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9-05-12 20:4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篇: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

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

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浅谈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

现阶段学生心理教育

-------浅谈学校与家长共同开展心理教育

论文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论文论文关键词:家校心育 协同开展 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夏丏尊译,开明书店出版;

《和教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有效教学方法》,(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三篇:廖鹏成————浅析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论文

成都市天府新区大林小学

廖鹏成(***)

论文关键词:家校联合、同步开展、取长补短、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好坏将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及稳定发展。在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是关系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许多家长都步入了打工的浪潮。很多孩子都缺少了父母的爱.一般都是隔代教育。要么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要么将孩子交给亲戚,要么让孩子住校。可以说很多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从物质方面来看他们不缺吃穿,按理说应该满足了。可从精神方面来看,他们却很贫乏。因为人活在世上不仅仅是为了吃穿,还需要一定的精神生活。由于家长常年在外,和孩子缺少沟通,造成孩子得不到应有的亲情和关爱。久而之,孩子的心里就会得不到平衡,容易向畸形方面发展。为了让孩子健康发展,希望家长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校配合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都步入了打工浪潮。把从小娇生惯养,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留给了老人、亲戚或学校。这就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学校里住的孩子,虽然有护理员的照顾和管理,但他们觉得非常空虚。学校的护理员照顾得再好,怎及得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毕竟骨肉亲情是无法取代的。久而久之,一些住校的孩子就开始不完成家庭作业、开始与同学之间吵架和打架; 而留在家的孩子,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老人或亲戚都对孩子非常疼爱,除了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外,可以说,涉及教育方面的问题是一概不管也不过问,特别是学习问题,因此,许多孩子在缺失管教和约束的情况下,养成了作业不认真完成。不尊敬长辈和小伙伴,骂脏话等坏习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是他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心灵在向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灵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呢?目前较好的办法是家校协同,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要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搞懂什么是心理健康,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那些问题,只有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孩子实施心理方面的教育。多年来,很多地方都搞了家校联系,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效果都不明显。究其原因,很多家校联系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并没有深入实际的开展工作,这就造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最后的结果就是流产。形成如今的局面,是有其原因的,主要是家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搞不清楚什么是心理健康

我曾利用家长会,对班上大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结果我发现那些家长几乎不清楚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他们也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可不知道如何着手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那些家长中,只有个别家长的教育涉及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可都少得可怜。在会谈中,很多家长认为有教师的教育就够了,家长的教育有就行了。他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家长只起个配合用。甚至有的家长把家长参与看作是老师推卸责任、是老师不负责任的表现。

说那些话的家长其实不懂什么叫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它牵涉到了千家万户。能否对中小学生实施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 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及民族素质、国家兴衰的大事。

据调查,有些教师或家长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不是分析找原因,进行教育。而是互相推诿、指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就什么都不管了。好像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跟家长没关系。学生出了问题,父母不在的,老师就认为家长只知道打工挣钱,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对于父母在家的,老师认为家长对孩子娇生养,放纵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等。从不深入实际去分析孩子出问题的原因,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对此,个别家长感到愤愤不平。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为了受教育。如果我还来教育,那还来学校干嘛。不如让他在家,我来教育算了。为此,学校也想了许多办法如:开家长会、家访、建立心理咨询室、请专家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收效甚微。于是一些教师有意了。他们认为主要是很多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 家长对学校 的各项工作不支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都是家长们的错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吗?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的学校有几许呢?出了问题,不找自己的原因,加以解决。而是一味的推卸责任,这就是我们教师应有的做法吗?

二、走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确,造成家校不和睦。

学生在校出了问题,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长在家没教育。或者利用家长会或家访,告学生的状。而不是坐下来心平气和的交谈孩子在校的表现及情况,以及孩子在家的表现。面对教师的指责,家长心里就有了隔阂。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空洞说教,活动流于形式。

很多时候,为了完成任务。教师就去网上摘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由于没结合学生实际,就成了空洞说教,其效果不言而喻,自然是收效甚微。很多教师平常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一旦学校要求了做,就到处下载、摘抄,应付了事。这就造成了活动缺乏计划、目的,让活动流于形式。在学生出了问题时,不去探究自己的教育不够,反而去责怪家长。认为都是家长的错。是家长没教育好孩子。

3、一味灌输,把家长当接收器。

学校自己组织家长会,向家长灌输教育孩子的理念。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双方应共同配合,教育好孩子。然后就是长篇大论,对家长进行轰炸。由于没结合孩子和家庭的实际,同时缺少生动的事迹。其效果不说没有,至少没达到预期目的。试问这样的家长会有意义吗?即使家长当时接收了,可实施起来就一定顺利吗?考虑到中途是否会产生困难,是否会流产?理论只有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才能收到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缺乏专业教师,临阵点将

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大量的专业教师。可目前来看,很多学校缺乏专业教师,甚至有的学校没有专业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试问如何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都不太懂,只是满足于教材或参加少得可怜的几次培训,临时就喊这样的老师去上心理健康教育,就想把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教好,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很多时候,教师埋怨家长没把孩子教好,其实是不公平的。如果学校有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职教师,孩子的很多心理,生理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

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呢?我认为应该“搞好家校协同,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应该怎样协同,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综合国内外家校合作的方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及时家访。

一般情况下,以发现问题时为佳。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的关心和询问是必不可少的,是学生本身的原因,老师可以解决。但有些问题不是学生本身的因,这就不好解决了。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家庭和家长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记得几年前我班上有一个学生,上课总是爱睡觉且每次检查家庭作业时,他都拿不出作业来。我问他怎么了?他总是吱吱唔唔的,没问出个所以然来。我觉得这个孩子有问题。于是我利用下班时间去他家家访,到他家时他不在,只有他妹妹在烧火做饭,手里正拿着本子纸在火。我一看,这不正是他的作业本吗?那小姑娘看见我来,急忙站起来喊:“老师好”。小姑娘的母亲听见我们说话,也从里面走了来。我说明意,然后说了孩子在校的情况。他的母亲听完后,就给我说了他的情况。原来这孩子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庭收入微薄。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起早贪黑的活,因劳累过度不久就去世了。一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的肩上。为了帮助母亲分担生活重担,他每天都要帮母亲分担很多家务。夜里家务活忙完了,才开始写作业。刚说到这里,他回来了。我问他干嘛把本子拿给妹妹点火。他说:”老师,那些作业我都会做了。不信,你考考我”。当时,我考了他。嗯,该理解的或者该记忆的,他都掌握了。为了孩子能更好的学习,我和孩子及他的母亲进行了交流沟通。从此以后这孩子上课再也不睡觉了,且每次的家庭作业本都按时上交。多年以后,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他给我送来一个牌匾:“师恩忘”。可见,发现问题及时家访,家校携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二)、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

现在的社会,教育孩子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参与。而是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统一。许多地方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都建立起了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很多社会名流人士,也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和关心如:爱心捐款、捐资助学、扶持贫穷孩子等。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好处:

首先,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家长学校,顾名思义就是老师的角色是长,学生的角色是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学,教师尽心尽责,学生乐学好学。就像父母教育孩子,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当然乐意接受。为了孩子能更好的健康成长,成立家长委员会就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监督学校的教育做到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定时到学校参观听课,便于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以便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其次,成立家长学校,便于家校携手,共同对学生实施健康的教育。目前,网络非常流行。学生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性,特别是进网吧。很多学生,趁老师或家长没注意就溜进网吧,要么看黄色片,要么打游戏。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将沉迷于游戏或者看黄色片,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家校携手,双方监控,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如果发现有学生进网吧,家校要及时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出网吧的危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三)、定期召开家长会

学生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为此,学校应当定期召开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便于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有那些不足。通过沟通、交流,共同采取措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如果不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对孩子在家的情况就会不了解,无论怎样教育都觉得效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家长比老师更憋屈。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一无所知,发现问题就会认为是不是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太严或者是没认真教育。出现这些问题,既不是老师没教育,也不是家长没管教。其实问题出在学生身上。现在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学会了撒谎。在校怕教师责怪,就将责任推在家长身上。在家怕家长责骂,把责任都往老师身上推。这样一来,老师和家长都被骗了。召开家会,双方共同交流就会发现,在家校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在校,学生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个别学生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

2、上课时总爱说话或者在下面搞小动作。

3、个别学生一遇到做作业时就没笔。

4、个别同学爱骂人甚至打人。在家,学生同样也有不少问题:

1、学生晚上作业多完不成。

2、学生回家只是玩,从不做作业。

3、放学很晚才回家。

4、孩子在路上与别的孩子吵架、打架。可见,定期召开家长会是多么的要。只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老师和家长就可以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样老师和家长都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同时孩子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皆大欢喜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来自社会的共同关注。当出现问题时,有些是监护人不能解决的,教师可以解决,有些是教师不能解决的,父母可以解决,甚至有些问题只能靠社会力量才能解决。所以,要搞好家校协同,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们毕竟只是孩子,不如成年人有约束力和自制力。如果不搞好家校联系,引导孩子向着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不但不能造福社会,反而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如果一个人没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出现心灵扭曲,对社会充满不满和仇恨,那么这个人的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还少吗?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希望家长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四化建设添砖加瓦。

2016年4月

第四篇:教育需要家校协同

教育需要“家校协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家校之间的及时沟通交流更是显得非常重要。现在特别是农村学校,家长们本身的文化素质水平不是多高,往往是一种依赖心理。认为孩子交到老师们手里就全凭老师了,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学得好坏全凭自己。其实每一个家长都期望着孩子们有出息,能够将来有一个好一点的工作,不要像上辈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所有家长们的真实心理写照。但是,我真想告诉每一位家长: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孩子。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很多习惯还有待于家长和老师的长期培养。

每次家长会,作为班主任的我都会全面介绍班级管理工作、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详细分析每一位同学近期的学习情况,努力找出每位同学的闪光点、优点、有哪方面的进步等进行鼓励和表扬,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或是利用其他时间,与家长沟通交流或是留下个别家长交流反馈。在家长会上,我每次都会请几位在家庭教育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家长介绍他们的教育方法,引导其他家长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我也会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另外还可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每到学校举办大型的学生活动,让学生通知家长有时间到学校来观看,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尽情享受到活动的快乐。让家长感受到学校活动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学校,了解孩子。

除此之外,利用信息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总之,只有家校合作,才可以杜绝学生管理上的漏洞,优化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才能让孩子在家,校这两个生活和学习的主环境里和谐、快乐、健康的成长!

第五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展家校协同教育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展家校协同教育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与学校的共同教育。家长参与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目前的家长参与现状不容乐观,很大程度是受到了传统家校联系方式的制约,因此我们呼唤更加快捷的家校合作形式——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家校协同教育形式,拓宽了家校合作平台,实现了家校合作信息化。

关键词:家校合作;信息技术;家校协同教育

一个人成长过程是来自各个方面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人成长过程中几种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协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在学校教育阶段,如何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将孩子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十分关心的事情。我国的学校教育,历来都把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密切家校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配合,始终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学校、家庭的共同需要。

一、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存在的局限性

加强家校联系有多种渠道,在过去,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单一,以家长会、家访、家长到校、带条子、成绩单、书面通知等方式取得与家长的沟通。由于双方在沟通上因沟通工具和手段的缺陷,一直以来未能建立起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上述的家校交流渠道已不完全适用。以家访为例,家庭生活的私密性增强了,一些家长并不欢迎教师的随时到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老师家访时并不一定能够遇见学生家长;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经济成分增加了,一些家长对家访教师过分热情的招待,也让教师不敢经常造访;还有教师工作量增加,班级学生数偏多,使家访已无法作为家校沟通的主要渠道。再如家长会议,在当今社会,要让几十名学生的家长经常集中到一起并不现实,而那么多人在一起,也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交流。常常一学期下来,老师还不能跟所有的家长交流一次,且反馈给家长的信息不够及时准确。如何让双方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动向,第一时间给出一个反馈,第一时间统一认识并制定方案,高效率的沟通是防微杜渐的最佳办法。很多老师最喜欢的沟通方式可能是约见吧。说实话,这种方式最直截了当,基本可以当场解决问题。但这却是教师最应少用的一种方式。首先,到学校约见,容易让家长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毕竟这是你的地盘,氛围不对,一不小心,家长们心理的某种阴暗感觉上来了,不利于交流。其次,约见让家长自我感觉是孩子肯定又犯错误了,于是不自觉的就带着不愉快的心情来了,有些不能理解的家长甚至是带着怨气而来,使沟通失去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再者,约见次数一多,学生和家长都易反感,致使沟通变成了一种惩罚。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的发展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教育的环境更加立体化、复杂化,关于加强家校合作、交流的要求也提高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采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搭建起来的家校信息互联平台开始逐步取代传统家校联系方法,能方便、快捷地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信息需求,促进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网络时代,由于电脑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家校协同教育为学校提供了一种更有效、更便利、更及时的沟通交流的途径,同时向老师和家长提供一种新型的对学生教育的平台,是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沟通的一个新渠道,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最新动态,加强了教师、学生、家长的联动和互动。如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班级主页等,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快捷。

二、信息时代家校联系方式的优越性。

信息时代的家校联系方式主要有:开设语言留言方式系统、发送E-mail、开通校园网、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建立班级网站等方式,它们能够克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中的很多局限性。

(一)利用电话促进家校沟通

这是最方便、最普遍的一种联络方式。如果能够善用,这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在给家长打电话时,我会注意到以下几方面:

1、多赞美,少批评。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我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就比较听得进去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孩子的种种了。

2、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

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我都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至始至终以亲切、自然、流畅的语调,心平气和地、耐心地与家长交谈。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3、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校交流中,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一般我会避实就虚,不马上切入正题,而是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二)发送E-mail

发送E-mail,内容大多是向教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况、家庭作业并向教师汇报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以期望共同教育好孩子。学生家长通过教师发来的E-mail,掌握了学生在家的学习动态,了解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等从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使教书育人收到最佳的效果。

(三)开设网上家长学校

开通校园网,让家长通过互联网访问学校主页,开设网上家长学校。让家长及时方便地了解学校教育的动态信息;在网上介绍家庭教育知识和优秀教子经验办公家长教子论文中选取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文章和文章中闪光的一句话“家长教子语录”供读者互相借鉴,从学生日记、周记、习作选出有关家庭生活题材的文章,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设置互动性的栏目如留言薄、BBS、学生信息查询等,家长或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向学校领导、班主任留言。在BBS中,设置合格家长、家庭环境建设、真诚建议、家长、学生的多向互动交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及时快捷地收集家长、学生的信息反馈。

(四)建立班级网站

在我们学校中,班主任老师还在网上专门制作了“班主任网页”,与学生家长建立长期联系。通过班级网站形式,可以把全班每个同学的特色,在校表现发布在网上。例如:网站的“学生作品”栏目中是班内同学写的文章,家长可以通过网页查阅自己子女的文章,了解子女的写作水平。再如在“公告栏”中可以查寻自己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然后可以通过“家长留言”来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及时做好子女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次,班内有一姓刘的同学热衷于看打游戏,在上课时间也不例外,导致语数成绩大幅下降。其父母又在外地工作,一时难以取得联系,我便把孩子近期情况发布于班级网站上。在外工作的学生家长就是通过访问网站及时了解了其子女的情况,并对小孩进行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人只是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知识和乐趣,还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同样也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难以想象的变化。“电子家访”不只免去了学校教师因家访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也免去了学生家长苦于工作繁忙而无法及时与学校教师沟通的苦恼。通过敲击键盘、轻点鼠标就能快捷地完成了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打电话、写短信、利用家长联系本、上网发个E-mail„„这些不能不说是个快捷而有效地沟通方式。当然,如果对于重点学生,老师有针对地进行走访,其教育效果会更加显著,也是必须的,是老师应尽的责任。

三、结束语

总之,学校教育要充分运用传统的和信息时代的家校联系方式,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家校合作,与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学校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相信随着网络环境下的家校联系和班级管理的日益深入应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家校协同教育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参考文献:

[1]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2]王艳玲.英国家校合作的新形式——家长担任“教学助手”现象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化得元.高治合;电视与儿童的社会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4]邱文祥,李志坤.校园网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5]刘繁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下载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5篇模版]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啪”的一声之后…… “啪!”,在静静的走廊里,这个声音显得格外地响亮,我的心也随之一颤。从小,我就很胆怯这个,不愿去看,更不用说这样去做。但今天,我却近距离地......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综述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基于学习指导的中小学生发展指导实践研究》------ 家校协同教育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协同教育 我国早期的家校合作活动多称为“......

    家校协同工作总结

    家校协同工作总结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在学校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了。......

    家校协同教育的观后感(通用)[推荐阅读]

    家校协同教育的观后感(通用5篇)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校协......

    基于网络空间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

    基于网络空间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 作者: 王大力 学校:昌图宝力农场九年一贯制学校 基于网络空间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 单位:铁岭市昌图县宝力农场九年一贯制学校 作者:王大力......

    家校协同教学体会

    家校协同教学体会 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班主任老师不仅应该努力协调好各任课教......

    家校协同,共庆元旦

    “感恩2014,展望2015”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2014家长开放日 ——暨庆祝元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推进沙面小学协同教学的发展,让家长亲身体会协同课堂的教学氛围,共同探讨协同......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