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三国 教案
走进《三国》
约会经典
----------第五单元拓展课程暨读书展示活动
一、播放片头曲,评说三国
1、音乐中,教师缓缓朗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沧海畔依稀回荡着孟德的声音,蜀道中似乎闪现着诸葛的身影,黄尘古道,鼓角争鸣,历史的车轮又将我们送回到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那个精彩的时代。
2、学生齐背-------《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
二、娓娓道来,知三国。
过渡: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话题,那些叱嚓风云的人物,那些精彩的故事,还常在眼前浮现。接下来我们就互动走进“娓娓道来知三国”。
看图片猜人物4张
师:读过三国我们知道在这部书中描写了许许多多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的英雄人物,看图片,你认识三国中的这些人物吗? 关羽、诸葛亮、张飞、曹操。(生猜)
三国人物歇后语填空+++++补充自己积累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不幸中的万幸)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有惊无险)关羽走麦城----------------(骄兵必败、最后一着)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刘备摔孩子---------------(假仁假义)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根据画面,说出故事名称
①三顾茅庐 ②关云长刮骨疗伤 ③刘关张桃园结义
④诸葛亮空城计 ⑤诸葛亮舌战群儒 ⑥赤壁之战 ⑦ ⑧
三、绘声绘色,说三国。过渡:一提到三国大家都跃跃欲试呀!《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能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评价:大家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愿意把你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情节与大家分享分享?
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故事也有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诸葛亮决策隆中 诸葛亮火烧新野
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痛哭庞统 诸葛亮巧布八阵 诸葛亮上表北伐
总结: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
(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的军事才能无人能及.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四、品头论足,评三国。
过渡: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教室里挥洒着一股英雄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三国迷、三国通呀!
1、欣赏评书。读完三国,你能说说对这本书的评价吗?
2、创编《再看三国》。今天,课堂上还有几位装扮特殊的同学,瞧,《桃园三结义》即将上演。
师评:正如影视作品中唱到: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五、你读我唱,颂三国
三国中不仅故事感人,人物栩栩如生,三国的诗文更是大气磅礴,令人称道,现在让我们一块欣赏三国的诗文。哪位同学先来? 如:曹植的《兄弟》、曹操的《观沧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等
六、设计名片
师:大家的表现精彩无比。正是因为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做到了形象鲜明,所以大家才能准确地猜到这些人物。请为你喜欢的三国人物设计一张名片。(要求)
第二篇:走进三国教案
走进三国人物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趣
师:刚才我们听的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争霸故事。妙趣横生,塑造了众多的人
物形象,代表人物如曹操、刘备、诸蕊亮、关羽、张飞等,都写得神形俱足,被世人称为“第一才子书”,也被称为“英雄的史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这些“英雄”。二、一、七嘴八舌猜英雄 一品三国——外貌中见性格
师: 请在下面的描写中猜猜他是谁? 1.诸葛亮
(出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藏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师:这段文字中哪个字最能说出他的特点?(“神”)师:不错,《三国滴义》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神机妙算,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2.曹操 出示: 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乱世之奸雄”,)师: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刻画最精彩的人物,他有什么特点?当然也用一个字来機括,(“奸”)3.关羽
(出示:见此人,跳下马来,平顶身高在九尺开外。往脸上看,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绺长髯!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掌中青龙偃月刀!)师:《三国义》中,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义”)。
二、侃侃而谈说英雄
1、师:《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作品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描写了400多个人物,书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答)看来大家都成了“三国迷”对这些人物如数家珍。2、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3、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走近“三绝”
1、在这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中,其中关羽的“义绝”、诸葛亮的“智绝”、曹操的“奸绝”最为典型。这节课我们就走近这三个英雄人物。
关羽:
(1)提到关羽,你想到了哪些故事?(师相机点评)
生说: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温酒斩华雄
(2)出示原文:刮骨疗毒,一生读
(3)当年为了两位皇嫂的安危,关羽身居曹营,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后来,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东吴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诸葛亮
提到诸葛亮,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赞美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三国演义》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貌。(出示)果真是气度不凡。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具光彩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我们来从故事中感受他的智慧。
3、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准备统一中国!刘备有了诸葛亮的辅助,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但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却让张飞、关羽甚是不快。而后来的事情却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谁知道的?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师相机点评:是的,诸葛亮初出茅庐所做的三件事充分显示了他不凡的才华。这就是——生读:才华横溢。这令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赵云三员大将深深折服。也正是因为诸葛亮出山后的这三烧,人们总结出一句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小结:才华横溢 神机妙算
再来看(草船借箭)
师:正可谓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事前就料想到江面将会有雾、有东风,利于作战,真是料事如神。
小结:料事如神(七擒七纵、空城计)
师: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这个故事。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这样说过: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可见,诸葛亮用兵之神也!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这个故事。看视频
(出示)明确与要求:同学小组讨论,找出写诸葛亮摆空城计原因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词概括这些原因。(摆空城计的原因:兵力少
无大将
力量悬殊
时间紧
魏兵杀来
难以撤 退。这样看来,诸葛亮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摆的空城计。空城计取得成功的原因:知己知彼)
师:说说读的时候你内心的感受。(紧张害怕轻松愉悦。)好在我们的司马懿是个小心谨慎之人,不敢轻举妄动,这一点恰恰被诸葛亮给料到了。老师给大家阅读的是儿童版,减缩了,在原版上描述了三次诸葛亮的笑。(出示:第一次司马懿率兵兵临城下时的笑是为了迷惑敌人,是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是一种假笑。第二次见魏军远去后无比高兴的笑,是胜利的笑,也是庆幸的笑。第三次是对司马懿多疑愚蠢的嘲笑,也是对自己感到自豪的笑。也难怪司马懿得知实情之后是又羞又恨又恼又悔。)
(小结:胆大心细)
5、有关诸葛亮的精彩故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诸葛亮的一生也是富有传奇的一生,他是一位绝顶聪明又忠心耿耿的贤臣,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曹操:
(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4)出示《观沧海》
三、总结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最后让我们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优美旋律中再来回顾这些叱诧风云的英雄人物吧!
第三篇:《牵手三国 走进名著》教案
牵手三国 走进名著
指导目标:
1、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名著,喜欢名著,阅读名著。
2、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指导重点:
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养成阅读古典名著的习惯。指导重难点:
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归纳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三国演义》的部分章节内容。
3、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 探究合作法 讨论交流法 阅读指导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回顾淘书乐活动谈谈书籍来源和喜欢读名著的原因。
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一首好的歌曲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样一本好书能够给人们智慧和启迪。他就像一位品德高尚的朋友,时刻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提高着我们的修养。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课件:《三国演义》标题
二、畅谈方法,总体感知
师: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芒,深受大家的喜爱。当我们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要做什么?
指导封面、前言、目录的作用。出示作品与作者简介课件
三、精析故事,指导方法
1、师:《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下面这些三国人物你熟悉吗?你能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他们吗?
课件:三国人物的图片
2、师:提到诸葛亮,我们真的不陌生,也很崇拜他。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评价评价诸葛亮。
3、师:这样一个如此优秀的三国人物,必然会遭到一些人的妒忌,大将军周瑜就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于是就有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1)出示视频《草船借箭》(2)通读故事,理清情节
通读故事,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板书:理情节)(3)精读故事,分析人物
师: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故事,探究一下主要人物丰富的内心和鲜明的性格。(板书:析人物)
(4)深入思考,得出启示
掩卷深思,想想从这个故事中,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板书:得启示)
4、师:《三国演义》中像诸葛亮一样的精品人物还有很多,例如刘备、关羽、张飞等。同学们可以在读完《草船借箭》的故事后,有时间再细细的读一读原著,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四、交流方法,总结延伸
请同学们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吧,去汲取成长的营养,去收集智慧的阳光。可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法。上完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交流读书方法。例如:
1、封面、前言、目录的作用。
2、通读 精读 思考
3、理情节 析人物 得启示
师: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中那有趣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定吸引了大家,难怪有人说,书里有精彩的世界。希望同学们能深入到名著中去,去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灿烂,做一个知识丰富,出口成章的人!板书设计:
通读 理情节 精读 析人物 思考 得启示
第四篇:三国教案
《三国时期的主要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曹袁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2、曹孙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
3、孙刘夷陵之战; 思想目标:
1、认识兼并战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大趋势;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2、通过分析曹操在官渡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能力;
3、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曹操和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曹操在官渡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的原因;
2、几次战争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几次战争的性质;
2、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法:
情景材料教学法、分析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3节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用简单的几句话与学生交流一下有关《三国演义》关于几次战争的内容(三国的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与学生交流,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指出《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不等同于历史。历史上的三国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当时的几个重要片段。
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有3次战争至关重要。这三场战役是:
1、官渡之战:袁绍兵多曹操兵寡,曹操打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曹操号称百万雄师(其实只有十万左右吧),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大败,打破了曹操一统全国的美梦,使曹操不敢轻易南下,为三国鼎立之势奠定了基础;
3、彝陵之战:刘备借为关羽报仇之名,举国之力进攻孙权,被陆逊以以逸待劳的战略打败,自此蜀国开始逐渐势弱。
六、具体任务:
任务一:
1、战争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阅读过后,找出书中关于官渡之战的知识点。可以请学生描述一下战争的过程。
3、问题思考:
(1)曹操能统一北方的条件有哪些?
(2)统一北方的决定性的战役是什么?有何影响?
4、分析曹操胜利而袁绍失败的原因,也间接地评价了曹操和袁绍。
5、小结:以曹操在征途中作的《观沧海》一诗结束,也说明曹操在战争过后态度的转变,为他在赤壁之战中埋下隐患。
任务二:
1、战争简介: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阅读过后,找出书中关于赤壁之战的知识点。
3、、讨论下列问题:
(1)孙刘两军为什么要联合?如果不联合,会怎样?
(2)赤壁之战的结局怎样?你认为应该不应该这样?请谈谈你的理由。(3)你知道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
4、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
5、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不敢轻易南下,他统一全国的希望成为泡影。孙权和刘备的 势力得以巩固,但也无力完成统一全国的重任,三股政治势力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三分天下初露端倪。
任务三:
1、战争简介: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带打败蜀军。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阅读过后,找出书中关于夷陵之战的知识点。
3、思考问题:
(1)夷陵之战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影响?
(2)孙刘两股势力为什么会分分合合?
(3)刘备失败的原因?
4、战争影响: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汉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彝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
七、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形成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封建国家分裂的社会根源是()A.北方各族人民因战乱大量南迁 B.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C.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 D.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2.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A.袁绍和曹操 B.曹操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刘备和孙权 3.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A.兵精粮足 B.战术得当 C.政治优势 D.取得民心
二、材料分析题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阅读材料回答: ①此诗的作者是谁? ②他的“壮心”是什么?
③此人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如此作为? ④我们今天应如何评价此人?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B 6.曹操;统一全国;平定了汉末动荡的北方,为晋一统三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之所以有所作为,原因在于:有宦官背景,起点比较高;有枭雄气质,善于笼络人心,善于权术争斗,还有些文人雅致和斗酒豪情。
简评: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第五篇:走进三国约会经典(小编推荐)
走进“三国”,约会经典
——《三国演义》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小学宋雅
类别: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的汇报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汇报活动,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三国故事以及三国人物,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青少年版)。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成语。
3.把全班学生分成4组,并把每一组用三国人物名字命名,分不同方式进行读书汇报活动。
4.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视频,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同学们,每当我们听到这熟悉的音乐,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我们就会想到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自从在课文
《三顾茅庐》中认识了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后,同学们对《三国演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大家都拿起《三国演义》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在校和同学读,在家和家长读,那全神贯注的样子让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感动不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读书的样子。
展示学生平时读书时的照片。
【设计意图】用音乐视频导入,创设三国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到三国时代,有助于唤醒对《三国演义》故事和相关人物的回忆。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场。
二、认识人物,小组冠名。
《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读了《三国演义》后心里都有了自己的三国英雄,今天我们的四个小组也都是以三国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我们请每组的组长说出你们小组的名字:关羽组、诸葛亮组、曹操组、刘备组。老师这里准备了这四个英雄的头像,想分给各组,但有个条件,你必须能选择出描写这些英雄外貌的句子。
出示英雄人物的外貌描写的句子,让学生选择,领回头像。分小组读
写外貌的句子。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三国人物,采用小组合作,并且
给小组用三国人物冠名,这样使本节汇报课更具三国特色。这样的分组更是照顾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对于感兴趣的人物,他们当然是有话可说,有理可辨,有情可抒。这恰好为下面的进一步走近人物开辟路径。
三、走近人物,了解个性。
我们每一小组选择各自的英雄人物,肯定也对英雄人物了解不少,现
在我们就从各小组来了解、认识这些英雄人物,当然我们也欢迎其他组参加补充。
(一)走近关羽,感悟关羽的义薄云天。
你能用简单地一句话说出关羽的特点吗?
关羽:义薄云天,武艺高强,重情重义、刚愎自用,高傲自大,他是
忠义的化身。我们学过关于关羽的哪个故事?(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
指名一名学生用评书的方式表演“温酒斩华雄”这一段。
这样的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
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二)走近诸葛亮,叹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读了三国,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形容诸葛亮的成语很多,你能说出哪些?(神机妙算,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肯定还知道关于诸葛亮的许多故事,请诸葛亮组的成员汇报一下,其他的成员也可以补充。(草船借箭、空城计、初出茅庐等)
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
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走近刘备,感受刘备的重情重义。提到诸葛亮,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刘备,如果说诸葛亮是一匹不
可多得千里马的话,那刘备就是很了不起的伯乐。刘备爱惜人才,尊重人才,重情重义,求贤若渴,这些我们从《三顾茅庐》中已经深刻感受到。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关于刘备爱惜人才、重情重义的例子还有哪些?(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
(四)走近曹操,领略曹操的军事才能。
说到曹操,你想给大家介绍什么样的故事?在曹操组指名学生讲曹操的故事《望梅止渴》
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
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设计意图】学会分析人物理应成为中高年级孩子的阅读必修课。由
于年龄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读《三国演义》还是比较肤浅的,片面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对这四个典型人物的汇报分析,互相补充,全面地了解三国里的英雄人物形象,从而让学生掌握初步的的分析人物的方法,以助于更好地去分析其他人物。
四、趣味三国 知识比拼。
三国故事以他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我们班同学在读了
《三国演义》后也个个都成为“三国通”了,今天就来考考我们班的“三国通”们,分小组比赛。
(一)三国知识大问答。一共安排10道题,每组必答。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3.“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4.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5.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6.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
7.谁巧施连环计?
8.“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
9.《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
10.“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二)成语、歇后语大汇集
师:《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
留给我们极大的文学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下面进入抢答的比赛,答对得一分,答错扣一分。出示来自三国的成语故事,谁能最快说出故事的主人公。
一身是胆(赵云)胆大心细(张飞)单刀赴会(关羽)
将计就计(曹操)空城计(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设计意图】《三国演义》对小学生来说最大的魅力就是里面有丰富的成语和歇后语,所以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知识竞赛中学会分类积累,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学会运用,更有利于丰富自己的语言。
五、佳作展示 丰富体验
三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说不完的三国故事,道不完的三国英雄,数不完的三国成语、歇后语让我们对《三国演义》手不释卷,我们同学读了以后也用了多种方式展示了心中的三国,如手抄报、读后感等等,在所有的精美手抄报中,这几位同学最突出,请看图片。
出示手抄报、读后感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的阅读收获应该是形式多样的,我们除了在课堂上给孩子各种听和说的机会之外,还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读和写的成果的机会,孩子们把自己的手抄报、人物评说、感想等阅读之后的创作成果展示给大家分享,这种快乐的阅读体验将会深深地印留在他们童年的阅读记忆中,并激发起他们更大的阅读激情。
总结:同学们,读了《三国演义》,让我们积累了不少知识,今天同学们表现得这样出色,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最后让我们在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的优美旋律中再来回顾这些精彩画面。(音乐再起,回应课首)。
教学反思:
早在教学《三顾茅庐》课文时,看到学生对《三国演义》很感兴趣,就在班级开展了诵读《三国演义》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订一个读书计划,努力地把书读完。一学期下来,学生已经陆陆续续把书读完了。为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为
了激起学生阅读兴趣,也为了对学生以后的课外阅读有更好的指导作用,今天在班级上了《三国演义》阅读汇报课,本节课我注重以下几点特色:
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上课一开始,我首先播放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视频,同学们聆听了由杨洪基演唱的这首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战鼓声声,号角争鸣,刀光剑影,滔滔浪声,交织一起,悲壮豪迈,演绎着那段群雄纷争、硝烟弥漫的历史场景!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以三国人物冠名,分小组汇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其独特的魅力,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四年级的小学生读《三国演义》,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约束,得到的感受毕竟是片面的。于是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组与组间、组员与组员间,每个人说出自己知道的,倾听自己不知道的,互通有无,这样就可以集思广益,全面地深刻地了解三国,走进三国。另外,在分小组时,分别给小组冠以诸葛亮组、关羽组、刘备组、曹操组,一方面让学生在汇报时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另一方面,也使本课更具三国特色。
三、汇报形式多样,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国演义》里有着丰富的知识,特别是更小学生关系密切的成语、歇后语更是包罗万象,关于三国的资料多如牛毛,单单成语就有上千个,三国诗词有700多首,怎样让小学生能归类积累这些语言材料,培养他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汇报方法:知识竞赛、手抄报、讲故事、评书表演等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致。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适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踊跃,大家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收获,感觉每个学生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国通”了,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因为是初次尝试上这样的课外阅读汇报课,心里感觉还是与普通的语文有很大的区别,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没做好:首先是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好。由于初次上这样的课,心里没底,有种莫名的紧张,导致在分析人物时节奏太快,而后边又有点拖拉。其次课前我只布置学生去阅读了三国故事,但在课堂上我没有引领学生抓住一些精彩的画面进行深入的体会,导致只停留在表面,没
有深入到内心身处,有点浮光掠影感觉。第三,教师的评价不够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欠缺,其实有些学生讲故事、评书表演稍作指导还可以再精彩些,对回答精彩的学生,老师应该抓住契机,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总之,虽然这节课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我毕竟作出了第一尝试,觉得收获还是很大的。有了今天的走进“三国”的经验,以后就会有走进“水浒”,走进“西游”等等,我将会带领我的学生继续约会经典,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