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CM竞赛驱动程序设计类专业课教学改革

时间:2019-05-12 20:5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ACM竞赛驱动程序设计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ACM竞赛驱动程序设计类专业课教学改革》。

第一篇:以ACM竞赛驱动程序设计类专业课教学改革

摘要:从分析当前高校在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出发,阐述利用acm竞赛来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特别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调研acm竞赛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课程开设计划、改革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开发资源网站、建设学生梯队、建立激励机制、改革考核手段等方式来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acm竞赛;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9-0000-02 引言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就业需求,就必须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新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早在2005年就开始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与企业联合培养校企合作方向的学生,至今已是第八届。相比普通班,校企合作教改班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更符合于当前计算机人才市场的需求,典型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的系统性培养,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专业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在对近几年教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以后,明确肯定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为我院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增强,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但与此同时也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以程序设计语言语法描述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以及模式化的实验内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将重点偏向理论,降低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考核;其次,我们的软件工程师主要是在教室和机房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缺乏真刀真枪的实践锻炼机会;最后,虽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实施效果不错,但也很难培养出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如果以上几点不能有效地解决,那么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和前景将受到限制,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途径去驱动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经过长期、反复的思考和摸索,我们认为通过开展学科专业竞赛活动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是比较可行的。而在种类繁多的计算机学科专业竞赛中,最权威、级别最高的就是《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本教改项目结合acm竞赛来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特别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教改实施对象主要为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首先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acm竞赛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结合acm竞赛来改革课程开设体系和课程教学模式,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前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实践教学比例不足

在传统的被动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创新性和行业竞争力。而计算机专业课程大多属于实践型课程,强调动手能力。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必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要作适当调整。

2.2 实践内容模板化,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偏少,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实验内容严重脱离了现代软件工程过程,更谈不上对综合型应用问题的解决;最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干预太多,学生处于被动完成实验任务的角色。

2.3 缺乏互助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较差

当前软件项目的开发都是以团队形式实施的,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合理分工和无障碍沟通。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项目组为单位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机会非常少,更谈不上互助学习和团队协作了。

2.4 课程考核模式单一,缺乏激励机制

课程考核主要采用传统考核模式,考核内容受限于教材知识点,缺乏对学生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的综合考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改革措施

本教改项目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以acm竞赛促进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3.1 改革课程开设计划

全面分析了目前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法和学法等方面),结合acm的竞赛大纲和竞赛模式来调整开课计划,把原计划一学期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调整为一学年,第一学期是程序设计的入门教学,主要介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基础;第二学期是程序设计的进阶教学,主要介绍算法设计与分析。

3.2 改革课程实践教学模式[1]

(1)实验内容分级化:

将实验内容分成知识型(单一算法)、应用型(算法和实际问题结合)和综合型(若干小算法的综合,用于解决一个较大规模的问题)。不同级别题型的权值不同,每一级别中又包含若干个相同权值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级别的题型和题目数量,这样既考虑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达到了统一的实验目的。

(2)实验题目趣味化:

传统的程序设计类实验题目普遍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思路。参考acm的海量题集,由任课教师将实验题目生活化和趣味化,使学生自主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解题,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更好地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

(3)实验时间分散化:

考虑到实验课时非常有限,可参照acm竞赛平台来构建“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功能包括用户管理、题库管理、在线提交、在线排名、在线讨论等。学生注册后可在任何时间登陆该系统进行选题、提交、评测和讨论等自主学习环节,将有限的课内练习时间延续到课外。

3.3 开发资源网站

3.4 建设学生梯队

依托于乐山师范学院第二课堂课程《acm程序设计》的开设,以乐山师范学院三星级社团“程序员协会”为活动主体,在全校范围内吸纳对计算机编程和竞赛感兴趣的学生,成立“acm竞赛兴趣小组”,通过举办专业讲座、学生科研、协会内部竞赛、协会沙龙等活动,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也要在兴趣小组中发现适合参加acm竞赛的后备人才,面向各年级构建acm竞赛梯队。

3.5 建立激励机制

增设创新学分,设置创新环节,搭建创新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专业特长。将参加acm等学科竞赛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通过设立竞赛奖学金制度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3.6 组织参赛

在本教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acm赛事。对于每一次竞赛,首先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分析官方公布的竞赛大纲,及时、准确地改革专业教学体系目标和课程开设计划;其次根据往届参赛经验,结合本次竞赛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竞赛活动方案,将竞赛的宣传、组织、选拔、培训、参赛、奖励等环节制度化;然后选拔acm参赛队伍,指派经验丰富且取得过优异成绩的教练对参赛队员进行长期、深入、全方位的强化培训和指导;最后通过对竞赛成绩的分析再次调整专业课程开设计划和教学模式。[2]

3.7 改革考核手段

acm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完善而严谨的考核机制,所以我们大胆尝试将acm的考核方式借鉴到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考核环节中,采用acm模式的黑箱测试,将学生在“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中获得的成绩以50%的权重加入到课程考核指标当中。这一方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降低了考核错误率,另一方面做到了客观、公正,更好地发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1 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特别是如何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重关系,以及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按照设定好的思路去模仿着解决问题。

4.2 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尤其是目前的实践环节评价机制弊端明显,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错误地引导学生把自己改造为一个受制于理论教材的傀儡。

4.3 差异化教学,考虑到acm竞赛的难度较大,所以必须考虑到在将acm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后,如何确保整体教学质量并解决好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

4.4 在acm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建立有效的组织、选拔、培训、参赛、总结等相关机制。

结语

acm竞赛对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教学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它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促进专业的对外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上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通过合理的应用acm竞赛这个平台,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开拓视野,促进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常子楠.基于acm模式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6):144-146.[2]项炜.以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09(12):207.[作者简介]

项炜,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陈建国,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苏炳均,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

基金项目: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11-yb26)。

第二篇:acm程序设计竞赛策划书

ACM程序设计大赛策划书

一、目的和意义

为提高我院学生的创造力、团队精神以及在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中的能力.二、承办单位

计算机科学学院acm协会

三、比赛时间

报名时间:

比赛时间:

四、参赛对象

计算机学院全体学生

五、比赛地点:钟楼

六、参赛要求.报名方式.比赛形式

(1)本届比赛采取现场答题形式。参赛集体报名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到比赛场地试机。进入决赛的参赛集体在规定的地点使用配置相同的机器进行比赛。

(2)本届竞赛设 5 道题目,比赛时间都为 3小时,超过规定时间,提交的答案将无效。(3)参赛集体答题时可以选择 C、C++ 语言答题,每道题目将以最后提交的代码为准。3 .比赛要求

(1)参赛团体在规定答题场所不得竞赛组委会指定工作人员以外的人交谈。系统支持人员可以回答和系统相关的问题,例如解释系统错误信息。

(2)参赛团体有权提交解释请求,针对题目描述中的不明确或错误的部分提问。如果评委确认题目中确实存在不明确或错误的部分,将会通告所有参赛队伍进行声明或更正。(3)参赛团体不能携带任何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电脑、U盘、MP3、好易通等;允许携带纸质材料,包括源代码,参考书,字典。

(4)当参赛团体出现妨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时,诸如擅自移动赛场中的设备,未经授权修改比赛软硬件,干扰他人比赛等,都将会被竞赛组委会取消参赛资格。

七、评选办法:.评判采取现场评判的方式,评委当场对提交的程序进行评判,并对提交的时间进行记录,经运行测试后由评委判为正确或者错误,判决结果由系统自动反馈给参赛队伍;2 .比赛结果由团体解决的题目以及解决时间来决定,解题多者获胜,如果有队伍解题数量相同,则根据所用时间多少进行排名。最后,完成的题目的多少,淘汰50%的团体。

第三篇:“浪潮杯”山东省第三届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赛事细则

“浪潮杯”山东省第三届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赛事细则 比赛环境

操作系统:Ubuntu Linux 10.10

语言:C/C++(GCC4.4.5),Java(Sun JDK 1.6)

编辑器:vi/vim,emacs,gedit

桌面环境:GNOME

IDE:Eclipse 3.6 with JDT&CDT,NetBeans,CodeBlocks

计算机主要配置:联想启天M700E

CPU:Intel Core2 E5300

内存:2G

硬盘:320G

19寸液晶显示器

联想标配鼠标键盘JME7053(E),请勿自带键盘鼠标

裁判系统:PC^2 9.2.1 对于每次提交,返回下列状态之一:

1.YES-OK 该题通过

2.No Wrong Answer 答案错误

3.No Time-Limit-Exceeded 程序运行超过时限

4.No Compile Error 编译错误

5.Other Contact Staff 网络软件等比赛环境错误,请联系工作人员 特别注意:

1.Runtime Error(运行时错误)在本次比赛会被判为Wrong Answer。

2.关于各种错误的判定顺序问题,Compiler Error 先于 Time-Limit-Exceeded 先于Wrong Answer。

3.本次比赛无明确的内存限制。

4.Java选手的代码必须使用默认包。

5.评测机与比赛机软硬件配置相同。比赛纪律:

1.禁止带一切电子设备入场,手机关机。

2.允许带纸质资料进场。

3.比赛开始前不允许触碰比赛工作台上的任何物品,比赛开始后不准与除队友和工作人员之外的任何人交流,窥探其他队伍,大声喧哗。

4.不得破坏实验室设施,不得攻击任何选手的计算机以及评测服务器。

5.禁止带食物、水杯入场,不乱扔杂物,保持地面整洁。

6.比赛时要统一着装比赛T-shirt。

7.一切特殊需求请联系工作人员。

山东省计算机学会

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年4月

第四篇: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EDA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EDA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EDA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EDA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方法。通过分析电子设计竞赛中涉及EDA课程的题目,在竞赛题目中提炼综合性实验内容,以此更新陈旧的EDA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系统设计能力和“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以学生团队形式取代单人实验,以自选实验题目代替必选实验内容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团队+单人”双重考核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实验课程进行考核,充分考虑学生水平的差异性。此课程改革能够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EDA 学科竞赛 实践教学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a)-0196-02

EDA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和电气自动化类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和开发流程、掌握硬件描述语言、使用EDA设计工具和实验开发系统等,培养学生对数字电子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1,2]。

国内各高校已经开展了很多关于EDA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并提出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教改方法和思路[3-6]。但是,EDA技术发展日新月异,EDA课程也会涌现很多值得研究的新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展EDA课程改革,以适应并推动EDA技术的发展。

该文针对目前EDA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学科竞赛(尤其是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提出EDA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综合设计水平。EDA实验课程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EDA课程课时为30~45,其中约1/3课时为实验(实践)课程。实验课程一般每次安排2个课时,每次课程完成一个实验项目,整个课程仅包含5~8个实验项目。实验课程一般包含学生对EDA软件和实验系统的基本使用,对常见数字电路的设计,如:组合电路设计(多路选择器、加法器)、计数器、分频器、正弦信号发生器、乘法器、移位寄存器、序列检测器等。相对于EDA技术的发展,这种实验课程的设计稍显陈旧,存在一些问题。

(1)基本的电路模块设计无法培养学生数字系统设计能力和“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EDA实验课程通常以常见的数字电路模块为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硬件描述语言的掌握。由于电路模块规模较小,功能简单,很难培养学生对数字系统的设计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

(2)陈旧的实验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限制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以基本数字电路模块为实验内容,学生完成实验后也不能理解自己完成的设计在一个数字系统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体会不到设计的成就感,因此,也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兴趣。

(3)EDA技术发展迅速,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适应技术发展。EDA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学生如果仅仅学习基本电路模块的设计,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4)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学有余力的同学才能得不到施展。

综上所述,EDA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改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使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在EDA课程中均能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学科竞赛中的EDA技术

学科竞赛近几年来如火如荼,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7]。其中,教育部倡导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影响最广泛的电子电气类学科竞赛,对推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近几年的电子设计竞赛也得到高校的推崇,激发学生对电子设计的热情。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多个题目涉及到了EDA技术,甚至部分题目核心内容需要使用EDA技术完成。据不完全统计,涉及EDA技术的题目及相关技术如表1所示。

这些题目涉及了EDA技术中常见的数字电路模块,甚至部分模块多次重复出现。将这些题目进行归纳总结,均可形成综合性EDA实验内容,作为EDA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从表1中可以提炼出DDS信号发生器、等精度频率计、数字示波器等题目,作为EDA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每个题目均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系统,能够引起学生的设计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学生对学科竞赛的热情同样可以延伸到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教学。EDA实践教学改革

根据EDA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推动EDA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思路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摒弃传统的计数器、分频器等陈旧教学内容,引入学科竞赛中常见的DDS信号发生器、等精度频率计、数字示波器等综合性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

以DDS信号发生器为例,涉及到相位累加器模块、相位调制器、ROM查找表、幅度控制、D/A接口控制等核心内容,还涉及按键和显示(8段数码管或液晶屏)等人机交互的设计。在一个综合实验中,包含了加法器、计数器、乘法器、IP核调用、状态机、编码器、分频器等基本电路模块,可以使学生了解基本模块如何在整个数字系统工作,加深学生对基本电路模块的理解,提高系统设计能力。

(2)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每堂实验完成一个实验内容,一般1~2名学生一组,独立提交实验报告。采用综合性实验后,3~4名学生为一个团队,整个学期完成1~2个实验内容为宜。整个团队作为一个整体,选择一个实验题目,进行方案设计,分配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考核方式的改革。

多个综合性实验的复杂程度不同,学生团队因兴趣差异选择的题目也各不相同,此外,同一团队的同学承担任务不同,所以考核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各个实验根据复杂程度设置不同的难度系数,可以根据难度系数和学生团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同一个团队中,根据学生承担的任务情况给与不同的难度系数,团队得分按照系数分配给每位同学。这种情况下,兴趣高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选择较高难度的题目,并承担更多的设计任务,基础较弱的同学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题目,承担简单的模块设计工作。

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中均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不同层次的同学在EDA实践教学中均有所收获,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学得不“尽兴”,部分学生不会学而自暴自弃的现象。结语

文章通过分析EDA课程现状,提出了目前EDA实验课程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学科竞赛中的EDA技术,提出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对EDA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课程改革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性,并提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思路,期望通过此项改革,使学生了解“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宁治,李文娟,高晗璎,等.电气专业“EDA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37(4):86-88.[2] 谷善茂,杜德,刘云龙,等.EDA课程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40-46.[3] 王志国,赵忠盖.EDA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1):82-85.[4] 庞前娟.应用型本科EDA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5(7):125-126.[5] 于玲,关维国,牛芳琳.基于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EDA应用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111-112.[6] 黄卉,陈德斌.关于EDA教学改革中独立学院教育特点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93-94.[7] 袁川来,孙玲爽,周维龙.学科竞赛驱动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168-169.

第五篇:以实践类课程为例浅析影视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及教育的不断进步,有些问题也在教学的过程中随之显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影视行业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如何将所学运用于实践是其遇到的最大问题。那么,本文就通过影视专业设置的实践类课程,进行相应的影视教育的教学改革的探讨及实现。【关键词】实践类课程;影视专业;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42-02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影视艺术的传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影视经济的勃兴,还有相关的文化、教育产业的相应发展,比如说在高等院校中,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开办影视相关的专业及课程。那么,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进步,有些问题也在教学的过程中随之显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影视行业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如何将所学运用于实践,是影视专业教育及与社会实际结合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下文,笔者就通过影视专业设置的实践类课程,进行相应的影视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及实现。就课程设计而言,影视专业中的实践类课程所实践的内容不是教科书或参考书中现有的知识、方法或结论,而应该是根据所要实现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给出合理而又多元化的求解方案――设计。比如,通过课程的讲授与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素材导入、剪辑、声音、字幕等整个后期制作流程,达到动态的实践性效果。实验要求注重考虑学生对于影视媒介特征和视听语言特点的真正把握,而这类课程是对理论类课程的深入和检验,注重影视操作理论和方法的全面实践,强调对知识和综合实践的学习,进而真正实现对前期相关课程的综合运用与拓展。下面本文就以《摄像技术》课程为例,对课程性质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摄像技术》是影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强调技术与艺术、理性与感性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技术性与实操性是本门课程区别于纯理论课程的显著特点,理论的讲解为学生动手操作做了有机铺垫和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小组协作能力,在作品创作中体现课程的实践性。此课程与《影像语言》、《影视艺术概论》、《影视画面编辑》等课程相辅相成,力求使学生在掌握摄录像机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完成完整作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摄录像机的发展趋势,熟悉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基本构造,掌握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摄录像机现有的各种格式,熟悉掌握数字摄录像机各功能的性质和作用。通过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数字摄录像机各项技术指标及性能,并学会摄录像机各种操作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整机的日常维护,在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实践课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摄像技术》课程首先讲授的是摄录像原理与摄像机的基本知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电视信号、彩色电视基本原理、电视摄录系统,掌握摄录像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摄像机的分类、电视画面的摄取与传输原理讲授摄像机的分类、摄像机的光学系统、摄像机的感光元件、摄像机的信号处理、数字高清摄像机等方面的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理解影视摄影造型元素与影视画面空间构建的技术环节和思维方法,初步掌握运用摄录像技术解决镜头表达的理念和技巧。接着讲授影视镜头构成,通过镜头构成概述,讲授镜头构成及目的、镜头构成的主要因素、镜头构成的特点、镜头构成的基本要求、镜头构成景别;镜头的位置法则,讲授影视镜头的视觉中心、中央位置、边缘位置、上方位置、下方位置;面积法则、突出主体、揭示作用表达重量感和重要性、表达重量感和重要性;方向法则、拍摄方向、拍摄高度以及平衡法则、绝对平衡――对称、相对平衡――重力平衡等等,使学生了解画面的形象元素,认识构图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构图方式。第三部分讲授构图中画面形式美的基础――线条与形状通过线条与形状的感情,讲授直线、曲线以及形状,然后通过组织造型元素,建立画面秩序,形成画面节奏,表达与传递情绪,揭示形象的象征意义和形象间的内在联系,衬托人物个性、线条的抽象与联想、引导视线等。摄像技术的实践操作是配合《摄像技术》课堂理论教学而设置的课程实践,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摄像技术课程实训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影视摄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并将其有效运用到影视摄像技术的实践之中。针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培养训练学生调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实践训练,使学生了解摄像技术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摄像技术的方法和技巧。《摄像技术》以对摄像机、三脚架、监视器、线材等的运用,是按照影视创作的规律创制作品的实践训练。实践环节的训练内容、训练规格都是按影视创作的规律和基本技巧设置的。通过对各个摄像技巧的实践练习,训练学生掌握影视摄像的技术技巧,使学生深入了解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熟练掌握创作的基本方法,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创作的一个重要实践过程,完成好这一重要环节,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了影视制作地流程及其重要性,提升了自己的影视欣赏和制作水平,形成了相对较为系统的影视知识体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完善了其知识结构,达到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还可以为学生的后期制作提供有效的辅助借鉴,并为完成完整作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摄像技术》课程的具体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影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设置的课程实践,实现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影视类课程实训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影视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将其有效运用到影视创作的实践中去。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培养、训练学生地调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影视短片、纪录片、电视栏目的创作为主的具体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影视创作地过程和主要技巧,并在作品中发挥创意思维,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不仅如此,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还可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进行具体的设置及调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所具有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教学提出如下层次要求:比如,熟悉影视创作的理论及应用知识;掌握影创作过程中需涉及到的摄像、剪辑、灯光、音响、配乐等流程的基本工具和技术;熟悉影视创作的基本流程,了解影视作品生产过程和生存环境;熟悉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能够重复和再现。以实践类课程为例谈影视教育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学生创作小组,以学生自主调研和创作实践为主。从影视剧创作流程过程的总体设计,到分阶段、分任务、分技术的具体实现,最后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实现影视创作项目的整体实现。在注重专业能力实训的同时,强调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注重学生预习、方案设计、按设计方案进行实训的环节,具有非常良好的操作效果。作者简介:郑婧怡(1980-),女,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和油画创作研究。

下载以ACM竞赛驱动程序设计类专业课教学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ACM竞赛驱动程序设计类专业课教学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