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0:5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第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韦婉静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课的主要目的。如何合理设计阅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正是我们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就自己的一节阅读课教学,谈一下如何优化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教材分析

(一)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初中英语任教版Unit6 Reading初中英语,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二)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很多学生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三)目标:

1.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文章的技巧和能力。

2.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复述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正确的有利于学习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To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 “What is my favorite food?”

设计思路:

1.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2.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2.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While they are speaking,the teacher is writing some of them on the Bb,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sweet,bread,meat,juice.3.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Do you like it?”

设计思路:

1.通过感性而直观的图片教学单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为引出本课主题做好铺垫。

2.让学生相互问答,了解食物的名称,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Discussion :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 2.Do you think „ is good for our health? 3.Which is your favorite?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话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入正文教学打下基础。最后向学生展示有关食物的相关“Healthy Eating”的图片,并让他们参与讨论,知道哪些才是正确的饮食。

Step 2: Reading

(一)Listening 1.What do students want to eat? 2.What do students eat for breakfast now? 设计思路: 听和读都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初中英语,通过有目的地听和读,便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二)Scanning: Read the text again,try to answer some more questions: 设计思路:

1.进一步有目的地带着问题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细节。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个人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学习,以及求助于工具书和老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小组为单位,抢答加分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尤其考虑了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给与他们参与课堂的机会。

(三)Skimming: 1.To ask them to read the text a third time 2.To ask Team 1and 2 to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according to those questions above.2 3.To ask Team 3 and 4 to retell the story.设计思路:

1.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采用合作形式初中英语,编写对话,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遇见具体问题解决的能力。

2.通过任务型的模式,让学生讨论完成文章的改写和复述,充分调动了学习水平较高学生的积极性初中英语,且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3.教师在这时要随时给予小组指导。

4.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同样以小组竞赛加分的形式,教师给予评价,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Extension activity: To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ir own lifestyles.设计思路:

1.学以致用,和自己相关的话题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

2.同时,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充分训练优等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初中英语,同时教师随时给与评价和奖励。

三、教学后记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本人课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比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以竞赛形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是该部分教学设计的亮点。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反应积极,讨论热烈,思维活跃,竞争激烈,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并合理安排学生的合作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形成一定的阅读技能。本环节通过“提炼大意,情节捕捉,合作探究和延伸训练”四个步骤,培养学生概括主题、捕捉细节和再现阅读内容的技能。同时也注意了设计合适的衔接语言初中英语,使各个教学环节自然过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并开展活动。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让学生自己来组织并完成任务,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也体会到,阅读教学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如何教会学生阅读,而不是仅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考虑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设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但教师不能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快乐”,一味强调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三)阅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初中英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步提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

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借鉴成功,改进不足,把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自主学习作为追求的目标。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上传: 朱秀萍

更新时间:2012-5-19 16:26:20

扩充学生的词汇和习语;扩充和巩固学生的语法项目;发展一般性的阅读技能;掌握推导性的阅读技能;掌握批判性的阅读技能;通过各种技能获取有用的信息

我对英语阅读课有了自己的一点浅陋的想法。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扩充学生的词汇和习语;扩充和巩固学生的语法项目;发展一般性的阅读技能;掌握推导性的阅读技能;掌握批判性的阅读技能;通过各种技能获取有用的信息。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词的能力。英语阅读教学在新课标下显得尤其重要。上好英语阅读课,首先要有好的阅读教学设计,好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证。下面,我就牛津初中英语8b 第四单元阅读课谈谈自己的一堂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一、对教材的理解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阅读课,围绕慈善演出展开话题。阅读是一个单元语言输入较为集中的环节,阅读中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阅读材料本身的内容展开活动。阅读后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提问、讨论和语言难点的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通过本课阅读的学习,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本单元又是8b 第二模块“权利和责任”(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的第一个单元,是后三个单元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一些新的单词success, event, charity, fans等;了解一些词组及句型的用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解答问题;初步了解做义演主持人的一些常识。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有爱心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重、难点分析

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话讨论自己对慈善事业的看法;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时,大部分学生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概括。

教学设备:多媒体;话筒、吉他等一些舞台用具;几张大的英语卡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主持人话题比较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但由于这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又是权利和义务三个单元的第一个单元,学生的词汇积累量还不丰富,在课堂上,部分学生不能够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观看与慈善相关的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创造力等整体发展。

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这种设计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小组讨论、合作法: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启发,发生思维的碰撞。这就要求学生从听众变为参与者,主动地从教师设计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最终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注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培养学生与伙伴合作的意识和策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过程

巧创情景,自然导入

在课前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让学生能够融入本课的学习氛围中。

设计任务,多种阅读 总体设计思路:实施“四读法”,明确各个步骤的任务,使学生在每个学习步骤后都有成功的收获。

第一读:跳读:找中心问题的答案。

tell about ricky's feelings: the organizers chose himto be the host: happy, nervous.the night before the show: excited.twenty minutes before the show: nervous.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谈论主持人在整个活动前后的感受,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初读课文,目的是训练快速阅读技巧,学生以较快的速度完成阅读,迅速找到答案,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读:速读:理解性问题:true or false questions.1.ricky started working on the show three months ago.2.it was ricky's job to talk to each other.3.ricky had a lot of things to do.4.the doors closed twenty minutes before the show.5.many people gave money to project green hope.6.ricky hopes there will be more charity shows.给出六道判断正误题,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阅读、查找答案,以达到能有的放矢地分析课文、理解课文、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首先是在书上查找信息,属于知识输入阶段,然后看着问题找出答案、回答问题,是知识输出的过程,在这里真正做到把知识转换为能力。

第三读:细读:细节题。

1.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kitty and sandy.kitty: my cousin was the ______ of a charity show last week.they wanted to ______ money for project green hope.sandy: what did he have to do? kitty: he hadmany ______, but his main ______ was to introduce the pop stars.sandy: where did they have the charity show? kitty: at a big ______.sandy: was the show a ______? kitty: yes.many people ______ money.they had a lot of support fromlocal businesses too.ricky said he felt very happy because the organizers chose him to be the host.he met many pop stars as well.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能否回答这些问题,可检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校对答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play a game.从课文中提取六句话,让学生按课文的先后顺序排列。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小组间的竞赛,看哪个组答得最快。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不失为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第四读:精读:完成表格或图表。

设计上面的表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四人合作完成表格。这种设计是建立在跳读、速读、细读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交流,巩固提高

在该阶段,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通过语言实践转化为学习的技巧和技能,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争取能说会写。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想像你是一名慈善演出的主持人,谈你的主持活动的过程和感受。讨论后,安排一名学生以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将课本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积极讨论,升华心灵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让学生观看2005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的故事介绍。看完后让四人小组学生讨论:“what do youthink of cong fei?”“what do you want to do to help others in need?”让几位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这一教学设计可以教育学生做有爱心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的目标。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找出学生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走进他们的生活中,然后写一篇作文:how to help others。这种教学设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巩固、拓展本课的知识,同时,采用课外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实施了新课程标准。

在本节课中,我将自己仅作为知识传授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我在设计中利用任务型教学,充分发挥的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符合《英语课程标准》,是有效阅读课堂的尝试。

第三篇: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专题是“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首先界定了“教学设计”的概念,阐明了教学设计的目的,分析了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不同。然后介绍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重点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所以,专题结合案例片段从设计思想、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六方面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引导。最后,以一个完整的案例从整体角度再次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读。

【学习要求】

(一)能达成以下学习目标:

1.能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2.能明确教学设计的目的;

3.能明确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4.能掌握进行教学设计的六个纬度。

(二)其他相关要求

1.能认真完成预习及课后作业;

2.能顺利完成测试题的作答,合格率不低于90%; 2.能认真观摩本课程所提供的视频录像及其文本评析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陈芳(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二、研究教学设计的目的

(一)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探索新课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二)引导教师形成教学研究思路,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过程;

(三)引导教师从以往的教案撰写转向有意识的教学设计研究;

(四)引导教师学习、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五)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发展)。

三、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实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教案是实施教学设计的研究思路的具体操作(执行)方案。

(二)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是教学研究层面的活动; 教案是日常教学操作层面的活动。

四、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

(一)5W模式

who

what which whom what 传播者

讯息

媒体

接受者

效果

(二)SMCR传播模式

source message channel receive 信息源

信息

通道

接受者

五、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一)简述设计思想

1.运用学科前沿理论来指导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思想进行设计,使之更加科学和合理。

案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2.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体现鲜明的学科特色 案例

基于《课程标准》对读、写课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四级要求明确指出:初中阅读教学要帮助学生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本节课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了一篇简短的文章和一段对话,学生通过阅读对话,理解文章,并根据所给选项将文章补充完整,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本节课还设计了让学生在写作前让学生阅读一封来自Daming的来信。

(二)分析教学背景 1.分析教学对象(1)学习需要:指有关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构成了学习需要。

(2)分析学生的能力和条件。

(3)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和知识基础。案例:

知识基础:学生此前掌握了一些关于时间、地点及娱乐的单词和短语,能够为本节课“邀请”话题的展开进行词汇的提取。

心理及技能特点:学生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但是笔头书写能力差,尤其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学习需要:“邀请”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频率较高,交际需要和学生知识储备缺乏的矛盾构成了本课的“学习需要”。

2.分析教学内容

目的在于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以及弄清教学内容中各项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安排教学程序。

案例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于外研社教材《新标准英语》初一年级(上)Module6Unit1的内容,为模块6的第一课时,主要围绕“邀请”展开话题,涉及词汇、句型和对话的学习。鉴于教学和学情需要,本课从教学内容上对教材进行了改编和重组:

●提前讲授了Activity2和Activity3涉及的单词,以便集中精力在本课时操练句型和对话;

●删去了activity4的听力练习,同时,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对activity6的听力练习形式进行了改编;

将第二课时中的“写作”活动提前到本课,目的是为了趁热打铁,使本节课所学知识通过“写作”得到及时的巩固。

(三)编制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实际涵盖了“教”与“学”两个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质量规格。教学目标要解决的内容及其功能可通过以下图示来表示:

2.教学目标的分类

(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心智运动领域(psychomotor domain)(2)英语的五个内容标准与布卢姆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心智运动领域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学习策略 情感态度 文化意识

(3)教学目标的归类练习●学生能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数字信息,如电话号码等。●学生能确定和拼写出所有50个州的缩写。

●通过谈论本地区的建筑物,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

●80%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一个秋天的节日。

●通过对世界人口发展变化的了解,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人口问题是人类不能忽视的大问题。

●85%左右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have/has got的正确含义及用法。●学生能将西班牙诗歌翻译成英语。●学生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学生能主动在网上搜索并阅读有关古代希腊文明的补充材料。●学生能基本听懂一段60词左右的用英文播报的天气预报。3.教学目标的编写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1)行为目标的含义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学生通过对学科的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2)行为目标ABCD的编写

“行为目标”是马杰于1962年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来的,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一种优良的行为目标表述方式,一般包含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正体现了教学目标导学、导教、导测量的功能:

A对象(audience)(写明教学对象——导教)B行为(behavior)(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导学)C条件(condition)(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导教)D程度(degree)(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和程度——导测量)(2)教学目标的设计

如何运用行为目标的理论精华来设计一个优良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呢?下面结合ABCD四要素做一阐述。

①Audience(对象)的表述

对象解决“由谁来完成行为”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表述方式: a.程度副词+主语:如程度较好的学生、程度稍弱的学生等。b.百分比+主语:如85%的学生、60%的学生等。c.表示范围的副词+主语:如全体学生、多数学生等。案例:

课题:Module 5 Unit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技能目标:多数学生经过操练后能比较流利地朗读Module 5 Unit1 Activity 5中的对话,30%左右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演。

此目标用了“多数学生”、“30%左右的学生”这样的表述,明确了不同范围内的对象,并对其做了相应的要求,这就避免了描述的笼统和模糊,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②Behavior(行为)的表述

“行为”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获得怎样的能力,可以使用“能够朗读”、“能够写出”、“大致听懂”等行为动词。如果需要,还可加上表示程度的状语,如“比较流利”、“基本掌握”等。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常用行为术语举例: 学习目标 常用行为术语 知识目标

认读、说出、拼写、读准、认识、了解、熟悉、理解和领悟、表达、掌握 技能目标

讲述、朗读、复述、背诵、描述、获取、写出、表演、演唱、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喜欢、乐于、有„„的愿望、尊重、爱护、珍惜、养成、敢于、辨别、欣赏 案例:

课题:Module 5 Unit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以下单词:cinema,film,film star,stadium,football match,football teametc.9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拼写。

此目标运用了“认读、听懂、理解、拼写”等一系列的行为动词,阐明了学习对象经过学习后要达成的目标,而动词后的宾语又明确了所学内容是“单词”,表明这是一个知识目标。动宾结构界定的内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知识目标和行为目标表述上的混淆。

③Condition(条件)的表述

条件是完成行为的前提,它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即评价学习者结果时,该在哪种情况下评价。条件通常用一个介宾结构表示,如“在„„情况下”,“根据„„”,“经过„„”等。

案例:

课题:Module 5 Unit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技能目标:全体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两人或多人小组编出一段关于“邀请”的对话,并在全班展示交流。要达到“自编对话”的行为,条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这展示了学习者输出行为时所处的情境,也是最后评价学习结果时的依据,同时还体现了“导教”的功能,要想顺利达成目标,教师需要设定难度不等的情境,让程度不同的学生有机会自主地去选择和操练语言知识。

④Degree(标准)的表述

标准要解决“做得怎么样”的问题,是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它通常是附在行为表述之后,从行为的准确性和质量两方面来确定,进一步说明行为要达到的水平和程度。如:“全体学生能将关于食品的英文单词按蔬菜、水果、饮料、肉类等进行分类,至少90%的词汇分得正确”。“至少90%的词汇分得正确”就是一个标准,对“分类”这一行为起到了补充和确定的作用。有了这个标准,教师检测学生时有了尺度,而学生自查学习效果时也有了依据。

4.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描述笼统、模糊 案例:

课题:Module 3: My new school 知识目标:

语法:there be句型的疑问句;表地点的介词。

词汇:dining hall,gym,science lab,building,in front of,next to,behind.(2)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混淆 案例:

课题:Autumn Festivals 知识目标:

●能够用英语准确说出中秋节和感恩节的英文及它们的日期; ●能够列举出5—6个与中秋节相关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能够在整理有用信息后,至少用5句话归纳出两个节日的相似点和不同点。(3)情感目标表述牵强,不具有本节课的特性 案例:

课题:What colour is it?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做个“有心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4)缺少对标准和层次的表述 案例:

课题:Merry Christmas 知识目标:

●学习新单词:decorate,angel,stocking,traditional,hang etc.●总结有关圣诞物品的词汇。●会表达如何装饰圣诞树和心愿。

(四)规划教学过程 1.过程的设计应该完整、清晰 ●教学步骤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媒体选用

2.教学环节应清楚简练,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

从导入——呈现新知——操练新知——迁移运用——巩固评价,环环相扣,过渡自然。3.活动的设计形式多样

首先体现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如两人一组和四人一组的活动,还体现在活动本身的设计上,如预测、复述、表演、自制海报等

4.加强过程的目标意识,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可配有简洁明确的意图阐述。5.媒体资源的运用应恰到好处,确实能有效拓宽学与用的渠道。案例

Steps : Lead-in Teacher’s activities : Ask the two questions: Is it easy to get a job nowadays? What should people do to apply for a job? Students’ activities : Think and give out the answers.Aims :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Time 3 ’

(五)有效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1.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2.The Audio-Lingual Method 3.The Direct Method 4.The Silent Way 5.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6.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Method 7.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8.Task-based Learning Approach

(六)设计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为修正教学设计提供实际依据。1.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应灵活多样

可有针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亦可关于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的反馈;可有师评,也可设计学生互评和自评;可有课堂的即时评价,还可有课后的自我评价。

2.评价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可通过Yes或No来简单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可通过累计小星星或分值来评价学习效果。

第四篇: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二、研究教学设计的目的

(一)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探索新课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二)引导教师形成教学研究思路,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过程;

(三)引导教师从以往的教案撰写转向有意识的教学设计研究;

(四)引导教师学习、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五)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发展)。

三、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实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教案是实施教学设计的研究思路的具体操作(执行)方案。

(二)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是教学研究层面的活动; 教案是日常教学操作层面的活动。

四、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

五、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一)简述设计思想

1.运用学科前沿理论来指导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思想进行设计,使之更加科学和合理。我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2.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体现鲜明的学科特色 基于《课程标准》对读、写课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四级要求明确指出:初中阅读教学要帮助学生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本节课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了一篇简短的文章和一段对话,学生通过阅读对话,理解文章,并根据所给选项将文章补充完整,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本节课还设计了让学生在写作前让学生阅读一封来自Daming的来信。

(二)分析教学背景 1.分析教学对象

(1)学习需要:指有关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构成了学习需要。(2)分析学生的能力和条件。

(3)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和知识基础。案例:

知识基础:学生此前掌握了一些关于时间、地点及娱乐的单词和短语,能够为本节课“邀请”话题的展开进行词汇的提取。

心理及技能特点:学生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但是笔头书写能力差,尤其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学习需要:“邀请”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频率较高,交际需要和学生知识储备缺乏的矛盾构成了本课的“学习需要”。2.分析教学内容

目的在于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以及弄清教学内容中各项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安排教学程序。案例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于外研社教材《新标准英语》初一年级(上)Module6Unit1的内容,为模块6的第一课时,主要围绕“邀请”展开话题,涉及词汇、句型和对话的学习。鉴于教学和学情需要,本课从教学内容上对教材进行了改编和重组: ●提前讲授了Activity2和Activity3涉及的单词,以便集中精力在本课时操练句型和对话;

●删去了activity4的听力练习,同时,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对activity6的听力练习形式进行了改编;

将第二课时中的“写作”活动提前到本课,目的是为了趁热打铁,使本节课所学知识通过“写作”得到及时的巩固。

(三)编制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实际涵盖了“教”与“学”两个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质量规格。教学目标要解决的内容及其功能可通过以下图示来表示:

2.教学目标的分类

(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心智运动领域(psychomotor domain)(2)英语的五个内容标准与布卢姆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心智运动领域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学习策略 情感态度 文化意识

(3)教学目标的归类练习

●学生能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数字信息,如电话号码等。●学生能确定和拼写出所有50个州的缩写。

●通过谈论本地区的建筑物,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

●80%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一个秋天的节日。●85%左右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have/has got的正确含义及用法。3.教学目标的编写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1)行为目标的含义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学生通过对学科的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2)教学目标的设计

如何运用行为目标的理论精华来设计一个优良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呢?下面结合ABCD四要素做一阐述。①Audience(对象)的表述

对象解决“由谁来完成行为”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表述方式: a.程度副词+主语:如程度较好的学生、程度稍弱的学生等。b.百分比+主语:如85%的学生、60%的学生等。c.表示范围的副词+主语:如全体学生、多数学生等。案例:

课题:Module 5 Unit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技能目标:多数学生经过操练后能比较流利地朗读Module 5 Unit1 Activity 5中的对话,30%左右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演。

此目标用了“多数学生”、“30%左右的学生”这样的表述,明确了不同范围内的对象,并对其做了相应的要求,这就避免了描述的笼统和模糊,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②Behavior(行为)的表述

“行为”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获得怎样的能力,可以使用“能够朗读”、“能够写出”、“大致听懂”等行为动词。如果需要,还可加上表示程度的状语,如“比较流利”、“基本掌握”等。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常用行为术语举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常用行为术语

认读、说出、拼写、读准、认识、了解、熟悉、理解和领悟、表达、掌握

讲述、朗读、复述、背诵、描述、获取、写出、表演、演唱、交流

喜欢、乐于、有„„的愿望、尊重、爱护、珍惜、养成、敢于、辨别、欣赏

案例:

课题:Module 5 Unit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以下单词:cinema,film,film star,stadium,football match,football teametc.9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拼写。

此目标运用了“认读、听懂、理解、拼写”等一系列的行为动词,阐明了学习对象经过学习后要达成的目标,而动词后的宾语又明确了所学内容是“单词”,表明这是一个知识目标。动宾结构界定的内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知识目标和行为目标表述上的混淆。

③Condition(条件)的表述 条件是完成行为的前提,它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即评价学习者结果时,该在哪种情况下评价。条件通常用一个介宾结构表示,如“在„„情况下”,“根据„„”,“经过„„”等。案例:

课题:Module 5 Unit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技能目标:全体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两人或多人小组编出一段关于“邀请”的对话,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要达到“自编对话”的行为,条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这展示了学习者输出行为时所处的情境,也是最后评价学习结果时的依据,同时还体现了“导教”的功能,要想顺利达成目标,教师需要设定难度不等的情境,让程度不同的学生有机会自主地去选择和操练语言知识。④Degree(标准)的表述

标准要解决“做得怎么样”的问题,是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它通常是附在行为表述之后,从行为的准确性和质量两方面来确定,进一步说明行为要达到的水平和程度。如:“全体学生能将关于食品的英文单词按蔬菜、水果、饮料、肉类等进行分类,至少90%的词汇分得正确”。“至少90%的词汇分得正确”就是一个标准,对“分类”这一行为起到了补充和确定的作用。有了这个标准,教师检测学生时有了尺度,而学生自查学习效果时也有了依据。4.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描述笼统、模糊 案例:

课题:Module 3: My new school 知识目标:

语法:there be句型的疑问句;表地点的介词。

词汇:dining hall,gym,science lab,building,in front of,next to,behind.(2)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混淆 案例:

课题:Autumn Festivals 知识目标:

●能够用英语准确说出中秋节和感恩节的英文及它们的日期; ●能够列举出5—6个与中秋节相关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能够在整理有用信息后,至少用5句话归纳出两个节日的相似点和不同点。(3)情感目标表述牵强,不具有本节课的特性 案例:

课题:What colour is it?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做个“有心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4)缺少对标准和层次的表述 案例:

课题:Merry Christmas 知识目标:

●学习新单词:decorate,angel,stocking,traditional,hang etc.●总结有关圣诞物品的词汇。●会表达如何装饰圣诞树和心愿。

(四)规划教学过程 1.过程的设计应该完整、清晰 ●教学步骤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媒体选用

2.教学环节应清楚简练,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 从导入——呈现新知——操练新知——迁移运用——巩固评价,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3.活动的设计形式多样

首先体现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如两人一组和四人一组的活动,还体现在活动本身的设计上,如预测、复述、表演、自制海报等

4.加强过程的目标意识,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可配有简洁明确的意图阐述。5.媒体资源的运用应恰到好处,确实能有效拓宽学与用的渠道。案例

Steps : Lead-in Teacher’s activities : Ask the two questions: Is it easy to get a job nowadays? What should people do to apply for a job? Students’ activities : Think and give out the answers.Aims :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Time 3 ’

(五)有效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1.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2.The Audio-Lingual Method 3.The Direct Method 4.The Silent Way 5.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6.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Method 7.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8.Task-based Learning Approach

(六)设计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为修正教学设计提供实际依据。1.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应灵活多样

可有针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亦可关于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的反馈;可有师评,也可设计学生互评和自评;可有课堂的即时评价,还可有课后的自我评价。2.评价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可通过Yes或No来简单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可通过累计小星星或分值来评价学习效果。

第五篇: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回龙中学

初中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此次分析的课是我在东南片区教研磨课中教学的一堂课,以下是我的具体内容: 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授的词汇主要是动物名称类的,谈论喜欢动物的原因,用why 和because 对话,涉及let’s ….句型。课型属于听说课。在课前先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唱一首英语歌曲,little tigers是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进课堂,期间还有pair work,group work,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互相对话。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上册书学过原因结果的英语知识之后,进一步地在本单元学习有关谈论动物喜好的知识。而本课时是第一课时,所授的知识点应该浅显易懂,不应该太难。本课时围绕着动物的词汇和why、because的句型展开。

词汇首当其冲,在学习词汇之后,句型的教授也应该把握重点,本课时的主要句型是Let’s see….first.Why do you like …? Because…..词汇的重点是关于动物的词汇和形容动物特征的形容词。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New words:tiger ,panda, lion , elephant, koalos, giraffe, ….(2)Questions and answers:Let’s see….first.Why do you like …? Because it’s they’re….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2)体会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体验爱动物,爱生活,爱我们自己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会重点词汇的发音,单复数形式的掌握。

(2)学会询问原因句型及其回答。

难点:

(1)动物单词单复数与代词的对应。

(2)喜欢与否与对应形容词的应用。教学策略与手段

(1)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初一的学生对有关询问因果的知识有些了解,所以接受起来应该不难。但是词汇的发音以及概念,却需要老师的及时指导。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的持续时间不长,需要老师设计令人感兴趣的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再有我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另一个学校的孩子,我还要准备客服学生“欺生”的心理。课前准备

为了活跃气氛,先播放接下来要教唱的英语歌曲,此时学生只是听,不唱。

告诉学生努力表现,我有神秘奖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教唱英语歌曲 little tigers 设计意图: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快融入到所教知识中去,也可以为接下来的动物单词的教学作铺垫。

二、新课:

(1)媒体图片,教授学生新单词。tiger ,panda, lion , elephant, koalos, giraffe, ….,然后完成书1的活动1a.设计意图: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为接下来的口语活动打下基础,有话可说。

(2)图片展示动物的同时,进行结对活动,学会提问:Why do you like …? 以及回答: Because it’s they’re….并让学生示范读,男女分角色读,全班分两大组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练句型前有足够的语言输入。目的是给学生创设半真实的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下呈现新的句型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展示相应形容词,并教读。在结对活动之前,先让个别学生操练重点句型以作示范,以使全班同学都能理解并准确地操练新的语言点。

(3)教授学生形容词:fun ,interesting, scary ,smart ,cute ….设计意图:为了教会学生用一个或多个形容词来描述物品,使其语言更加丰富。

(4)任务1b

设计意图:完成听力,抓关键信息,不致于脱离课本。

(5)完成任务1c,自由编对话,在组内相互帮助,在此过程中教师做好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多说

(6)展示表演:就小组活动的成果请同学展示,并及时给予点播

三、课堂小结

(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重点词汇,句型。使他们不至于很快遗忘。

(2)你有那些收获?请同学们谈谈。总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展示PPT图 “ 爱动物,爱人类”

四、课后作业

编一个谈论动物的对话

【板书设计】

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Let’s see….first.Why do you like …? Because it’s they’re….

下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1. 本课程主要包括课程的导入、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课堂管理和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内容,共分为十个教学专题。每个专题都将引导学生对英语课堂......

    30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专题是“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首先界定了“教学设计”的概念,阐明了教学设计的目的,分析了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5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一、 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思考的问题: 1.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案例片段描述:曾经听过两节课,期间两位老师都谈到一个话题“肥胖”。 片段一,教师在......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教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好的教法是开展好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总结,善于应用,才能不断的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Unit1 What's this in English?新目标七年级上册 中心中学 年 月 1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新目标七年级上册 Unit1 What's this in English? [案......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根据单元特点, 我认为Unit5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hake,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活动和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让其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对于受教育者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