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时间:2019-05-12 20:4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第一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景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3)师生小结: 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3、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

第二篇: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咏柳》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1、学习《咏柳》,会认写“咏,裁,碧,妆”等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有节奏。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有节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1、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古诗 教学时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入;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都用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春天的诗歌?(学生个别背诵)

2、引入课题,了解作者。师述;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先学习《咏柳》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板书课题)学生学写生字“咏”

3、题释;咏柳就是描写柳树,赞美柳树。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咏柳》;借助音节,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2、随机正音;裁,妆,绦,似

(三)、组织学习

1、回忆学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个别说)

2、小结学法

3、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用?标出疑问。

4、相互质疑。

(四)、朗读古诗,理解古诗,体会情感

1、全诗共有四句,哪两句写的作者看到的实景?

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比喻?为什么这样比喻?

3、诗的后两句写的是什么?

《春日》教学设计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

1、出示二字词语: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仲春 阳春 晚春 残春 暮春 春令 三春 阳春 春辉 春风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景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暖 踏春 春雷 春潮 春华 春季 报春

2、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深如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浩荡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春花怒放 春意正浓 春苗茁壮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 百鸟鸣春 春花烂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风轻拂

春风拂面 春和景明 春风荡漾 春风徐来 春江水暖 春雨丝丝 春雨绵绵 红杏闹春 春花似锦

3、出示佳句名诗: ● 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青年是人类的春天。——郭沫若 ●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 春到人间万物鲜。——冯梦龙 ●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指着学生板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第三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忆、异”等6个生字,会写“忆、异、逢”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继续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大致理解诗文含义,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

1.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2.搜集有关王维的资料。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现代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古代的交通工具呢?在古代,如果到很远的地方去,人们的选择除了骑马就是马车,真可谓千里迢迢,万水千山。在那样的时代,远离家乡几年不归也许都是常事,因此在中国古诗里思念家乡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其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一首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板书课题。(课件一)

2.齐读课题,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课件二)

(2)借助注释理解“山东”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3)根题目中,哪一个字深深地表现出了诗人的一种感情?“忆”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学习生字“忆”,看偏旁记忆字形,组词理解。在这里为“思念、想念”。

3.题目中是指谁回忆谁?串起来理解题目:在重阳节这一天”我“想念家乡的亲人。再读题目,读出思念的感觉。

4.了解诗人王维:学生交流资料,教师补充。

王维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课件三)

5.当对亲人深深的想念萦绕于诗人的心间时,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古诗。

(1)圈出生字,自由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不理解的做上记号,并与同桌互相讨论。2.同桌互读,学习字词。

(1)注意:“忆”、“异”音调的不同,理解“异乡异客”中“异”是别的,其他的意思。

(2)“逢”、“登”后鼻音。积累“辶”的生字:遥、远、遍。示范写“逢”,把走之儿写得长一些才美观。

(3)逢:遇到。遥知:远远地推想。

(4)了解“茱萸”,理解“遍插茱萸”:身上到处插满。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课件四)(5)师范写“插”,引导学生注意右半边的笔顺。

3.齐读古诗,借助书上的注释和刚才的讨论交流,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理解古诗,品悟思念。1.体会“独”。

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对于一个十五岁便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的少年来说,怎一个“远”字了得。读一读,想一想:17岁,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孤独,板书:独)(课件五)(1)这异乡指得是_____,这异客指的就是______。(2)想象画面:“独”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画面?假如你就是少年王维,当身边的人处在节日的兴奋中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在干什么?当别的人们亲人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当别人呼朋引伴,把酒高歌时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 2.此时此刻,“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少年王维啊,你在想什么?(“思亲”)

3.这魂牵梦绕的思念,时时萦绕心头,这彻骨的孤独让思念,常常夜不能寐,越在过节的时候,这份思念越是强烈。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诗中,就是这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百年来,多少人用它表达自己的思国思乡思亲之情。留学在外的学子们,每年除夕的时候,说____________;在外务工的爸爸妈妈们,中秋节的时候,说______________。

一个“倍”字,是的这份思念有千万斤重。再读。

“佳节”仅仅指的是重阳节吗?还会指那些节日?你有远方的亲人么?用下列句式练习说话:

_____节的时候,我思念远方的______,想和他一起__________ 说得好,读得好。王维在此时也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们。读后两句,想象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兄弟们会说些什么?会祝愿些什么?

(2)默读,这幅画面最令人遗憾的是什么?(“少一人”)(3)表面上写兄弟们想念诗人,但这一切都是作者的推想,你能看出什么?(诗人想念兄弟,兄弟想念诗人,可见“兄弟情深”啊!)

(4)心中倍思亲,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家乡亲人的一举一动,却只能面向东方,深情地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家乡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他们也在思念着王维。登高远眺,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一定也会面向西方,大家喊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诵读诗歌,产生共鸣。

1.千年前的王维,在九九登高的这天,是那样的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低声吟诵着——(男生读诗)

2.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感受着他的满腔思念,诉说着自己心中的牵挂,我们大声地吟诵着——(女生读诗)

3.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看不见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我们也不禁吟诵——全班配乐读。(课件六)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中华民族重情义,爱家庭,爱亲人,中华民族的人情味也伴随着这些样的诗歌穿越千年的岁月,成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荣的中华文明。读一读其他诗人所作思乡的古诗,再次体会这带有深深的乡情、浓浓的亲情中华文明。(课件七)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述给父母。3.读读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尝试用想象画面的方法自学。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四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a.生练读。

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 1

第五篇: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第2课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①认识“枯”等7个生字,会写“未”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像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③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课前准备:

①挑选取古诗的配乐曲,如古筝或其他轻快、优美的乐曲。②彩笔及画纸。

第一课时(学习《草》)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生字,通过多种形式地反复吟读让学生学会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教学难点:通过反复吟读,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找春天》中,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稀稀疏疏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描写小草的古诗,看看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出示课题:草。

二、老师范读激趣

①老师配乐吟诵。你们想读吗?自己试试。②学生自读。画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③会读了吗?请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互相纠正没读准的字音)④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注意“草”“岁”“尽”“吹”“生”等字音)⑤齐读。

三、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同学们都会读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味道。谁读得好,我就给他配上音乐。

①学生自己吟诵体会。②抽生诵读。配乐。(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老师给以恰当的指点)③大家都想配乐读?那我们就一起来读吧。

四、启发想像,感悟诗歌大意

读了这首诗,老师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它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茂一吹。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原野上又会长出青青的野草。野草的生命力多强啊!①你们再读读,看看眼前出现了哪些景象?(学生自读体会)②你们都有体会了吧。老师这里准备了三张图画纸,想和小朋友一起把这首诗画成三幅连环画,有兴趣吗?(黑板上贴三张较大的图画纸,每张下各有一行诗: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③分三组,各自讨论完成其中的一幅画,并推选代表上台完成这幅画。④大家评议这几幅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诵读古诗,引导积累。

1、把全诗多读几遍,看谁能背下来。

2、多种形式背诵:个别背、小组背、男女生背诵。

六、学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枯、荣。

小朋友认识这两个生字娃娃吗?一起大声地说一说,它们叫什么名字呀? ②你们会写这两个字吗?这里还有一个字“烧”,也会写吗?谁来提醒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如“荣”字的“秃宝盖”要写宽点;“烧”的右上角没有点)④学生书写,老师巡视辅导。(提醒写字的姿势)

七、自读“我知道”

写好字,背好这首诗的同学,可以自读“我知道”中的内容。不懂的地方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八、作业

1、背古诗《草》

2、抄写“枯、烧、荣”。

3、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把古诗补充完整”。

4、第二课时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说故事。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赏图引入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课件或挂图展示课文插图)

①图上画的什么呀?你能从画中猜出是什么季节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新绿初绽的树枝、栅栏、花丛掩映的小径)当小朋友说到图上的小男孩在追蝴蝶的时候,老师可以故意追问一句:我怎么没看见蝴蝶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花与蝴蝶的色彩)

②古时候有位著名的诗人叫杨万里,他也觉得这个小孩捕蝴蝶的情景非常有趣,就写下一首诗。(出示全诗)

③老师朗读全诗。这首诗是不是写出了画中的景色? 初读全诗,识记生字

①看书大声朗读全诗,不认识的字看文下的注音,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②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发现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如疏、宿的读音)

③听录音或老师范读,体会朗读古诗的节奏,学生模仿范读,练习朗读古诗,要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二、诗画结合,感悟诗意

①学生看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的篱落

()的小径()的儿童

()的蝴蝶()的菜花

()的树

②学生吟诵古诗:说一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对图了解“疏疏、深”;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候指的就是“跑”。)③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三、吟吟诵诵,入诗境。

①我们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你能把诗画中的情景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

(稀疏的篱笆掩映着一条幽深的小径,枝头的春花已经凋落,绿叶初长,还没有成阴,天真的儿童在追捕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飞进黄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再也找不到那只蝴蝶了)。

②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③练习背诵,先自己背,再同桌交换背诵。④配上优美的音乐,集体吟诵。

四、学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宿、徐、篱、疏、未。

你能叫出这些生字娃娃的名字吗?(抽生读)

②你们都记住这些字了吗?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好。③谁能把自己记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

(抽生说。及时肯定或推荐好的识记办法)④同桌互读互查生字。⑤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未:上横短,下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追:注意提示“”的笔顺,整个字先写“

”,后写走之儿。

宿:宝盖头不宜写得太宽。

菜:草字头下面的“采”是八画,不要把第三笔“点”和第六笔“竖”误连成一笔。

⑥学生书写。复习背诵

指名、分组、集体背诵两首古诗。作业

1、书写“未、追、店、徐、菜、宿”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把音节补充完整”、“将古诗补充完整”、“选一选”。

下载《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诗两首_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教学课题】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课文,包括《乞巧》与《嫦娥》两篇文章。第八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

    2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2古诗两首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 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 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学科】 小学语文第四册。 【教学内容】 17、古诗两首 【教学时间】 2时。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新字,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受到美好的情感......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3.懂得热爱家......

    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

    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古诗两首》 课型:精读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第一首古诗,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朗读第二首古诗,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扑蝴蝶的快乐。 2.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3.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