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蜜蜂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0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蜜蜂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蜜蜂 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蜜蜂 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精读课《蜜蜂》、丛书:《变色龙》。双线主题:

1.人文性主题: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工具性主题:

阅读主题: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表达主题: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词语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默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展示蜜蜂图片,激趣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蜜蜂》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写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试验 概括 准确无误 推测 超常(自由认读,指生认读,全员跟读。)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书写左宽右窄“概”“减”、半包围“途”、上下结构“袋”四个字。

4、自由读文:读正确、读流利。(做到“六不”要求:不错读、不加字、不丢字、不重复、不断读、不唱读)

5、学生汇报读(逐段),并指导练读:读通读熟。

三、读文感悟

(一)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这次试验的?(提出疑问、进行试验、得出结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的情景,再写(),最后写()。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后,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具体做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集体交流,说说: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什么?先和同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重点感悟

1、指导学习方法

①选择“感悟点”,(重点感悟第二—五段)。感悟思想内容: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②品词析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通过哪些词句可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2、自读自悟

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提示,进行自读自悟。

四、小组交流。

1、指导“说悟”方法: ①说“感悟点”的思想内容。

②说通过哪些词句读懂的(品词析句)?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复习(认读词语)

试验 纸袋 飞散 几乎 遥远 沿途 飞散 推测 记忆力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他是怎样做试验的?这节课我们深入研读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汇报交流

(一)整体回顾,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为求证蜜蜂能否辨别方向而进行试验的过程。

(二)品读重点

读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的疑问是什么?细读第二—五段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通过哪些词句可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1.试验都有哪些环节?

2.画出自己感兴趣的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有感情地多读几遍,看你能感受到什么?(先小组交流,再集体展示)

我来说一说:第1自然段。填空::为了证明蜜蜂(),无论(),它总(),所以我()。

3.我来说一说:

试验环节;首先在我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接着我在它们身上做了记号,我叫小女儿在旁边等,最后自己带着蜜蜂走了俩公里,把它们放了出来。

试验结果;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回来了。

试验结论;蜜蜂考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4.你对蜜蜂还有那些了解?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5.教师小结;文中的法布尔从小小的蜜蜂身上发现了戴主任的奥秘,所以我也要像他一样,(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6.我会仿写:句中“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是表示顺序的词,谁能把自己做的一件家务事,照样子说一说。

7.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拓展阅读

我们学完了《蜜蜂》这篇课文,你一定想知道其他昆虫的情况吧?《变色龙》这篇文章会告诉我的。

1、出示“学习单”

学习方法提示 学习内容要求

整体感知悟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丛书》文章:《变色龙》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变色龙是什么样子?它是怎么变色的? 3.学生汇报交流 四.好书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 五.课堂练笔(作业)

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把自己做的一件事,有条理地写下来。教学反思:

1.摆正师生关系,用民主指导取代权威传授 2.注重互动交往,营造良好氛围

不足之处:教学环节的人文主线体现不够充分,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不多,没有把学生的情感进行提升,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并能把这种美好的情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我们的孩子在过程中受到美的薰陶,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教学设计

马文勇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除了采蜜外,还有什么本领?(做向导、辨认方向)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今天我们跟随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一块来探索蜜蜂到底有无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秘密。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有生字的地方,把字音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学生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生字,指生当小老师读。(2)去掉拼音带词读。

(3)分析生字结构,说说识记方法。(4)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讨论解决。(5)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闷 几 尽)

4、说说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三、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了解试验过程。

1、读课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做这样的试验呢?

2、联系实际说说当你听到一些话或事时,你是很快就相信,还是会表示怀疑,会像作者一样去寻找真相吗?

3、作者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可以分哪几步。

4、学生画,回答,(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教师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路放飞蜜蜂

5、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6、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就已经说清了试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内容呢?自由读读,跟同桌讨论一下。(出示该段文字)(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7、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或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学生书写。

四、总结。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一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证明:蜜蜂飞回来了。

二、精讲课文

(一)试验结果

1、默读第3、4、5自然段试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的回家。)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五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出示句子:)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能力强?(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这是一组关联词,尽管他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的飞回来了。指导读出重点词。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你找出来。(“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试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还有三只蜜蜂怎么没有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3、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

蜜蜂是利用视觉、嗅觉的功能,依靠地形、地物与太阳位置、偏振光来定位的;面在近处则主要靠颜色和气味来寻找巢门位置的。在没有明显标志物时蜜蜂也会迷巢的。偏振光导航是蜜蜂特殊的本领,蜜蜂复眼顶部的一少部分小眼能够利用天空中紫外偏振光进行定向和导航,并通过在巢脾的竖直平面或水平面上的舞蹈,将蜂箱、食物和太阳三者联系起来加上视觉、嗅觉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4、在我们课本57页的资料袋也给我们介绍了蜜蜂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四、总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五、作业

1、摘抄好词句。

2、阅读讲述关于其它动物有趣的故事的书籍。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 ——做实验——飞回来 无法解释本能

第三篇: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内容与学情分析】

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富有奇丽色彩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歌颂了盘古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本文语言极具特色,第二段的对偶句和第四段的排比句带有鲜明的语言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孩子有很强的感染力,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典范。神话故事本身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仿说、仿写练习。【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混沌、猛劈、缓缓、逐渐、四肢、肌肤、滋润、血液、创造、祖宗”这十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3.初步感知对偶和排比的句式特点,能展开想象,模仿第四段的句式进行仿说、仿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重点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难点:运用第四自然段的句式仿写一段话。【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2.检查词语

(1)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随机指导。混沌

猛劈

缓缓

逐渐

四肢

肌肤

滋润

血液

创造

祖宗

(2)理解词语“混沌”是什么意思呢?“宇宙混沌一片”是什么样子?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句子,品味语言特点。

这混沌一片的天地被盘古劈开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画出文中句子。(1)课件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句子,通过读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句子中的反义词及同义词,感受对偶句的特点,体会句式的工整。)(2)出示课件:______的东西,______上升,变成了天; _______的东西,______下降,变成了地。

“这样,还会不会读?”,加上手势,想象着画面,再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想象句子描述的画面,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体会重点句的表达特点。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你喜欢的或感到有特点的句子。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它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老师引读,随机理解以下词组“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滋润万物的雨露”,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同位互相读读。通过朗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书实践中逐步感知排比句在表达上的特点,不讲“排比句”术语,只是体会文中连续用几个“他的什么变成了什么”,能让我们感受到盘古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

(3)指名读,其他学生听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文字,想画面,落实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2.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仿写

(1)盘古的身体仅仅只发生了这些变化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

(2)想象一下,盘古的身体还有哪些部分会发生变化?运用下列句式写话。

“他的_______变成了_______的_________,他的_______变成了_______的_________,他的_______变成了_______的____(3)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3.回归整体,朗读全文,感受盘古的奉献精神,把故事将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1、上网搜集《盘古开天地》的视频观看,进一步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

2、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教学设计范文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充分挖掘本文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教材分析】

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写了他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首先写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实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二十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学习、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留下悬念,让学生去不断探索。【学情分析】

作者所做的实验尽管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是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受到启发,并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推测,沿途,本能”的意思。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学习“边做——边看——边想”的构段方法;积累语言,通过体会“几乎、大概”感受科普说明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习运用四组关联词。

3.感受法布尔“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严谨的科学品质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教学重点】

1.会认识十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政事、飞散、几乎、搭盖、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3.积累语言。【教学难点】

学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准备】 1.生字卡。

2.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3.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出示“蜜蜂”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学生汇报)

2.师: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学生回答)3.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沿途超常陌生准确无误

几乎(jī)几个(jǐ)尽管(jǐn)尽力(jìn)闷热(mēn)纳闷(mèn)(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重点指导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一边读一边想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1.提出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设问:为了证实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2.建议学生边读边勾画出课文中的句子,自己再读一读。3.有意识参与小组交流,进行点拨、评价。

4.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四、再次学文,了解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

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最后得出了试验的结果。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

1.引导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找一找,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2.对学生的看法理解给与评价。3.引导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教学效果测评

1.同桌互听读课文,互评,相互帮助,有感情地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把布尔作试验经过讲出来。

六、拓展性学习

1.组织交流,帮助整理。

2.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3.小组交流了解有关法布尔的资料。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了课文的感受。

七、板书:

为什么要做试验? 实验的结论如何? 给我什么启示?

八、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生字。(归类识字)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1][2]下一页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

14蜜蜂

教学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3.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

2.明白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查找蜜蜂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故事。3.制作有关蜜蜂的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2.因为有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有千姿百态的生物,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奇妙与美丽。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了解昆虫的哪些知识?(请学生交流。)

3.播放有关昆虫的图片,请同学们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蝴蝶、蜜蜂、蜘蛛、蚂蚁、苍蝇„„)

4.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灯片出示蜜蜂的图片)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课题)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6.通过课前的搜集,你们知道了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交流一下。【见资料袋】

7.简介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自幼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想要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然后查字典或与同桌合作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生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

试验

证实

阻力

几乎(jī)

几个(jǐ)推测

沿途

超常

尽管(jǐn)

尽力(jìn)陌生

准确

无误

闷热(mēn)

纳闷(mèn)(2)多种形式检查: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老师用“准确无误”来形容读得正确的孩子,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3.检查句子:

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给孩子当堂学习的时间。)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做试验;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三、归类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等,组词朗读。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3.教师强调: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2)“途、超”: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3)“袋”: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4.学生书写。

四、课堂小结。

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那么下节课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做做这个试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请学生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了解“过程”。

1.先默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试验的过程。(第2~5自然段。)

2.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4.蜜蜂们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幻灯片出示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2)看到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下面的句子: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5.学到这儿,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吧!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幻灯片出示句子: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三、巩固提升。

1.学习第2至5自然段,进一步介绍试验过程的方法。

(1)试验的四个步骤中,其中有三个步骤是在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2)抽生汇报,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3)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讨论:去掉“几乎”“大概”可以吗?

(不可以,这些词用得很准确,体现出作者观察仔细,是科普说明文的特点。)(4)说说作者边看边思考的观察方法。

(师引读,生接读:作者是一边看,一边想的,当法布尔看到——,想到——,看到——,想到——。看到小蜜蜂的这种样子,又想——)

(5)教师:作者在写试验过程中,不但写怎么做的,还写了看到的和想到的,这样才能把试验过程写生动。

2.了解试验结果。

(1)法布尔等蜜蜂的过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从回家的路上,到跨进家门,再到天黑,最后到第二天。)(2)找出能证明结论的句子。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4)前两只蜜蜂和后面的十五只蜜蜂各自是怎样飞回来的?

(5)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十七只蜜蜂中的一只,途中会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互相交流。)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6)从蜜蜂回来时遇到的不同情况,你认为蜜蜂有着很强的辨认方向的能力吗?

(7)指导朗读: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想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指导学生朗读。

3.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1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3)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无法解释的——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4)你们同意他的这个结论吗?你是怎么认为的?

四、再思导疑,感悟课文。

1.了解了这么多内容,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一段或一句,读出来,并说说理由,(其他人可以补充)听清要求,先自己读一遍,再找。

2.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在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时,预设了以下几个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

(1)大家都知道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试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是必须的?少一个行不行?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从课文中的“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等词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精神;用词准确,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3)看了法布尔的这个试验,你觉得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的人。)(4)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热爱大自然、爱护昆虫、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待客观事物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课堂小结。学完了课文,同学们一定尝到了探索发现的乐趣。其实,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奥秘在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探究而不怕困难的精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了解了完成试验有哪些必要的条件,然后创设让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假如你是法布尔,你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的推测?一个开放型问题,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的独特思考,这让我既意外又欣喜。当学生了解了试验的结果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在这堂课上,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这一课算是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该怎样妥善处理呢?

下载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蜜蜂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蜜蜂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三年级上册29掌声教学设计

    29、 《掌声》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通过自读自悟、交流讨论、感情朗读来体会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及掌声的含义。 2、初步感受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蜜蜂》教学设计(精选)

    《蜜蜂》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学习第一人称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交流资料,检查预习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

    三年级《蜜蜂》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单元侧重介绍自然知识与科学发现,通过本单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钻研、动脑的科学精神,及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兴趣。 本课《蜜蜂》......

    人教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她的美丽富饶,表达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主要通过海面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时 分 秒 秒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 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四 边 形 第一课时 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内容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测 量 第 一 课 时 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课程标准:“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教学设计 杨新枝(五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蜜蜂》教学设计 临城县石城学区 杨新枝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