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火把节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课 文:4 火把节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火把节》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 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 美德。
本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 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第二部分介 绍火把节的几个场景脉络清晰,按时间顺序写了一天的庆典活动。读这一部分要 注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从清晨到夜晚,从第一天到第三天这节日的气氛,从而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蒿、寨、矫、犄、蝗”5 个生字;会写“帕、披、毡、宰、寨、矫、跤、熊、嫉、妒、蝗”11 个生字;掌握“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 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 风情。教学难点: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2.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3.课件。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4 火把节 2 教学步骤 :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说起“火把节”你会想到哪些 场面?
(二)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三)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彝族人民的火
把节,去感受一下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吧!齐读课题。
二、合作学习,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 词。和同学交流生字的注意要点。
(二)从文中画出下列生字词。(展示课件第 三屏)
(三)小组合作学习: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反馈,理清层次 1.检查生字新词。
(1)出示课件(展示课件第三屏),指名读词 语。
(2)全班齐读。
(3)师:这一课生字较多也较难记忆,你能不 能给同学提个醒呢?重点指导:
读音:蒿()犄()嫉()矫()跤()形近字:蒿和篙、矫和娇、熊和能 难写字:“淫”最后一横为短横; “宰”倒数第二笔也是短横。2.反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反馈:如何分段? 第一部分(1-4):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 人一起欢度火把节。第二部分(5-10):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 典。
第三部分(11-14):写彝族的火把节是彝家人 课前谈话,激发学生 兴趣,学生把自己从不同 渠道获得的资料和大家分 享,感受分享的喜悦,并 加深对火把节的了解。形近字和难写字多分
析,多书空。不面面俱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小组合作力量,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 流。通过小组自读,化难 为易,简单的内容自己学,较难的问题大家一起讨 论,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 力。
这个环节的设计引导 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 把握。理清文章的条理和 顺序。
引导学生搞清楚火把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4 火把节 3 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 日。
四、再读课文,把握重点
(一)在描写火把节的时候,主要写了哪几个 场景?(展示课件第四屏)
2.你最喜欢哪个场景?为什么?(相机展示课 件第五屏、第六屏、第七屏、第八屏)
3.文章描写了有关火把节的什么传说?表现了 彝族人怎样的性格?
五、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面对这样的民族,你有什么感想?
(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我们民族是一个具有自强 不息、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 屈不挠的品德的民族、让学生热爱我们的每一个民 族的人民,热爱我们的国家,感受民族的伟大力量。)
六、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节描写的几个场面,想象 当时的情景。
通过复述火把节的传 说,赞美彝族人民勇于战 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 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 品德。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 了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的民 族,热爱我们的国家,感 受民族的伟大力量。
第二篇:火把节
声誉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享有“中华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有关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耍火活动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舞火唱种
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另有一番风味
狂欢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活动
火把节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英雄黑体拉巴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火把节
3、火把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3、认识“蒿、寨、矫、犄、蝗”5个生字;会写“帕、披、毡、宰、寨、跤、熊、嫉、妒、蝗”11个字;掌握“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等词语。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准备:
1、根据学习需要查找资料。
2、预习:自学生字,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文中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4、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汉族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那天我们会吃饺子,放鞭炮。那么,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他们又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是哪一天,又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请说出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和他们传统的节日。(学生回答)回答的很好,那么大家知道火把节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吗,他们在那一天来庆祝他们的节日,又是如何庆祝的呢?
(二)简介彝族及“火把节”
1、彝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
2、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恭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过渡: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大凉山,去和彝家人一起来参加火把节这个狂欢的节日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这篇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 听写:蒿枝 头帕 披毡 宰杀 山寨 矫健 犄角 摔跤 熊猫 嫉妒 蝗虫 彝族 篝火 噬咬 淫威 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 不屈不挠 人声鼎沸(教师指导“蒿”读“hāo”,而不要读“gāo”;“矫”读“jiǎo”,不要读成“jiāo”;“嫉”读“jÍ”,不要读成“jì”;“毡”“嫉”等字的写法;“盛典”“数不胜数”等词语的意思。如“不屈不挠”中“屈”“挠”都是弯曲的意思。这个词就比喻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三)课文分段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要举办好一次节日的庆祝,要分为好几个阶段,谁能说一下?(学生回答,板书)那好,根据同学刚才所说的,我们在课文中找出现对应的段落,将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写彝族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三、小组讨论,体会感情
1、为准备过火把节,人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2、文中“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共出现了几次,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感情?(4次反复运用,理清层次,多次感受彝家人的热情。)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更多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和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以及他们的庆祝方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体会彝家人的优良品质。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三部分。
2、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了解活动内容
1、火把节的准备工作、盛典的活动。
2、按照时间的顺序,主要描写篝火晚会。活动前的准备:太阳还没爬上山头 斗牛、摔跤:日上三竿 篝火晚会:夜幕降临
(二)篝火晚会
1、你最喜欢那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2、篝火晚会中都描写了哪些人?(老人、小伙子、姑娘们、孩子们)
3、理解文中的省略号,进行想象。
4、写作手法:采用场面描写,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抓住人物特点,表现了彝家人的对现在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
(三)火把节的来历
1、默读课文,看看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你想到了什么?与同学讨论。
2、你还知道类似于火把节这样的传说
(四)教师小结:所以,火把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的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模仿课文第三段,写一小段场面描写。附:板书设计
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第四篇:火把节
火把节(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学习难点: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课前准备:课件 定向·诱导
1、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2、出示目标 自学·探究
1、出示自学思考题
1)自读第一部分,用笔画出彝家人为了欢度火把节做了什么准备。多读几遍,谈谈自己的体会。
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课文描写了火把节那几个场面,试着加小标题,选出自己喜欢的场景,多读几遍,想象画面,想象人物的表情、神态,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3)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2、学生自学,老师辅导 展示·答疑
1)感受到人们的热情好客、盼望、兴奋。(感情朗读)2)标题:节日准备、斗牛、摔跤、点燃火把 感受:人们那欢乐的心情,尽情释放的激情
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感情朗读)
3)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拓展·延伸
1、提出问题
课文2至4自然段,哪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从重复出现的“我为你”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中还有那句话重复出现,你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为什么说“火光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 反馈·总结
1、谈谈收获
2、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设计: 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装、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第五篇:火把节
《火把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民间故事。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结构。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火把节的知识?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恭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内容。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2.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检测预习。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宰牛羊熊熊烈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高采烈 2.形近字: 寨()矫()跤()赛()娇()狡()塞()骄()寒()3.近义词:矫健--强健激动--感动 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2.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五、找出你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听写词语,积累词语。3.思考书后第2、3题。
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