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敬畏自然
11敬畏自然 严春友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1)鹏 斥安鸟(yan4)蓬蒿(hao1)咫尺(zhǐ3)狼藉(ji2)相形见绌(chu4)美味佳肴(yao2)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导人
雄伟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花园,。无不为人们所陶醉。大自然孕育最聪明,最美丽,最富有灵性的人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你觉得这种观点对吗?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板书:敬畏自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积累字词(见书)。
2、自读课文,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并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作者的观点: 课文最后一段。
过渡:这一观点是否在课文一开始就提出来了?(学生回答是在结尾提出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进而提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又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呢?我们一起分析课文结构和内容。
四、合作探究,把握文意:
1、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明确: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谈起。
第二部分(2—10):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论述宇宙的生命。
第三部分(11)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
2、逐层分析: 第一部分: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第二部分:第一层(2—7):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 第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找出理由来,并读一读):a、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b、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c、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d、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互相补充。
五、学习课文
?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旧石器、新石器„„)(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六、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篇:《敬畏自然》教案(八年级下册)(定稿)
学习目标:
1课前预习,查字典,疏通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3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
4了解文章拟人、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学习重难点: 重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了解文章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学习设想:
1组织学生搞好课前预习,朗读课文,疏通字词,搜集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资料。
2创建一个和平融洽的学习氛围,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准备些必要的课件资料。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课件展示三组图片,让生谈谈观后对大自然的感受。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破坏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今天学习《敬畏自然》这一课,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二.自主研读,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积累字词。
c.简要写出对每一段的读书感受与理解.(用“我从第___段中读到了______”的格式来回答。)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
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
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
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案 新人教版
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案 新人教版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大自然、全宇宙„„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师:同学们,在上个世纪中期,屏幕上的这些话啊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流行来,请大声朗读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重点读好“改造一切”,“开道”等短语)
师:说说你读这些当年的“流行歌词”的感觉
生:豪迈!
生:人的力量压倒一切!
生:战胜自然的豪情!
生:征服自然!
„„
师:对,在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就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
人是万物之灵
人定胜天
征服自然
师:在过去,我们一直以为这些观点是真理,但是有一个学者严春友,他却说“NO”!(众笑)请同学朗读《敬畏自然》的第一自然段,用文中的词语来评价一下上面这些说法
(生朗读)
生:天真幼稚
生:不自量力
生:对立
师:对,所以,严春友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
生:敬畏自然!
【投影展示课题】
第二部分:共鸣:整理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
(一)整理观点
师:十八世纪的法国有一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叫伏尔泰,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是否同意严春友的观点呢?这有待我们学习之后才下结论但既然是教材向我们推荐的一篇课文,我们就首先要去理解他的观点,才有可能评论他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努力和文字发生“共鸣”,然后才可能“争鸣”产生“共鸣”起码应该做到两件事:
【投影展示】
共鸣:
整理观点
感受情怀
师: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它掷地有声的鲜明观点
【投影展示】
议论性散文:
观点鲜明
掷地有声
师:现在我们就来快速理清作者的思路,看看他的观点有哪些,这篇文章很长,也很难。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做这件事:先抛开第一自然段和末尾一段,请你快速浏览各自负责的段落,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说说每一段中作者的观点是啥有中心句的用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就需要你自己概括了(教师简单分组,每一个大组负责三段)
(生浏览,勾画批点)
(师生交流中心句,略在交流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比如“相形见绌”的“绌”等等)
师:真好,同学阅读有速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请同学们再进行深度提炼,用最关键的词语来回答老师的问题首先,作者让人类和自然比智慧,得出的结论是——
生:相形见绌
师:接着,作者又探讨了人类之于自然的作用,原来人类不过是自然的——
生:表达工具
师:最后,作者进一步研究人类和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原来大家都是——
生:兄弟姊妹!
师:于是,严春友最后这样归纳,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感受作者的情怀
师:作者的观点确实很新颖,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它和普通议论文不一样的是,它和散文一样讲究飞扬的文采,彭湃的情感
【投影展示】
议论性散文:
诗一样美的语言
酒一般浓的情感
来,同学们,只有体会到了《敬畏自然》一文中诗一样美的语言、酒一般浓的情感后,你才可能真正和严春友产生共鸣先让我们来做一回诗人老师把第四自然段的文字做了一个变式,大家这样来朗读【投影展示】
(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
(领)实在是相形见绌
(男)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
(女)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
(男)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
(女)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
(领)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领)展示出大自然——
(合)深邃、高超的智慧
(师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反复朗读,选定领诵者,灵活地点评激发诵读的热情)
师:读得好!告诉我同学们,你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诵这段诗一般的文字的?
生:自然是那样的神圣伟大,我怀着敬仰之情
生: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
生:我深深地被大自然的美征服了
师:是啊,同学们,也许,这就是“敬畏自然”中的“敬”吧!请再读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个耐人寻味的句子:
【投影展示】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生读)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句子中为啥不用“大笑”,而要用“窃笑”呢?
生:“窃笑”是悄悄地笑,和“大笑”的意思完全不一样后文中说大自然就像母亲一样,是母亲在悄悄地笑
师:哈哈,解释得很好问题是,为啥大自然母亲就不开怀大笑呢?
生:我想大自然母亲是想保护人类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吧
生:人类这个孩子太荒唐了,太无知了,母亲有点儿不屑于笑
生:我想这主要还是因为爱,母亲爱孩子,如果大声地嘲笑孩子的话,孩子会无地自容的
生:这个“窃笑”表现了母亲的宽容、仁慈、大度
生:我觉得也表现了大自然母亲相信人类这个孩子一定会成长,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和荒唐的 „„
师:哦,王老师家的小儿子也经常会有天真可爱幼稚甚至荒唐的言行,许多时候,我们家里三个大人也是偷偷地笑,因为我们理解小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特点,要保护他表达自己的欲望,相信他会成长成熟的同学们,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作为人类,你的情感是怎么样的呢?
生:我很惭愧
生:我觉得很无地自容
生:我觉得我们人类很幸运,有这样慈祥善解人意的自然母亲
„„
师:对啊,孩子们,这也是“敬畏自然”中的一种“敬”啊,在反思自己之下的“敬”往往是最深刻的再来,我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最末一个句子
【投影展示】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组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一定要读出反问句的强调意味)
师:如果有时间,相信同学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一定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大家看,这是黎斯豪等几位同学在课前仿写的作品
【投影展示】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谁能断言那成片成片倒下的树木不会是人类为自己准备的棺木呢?
谁能断言那干涸的月牙泉最后的一滴水不会是人类最后的一滴眼泪呢?
谁能断言那大面积排出的废水不会是人类已经变质的血液呢?
谁能断言藏羚羊死前的咆哮不会是人类灭绝前的呻吟呢?
谁能断言城市中那漫天的烟尘不是人类自己的骨灰呢?
谁能断言那被黄沙所吞噬的道路不会是人类通往地狱的黄泉路呢?
(指导学生倾情朗读,个人读和集体朗读结合,读出高潮)
师:同学们,倾情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的内心又涌动着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我害怕!
生:恐惧!
生:战战兢兢
生: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了!
„„
师:是啊,同学们,如果人类不觉醒不改变,这些句子中描绘的景象就是我们人类的穷途末路啊!这恐惧这害怕也许就是“敬畏自然”中的“畏”的一种表现吧这三个例子,仅仅是老师从文本中挑选出来的普通的例子,如果大家深入下去,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体会对自然的敬仰,对自我的反思,对人类前途的担忧,无数情感聚合在《敬畏自然》的文字中,让我们深深地被震撼现在,你觉得,你和作者能够产生一些“共鸣”了吗?
(有的回答“是”,有的点头,有的表示怀疑)
那么,现在我们要反思作者的观点,看看是否能够和作者“争鸣”呢?严春友认为我们应该“敬畏自然”,但是,有人提出了和他针锋相对的观点请看:第三部分:争鸣:反思作者的观点
【投影展示】
1.我们都是幸存者(节选)文 / 周国平
2.驳“人要敬畏大自然”(节选)文/ 何祚庥
(引导学生速读,把握作者的观点)
严春友:敬畏自然
周国平:顺应自然
何祚庥:征服自然
师:同学们,请问,你更赞同谁的观点?
生:学习了《敬畏自然》,我觉得严春友的观点还是更有道理的但是呢,“敬”可以,“畏”大可不必“畏”只会让人类变得谨小慎微,更加无所作为 生:我赞同周国平顺应自然的观点汶川大地震才结束,我们看到了自然的力量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抗拒的,人类根本就不可能真正征服自然除了顺应自然之外,人类其实并没有出路
生:我不同意周国平的观点如果仅仅是顺应,人类就成为了一事无成的人类了就如汶川地震,如果我们在地震预测的技术上更先进一些,我们建造的房子更结实一些,那人类所受的损失就会少得多
生:我同意周国平的观点太消极了!
生:我觉得何祚庥的观点有道理我们人类应该是积极进取的,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奥妙,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生存
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和征服自然是两回事征服自然有一种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味道但其实,人类在自然面前确实算不上有多高贵多聪明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像严春友所说的那样敬畏自然
生: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征服自然
生:我还是觉得不要用“征服”这个词语比较好最起码,人类和自然应该是平等的吧
生:把这三个观点糅合起来就好了对自然,既要心存敬畏,但是又要去了解它,探索它的奥妙,在某种程度上让自然为人类所用但是总的来说,人类还是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做事
„„
师:其实,同学们,你们在讨论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赋予了“顺应”、“征服”、“敬畏”这些词语新的涵义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两样东西,一样是我们头顶上繁星密布的苍穹,一样是我心中的道德律不知道同学们如何理解康德所说的“苍穹”,但王老师更愿意把它理解为自然什么是自然?自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 4 课文《敬畏自然》所在的第三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在回答这个问题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学案 新人教版
《敬畏自然》学案(无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
2、理解“敬畏自然”的深刻含义。
3、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4、体悟反问、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重点】:
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难点】: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积累字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划线处的汉字写拼音
(1)zhǐ()尺(2)蓬蒿()(3)相形见绌()(4)混淆((5)狼jí()(6)美味佳yáo()
2、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自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沾沾自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精巧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高深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任选一个成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
1、题目“敬畏自然”是什么意思?
2、文中哪一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敬畏自然”?请写出相关的语句。
三、研读赏析)
4、研读第6段,回答:自然智慧与人类智慧的关系如何?
四、品味语言: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任选三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当堂小结】作者在本文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课后作业】《教材完全解读》11课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敬畏自然教案
《敬畏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速读文章,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3、体会反问加强语气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
学习在速读课文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精神。【教学重点】
1、学会速读文章,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教学难点】
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图片、资料,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预习课文。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勇气,但是,现在许多人提出要敬畏自然,到底哪个观点正确呢?今天我们学习《敬畏自然》,详细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速读文章,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3、体会反问加强语气的表达效果。
4、培养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思想。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的自主学习成果吧!
1、展示作者名片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其中《大自然的智慧》一文入选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及广西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
2、展示搜集资料
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第一个时期,在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
第二时期,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进入了开发阶段。
第三时期,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
第四时期,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展示重点词语读音,然后多种形式读写。
蓬蒿 péng hāo 咫尺 zhǐ 深邃suì 混淆xiáo 鲲(kūn)鹏 相形见绌chù 硕大无比(shuò)
4、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咫尺:比喻距离很近。美味佳肴:味道鲜美的食品。混淆:将许多事物弄混。
精巧绝伦:形容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不自量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
四、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速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同学们,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现在请大家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谈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点拨:本文谈论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在以前的时候,人们常常对待自然抱有怎样的态度? 点拨: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3、对待自然,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点拨:敬畏自然。
4、请你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每一部分内容概括出来。然后说一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点拨: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人类错误的观点:要征服自然。第二部分(2—7自然段),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第三部分(8—10自然段),论述宇宙间的生命是与人类平等的弟兄。第四部分(11自然段),点明作者的观点,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作者从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宇宙间的生命是与人类平等的弟兄,两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活动二:大声朗读,感受人类狂妄
同学们,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豪气壮志的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然而这种思想对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类比手法,提出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说明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不同的普通的一部分,“殊不知”、“天真幼稚的孩童”包含一种讽刺、批评,表现出作者的冷静态度。
2、“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滴水来代替大海。”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明了什么观点?
点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告诉读者人与大自然相比,何其渺小,表明了人要征服自然是自不量力的行为。
活动三:仔细品读,感受大自然的智慧
同学们,“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为什么呢?因为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仔细品读2—7自然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点拨:通过概括每一段的意思进行分析。
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也许在后人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
人类取得的成就可能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2、“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这句话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把大自然观看人类的智慧活动,生动形象的比作鲲鹏看待斥鴳一样,“巨大空间”与“咫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突出了人类的智慧活动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3、“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点拨: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4、“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这句话中的“不过尔尔”是什么意思?
点拨:“不过尔尔”是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这句话运用类比的手法,写出了与宇宙中比我们的智慧高得多的生物相比,我们的智慧微不足道。
5、为什么说“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点拨:这句话是中心句,我们分析下文即可。
因为世界万物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
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6、如何理解“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点拨: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7、为什么说“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点拨:结合上文语句回答。
作者认为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8、为什么说我们爱护自然就要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
点拨:因为我们人类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们人类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爱护自然就要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
活动四:认真默读,理解宇宙生命
同学们,作者说“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为什么呢?大家认真默读8—10自然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说“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这句话说总结的语句,应该往前找原因。
因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宇宙的其他部分、其他生命是与人类
平等的生命,是与人类亲密无间的。
2、第8自然段有许多带“?”的语句,分析一下,它们分别是什么语句?它们想表达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注意区别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注意区别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1、疑问句是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2、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讨论后明确: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这个句子是疑问句。对别人质疑“宇宙有生命”提出反问。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是: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这个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强烈,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宇宙没有生命,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这个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强烈,突出强调自己的意思。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这个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
这个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强烈,突出强调自己的意思。活动五: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内涵
同学们,作者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那么如何敬畏自然呢?请大家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合作交流下面的问题:
1、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敬畏自然?
点拨: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2、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点拨: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课文作者却主张“敬畏自然”,对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惧,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呢?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我赞成人定胜天的观点,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证明,人类正是在与大自然斗争中走出了一条生存的道路,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战胜大自然的结果,主张人定胜天并不意味着要与自然为敌,而是说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有计划地改造自然。
我赞成敬畏自然的观点,正如课文所说,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只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中的一个水滴,所以,人类宣称要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行为,人类既然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类的智慧就应该从属于大自然的智慧,人类要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应该爱护自然,敬畏自然。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所以,我们人类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应该时时想到爱护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才能在地球上长久的生存下去。
六、布置作业
1、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
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手抄报,在班上交流。
2、推荐阅读: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全文。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严春友 错误观点:征服自然
比较智慧 宇宙间的生命平等 作者观点:敬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