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开课《风筝》教学设计
公开课《风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新、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的快活,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
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低年段向中年段过渡时期,由于学生缺乏阅读方法与经验,思维方式处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阅读能力处在比较低的层面,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准平舌音“村”、“丧”和多音字“磨”、“坊”的读音;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亲自体验一次放风筝的过程。3.搜集风筝的相关资料。
一、唤醒情感,引入课题
1.出示风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板书:风筝)
2.交流风筝的资料。你对风筝有哪些了解?
3.唤起情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感受。
4.齐读课题。是呀,放风筝是多么开心的事呀!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再来读读课题。(生带着感受读课题。)
5.过渡:真好!有一群孩子和我们一样,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这篇《风筝》,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1)出示:
精心 希望
憧憬 依然 拼命奔跑
村里
抖动
踪影 寻找
磨坊
继续
田埂
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半沉半浮
翩翩飞舞
歇不下来
①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村、丧”。
②出示词语“磨坊”,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读准词语中的“磨” 和“ 坊”两个多音字。
③学生汇报课前查字典的结果,弄清读音。(出示:两个字的两种读音)④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a.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b.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c.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读得真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开火车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4.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非常长,但大家都读得很正确,说明大家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很认真,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这回读的时候,请大家边读边想:(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5.指名说。(课文先写了做风筝,再写了放风筝,最后写了找风筝)
6.小结:大家读课文很认真,课文就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样的顺序来写的。课文是怎样来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过,以及当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课后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齐读。
3.你认为哪些字最难写,谁来提醒大家注意?生说。4.师重点指导“丧、磨”。“丧”字下面没有一撇。5.生描红,写一写。
6.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朋友,还知道了课文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下节课,我们再来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书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理解“憧憬、依然、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描写心情的词、句体会放风筝经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起伏变化。
教学难点
在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风筝》。2.生齐读课题:风筝。
3.这些词语还记得吗?让我们开火车来认读吧。
4.看来同学们都和这些词语成为了好朋友。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5.说得非常清楚,课文的确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
二、细读探究 体悟感情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读一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到了什么?(做风筝时的快乐)2.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动手“画一画”。(1)指名朗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a.你很会读课文。那么,孩子们精心做着风筝,心里会想些什么?假如是你,心中会怎么想?(学生自由畅谈。)是啊,心中都有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憧憬”。
b.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美好的向往,齐读“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c.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活?“依然”还可以换成哪个词?(“仍然”、“依旧”、“仍旧”)看,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d.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做出来的风筝什么都不像,而我们却依然快活呢?)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是啊,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我们的憧憬,我们的希望依然存在。我们依然可以和伙伴们去放风筝,依然可以把我们的风筝放得高高的,所以我们还是快活的。谁能把这种快乐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2)展示朗读。
(二)合作探究,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用“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看看课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孩子们放风筝时心情的变化。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学习情况。
(1)第三段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风筝飞起来了?(凌空飞起、高过树梢、越飞越高、翩翩飞舞)
出示: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出示词语“翩翩飞舞”),我们经常用它来形容什么?可是,一只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在作者的眼中就如我们眼中色彩斑斓的蝴蝶一般地翩翩飞舞,越飞越高。你觉得此刻飞起来的仅仅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②完成填空: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也飞起来了!(心、快乐、希望、幸福……)
③是啊,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 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
就让我们带着这越来越浓的快乐,齐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越飞越高的风筝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快乐啊!再读。
(2)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心情如何?哪些词表现出快乐的心情?(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a.如果你就是那些孩子,你们会喊什么?叫什么?谁能配上表情动作来喊一喊?(“幸福鸟”,请你飞得更高些吧!“幸福鸟”,你飞得好高啊!“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面去吧!)
b.多么开心啊!就让我们开心地站着,快快乐乐地齐读第3自然段吧!
(3)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风筝被吹断了线,飞得没了踪影,此时,我们的心情怎样?(难过、失望、伤心)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出示: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a.你从“大惊失色”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b.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了着急?(千呼万唤)
这里的“千”和“万”表示的意思是很多,“呼”和“唤”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千呼万唤”的意思就是——(喊了很多遍。)此时,他们呼唤什么呢?(幸福鸟,你在哪里?快回来吧!)
c.感情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心情。
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心情。谁想读读这句话,读出他们的心情。
展示性朗读。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垂头丧气”说明什么?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他们真的丧气了吗?(没有。水磨房燃起了我们的希望。)望着远处的水磨房他们脸上的表情──(充满希望)正如他们做风筝时一样──(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4.想象写话
(1)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丰富的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课文没有告诉我们。你能把你想象的结果写出来吗?如果能用上今天学到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
(2)展示学生作品精彩片段
【这是一次语言训练。这种有意识的语言训练,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力。】
三、小结
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你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快乐和痛苦。你就是我们童年最亲密的朋友!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朋友——风筝!
四、作业超市(任选其一)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2.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
板书设计: 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教学反思:《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与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这次磨课我上的是第二课时,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2.通过学生自能学习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所以,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基础,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读”为本,以“悟”为核心,体现学生的自能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在抓住关键词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将课文内容的学习巧妙地融于情感的交流之中,逐渐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开放和多样的特征。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中的空白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一是感悟做风筝时的快活,抓住“憧憬”这个词,让学生想象他们在做风筝的时候会憧憬什么?二是体验放风筝的快活,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体验,如过你是文中的孩子,你会快活地喊叫什么?在风筝丢了之后,心情由快活变得伤心,那难懂的成语,像“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也都交给孩子去自主体会。想象他们会呼唤什么?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进行朗读体会。三是课文最后的那个省略号同样值得研究,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在这里让孩子们,根据课文内容继续编故事,想一想,他们能不能找到那只幸福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心情会怎样?
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再写下来。学生较好地展开想象,有的续写了找到风筝,写出了惊喜之情;有的续写没有找到风筝,垂头丧气,闷闷不乐。从想到说到写,练笔变得有梯度,为以后的成篇成文作铺垫,同时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实现了双赢。
第二篇:《10.风筝》公开课教学设计
10《风筝》教学设计
三年级 马雅娟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
教学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童年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丢沙包?跳绳?滑冰? 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导入: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吧!(出示课题)
3.板书课题,提示“筝”的写法。4.读题,提示“筝”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感受孩子们放飞风筝时的快乐。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2)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3)思考: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反馈自学情况。(1)认读词语。
(2)指名交流: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根据回答板书: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三、研读“做飞筝”,体悟情感 1.自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伙伴们做风筝时的心情吗?(快乐,兴奋……)
2.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快乐吗?把有关词句在课文中圈圈、划划。(根据学生的回答,顺机出示)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角色转换:请问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憧憬什么,希望什么呢? 指导朗读:把你的憧憬,你的希望用朗读表达出来——(各自——指名——齐读)
(2)“风筝做好了,却什么都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 ‘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根据回答点红“依然”,“幸福鸟”)
①你能给“依然”换一个词语吗?
②思考: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活? ③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名字?说说你的理由。
指导朗读:因为我们热情涌动,因为我们把希望筑进了风筝,所以我们快乐,所以我们幸福。(各自——指名——齐读)
(3)朗读全段。
四、精读“放风筝”,体悟情感
过渡:带着装满希望和幸福的风筝,让我们一起去放飞它吧。
1.读读悟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完后,告诉我你们的心情如何?(各自——指名)
2.重点感受“快乐”:(1)从“风筝”中感受快乐
风筝是怎么被我们放上天的呢?
请你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把描写风筝飞上天的词句划下来,读一读,你又感悟到了什么?(各自——四人小组——全班交流)此时飞起来的仅仅是风筝吗?(句式: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 也飞起来了。)
再读:“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3.师激情指导朗读:是呀!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希望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幸福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飞起来了。让风筝在我们的朗读中越飞越高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2)从“我们”中感受快乐。
请你再拿起笔,把描写我们放风筝快乐的词句划下来读一读。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指导朗读。
望着高飞的风筝,你们会喊什么?一起把你的的希望,你的幸福,你的快乐喊出来——引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
师: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究竟是怎样地说呢?你能想像得到吗?
五、体会“找风筝”,学生失落的心情
那只什么都不像却寄托着我们憧憬和希望的风筝,那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承载着我们理想的装满了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后来怎么样了呢?
自由读课文4—8小节,感悟孩子们心情的变化。(1)你们认为他们找到没有?指名交流。
(2)小结:不管有没有找到风筝,但相信孩子们已经找到了寄托在风筝身上的——快乐、幸福、憧憬和希望。
六、作业设计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心情的词语,互相交流一下。
七、板书设计
做风筝 充满憧憬和希望 快乐
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自由自在 不见踪影 快活
伤心
教学反思:本篇课文《风筝》是一篇精读课,行文脉络清晰。在讲课时我紧紧围绕“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方面,一步步深入引导孩子们,勾画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带领学生们解读文本中孩子“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整节课,我整体上完成了教学预设,但是一些细节没有考虑到,做的不太好。比如:给学生的评价语太少,语言提示语不清晰,讲课语调平淡,没有激情。课下,我还需多加练习,尤其,在语言方面,提高自己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说话时语言的抑扬顿挫。
第三篇:纸船和风筝公开课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教育学生学会交朋友和维护友谊。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
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准备:准备山的画一幅,32开纸每人一张,PP课件。教学流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读过一个童话故事,里面的小熊和松鼠是怎么认识的呢? 板书题目强调风筝的“筝”轻声。(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一)复习导入 巩固生字 集中复习上节课生字、生词。
(二)创设情境,体验角色
师:好!老师就再给大家讲讲这个小故事!一边听一边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课件范读课文。)
师:我发现你们已经被这个小故事打动了。那你们一定知道这个小故事讲的是什么?谁能主动地说一说?
生:这个故事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刚开始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它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纸船和风筝又使他们和好。
师:对,讲的就是这样两件事。文中的两个小动物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今天这两个小动物也来到我们的身边。快瞧这个是谁呀?(出示小熊的图片)
师:看来大家很喜欢它们,今天就给你们一次机会扮演他们怎么样?
师:请同学们这几组是小熊,另外的几组是松鼠好不好?
师:我来看一看,你们进入角色了吗?你们是谁呀?
师:你们是谁呀? 师:看来大家都进入角色了。(出示图画)这分别是小熊和小松鼠的家,哪只小熊和小松鼠能把自己的家安在合适的位置上?
生:(到黑板前贴图)
师:(对小熊说)你为什么把家安在这儿?
生:因为我的家在山脚。
师:真聪明!安对了!(发现另一位同学将小房子安在山腰忙问)快看这只小松鼠安的对吗?
生:不对!小松鼠的家在山顶,他把家安在山腰了!应该在山的最上面!
生:(在同学门的提示下小松鼠安对了。)
师:我们把这两个小动物也贴在家门口。
二、诵读悟情、体现发展
1、师:纸船和风筝怎样是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呢?小组内读一读,课文3-7小节,先在组内说一说,一会就请你们谈一谈。
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先请这只小松鼠谈一谈,你是怎样与小熊交上好朋友的?
生:我一个人住在山顶上没什么意思,听说山下有一只小熊,我就折了一只纸船,上面写了祝你快乐!并且把我最爱吃的松果一起送给它。我想小松鼠看了一定会很高兴,并能愿意跟我交朋友。
2、体会漂
师:(出示图片)快瞧,这就是小松鼠折的那只纸船,它是怎样到小熊的家门口的呢?拿出你们的小手,演示演示!
生:(按自己的体会演示,有的小手弯度很大,速度很快;有的小手弯度很小,速度很慢。)
师:(走到一位同学面前)你为什么这样演示?
生:因为我从课文中“漂呀漂”一词能看出来,小船在小溪上漂流时应是很轻很慢的。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手演示的速度很快,下面我们拿出小手再来体会体会。
生:(全体学生演示得都很轻很慢。)
师:你们体会得很好,谁能把你们体会的感觉用你们的朗读表现出来?(课件出示)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小节)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眼前仿佛真的看见一只小纸船在小溪上漂呀漂!
师:小熊有人都祝你快乐了,你的快乐是什么呀?
生:我的快乐是能交上好朋友,每天有人陪我玩。
生:我的快乐是每天看到动画片。
生:我的快乐是每天都能得到朋友的祝福!
师:小松鼠希望你每天都获得这样快乐,小熊你的心情如何呀?
生:我很高兴!
师:哪只小熊比他更高兴
生:我!
师:看来你高兴的程度比他还要深。文中有一个词就形容你现在的心情,是哪一个?
生:“乐坏了”
师:对,你们就来读一读第3小节,看一看哪只小熊真的乐坏了。(课件出示)
(学生组内自由练读)
生:(一人站起来表情朗读)
师:你读的确实不错,不过老师觉得你像一只比较开心的小熊,而不是一只乐坏了的小熊。谁愿意再试一试
生:(朗读得很形象)
3、这只小熊真的乐坏了!接下来我该请小熊再来谈一谈,怎样和小松鼠交上好朋友?
生:看到小松鼠的纸条和松果之后,我想总应该有个礼尚往来呀!(众笑)本来我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小松鼠,但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于是我就扎了一只风筝,上面写上祝你幸福,并且把我最爱吃的水果草莓送给了他。
师:这就是小熊扎的那只风筝,它又是怎样飘到山上去的呢?想不想看一看?
生:太想了!
师:谁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课件出示)
生:(有感情朗读4 小节)
4、比较漂和飘
师:朗读得真好!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出示卡片“飘呀飘”和“漂呀漂”)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带有“”的漂,另一个是带有“”的飘。
师:你是从字形上进行区别,谁还能从其他方面进行区别?
生:带有“”的漂,是指什么东西在水上漂;带有“”的飘,是指什么东西在风中飘呀飘。
师:你们又从字义上进行了区别,会运用这两个词吗?谁先来说一说“漂呀漂”怎么用?
生:树叶在水上漂呀漂。
生:冰块在水上漂呀漂。
生:小竹排在水上漂呀漂。
师:这个“飘呀飘”怎么使用呢?
生:气球在风中飘呀飘。
生:白云在空中飘呀飘。
生:蒲公英的种子在空中飘呀飘。
师:你们看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带有“”的字与水有关,带有“”的字与风有关。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你们可以找一找,读一读,用一用。
师:小松鼠快看,有一只风筝向你飞来,怎么办?
生:(做一把抓住风筝的样子。)
师:小松鼠也乐坏了,谁来读一读,看看哪只小松鼠坏了?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
5、师:就这样纸船和风筝使它们成为好朋友,多开心呀!(神情变得严肃)可是有一天,它们俩竟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天空中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吵架之后两个小动物的心情怎么样呢?就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7-9小节。
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要到一只小熊家进行采访。这只小熊请你实话实说,你与小松鼠吵架之后心情怎么样?
生:我现在的心情特别的难受,真有些后悔,要是不吵架该有多好,就能跟它继续玩了!
师:我听说你在家还扎了风筝,这是怎么回事?
生:其实,我真的想给它放风筝与它和好,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我怕它不理我。
师:你扎的风筝,到底放没放?
生:没有。
师:我再到一只小松鼠家去采访。这只小松鼠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的心情也很难过,每天都给小熊折一只纸船,但不好意思放,怕小熊不理我。
师:就这样,一天过去了,它们俩谁也没有放纸船和风筝。两天过去了,它们还是这样。一连好几天过去,这只小松鼠你想放纸船吗?
生:想!
师:如果让你再等几天放,行不行?
生:不行了!我已经受不了了,想马上与它和好!
师:那好,你就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小松鼠想和好的那段话。
生:(读课文的第11小节)
师:这只小熊你愿意与它和好吗?
生:我愿意,因为听了他的朗读我真的感觉受不了了,我已经被感动了!
师: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出示风筝图片)
生:出现了小熊放的风筝。
师:咦?我怎么发现有一只小松鼠哭了呢?
生:我看见小熊放的风筝,我太激动了,他终于原谅我了,我们又可以成为好朋友了!
生:我主动与小熊和好,它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太高兴了,所以就哭了。
生:我有个问题:文中的小熊为什么到了傍晚才给小松鼠放风筝?
师:你们就是文中的小熊快来谈一谈吧!
生:因为傍晚时风比较大,风筝能飞到山上。
师:这是一只富有生活经验的小熊。
生:傍晚时夕阳会很美,这时放风筝一定会更漂亮。
师:你是一只善于发现美的小熊。
生:收到小松鼠的小纸船后,我又想了整整一下午觉得自己的毛病很多,今后一定和它友好相处。
师:你是一只善于反思的小熊。
师:多么感人的小故事呀!大家体会得很好!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小动物说一说。
生:小熊我想对你说你应该像小松鼠那样主动与朋友和好,学会宽容别人。
生:小熊你应该学会与别人沟通,这样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生:小松鼠我觉得你很了不起,你能主动与小熊交朋友,而且与朋友吵架之后,你
主动与对方和好,我今后要向你学习。
生:我想对这两个小动物说,没有朋友,世界就不可爱,愿你们和好之后能珍惜这份友谊。
三、文情延伸,生命涌动
师:我相信小松鼠和小熊听了你们的话之后,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启迪。此时此刻,你们自己有什么打算吗?
生:我想交好朋友。
生:我前几天与同桌吵架了,我要向他道歉。
生:我想做个贺卡,表达我对朋友的一份祝福。
生:我想折一只飞机送给我的好朋友,希望他的学习成绩能像纸飞机那样越飞越高。
生:我要折一只纸船,希望它漂到世界各国,这样就能与世界各国的小朋友都成为好朋友了。
师:孩子们,你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好朋友,现在就把你最想说的话利用手中的纸张做成图片或卡片送给他,让你们的友谊小花开得更美丽吧!(学生按自己的心愿开始活动。)
师:老师真心地希望你们手中的卡片能变成纸船和风筝,传递着你们的友谊和谅解。愿你们在生活中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愿这个动人的小故事,永远珍藏在你的心底。谢谢同学们今天与我渡过这美好的时光,再见!
第四篇:《10.风筝》公开课教学设计
《
10、风 筝》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吴惠琴 节 次:第 节 授课地点: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年级:三年级(上册)单 位:西固城第二小学
2014年9月11日
10、风筝
教材分析:
《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秋天‛为专题,抓住秋天的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的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这些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可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韵味,体会秋天的美好。本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本文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自然,自始自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借助拼音识字,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三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还远远不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文贴近生活,学生对风筝并不陌生,并有放风筝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理解文中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并不难,但要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仍然比较困难。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点:
1.生字词教学。
2.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
教学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拼‛、‚抖‛、‚精‛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写过有关风筝的文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出示《村居》
这里面没有写到风筝啊?怎么老师说这首诗也是写风筝的呢?(‚纸鸢‛就是指风筝。)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课文中这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2.板书课题,提示‚筝‛的写法。3.读题,提示‚筝‛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感受孩子们放飞风筝时的快乐。
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看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
(2)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3)思考: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反馈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拼‛、‚抖‛、‚精‛。
(3)指名交流: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根据回答板书: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三、研读‚做飞筝‛,体悟情感 1.自读感悟:
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伙伴们做风筝时的心情吗?(快乐,兴奋……)
2.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快乐吗?把有关词句圈圈、划划。(各自——四人小组——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顺机出示)
a.‚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角色转换:请问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憧憬什么,希望什么呢? 指导朗读:把你的憧憬,你的希望用朗读表达出来——(各自——指名—— 齐读)
b、‚风筝做好了,却什么都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 ‘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根据回答点红‚依然‛,‚幸福鸟‛)
①你能给‚依然‛换一个词语吗? ②思考: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活?
③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名字?说说你的理由。
指导朗读:因为我们热情涌动,因为我们把希望筑进了风筝,所以我们快乐,所以我们幸福。(各自——指名——齐读)
(3)朗读全段。
四、精读‚放飞‛,体悟情感.过渡:带着装满希望和幸福的风筝,让我们一起去放飞它吧。
1.读读悟悟:各自读读第3自然段,你们尽情地去放飞吧,读完后,能告诉我你们的心情如何,好吗?(各自——指名)
2.重点感受‚快乐‛:
A、从‚风筝‛中感受快乐
同学们,放风筝最大的快乐是什么?(风筝能飞上天)① 风筝是怎么被我们放上天的呢?
②请你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把描写风筝飞上天的词句划下来,读一读,你又感悟到了什么?(各自——四人小组——全班交流)
此时飞起来的仅仅是风筝吗?(句式: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 也飞 起来了。)
再读:‚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3.师激情指导朗读:是呀!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希望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幸福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飞起来了。让风筝在我们的朗读中越飞越高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B.从‚我们‛中感受快乐。
请你再拿起笔,把描写我们放风筝快乐的词句划下来读一读。根据学生回答顺机出示,指导朗读。
望着高飞的风筝,你们会喊什么?一起把你的的希望,你的幸福,你的快乐喊出来——引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
师: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究竟是怎样地说呢?你能想像得到吗?
五、拓展
那只什么都不像却寄托着我们憧憬和希望的风筝,那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承载着我们理想的装满了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后来怎么样了呢?请听你们的老师下节课给你们讲解。
板书设计:
做风筝 10风筝 放风筝 快活
找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习五个生字,学写‚希‛、‚命‛等九个生字。
2.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描写生动的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希‛、‚命‛等九个生字。
二、研读课文4—8小节,感悟心情的变化。(1)你们认为他们找到没有?指名交流。(2)小结:不管有没有找到风筝,但相信孩子们已经找到了寄托在风筝身上的——快乐、幸福、憧憬和希望。
三、思考:第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四、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五篇:《10.风筝》公开课教学设计
10、风筝
教材分析:
《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秋天”为专题,抓住秋天的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的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这些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可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韵味,体会秋天的美好。本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本文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自然,自始自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借助拼音识字,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三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还远远不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文贴近生活,学生对风筝并不陌生,并有放风筝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理解文中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并不难,但要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仍然比较困难。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
教学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拼”、“抖”、“精”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写过有关风筝的文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出示《村居》
这里面没有写到风筝啊?怎么老师说这首诗也是写风筝的呢?(“纸鸢”就是指风筝。)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课文中这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2.板书课题,提示“筝”的写法。3.读题,提示“筝”读轻声。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感受孩子们放飞风筝时的快乐。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给每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反馈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拼”、“抖”、“精”。
(3)指名交流: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根据回答板书: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三、研读“做飞筝”,体悟情感 1.自读感悟:
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伙伴们做风筝时的心情吗?(快乐,兴奋„„)
2.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快乐吗?请圈画出相关词语。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a.“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角色转换:请问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憧憬什么,希望什么呢? 指导朗读:把你的憧憬,你的希望用朗读表达出来——(自读——指名—— 齐读)
b、“风筝做好了,却什么都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 ‘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根据回答点红“依然”,“幸福鸟”)
①你能给“依然”换一个词语吗?
②思考: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活? ③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名字?说说你的理由。
指导朗读:因为我们热情涌动,因为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了风筝上,所以我们快乐,所以我们幸福。(自读——指名——齐读)
(3)朗读全段。
四、精读“放飞”,体悟情感.过渡:带着装满希望和幸福的风筝,让我们一起去放飞它吧。
1.读读悟悟:各自读读第3自然段,你们尽情地去放飞吧,读完后,能告诉我你们的心情如何,好吗?(自读——指名)
2.重点感受“快乐”:
A、从“风筝”中感受快乐
同学们,放风筝最大的快乐是什么?(风筝能飞上天)① 风筝是怎么被我们放上天的呢?
②请你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把描写风筝飞上天的词句划下来,读一读,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此时飞起来的仅仅是风筝吗?(句式: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______也飞 起来了。)
再读:“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3.师激情指导朗读:是呀!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希望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幸福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飞起来了。让风筝在我们的朗读中越飞越高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B.从“我们”中感受快乐。
请你再拿起笔,把描写我们放风筝快乐的词句划下来读一读。根据学生回答顺机出示,指导朗读。
望着高飞的风筝,你们会喊什么?一起把你的的希望,你的幸福,你的快乐喊出来——引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
师: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究竟是怎样地说呢?你能想像得到吗?
五、拓展
那只什么都不像却寄托着我们憧憬和希望的风筝,那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承载着我们理想的装满了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后来怎么样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做风筝
10风筝 放风筝 快活
找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习五个生字,学写“希”、“命”等九个生字。
2.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描写生动的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听写词语。
二、研读课文4—8小节,感悟心情的变化。
三、思考:第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