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17周)

时间:2019-05-12 20:1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17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17周)》。

第一篇: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17周)

第一节: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三国鼎立中的三个国家是何时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再进一步提问:那么三国鼎立中,你认为哪一个国家最有可能统一全国?为什么?估计学生会回说:魏国。因为曹魏的发展超过吴和蜀,实力最强。教师进一步引导,在三国的角逐竞争,魏、蜀、吴三国谁都没有能够统一,那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新课讲授:

一、自主探究: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时间: 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过程: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成语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如“草木皆兵”这个成语故事,它源自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进抵淝水流域,登寿春城了望,见晋军阵容严整,又远望八公山,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晋军,不由得心虚胆怯。接着提出问题:你知道淝水之战是怎么回事吗?你想知道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吗?你知道我国古代的江南地区是怎样开发起来的吗?让学生一下子激起学习的兴趣。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 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② 北方人民的大迁徙为江南地区开发提供动力(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战乱较少。④江南人民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从生产看:

一、农业:

1、兴修大量的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2、江南广泛种植水稻,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3、农耕技术大为提高,绿肥、牛耕、粪肥得到推广。

二、手工业:手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

1、采用“灌钢法”冶炼优质钢铁

2、青瓷制作精美。

3、江南的丝织品精美 从地区看: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得到一定的开发。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二、构建知识网络:

西晋

1、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2、统一:时间

3、五胡内迁:、、、、4、灭亡:时间、被 族所灭

东晋:建立:时间、建立者 都城

淝水之战:背景:前秦政权建立

经过: 结果: 灭亡: 年,被 建立的(政权)所灭。

江南经济发展:原因:1、2、3、表现: 意义: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从它的短暂统一到快速灭亡可吸取什么教训?

2、为什么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

3、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交战些战例,你得到哪些启示?

四、巩固总结:

你的收获:—————————— 你的困惑:————————

三、课堂练习:教师随堂提问

四、作业布置:顶尖课课练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二节: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过程

导入:4世纪后期,占据鄂尔多斯大草原的鲜卑族的强大的一支建立了北魏政权,他们依靠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长驱直入中原,迅速吞并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请问:①这是东汉以后黄河流域的第几次统一?

②第一次统一黄河流域的是谁?

新一任魏主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与前秦皇帝苻坚一样有着雄心壮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力逐鹿中原。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新课讲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而结束北方混战局面的是内迁少数民族中鲜卑族的一支。他们强大起来以后,建议了北魏。

思考:①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 ②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哪年?

③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④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

讨论: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展示材料:①《悲平城》——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②当时流行的歌谣: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归纳:平城自然条件比较寒冷干旱,其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且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形成威胁。而洛阳是表现中国文化传统优越性的地方。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及想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有关。

2.迁都洛阳后的积极意义

概括归纳: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丽的城市;洛阳的人中达到五十万左右;城中有很大市场,汇集了四方的商人。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提问:孝文帝为什么进行改革?

北方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学习,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民族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孝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为了控制全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孝文帝的改革内容

思考:在孝文帝改革内容中,你认为哪一项对民族融合最有影响力?而哪些政策可能会使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消失?为什么?

①语言:说汉话。

展示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改;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仍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诫!”——这恐怕是对怎样说话提出要求的第一位皇帝。

②姓氏:改汉姓。

结合P108改汉姓表,请问:孝文帝为什么把皇族姓氏改为“元”? 从孝文帝改革的各项内容来看,他是要彻底改变鲜卑人原有的生活方式,过汉人的生活。他禁止鲜卑人回到自己的故乡,甚至连死后都不得归葬自己的原乡,这是一个多么不容易的决定啊!

提问:你们愿不愿意把家迁到西部去,永不再回?愿意的请举手。老师可不愿去,因为我祖祖辈辈都在这儿,我可不想背景离乡。你们愿不愿意把名字永远改为“拓拔××”。为什么北魏的鲜卑人愿意?是百姓愿意?还是只是孝文帝的心愿?

所以站在鲜卑人的立场来看这件事是很悲情的。

讨论:孝文帝当时是一个战胜者、征服者,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施这样的汉化政策,他大可以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国北方?

归纳:其一,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其二,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终失败的教训深知鲜卑族若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立足生根,子子孙孙永远安居乐业,就必须适应占中原主流的汉族人的文化;其三,汉族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各方面都有较游牧文化更高的使用价值,故游牧民族向汉文化学习与融合是必然的,因而面对繁华绚烂的汉文化的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客观上讲是顺应时势。这也证明了一个历史上的通则,就是一个文化水准低的民族,即使最初能以武力征服一个文化水准高的民族,但终究还是会被这个文化水准高的民族所溶化进而消失无踪。

动脑筋: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思考:在当今社会要发扬尊老、养老的风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改革的作用

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南北方的统一。

3.北朝的分裂

北周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间进一步融合,为以后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讨论:你怎样评价改革家孝文帝?

四、小结:梳理本节知识

三、课堂练习:教师随堂提问

四、作业布置:顶尖课课练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二篇: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16周)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全聚德烤鸭、张裕干红葡萄酒”图片,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老年人把铁钉、火柴分别叫什么吗?为什么那时的中国人要在这些日用品前加一个“洋”字?这表明了什么?老年人叫铁钉为洋钉,叫火柴为洋火。说明近代中国技术水平十分低下。走向世界市场的民族工业品牌有海尔、康佳、TCL等。这说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

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板书题目)

新课讲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读出课件内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又是怎样起步的呢?

读出课件内容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历史、人物、档案)

交流信息:

1、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2、《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3、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了大生纱厂。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华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张謇为什么要舍本逐末创办实业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状元实业家张

謇”一目,并圈点你所获得的信息,稍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问:张謇放弃状元兴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他具有什么样的情怀? 结局是什么?

学生讨论。

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

问题: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旧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那么,民族工业究竟有怎样曲折的发展过程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表格。(展示表格)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期间、“一战”后到解放前夕。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是什么?

民族工业出现了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的成功促进了实业集团的纷纷出现。

民族工业出现萌芽的原因是什么?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怎样呢?(展示课件)

(出示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说明什么?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会出现“黄金时代”? 内因:辛亥革命成功外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战”后到解放前夕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怎样呢?

讲述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

这一时期为什么民族工业又呈现萎靡不振的状态呢?

以上通过表格,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问题:老师将你们的讨论总结如下:发展阶段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没能完成救国的愿望,除了受到客观原因影响外,还有主观原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启示: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 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

旧中华民族工业尽管发展艰难曲折,但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哪些影响呢?

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之所以曲折发展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三、课堂练习: 随堂提问

四、作业布置:顶尖课课练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三篇: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8周)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二、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过节?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也有很多纪念性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是来源于我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的吗?(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中国的青年节呢?什么是五四精神呢?让我们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来揭开谜底吧!

新课讲授:

1.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应对本单元的内容作一概述:(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2)本单元的时间范围: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结束于1935年红军长征的胜利。(3)本单元的主题知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红军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

2.以五四青年和党的生日为切入点,导入本课。建议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激发他们探究“五四爱国运动” 和“中国共产党诞生” 的动机。如设计“为什么把每年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激发学生探究“五四爱国运动” 的动机;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了,八十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好联系当地的标志性变化加以说明)。当时她是怎样诞生的?”激发学生探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的动机。

3.“五四爱国运动”一目,应讲清几点:(1)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参加者、斗争口号及领导者);(3)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斗争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4)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说其“彻底”是指斗争的坚决性而言的,说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①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目,应讲清几点(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和会议的主要议程);(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4)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然后,运用教材有关中共诞生的三则历史材料,加深印象,加深理解。

5.在完成上述内容的教学之后,可创设新的学习情境,进行知识巩固。(1)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间有何联系?

(2)如果你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列席者,你如何向社会报道中共一大情况;如果出一期庆祝建党八十一周年的黑板报,请你写一篇介绍中共诞生的短文(口头或书面),并说出你这样写的理由。(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

(3)如何向同学解释“五四精神”“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的含义?

三、课堂练习:课后练一练

四、作业布置:顶尖课课练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四篇: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3周)

第一节课:第三课 华夏之祖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二、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框导入 新课讲授:

一、学生讨论炎黄子孙的来历。学生讲炎黄战蚩尤的故事。

二、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华夏之祖”——黄帝的贡献

1、发明舟车

2、发明文字

3、建造宫室

4、制作衣裳等

三、提供相关传说资料,教师分配角色:尧、舜、禹、舜的儿子商均、部落的长老五名

剧情简介:舜年事已高,需要寻找接班人。儿子商均和禹谁最适合做首领呢?部落选举将会产生新的首领。历史称为“禅让”。

活动目的:学生了解原始社会部落首领产生的简单过程,对传说中的尧、舜、禹的优良品质有了解。

活动过程:舜召开部落大会,部落的长老五名出席。舜先发言,然后宣布有两为候选人分别演讲。部落的长老发言。部落成员选举。舜宣布结果。已经死去的尧可以以灵魂再现的方式出场,交代什么是“禅让”。教师利用导演的身份对整个过程控制。最后点评。

四、小结:简单小结。

课后评价

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课堂练习:课后练一练

四、作业布置:顶尖课课练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第二节课:第四课 夏、商、周的兴亡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过程

导入:大禹治水的故事导入 新课讲授:

一、夏朝的兴衰(公元前2070——前1600)1.夏朝的建立和启继禹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建立及其实质 3.夏朝的衰落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公元前1600——前1046)1.汤灭夏,建商(夏桀的暴政、商汤建商)2.盘庚迁殷

3.商纣的残暴统治和武王伐纣

三、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前770)2.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 方法:分封制

内容:将周王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战时必须为其打战。作用: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并开发了边远地区。3.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三、课堂练习:课后练一练

四、作业布置:顶尖课课练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第五篇:集备教案

汉语拼音 d t n l 集备教案

(伊旗第一小学 郝春艳)主备人:郝春艳

集备人:郝丽芬 李旭冉 张睿珍 高娜 解婷婷 集备时间:2017.10.12 教材分析

《d t n l》是新教材汉语拼音的第4课。本课有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4个声母,配有一幅校园技术节的情境图。舞台右侧,一个男孩打着鼓,鼓声提示d音,鼓和鼓槌的组合提示d的形。男孩手中敲打乐器的两根鼓槌提示l的形。舞台中间,一个女孩正在表演节目,她手中握着的伞柄提示t的形。舞台背景中的拱门上有“艺术节”3个字,拱门提示n的形。

第二部分是d、t、n、l和带调单韵母a、o、e、i、u、组成的音节。

第三部分是“马路、泥土”两个词语,期中“马、土”是本课要认的字。

第四部分是儿歌《轻轻跳》,期中tu、ni是本课新学的音节,“不”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马、土、不”,要求书写的字母d、t、n、l的笔顺以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d、t、n、l 读准音,认清形,会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d、t、n、l和6个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

4.认识“马、土、不”3个生字。学习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读准d、t、n、l四个声母的音及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拼音卡片,小奖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还记得都是谁吗?读卡片“b p m f”,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新的声母朋友好吗?教师贴卡片“d t n l”。

二、学习“d t n l”的音形

(一)学习“d”的音形: 1.出示“d”的图

(1)问:图上画了什么?你们亲眼看见过大马奔跑吗?大马奔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这个字母怎么读?

(2)讲:我们借助马奔跑时发出的“得得得”的声音学习“d”的音。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些。

(3)教师范读“d”。

(4)学生随读“d”。

(5)教师强调发“d” 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舌尖突然放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音不颤动。用手掌放到嘴前感受不到气流冲出。

(6)学生再发音体会。

2.学习“d”的形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d”的形呀?(2)看图观察马奔跑时留下的脚印很像什么?

(3)编记忆“d”形的小儿歌:“反6 b,大马奔跑d d d”。

(二)学习“t”的音形 1.出示“t”的图

(1)学生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讲:“t”的音在图中没有直接反映出来,我们给“t”编一个小儿歌记住“t”的音:“雨伞把t t t”。(3)学生在诵读儿歌时记住“t”的音。发音时把手掌放到嘴前,有较强的气流冲出。

(4)怎样记字母的形?引导学生在观图中去发现。(5)师讲:声母“t”容易与“f”混淆,怎样分辨“t f”的形呢?老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想看吗?你们看,老师在白纸上用红色的粉笔写上一个“f”,写好“f”的白纸向上一翻,你们看变成了“t”。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说记忆小儿歌,“一根拐棍f f f,小伞把儿t t t。”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6)学生们在唱歌谣和教具演示中,准确地分辨了声母“t、f”的形。

(三)学习声母“n l”的音形 1.学习“n”的音形:

(1)出示n的图:图上画的是什么?(2)结合插图和字母“n”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范读“n”,边读边讲发音要领。(4)学生随读时体会气流从鼻腔透出来。(5)谁能编一个顺口溜帮助记忆“n”的形?(6)出示卡片“m”与“n”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

“一门n,二门m”

2.学习“l”的音形

(1)出示“l”的图:图上的小孩在干什么?赶猪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教师边范读“l”,边讲发音要领,捏鼻子发“l”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3)学生随读体会。

(4)小孩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像什么?(5)编顺口溜:“小棍赶猪l l l”。

(四)同桌同学互读“d t n l”的音,相互纠正。

三、课中操

四、正确书写“d t n l”

过渡语:这四个声母的音形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要能写好这4个字母,你们真棒!

1.学生自学

请同学翻开语文书P13页,借助字母下面的笔顺自己分析一下这几个字母是几笔写成的?应该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占什么格?一会儿比比谁说得最好?

2.请同学说说每个字母的笔顺及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教师强调“t”的横,“n”的左弯竖。

4.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5.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字母是否写得正确。

五、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d t n l”四个声母,同学们不仅读准了字母的音、认清了形,而且写得也不错。板书设计 d t n l

下载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17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17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集备教案

    平移和旋转 共案主备:李梦婕主讲人: 班级: 【教材分析】平移与旋转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

    集备教案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 第 一框 家,温馨的港湾 学习目标 : 1、理解家的温馨。 2、深刻明白我们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学习重点:用自己的实......

    dtnl集备教案

    《dtnl》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 集备教案 主备人:李小爱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触过汉语拼音,对字母的读音和音节的拼读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个别字母和......

    gkh集备教案

    《g k h》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g k h,能够读准音,认清形。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音的拼读方法。 4、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读......

    1、《阳光》集备教案

    《孟母断织劝学》集备教案 一、 备课标 1、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 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

    集备发言稿

    数学集备发言提纲 学校: 胜利小学 中心发言人: 张倩 我们胜利主备的数学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后2节,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节,第三单元运算定律7节,第四单元小数的......

    集备总结

    初三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单位: 年级:九年级姓名:常亚楠伽师县二中初三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我校初三英语备课组老师凭着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专业素质和出色的教学技能,很快适......

    集备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2008年9月 集体备课就是以年级组为单位,一或两人主备,全组教师人人参与的说评式备课,其目的是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中群体的智慧,提高备课的质量,将教师的个体劳动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