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了议论这一常见的表达方式。它的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鲜明而准确的语言,能使读者顿时豁然开朗,其内心即刻“分野中锋变,阴晴众壑殊”。议论所具备的这种能快速梳理思维、高效地提高鉴别力的优势,应该说是为含蓄的叙述描写语言所难以企及的。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把作者的观点作为道德训诫的机器,灌输的是无血无肉的教条搬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影响了他们思维素质的个性开发,千篇一律,僵化死板,使其渐渐陷人麻木和盲从的境地,如此这般,还何求什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课文的阅读,应该以此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许可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肯定他们自己的哪怕是直觉的判断;对于作者在说理达意上的表达特征,不仅从消极意义上去把握议论的一般性常识,还要从积极意义上去鼓励他们去补充和创新,在生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其思维和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开掘和提高。这样做,必然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从而改变了昔日那种被动接受的口袋角色和见色行事的奴隶地位。学情分析:
阅读课文,鼓励学生去做独到的发现和理解,尊重其富有个性色彩的判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鉴于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宜局限于片面意义上的准确和绝对意义上的“标准”,勉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向权威挑战,从而擦出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
不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产生的理解和判断,教师要做出中肯而公正的评价,在提示和导向上,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发展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教学设想:
一、不妨在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 1 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进一步巩固对议论常识的把握,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拓展文中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以形成创造性阅读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地感知与分析课文,积极地质疑,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向作者和课文挑战,大胆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克服疑难问题。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以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多途径地开发学生的心智。走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的过程,其实也是情感培养的过程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围绕作者的观点和作者的学习的成败,可以引发学生自身对过去的检讨和反思,也能引发学生对未来的积极的设想,这样,有利于学生思考人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重点:
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拓展文中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以形成创造性阅读的品质。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向作者和课文挑战,大胆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克服疑难问题。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以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多途径地开发学生的心智。教学方法:
课文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1、以搜集和筛选文体信息为主要途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议论文能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供示范作用,我们应该以课文为手段,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自低而高的发 展思维的能力,逐渐地消灭学生的零碎、含混的思维状态。
2、注意积极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引导和提倡学生不必限于人云亦云的单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品读文本语句,使其展示出不同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3、在注重基础知识探究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究。在实际的课堂学习比较中,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层面,生动地体会到把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在理性的层面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的水平。
4、注重课文、学生、教师各因素多边活动的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的机会,不仅使课堂过程活泼多姿,而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思维的平台,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5、使学生从文字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和自然,从教条走向生动活泼的人生旅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过程:
一、开放式导入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不妨想一想,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这是由于书籍有什么特点方才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能找一些成语或名句形容一下我们求知的实际情景吗?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我们的头脑几乎被知识挤得满满的,而一提到动手作业,我们几乎都不知所措,十分害怕。可悲的是,我们每天只知道学,却很少去想一想我们不能用的原因。今天,很幸运,我们有缘读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它将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它会唤醒我们这些梦中人,拨开我们心灵的迷雾,使我们真正见到求知天地的青天丽日。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初读知情节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 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六、延读展思维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七、课堂总结
课堂的学习,无论是所获取的信息或者是所拥有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无疑只是井底之蛙。因此,要真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也必须具备艺术性地结束学习的技能,能发现那些比较有效的办法,使学生的探究热情一直延伸到课外,能使他们自觉而积极地开拓新视界,运用现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学习资料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
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 “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语文学习资料
第三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3.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4.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很多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
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授的文章将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例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地探索。
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反面事例:
(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好处:
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深省。
五、课文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就中国学生的现状举事例、讲道理,极其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不光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希望我们中国学生积极培养实验的精神。
六、延伸、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2.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
3.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第四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定稿)
九年级
语文科目教学设计
制作时间:2009年9月20日
一、授课课题: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二、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1、教学内容: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分析: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2、教学目标分析:(1)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正反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即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此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一样,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导入→走进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小结
(二)、问题及例题
1、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2、走进作家作品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设计意图:敬畏作者,以作者为榜样,学习作者。
3、目标检测
(1)生字: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设计意图:增大识字量,加强字词的理解,为读懂课文打基础。(3)、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
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设计意图: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4)、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①《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②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③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④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懂课文,明确作者所持的观点。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5)、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设计意图:简单了解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会用例子说明。明确论证方法是“怎样证明”的问题。
4、教学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了《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能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5、课外配餐作业
A类:(1)、“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类:(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4)、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六、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五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教学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
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正课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6提问:讨论练习二。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屯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什么是实验精神?
3.我们为什么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4.经书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我们应该怎么重新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