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教案 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
实施学校:广西柳州市景行小学
学生年级:五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唐芳、张琪、刘育佟
案例编审:柳州市景行小学唐芳
一、活动背景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秀丽的山川,承载着世代相袭的众多民族。几千年来,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极其丰厚又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饮食习惯、特色饮食、地方风味构成了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此次活动通过对中华各民族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了解我国人民的饮食状况及外来饮食的影响,探求饮食的营养价值,学会科学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开展此项活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和环境;通过学生对周边感兴趣的人和事进行调查、了解和访谈、咨询活动的开展,学会求知、做人、合作的本领;同时还借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科学家探究问题的方法及创新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中国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了解我国人民的饮食状况及外来饮食的影响,探求饮食的营养价值,学会科学饮食,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饮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3.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实践操作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一)指导团队
指导教师:唐芳、张琪、刘育佟、蓝小青、麦慧、楼莉、史哲卿。
(二)课程资源分析
1.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饭店、小吃店、快餐店、电视台的资源,让学生调查、访问,参与实践。
2.家长资源:成立家长协助指导小组,邀请热心学校教育的家长作为学生活动指导老师,支持和帮助活动的开展。有家长是饭店的工作人员,烹调专业的指导老师,他们可以为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予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家长还可以提供车辆,为活动研究提供及时帮助。
3.教师资源:
教师准备: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指导学生分组、制订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等。联系热心的家长和教师参与。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与指导。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具体安排:唐芳老师做整体策划。唐芳、张琪、刘育佟老师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计划,指导学生参与调查,实践。蓝小青、麦慧老师可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设计调查问卷、指导采访。楼莉老师可指导学生制作剪报集,整理汇报、展示资料。史哲卿老师可指导学生上网收集整理资料。
4.学生准备: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成活动小组,讨论制订活动方案,按计划开展相应的活动,随时记录活动中的点点滴滴。
(三)注意事项
(1)活动工具:笔记本、照相机、餐巾、炒菜做饭的厨具等。
(2)活动资料:介绍各种烹调、食物的图片和实物,涉及饮食文化的有关书籍。
(3)活动场所:教室、校园、社区、餐厅等。
(4)活动方式:观察、调查、实验、讨论、交流、访问、制作、展示。
四、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10周 阶段一:(两周)确定主题,人员分工,制订研究计划、方案。
阶段二:(四周)通过参观、实践操作、实地调查、访谈、实验、上网查找、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活动。
阶段三:(两周)整理、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活动材料。
阶段四:(两周)总结、汇报交流,活动评价。
五、活动实施
(一)确定活动主题
每天早上,学校的大门外都会有许多学生站在校门外吃早餐。刘育佟老师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我们学校有50%的学生都不在家吃早餐。学生的早餐不是在学校附近的小吃店解决,就是买一些面包牛奶。这个学期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饮食文化”,能不能以这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呢?刘育佟老师把学生早餐的情景拍成录像,准备在活动开题时请同学们观看,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师:今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的饮食习惯是正确的,谁的不正确,为什么?
生:站在学校大门口吃早餐不健康。
生:站在路边吃不卫生。
生:边走边吃不利于消化。
生:不吃早餐对身体的伤害很大,营养不够。
生:这些都不正确,我听妈妈说,早餐一定要在家吃,既卫生、又能保证营养。
刘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到底怎样吃早餐才是正确的?在什么地方吃才合适?
师:没错,饮食是每个人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可是,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该怎样吃呢?吃什么?别小看了饮食,那可是一门大学问。同学们想不想到这个学问的殿堂里去畅游一番呢?
生:想!(兴趣被提升)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始遨游在这个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文化中去吧!
师:饮食可是一门博大的学问,你们一定有很多东西想知道对吗?现在就把你们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生:我想知道怎样搭配三餐才最有营养?
生: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饮食习惯有什么不同?
生:中国很大,我想了解不同的地方饮食有些什么不同?
生:季节的不同,吃的东西也会不同,这是为什么?
生:吃饭也是要讲文明的,它的文明有哪些呢?
孩子们真是了不起,想到了很多问题。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问题,让他们动脑想想是不是都值得研究,有没有重复的、相似的。老师和同学们将不值得研究的删除,将重复的、相似的问题合并。形成如下研究主题:
1.地方特色小吃
2.餐厅的艺术
3.吃出的学问
4.中西快餐对比
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并根据主题活动内容给自己的小组取了名字。学生们自主推荐组长,完成小组分工。并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小组的研究方案。
(二)制订活动方案
自主制定主题活动的方案是学生自主规划活动的第一步。主题活动方案是学生开展活动
前的必要准备,体现出活动的预设性,保障了活动有序地进行。张琪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供了一个活动方案范本,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孩子们在小组内围绕活动主题,通过讨论,自主地进行活动策划设计。
快乐小组研究的是“地方特色小吃”。在制定活动方案时他们提出:“我们国家这么大,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小吃。我们柳州也有很多。我们想以‘螺蛳粉趣话’为主,进行研究”。指导老师及时给予了肯定。在一个主题活动有限的时空内,不可能研究一个主题的所有的问题。所以要允许学生对活动的内容进行选择,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触类旁通效果。
学生在制定方案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线条太粗,由于生活阅历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缺乏对细节的考虑。如:学生在制定采访活动的方案中往往会忽略采访前与对象的联络,外出活动路线设计,采访记录的方法等,如果这些细节没有考虑到,当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时,可能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
唐芳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我们这个方案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我们可以克服吗?
这个方案需要哪些人帮助才能实施,这些人会帮助我们吗?
这个方案中的内容适合于我们五年级的学生研究吗?
这个方案中研究目标明确吗?
这个方案中研究内容、相应的措施具体吗???
这些问题都是合理可行的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孩子们不能自已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指导,罗列出一些方案规划中常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判断。
由于有了指导老师有针对的引导,各个小组制定的活动方案都比较成熟。
“快乐小队” 活动方案
设计活动计划
主题活动的方案往往是对一个综合性主题的时间较长的安排,是对活动的一个整体规划。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学生针对具体的活动制定相关的短期计划。如在上网查询前,对查找哪些内容有一个明确的安排;在采访活动前,拟定采访提纲;在制作道具时,还需要有相应的设计图或流程说明;在成果展示活动前,学生需要有详尽的展示计划;在排练、演出活动前,学生需要有详尽的排练、演出计划等。
大眼睛小组的同学们要参观、调查柳州的饭店和酒楼,从而增强对柳州饮食环境、饮食特色的了解,体验柳州的饮食文化,并且想学习学习餐桌上的礼仪。刘育佟老师组织同学们一起制定了一份翔实的制定参观计划。
师:我们即将进行参观活动,同学们想通过参观了解哪些饮食方面的学问呢?
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
饮食环境、饮食用具、食物特色、饮食礼仪等。
师:我们可以去哪些酒楼饭店参观?为什么?
老师引导孩子们从路途的远近、酒楼饭店的规模、可利用的一些资源等方面进行考虑。孩子们最终确定去柳州宾馆参观。他们的理由是:柳州宾馆有旋转餐厅,与众不同,离学校近,即安全又方便,并且小薇的爸爸在那做餐厅经理。
师:参观的地点我们确定了。那么参观前我们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要注意些什么? 结合以往经验,学生能快的归纳出:确定参观时间、参观地点的选择、参观时的人员分工、相关准备工作(例如:联络工作、参观记录表的设计等)等。
师:为了保证参观活动的顺利进行,就让我们来设计一份参观计划吧!
孩子们自行完成参观计划的制定。老师强调:分工时要结合个人特点,最好能调动家长的资源。参观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参观对象的特点而有所偏重。
大眼睛小组参观计划
制定调查表
孩子们根据参观中调查的对象的不同,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查表。
大眼睛小组调查表
设计调查问卷
在张琪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调查柳州人对螺蛳粉关注和喜爱程度。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从历史、螺蛳粉店味道、卫生以及宣传等方面设计了11个问题。这是快乐小组设计的问卷。
“螺蛳粉趣话”问卷调查
螺蛳粉作为柳州最具有饮食文化的美食之一,历史悠久,深入千家万户,在柳州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不可以取代的。此问卷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家对柳州螺蛳粉的关注度和了解程度,以此作为我们小组的活动研究的资料。谢谢您积极配合我们做好研究工作!
下面每项提问能选一个或多个答案,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你吃过柳州的螺蛳粉吗?()
a. 没吃过 b.吃过 c
2.你了解螺蛳粉的来历吗?(a. 不了解 b. 了解 c
3.你喜欢吃柳州螺蛳粉吗?为什么?(a. 喜欢 b.一般 c
.经常吃
.非常了解). 不喜欢)
4.你最喜欢哪家的螺蛳粉?()
a. 爱民螺蛳粉 b.东环肥仔螺蛳粉 c. 其他
5.您知道螺蛳粉的材料有哪些吗?()
a. 酸笋、木耳、花生、腐竹等配料 b.青菜 c.米粉
6.螺蛳粉和其他米粉相比,你觉得它独具魅力的地方在哪里?()
a. 酸辣可口 b.生香鲜辣 c.柔韧有嚼头 d.配料丰富
7.您大概几天吃一次螺蛳粉?()
a. 每天都吃 b.三五天 c.不定期
8.您希望螺蛳粉里加有螺蛳肉?()
a. 有 b.没有 c.无所谓
9.外地的人为什么也喜欢吃螺蛳粉?()
a. 味道鲜美 b.气味独特 c.回味无穷
10.你觉得螺蛳粉店的卫生情况如何?()
a. 很好 b.一般 c.有待改进
11.螺蛳粉作为柳州的饮食文化,你认为如何做推广宣传?()
a. 口碑相传 b.电视广告 c. 比赛活动
柳州螺蛳粉作为柳州的饮食文化,你对螺蛳粉的宣传推广还有什么建议:
三、活动实施过程
快乐小组的活动:
第一步:搜集资料。
孩子们上网搜索,在史哲卿老师的指导下把收集的资料做成网页。柳州举办了“螺蛳粉大赛”,孩子们到处寻找登载比赛的报纸,把螺蛳粉大赛的相关报道做成剪报。让人感到有趣的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孩子们还了解到很多的趣闻,如柳州最土的螺蛳粉在里雍,就连酸豆角和酸笋都是自己手工制作;柳州名人也酷爱螺蛳粉!如体育运动员朱芳雨、陆永、江钰
源回到家乡,第一件事是吃一碗螺蛳粉,以解思乡之情。
第二步:实地采访。
快乐小队首先采访了柳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邓英光。他是首届柳州螺蛳粉大赛组织者之一。这位看起来安静内敛的邓老,一谈起螺蛳粉来,那是滔滔不绝。他说:举办这次活动,一是为了评出柳州人心目中喜爱的螺蛳粉品牌,二是通过比赛来进一步加强柳州螺蛳粉经营的规范化、标准化,打造出最具柳州特色的小吃品牌。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没想到不起眼的螺蛳粉也能变成品牌,提升柳州的饮食文化,更加感到作为柳州人的自豪感。
接着他们又采访了柳州电视台“摆古”的编导李静记者。“摆古”已经制作了两期有关螺蛳粉的节目,旨在弘扬柳州的饮食文化。在采访过程中,孩子们惊喜地发现,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居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过程是一样的:收集相关资料,根据资料采访专家,调查、编辑,制成稿件等。
第三步:实地调查。
孩子们对路人和顾客进行了调查。孩子们一共发放了80份问卷调查表,其中有效的67份。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分析:喜欢吃螺蛳粉有56人,占84%,看来螺蛳粉深得柳州人心。了解螺蛳粉文化的只有27人,占40%,看来要加强螺蛳粉文化宣传力度。螺蛳粉店的卫生认为还需要改进的有57人,占85%,看来卫生是每个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为小组的进一步活动开展提供了依据。孩子们深入实地调查多家螺蛳粉店,了解情况,富有特色的螺蛳粉店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麦慧老师做了一首小诗来概括:
壮香粉店有妙法,吃粉还能品文化。红菊米粉创干捞,独辟蹊径步步高。
梁氏老牌有奇招,和气生财香味飘。柳柳府里讲环境,古色古香布置妙。
千家粉啊万家店,各出高招方法巧。说饮食啊道文化,品牌经营群星耀。
针对调查螺蛳粉店的情况,孩子们设计了调查对比表,从螺蛳粉店的环境、服务、卫生、味道、特色、价钱、促销、宣传等方面调查对比,分四个等级来评价。快乐小组计划调查十八家螺蛳粉店,因为一些店没有接受调查,只对9家店进行调查评价。调查对比的结果是爱民和梁氏是优秀,红菊、壮香、柳柳府、林螺轩和一鲜是良好,一般是朱姐和大转弯螺蛳粉店。想不到调查结果和螺蛳粉大赛的结果一样。让孩子们感到惊奇和高兴。
柳州螺蛳粉店调查对比表
第四步:现场参观。
孩子们提前联系了“爱民”螺蛳粉店店主唐俊。他是个年轻帅气却思想意识超前的人。将街头市井中的螺蛳粉,一步步打造成如肯德基那样连锁店的形式,推广到广西各大城市,从而使柳州螺蛳粉登上大雅之堂,大大提升了柳州的饮食文化的力度。这里面有多少艰辛和奋斗!孩子们听了之后连连点头,收获颇丰。在“爱民”螺蛳粉店里,孩子们还品尝了螺蛳粉,采访了顾客,从中得到了一个真实的答案:好吃,看得见!“爱民”螺蛳粉能在“柳州螺蛳粉大赛”中独占鳌头,荣获金奖,实属名至实归。
第五步:实践操作。
孩子们还采访了一职校的烹调老师,仔细了解了制作螺蛳粉的方法和过程。然后来到“红菊”螺蛳粉店,亲自动手煮了螺蛳粉。大家惊讶地发现,要想煮好一碗螺蛳粉,煮粉的火候,时间长短,配菜配置,都会影响螺蛳粉的味道。看来螺蛳粉店要赢得顾客盈门,必须有独门绝招。“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在吃着由名厨指导下的香喷喷的螺蛳粉,高兴不已。
四、活动展示交流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活动,孩子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怎样展示同学们的研究成果呢?指导老师根据各个小组收集的资料,与小组同学共同商榷,使各个小组的汇报展示各不相同。老师还和孩子们一道把教室布置成展览的模样,每个小组给五张桌子,用来摆放他们的展示资料。
学生在完成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后,只有选择正确的总结交流方式,才能很好的反映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一个好的总结交流方式更利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价值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总结交流阶段,应对学生总结交流的方式进行指导,指导学生选择最有利于反映他们活动成果价值的方式。
快乐小队展示的资料最多,花样也最吸引大家的眼球。制作的厚厚的“螺蛳粉趣话”剪报集非常精美。活动中拍摄的照片用色卡纸一张张装裱起来,贴在教室的墙上。最有趣的是他们还摆上了自己烹调的螺蛳粉请同学们品尝。果然,快乐小组得到的星星最多,成为本次活动的最佳小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孩子们对家乡的螺蛳粉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她们觉得螺蛳粉
是柳州人饭桌上的骄傲,新鲜香辣的螺蛳粉,淋漓尽致地体现柳州人爽朗的个性,完全符合柳州这座城市的神韵。他们希望土生土长的螺蛳粉,能走出广西,走向世界,真正成为饮食文化的一道盛宴。同时,孩子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店卫生、服务、环境等情况很糟,每家螺蛳粉店的配菜的量不统一,对消费者不公平。孩子们决定把存在的问题反映给柳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希望出台一些规章制度,规范柳州螺蛳粉店的经营情况。孩子们在调查中还发现,螺蛳粉没有螺蛳肉,始终是一种遗憾,而作为一种风味特产,要推广发扬,能否改进?另外,孩子们这次调查几乎跑遍了整个柳州市才吃到各种风味的螺蛳粉,他们真希望有螺蛳粉一条街,作为柳州旅游的文化品牌之一。无形中加深了带动了柳州的经济发展,让柳州饮食文化发扬光大,又提升了柳州的旅游地位和知名度!
大眼睛小组则派出他们组的“铁嘴”小薇和施羽,带着小蜜蜂向大家汇报他们的成果。他们制作的幻灯片图文并茂,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他们制作的餐巾花漂亮极了,好几个同学忍不住动手学习起来。美术老师出身的楼莉老师的照相机对着它们拍个不停,说准备把同学们的作品放到学校的网站上去,这让大眼睛小组的同学很神气。
这是小组成员的一篇日记
3月29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一大早,我和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兴致勃勃的出发了。一路上,虽然已经做好了联系工作,他们也很欢迎我们去参观,但是我们还是有些紧张,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的爸爸妈妈一个劲地鼓励我们:“别怕,我们会帮助你们的!”很快,柳州宾馆到了,经理已经等在了门口,我们正式开始参观活动了。
第一次走进饭店的厨房,那里可真热呀。厨师们穿梭在案台和炉子旁边,一道道精美的佳肴就做出来了,闻着那香味,口水都流出来了,哈哈!不过我们可没忘记正事,在经理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大厨李师傅,在他的介绍下我们看到了宾馆的一些特色菜肴黑椒牛排等,我们尝了一下,香、嫩、好吃,对了,我们还拍了照片,超棒!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旋转餐厅,因为是中午时间,客人不算多,所以我们就围在一张桌前悄悄地观察周围的顾客吃饭的礼仪,并对经理进行了调查。通过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生活的转变,人们的素质也在提高,对吃饭的礼仪也认识了不少,在这样的公共场所你很难再看到大声吆喝、猜码、蹲在椅子上吃饭等不文明的行为了。同时,经理也教了我们一些细小的礼仪,如:不再菜肴中乱饭菜、不当着别人的面挑牙齿等,让我们可是学到了不少,今后在外吃饭时可要注意,回家后还可以把这些告诉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今后也能注意,我是不是也为提高全民素质贡献了一份“小力”呢!
时间过得飞快,2个小时的时间一下就过去了,我们的参观活动顺利地完成了。激动的心情在每个同学的心里飘荡,每个人都说自己收获大大的,可是到底我们收获了什么,敬请期待我们的活动展示吧,保证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摘自学生国安的一篇活动日记
创意者小组对于“中西快餐对比”的调查结果的分析严谨,有理有据,听得大家频频点头。他们的手抄报在楼老师的指导下做的最好。“假如我是餐厅经理”的畅谈活动,提出的设想大胆创新。他们还把准备把小组的合理化建议向一些快餐店进行推荐。
有口福小组对于吃的学问可研究了不少,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有益的健康食物的搭配表:
六、活动评价
(一)、活动结果
通过两个多月的活动,孩子们亲身经历,体验了探究的艰辛和快乐。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在家长积极主动的配合下,每个活动都能以学生的探索为主线,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将学习的天地延伸到社会生活中。既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与人交流自我保护等能力,又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还学会了自己去解决问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必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评价
评价旨在促进发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它的评价有其特殊性,在评价时教师必须有很好的评价意识: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实践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2、评价手段的多样性。此次活动,我们把最终的评价交给了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生评、家长评、活动参与者评、老师评等形式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客观性。同时,评价过程注重终端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3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张扬,注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纵向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在纵向评价过程反映出来的进步。并且,老师有意识地放大实践中的体验,淡化最终结果,通过评价帮助学生体会收获的广泛性,增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孩子们的自我评价:
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采访对我来说不是头一回,但我既紧张又开心,原来担心与素不相识的人打交道很难沟通,结果发现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比如对在快餐店吃饭的姐姐的采访,由于事先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对被采访对象作了分析,效果很好。但是这两次采访也让我认识到,我平时课外书读得很少,知识面不广,单独处理问题差。以后要在这些薄弱环节锻炼自己,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摘自有口福小组欣月同学的自评
小组分配给我的任务是出一张关于吃的学问的电脑小报。小组同学和我一道查找资料,我从网上还下载了很多插图。但我遇到了麻烦,就是我不知道怎样排版。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老爸——一位电脑高手伸出了援手,在老爸的精心指导下,我的电脑小报可谓构思独特,文字编排让人看着都舒服,老师、同学们都夸我的小报做的好,老爸的功劳真不小。
——摘自有口福小组丹丹同学的自评
快乐小组的活动评价不光是小组评和孩子们自己评价,他们小组还设计了采访对象的评价表,很多人对孩子们作了评价:
秘书长邓英光:主动、机敏,有一定的采访基础。
记者李静:提问积极,思维很活跃,作笔记认真。
爱民店主:看得出孩子们在采访前作了充分的准备。
旅游老师:孩子们探究事物的态度认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林螺轩店长:孩子们十分懂礼貌,大胆细心。
指导老师的评价是:孩子们在活动中由开始的胆怯变得大胆、成熟,他们学会了协调、互助、合作,感受到了探究的快乐。我为孩子们的快乐而快乐。
孩子们对指导老师的评价:
张琪老师幽默、充满智慧,平时和蔼可亲,批评的时候帯点诙谐,使你想着要努力改正。家长对孩子们的活动评价:
在经过一个辛勤工作之后,我正想好好的利用周末的时间休息休息,突然想到要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个饭店参观活动,那是一个研究饮食文化的主题活动。
一路上,孩子们高兴的说着笑着,可又同时担心、紧张着,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稚嫩的小脸,让我的心情也随着他们一起激荡。
然而,让我更感动的是,在饭店里,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沉着、稳重、有条不紊、各负其责,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一直以为还是个不懂事的黄毛丫头的女儿,指挥起自己的组员来还颇有大将风度呢!
随着孩子们的脚步,我也是第一次走进饭店的厨房,连我都感觉新奇不已,可是他们却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参观完厨房又到大厅,看着孩子们像一个个小老鼠似的东瞄西看,边记录的样子,我好笑的说:“怕什么,大大方方的看不就好了吗!”谁知,一个小男生煞有其事的说:“不行,我们看得太明显,会引起别人注意的,那就会看不到真实的行为了!”也对,当自己被别人关注时,都会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借此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这样就达不到观察的目的了,没想到孩子们考虑得还挺周到的。
不知不觉中活动结束了,看着孩子们满意的笑脸,我也不由自主地微笑了起来。别说,这样的活动不但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都学不到的知识,还锻炼了筹划、社交等能力,真是太棒了!看到他们的成长,作为一名家长,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在跟其他参加活动的家长交流中,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活动应该经常进行,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孩子的成长,真是太好了!
——摘自学生思源家长的一篇活动参与手记
参观对象的评价:
接受参观前我还挺担心的,没想到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文明、有礼,能自觉遵守饭店秩序;才思敏捷,提出的问题非常简洁、有效率;心灵手巧,展现儿童特有的天真。
希望学校能多进行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得到更多走进社会的机会、了解社会百态。
——柳州宾馆经理
七、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重体验、重过程、重方法的课程,十分强调关注过程、“但并不是不要结果”,鼓励学生 “采取他们乐意的方式体现自己的成果”。无论在活动指导或展示交流时,结果都会通过一定的凭借或方式体现出来,能够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收获,揭示学生遭遇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活动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时成果记录着学生克服困难的足迹,展示学生活动个性的风采,带给学生的是鼓励与希望。
指导老师张琪的教学反思:
实践,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主动脉,它更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离开了实践,综合活动课堂也就是平淡贫瘠、甚至毫无效益的课堂。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做到:
一、始终把握综合实践课程要“亲自动手,综合实践”的宗旨,引导学生在探究体会中加强综合实践素养,揭开综合实践内涵。
作为一名柳州人,对螺蛳粉的味道没有不熟悉的。但是,如何通过关注柳州螺蛳粉,感受到饮食文化的博大精神,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不是我们老师说一说就能做到的。他必须有他亲身的经历,才会得出发自内心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动参与、亲自体会、亲身感悟作为教学的重点。首先让他们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了解螺蛳粉的历史和传说故事,并亲自动手制作剪报和网页,在这一切过程中让他们慢慢感受柳州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为下一步做好了情感铺垫。其次是调查柳州人对螺蛳粉关注和喜爱程度。通过调查学生发现问题,发现经营成功的螺蛳粉店装修富有特色,环境怡人,服务态度好,汤料味道好,而这些都是在书本上他无法感受到的。而在采访营养老师不遇时,学生能够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转而采访旅游老师,展望螺蛳粉的远景,柳州饮食文化的发展??所有这一切,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二、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感知实践、走进实践、超越实践。
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感知实践、走进实践、超越实践。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能完整地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实际的感受和认识。如在采访爱民螺蛳粉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问题,经营得好的螺蛳粉店总是有他成功的理由,而在与店主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懂得了螺蛳粉的经营方式、制作过程,味道鲜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懂得了怎样与他人交往与合作的,而自己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了解到爱民螺蛳粉店的成长艰辛时,学生明白了成功就必须付出,成功还必须果敢、坚毅和坚持。
学生们在这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没有固定的结论,而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此时此刻,我的教学目标“通过调查、采访、制作等实践活动,感受到合作、探究、创造的 快乐。养成探究的习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就不露声色、水到渠成了。“掀起你的头盖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传唱至今的古老民歌不正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吗,“实践”永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动脉,什么时候放弃了实践,就是放弃了一切。
指导老师刘育佟的反思:
想更有深度的了解柳州的饮食文化情况,最直接、最能亲身去体验,最有收获的方法就是实地进行采访调查,了解饭店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对饮食文化不同领域的了解,再利用多形式把自己的活动成果展示出来。
第一步: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让孩子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主完成整个参观活动的计划以及调查表,并利用展示汇报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计划、修改调查表,要知道详尽、完善的计划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方法引导,分享体验;
整个参观活动,教师并不是“教”学生怎么做,而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地提供帮助,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才能发挥到极致,教师方法的指导才是最节时、最有效的,例如调查表的设计,我主要只针对调查问题的提出进行了指导,其他的调查内容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必介入太多,否则会事倍功半。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随着知识的不断摄入,学习激情一路高涨,使得多数参观活动顺利结束,还收获了不少的参观成果,第三步:多元评价,收获成功;
为了能更加完善、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我设计了多元化的评价,而参与活动的家长、被参观的饭店酒楼负责人,学生自己、指导教师等都成为了评价人。
虽然很多家长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我们的活动,但是多元化的活动主题总能让家长们耳目一新,都会带给家长们不同的感受,而作为学生最亲近的人,家长的评价又是学生最为关注的,因此家长参与评价尤为重要;作为参观对象,也许饭店负责人们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参观调查活动,让他们来评价学生的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充分感受成就感,所以他们的评价也非常有利于学生。
第四步:展现成果,分享喜悦;
学会分享,才能成长的更快。为了让学生都能有一个展示、分享的舞台,我设计了展示的环节,让学生自主设计展示方式,充分体现个性化;在展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都展现了出来,让同学们和自己一起感受成功,把自己的经验变成大家的经验,一同来体验成长的乐趣。我还利用“折餐巾花”小竞赛来激励学生,而激励制在学生中永远都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有激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有了这个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到最
高,更有利于后面活动的开展。
第五步:深层挖掘,拓展延伸。
通过参观调查,学生走进社会,对柳州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提出家乡饮食如何科学化把研究的方向更深入的导向科学饮食方面,并生成出新的活动主题和问题,努力把研究活动继续进行下去,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下去,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共同探讨、研究,教师、学生、家长走过了一段快乐、感动、激动的路程,在活动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孩子们在每一次的讨论研究中的专注与激动;在调查采访时的自信;在汇报展示时的那份严谨与睿智;感受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喜悦与挫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争取在后续活动中再接再励,让学生收获更多。
指导老师唐芳的反思:
“饮食与文化”这个主题活动,跳出用讲授、谈话来授知的框框,淡化“教授”的观念,不一味地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更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的。搭建了一个创设自主探究的实验平台,让学生能过合作,调查,发挥聪明才智,寻找合适的信息途径。让学生走出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原先地死僵的课堂也鲜活起来。因为是研究内容是与吃的息息相关的,学生的兴趣也特浓。而在课堂上交流调查研究的成果时,热情更是高涨。学生主动参与的人多了,发言的质量高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讨论,评价,画设计图,制做手抄报等多种活动方式都是在自主的探究,教师不再在课堂中占有优势,而是将学生智力,人力所不及的事,与学生作资料的互换,真正体现倡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在交流时,教师自己也和学生作同样的调查研究,将调查所得——各种各样的真实图片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对学生不曾调查到的情况也作介绍,在学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巧妙地找准了知识的结合点,释放课堂活动空间,实现师生的双边互动。
第二篇:综合实践案例教案
综合实践案例《感恩的心》
王黔川
背景分析:
“妈,给我倒杯水”“爸,给我拿拖鞋”,不少孩子在家对父母经常发号施令,家长们“招之则来,挥之即去”。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过分保护子女,事事代劳,甚至还处处看孩子脸色,俨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佣人家长。专家指出,这种所谓“佣人型”家长,就是对孩子从小过分溺爱,在家庭教育中只给孩子权利,而不让他们承担义务,使得孩子在面对父母时,就像在使唤不花钱的佣人:你给我拿书包,你给我倒水,你给我做饭……把颐指气使当成了理所当然,仿佛都是家长们应该做的。
有研究指出,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了“孩奴”。家长们除了在行动上对孩子千依百顺、有求必应外,还对孩子百般讨好、迁就,养成了他们娇纵、古怪的性格,态度蛮横、出言顶撞成了家常便饭,严重时甚至会与家长对打对骂,连正常沟通都成了难事。
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陈秀茹表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情商的培养至关重要,即对孩子性格、品质、习惯等的塑造。很多家长只看到眼前,没有从长远考虑,认为孩子年纪小,有些东西不用教,以后自然就会了,殊不知让孩子学会独立,增强受挫和自控能力,才是孩子成长中必需的,也是家教中最重要的环节。家长们过多的爱,再加上付出方式的不得当,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和反感,束缚了他们正常的身心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孩子脆弱、无主见、偏执等性格缺陷。” 案例描述:
活动目标:
培养孩子对亲情的感悟力,唤醒孩子心中的爱。
锻炼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
培养孩子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学会用真情实感写作文。
活动准备
明确要求:
全员参与,认真准备。
分工合作:向学生提出活动的最终目标:出一本以“感恩”为主题的文集,包括:封面、目录、图片、照片、书画作品等内容;开一节“常怀感恩的心“的主题班会。
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进行分工:搜集资料、美工、信息技术、统筹校对。资料搜集
每个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习作,日记片段,寻找并撰写身边的“感恩故事”,相关照片及对家长的采访记录等,请家长帮助筛选,指点,经过自己的修改后交给资料搜集的同学。
装订成集:
小组讨论自己作品集的名称,并编写目录。
交流修改:
初稿打印出来以后相互交流欣赏,再请老师、家长一起征求意见,校对完毕,装订成册。
队会彩排
活动过程:
准备期(1—4周)
环境熏陶,营造感恩氛围。
围绕“感恩教育”,开展征集宣传标语、宣传画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张贴学生的作品(宣传标语、宣传画等),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同时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使家长对学校开展的“常怀感恩的心”的活动有所了解,并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效果。
2、课程渗透,形成德行文化
利用课堂主渠道,使“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如:数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语文教师结合教学要求让学生写一篇“家庭收入支出情况”的调查报告,并组织一场现场命题作文比赛,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制作“亲情卡”献给父母亲人或老师,音乐老师教唱手语歌《感恩的心》,英语老师则让学生能用英语向亲人表示感谢。
3、故事感染,萌发道德意识
提倡学生阅读“感恩故事、聆听以”感恩“为主题的歌曲、收集各种文本的感恩故事,发动教师、学生共同寻找并撰写身边的”感恩故事“,为班会和成果展示周的各种活动积累素材。
成果展示
1、激情创作,抒发内心情感
经过4周的阅读、欣赏与收集之后,可组织学生开展“谁让我们拥有愉快童年”大讨论,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了解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把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呼唤出来,这样学生的创作灵感与真情也被激发出来了。那一封封充满真情实感的书信,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文章,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儿童画,一张张温馨的“亲情卡”······无不代表着孩子们真挚火热的心。
2、才艺展
孩子的成长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怀,要让孩子感受幸福,珍惜幸福,这也是我们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特地安排了一次孩子与父母同乐的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孩子拿出自己拿手的才艺,或表演小品、唱歌、跳舞等节目,与家长一起游戏等,让孩子与家长同乐,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家长爱的感激。
案例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在教室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本着对呼唤孩子心中的爱的根本目的,以生活中的情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把收到的感染和熏陶带到生活中去。
孩子们通过感恩资料的收集,明白了父母对他们的无私的爱,通过表演节目、制作感恩卡等形式让家长知道了孩子对自己的关心,通过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增进了孩子和家长之前的感情,同时也锻炼了孩子自主探索、综合实践的能力。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我喜欢的纸》教学案例
一、设计思路与主题选定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伟大、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轻便、廉价又能大量生产的书写材料,它加速了思想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使人类文明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纸的变化越来越大,纸的用途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但人们对纸的浪费也愈来愈严重,于是我们就围绕“我喜欢的纸”这个主题,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纸、认识纸,提高充分利用纸的限度,进而培养自己开放研究纸的兴趣。
二、实施方案的制定
我们确立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大体确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1.纸是谁发明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2.造纸的原材料有哪些? 3.我们学校师生一年大约要用多少书本、纸张? 4.调查身边的老师、同学对节约用纸的认识及有没有浪费纸张的现象? 5.我们周围的人用纸情况怎样?各家庭用纸情况怎样? 6.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建成五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1、历史学家小组:研究纸张发明和应用的历史,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环境学家小组:研究造纸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3、社会学家小组:研究纸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4、科研专家小组:研究纸的各种特性、纸的分类、纸的用途等。
5、造纸专家小组:研究造纸术的历史与变革并自制再生纸或卡片。每个专家小组将围绕本组研究任务探究有关纸的信息以及从其它来源获得补充信息。小组成员都必须认真负责收集数据和资料,以简报或绘图方式写出自己研究的摘要并做到随时整理。每一个专家小组都必须围绕本组研究任务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将小组成员的简报汇总、整理,完成一份主题鲜明、生动完整的研究报告。
三、活动实施过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施本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纸的基本性质、用途、发明和制作过程等内容。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体验课题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与精神,引起他们对纸的兴趣。
4、使学生了解纸的消耗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和自己开发、研究纸的兴趣,进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活动方式
个人、小组活动结合集体汇报
(三)活动要点
这是一项让学生调查、采访、搜集、整理、创新、展示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目的是促进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在品质、语言、社交、创新及竞争意识方面得到发展。
(四)活动过程
<一>、上好活动前的准备课
活动前让学生了解每一次活动该怎么做,要注意什么。教给学生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让他们知道怎么调查访问,怎么设计调查表或访谈提纲,怎么取得数据、积累资料,怎么分析和整理资料、建立档案袋, 怎么撰写调查报告等。
<二>、小组分工合作:
1、围绕研究任务,拟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子课题。(即:拟订从哪几个方面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如,历史学家小组:研究主课题-研究造纸术的历史与变革。
2、组内要作出明确的分工,如:负责收集文字资料、负责图片收集、负责调查研究、负责整理资料、负责发言等;可一人身兼多职也可每人分别负责研究任务中的某一专题。填写纸的资料卡片:
3、小组同学互帮互助,要及时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与本组成员、其它小组交流讨论,或把对本组成员、其它小组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他们,实现“资源共享”。
4. 教师制定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维度及评价量规框架。
5. 预计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应对策略。
<三>、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各小组按照活动计划,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研究活动,各小组所聘教师跟随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如,环境学家小组的活动过程:
研究造纸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一)全员参与调查:
为了使调查的涉及面更广一些,数据更有说服力一些,负责调查身边人、家庭用纸情况组的同学,设计好问卷表后,要求全班同学协助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每位同学调查五至六人或五至六户。调查时间主要安排在双休日。这一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走家串户,上大街入小巷,认真完成每一张调查表。许多同学还将调查问卷时的场面拍成照片,有些同学还带上摄像机。
(二)收集资料:
为了解纸的发明,古代造纸与现代造纸的不同,造纸的原材料,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等问题。如:第一、二、六大组的同学又开展了上网、查阅图书资料等活动。他们收集了大量关于造纸厂排污、沙尘暴等的图片。第三、四大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采访学校图书管理员、仓库保管员、文印室打字员,了解我校师生用书本、纸张情况。
(三)筛选资料、数据统计:
面对五花八门的资料,我又组织他们分组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摘录与他们研究专题关系密切的文字,挑选最能说明他们研究专题的相关图片。第五组同学对收回的两百多张问卷调查表进行整理,他们又请数学教师对数据进行列表统计,计算出百分比。第三、四组的同学为了能将我校师生用书本、纸张的数量转换成重量,他们学习使用台秤,并以五年级学生使用的一套书为样本称出重量,以70克16K复印纸为样本称出重量,然后算出全校师生一年用书本、纸张总重量。如果把一个学期使用的纸叠起来,大约有多高?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统计全班、全校纸张的使用情况,最后统计这些纸要消耗多少树木?
(四)撰写调查报告
如何将资料、数据、图片转化成研究者自己的认识,即调查报告。这是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感到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首选,让各组进行口头交流;接着,让每位参与研究的同学写一写活动感受、体会或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认识或建议;最后,由各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执笔起草调查报告。
四、活动成果交流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带来了采访录音、图片、照片、问卷表、统计图等。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我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成果交流以后,大家对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汇总整理,并提出了五条建议。
一、希望大家从今往后,擦手、擤鼻涕改用手帕。虽然用手帕比较麻烦,要经常洗,但为了节约用纸,我们认为是值得的。
二、希望大家从今往后在用纸、用本子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每一张纸都要尽量正反面用到不能再写字为止。
三、将废纸与其它垃圾分开处理, 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在垃圾箱边统一设置废纸箱、每家每户、所有学校的班级都添置一个废纸篓,将废纸集中起来卖给造纸厂或废品收购站。
四、.学校应该建立课本回收制度。
五、.造纸厂要将污水处理后排入江河。通过这种“小课题”研究,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这一专题的相关知识,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加强。
五、活动评价
一项活动,评价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我都十分重视个体、小组、活动本身给予评价。活动结束后,我对整个活动进行调查问卷做了小结,表彰了积极参与活动的每一位同学。我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简单归纳以下几点:
1、我在小组中最主要的贡献是: 参与研究计划的拟订;围绕任务提出子课题;负责收集资料; 负责整理资料;负责设计排版; 负责当中心发言人;一人身兼多职。
2、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交流; 一个人同时完成多项任务;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有了提高;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入; 个人能力、特长得到发挥;学会了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体验到了研究的乐趣。
六 活动后的反思
在《我喜欢的纸》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1在活动刚开始,给学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提出问题,并确定研究的主题,结果学生热热闹闹地做起了研究。在交流与汇报时,同学们还在忙着“研究”自己的主题,而不理会别人的发言;2社会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也给活动带来困难。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涉及到调查、采访、实地拍摄等活动,有关部门或人员不支持、甚至阻挠。同时这也暴露我们的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差,培养社交能力、与学生家长沟通不够,这正是我们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3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要多于自己的主动性。教师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创造的机会,营造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讨论和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一点暗示或点拨、引导,对学生的指导中要具创造性,使学生的讨论“柳暗花明”;4教师对活动的开展投入的热情程度不够 ;5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与其他教师不定期地进行研讨。
总之,活泼健康的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突现出来,能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磨练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创新人才,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共同在实践中锻
炼,在体验中成长。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精选)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与管理》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与管理》
活
动
案
例(湖北省恩施市板桥中学
邓升奎)
活动对象:板桥中学八年级(3)班学生
指导老师:邓升奎(八(3)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
活动时间:周3下午八(3)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约5课时完成);
活动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用 具。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手机成为了学生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渠道。但是,拥有手机的学生也给学习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下载一些不适宜中学生阅读的东西,上课时间偷偷发短信,玩QQ,晚上就寝后躲在被窝里玩聊天、玩游戏。有很多学生使用了超级QQ且长时间登录在线。如此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学校为了规范管理,防止学生在上课期间利用手机玩游戏,或利用手机传播不良信息等,规定中学生不准在校使用手机,并且组织了几次收缴学生手机的行动。
但是,我校是农村寄宿制中学,而且实行的是十天一放假(上两周课,放四天,这是为了给较远学生节省来去的车费)很多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手机就成为了学生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渠道。所以,真正严控手机的使用,对这部分学生又实在是有点不人性;手机的“双刃剑”的矛盾在我校显得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管理的方式上有必要进行一些探索。于是考虑让学生自己通过活动、讨论、思考,从中找到适当的答案。使学生能自觉去权衡利弊,规范行为。同时为学校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更加体现人性化。因此产生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与管理》
一、主题内容
(一)准备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从而自觉做到趋利避害,真正使手机发挥积极功能,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
2、正确认识手机的“双刃剑”作用,为学校规范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活动内容:
1、调查学校实际拥有手机的人数;
2、根据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找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3、组织辩论赛——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4、结合实际,给学校拟写一份《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活动过程:
1、分组调查与统计本班、本年级拥有手机的人数;
2、找出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并收集整理材料;
3、组织以《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为主题的辩论赛;
4、组织拟写《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5、材料收集与整理、展示、评价;
活动准备:
1、活动主题——《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
2、制定活动方案
准备相关材料(如照相机等)
3、辩论赛场所、主持人和辩手的确定方案及辩论材料;
4、方法指导。
(二)活动阶段(3课时)
第一
课
时
1、调查班级、年级拥有手机的人数。
由于学校规定,学生在校不准使用手机,所以在调查中,学生心存顾虑,拥有手机的学生怕被收缴,为了获取真实数据,我向学生说明只是做调查、统计数据,不会因此报告班主任和学校政教处,由此打消学生的顾虑。我首先在八(3)班进行调查,有35人拥有手机,然后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其他班级学生拥有手机的情况,通过调查,获得我校八年级四个班学生拥有手机的情况如下:
班
级
八(1)
八(2)
八(3)
八(4)
总人数
学生数3 5 6 4
258 有手机
人数
8
5
7
126
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我校八年级学生中有接近一半(48.8%)的学生拥有手机。
2、提出活动主题。
针对在学校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还有近半数人拥有手机的情况,提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
3、找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首先,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使用手机情况或观察到别人使用的情况,通过思考,写出其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然后分小组进行综合、整理出本小组综合材料。
4、小组综合材料展示
(1)各个小组选派一人根据总结整理出的本组综合材料,面对全班进行宣讲;
(2)收集各组宣讲材料,综合整理,得出综合材料;
(3)班级整理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附:统计情况如下:
利:(1)小巧玲珑、携带方便;
(2)便于查看时间;
(3)可以设置铃声,提醒人们不忘事,(比如叫起床);
(4)便于与家人联系(打电话、发短信),(5)方便同学、朋友之间互通信息;
(6)方便上网查资料及下载资料;
(7)方便看电影、电视等;
(8)可以听歌、学音乐 ;
(9)可以拍照片、摄像,记录生活点滴;
(10)可以提高打字水平、熟悉手机的使用功能等上网必备的现代技术手段;
(11)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网上购物、增长见识;
(12)遇到危险,可以打求救电话;
弊:(1)沉迷游戏,影响学习;
(2)玩游戏、看电影,既浪费时间,又影响视力;
(3)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4)上网成瘾成迷,导致精神恍惚、身心疲敝,进而厌学;
(5)QQ聊天,干扰正常学习;
(6)长时间登录超级QQ,费时费力,加重经济负担;
(7)手机短信的隐蔽性,为学生之间早恋提供方便;
(8)考试时利用手机发短信作弊;(9)传播不良信息,激发犯罪意识;
(10)就寝后躲到被子里玩游戏、聊天、发短信,严重影响自己和他人休息。
(11)盲目攀比,导致学生利用手机炫耀、炫富,增加学生虚荣心。
(12)玩手机易导致学生滋生懒惰行为。
5、确定辩论赛主题、主持人、负责人、辩手
根据学生总结出的使用手机的诸多利弊,那么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作为中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呢?怎样管理合适呢?通过讨论,确定针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问题进行一次辩论,让他们在辩论中求同存异,找到合适的结合点。确定辩论主题为——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通过举手调查的方式,把“利大于弊”、“弊大于利”两种观点的人分为两个阵营,然后让他们自己推选出辩论主持人、辩手。推举结果如下:
辩论赛主持人:冉
银(八(3)班班长)
甲方辩手
代磊
郭明芮
田礼浩
罗鑫
文杰
杨文
李江夏 乙方辩手
李苗
刘珍凤
陈建宇
杨威
刘栓
高祥
王枭
6、主持人、辩手准备相关材料;
负责人:冉银——本次活动中辩论赛主持人(1)负责主持词、并与双方辩手商量确定辩论的风格、形式;
(2)负责组织、检查、落实双方辩手准备辩论材料;
(3)准备相关材料及辩论赛场地、过程安排等工作。(于下次课前完成)
第二
课
时
1、检查辩论赛准备情况——模拟演练;
2、学生评价:提出辩论赛中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3、主持人、辩手进一步思考、完善个人辩论技巧,布置其观看相关辩论赛;
3、进一步准备和完善辩论赛相关工作。
第三
课
时 程序预设:
1、黑板上书:《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辩论赛
(邀请部分教师观摩辩论赛;双方辩手、阵营各就各位。)
2、主持人就位
3、宣布《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辩论赛开始
(1)辩论双方观点陈述;(2)双方辩手依次攻辩
(3)自由辩论
(4)双方辩手派一人作总结发言
4、学生点评:辩论双方的精彩之处与不足之处、感悟等;
5、教师点评:
(辩论赛部分图片资料——附后)
6、布置课后作业:思考并准备给学校写一份《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三)总结阶段(1——2课时)
第四
课
时
1、活动总结、评价与反思
(1)自我评价:谈个人参与情况、认识与收获及自我反思;
(2)小组评价:小组成员参与度、情感态度、个人突出表现,精彩靓点等;
(3)教师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建议。
2、活动拓展延伸:为学校拟写一份《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1)为自己制定一个使用手机的行为规范;
(2)为学校拟写一份《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个人——小组——班级)
(3)写一句倡导正确使用手机的广告语。
第五
课
时
3、成果展示:(以展板、橱窗的形式展示)
(1)《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相关内容:前言
第一课时之“
4、小组展示”)
(2)《中学生使用手机管理建议书》;
(3)正确使用手机广告语录——学生精典作品.二、方法引导
本次活动从主题选择到活动实施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领作用,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经常发生的事例中选题,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间组织了一次辩论赛,在方法上,也力求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十分重视活动准备,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好必须准备充分,不能“临时抱佛脚”。比如,辩论赛的形式、内容、风格,辩论材料的准备,辩论技巧的把握、辩论语言、态势、激情等,都要一一考虑到位、准备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找寻相关视频资料,从中获得个人体验和成长的机会。同时,针对学生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指点。
充分注意到细节的把握,比如,为了把辩论赛搞得像,先让学生来一次模拟演练,然后针对不足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让相关学生、辩手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增强了指导的有效性和活动的实效性。在活动各个环节,师生一起研究,参与式、合作式的开展活动是本次活动的一个特点,从主题选择、辩论赛、建议书、办展板等都是师生共同讨论、合作进行。这也是我历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风格和做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附相关资料:
1、辩论赛总结观点材料 ——正、反方总结材料
2、部分学生针对手机管理写的建议书
3、辩论赛上展风采
4、听课教师在点评本次辩论赛
5、使用手机广告语
作者简介:
邓升奎
男
现年48岁,(生于1964年2月)
中学一级教师,多年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2011年参加湖北国培计划综合实践学科培训,以100分的成绩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邮编:445031 电话:***
电子邮箱 : dsk8612255@163.com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我们身边的垃圾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我根据初三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调查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实践中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发展对自然的关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了(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画画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确立活动主题;
2、自由组建小组,确定人员,选出组长;
3、制定活动计划。第二阶段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
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及回收的方法。
2、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提出垃圾处理的新设想。第三阶段
1、活动成果展示;
2、交流体验; 具体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
2、播放有关环境污染垃级成堆图片。
课件播放垃圾的对话。废纸说:“我的身体被菜汁弄湿了,发霉了,还有一股难闻的臭味呢!”塑料瓶说:“我的身体快被挤破了,真难受!”易拉罐说:“别挤了,我的身体变形了。”垃圾齐说:“哎!人们扔的垃圾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地球先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真让人着急!”地球先生说:“是呀,如果再这
样下去,我的身上到处都会是苍蝇和臭虫,小动物们也没有了家,人类就更难生存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忍心看到她备受摧残而伤心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实践活动课就是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小调查汇报交流
1、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
2、大家调查到哪些处理垃圾的方法?
3、交流反馈
三、介绍科学的处理垃圾的方法
1、卫生掩埋法。
2、焚烧法
3、积肥法
4、美马萨诸理工学院等离子物理实验室宣布,他们成功利用人造闪电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热量能将垃圾融化,待冷却后,有害废物可以变为没有毒害的巨大玻璃。
四、创设情景,展示才能
1、小组交流质疑:说说你处理垃圾的想法。(学生以小制作、画画等方式展示)
2、交流反馈
3、课件播放乱扔垃圾现象谈谈感想,说说环保标语。
五、课外延伸
1、成立校园弯腰行动小组收集废电池。
2、设计环保标语 反思:
一、主题的确立
《我们身边的垃圾》这个主题来源于株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要求中学生开展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可能是第一次开展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主题太大,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学生也觉得无从下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于是我决定缩小范围,先从我们身边的垃圾着
手调查。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于是重新确立主题《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关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强调过程的教育价值的课程,可以说,没有了实践活动过程,也就没有了这门课程本身,其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便不复存在了
让每个学生切实经历活动主题实施的全过程。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引导每个学生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及回收的方法、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放手让学生自主制定活动方案,通过学生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并为活动的展开做好充分合理的准备,发展他们的规划与组织的能力。在活动实施阶段,留给小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在开放的活动情景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在活动的总结与交流阶段,引导学生说说处理垃圾的想法。(学生以小制作、画画等方式展示)学生只有
亲历了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才有可能获得丰富多样的实际体验和感悟。因此,“关注过程”首先要求的是必须保证学生参与完整的活动过程。
三、把握活动过程的连续与完整
过程的完整才有可能深度的体验,浅尝辄止,片断零碎的体验是无法进入学生个人学习履历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容易感动学生。关注过程的完整性,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切实经历活动主题实施的全过程。活动过程我不仅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更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查找、收集相关资料,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提出垃圾处理的新设想。“教学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连续的过程能够让孩子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一个主题活动要有持续性,给学生多次尝试的机会。所以在整体设计时,我注意活动间的联系,孩子们在进行了这一次活动后,并没有就此停住,而是给机会让孩子们在反思后有机会再实践,如成立校园弯腰行动小组收集废电池、设计广告语等。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罗东涛
诸城四中体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