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甫(教案)
李冰 导语:
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与李白并称“李杜”,但在艺术上能否与李白相提并论? 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闻一多先生我们都很熟悉,是位学者,同时也是个浪漫的富有激情的诗人,他做出如此高的评价,自有他的道理。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看一下杜甫能否当得起这句赞语: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3.杜甫生平
以三十五岁为界: 三十五岁前:(712-745)
壮游生活,二十岁漫游吴越;二十五岁,齐赵之游;三十三岁,结识李白,同游宋中,北上齐鲁。
此时杜甫一腔豪气,满怀雄心:“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饮酣视八极,俗物皆茫茫。” 三十五岁后:
(一)三十五到四十四岁 十年长安生活(746-755)“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有时不得不寄食朋友,卖药都市。
(二)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 陷安史乱中
四十五岁,授河西县尉,没有接受,不久改任右卫府兵曹参军。四十六岁,避“安史之乱”,携家北走至鄜州,得到肃宗即位灵武的消息,便只身北向延州,半路被叛军俘虏,押往长安。第二年,冒死逃见天子,在凤翔被授予左拾遗。因房琯事,几乎问死,后放还鄜州探亲。在长安过了七个月的安定生活。
四十七岁,房琯被贬,受到牵连,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四十八岁,弃官而走,(三)四十九岁到五十九岁 漂泊西南 ① 四十九岁,于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开始漂泊西南十一年(760-770)的生活 公元770年逝于舟中,终年五十九岁。
这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简略而艰辛的一生:四方飘泊穷愁潦倒,忠爱朝廷,忧患苍生。那么,艺术成就究竟如何?还是那个问题:能够与李白相提并论?
文学作品大约可分为两类:山峰与河谷。山峰:极高的艺术成就,是公认的佳作,就像山峰矗立,谁都会承认它的艺术价值。河谷:艺术技巧并不十分出色,但在那作品中写下的是一代人的梦想、一个民族所走过的路,也许时代背景换了,不能再产生它在当时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巨大的震撼力,就像那河谷,有时不免随着河流的消失而干涸。河谷似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并不少见。比如戴望舒,《雨巷》写得是那样空灵而唯美。待到日军入侵,挺身而出,关在狱中,备受折磨摧残,狱中所作,艺术技巧并不高明。(《我用残损的手掌》),但深深的感动后人。面对民族的苦难与血泪,义无返顾,出来战斗,这才是大写的人。至于怎样理解诗,要不要用诗表现出来,是另外一回事,有的人坚持做人的节操,但多数情况下把诗作为纯粹的艺术追求,而有的人则同时用诗来传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社会现实的深沉的关注与思考,比如杜甫。
可与白居易作比较: 白:推己以利人 杜:苦己以利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第二篇:杜甫教案
阁夜
教学目标:
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2、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二、解题
這是一首年終時感懷的詩,寫景、寫情,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简析】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三、诵读诗歌 师范读、生齐读
四、鉴赏: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注释:
閣:指四川夔州西閣。歲暮:年終。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霽:雨停初放晴或霧散了、雪不下了,都可用「霽」來形容。寒宵:寒冷的夜晚。“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注释:
五更:指清晨三點到五點這一段時間。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星河:星辰与银河。
星河影動搖:星宿動搖,是境內有戰爭發生的徵兆。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 注释:
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漁樵:指漁夫和樵夫。
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闻战伐千家野哭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
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注释:
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座钟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子)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我安慰,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五、韵译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六、评析: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七、小结:
1、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
2、三个用典(①野哭千家闻战伐,②卧龙③跃马)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破碎的山河、零落的知交而难以抑制的内心的伤痛。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
杜甫的一生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又因担任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工部。杜甫的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本人则被尊称为诗圣。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自己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出身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诗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也正是这样表明着的。
杜甫一生约可分为四个时期。
1、三十五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是第一时期。
这时正当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就“好学”,七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从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齐赵时,曾先后和苏源明、高适、李白等人有时呼鹰逐兽,打猎取乐,有时登高怀古,饮酒赋诗,并和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在这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诗可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包括创作在内)的雄心壮志。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七龄思即壮,开口吟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
第三篇:杜甫教案
万方多难中成就的杜甫
一、检查学生诵读情况,营造课堂氛围。师生诗句接力,主要是李白的诗歌。
二、交流杜甫生平,引出主题“万方多难”。
杜甫和李白都是唐代诗坛上的双子星,我们谈到杜甫就会想到李白,谈到李白也会想到杜甫,但是这两个人是如此的不同,李白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在我们的心中,是一个饱经沧桑,关怀国计民生的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李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杜甫呢,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永久回味的著名的篇章。譬如:“荡胸生层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譬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诗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类似的情景都会非常自然的想起来,我们说从杜甫的诗,我们能看到他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对于任何一个小的人物,对于生活当中的一件小事,总是那样的饱含深情的关怀,所以他的诗,我们在千百年之后,我们去读,仍然止不住会掉下眼泪,他的魅力在这个地方,所以人们把杜甫称为“诗圣”。
三、感受杜甫的风雨人生。
1、读书、漫游时期
杜甫从小学诗,二十四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但没能考取。他在这一时期里,漫游了齐、赵、梁、宋。游齐、赵时,曾先后和高适(《别董大》的作者)、李白等人打猎取乐、登高怀古,并和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
二十五岁的杜甫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伟,富有哲理,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杜甫远大的胸襟抱负,也看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雄厚实力,杜甫在经历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失败之后,继续过着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并与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国诗歌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假话。
歌诀体诵读《望岳》,传授歌诀体的读书方式。
2、十年长安客,一腔辛酸泪
杜甫的志向是什么呢?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什么意思?我的志向是什么呢?我要辅佐像尧舜这样的圣人。杜甫在长安的这些年,仕途上没有什么收获,可是在生活上却度日如年,为了求官的方便,他曾经把家搬到了长安,可求官的一再失败,让他又无法再长安久住下去,天宝十载,四十四岁的杜甫拖家带口,搬到了距离长安城二百四十里的奉先,也就是今天陕西省的蒲城县,在这里安顿下来之后,杜甫再次踏上了求官之路,此时,杜甫的命运似乎出现了转机,因为朝廷任命他担任河西尉,大概相当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这么一个职务,这是一个从九品的职位,是唐代品级最低的官职,生活窘迫,迫不及待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杜甫,没有接受这个官职,后来任了京兆府兵曹参军,是个什么官呢?就是太子的卫戍仪仗部队当中的一个参谋属官,具体管什么呢?管理一些兵甲器仗之类的事务,也不大,从八品下,但比刚才那个大一点,好歹反正算是个官,所以杜甫就写了一首诗叫《官定后戏赠》,写给自己自我解嘲的诗。
交流歌诀诵读《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他当了京兆府兵曹参军之后,他离开长安会奉先,探望他的妻子和儿子,就在这个月,天宝十四载的十一月,在他从长安回奉先的途中,爆发了安史之乱《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也成为杜甫长安十年生活的一个总结。
3、流亡经历:一个忠君爱国人 伴乐讲解《 悲陈陶 》、《春望》、《北征》、《羌村》、“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斤,白头搔更短,混欲不胜簪”。他因为自己内心里面很伤心,很提心吊胆,他看见那个花朵上的露珠感觉花在流泪,看见鸟在枝头总是处在惊恐的状态当中,其实鸟本身并不惊恐,他仿佛看见鸟也是惊恐的,因为他本身也是惊弓之鸟啊。连着三个月了没有一点家里的消息,要跟家里人联系太难了,他发愁的一天到晚不知道怎么办,头发都拔断了,都挠光了,要扎根錾子都扎不住。
这首诗在离乱当中,见出诗人的真性情,因为我们说现在安史之乱这个历史事件,在史书上都有很明确的记载,但是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作为一个具体的在安史之乱当中的唐朝人,他在情感上,在情绪上,在思想上有什么具体的变化和表现,这个是正史里面很难告诉我们的,杜甫给我们提供了一段有关这种苦难的感性的历史,让我们可以目睹当事人的具体的情和时代情况的变。
安禄山死了两年之后,唐朝大将郭子仪率兵围困驻守邺城的安庆绪,并在相州,即河南省安阳市附近,与安史叛军展开决战,双方损伤惨重,郭子仪被迫退守河阳、洛阳及附近地区陷入战乱。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去洛阳探亲返回来的时候,沿路就看到战乱之后的情景,写了著名的“三吏”“三别”,这“三吏”、“三别”就在这个时候写的就是说郭子仪率领的九路节度使来围困安史叛军
出示“三吏”、“三别”,重点讲解《石壕吏》师生接读
因为《石壕吏》一直是流传很久的一个名篇。石壕其实就是河南省陕县的石壕镇,它正好处在从洛阳往西要回到陕西华县的路的当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很有意思呀,晚上杜甫住在这个石壕村,突然听到有官吏进来捉人呀,这哪是征兵呀,他说的是捉人,老头一翻墙就没影了,老太太出去应付,为什么呢?家里就剩下老头一个男人了,所以老太太去应付,(杜甫)他是在那儿听,他听见什么呢?“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见暴喝一声,老太太就哭了,然后一边哭,一边絮絮叨叨地说,我们家这情况你倒是看看,还能不能再派出一个人去,怎么回事呢?就是“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符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他说什么呢?说我就三个儿子,他们都围困邺城,邺城的战斗是非常酷烈,酷烈到什么程度?城里人没吃的,一只老鼠要卖到四千文钱,一个儿子给我写信他说那俩兄弟都战死了,我们读到这个诗就想到拯救大兵瑞恩,他实际上征兵反映了一个社会情况,唐朝的时候征兵有制度,一般是有三男出一男,就不能再征了,他三男都已经上了前线,而且两个男孩都死了,老太太说什么呢?说活着的人只不过是苟且偷生,谁知道指不定这命什么时候就丢了,死的人我现在都不想了,没了,就当这儿子我都没生过。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我还得给我们家保留点骨血呀,没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因为有这孙子在,他母亲就在,那意思是如果连这孩子都没有,可能这妈妈也给你们抓走了,她都没法出去,因为什么呢?家里太穷了,没有个象样的衣服穿出去,出不了家门,这就是我们家的情况,你看抓谁吧。“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我老了,我是一个老太太,没事,你们要实在完成不了任务,我跟你们去,我连夜跟着你们去,为什么连夜跟去呢?“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回顾诗歌进行总结: 所以我们讲到这儿,回顾一下,杜甫诗的创作确实有一个历程,在早年的时候我们知道,写的那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那是代表了在盛唐时期的那个年轻的杜甫,朝气蓬勃。到后来,长安十年的时候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还写了《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代表他在长安十年期间,接触到上层社会的黑暗,对他们的抨击,但那时候,你注意我说的是抨击上层社会的黑暗,因为杜甫长安十年求官,主要的活动在哪儿呢?活动在上层,但是经过安史之乱,经过他这一系列所遭受到的种种的人世间的苦难之后,他把眼睛开始向下看,虽然到现在为止,他的《北征》,他的《羌村》写的是自己家庭的苦难和生活,但是,对于一个时代的投射,对于一个时代的回忆,对于一个时代的反映,不就是从这一个小家庭里面才能看出来的吗,杜甫是在写自己,也是在写别人,也是在写大家。
4、卜居西南时期故事:多情诗人,洒向人间都是爱
安史之乱之后,京都长安、洛阳,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成都因为地处西南,远离战火,因此它成了离乱时期,理想的避难之所,杜甫来到成都后,在浣花西畔建立了一个草堂,这里溪水长流,环境优美,成了杜甫一家人的安身之地,杜甫的草堂在朋友的资助和帮助下,总算是建立了起来,这个草堂暂时解决了杜甫的栖身之所,住的问题解决了,杜甫就怕精力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不到四年,却创作了二百多首诗,其中大部分都是田园诗,杜甫为什么要写这样多的田园诗?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呢? 出示《江畔独步寻花》其
五、其
六、《春夜喜雨》、《绝句(其一)》
学生自读,歌诀体读法引出吟诵,通过教授《绝句》吟诵的方法,学生自己吟诵《江畔独步寻花》 出示:《赠花卿》
1)看看这副图,图上都有些什么?
2)这是杜甫来到他的朋友家里看到的情景。
这位朋友可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他是一个大将军,名叫花敬定。是成都节度使崔光远的部将。一年前,一个叫段子璋的西川节度使反叛朝廷,自称皇帝。成都节度使崔光远听从朝廷的调遣,带领手下将士去平定叛乱。花敬定斩杀了反叛头子段子璋,朝廷给了他褒奖。在荣誉面前,我们的花将军就有些飘飘然了。他回到成都后,居功自傲的心思越来越大,天天和一群朋友饮酒作乐,整个宴饮的排场越做越大,规格都快达到皇帝宴请百官的水平了。如果被朝廷知道,可是僭越杀头的大罪。花敬定很敬重杜甫,这一天,专程派人请杜甫去听乐工们出色的演奏,杜甫听完演奏后立即提笔写下了一首诗送给花将军。
花将军一看,立即停止了所有的饮宴和歌舞,重新回到了战场,继续和叛军余部作战,后来战死在前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故事:杜甫飘泊到四川夔(kuí)府的第二年,住在一所草堂里。金秋时节,杜甫家的枣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大枣,一个个令人垂涎(xían)欲滴。
可是不知为什么,一夜之间枣子就丢了不少,估计有人先下手尝鲜了。杜夫人就让杜甫去把枣子全打下来,留到冬天给孩子们充饥。杜甫拿着竹竿,刚出门不一会儿,又折了回来,篮子里也是空空如也。
夫人很纳闷,问他怎么没摘枣子。杜甫对夫人说:“枣子不要摘了,就挂在树上吧!”杜夫人不满地说:“孩子们饿得要命,枣子还青时就要摘了吃,好不容易留到了秋后,怎么又不摘了?”杜甫长叹一声,对夫人讲了原委。原来,方才杜甫出门去打枣子,正碰到邻居家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在打他家枣树上的枣子吃。老人看见杜甫来了,又惊又怕又羞。看到此情景,杜甫顿生恻隐之心,他上前告诉老人家不要害怕,这棵树上的枣子就送给她了,什么时候想吃了,就来打吧。
杜甫为此还写了一首七律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家贫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四、探寻“漂泊时期”之谜。
1、杜甫生不逢时,他的一生见证了唐朝由兴盛到没落的历史进程,战乱、饥荒、官场上的屡屡失意,使他的诗歌充盈着对那个时代的悲鸣,已近暮年的杜甫,在四川度过了有生以来最安逸的一段日子,可是成都对杜甫来讲只是一个暂时的避难之地,而不是一个长久的乐业之地,要想做一番大事业,要想成就自己的理想,呆在成都是不行,还要到中原地区去,年老时的杜甫领着家人离开四川,准备回老家。但因为年老穷困,沿途漂流,最终没能如愿,病逝于湘(今湖南)水舟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矿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绝命诗,也是他的绝笔诗,这诗说道“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葛洪尸定解,许靖力难任,家事丹砂诀,无成涕做霖”。
杜甫的所思所想,杜甫的所恨所爱,杜甫的所喜所忧,杜甫的所悲所乐,都是广大老百姓心里面想的,也是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心声,他反映了这种心声,所以我们说杜甫那种博大的仁爱的精神,那种执着的政治的信念,那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实际上成为了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当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再加上中国的古典诗歌,是古典艺术形式当中传播最广,感染力最强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大家对杜甫的这种崇敬和爱戴,以及追念,也就是理所当然。
第四篇:杜甫(教案)
李冰 导语:
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与李白并称“李杜”,但在艺术上能否与李白相提并论? 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闻一多先生我们都很熟悉,是位学者,同时也是个浪漫的富有激情的诗人,他做出如此高的评价,自有他的道理。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看一下杜甫能否当得起这句赞语: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3.杜甫生平
以三十五岁为界: 三十五岁前:(712-745)
壮游生活,二十岁漫游吴越;二十五岁,齐赵之游;三十三岁,结识李白,同游宋中,北上齐鲁。
此时杜甫一腔豪气,满怀雄心:“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饮酣视八极,俗物皆茫茫。” 三十五岁后:
(一)三十五到四十四岁 十年长安生活(746-755)“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有时不得不寄食朋友,卖药都市。
(二)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 陷安史乱中
四十五岁,授河西县尉,没有接受,不久改任右卫府兵曹参军。四十六岁,避“安史之乱”,携家北走至鄜州,得到肃宗即位灵武的消息,便只身北向延州,半路被叛军俘虏,押往长安。第二年,冒死逃见天子,在凤翔被授予左拾遗。因房琯事,几乎问死,后放还鄜州探亲。在长安过了七个月的安定生活。
四十七岁,房琯被贬,受到牵连,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四十八岁,弃官而走,(三)四十九岁到五十九岁 漂泊西南 ① 四十九岁,于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开始漂泊西南十一年(760-770)的生活 公元770年逝于舟中,终年五十九岁。
这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简略而艰辛的一生:四方飘泊穷愁潦倒,忠爱朝廷,忧患苍生。那么,艺术成就究竟如何?还是那个问题:能够与李白相提并论?
文学作品大约可分为两类:山峰与河谷。山峰:极高的艺术成就,是公认的佳作,就像山峰矗立,谁都会承认它的艺术价值。河谷:艺术技巧并不十分出色,但在那作品中写下的是一代人的梦想、一个民族所走过的路,也许时代背景换了,不能再产生它在当时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巨大的震撼力,就像那河谷,有时不免随着河流的消失而干涸。河谷似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并不少见。比如戴望舒,《雨巷》写得是那样空灵而唯美。待到日军入侵,挺身而出,关在狱中,备受折磨摧残,狱中所作,艺术技巧并不高明。(《我用残损的手掌》),但深深的感动后人。面对民族的苦难与血泪,义无返顾,出来战斗,这才是大写的人。至于怎样理解诗,要不要用诗表现出来,是另外一回事,有的人坚持做人的节操,但多数情况下把诗作为纯粹的艺术追求,而有的人则同时用诗来传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社会现实的深沉的关注与思考,比如杜甫。可与白居易作比较: 白:推己以利人 杜:苦己以利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人中为民代言的诗不少,但作姿态的多,出自儒家理念(民本思想)的多。而杜甫饱经磨难,小儿子饿死,真正发自内心的血性同情,又能超越一己之悲哀,将他深广的同情投向整个大地,整个苦难中的民族。所以梁启超称之为“情圣”,王国维亦说“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但这还不是杜甫的全部,杜甫在后人心中不仅仅诗河谷似的伟大诗人,更重要的他还是一座山峰似的伟大诗人,一座后人无法绕过的山峰。我们来看他的作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初春小雨,如烟如雾,在天地之间弥漫飘散。而一种春之生机,正是随着这如烟如雾的小雨降临万物,他用了一个“润”字;因为雨是在在夜里,随着春风无声无息地弥漫飘散,他用了一个“潜”字;这一“潜”“润”,便把初春夜雨之神传出来了。下面我们看几首杜甫的代表作:《蜀相》《登高》《登岳阳楼》,我们按时间顺序来说。一.《蜀相》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为何要“寻”,诸葛亮在老杜心中为何如此之重?回想三国那段历史,诸葛亮做出了何等事业!为何?风云际会,得遇明主。主对臣,尊之爱之;臣对主,忠之敬之。老杜呢?忠肝义胆,苍天可鉴,却漂泊沦落。这是对个人的感伤,此中还有对社稷苍生的关怀。当时,北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一心系念国家的杜甫多么希望能有英雄再现,救民于水火。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如掩去“自”“空”二字,画面鲜亮、美好。春草青青,黄鹂婉转。加上“空”“自”,顿生伤心。此中有三层意味:春草青青,冬去春来;黄鹂婉转,夕去朝来。草木年年依旧,英雄却已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在这天地自然的永恒面前,人生、功业何其短促!此其一;再言自身,满腹经纶化作一腔心事,可又向谁诉说?这里只有春草,只有黄鹂,只有青青,只有婉转,而不解人事。此其二;草木无情,哪里理会人世沧桑?只有人看着春草年年转绿,才会触发光阴流逝、斯人不归的感慨。以景之无情衬人之有情。此其三。这“自”“空”二字下得如何,无须多论。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句从大处着眼,写诸葛亮的才德,括尽一生。亮初隐居隆中,刘备三次往见,恳求出山相助,《出师表》。天下计,天下大计。指《隆中对》所言:东连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刘璋。亮佐刘备开基创业,后辅刘禅济美守成,故云两朝开济。《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即所谓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联当中,作者充满了感叹、敬仰。“英雄”兼指古往今来天下一切有志于为振兴国家民族而奋斗的人物。这一联概括了英雄们由诸葛亮的赍志而没而产生的强烈共鸣,道出了他们壮志未酬、功业夭折的无穷遗恨。中唐王叔文改革失败,念着这两句诗,唏嘘泣下。北宋抗金名将宗泽临死时无限感慨地吟着这两句诗,三呼“过河”而逝。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生于大陆,早营农业,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农业民族相比于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在武力上稍逊一筹,但是先进的文明却也催生出一些具有伟大精神、傲岸不屈的人物,如留胡节不辱的苏武,如怒发冲冠、横枪立马的岳飞,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如以三千人马独守扬州孤城力抗十万清军、宁死不屈的史可法,正是这些英雄支撑起我们民族的天空。二.《登高》 此诗作于夔州。背景介绍: 759年,杜甫来到成都,760年春建草堂。两年后即762年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剑南节度史。严武与杜甫为好友,对杜甫多有接济。762年四月,严武奉诏回京,杜甫送至绵州,时剑南兵马时徐知道叛乱,不能回成都,暂留绵州,不久至梓州,秋末接家人至梓州。764年春,杜甫携家由梓州往阆州,拟由水路出蜀。闻严武再尹成都,遂重回成都。六月,严武荐杜甫为节度史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朗。不到半年,厌倦幕府生活。765年正月,辞官回草堂闲居。四月,严武死,失去依靠,五月,携家离开成都,买舟东下,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云安,766年至夔州。夔州都督柏茂林多有帮助,于第二年迁居夔西,经营那里的四十亩柑橘园,又租得东屯的一些公田,雇人耕种,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同时进入创作的一个丰收期,在夔州近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名篇即作于此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先看对仗,极为工整,当句对。
再看语言,极为精炼。十四字之中写到“风”“天”“猿”“渚”“沙”“鸟”,六事六色。
再看句式,一字一顿一换,句式结构与所写景物达到契合无间的程度,渲染出秋气来临的紧迫之感。
风急――听觉 天高――视觉 猿啸哀――听觉 以上均为仰视
渚清――视觉 沙白――视觉 鸟飞回――视觉 以上从俯视到仰视
秋风扑面而来,肃杀、急迫,极目所见,高天在上,猿鸣耳畔,沙渚在下,鸟转空中,所见所闻所感,人立刻被卷入这无穷无尽的秋意之中。
但不局促,为何?注意押韵,用“灰”韵,有回环流转之感。另外,所选皆是当时当地典型景物,未见如何阔大,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同。而借视角的变化来见出阔大:仰――俯――仰,仰见天高,俯见沙白渚清,俯仰之间,关怀生出,最终归于仰视,视野重又开阔。景物繁多,亦见视野开阔,视野开阔,见胸怀博大。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二句写秋景,承“风急”而来。上二联言景,情在其中。“鸟飞回”,在无边秋意之中,鸟亦失途;残齿暮年,人生无路,不亦如此。
落木潇潇,长江滚滚。生命老去,无可奈何。悲,不是悲哀,是悲壮。人生似江河,江河似人生。生命的老去,无可奈何,如眼前滔滔而逝的江水,尽管人生在老去,但毕竟还是人生,“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正如滔滔江河,虽然东逝,毕竟还有不尽的后续流水。但尽管后来不断,绵绵不绝,毕竟仍要流走。生命本身尽管辉煌,尽管还有一腔热望,但毕竟不再是青春放浪,不再是纵情高歌,人生!流水!让人激动,让人无奈;让人无奈,又让人激动。正如东坡所言“人生如梦”,辉煌壮丽,不过一梦,尽管一梦,却曾辉煌壮丽。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眼前景转入眼前身
万里――漂泊,地远 ――悲 悲秋――时之凄惨 ――悲 作客――羁旅 ――悲 常作客――久旅 ――悲 百年――齿暮 ――悲 多病――衰疾 ――悲 台高――迥处 ――悲 独登台――无亲朋 ――悲
此八重悲是层层累加,似滚雪球,力量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由前所言,至此下得“艰难苦恨”一语,沉痛之极。身世之感,家国之痛,不尽悲哀,方有此语。有艰难苦恨,自然两鬓霜繁。忧时伤世,忧生伤己,无穷烦恼,欲借杯酒暂消,而杜甫时因肺病戒酒,欲饮不能,又添一恨。真真是无限悲慨。虽为悲秋之作,虽为伤怀之篇,却因景界壮博而阔大深沉。章法: 首联(起):登高所见,扣题。颔联(承):秋景秋色,深重。颈联(转):毕生之苦,情思。尾联(结):目下之愁,根由。
句法:句句皆对,句中自对,流畅自然。首联一、二句分起颔联一、二句;颈联上下句分起尾联上下句。
三.登岳阳楼
伟大人格与完美技巧的结合 此诗为漂泊两湖所作。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春(768),杜甫举家离夔州,乘舟出峡,暮春抵江陵,晚秋又由江陵去公安。在江陵和公安,他都过得不舒畅,人情淡薄,贫困潦倒。这年暮冬,他终于离开公安。岁暮,来到岳阳,泊舟岳阳城下。衰病漂泊,战火未息,感叹身世、伤悼家国,他登上岳阳楼,写下这千古绝唱。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慕名已久,于此可见洞庭之美,于此可见对山河一片热爱。今上:夙愿得偿,一件乐事。
早有耳闻,为何没有得偿所愿?漂泊半生。为何漂泊半生?山河破碎。为何山河破碎?不遇明主。国运艰难,哪里有这番赏景之心!这乐与悲、喜与愁,交错纠结。这一“昔”一“今”,何其痛也!
这一年杜甫五十七岁,如果是青年时代的杜甫来到这八百里洞庭会如何?《望岳》《登兖州城楼》为侧证,意气风发,壮志豪情。而眼下的杜甫暮齿残年,百病缠身,会说什么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裂。湖在楚之东,吴之南,若中分之,故曰“坼”。此老究竟此老,如此身世道眼前景,竟然壮阔伟丽。
远远望去,浩瀚的洞庭湖将广大的吴楚二地分割开来,天地日月星辰浮于水面。
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孟诗自有特色,一平面一立体。空间的广大二诗皆有表现,不分轩轾。杜诗气象过之。即在空间的三维之外,立出历史这一维度。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字易下,“有”字难得。一身病痛,只有孤舟相伴,何其衰也!此联言登楼所引个人身世之感,跟上两句,一景一情,一大一小,一阔一狭,似极不相称,极不相干,其实不然。因为境界空阔,在一定情况下,往往能引起或加强人们的飘零孤独之感。比如北朝民歌:“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便是例子。增加这“一身飘然”之感的不是别的,正是那无边的“旷野”。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困守长安时,患上肺病和恶性疟疾,在成都时,又患风痹,到夔州后,病况加重,右臂偏枯,左耳也聋了,牙齿也一半落了,到这时,正是一身病痛。“老病”非虚语。也正因上联之阔,托起了此联之狭,如两镜相照,互辉互映。“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正同此理。(但《登岳阳楼》以两联表现,而此诗以一句包容,前者更丰满些)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此诗结语极难。“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楚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 从两面解:
章法:想象中的转场。亦虚亦实。内容:关怀国运。总结: 沉郁顿挫
深沉的忧思。读杜诗,首先感到情思的深沉浑厚。无论他写生民疾苦,还是写自己困顿的生平;无论他诗忧念国家安危,还是感慨人生、思念亲朋,他的感情都是阔大深沉的,让人感到他的忧思是那样的执着深广。他的感情不是清澈小溪,不是明净湖泊,而是潜伏着巨大波涛的大海。他的诗句之中,都蕴含着一种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厚积的感情力量。
他的诗有着一种悲壮的情调。悲虽极悲,却不凄凉,不感伤,而是壮大。它把人带进一种悲壮的、阔大的感情境界里。
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还表现在百转千迴、反复咏叹的抒情方式上。《秋兴八首》 后世影响
伟大作者总是在他们的诗篇中表现着志意与理念,同时用他们的 毕生来实践着他们的诗篇。杜甫正是如此,“一饭未尝忘君”“杜诗有句皆忧国”,还是王国维的那句话,“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二.杜甫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写出这些出色的诗句,更重要的是他还具有一种典范意义。就风格内容而论,从前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到杜诗从内容上无所不包,既有忧国忧民的血泪之作,又有玲珑剔透的写景名篇,风格既有优美,又有壮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伟大的胸怀与极为敏锐的艺术感受结合在一起,《登岳阳楼》,气势、章法,完美之作,既有深刻的内容,又有出色的表现。
就形式而论,如果说中国古代诗人中有一个人的诗歌创作可称得上无体不工、无体不备,那这个人只能是杜甫,尤其是律诗到杜甫手中才真正成熟,超过总数。
律诗特点是在法度规范中追求自由,而这种法度规范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恰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艺术是需要规范的,一枝红杏出墙来,若红杏一枝出墙来,破坏了平仄平的内节奏,声律的规范有积极意义。为了说明这点恰恰可以将李、杜对比,李白,天马行空,随意挥洒,神龙见首不见尾,极度奔放自由的天才美,是天才的喷发;杜甫刻苦经营,反复推敲,炼字炼句,是巨匠的锤炼。李白诗飘逸潇洒,杜甫诗深沉浑厚,作为个人审美,无高下之分,但对艺术的总体发展来说,哪一种更具有特殊意义,对,是后者,就是说对一般的后学者,前者可望而不可及,后者却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严羽《沧浪诗话》:“少陵诗法如孙吴,李白诗法如李广。”这又好比张旭、颜真卿,张旭酣畅淋漓,天马行空,狂放自由,代表一种伟大的盛唐精神,颜浑厚刚健,方正庄严,从气质上来说都体现了唐朝的伟大,但颜法度严整,可供后人学习。李、杜一样都很博大,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博大,李,不讲究炼字炼句、章法,“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轷转秦地雷。”犯忌,但无人计较,强烈的整体效果。杜是将磅礴的气势和胸怀,纳入严整的规范形式中,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样本,成为后人学诗必经之途。
无法绕过的杜甫,受到了高度重视,获得了极高荣誉,(中唐,自宋以后)影响极为深远,开了许多诗派(宋代江西诗派),许多诗人,都从杜诗中取其一肢一节而各自名家。例如,韩愈从杜甫学得沉雄壮大的一面;张籍、白居易从杜甫学得写民生疾苦、写实的一面;李商隐从杜甫学得情思沉郁、回环反复的一面。杜甫的结局
大历四年(769)正月初,杜甫启程南行,入洞庭湖,过湘阴;三月抵达潭州,旋又向衡州,复又折回潭州。这时他的境遇已经十分悲惨了: 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清明》二首之一)第二年春天,他仍住在潭州舟中。四月,湖南兵马史臧玠杀潭州刺史崔瓘,潭州大乱。杜甫不得不移舟避乱,入衡州。在衡州小住一段,又往郴州,舟行至耒阳县境之方田驿,遇江水大涨,不得前进,其间有五日得不到食物。耒阳县令使人送去食物。待水退,遍寻江上,已不见杜甫踪影。当是此时死于舟中。这位伟大的诗人,留下了不朽的诗歌遗产,却贫愁潦倒,在漂泊中终其一生。时当大历五年(770)夏,终年五十九岁。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庄严:人格 瑰丽:艺术 永久:影响
作者yahoo.cn
第五篇:杜甫诗三首教案(范文模版)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点读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三、作品分析
(一)《登高》(1)《登高》写作背景
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端,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2)重点字词梳理
盖”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3)《登高》品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明丽清爽的秋景图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悲凉,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羁旅之愁,孤独之感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忧国伤时
(4)有人认为颔联里的“无边”和“不尽”二语多余,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正因有此二语诗的意境才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功出神入化。更为重要的,我们也看出诗人的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加之乡愁,感叹漂泊何时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对比包括自己在内的千古优秀人物不幸的遭遇,不禁感叹,以抒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5)小结
这首诗是作者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时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明代胡应麟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气象宏伟
(二)《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2)《秋兴八首》(其一)串讲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秋风侵袭凋谢了枫林,巫山巫峡气象萧森阴沉。江间波浪兼开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上惊涛骇浪如涌上青天,塞上风云漫卷大地,阴气沉沉。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已开两度令人回忆往昔而潸然泪下,孤单的小船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制,暮色中高高的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的声音。(3)《秋兴八首》(其一)品读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老大伤悲,凄苦落寞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时局不安,阴沉郁闷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思乡不归,无奈凄伤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无家可归,惆怅凄凉(4)小结
《秋兴八首(其一)》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三)《咏怀古迹》(其三)(1)《咏怀古迹》(其三)题材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2)《咏怀古迹》(其三)串讲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3)《咏怀古迹》(其三)品读 ※找出其中点明怨恨感情的诗句
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画图省识春风面 ※赏析“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 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明确: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4)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四、总结 1、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诗歌内容特点,主要指情感浑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是指形式特点,主要包括语言的刚键,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2、诗人的悲愁情怀
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愁,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五、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