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知识点体系设计及资源库建设初探
“微课”知识点体系设计及资源库建设初探
【摘 要】本文提出了确定“微课”知识点的“适合与能够”原则,结合高职“微课”知识点的具体分类,构建了总分结合、层层递进式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微课”知识点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微课”设计和制作的一般步骤,提出了高职“微课”资源库建设的相关要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微课”
知识点
体系设计
资源库 引言
目前,计算机网络正在透过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过渡到Web3.0万物移动互联时代,学生的学习也从通常的网络互动学习步入到随时随地移动学习的任性境界,从而为新时代全民性、终生性的常态学习奠定物理基础。为此,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必须从网页、博客(微博)、Wiki、QQ等转向Youku、微信、微课等适合智能手机、iPad等手持移动设备的新形式。教学方式转向课内外相结合、固定移动相结合的多元化的现代方式。
“微课”正是适应上述观念和时代潮流的最佳产物,它在长则几分钟、短则几十秒钟的时间内集中呈现某一知识点,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人入胜的过程解析要点,透视本质、突破难点,特别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借助于“微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哪怕仅有的几分钟时间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进行探讨、交流与合作。课堂内外、工作闲余、教室寝室、食堂公交都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短小精悍使其可在教学中灵活应用:既可在课堂上作为教学媒体,也可让学生利用手持设备在课后复习巩固、自主学习或接受教师指导,从而有效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使课内外、教与学得到更好统一。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特别适合高职重实践操作、重自主学习的特点,可以带来教学方式的重大改变,成为高职教学的高效途径。“微课”知识点体系
“微课”是仅就学科某一知识点设计制作的微小课件,所以必须对已有的学科知识进行重新梳理,根据“微课”制作和使用的要求筛选出适合的知识点,结合学科特点构建崭新的“微课”知识点体系。不过,这里所说的“微课”知识点体系不同于通常的学科知识体系,它不可能也不需要包含一个学科所有的知识点,它应当包括的是那些适合制作并且能够制作成为“微课”的知识点,特别是一个课程可能需要反复揣摩的重难点以及使用其他教学媒介效果不佳的知识点,构建成某一学科较为精致的“微课”知识点体系。
所谓“适合”,首先是符合“微课”短小精悍、使用灵活的特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深讲透的知识点;其次是需要使用“微课”进行开发,特别是能够发挥“微课”的深入性、探索性、高效性的知识点,摒弃那些无须“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开展教学的知识点。而所谓“能够”,是指能够使用现有工具进行制作,并且能够制作出较高质量“微课”的知识点。
2.1高职“微课”知识点分类
根据上述要求,目前高职“微课”知识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讲解型知识点――以学科知识重点和难点为主,采用引导提示步步推进的知识点;
习题型知识点――以典型例题、难题为主,采用分析解题思路和计算推理过程的展示式知识点;
实验操作型知识点――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的知识点;
其他类型知识点――不属于上述分类或难以归类的均可归此类型,比如合作研究型知识点等。
在高职“微课”知识点体系的设计中,要特别重视实验操作型知识点。这是因为高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学在知识传授同时特别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实习实训能力的培养。
2.2“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知识点体系设计
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局域网络、广域网、Intranet的建立和网络模拟实验六个部分。根据“微课”开发的“适合与能够”原则,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疏理,在对每个模块内容与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拆分重组,模块内容总分结合、层层递进,知识点由点到面、由面成网,构建成总分递进式的“微课”知识点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知识点体系
顺序 内容模块 “微课”知识点网络引论 Internet的服务 网络基础知识 模数转换和传输、检错与纠错、多路复用、数据交换、网络体系结构、TCP/IP参考模型、传输媒体与双绞线制作、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互联设备局域网络 网络协议、CSMA/CD、令牌环 广域网 IP地址、子网划分、TCP/IP测试、IPv6.域名管理和DNS Intranet的建立 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www.xiexiebang.com等。资源格式可以是.flv、.mp4、.wmv、.swf、.avi、.ppt等多种形式。目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微课”资源库建设已基本完成,共有“微课”资源4.5G左右,待今后进一步补充完善。总结
当然,“微课”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所以,充分学习和借鉴已有的其他课程“微课”资源库的应用经验,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用过程中观察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和得失,进一步补充、完善“微课”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微课”资源库课堂内外、移动学习等高效使用的方式、途径和策略,初步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应用策略和使用模式是后期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只有同时拥有精致优秀的“微课”资源库和完善成熟的应用策略,才能真正满足高职教学需要,适应Web3.0时代移动学习、个性化深度学习的时代要求,并最终达到提升高职教学效果、培养实践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J].2012(11):19-21.[2]陈唐明.微课题研学催生灵动高效的数学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1,6(31):51-53.[3]高兴宇,宁黎华.“工程光学”课程知识点体系建立与微课视频库开发[J].大众科技,2014,16(174):97-99.[4]吴军其,齐利利,胡文鹏,等.微课件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2(9):106-109.[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6]朱平.利用微课辅导解决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五大矛盾[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2(7):17.[7]张晓兵.“微课题”研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范式[J].福建中学数学,2012(10):8-10.[8]张华.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复习效率――基于知识体系构建提升高三物理复习效率的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5(2):68-69.
第二篇:资源库建设情况(2014)
资源库建设情况(2014)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为发挥我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第一阶段的优势,在全镇营造更加浓厚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氛围,我校根据开县电教馆组织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要求,本期,我校在杨明川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着手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
一、建立健全资源库建设工作组织,完善了工作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朱明学为组长,马世新主任(教导主任)、朱学宝主任(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资源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教研小组、资源收集小组、技术服务小组。并划分了责任制,校长负总责,马世新负责资料的收集。并确定具体工作由吉青山负责。
在建立组织的同时,我校制定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及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奖励政策。
组织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为我校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传资源库建设的意义,营造积极的氛围。
1.召开工作会议。
为了开展好资源库建设工作,我校在健全组织,完善了规章制度,撰写了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适时召开全校教师的动员大会
2.开通校园网和qq群,利用网上宣传、下发文件、qq群聊天宣传资源库的实际意义。用此扩大对资源库的建设的宣传。
通过召开会议、网络宣传等手段,老师们认识到了资源库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普遍认识到:首先,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服务的,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最优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正在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探究、协作和创造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服务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其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资源的扩展性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网络化学习条件和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有所帮助,而且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着眼于资源库能充分利用,提高其实用价值,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其次,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教师通过调用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是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结果应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作为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有许多好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但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现。而资源库可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利用资源库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采用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材、参考书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现象,为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优化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最后,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为转变办学模式服务。网络的出现使学校从“封闭”的办学状态走向了“开放”状态,交流和合作是一个学校成功办学的基本条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校内外广泛共享。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优势,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和学校之间借助网络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转变“单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化发展。
三、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工作。
1.树立“软硬并举,肩挑两头”的指导思想 南国农先生曾提出“建网、建库、建队”的理论。在这“三建”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轻视。建网、建库是为师生队伍服务的。它们就像人的左右两臂,必须均衡发展才能协调统一。因此,在进行硬件环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软件环境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以保证资源库的健康发展。
2.确定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
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所谓“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和使用;所谓“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用户的教学需求;所谓“充分应用”,是指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将多种教学资源的聚合效能充分发挥,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
3.确立设计思路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
从概念上,资源中心构建的目标是资源共享和分布协同,即对数字校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统一规划、部署、整合和共享,提升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机制。
从技术上,资源中心要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技术,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标准。
从实施上,资源中心应当建立起遍布校园的教学资源节点,集成网上各类教学资源,开放式地向全校甚至整个开县教育网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信息服务。
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资源上载:允许在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单个或多个资源的上载。
资源下载:注册用户可以下载免费的资源。
资源审核:审核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教师上载的资源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发布该资源。
资源查询:用户根据查询条件,输入关键字查询相应的资源。
资源删除:资源审核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不符合标准和过期的资源。
(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应具备的功能有:
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属性、参数数据入库
访问控制:对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的控制,可采取限定ip或限定访问流量的方法。
安全控制:使用防火墙等措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
(3)用户管理模块
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他们的权限应设置如下:
系统管理员应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以浏览器方式通过internet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
资源审核员: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主要负责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
教师:主要负责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载和审核该学科的资源。
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上载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
游客:可以浏览、查询和上载资源。
4.加强了资源库建设过程的管理。(1)重点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员和部门最多的环节,也是最重要、最艰巨的环节,在整个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从采集工作开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应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采取自制、购买、下载、剪辑等多种办法进行信息的采集。组织全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一线教师,组成网上教学资源开发队伍,建成包括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美术、体育、音乐、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10多个学科资源,内容涵盖了小学的所有学科。每个学科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库、题库、ppt课件库、优秀教案库、背景资料库、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等方面,基本满足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和继续教育的需求。
(2)注重抓好资源库的审批、发布和维护工作。建立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批制度,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有力措施。由于资源库的内容庞大,制作周期长,不能等待全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发布,应完成一批发布一批。这样分期发布,有助于扩大影响,发展用户。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也有新陈代谢的问题。及时地对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是避免形成死信息的根本措施。
5.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所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库的信息量大小,质量高低,除了与学校的决策有关外,还与参与建设的各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员等)的积极性、责任心和操作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定期地对参与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这可以通过对其所承担部门的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定量评估来反映。评价结果应与其本人的年终考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以促使大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坚持不懈地执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才能形成规模,发挥效益。
6.以应用促发展
教学信息资源库能否发挥效益,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建设教学信息资源库不是学校的最终目的,而且要想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得好,也必须把它应用与教学,反复实践,不断完善,才能精益求精。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应用大多是以课件、文本的形式展现的,但我们不能等,不完全依靠别人制作好了再拿来用。应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运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编制工具去广泛地调用教学信息资源,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需求是最好的动力,只有在教学中应用,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资源库
四、在工作中形成了我校独特的风格。
1.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基本教学素材、知识评价素材、拓展资料等海量资源,具有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和应用方式,全面支持教学活动中的资源内容需要。
2.学科种类齐全。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学科,为所有学科教师提供资源服务。
3.平台操作方便,利于教师提高备课效率
资源库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科教学特点,教师用户可按照学科、年级和知识点分类浏览、下载资源,完美体现“所见即所得”特点。为了便于教师备课工作,图片、文本、动画、音视频等类素材可直接或以超链接形式插入word或powerpoint,提高备课效率。
4.资源管理功能强大,满足个性化要求
资源库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用户可实现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支持用户将自己搜集的资源以逐条或批量方式导入到本系统,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系统包含用户管理、学科年级管理、知识点管理以及存储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应用,定制教材版本、知识点、资源分类栏目,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5.资源管理方便、更新及时,可随时增减、修改内容。
第三篇:微课设计格式
微课设计格式
植树问题
姓名
工作单位
电话
微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P32:例2 一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如果两端都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习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探索植树问题中两端种树、不栽树、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构建和丰富植树问题的模型;
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理解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学具准备
直尺、铅笔、橡皮、纸 学习方式
学生一边观看微视频,一边独立思考植树问题的几种方式;经过画图体会算式中各个数的实际意义,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树和一端栽一端不栽)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微课教学
一、(略)
1、2、二、(略)
1、………………
练习设计 【进阶练习A】
1、在小路一边栽树(一端栽树一端不栽树),如果一共有100个间隔,那么一共有()棵树。A.99 B.100 C.101
2、绿化队在一条长150米的马路一旁栽树(一端栽树一端不栽树),每隔10米栽一棵,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正确的列式是()。
A.150÷10=15(棵)B.150÷10-1=14(棵)C.150÷10+1=16(棵)
3、在小路一边栽树(两端不栽),如果共有20个间隔,那么一共有()棵树。A.19 B.20 C.21 【进阶练习B】
1、一条走廊长40米,在它的两旁摆花盆,每隔5米摆一盆(两端不摆),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个花盆?正确的列式是()。
A.40÷5-1=7(盆)B.40÷5-1=7(盆)7×2=14(盆)C.40÷5+1=8(盆)8×2=16(盆)
2、一根木头长8米,要给它平均分成4段,每锯下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正确的列式是()。
A.4+1=5(次)5×5=25(分)B.4×5=20(分)C.4-1=3(次)3×5=15(分)
3、在小路一边栽树(两端不栽),如果共有19个间隔,那么一共有()棵树。A.18 B.19 C.20 附:教师简介
第四篇:微课设计
入学教育
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在升入一年级对孩子的入学教学显得很重要,下面是沪江网为你整理的关于入学教育的几个教程。教材简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教学准备:放大的课文图片。(幻灯片、课件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天早晨来上学,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
2、进一步导入: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可以说看见的人,也可以说看见的物,还可以说看见的事。)
(二)、仔细看图,指导观察。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联系实际说,也可以看图后比较说。)
2、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说什么?
3、教师小结:小朋友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感情。
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说:“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样回答?平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放学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找小朋友进行演练。)
(四)教儿歌。上学校
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第二课时
(一)出示图片2,引入激趣。
出示图片2,教师引导:你知道他们在上什么课吗?你怎么知道?你认识这些字吗?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1、观察图2:请你说说看到了什么?
2、整理:A、小朋友坐得很端正。B、小朋友听得很专心。C、桌上的学习用品只有铅笔盒。
D、一个小朋友正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下面。……
3、培养学习习惯。(1)、提出要求。(2)、教师示范。
(3)、学生演练,教师检查、指导。
(三)教学儿歌。上课了
丁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
第五篇:自动检测资源库建设(模版)
附件2:
编号: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院级科研课题(项目)申请立项表
学 科 分 类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课题 名称《自动检测技术》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 课 题 负 责 人靖文负责人所在单位机电工程系填表日期2012年3月8日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产业处制
二〇一二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