做好秘书工作离不开“三个好”
做好秘书工作离不开“三个好”,即养成好习惯、保持好心态、融入好集体。
养成好习惯
要有储备的习惯。毛主席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秘书工作者平时要善于积累,这样才能遇事不慌、心中有底。比如写材料,就像厨师做菜,没有食材储备是不行的。要储备的东西各式各样,集中起来就在三个“筐”里。
第一个“筐”是上级的文件精神,这是“星级大厨”的必备品,融会贯通地使用,才能写出材料应有的高度。写材料还要“踩在田埂上做文章”。
第二个“筐”是接地气的材料,也就是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要多一些冒着热气、带着露珠的活生生的东西,少一些官话、套话,少一些“完全正确、基本没用”的话。
第三个“筐”就是领导的意图,通过列席会议、随行调研等各种活动,从日常点滴“捕捉”领导的所思所想,跟上领导的节奏,从而更好地辅助领导决策。
要有抓紧的习惯。老话说“趁水和泥,趁热打铁”。做秘书工作,要有紧抓快办的习惯,要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千万不要患“拖延症”。实践中我们遵守两个原则:
一条是“缓事急办”,虽然时间充裕,但要倒排工期、稳步推进,不能拖到最后搞突击,向领导交“半成品”。
另一条是“急事缓办”,不是说不着急,而是说急事来了要想清楚再办,避免忙中出错。
要有应急的习惯。秘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时常会出现“百密一疏”。因此,除了制定周密的方案之外,还要随时准备化解各种突发情况。当秘书就是要时刻站在领导看得见、找得着的地方,这样才能做好工作。不管做什么事,都力争想全想细想到万一,椅子多备一个、话筒多备一个、讲话稿多备一份,相机、录音笔定时归档清空,等等,从而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差错。
保持好心态
要有责任心。在领导身边工作,是一种荣誉,也意味着责任。工作既然接了手,就不能松手,更不能轻易脱手。要本着“过手就要合格”的标准,积极协助有关单位核改材料,秉持公心商量着办,在提高公文质量的同时,也得到了兄弟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要有上进心。常年跟文字打交道,确实比较枯燥,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疲沓心理。怎么保持热情呢?得有一颗上进心。我理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就是上进心。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有一句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有人做了一个很好的翻译:“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种态度是保持工作热情的要诀。
要有平常心。记得有一年奥运会时,很多优秀运动员都用一个说法,叫“享受”比赛。确实是这样,顶级运动员能够取得成功,除了刻苦努力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好的心态。做秘书工作要有一辈子当绿叶的准备,要苦中作乐,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的关系,努力工作,健康身心,从容生活。有了这种心态,自然会把个人荣辱得失看淡,不会因为受表扬或挨批评工作就出现波动,从而甩掉包袱、持续发力。
融入好集体
要越界想问题。一个人有再大的能耐,终究只有两只眼、一双手,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在一个好的集体里,大家从来不搞本位主义,而是经常越界想问题,任务分配下来了,在干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考虑全局、考虑他人、相互补位,当一个“流动的补丁”,这是少犯错的重要法宝。
要通气多沟通。很多工作不是出在没想到上,而是出在没通气上。特别是在大型会议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中,各个环节随时都可能发生调整,如果信息不对称,就很可能因为少说一句话而出现断档、脱节。因此,要经常互通情报、谈心通气,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避免问题的发生。
要团结干工作。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小组赛第四轮,中国队“0:3”输给了塞尔维亚,主教练郎平在总结教训时表示一点开花不能赢球。后来女排姑娘们吸取教训,“多点开花”,最终打了一场翻身仗,很好地证明了团结的重要性。团结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要干好秘书工作,必须团结起来,相互之间没有乱七八糟的事,遇事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这一点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第二篇:再说“三个离不开”
再说“三个离不开”
去年开斋节,我在博客里发了《放假四天》,提到“三个离不开”。外省的几个博友纷纷表示好奇,有的说是第一次听说还有“开斋节”,有的颇感兴趣的问起回族群众的民情风俗等等。宁夏的几个博友却讨论起了清真寺马阿訇给我的那两个夹肉的油香。
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今天又是开斋节,依旧四天小长假,我用政府配发给我们的3G智能手机,打开“掌上网格”,在日志里记录我的感受,再说“三个离不开”。
生活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民族区域自治”所带来的好处。刚才在电话里和西安的同学说“开斋节放假四天,在家休息”。同学说: “好啊,比五
一、中秋节假还多一天”!我炫耀说“下下个月古尔邦节,还是四天假。”同学羡慕,嫉妒、恨的说:“不能跟宁夏人比啊!生活在少数民族就是好,都跟着回民沾光”!我说:“这充分显示出„三个离不开‟嘛”!说到“三个离不开”,我觉得它不但适用于各民族之间。也适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我们每一个人是独立存在的,但又相互依存。我们离不开亲人、朋友、同学、同事;人类更离不开自然界。我们只有以诚待人、坦诚做事、善待生活、积极向上,才能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尊重,才能被人需要。反之,假如我们不被任何人需要,是多么悲催和可怕的事情!如果这样,人活着的意义又何在?
在享受优越感的同时,作为生活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员,作为社区工作者,也许我们不能为民族团结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带动身边的人,教育辖区的居民要团结进步,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的社区工作虽然琐碎,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我们只要做好了这些和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小事,也未尝不是做了应有的贡献。如果我们每个社区各民族都团结、进步、和谐了,那么我们整个自治区、每一个省也就团结了,五十六个民族、整个国家也就欣欣向荣、国泰民安了。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息息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
最后,祝愿穆斯林群众开斋节愉快!祝愿各族人民永远团结进步!
第三篇:三个离不开教案
三个离不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个离不开”的基本知识。通过各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以实际行动维护各民族团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作为小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离不开”的意义。通过活动探究,进一步树立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民族团结的资料。教法与学法:讲解法、讨论法。课时安排:3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年的五月,都是民族团结教育月,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同学们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欢庆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三个离不开”的内容。
老师板书,学生跟读
二、课堂小结:同学们讲的很精彩。现在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第四篇:三个离不开体会
学习"三个离不开"心得体会
恰盖九年制学校 拉目次旦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是我国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自甘南藏族自治周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州走过了很长的历程。今日甘南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和谐与安定,印证着我州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固,印证着我州各族人民亲如一家血肉关系的牢不可破。
在发展过程中,来自各民族各姓氏的人流在近百年的时间跨度中陆续汇集到这里。先来者以宽阔的胸怀热情而友好地接纳着后来者,异乡人最终成为了同乡人,成为了邻居。
从人口数量上看,我县的各方“势力”并不均衡。全县藏族人家明显居多,但从来没有发生宗族派别打斗的事件。由此反映的是,我县的和谐与安定.
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历史上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各少数民族中,藏族人口最多,在漫长的岁月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已成为相互融合、相互离不开的现实.就是“三个离不开”思想在甘南的最生动体现和最具历史意义的成果。
在过去的沧桑岁月中,面对干旱、洪水、瘟疫、雨雪冰冻等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侵袭,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濡以沫,同舟共济,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险滩,书写着一部感人至深、波澜壮阔的民族团结史。
灾难,往往是检验情感最好的试金石。在近年来几场惊心动魄的大灾中,我们便能清晰地看见,危难时刻,在自治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身份高低、不分汉族少数民族,心连着心、手牵着手,共同筑起抵御的坚固长堤。这种共御灾难的真挚情感是如此生动地诠释着“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灾难面前,各民族更加体验到团结的可贵;灾难面前,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灾难面前,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之手握得更加紧密,谁也离不开谁。
大家一条心,都是一家人。在我州,尽管民俗各异,但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各民族同胞之间呈现出浓厚的“家庭氛围”,无论是谁“先富起来”,都不忘拉众乡亲一把。像这样各民族群众相互扶助、共同致富的故事,发生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前进,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更为均衡,为社会安定、团结、进步提供了物质保证。特别是近年来,自治州党委、政府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连续实施了一系列规模浩大、意义深远的基础设施建设。
平地立起高楼,荒山变成花果山,茅屋换成了小楼房,明亮的电灯在大山深处亮起,自来水管接进村村寨寨……这些不断书写的历史成就,是在自治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创造的;这一历史巨变,是甘南各族人民共同经历的。
我们欣喜地看见,随着甘南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在携手并肩奔赴小康生活的道路上,“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正日益深入各族人民的内心深处,“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
总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我国各民族关系发展历史的深刻揭示和生动写照。“三个离不开”思想充分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完全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上互通有无,经济文化上友好往来。从本地区民族分布的状况来看,由于历史上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种状况和特点,深刻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长期形成的互相依存、互相交往的亲密关系,各民族早已结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各族人民建立了谁也离不开谁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经受了各种风浪的考验,是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
第五篇:党课三个离不开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新疆三史”,马克思主义“五观” 主讲人:白局长
参加人员:全局工作人员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四个认同”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新疆三史”:
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