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时间:2019-05-12 20:0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第七册语文备课 教学大纲对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6)继续学习预习和复习,并养成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读书做记录的习惯。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3.识字写字

(1)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3)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对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的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4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1.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2.关于习作

本册课本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习包括处处留心意、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7人,男生26人,女生21人。经过三年的学习,全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努力上进,上课遵守纪律,听讲认真,爱动脑思考,发言积极大胆,作业书写整洁、漂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好。在朗读上,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多数学生能做有感情地朗读。在课余时间,学生较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并能做一些摘抄。另外,班级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不知进取,在本学期,要对这些学生加大力度,使他们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1.在教学中,多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写字习惯。3.继续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习惯的培养。

4.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摘抄,加大词汇储备量。加大阅读量,充分调动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5.加大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6.从写作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多写多练。

教 学 进 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

2、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设问:读一本好书有什么作用?(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德国歌德: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法国雨果: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须,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养料。

2、过渡:确实,一部好书,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还可以给我们无限的智慧。那么如何来选择一本好书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的书籍。(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设问: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一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3)小结:要读的书可以到书店购买或向同学借,也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1)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看第一页最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2)现在我们一起来到学校图书室,看看投影片和课文插图,想一想,你会如何选择图书,要做到什么?

(3)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像《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词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图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4)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

(5)出示一本书:介绍封面、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6)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呢?又应该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

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7)指导学生观察第一页下面的图: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

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8)教师示范,从讲台上选取一本书(9)学生实际演练,按要求选择图书

三、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和该如何选择图书,我们要逐步养成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四、作业

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读书要有选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

2、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呢?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板书课题:读书要做记号

二、掌握读书姿势

1、请同学观察第三页上方的图,说说你看到的小女孩是怎样看书的?

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他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

3、学生练习做正确的读书做记号的姿势:我们同学也能和她一样全神贯注地读书。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语文书,好好摆一个正确的读书做记号的姿势。

4、指导学生读书作记号。

(1)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么样做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画。(关键词语:精彩之处。疑问?重要摘抄)。

6、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作记号,要因人而异,常用哪些记号,自己要分清。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面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三、练习

1、按要求阅读文章,要求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2、交流读书做记号的体会。板书设计:

读书做记号

不动笔墨不读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聪聪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

2、板书课题:留心观察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1、观察第五页上面的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

小结: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尊雕塑。

2、讨论: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 小结: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十分有益,而且对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也十分重要。

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按一定的顺序。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以由近及远;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如第五页下的插图就是由远及近的顺序。

第二,要有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件事物上,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由某一事物想象另一有联系的事物,锻炼想象力。第四,观察以后要勤动笔。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可以写观察日记。

4、自己运用所学方法练习观察第四页下面和第五页下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1、过渡:动态的事物该怎么观察呢?

(1)观察第四页上面的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

(2)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学生讨论交流)

(3)总结:观察动态的事物,如观察人、动物等,要弄清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展开合理想象,最好做好观察记录;如果是观察人,要注意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如果是观察动物,要注意它的动作、外形等。

2、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或观察第四页中的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3、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应该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4、作业: 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留心观察事物

一、要按一定的顺序。

二、要有重点。

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四、观察以后要勤动笔。

教学反思:

1、老师,您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的含义。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本课有关词语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节之际,您想对培养、教育过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

2、板书课题:

1、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分节读课文,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4、指导朗读长句。

(1)出示句子:①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材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②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③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④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2)教师范读--学生再次跟着朗读。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上下结构的字,上边分左右两部分,左边第三笔是横,第六笔是竖撇,右边的“月”略微小一些,下边的“土”下横长一些,托住上边。

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

3、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小节思考:哪句话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2、默读课文,哪几句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

(1)出示句一①为什么说教师是铺路架桥的人?②出示图片,理解词语(昨天:--今天:--理想:--)

(2)出示句

三、句四①“哪个人”“哪一项”分别指什么?②“浸透”“心血”分别指什么?我们的成材靠的是老师,社会的发展也蕴含了老师的辛劳。③换成陈述句式怎样说?(3)引读句五。因此,教师的事业如此崇高,对人类的贡献这么大,每当看到„,我心中„

(4)指导有感情朗读。

3、小结第1小节。

4、齐读第一节,看图后谈谈自己的理想,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举例说说在老师培养下成材的名人名家。

三、细读课文第2小节

1、自由读第2小节,划出第2小节的中心句。

2、找有关句子:

(1)出示句一,理解词句“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师讲解: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是多么的美好!(原指春天温暖的阳光、早晨的霞光,这里把老师的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

(2)出示句三、四,①这两句中春蚕指什么?理想的丝线指什么?甘露指什么?茁壮的新苗又是指谁?②“笔尖飞舞”指什么? “笑语盈盈”指什么?

3、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理解:“衷心”:发自内心。

4、指导朗读第2小节,理解并练习朗读。

三、听录音欣赏,准备背诵全文。

四、指导背诵:

1、自由练背。

2、指名背。板书设计:

哪一个不浸透

每当„就„

崇高

1、老师,您好!

哪一个不蕴含

每当„就„

涌起

教师的事业

美好

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小练笔训练:老师,我想对您说。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小练笔训练:老师,我想对您说。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并用“情不自禁”、“每当„就„”造句。

二、指导背诵

1、引导学生理清诗歌线索。

2、学生自由练背。

3、指名背。

三、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1、读题明要求。出示要求:可以用各种形式,叙说自己想说的话。

2、导情入境: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在我们和老师之间同样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味那感人的一幕幕„„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

3、在乐声中习作。

4、交流习作。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用各种形式,叙说自己想说的话。教学反思:

2、但愿人长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4、导入课题,板书:

2、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意思。(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要学哪一首诗。

(4)文章描写诗的意境有是哪几小节?

(5)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哪几小节?概括段意。

3、指导朗读长句。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屈: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的“尸”字旁不要太大,里边是个“出”字,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思考: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指名说说。

三、学习第二节

1、学生读文,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2、出示课文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现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惆怅。

四、学习第三小节

1、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

2、出示填空:苏轼思念弟弟是因为__________。

五、学习4-5节

1、看着如此美好的月色,苏轼在床上睡不着,他想到了什么?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读文找出有关的词。

2、讨论、小结: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的惆怅与埋怨。板书:月圆人不圆

3、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

4、讨论、小结:词人眼望圆月,悟出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圆有缺,很难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既然人有离合,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5、指导朗读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6、指导朗读(范读与指导相结合)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学习并理解词语(1)比较:吟诵--朗诵

(2)“婵娟”指什么?(本课指美丽月色)。

3、出示课文投影,放音乐《水调歌头》。

六、再次朗读古诗,放音乐,学生配乐读、指名读、背诵。

1、你能不能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可以用课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意思)

2、理解词的最后两句。

3、试着背诵4、5、6小节。

4、“但愿人长久”还可以说到人的那些方面?(推及兄弟情、友情、爱情、美好的感情)

七、总结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造经过。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笃于情谊,又能通情达理,以理遗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祝愿。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中秋佳节

欢欢喜喜手足情深

离别七年

2、但愿人长久 埋

怨 :月圆人不圆 宽慰许多

人生哲理: 月有圆缺

人有离合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苏轼及其诗词的有关资料,以及有关“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读书交流会。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课文

1、播放乐曲,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2、教师配乐范背。

3、指名背诵。

二、开展竞赛活动

1、读书交流活动。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苏轼的故事、诗词,进行交流。(2)交流有关“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开展朗诵会。文献摘录: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肝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 会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浪淘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2、揭题,介绍洞庭湖: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湖中有君山,名胜很多。

3、结合资料谈谈、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查字典了解“磨”的两个读音的用法。

(2)查字典或结合诗句尝试理解词语:相、和、磨、遥望。(3)读通课文,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2)多音字组词。(3)指名读古诗。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指导

1、引导理解诗句(有重点)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镜:铜镜,本课喻洞庭湖面。磨:磨拭,即擦。遥望:远望。

理解诗句的意思: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拭的铜镜一样。远远望去,那在月光辉映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自由说

指名说

2、思考讨论

(1)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2)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3、想象诗的意境:(1)看图读课文

(2)教师描述: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行经洞庭湖。他被奇妙的美景迷住了。洞庭湖里的水清清的、绿绿的,河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一片银光。月光倒映在水中,湖水闪烁着银色,这是多美的一幅“秋月照镜图”!更妙的是,远望那洞庭的山和水,在这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融为一体,多么像那银盘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青螺呀,这简直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4、指导朗读、背诵。(1)指导停顿和重音。(2)范读

练读

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

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虫”不能写得太下,右边的“累”起笔与“虫”一样高,写紧凑些。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 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2、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3、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板书课题。

5、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词义、句意。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2)指名读古诗

三、介绍几处地名,学生自学古诗,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四、疏通诗句

1、理解“半轮”(看图):我们平常都说一轮明月,这里为何说是“半轮“? 影:指月影 秋:为了押韵而倒置句末,形容秋天月色之美。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的意境:观察图上清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给你什么感觉?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

4、看图读课文

5、教师描述: 一个深秋的夜晚,年轻的诗人告别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友人,登上了去三峡的帆船,当小船行至平羌江时,诗人抬头看到了峨眉山顶那明晃晃的月亮,低头一看,那月影倒映在水中正跟随他前行呢!唉,诗人低下头,心中一片惆怅,月影能够伴随我,而我的友人却留在了清溪,想见也见不着了。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 指导朗读,读出思念之情,语调低缓:范读

指名读 指导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潭: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右上的“西”字扁一些,里边为两竖,在上半格,下边的“早”从横中线起笔,比上边略大一些。板书设计: 文献摘录: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青莲乡,《峨眉山月歌》为诗人年轻时初离家乡四川,乘舟由峨眉山边的平羌江出川。秋夜,仰望峨眉山月,俯视月映清江的美景,触景生情,借诗句抒发了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20年间来去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正是这次行程的生动记录。

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山县西南,有山峰相对如峨眉,故名。由花岗岩、变质岩构成。佛教称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冰川地形和冰

物广泛分布。顶部为玄武岩覆盖。峰峦挺秀,山势雄伟,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等胜迹和万年寺、九老洞、华严顶等寺庙,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洞庭湖,位处湖南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君山上有诸多名胜。教学反思:

4、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秋天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你喜欢秋天的什么吗?(自由说一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板书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分节读课文,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4、指导朗读长句。

5、教师范读--学生再次跟着朗读。

6、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袍:左右结构,写时左小右大,左边是“衣补旁”。梳:写时左小右大,右边第四笔是“点”。

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4、秋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词大意,感受秋之风姿,秋之迷人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诗词大意,感受秋之风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最喜欢诗歌的哪些地方,为什么?

2、交流讨论,师相机点拔,使学生充分感受诗的思想感情。

3、交流研讨,促进理解,个性表达。

(1)学生结合本组的学习,交流理解与收获,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评价。(2)学习小结。

(3)举例说说诗歌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指导朗读。

三、激发灵感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秋天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均可)

2、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四、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1、放课文朗读录音。

2、有感情地朗诵。板书设计:

4、秋天

太阳

空气

田野

小路

稻穗

蝉声

向日葵

野菊花

苹果

葡萄

玉米

高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有关秋天的诗词,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情感。

2、写话练习。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诗词。教学难点: 写话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二、指导背诵

1、引导学生理清诗歌内容,学生练习背诵。

2、师范背。

3、学生试背。

4、检查背诵。

三、交流有关秋天的诗词

1、指读课文,互相评价。

2、结合自己小组喜欢的词句,畅谈学习收获。

3、有感情练读,教师相机指导,尝试背诵。

4、交流背诵搜集的秋天诗词

四、巩固练习,丰富积累。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试着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的秋天

()的秋风

()的秋光

2、在搜集的资料中,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内容,介绍给同桌,择优抄写在积累本上。

3、选择诗歌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将描绘这种景象的诗歌改写成一段话。(1)学生选景。(2)分组交流。(3)改写诗歌。

五、布置作业

想象第四、五节的景象,用简笔画把它画出来。板书设计:

秋天

《走进秋天》 教学反思:

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益。学生在创作表现中深刻地体会了词句的妙处,理解了文章的感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习作 1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要点,结合习作插图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

2、能有条理地把心中设想的各种美好节日写通顺、写具体。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把心中设想的美好节日写通顺,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你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蕴藏着许多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呢?

2、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

二、指导看图,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想想每幅图的含义。你根据此图分别可以设立一个什么节?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登高节、爱鸟节、丰收节)

3、根据自己设立的节日,进一步想象一下人们过节的情景吗? 指名说。

三、指导习作

1、除了图上所画的节日以外,想想你心中还有哪些美好的节日? 指名说说:(健康节、玩具节、体育节、成功节、休息节„„)

2、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你和别人又是怎样度过这个美好节日的?能不能给大家描述一下?

3、小组内交流:要求:

(1)按照一定顺序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以及如何过节的。(2)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说说心中的想象。

4、指名回答,同学评议。

四、学生写草稿

1、提出写作要求:

(1)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心愿合理设立一个节日。

(2)有条理地把心中设想的美好节日写通顺,写具体、生动。

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帮助。

五、点评、修改

(1)指名读习作,提出优缺点及改进意见。(2)学生修改习作。板书设计:

习作1

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设计美好节日

如何过节的。

教学反思:

5、天安门广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通长句子;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教学准备: 小黑板、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谁能说说北京有哪些让你难忘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出示自己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相片,引入:今天,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默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说了什么意思,指名说 思考哪些段落的意思相近,可以合并成一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第二段(2—3节)介绍了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物。第三段(第4节)写了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

第四段(5—6节)着重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两大突出景观。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博: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小右边大,右上的部分写得扁一些,下边的“寸”要托住上边的部分。

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5、天安门广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读懂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建筑物壮观辉煌的景观,知道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理解广场为什么令人向往。

2、理解“五星红旗和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牙膏盒、墨水盒、三个小药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节

(1)指名读,说说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2)画出表现广场特点的词:最宽广、最壮观 过渡:作者为了突出天安门广场“最宽广、最壮观”的特点,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哪些主要的景物和场景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2、教学第二段(2—3节)(1)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学生拿出准备的教具,边读边摆,理清广场上建筑物的方位关系。(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雄伟壮丽?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3)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3、教学第四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2)通过第一句和二三句的因果关系理解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第一句和第四句联系起来,理解“无比向往”的原因。(4)指导感情朗读

4、教学第四段(5—6节)

(1)指名读5、6自然段,其他同学你认为天安门美在哪?划出有关句子,自己品味一下。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词语。

(2)指导朗读:看到国旗缓缓升起时,你心理有什么感想?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同学们你的心理又感到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练习朗读。(3)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前半部分讲了广场建筑的雄伟壮丽,后半部分讲了广场地位特殊,意义非凡。

四、布置作业:背诵四、五两节 板书设计: 天安门广场

雄伟壮丽

意义非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片段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背课文四五六三节

二、巩固练习

1、形近字辨析组词

冻()

袖()

博()

谈()栋()

油()

搏()

淡()

2、完成作业

三、片段练习

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欢庆场面

1、讨论第2、3自然段的写法边读书边作记号用∽∽∽∽划出表示事物的词。用---划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2、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3、讨论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4、小结:第三小节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在描写某处建筑物时运用这种方法条理会更清晰。

5、任选一种转换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文献摘录: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广场。现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到这里参观、游览,天安门广场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北端的天安门城楼虽饱经沧桑却依旧朝气蓬勃、威严四仪。天安门是北京城的眼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是明代皇城的正门,当时叫“承天门”,有承天启运之意。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可不是现在看到的这个模样,而是五座木牌坊,后来改建成九开间门楼。清顺治八年(1651),世祖福临重新修建这座城楼,才成了现在的样子。明、清两朝,这儿是禁地,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覆灭为止,除了皇亲贵族,老百姓不准过往。它最大的用途,是国家有大庆典(如皇帝登极、册立皇后)时在此举行“颁诏”仪式。而如今只要有机会,你随时都能登上这座城楼,去眺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人民大会堂:位于广场西侧,高46米,长336米,宽206米,建筑面积达十七万平方米。大会堂的正面有十二根大理石门柱,每根高达25米。中央大厅为桃红色大理石地面和汉白玉石柱,顶部挂着水晶玻璃花灯。中央大厅后面是万人大礼堂,礼堂装饰典雅,灯光宜人。大会堂的北部是可容纳五千个座位的宴会厅,大如足球场,装设富丽堂皇。大会堂所有厅室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吸取了外国的建筑精华,布置得大方雅致,极有特色。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广场南侧,建成于1977年9月。整个建筑坐落在枣红色花岗岩砌成的高大基座上。纪念堂分北厅、瞻仰厅和南厅三部分,毛泽东的遗体就安放在瞻仰厅内的水晶棺中,周围是全国各地送来的名贵花草,北厅上层还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元勋的革命事迹。

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两馆同处于一座宏伟的大厦,南部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北部是中国革命博物馆,楼高33米,长313米,宽100米,气势壮阔,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对应。两馆内分别藏有众多的文物和大量的近代革命史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正中,碑身高37.94米,碑座占地3000平方米。须弥座式的双层月台,汉白玉石雕栏环绕。碑心石长14.7米,是用产自青岛浮山的整块紫灰色花岗石雕成,重110吨,堪称碑中之最。碑身正面镌刻有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背面是由毛主席撰文、周总理书写的碑文。碑座四周镶嵌着八幅巨型浮雕,按历史顺序排列为:焚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最后一块的两旁装饰有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两幅浮雕,刻有170个人物,生动、概括地反映了中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天安门广场发生过的几个重要事件。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工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取消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此为著名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35年,北京爆发了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唤醒全国人民,推动了抗日战争。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我特意带去了去北京旅游时的留影,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照片的范围毕竟太小了,为了帮助学生弄清广场上建筑物的位置,我让学生分组带来了一些纸盒,学生事前很纳闷:带纸盒做什么呢?我只是笑着说“保密,到时你们就知道了。”钓足了学生的胃口。等到上课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让他们用纸盒代表广场的建筑物,摆出来,就说明读懂了,否则,就没懂。这一教学法,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还能学不好吗?我们作老师的,千万要记住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之“重情趣”。

6、徐悲鸿励志学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常用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通长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引出作者,提问:徐悲鸿为什么会画得这样好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课文去了解一下徐悲鸿成材道路上的挫折和他勤学苦练的精神。

2、板书课题。

3、理解课题:(1)“励志”:励,激励;志,志向。“励志”,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2)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过渡: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学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四、默读课文,思考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3节)讲徐悲鸿立志成材,要为中国人争气。第二段(4—6节)讲徐悲鸿励志勤学苦练。

第三段(7—8节)讲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轰动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六、指导写字

1、教师讲解字形。

鞠: 左右结构的字,左右基本同宽,左边的“革”第八笔横稍微斜一点,但不是撇,右边部分里边是个“米”,捺变成点。

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6、徐悲鸿励志学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教学重点:

能感情朗读课文,读懂徐悲鸿是怎样刻苦学画的。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整体感知:徐悲鸿为什么立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2、学习第一段(1~3节)(1)学生读文,思考:激励徐悲鸿立志的起因是什么?外国学生对他的态度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徐悲鸿的表现又是怎样?(2)指名回答。

(3)说说徐悲鸿立下的志向是什么(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4)理解话中的“他们”指的是谁,是怎么说的。(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节。

(6)过渡:外国学生的话多么让人气愤!我们再来看第三节。(7)指名读第三节,理解“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3、学习第二段(4~6节)

(1)导读: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此,徐悲鸿更加怎么样?

(2)理解比喻句:“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说说用上比喻句的作用(3)指导朗读第四节

(4)过渡: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呢?请学生默读5、6两节,画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5)学生交流:“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潜心”说明他画得很投入,很认真;从第6节体会他生活的清苦都是为了学画。(6)指导感情朗读。

三、复述课文

1、理清第二段的构段方式。

2、练习复述第二段。

3、指名复述。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徐悲鸿立志学画的原因,知道了他是怎样刻苦学画的,那么,他到底学得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板书设计:

6、徐悲鸿励志学画

每逢„„就„„

潜心

一间

一杯

两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

懂得外国学生“震惊”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继续精读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

相机理解“优异”和“轰动”的意思。

3、“震惊”是什么意思?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外国学生前后的态度有什么改变?

4、指导感情朗读。

三、总结课文

(1)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2)感情朗读全文。

四、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记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1919年春天 一天从此 三年过去了

3、分组练习复述。要求: 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尽量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词。

4、指名复述。板书设计:

6、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 一天 从此 三年过去了

文献摘录:

徐悲鸿: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自幼随父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美术作品。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英国、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及个人画展。代表作有:油画《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晨曲》、《泰戈尔像》、《奔马》等。有多种画集、研究文集出版。著有《徐悲鸿艺术文集》等。1953年9月26日卒于北京。逝世后,北京建有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教学反思:

7、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能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教学准备:

1、图片;

2、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雕像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

2、简介林则徐: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自己介绍林则徐。(在他任湖广总督时,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20200多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段历史。)

3、板书课题:虎门销烟

谁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题的意思?理解销:销毁; 烟:鸦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师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第1节)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

第二段(2—5节)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生动地描述了群情沸腾、人心大快的激动场面。

第三段(第6节)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寨: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三横写得紧凑些,注意长短的变化,撇和捺要舒展开,下边的部分左右是两点。

毁:

左右结构的字,左上的“臼”扁一些,左下的“工”最后是提,右边是“没有”的“没”右半边。

板书设计:

7、虎门销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销烟的经过。教学难点:

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说说有什么问题,启发学生围绕“值得纪念”发问。板书:值得纪念

过渡:这一天为什么值得纪念,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学习二到五节

(1)自由读第二节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抓住两方面体会:一是虎门寨及礼台的壮丽,二是前来观看的人多。

板书: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3)感情朗读,体会壮观的场面。

(4)自由默读二到五节,思考销烟的主要过程是什么,并概括出来。(5)指名说:下令

销烟(重点)

结果

3、学习第三节。

(1)默读课文,想想是分几步销烟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撒盐

抛鸦片

倒生石灰

(2)说说自己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销烟的顺序,画出有关词语。

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先„„再„„(3)练习复述销烟的经过,指名复述。

(4)自由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5)齐读,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6)感情朗读全节。

过渡: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高兴极了。我们来看第四节。

4、学习第四节。(1)指名读课文。

(2)用高兴的语气齐读。

5、学习第五节。(1)指名读课文。

(2)提问:销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了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这一点是本节课难点,学生不易回答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3)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销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4)指导感情朗读。

6、再读二到五节。

7、学习第六节。

过渡:虎门销烟有什么伟大意义呢?(1)齐读第六节

(2)联系第一节,说说1839年6月3日为什么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进一步理解虎门销烟的意义

三、通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说说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想。板书设计:

7、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值得纪念?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抵抗外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复述课文。

3、完成课堂作业。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教学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虎门销烟的意义。

二、巩固练习

1、听写生词

鸦片

欺侮

装点

水泄不通 盐巴

历史

顿时

虎门销烟

2、辨字组词

销()

历()

侮()消()

厉()

梅()徐()

寨()

泄()除()

塞()

泻()

三、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

3、指导复述。(1)分组练习(2)指名复述

四、练习说话

1、出示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浸泡半日,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销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撒盐

抛烟

倒石灰)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件事连起来的?(先„„再„„)

3、小结: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板书设计:

2、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

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 文献摘录:

虎门销烟的具体方法:从前是将鸦片拌上桐油架锅燃烧,费时且不彻底。巨量鸦片难用此法。林则徐到民间讨教,知道鸦片最怕盐卤和石灰,因而特别设计,在虎门海滩高地挖掘两个纵横各15丈的大池,池底平铺石板,由沟道放入水池,然后撒入盐巴,投入切开的烟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池内立即沸腾、翻滚,烟土变成渣滓,不能再收合成膏。待海水退潮,启放涵洞,使烟渣退潮入海。教学反思:

引读第一小节激发学生兴趣 1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2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 指名读第一小节引读第6小节

学习第6小结明白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1因为这一天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日子,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

。2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哪里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负)3指导朗读 结合历史背景说一说指名读质疑解释”嚣张“练习朗读

学习2-5虎门销烟的经过 1边读边划出从哪些词句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2来参观的有哪些人?(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3试根据下令禁烟、销烟过程给课文分层(1-3句)(4-5句)4自读第一层,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5指名读第2层,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的过程,用上”先-再-然后“6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为什么?过渡:当时在场的老百姓和你们心情一样,他们为鸦片的被毁而激动,他们为中国人毁烟的气势而自豪,让我们用自豪、高兴的语气朗读第4小节 自读第2节练习朗读体会壮观场面齐读第2小节指名读第3小节自读第3节第一层练习朗读(激昂、奋发)自由练说练习朗读 再读第6自然段 虎门销烟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负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6。3,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引读练习朗读

作业 1复述课文2抄写句子体会销烟的伟大意义3小练笔:用”先-再-然后“写一个跳远的场面。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复习检查 1默写课文词语2听写第6小节3边读课文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4指名复述课文(要求尽量用上课文中的句子)出示幻灯片*课文中用”先-在-然后“把撒盐、抛烟、倒石灰三件事连起来。讨论自由练说 *只见一群光这脊梁、赤着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说说跳远的顺序

练说

作业 1多音字分

fen

担 danfen

dan2组词消()除()侮()寨()销()徐()海()寒()板书

上下结构的字有:亩、吊(“亩”的横画要写长些,“吊”上小下用钢笔描红。

四、作业 1.抄写生字。2.抄写词语。组成汇注源头

济南 3.比一比,再组成词语。齐()田()巾(济()亩()吊(4.背诵课文。附板书:精彩片断师:“晶莹”是什么意思?“莹”怎么查?生:“莹”查草字头,除掉部首查七画。师:“莹”在字典中有几种意思?生:“莹”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师:说说看,哪两种?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8、泉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由城市美称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8、泉城

2、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纠正字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汇注:汇合在一起。悬崖:高而陡的山崖。昼夜:白天和黑夜。喧腾:喧闹沸腾。形容气势很大:

晶莹剔透:光亮而透明。课文中形容泉水涌出来的时候样子很美。秋雨潇潇:课文中形容泉水的声音很小。潇潇,形容下雨。

3、指导分段。

4、回答问题:因为济南泉水多,泉水美,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3、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8、泉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读第一句。这—句告诉了我们什么?(济南有七十二泉,说明泉多)

3、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有几个分句,从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出示: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读这句话,回答问题。(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形态,后两句作者为了把泉水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写出了泉水的美丽,、指导朗读第二句话。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济南七十二泉,最著名的有哪些呢?读第三句话。“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4、小结:这一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多而且美。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了些什么?

读后指名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第三、四两句写泉水的样子)

2、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出示: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这两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拎”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拎”的动作。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

四、自学第3、4自然段(1)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第3、4两个自然段。

②五龙潭、黑虎泉分别在什么地方? ③有什么特点?(用“——”画出主要词语)(2)学生自学。(3)检查。①看图。②填表。

(4)练习朗读。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

2、哪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图理解。

3、指导朗读。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板书设计:

泉城

七十二泉

泉美

有的„„有的„„

8、泉城

珍珠泉

好像

仿佛

最著名 五龙潭

五泉汇成

黑虎泉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趵突泉

比„„还 如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分段指导背诵。

回忆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2、学生练习背诵全文。

3、检查背诵。

三、指导写话

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1、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段式。

2、指导学生说说课间活动的情景,用上“有的„„有的„„”。板书设计:

8、泉城

有的„„有的„„ 教学反思:

9、九寨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9、九寨沟

2、引导读题并质疑: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如此取名?它是怎样的山沟?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9、九寨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三自然段。

2、说说九寨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并能背诵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教学难点:

说说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听话导入

说一句话;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认真听,说准确。指名说。开火车说。

二、精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九寨沟何以得名,课文第一自然段讲得很清楚,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九寨沟名字的由来。

2、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3、齐读。

4、再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关键词:神奇、童话世界,并说说自己对这两个词的感觉。

5、指名读两个自然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来到这神奇的童话世界,我们将看到什么呢?读读划划第三自然段。准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板书: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

2、放声读。

3、用笔划出: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结合资料向大家介绍。

5、美美地读好文中相关的句子。

6、齐读第三自然段。

7、根据板书背诵。

8、介绍:可以结合自己的照片、图片,可以结合文字资料,可以当场作画介绍等。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神奇的童话世界吸引了无数游人,也成了珍稀动物的美好家园,就让我们漫步林中,一睹它们的风采吧。请大家自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这些小动物的特点。[板书: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1、读读。

2、想想这些动物的特点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词语形容。

3、说说各自的特点。

4、再读读。

5、动手画画。

6、齐读这一段内容。

7、背背自己最喜爱的一种动物的有关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课外资料等介绍。

五、总结课文

根据板书总结:这神奇的童话世界景色优美,这儿有()的雪峰,()的湖泊,()的森林,()的瀑布,真可谓是山清水秀,景色绝伦。更妙的是,这里还生活着各种珍稀动物。有()的金丝猴、()的羚羊、()的大熊猫、()的小熊猫。

师生共同叙述。

1、听音乐激情 板书设计:

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

9、九寨沟

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第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2、领会本文的构段方式。

3、背诵第五自然段。教学重点:

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其在文中所起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恰似

敏捷

若无其事

高低错落

善于

出没

诗情画意

古木参天

2、指名背诵三、四自然段。并说说这两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该段在文中的作用

过 渡:九寨沟景美、物丰,引人向往,难怪作者发出了如此赞叹: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默读课文。

2、思考省略号的前半句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后半句又有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

4、交流:前半句概括了九寨沟的风景名胜,是总结全文;后半句与”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相照应。这样一来,使整篇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段落紧凑严密。

5、齐读第五自然段,并背诵。

三、练习

1、要求:学习文章的构段方式,以小导游的方式介绍九寨沟的美景。

2、指名介绍。评议指点。

四、课后练习

课外阅读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可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板书设计: 导入

今天,老师要送你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你认真听,仔细看,想想这首歌向我们描绘了什么。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些什么?(这首歌唱的是美丽的九寨沟)过渡:说世界上真有仙境,那就是九寨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水乳交融,尽善尽美。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

1、导读:你最喜爱这童话世界里的哪处景物呢?自己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说一说。

(1)边读课文边圈画。

(2)反复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说说美在哪儿?(3)交流:景点名称

1我最喜欢雪峰插云的景象: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介绍:连绵的山峰终年积雪,银妆素裹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中,巍为壮观。神奇的九寨沟处处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你还喜欢哪些景色。

2分析:高(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山峰太高,积雪终年不化。3说得真好,相信你一定也能读好。练读,评一评,再读(2)4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画面啊,你们想看吗?5播放6齐读 播放

古木参天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介绍:瞧!一株株参天大树,直冲霄汉 1我喜欢九寨沟那茂密的丛林,”遍布“一词说明原始森林很大很大,那里面说不定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各种各样的植物呢。是啊,你带我们走进原始森林看看吧。请你读读这句话。2评读3还有谁想来试一试?4女生读读5现在老师就带你去看一看那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6出示 出示图片

平湖飞瀑 你们知道九寨沟最著名的是什么吗?对了,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因其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故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之说。不信,你们看!同学们一定都被这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平湖飞瀑深深地吸引了吧?你有什么想说的?播放。1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2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3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还有谁想说? 1我喜欢”五花海“(”五彩池“),在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再加上那色彩斑斓的鹅卵石,一定是五颜六色,怪不得称为”五花海“(”五彩池“)。2你能用你的朗读带我们一起去美丽的”五花海“(”五彩池“)边走一走,看一看吗?3评读 再读4和他一样喜爱”五花海“(五彩池)的站起来一起读。介绍:瞧!这一团团、一块块、湛蓝、墨绿、翠黄。岸上林丛、赤橙黄绿倒映池中。一片色彩斑斓,与水下沉木,植物相互点染,怪不得称为五花海(五彩池)。7湖泊:多(大大小小、颗颗)、(彩池):清(清澈见底)美(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水上倒影五彩缤纷)8这么美的景色你愿意和谁一起分享?邀请1位一起读9评读10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齐读介绍: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蓝澄澈,水中倒映红叶、绿树、雪峰、蓝天,一步一色,变幻无穷;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树开在水中央。10飞瀑:错落有致(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指名读 评读 再读谁来照着他的样子读一读。(3)介绍:滔滔水流被朝阳照射,彩虹幻出,分外迷人。水流凌空而下,银花四溅,水声隆隆。水从静海穿林过滩慢悠悠的流来,又从陡岩上猛然跌下深渊,发出轰雷般的响声,声势极为壮观。11男生读 播放

练习朗读 山美,水美,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美。试着发挥你的最佳水平,来美美地读读这段课文。假如你能把这些美景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就更棒了!需要准备吗?练背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会背的站起来。齐背。是你们美妙的朗读带着陈老师一路惊奇,一路美景,一路碧水,一路瑶池,真是美不胜收啊!

让我们再次领略那”梦幻仙境“的风采吧。

播放 总结课文(引读)难怪人们称九寨沟 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说说学习课文后你的收获、感受、想法。1*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2领略了九寨沟美景。3感到大自然的神奇,祖国山河的美丽,真想身临其境,去九寨沟游览一番„„)

10、田园诗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顺课文,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读题。释题。

2、齐读课题: 田园诗情

二、初读课文

1、讲清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得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3)田园指什么?它有哪些诗情画意?理清课文大意。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师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10、田园诗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知道”田园诗情“描写的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知道”田园诗情“描写的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

(1)课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图是由哪些景物组合成的?(2)划出文中难以理解的语句。

2、理解重点内容,讨论交流:

(1)出示:牛犊跳前跳后„„好似牛群的家长。出示挂图,引导观察。课文中描绘了一幅运河、草原、郁金香、奶牛、骏马、绵羊、猪群、小鸡、长毛山羊、小船、挤奶人、灯塔等组成的和谐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2)出示: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作者用排比的手法,从时间、空间、动物的状态上营造了一幅宁静的夜色图,而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一来反衬出夜晚的宁静美好,二来也为宁静的夜色增添了生气。

3、自由选读,并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

4、闭眼听读,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练读。你喜欢荷兰得哪一幅画面?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或有感情得朗读。

6、指名读或介绍。

7、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两小节。

8、指名背诵。

三、总结

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的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板书设计:

10、田园诗情

水之国

花之国

牧场之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交流有关荷兰的资料。教学重点:

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默生字词。

2、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图是由哪些景物组合成的。

二、背诵课文

1、学生读文,说说自己喜欢哪两小节,为什么?

2、练习背诵。

3、检查背诵。

三、学生交流有关荷兰的资料。

四、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荷兰,是____ 之国,是____ 之国,也是_____之国。

2、找一段描写外国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文章读一读。板书设计:

10、田园诗情

荷兰,是__ 之国,是__ 之国,也是__之国。文献摘录:

荷兰:是世界上有名的低地国。它的另一个名称叫尼德兰,“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指地方或者国家,“尼德兰”就是“低地之国”。荷兰是世界上最喜爱花的民族,荷兰是欧洲的花园,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国。教学反思:

11、桂花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1、桂花雨

2、引导读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文,谈谈作者对桂花有着怎样的感情。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比较手法,突出桂花香味迷人。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摇’’桂花的时间及其原因的句子。

(2)指导朗读,读到桂花盛开香飘十里的情景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从“香飘十里”、“浸”等词语中感受桂花的新鲜、香味的迷人。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朗读,画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时心情迫切的句子。(2)再读文,画出摇桂花乐的句子。(3)出示摇桂花的图,再让学生读描写摇花乐的有关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快乐。学生可能有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的“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的情景和感受。

(4)父亲点香吟诗,学生齐读诗句。引导学生理解“口占一绝”:意为随口吟诵一首绝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引导反复吟诵,体会全家收桂花时的快乐。交流收集有关桂花的诗句。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导学生讨论桂花摇落以后,全家人是怎么做的?(2)指名读文,学生说一说。

(3)指导朗读,体会人和年丰的情景,体会桂花给家乡人带来的欢乐。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母亲对家乡的桂花有着怎样的感情,读文。(2)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可以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外地的桂花再香”是否仅仅说的是桂花的香味 ? “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是否仅仅说的是家乡的金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3)指导朗读。

6、配乐朗读全文。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喊 文献摘录:

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金桂:桂花的一种,又称丹桂,花橙黄色。教学反思:

12、开天辟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2、开天辟地

2、引导读题并质疑:谁开了天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理解词句:“传说”、“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1)引导学生理解“传说”。

(2)什么叫“混沌一团”?下文哪一句话写的就是“混沌一团”的状况?

(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3)明确“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并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学生各自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书边思考:(1)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2)哪些词语写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昏睡—醒来—坐起—劈凿)(3)画出写宇宙由“混沌一团”到天地分开的过程的语句。

(黑乎乎一片——裂开了一条缝,透进一丝微光——巨石崩裂——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4)结合理解“大鸡蛋”指的是宇宙。(5)理解“昏睡了一万八千年”、“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①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告诉我们什么? ②“大鸡蛋’’是宇宙,盘古“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又告诉我们什么呢?(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准愿意当着大家的面朗读第二自然段,把盘古的那种“神力”读出来。(8)指名渎,读后评议,再读再议。

3、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并讨论:人地分开后,盘古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盘古是怎么做的?(1)揭示:盘古“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讨论:①“它们”指淮?②它们是怎么变化的?休会句中的三个“极”和“一万八千年”等把盘古“神化”的词。(2)看图,用书上的话描述画面内容。休会“打比方”的作用。

(3)齐读第六自然段,体会“几千万年过去了”所表现的“神力”。(4)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练习口述。

4、除了把天地分开,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尊敬的?(1)学生读文思考。(2)学生交流。(3)体会排比句式。(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第八自然段

6、理解第八自然段照应全文。

7、讨论交流: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站--变--撑--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6-8自然段。

2、复习巩固。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6-8自然段。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背诵6-8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说说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二、指导背诵

1、重点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2、学生读文,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一段。

3、归纳记忆要点:总述“身躯化成万物”--具体叙述变成了什么--用“就„„也„„”作结。

4、学生练习复述。

5、指名复述。

三、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4。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身躯化成万物”-具体叙述变成了什么-用“就„„也„„”作结 教学反思:

13、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常用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理解常用词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美丽的希腊,有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读一篇故事,题目叫:普罗米修斯盗火

理解课题,围绕课题提问,并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

第一段(第1节)写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

第二段(2—4节)写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勇敢地盗取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

第三段(5—6节)写普罗米修斯因盗火触犯天规而受罚。第四段(7—8节)写普罗米修斯获救了。

五、指导写字

1、师讲解字形。啄: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字旁要小,右边部分三撇要写匀,第一撇略小,第六笔点点在第四笔撇上,与第五笔不交叉,最后的捺不要写长。

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13、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能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教学难点:

想象人类得到火种后的情景。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

1、提问: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有关语句。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没有火时人类是在什么情况下生活的?(2)学生交流。

(3)除了书上说的,你还能想象出人类受到的艰难有哪些吗?

(4)在这样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去为人类盗取火种,可见他是个怎样的神?(板书:极富同情心)(5)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说说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2)交流,说说自己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板书:勇敢机智

(3)没有火种,人类就只好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普罗米修斯是怎样做的呢?他明明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还是去做,这儿既写出了他的勇敢,也表现了他的同情心。

(4)有了火种以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读。

(5)当人类第一次用到火时,他们会怎样说?他们会怎样做?你能想想当时的情景吗?想象、交流。(6)有感情地朗读。

4、学习第三段。

(1)审题: 理解“盗”的意思。(2)既然是“盗”,就说明不是光明正大的,即使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在宙斯统治的神界,这也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当宙斯知道后,大发雷霆。他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课文。

(3)你从这儿看出宙斯是个怎样的神?而普罗米修斯又是个怎样的神?与宙斯一比,更突出了普罗米修斯的伟大。(4)有感情地朗读。

5、学习第四段。

(1)普罗米修斯就这样屈服了吗?他的表现如何?指名说。

(2)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普罗米修斯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他得救了。指名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课文

四、课外作业:把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写下来。板书设计:

极富同情心

19、普罗米修斯盗火

勇敢机智

不畏强暴,坚强不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能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3、指导学生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排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指导复述课文

1、按“无火—盗火—受罚—获救”的顺序练习复述课文。

2、同位互相复述。

3、指名复述。

三、讲评学生习作: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四、编排课本剧

1、确定人物:普罗米修斯

宙斯

赫剌克勒斯

鹫鹰

人们

2、商讨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

3、小组编排课本剧并表演。文献摘录:

普罗米修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神。他把天上的火盗来给人类,触怒了宙斯,备受折磨。这是古希腊人对于原始社会中火的发明的艰辛过程的一种不自觉的加工。古希腊被誉为“悲剧之父”的埃斯库罗斯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普罗米修斯成为了一个为了人类文明而受到残酷迫害的英雄,成为了马克思所说的“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教学反思:

14、一路花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常用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理解常用词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开了苏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板书:一路花香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

五、指导写字

1、师讲解字形。

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14、一路花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体会角色

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有几个主人公。指名说(板书: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水工)

2、这篇课文中有三个角色,再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

(1)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很完美。

(2)挑水工:聪明、善良,在破水罐经过的地方撒下花种,利用破水罐渗出的水浇灌它们。板书:聪明

(3)破损的水罐:善良,能为他人着想,不但能装半罐水,还能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三、学习第二、三段

1、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三个角色的闪光点,可是破水罐却对挑水工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完好的水罐觉得自己回报挑水工了吗?挑水工觉得他们回报自己了吗?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然后讨论一下。

(1)完好的水罐: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2)破损的水罐:惭愧、道歉、自卑,觉得没有很好地回报挑水工。

(3)挑水工:尽了全力。发现破水罐渗水的特点,巧妙利用,把缺点转化成优点,充分发挥了破水罐的作用,创造了一路花香的奇迹,得到了回报。

2、当破水罐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作用,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1、今天破水罐、完好的水罐、挑水工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发,你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是收获吗?

2、总结: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善于发现,不断改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那我们的人生之路必定是一路花香。板书设计:

14、一路花香

挑水工

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满满的水

剩半罐水 教学反思:

第二篇:苏教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双桥中心学习二〇一八学年上学期 四年级(3)班语文教学计划

罗倩雯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主要工具,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从事各项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主要工具;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学期特拟订语文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同学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有一个良好的班风,能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在老师的辅导下有能力带动班上的学生学习。有十七名从海子小学转入的学生学习基本功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生基本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积极进行家访,使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喜欢学习。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引导其读适合他们的儿童外读物,扩宽其知识面,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通过三年的教育,大部分同学能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认真学习。有3名学生的行为不够良好些,教师得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措施反复抓,抓反复,使其达到转变的目的。

二、奋斗目标

(1)熟悉拼读音节,掌握新课标要求的识字量,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的目的。(2)使学生按要求会写简单的一段话。(3)加强书写训练,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4)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60分以上。

(5)重视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6)形成活泼、开朗、奋发向上、遵守纪律的班集体。

三、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意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首先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编排

全册教材由“培训良好的习惯(7)”与“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4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338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23个,另外的115个生字只要求认识。

凡是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则列在田字格上面的两条绿线内。课本最后按课次安排了生字表,以便复习、巩固。每课后面田字格中的红字供学生按笔顺描红。教材列出了常用的多音字,在其右上角加“*”以示区别。多音字仍然只在要求会写的生字出现其他读法时列出,但不计入生字总量。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旨在增加儿童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坚持好写字的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有时练习造句,从而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下基础。此外,有的课文后面还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全册教材共安排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学用字词句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练习,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进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朗读背诵方面,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8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押韵上口,利于学生积累,增加文化底蕴;二是安排了短小精悍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这些阅读材料包括儿童诗、古诗、名言、谚语、春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多为韵文,学生喜欢识记。

写字方面,继续强调按照规范严格练字。写字内容按汉字的常见杜绝形式归类集中,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去体会、揣摩汉字的结构规律。

口语交际方面,安排了“学会感谢”、“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学会赞美”、“根据漫画编故事”……内容,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说话,有的则先说一说再写下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饿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和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学习正确使用和保管毛笔,并养成习惯。

(6)学习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学习和掌握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38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23个,并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入体”。(4)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得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查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养成乐于写日记的好习惯。(4)能够使用逗号、逗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

(5)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并能适当、合理展开想象。做到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五、教学重点

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

2、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48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5、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听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6、会写简单的一段话或一件事。

六、教学难点

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

2、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能看图说一段完整的话或几段连贯的话。

七、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杜绝无教案上课;

2、认真批改、作业、试卷,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查缺补漏,做好相关的记录;

3、重视学生对拼音、字、词、句的训练,作业突出知识的重点,题型新颖,形式多样;

4、善于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关心、热爱、辅导学生;

5、经常与学生、家长、教师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成立学习辅导小组;

7、举行语文知识竞赛和交流活动。

2018年9月4日

第三篇: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一、贴春联。(10分)

贴春联是我国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讲究(),上下联的()相等,()相当,读起来(),()。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吧!

1、绿柳舒眉辞旧岁。我给它加上一个横批:。

2、过年了,我决定写一副春联贴在我的书房门口激励我自己。。横批是:。

二、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0分)

1、()一生勤奋,()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观点。

2、()今天下雨,()学校的运动会延期举行。

3、()四周没有一个人,我()不能一走了之。

4、()他这次比赛没能夺得冠军,()已经尽力了。

5、()说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诚实与信任!

三、写出带点字的正确意思。(10分)

无人知晓()三顾茅庐()长驱直入()...

知恩图报()负荆请罪()..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雪花飘落。(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2、昨天下午下了一阵风。(改为正确的一句话)

3、写两个表示时间过得快的成语。

4、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5、如果没有你,我怎么回来呢?(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第四篇: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课题: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苏教美术教案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苏教美术教案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苏教美术教案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2、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3、水粉、水彩的调色技巧。教学工具、材料:

1、水粉、水彩颜料。

2、调色盘、笔。

3、装水的杯子。

4、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苏教美术教案

1、教师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象。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苏教美术教案

2、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实践授新

1、老师用透明的杯子,分别装进调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现场分别进行混合实验:“红+兰=?”“红+黄=?”“黄+兰=?”,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色彩有何变化?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印象。

2、接着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并进行讲解——什么是三原色?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调色的色彩变化规律等原色的知识。

三、示范,并布置作业。

1、老师在黑板上的白纸上面用大排笔涂上相互重叠的三原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以及老师在用、调、涂色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注意水粉、水彩不同性能。不同的调色方法,并注意好环境卫生。

2、要求学生用水粉或水彩画或用色水流动的方法完成一幅魔幻的颜色图。

四、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用色。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3、注意卫生。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

2、老师归纳讲解,巩固三原色的知识。今天我值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时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物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教学难点:

能否通过回忆、观察,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教具准备:

师:关于学生值日的有关资料,小朋友画的作品等制成的课件,颜料等。生:水彩笔、蜡笔、颜料、绘画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秩序,让学生自查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录象引入新内容)

(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学校、班级中做过值日吗?

师:那好,今天我们也来看看小朋友在学校和班级中是怎么做值日的?(放映值日片段)(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分析:通过观看录象,请你说说你都做过哪些值日?(学校里的督导员,班级中的值日生。)值日时应做些什么事?(提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4)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用绘画形式,表现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板书课题:

8、今天我值日

三、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观察。

(1)、师:值日的方式多种多样,你想怎样表现值日情景?(学生分析讨论)(2)、师:哪些小朋友愿意上来做做值日时的各种动作? 教师提示:(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做值日时的各种动态。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用绘画形式表现值日情景?

(1)欣赏同龄人及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出示电脑课件)

教师提示:你能用基本形概括出值日动作吗?你能说一说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吗?你能认一认它是用哪一种材料画的吗?(从夸张变形、色彩搭配、构图饱满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

3、学生创作作业,教师辅导。辅导要点:

1、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2、组织画面时,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来画。

四、展示作业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在你喜欢的作业上合适的位置贴上一个大星星。

3、教师简评。

五、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新颖的电脑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采用与众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四、教学准备:纸盒、彩色纸、彩泥等材料,铅笔、彩笔、剪刀、胶水等到工具。

五、教学过程:

1.通过图片简介电脑的产生和发展。2.鼓励学生让它变模样,揭示课题。

3.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4.引导并指生说造型特点,“它是什么样形状的,它象什么,这个电脑模型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这个模型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5.引导并指生说装饰形式,“它采用哪些装饰形式,仅仅用绘画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表现效果怎么样呢?”

6.师演示说明一种电脑模型的设计思路、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7.学生讨论,A、“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B、“还可以把电脑模型设计成什么样子?哪些东西能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C、“用什么材料什么形式来表现适合?” 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动物、植物及各种自然物,通过适合的方法运用适合的材料适合的表现形式做成新颖的电脑模型。

8.交流想法,“我想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设计什么样的电脑,它有什么特点。”

9.学生创作,要求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用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表现。

10.作品展评,展示作业在教室里,互相欣赏评价。分小组评出电脑模型设计奖,制作精美奖,装饰美观奖,综合创作奖。

11.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的整洁。12.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第五篇:苏教国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1》教学设计

苏教国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1》教学设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下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第七册语文备课 教学大纲对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

    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会书写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大家可以参考......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苏教新版全册)(合集五篇)

    第1课 初识“WPS文字”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WPS窗口的组成,了解WPS的启动方法、新建文档的方法及WPS文档的保存方法。 2、掌WPS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3、形成利用......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听泉 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资源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请大家看老师写一个字“听”,自己读读看。谁会用它来组词? 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单元主题分析: 大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智慧的根。从古至今,无论人类文明的脚步走得有多快,智慧的翅膀飞得有多高,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眷顾与依恋......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案(定稿)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8个,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思考,联系课文内容领会本文主旨。......

    苏教国标2013-2014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zhìhuìchãnjìnyǐncánglìzhìxuányá zūfángliâfângchãngfázītàicuòwù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精选五篇)

    第七册语文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 2、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