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体会作者审视了自己以往15年尤其是病残以后的心路历程,重新获得的对人生、命运的智慧认识;
2、体会、借鉴本文的写作艺术。
二、教学过程
一、解题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二、解读第一部分 1.阅读第一部分
2.对这一部分的解读应从整体感知文章开始,抓住课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至少曾以如此。为什么地坛对作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作者,这便构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础。
3.接着分析作者怎样抒写他与地坛的关系。
课文没有浅薄地写地坛如何美丽壮观,如何生机盎然,让人不由得恢复对生的留恋和热爱。事实是课文倒写了不少园子里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地坛对作者的影响不是在简单比照中完成的,地坛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有其独特的方式。(文中第四段写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什么意图呢?“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就是了,一边是大都市的喧嚣,一边是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一下就打动作者的,就是地坛的宁静。)
4.作者从地坛公园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人生真谛,那么地坛公园的景象如何?试用一句话概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感悟到的真谛又是什么?
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当年,他在21岁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但他通过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成功。
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正确抉择,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并没有谈论这样严肃的内涵,而是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显然不是。不难理解,当一个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三、解读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二部分
2.终于,地坛从我们眼前退后了,在第二部分课文,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形象。
解读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我们可来寻根溯源。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个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3.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
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
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四、合二为一,整体驾驭
首先以作者要解决是否生存下去的思想冲突为起点,这是课文的“原始冲突”。
其次,作者的特殊问题需要一个特殊环境来解决,这个特殊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
再其次,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悟得益于地坛公园和谐、平静的自然关系,得益于他独处其间受到的心灵启迪。
又次,是母亲保障了他去地坛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说,是母亲协助他走过了参悟生死的路程。
又次,母亲在帮助儿子解脱精神重负的同时,自己背上了一点不比儿子轻松的精神负担,因为她深知自己如果下错决心就将送儿子入死地,这是她平凡生活中所可能犯的最严重错误,但她为了儿子愿意冒险。
最后,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怀念。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心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因为地坛是上述一切的见证,这条思路可叫做“我和母亲的地坛”。
五、地坛—我—母亲 我们在对“地坛”“我”“母亲”三者的关系分析中,逐渐明朗下面的连环组合:
母亲向我提供了地坛,地坛向我提供了生机,生机为我带来了成功,我的成功提供了母亲的骄傲。
如果每个环节都实现的话,那么母亲得到的回报,即对儿子成功感到骄傲,就会成为母爱的新资源,使母亲更愿意为儿子做一切。这时连环套将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它就是圆满的。
不幸的是,母亲的早逝使她没有机会感受到儿子带来的骄傲,连环套断裂在最后一个环节上,这是本文悲怆基调的缘由,而渗透全文的思想感也就离不了忧伤、痛苦,毕竟,儿子的新生跟母亲的早逝被宿命地结在了一起,读来不由人不感伤。
六、语言特色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还往往透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出睿智与机敏。
比如写历尽沧桑的地坛公园:“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一组整散结合的句子极具概括性。同样是写这座古园,说到十五年中“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时却又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
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守。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
作者在抒发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时则写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比如你……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
七、小结
本文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模山范水的纪游作品,地坛对作家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他已进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作家进入了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这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因此,作家虽然写了地坛的外观,但他没有对地坛的古今沿革进行考索和记叙,也没有对地坛的面貌作什么总体的细致的描绘和刻画,作家情所独钟,抓住的是地坛那种对他心灵具有启发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坛的精髓,地坛的魂。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动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史铁生生命的组成部分。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篇:语文:高一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教学目的】
1.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2.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3.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
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难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教学步骤: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朗诵:汪国真《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教师抒情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作者介绍
北京市人,当代著名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 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 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业作家。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易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心魄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作者对他作品最好的诠释。
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阅读本篇,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三、听朗诵,感受课文 1.听课文第一部份朗诵
2.学生齐读第3段、第5段、第7段
四、研讨课文
(一)研读讨论: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既能切合作者的心境,又能给作者以生活的动力。
(二)探讨:在地坛中不断感悟的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你如何看待史铁生的生存状态。参考: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他坦然豁达,但没有激情。
(三)探讨: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前半句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后半句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五、拓展阅读【见课件】
第二课时
一、听朗诵,感受文本 1.听第二部分的朗读
2.齐读第3段、第7段。
二、研讨课文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研读探讨: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母亲又是怎样对待 ?
2、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看文章:《说说史铁生》
3、请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拓展:坚强的母亲,一份毫不张扬的爱…… 看文章《秋天的怀念》
看视频《母亲》
四、小结
1.学习这篇散文,可值得借鉴的有几个方面?
①要关心残疾人:一个人一旦得残疾,就丧失了部分生活权利,如果再无出路,让他们陷于绝境,就很可能由绝望至轻生。我们应该让他们也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残疾人也有成就感,只要得到适当的发展空间,他们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要珍爱生命,顽强生活:本文唤起健康人的幸福感,唤起我们的生命意识。无论什么人,无论遭遇到什么不幸,都不能放弃生命。只要想到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想到如果轻生将会给母亲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就知道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史铁生以一个截瘫病人登上文学圣坛,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大的激励。每个人只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顽强奋斗,都可以碰撞出一条成功之路。
③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察,去设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
2.引用史铁生的话,加深对史铁生的了解,积累写作资源。关于写作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我的写作因此与文学关系疏浅,或者竟是无关也可能。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四下里张望;走得怵目惊心,便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 …
关 于 残 疾
… …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残疾即残缺、限制、阻障。名为人者,已经是一种限制。肉身生来就是心灵的阻障,否则理想何由产生?残疾,并不仅仅限于肢体或器官,更由于心灵的压迫和损伤,譬如歧视。歧视也并不限于对残疾人,歧视到处都有。歧视的原因,在于人偏离了上帝之爱的价值,而一味地以人的社会功能去衡量,于是善恶树上的果实使人与人的差别醒目起来。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疏离,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呼唤什么?比如,残疾人奥运会在呼唤什么?马丁·路得·金的梦想在呼唤什么?都是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残疾与爱情的消息总就是这样萦萦绕绕,不离不弃,无处不在。真正的进步,终归难以用生产率衡量,而非要以爱对残疾的救赎来评价不可… …
五、课内阅读
看文章《关于信仰,关于残疾--史铁生》 看文章《宁静的史铁生》
第三篇:我与地坛教学案
《我与地坛》课堂教学设计
山东冠县武训高中
么子响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解开“我”与“地坛”两者之间的关系,领悟史铁生“荒芜冷落——生机盎然——活力永存”的心路历程。
2、能力目标:学习史铁生在此文本中采用的语言形式,期待今后作文中运用之。
3、思想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要好好地活着。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解开“我”与“地坛”两者之间的关系,领悟史铁生“荒芜冷落——生机盎然——活力永存”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学习史铁生在此文本中采用的语言形式,期待今后作文中运用之。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自主找出史铁生的心路历程,教师不断启发和点拨。同时让学生们不断训练句式的表达,以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教学过程:
一、由海子诗歌《活在珍贵的人间》导入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容易,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所有,相信未来,热爱生命,食指如是说。但有时当我们身处险境和绝望境地的时候,我们似乎也有一种逃离与消沉,那么人应该怎样活呢?本单元的课文告诉我们答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铁生是怎样最终对生命的阐悟与释然的呢?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
我们来看看史铁生与地坛是怎样地联系在一起的呢?
二、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一)、初步感知,整理基础
今天我们学《我与地坛(节选)》,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条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请大家花几分钟默读这篇文章。(对照词语手册中的生字词注音)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请大家说说,残废了的史铁生最后为什么没有选择死?(以此问题理顺全文总思路)教师明确:(1)、求生的本能。(2)、在地坛中思考了“要不要死”“为什么生”“应该怎样活”三个问题。
2、教范读第六节。(强化记忆,为下面的学生朗读作铺垫。)最后得出结论:
“要不要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为什么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怎样活”——在地坛中得到启示。
3、怎样理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教师明确: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悲痛之后,作者从地坛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将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三、研读文本,品味语言,领会深意
(一)、史铁生为什么选择了地坛?(以此问题,引出学生对于两者共同点的思考,并且也顺带引入了史铁生的个人介绍。)
明确:史铁生之所以选择地坛而不是天坛之类,那是因为他跟地坛之间有许多共同点。此时,史铁生这个人的遭遇,正如同被冷落的地坛一样,都是荒芜的,在感情上觉得是被社会遗弃的,两者在精神上是共通的。
出示幻灯: 史铁生的个人遭遇: 从小生长在北京城。
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
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
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站立起来。
(二)、1、地坛的景物有些怎样的特点?它们都给你怎样的感受? 教师明确: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总结: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的。比如“剥蚀”了“浮夸”,“淡褪”了“炫耀”,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史铁生在地坛里看到哪些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生命意识? 教师明确:(第五自然段中: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停。总结: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3、朗读六个“譬如”章节,品味语言,感悟心灵。教师明确: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总结:如果说第五段的景物史铁生还是带着苦闷在看,那么这六个“譬如”中的苦闷,怕是已经少很多了吧。感情色彩已经发生了变化。
4、从这六个譬如中我们来感受史铁生的“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这些句子相当有艺术性,而且其中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也是别出心裁的,比如雨燕把天地叫喊得苍凉,暴雨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再比如,味道是熨帖而微苦的,等等,这些新奇的搭配,放到试卷上,叫病句,放到作品中,那就叫文学。史铁生的语言是一种繁复的美。可模仿。
5、史铁生对死这个问题最终想通来自对自然的启发、自己的思考,但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因素是母亲对他的影响。试着阅读写母亲的部分,思考: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但第二部分是写母亲,母亲与地坛之间又有着什么共通的东西呢? 教师明确:大地是母亲,母亲是大地。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母亲是我生命的依托。地坛历尽沧桑,母亲饱受磨难。地坛沉默,母亲不语。
不但作者与地坛有相似性,母亲与地坛也有相似性,由此看来,第一部分不仅仅有铺垫的作用,作者也赋予了地坛以更多的内涵,荒芜的陈迹处处散发着生命的火花,闪耀着灵性的光辉。“我”、“母亲”、“地坛”三个“意象”组成了这样的“意境”:风风雨雨中,地坛安详而忠实地等候着我;日日夜夜里,母亲焦灼而惊恐地牵挂着我。
地坛给了我生命的不屈意志,也见证了母爱的无私伟大。作者正是通过感悟地坛而解读母亲。
6、“哀莫大于心死”,但就本文而言,却是“痛莫大于心不死”,你看,儿子的不幸遭遇带给母亲深深的伤痛,母亲的过早去世留给儿子阵阵的苦痛。尤其令作者痛悔不已的是,母亲活着的时候,时时刻刻为他惊恐而担忧;而当他渐渐地走出阴影,并且取得能让母亲欣慰的成就时,母亲却在49岁的年龄上告别了人世——“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对普通如我们一般的读者来说,阅读《我与地坛》,更能产生共鸣、产生强烈震撼的或许正是第二部分。是的,孩子的每一次自由都是母亲无尽的担忧,儿女的每一份磨难都是母亲加倍的伤痛。
四、作业示范: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
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已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1.请从选段中找三个字来概括史铁生思考过的三个人生问题。(3分)
▲生
、死
▲
▲活
2.关于出生和死亡的问题,作者思考出什么样的结论?请分别摘抄原文一句话来回答。(2分)
明确: 出生“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或者“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3.“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请综合两段文字简要回答常到园子里去的原因。(3分)
明确: 园子使我从绝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园子让我懂得怎样去生活,园子是我的精神家园。
4.下面是对两段选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二项是(2分)(A D)
A.“这样想了好几年”中的“这样”是指“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B.作者在地坛里终于弄明白出生和死亡都是上帝安排好了的,人只要顺其自然就行,这种想法带着宿命论色彩,是消极可悲的。
C.“怎样活的问题”“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魔鬼比喻这个问题消耗人的精神和
体力,恋人比喻这个问题让人心情愉快。
D.对于“怎样活”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列举了地坛里的种种景物,从它们身上获得启迪,这样写显得含蓄有味。
五、总结全文。
史铁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想通了好好活下去以后,他把自己对未来的理想寄托在文学上面,请看他的辉煌成绩: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笔记》;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六、布置作业
完成《名师一号》,课外阅读余华的《活着》
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要不要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为什么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怎样活”——在地坛中得到启示。
第四篇:粤教版精品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坛》教案
吴汉伟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长跑运动员,他一心想出名。他的愿望是:自己的照片被展示在街头的宣传栏里,因为自己长跑成绩突出。他顽强地跑呀跑,当他跑了第十五名时,宣传栏里展出的是前十名的照片;当他跑了第七名时,宣传栏里展示的是前六名的照片;当他跑了第四名时,宣传栏里展示的是前三名的照片;当他跑了第三名时,宣传栏里展示的只是第一名的照片。他终于跑了第一名,可宣传栏里展出的是这次比赛的群众场面!这个一个多么不幸运的“人”啊!(板书“人”)。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比这更加不幸的人,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一个大大的人,大写的人,顶天立地的人。那么,如果严格人失去了双腿,他又该靠什么来支撑他的世界呢?
■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他说:妻子没日没夜地守护着我,任何时候睁开眼,都见她在我身旁 ■他说:残疾人是个体的问题,而残疾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21岁的他突然因病致瘫,从此在轮椅上一坐就是30多年 ■他曾想过自杀,但最终找到了文学之路来解放自己
■现在他一周要做三次透析,但他仍坚持写作,那怕一天只写几行 ■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他就是史铁生。
有那一个同学了解他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以9秒99的速度夺冠,卡尔•刘易斯是数届奥运短跑冠军,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但卡尔曾经和一个中国作家会晤时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你比我更强大。这个人是谁呢?这是在一个文人相轻的传统中,却得到异口同声颂扬的人!就是中国的传奇作家——史铁生。关于史铁生,同学们了解多少,谁来谈谈?
生1:我知道他是一个双腿残疾的作家,但却写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师:什么优秀的作品,能够列举一些吗?
生1:我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遥远的清贫湾》,还有《我与地坛》等。师:好,说得不错。知道史铁生名字的含义吗? 生(齐声):不知道。
师:要知道,作家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节,常常影响到我们对他们作品的认知。作为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是对他作铁生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段话也品的最好的诠释。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把课文默读一遍,读的过程中,要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深厚情感和哲思。
二、品读文本
师:好,都读完了。我提一个问题,你们如何读一篇文章?
我的方法是,先是读一篇文章,然后读一种人生,再是读了段感悟。
1、读一篇文章
1: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师: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作者的再生之地,找出写地坛的一个关键句。2: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里等待了四百多年。
3:我认为那句只是引出地坛,能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学生大都同意后者,教师(板书这句话):荒芜在哪里?为什么又说不衰败呢?
4:荒芜很明显嘛,是说它显得很破旧;至于不衰败是说里面的动物,哦,还有植物很有生机。
师:我还想再补充一点。荒芜除了残破之外,还跟人们对它的态度有关,当时的地坛无人重视,不管是官方还是百姓。(有学生说,对,人们上下班抄近路才去呢!)说它不衰败是因为它的内里各种生物充满生机,它丢掉的只是——,见学生回答有难度,教师提醒:剥蚀的是什么琉璃?淡褪了什么朱红?学生从“浮夸”、“炫耀”中马上找到了答案,它只是失去了虚荣、浮华。
5:地坛至少给作者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思考的场所,我觉得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 身影,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灵魂。
6:我认为地坛也有创伤,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
师:你说得真好!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佬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作者自己的磨难跟地坛的沧桑相比真是渺小的。7:我认为园中的花草和虫子对作者的态度变化很重要。师:是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教师打出第三段的景物描写。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8:我喜欢写蚂蚁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
9:我注意到蜜蜂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其间,感觉很稳。蚂蚁的稳和作者的烦躁不安形成对比。
10:我注意到蝉蜕,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师(掩不住脸上的喜悦):我真想为你鼓掌!
11:我也注意到蝉蜕,但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学生鼓掌)
12:我注意到露珠。它在叶子上滚动、聚集,然后继续滚动,再聚集,露珠就越来越大了,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掉下,如果这时有阳光,那就太美了。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
师:说得很好。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窸窸窣窣的声音?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震撼性的!草木生长的声音呢?作者曾长时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现在草木竞相生长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热流,这声音在他听来是那样的真切!
师:现在我们小结一下。虽然不能一一对应说蚂蚁教会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便如何,但几年的观察、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在解释“不能理解园子的人肆意雕琢它,但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时候,作者用了六个譬如,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师: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和前一段相比如何?
13:我觉得这一段写得更大气,这一段写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而上一段写的是蚂蚁、瓢虫、蝉、蜜蜂。师:我请那个刚才笑的学生发表一下高见。
14:我同意他说的大气。但认为前一段的生物是自得其乐,过一种“小资”的生活;而这段的事物大多有某种不好的境遇,如雨燕、落日都有和命运抗争的意味。我认为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生18:我还觉得古柏和落叶身上有很好的东西。古柏永远那么镇静,落叶在生命即将结束时那样坦然。
师:是啊,一个是宠辱不惊,一个把死当成必然降临的节日。它们是生命中的长者、智者。
15:六个“譬如”,从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这不是一种永恒吗?]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16:“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到使这里不再衰败,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顺从自然。生6:(1)为什么说忽然间什么也找不到了?
生7:一是遭遇不幸,二更主要地是被击昏了头。
生8:“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两个“世界”如何理解?
生3:前一个指“现实”,后一个指逃避现实的“精神世界”。
生9: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到这世上的小昆虫,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没有同学回答,解铃还须系铃人呀,你说说你自己的理解吧。
生9:我想一是焦躁,二是同病相怜,三是你们有什么活头,我又有什么活头。
师:你思考得很深入,一二三,都很有道理。实际上,精彩的答案往往是属于提出问题的同学的。
生10:(4)蚂蚁想透了什么?
生11:实际上是写史铁生自己想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10:“疾行而去”有什么含义?
生12:想好了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作者有时想到了生活的出路,也有一种“疾行而去”的狂热。
生13:写“瓢虫”象征着什么?
生5:我觉得这是在写作者的思考状态:想累了,歇一会儿,忽然走神了。
师:想象精彩。
生14:“蝉蜕”?
生8:这可能是写作者思想斗争的:经历了一场思想的“蝉蜕”,一种新生,痛苦之后的新生。
生15:露水一句的含义?
生16:露水生命短暂,但也有它的坦荡,也有它的辉煌。
生3:史铁生在痛苦中挣扎,好好地活下去的念头,终于压弯了软弱、颓废、沮丧的“草叶”而放出万道金光。
师:精彩!
生:还写出了作者的精神幻觉。我们在精神发呆或特别专注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感觉。
生17:为什么能听到草木生长的响?
生18:是用心听到。因为平静下来了,感到生命的顽强、可敬、可爱,有这样的心理基础,他才能听到。
师:大家的表现可让老师平静不下来了。可是,史铁生需要平静,我们也需要平静。马克思也说,宁静是唯一能够产生成熟果实的土壤。下面让我们平静下来齐读第五段。
师:下面我在大家问答的基础上,谈谈我个人对这些写景的理解。它是史铁生内心挣扎的形象表达。他的心理忽而很稳定,忽而想透了什么,忽而又很不耐烦,头脑发热,忽而想到过去,深深寂寞,忽而又想到出路,内心里爆发出万道光芒。总之,痛苦,飘忽不定,然而又有一种生的欲望,一种生还要有意义的生的欲望。非常真实。
也可以这样看,自然充满变化。人生如此,草木昆虫在变化中发展、生长;那么,自己的苦难也是充满变化的人生中自然的事,苦难之后,新的生机的降临也是自然的。
总之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地坛给了史铁生内心的平静,地坛使史铁生认识到生命的顽强、可敬,地坛还给了史铁生人生哲理的思考,提升了史铁生的人生境界,所以他在中这样写道:
师:这六个譬如,就如同六幅画,看到这六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19:对第一幅,我想到“夕阳无限好,„正因‟近黄昏”;也让我想到坎坷是灿烂的,对于强者来说。
20:对第四幅,我想到了老师刚才说的两句话:那个获诺贝尔奖作家的和马克思的。
师:哦。是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说的,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再好生忍受生活的时候,一颗树会对我们说,平静,平静,瞧着我!马克思说的是:
宁静是唯一能够产生成熟果实的土壤。
21:我也想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
22:我想的是第二幅: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引发对生命的惆怅、伤悲、思考。
生2:第六幅:秋风扫落叶,落叶却飘摇歌舞,坦然安卧,使我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大家联想都很好。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是这样,能够激发读者挥动联想与想象的双翅;高水平的阅读也应该是这样挥动联想与想象的双翅。
石门落日,容易伤感,史铁生却看到光辉灿烂,最为落寞的时间,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盖一切,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候,孩子们的脚印却让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苍老而孤独的古柏树,让他看到了亘古不变的宁静之美;暴雨骤临园中他闻到了灼烈与清纯;秋风忽至,似乎满目凄凉,然而,他看到的落叶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总之,他是从凄凉之中,看到美好,看到人生的丰富。正如《我与地坛》第七部分中说: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在这一面熄灭着走下去,散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上烈火朝晖之时。在这一方看来是落日,在另一方看来却是旭日;在悲观看来是落日,在悟出了人生哲理的人的心里和眼里,看到的却是旭日东升。
另外,我认为这一部分还可以有另一种理解:写的是史铁生在人生不幸中所体味出的,人生真正的一种沧桑之味。不管我们怎样理解,总而言之,地坛使史铁生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地坛成了史铁生无言的母亲。
下面总结一下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作者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的外化。
最后老师提一个寓言故事,说掉在枯井里的驴子,主人无法救它,只好埋它,结局可能是什么呢?
23:爬了上来:驴子把埋葬自己的土块变成了提升自己的阶梯。
24:悲观绝望地死去:主人都不要我了,我还有什么活头。
25:主人都没有办法了,我还能怎么办!
师:让我们齐读“把埋葬自己的土块变成提升自己的阶梯”,作为精彩一课的精彩结束。
2、读一种人生
教师: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
思考:作者所描写的地坛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关键字词和关键句)
学生:废弃、荒芜冷落(板书)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教师:还有没有对地坛的描写?
教师:可以说:地坛的破破烂烂的样子突出了剥蚀状、淡褪状、坍圮状、散落状,经过了四百多年风雨的洗礼,这些古建筑已经失去了原来鲜艳的颜色,没有了往昔的辉煌和宏伟;而荒园的破败又烘托了落魄者的精神状态。那么,作者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学生:第三段,“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到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教师:21岁可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用作者的话说,最狂妄的年龄,然而,作者却残废了双腿,没有了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在作者看来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离他而去了,我们可以想象,突然的残疾对作者的打击是很大的,我们看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状态,失魂落魄荒芜冷落的古园,正给作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考的机会。作者每天来到这里,看见太阳循着自己永远不变的路途东升西落,在满园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很容易回想自己以前的时光,并思考自己的过去。
指导:“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
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一个世界”是指现实的社会环
境,“另一个世界”是指不与人接触的个人封闭世界。而具体的说来,这个“另一个世界”就是指的地坛。
老师:“我”是不是经常去地坛?
学生:是
老师:“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学生:(第四段)“自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在人口密聚的大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地坛是宁静的。
教师:在人口密聚的、喧嚣的大都市,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不仅衬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学生: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第六段)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教师:“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成了一个事实,是没有必要辩论的问题,我们只有无条件地接受这个事实。同时,人出生了,必然的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就像我们平常要经历的一个节日一样,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自杀,没有必要自己决定是生还是死。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用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请同学们找一找。
学生:“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象棋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教师:那么这个比喻和生死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相信大家都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学习,而很晚才可以休息,就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这样的日志是枯燥而乏味的,但是忽然想起考试结束了我们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了,一个长长的假期可以任我们安排,这样你的心情会不会好多了?
学生:是的
教师:也就是说,在你很迷茫,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你突然想明白了,才感觉原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教师:来地坛以前,由于双腿残废而极端痛苦,有死的念头,而来地坛,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为什么地坛使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呢?地坛仅仅是荒芜吗?
生6:我觉得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追寻,第二部分是解答。我觉得这样理解,特别简捷,思路也特清晰。师:好,那就最后一种,路是你们自己选择的,无论如何艰难,你们也要走下去,对不对?十五年来,史铁生在地坛里苦思冥想,上下求索,那么,作者追寻的问题究竟有哪些?
生7:史铁生追寻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我的身体是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就此结束?也就是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问题是,既然生命是苦痛的,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出生?第三个是,我应该怎么去活?这是作者的心魂。
师:作者追寻的结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话,谁来说说? 生8:对第一个问题,作者思考了多年,终于领悟到“死是一种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对于死,应该顺其自然。师:第二个问题的感悟是什么?
生9:第二个感悟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我为什么出生”,这是一个无须思考的问题。
师:那么,现在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文章的核心问题,“我应该怎样去活?”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命运的冷酷、残忍、不公。
生10:对于这个问题,第一部分作者没有给我们清晰的解答,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
师:具体来说说。
生10:比如,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小生命活跃其间。还有夕照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等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师:说的不错,我现在再回到文章的切入点上来。作者为什么把自己人生的追寻,放在地坛里来完成?就是说,我与地坛有什么联系?地坛在我的追寻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能起这样的作用?
生11:我认为作者和地坛惺惺相惜。从“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作者强调两者的近,不仅是距离上的,还有缘分上的,甚至还有命运上的。
生12:我认为地坛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导师。他用自己的历经沧桑,荒芜并不衰败来开导作者,提高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生13:我认为两者的关系是同病相怜。有共同的遭遇,所以,作者才会有共鸣,才会因此想通很多问题。师:好的,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提炼出了以下关键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人生导师。下面请同学们为它们找出依据,当然还可以补充新的见解。
生14:作者花费很大的笔墨来写地坛的破落,我觉得是大有深意的。地坛剥蚀、坍圮、淡褪、散落;而我残疾、没工作、没出路。地坛荒芜冷落,而我失魂落魄。两者之间确实有一种宿命。
生15:我想补充,地坛在喧嚣的都市,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冷清的宁静的背景。我觉得这个背景起码有两个好处,一是这种情绪正好和作者的心境相吻合,二是在安谧、沉寂、荒芜的园子里,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另外,作者对地坛、对地坛的景物的解读,实质就是对世界对生命的解读。
生16:还有,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什么时候?应该是地坛破落的时候,应该是我残疾无路可走的时候。该来了,为什么该来?自己因为双脚残废,而心情悲凉,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来调试自己的心绪,而园子正好处于一个荒芜冷落的境地,也需要人的陪伴。所以说,史铁生和地坛的相遇,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精神上的相遇,这或许是一种缘分,一种宿命!
生17:地坛尽管荒芜了,但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我觉得这是作者借地坛来说自己。地坛在岁月的流逝中显出永恒的一面,作者由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欣赏到人类前进的步伐与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吸和歌唱,在不屈中获得尊严,在苦难中享受幸福,在虚无中创造价值,完成了自我的“超越”。师:在这个荒芜的园子里,作者化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这一过程是艰苦的,但也是必要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经历了哪些肉体上的挣扎和心灵上的洗礼。且看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他认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史铁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里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里来”。在他的另一首诗歌里,史铁生这样写到: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 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眼里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他曾经和友人说,“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锻炼之地,便有了一种猜想——灵魂曾经不在这里,灵魂也不止于这里,我们是途经这里!„„我们途经这里,那就是我们可以期待一个美好的世界,比如说极乐世界。”史铁生对死的向往,不是意味着对生的淡漠吗?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生18:我不这样认为。史铁生向往死,并不等于他淡漠生。相反,当他认定死只是所有人同样的结果,他更加自觉地追求过程的美丽,更加强调过程投入的姿态。
生19:我的理解是史铁生对死的向往,还能表明他的冷静和豁达,他把自身的残缺和痛苦昭示给我们,但他又能艰难执著的对待生,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打个比方,比如,人之战与蚁之战,人和蚁都能为了自己的群体,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但人与蚁还是有区别的,人知道勇往直前是死,而蚁觉察不到死,所以,人和蚁的境界还是有天壤之别的。能够清醒的洞察未来,那以后的选择,才更为可贵。
生20:我觉得作者把“死”看成一个节日,大有深意。想一想,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不能够面对呢?
3、读一段感悟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很好。有没有哪个同学注意到,史铁生能够领悟生命的内涵,首先,在于他战胜了自己的残疾。前面说过,史铁生最崇拜的明星是卡尔•刘易斯,但他们见面的时候,史铁生却没有丝毫卑怯的阴影。因为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9秒99的卡尔•刘易斯也不例外。而此后卡尔•刘易斯输给了约翰逊。在《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说,“后来知道,跑进9秒79的约翰逊战胜卡尔•刘易斯是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约翰逊的故乡牙买加的人们这样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在这里,史铁生深刻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局限,而且还有比肉体残疾更严重的灵魂残疾的人,他们更需要同情和抚慰。因此,史铁生终于从残疾的阴影里走出来
师:记得原野在《人生》一诗中这样写道:
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诗人用了朴实的言辞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或长或短,自有论道。而贯穿其中的生命的意义却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史铁生在这里也给提出一个重要的论题,人应该怎样战胜自己的苦难,开始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史铁生的个人问题,演变成众生的共同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的“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在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一个更大也更恢弘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弘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史铁生表现出了自我形象: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合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合了死生的时间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个体的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生命的永恒欲望而洗涤。
师:史铁生是救赎了?我们呢?同学们能不能谈谈你们是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苦难的? 师:怎么不愿意说,那我先说。
三、给课文插图
四、对话史铁生师:好。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访谈,你们就是记者,而我就是史铁生,咱开始好吗? 师:好,从我坐下这一刻起,我就是史铁生了,访谈开始。1:请问史先生(学生笑),在你残疾后,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2:当你残疾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3:是你怕死吗?
4:假如现在有人愿意比如我要捐献给您双腿,您愿意接受吗? 5: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您若有幸康复,您最想干的的什么呢? 6:您的将来如何打算? 师:我沉思,我写作,我活着,我写作。
7:先生,请问您为什么要写作? 师:我的写作是逼的,是为生存找到理由,是为写自己的感受,但我的文字打动了一些人时尤其是一些残疾人时,我就为写作找到了充足的理由。8:什么力量使你站起来的?
9:在您的小说中,可以看出您对母亲的爱,但您怎么评价您的母亲?
10:很不好意思提到您的伤心处。假如让您的母亲回来,您想做点什么呢?
11:您这么爱您的母亲,可为什么您却任由母亲去找您呢?您要知道那是很辛苦的。(师生齐读)12:史先生很冒昧的问您一个问题,您为什么只字不提您的父亲? 13:您有孩子,您是怎么教他的? 14:您为什么会选择地坛? 15:谈一下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16:您既然对生死看的这么透彻,有没有想过做个禅师? 17:残疾是不是更有利于您的写作?
18:张国荣在事业顶峰时跳楼自杀,您如何说死是一种不必求成的事?
19:如果让您做高一六班的一名学生,您会怎样? 生20:最后,您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20:我来自新华社。请问史先生,在你残疾之后,你为什么写作?
21:请问,残疾对你是幸运还不幸?
23:请问,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站起来,你最想做的什么呢?
24:我是美国CNN的记者。请问,如果有人请你到国外去写作,而且稿费优厚,你愿意吗? 25:请问,你认为有什么东西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五、感悟生活和生命
第一次读《我与地坛》是中学的时候,本是阳光的年龄,却读上了这样感伤与深邃的文字,我不得不承认,那时对自己是怎样的一种触动.后来,我还依稀记得,在我的一次作文中大量引用其中的文章,搞的我的语文老师找我谈了好几次话,她那时无法明白我怎么会有那样复杂的思想,当然前提是那时我的语文老师还没有读到《我与地坛》.多少年过去了,我读了很多人的书(但近几年来,已几乎不再读书,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但史铁生与他的《我与地
坛》一直藏在我内心深处,而且无法磨灭.这两年,是我生命最寒冷的冬天,我会时常的感到命运的飘忽和生命的虚无,因为要上公开课我反复地朗诵《我与地坛》,然后怆然泪下。
好几个深夜,当我感觉到命运的飘忽和生命的虚无,我曾经反复地朗诵《我与地坛》,怆然泪下。那是我成年之后不多有的几次哭泣。
尘缘
作者: 席慕蓉
不能像
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 我是凡人
我的生命就是这滚滚凡尘 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 快乐啊忧伤啊
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 明知道总有一日
所有的悲欢都将离我而去 我仍然竭力地搜集
搜集那些美丽的纠缠着的 值得为她活了一次的记忆
六、小结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地坛 我荒芜冷落 失魂落魄
剥蚀、淡褪、坍圮 工作?出路?
不衰败 不颓废
被肆意雕琢 躯体遭受残疾
不能改变 精神不变
古园成为精神家园。
“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第五篇:粤教版精品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作者:(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
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