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备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2008年9月
集体备课就是以年级组为单位,一或两人主备,全组教师人人参与的说评式备课,其目的是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中群体的智慧,提高备课的质量,将教师的个体劳动与集体劳动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一、集体备课原则
1、三定:定主备人、定备课内容、定集体说评时间。
2、三性:实效性,要取得实效,切忌空说空写;针对性,集体备课的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全面性,集体说评意见及建议均要力求全面深入。
3、两个目的:一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学生知识过手属实。
二、集体备课过程
1、定量主备:
(1)语文、数学每位教师在同年级组内按单元或章节协议分工获取本册教材的主备任务。
(2)公共科教师按所教年级内容分单元、章节或专题,在本学科本年级内主备。
(3)主备教师要投入全部精力查找资料,对照课标,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发挥创造行,高质量完成备课基础工作。
2、备课内容:
(1)教材分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所备内容在教材
内容体系中所在的地位、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设计理念:体现哪些新课程改革精神,总体的、每个环节中的。
(3)教学流程:说明教学过程和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选用的基本方法、步骤,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新课改精神,解决教师怎样教,学生怎么学的设想。
(4)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课堂教具、学具及教学场地、教学资料等。
(5)板书设计。
3、集体说评:主备人说出所备内容、某课的设计方案及意图后,全组教师在组长的主持下人人说出自己看法、建议和修改意见,集思广益,主备教师及组长作好纪录,再定稿。
4、教案补改:每位教师必须将印发的教案在课前认真参阅,并结合本人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案旁进行补充调整,进行教学。
5、教学反思:教学后回过头来反思教法、学法是否得当,学生有哪些收获,知识过手落实情况如何,自己有哪些闪光点,还存在哪些不足,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
第二篇:高校集备制度
高家坡学校2011——2012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制度
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直接引领之下,从本学期开始正式进行网络集体备课。根据朝阳镇中心校的安排,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网络教研集体备课要求如下:
一、集体备课的范围:本校所有在编教师。(女教师未满48周岁,男教师未满53周岁)都必须参加网络教研集体备课。集备范围内的所有学科教师(包括音、体、美教师)都必须加入到县教研员的学科协作组中。对于(女教师未满48周岁,男教师未满53周岁)部分老教师因年龄特征所致的操作电脑困难,可将共案下载打印后在文本共案上修改,形成各自的个案。
二、主备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县教研室下发的集体备课样式统一备课,按质按量上传主备教学设计,同时在该课题下的流程资源内上传与教学设计配套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设计中要用不同颜色的字标出使用课件的环节。备课时课题的字体为宋体、三号,其余的字体全设计为宋体、五号。
三、复备教师必须在规定上传时间后的一周内完成个案的撰写(同样必须使用教研室统一下发的集备表样备课),同时根据本科的需要完成该课题流程下的资源、文章和视频的上传任务。每篇个案都要结合校情、班情和学情,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做出实用、高效的修改和整理。若无动态修改记录或完全抄袭上传共案则视作无教案。
四、复备教师在撰写个案时若对所上传共案完全赞同,就在各个教学环节后面写出不少于30个字的评论;若有不符合自己实情的地方或有更好的建议,就在后面栏目内写出你的修改意见。上完课后在个案中必须认真填写自己的教学反思。
五、复备教师都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课的教学设计,杜绝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思想。个案形成后,每一个修改共案的老师要对该共案予以公平、公正的评价。
希望我校的每位教师把握时机,以网络教研为载体,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校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精品教案。追求“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的教学之路。
第三篇:集备发言稿
数学集备发言提纲
学校: 胜利小学 中心发言人: 张倩
我们胜利主备的数学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后2节,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节,第三单元运算定律7节,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3节。
一、汇报第一单元后2节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4、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5、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一单元训练重点:
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与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例4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例5,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
五、如何落实知识点:
1.例4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为了突破重点,在复习中先口算几道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通过讨论回答初步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的运算顺序。出示例4首先借助基本题96÷12+4×2与例4(1)依次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说和计算激活已有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并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自然运用到三步式题,然后结合例4(2)引入中括号,让学生凭借对小括号的认识,去判断运算顺序,完成计算。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和认识中括号的的作用,体验含有两重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后,请学生总结带有中、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到认识中括号、完成计算、总结运算顺序。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完成教材p9做一做。
变式题教材练习三第2题。通过列综合算式加深对运算顺序及括号的作用的认识。提高题教材p12第六题练习,四则混合运算以凑24游戏为载体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例5重难点,学会应用四则运算的相关基础知识,计算并比较各个不同方案的结果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全面理解题意,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先由租哪种船便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由“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引出进一步探索,调整租船方案,引导学生
全面分析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点拨强调:要先假设全部租小船和大船各自的情况,再相应调整我们的方案,最后得出最佳方案,所以,要获取最佳方案,我们要先把所有可能的方案都考虑到,在把他们的结果相比较,最后选择满足我们的期望的方案。课堂练习题:教材p11第四题,租车问题,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丰富此类问题的经验。P12第五题提供多个信息,计算、比较选出合理方案。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能力。
一、汇报第二单元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一样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三、二单元训练重点:
1.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2.把观察到的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重点是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得到的视图图形是不同的。第二课时例2从同一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3个几何体的形状。教学重点是发现不同几何体同一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五、落实知识点:
教学例1呈现了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的一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获得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表象,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教学例1时,(1)请学生用4个正方体拼搭出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进行充分的观察,通过分组合作,让全员参与观察,(2)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从前面、上面、左面看一看,还可以用手摸摸看到的面,说一说看到面的形状,动手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伙伴交流。通过看、说,想、画帮助学生建立各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表象。
课堂练习:教材p13做一做可与例1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练习四第1、2题
练习四第3题通过摆一摆观察形状。
教学例2,例2呈现了用正方体拼搭的3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上面、左面、前面观察,发现从上面观察看到的3个几何体的形状相同。从而认识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教学时,可请学生按要求用正方体摆出要观察的几何体。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还可以画出从各方向看到的每个几何体的形状。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从不同方向观察各几何体得到的形状,并归纳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是什么样子的图形,哪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各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得到的形状表象,切实认识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六、课堂练习题:教材p14做一做是5个正方体搭的3个立体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4题观察与想象的要求比较高,可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等方式表达,借助语言、动作使学生各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表象更加清晰,准确。第5题。呈现了6个不同的几何体,通过观察辨认、比较、进一步认识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第6题由视图到几何组合体,有一定的难度。是逆向思维的过程。可采用同桌或小组合作方式展开拼搭活动,展示拼搭的方法与结果。
一、汇报第三单元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三单元训练重点: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例1完成加法交换律,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第二课时例2加法结合律,通过演算比较,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第三课时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学会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第四课时,例4连减的简便计算。理解并掌握连减试题的简便算法。第五课时例5,例6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第六课时例7,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第七课时例8,乘、除法的简便运算。重点是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和掌握连除试题的简便方法。
五、如何落实知识点:
1.第一课时例1,教学加法交换律,基于情境图提出加法运算问题。通过两个同学不同的列式得到两个加法算式,并从计算结果相等得到一个等式,40+56=56+40,提出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从更多的交换两个加数,和不变的算式中发现规律,呈现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并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体现符号化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字母表示定律。教学中结合情境内容引导学生列式解答问题,组织相关例子充分展开讨论,初步提炼规律。教学中学生无论用图形字母或其他符号表示都可以。抓住A+b=B+A这种形式,请学生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内涵。还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用到过(加法的验算)。
2.课堂练习,教材18页做一做1。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教材19页练习五第2题。用加法交换律验算结合以前学过的交换加数的验算方法强化对加法交换律内涵的理解。练习五第3题.3.第二课时教学例2,加法结合律本节课的内容是加法结合律以及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在内容的编排和问题设计上,与加法交换律的呈现模式相同:第一个问题让学生观察算式、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问题;第二个问题让学生举出事例解释所发现的运算律;第三个问题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所发现的加法结合律;第四个问题根据运算律进行简便、合理的运算。本节课由于有上一节课的学习基础,学生容易接受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时,更多地引导学生迁移学习加法交换律,自主发现规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反思,结合相应的练习,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合理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
4.课堂练习:教材18页做一做2。练习五第1题是加深对定律的理解。练习五第4题。练习五第5题,是一种运算技能的训练,为后续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作准备。
5.第三课时教学例3,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设计的4个加数,其中两个数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数可以凑成整十数,将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使计算简便。教学中,请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再交流各自的算法,重点交流:为什么这样算,你的依据是什么?要求学生说出相应的步骤中所依据的运算定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也就是在加法运算中,哪些数据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
6.课堂练习: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一题,重点交流:怎样算的,为什
么选择这两个数先相加,可以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二题,联系生活问题,突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练习六第2题,练习六第4题,这种算法的依据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六第7题.7.第四课时教学例4,连减的简便计算。此内容安排在加法运算定律之后,突出了加减法运算间的联系。本节课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其中减法的性质这一知识对学生来讲是有生活的基础的,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能用到;而且学生之前有所接触和运用,连减的简便计算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四则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后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中也要用到。从例题来看,以三个小朋友展示三种算法,并由小精灵提出问题,他们是怎样算的?问题是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算理。你喜欢哪种算法?这个问题是引导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根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后两个减数的和能凑成整
十、整百的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8.课堂练习: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是减法性质的形式认知。第2题是对连减计算合理选择算法的练习。第22页第3题
23页练习六第6题,8题。
9.第五课时教学例
5、例6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例5主题图呈现了一个植树的生活情境,蕴含的信息极为丰富。例5先根据解决的问题得到算式25×4=4×25,然后提出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让学生从更多的交换两个因数,积不变的算式中发现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体现符号化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字母表示定律。教学中利用主题图中的丰富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乘法交换律已有初步的认识,这里通过具体例子,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同样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规律,并提出要求用图形,字母或其他符号表示规律,抓住a*b=b*a这种形式,请学生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进一步理解乘法交换律的含义。
例6教学乘法结合律,可以迁移乘法交换律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学生通过解决一共要浇多少桶水的问题,得到等式(25*5)*2=25*(5*2)呈现了一个乘法结合律的实例,放手让学生在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找到同样特点的一些等式,在此基础上引导以不完全归纳法,总结规律。最后要求学生用字母来表示规律。在回答小精灵提出的比较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异同时,最好能够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做一定的回顾整理,形成数学活动经验,为以后探究乘法分配律做准备。
9.课后练习:教材p25做一做是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本练习。
教材p27第二题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空,帮助学生从形式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第3题是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定律。
10.第六课时教学例7,乘法分配律重点是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乘法分配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涵理解,比较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都难。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时先复习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用字母来表示。新授时,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这一问题,让学生依据两条思路得到两个算式,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根据算式意义与计算结果可得到等式。并观察等式,仿照等式随意举例。通过观察、类比、列举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所初步感知,形成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通过箭头所示,引导学生关注两式间的形式差异。根据等式两边的变化过程,概括定律,并提出用字母表示,引导学生概括出定律的字母表达式。教学中,不但需要在例题的算式分析后,请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进行讨论,更重要的是需要结合乘法的意义来理解定律表达式中两个部分的意义。如(a+b)×c可以理解为(a+b)个c,a*c+b*c可以理解为a个c加b个c,所以两者结果相等。区别比较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使学生明确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而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11.课堂练习:教材p26做一做乘法分配律基本练习。P27第4题判断进一步从形式上把握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P28第8、两种列式。第11题拓展应用。
12.第七课时例8,是教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重点是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和掌握连除式题的简便方法。
问题一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涉及两个信息25筒与12个,计算时,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路,可先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计算,然后交流,引导学生比较方法间的异同,体会简便算法的关键是根据数据特征找到合理的方法,关注方法背后的算理支撑。问题二,每只羽毛球拍多少钱?渋及三个信息:计算时,教材同样呈现了两种思路,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并列式解答。根据算式特点选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计算,最后由小精灵提示,小结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13.课后练习;教材p29做一做,p30第1、2、4题。
一、汇报第四单元内容 二、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三、四单元训练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例1小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例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第三课时,例
3、例4小数的读写法。
五、落实知识点:
第一课时教学例1,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复习上学期学过的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1角=()=()元 3角=()=()元 9分=()=()元
教学例1时,小数的意义教学整体可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通过实际测量活动,用米尺直观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改写通过分米数改写用米做单位的小数,说明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通过厘米数改写用米做单位的小数,说明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通过豪米数改写用米做单位的小数,说明千分之几用三位小数表示。小结通过三个层次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把低级长度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第二阶段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概括需要教师的问题引领: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这样的分数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引领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回顾探索的过程,形成整体认知。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
有两种表示方式,如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或0.1。在引导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时,借助学生已有的十进分数的分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如引导学生回忆:十分之一里有几个百分之一?那0.1里有几个0.01呢?提高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课后练习:教材p33做一做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通过直观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P36练习九第1题。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第3 题。第8、9题不同形式的理解小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教学例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重点是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难点是理解小数的数位及计数单位。在情境图中给出的两小数基础上,另外再给出一个小数12.378由三个不同位数的小数说明小数的构成。在学习前可先引导学生复习整数的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说一说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并迁移到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小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和理解。引出三个小数后,再让学生举出几个不同的小数,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观察,(1)横向对比观察思考,整数部分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从右往左分别是个位,十位......小数部分也是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你认为它们所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明确小数部分也像整数一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2)纵向对比观察思考:这几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多少?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一位呢?右边第二位呢?使学生明确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加深对小数计数单位含义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练习:教材p34做一做:巩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第2题、第4题巩固小数数位及计数单位体会位值的含义。P37第10题思考题,进一步巩固数位顺序,同时对小数的大小有初步的了解。
第三课时,教学例3例4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重点是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规则。教学例3结合古钱币的有关数据教学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数位直接读,另一种是按照分数的意义读,教材是小数的直接读法,教学中要把读小数的关键“依次读”展开讨论,并与整数读法进行对比,读整数时要读出计数单位,而读小数部分时按顺序依次读出数字就可以了。对学生而说,读写小数的难点在于有“0”的情况处理在这里要结合具体的数,引导学生将小数读写和整数读写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1)读小数,整数部分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几个0只读一个,小数部分有几个0要依次读出来,2)写小数,整数部分每级中有0时,要注意写满数位,小数部分按照读法把0都写出来即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小数数位的含义。
课堂练习:教材p35做一做。巩固小数读写的方法。P36第5题,p37第6题,巩固小数的写法,又丰富学生的知识。
以上就是我校要集备的内容,由于时间紧内容多,有不当之处,请领导兄弟学校老师批评指正。
第四篇:集备总结
初三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单位: 年级:九年级姓名:常亚楠
伽师县二中
初三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我校初三英语备课组老师凭着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专业素质和出色的教学技能,很快适应了新的学校新的挑战,并且在各自的教学工作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并在全体教师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我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团结进取、求实创新,较圆满地完成了前半学期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备课组制定的工作计划。这既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及每位教师的努力拼搏与无私奉献。下面从几个方面就本学期的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制订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
众所周知初三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我们不但要教新授课,还要对初三学生进行培优工作和月考.因而,我们制定了包括教学活动,学生技能活动等多项活动和教学计划。根据计划,本学期我们已经成功地组织进行了每月的模拟考试。并有序地进行了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在每次考试后,老师们都认真分析总结了本班的实际进退情况,及时根据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难度,做到了教学上的不断有的放矢,从而不断有效提高了教学实效。并按制订的计划进行了临界生辅导.第二、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一项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筹备及开展几乎都是备课组老师集体商讨并集体实施的结果。不搞一言堂,不搞小动作,教学一盘棋,大家齐参与,荣誉人人有份,责任共同承担。大家分工合作,既责任到人,又不会散漫无序,我们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找
学生谈心,自觉辅导学生,所以各项活动的计划制定和实施都很顺利,效果也比较显著。
第三、坚持集体备课,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我们坚持集体备课,共同制定教学进度,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或辅导课,我们都集体商量教学对策,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教学层次目标分明,及时交流复习效果,调整复习计划和策略,这特别体现在“首次月考”以后,我们认真对“首次月考”进行质量分析后,根据我们的校情、学情和薄弱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第四、常抓各项常规,大家共同进步
我们初三英语组很重视备课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定在每个星期五的上午的第三节课,我们每次活动人员全部到齐。我会按照计划提前通知主备人做准备,围绕一个主题,例如单元教学、课时备课等展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达到意见一致,有可操作性的目的。第五、加强传、帮、带,认真做好听、评课
我校举行的每周听课至少一次的听课机会,这样使我们老师之间可以扬长避短,通过听课,可以知道上课教师的不足,更改上课的教案,使之成为自己的教学教案。
我们初三英语组老师能认真听、认真评课、认真做好听课纪录。
总之,我相信在我们全年级四名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校教研室领导下,我们备课组能做得更好,只要付出,都会取得更优异成绩。
第五篇:集备总结
六年级语文集备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坚持“赏识每一位学生”的教学理念,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青年教师岗位成材为重点,积极开展高中六年级语文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本组主要工作简述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在学期初我们认真学习教导处工作计划及本教研组工作要点,并制定出备课组工作计划。注重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同时,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通过相互学习、交流,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正确树立“赏识成就阳光人生”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分析指导教学工作,使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2、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根据教导处工作布置,认真开展备课组活动,重点落实备课常规(集体备课和个人补充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备课组基本做到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练习、统一考试。坚持每两周举行定时定地点备课组活动,做到活动有内容,有主题,有专人发言,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做到竞争和协作并存。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1、强化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强化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学研究水平,通过教学研究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最终提高六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成绩。
2、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处理好了“固定与分散、统一与多元”的问题。
3、其他工作突破点:
进一步提高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的质量,活动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收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