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集贤县集贤一中 王艳波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格物致知内涵。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编写阅读提纲。
【难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一)学生背诵平时搜集的有关实践的名言警句。
1、实践必须永远建筑在坚实的理论之上。(达芬奇)
2、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小结:以上这些中外名人对“实践”的言论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二、导入新课
导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问题探究
(一)学生自读课文1-2遍,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找出课文中作者的观点(本文的题目即中心论点)
(二)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在书中找有关语句)。
1、什么是“格物致知”?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运用于哪些范围?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三)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1、引证法: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目。
2、例证法:从反面举了古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现代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很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从正面举了通过实验了竹子性质的事例,阐述了试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有计划地探测。
3、对比法: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新知识只能通过试验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小结:作者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使说理透彻,道理充分,更令人信服。
四、拓展
(一)你认为目前我国教育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点拨】这是一道拓展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如重理论轻实验,重分数轻能力等,只要符合实际就行。
(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点拨】本题主要让学生把课内的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五、总结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文章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语言明白如话,行文灵活,说理方法多种多样,这些都是我们在作文上值得借鉴的。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齐家:整齐家政。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二.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1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
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2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3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补充: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1.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2.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3.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4.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解说: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
第二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3.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4.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很多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
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授的文章将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例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地探索。
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反面事例:
(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好处:
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深省。
五、课文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就中国学生的现状举事例、讲道理,极其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不光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希望我们中国学生积极培养实验的精神。
六、延伸、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2.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
3.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第三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定稿)
九年级
语文科目教学设计
制作时间:2009年9月20日
一、授课课题: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二、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1、教学内容: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分析: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2、教学目标分析:(1)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正反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即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此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一样,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导入→走进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小结
(二)、问题及例题
1、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2、走进作家作品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设计意图:敬畏作者,以作者为榜样,学习作者。
3、目标检测
(1)生字: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设计意图:增大识字量,加强字词的理解,为读懂课文打基础。(3)、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
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设计意图: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4)、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①《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②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③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④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懂课文,明确作者所持的观点。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5)、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设计意图:简单了解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会用例子说明。明确论证方法是“怎样证明”的问题。
4、教学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了《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能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5、课外配餐作业
A类:(1)、“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类:(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4)、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六、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四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教学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
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正课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6提问:讨论练习二。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屯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什么是实验精神?
3.我们为什么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4.经书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我们应该怎么重新认识和思考?
第五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重点:
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教学难点:
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一帆风顺)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袖手旁观)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十、巩固提高:做这课的《作业手册》。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说,而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拓展阅读:课外语段训练,见《导与练》的《作业手册》“小议传统教育”。
六、积累摘抄:见《导与练》“课堂小比拼”1“四书”、“五经”。
七、课后拾贝:欣赏文章《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八、拓展延伸:预习15课,做《导与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