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2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秋兴八首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第一篇: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客观景物+主观情感=意象 意象+意象+„„+意象=意境

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明确:

1、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2、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一、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1.“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⒊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⒋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提问:你认为诗中的“气萧森”指什么?

明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三、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提问: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四、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五、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提问:这一只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

提问: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二篇: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

2、赏析作品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讲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与‘秋’有关的诗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红藕香残玉簟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古人写“秋”通常是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

伤春、悲秋。秋,总是思念与感伤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唐代诗人杜甫是如何悲秋的?他的悲秋里有着怎么样的情怀? 请同学结合课前预习,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二)知人论世

1、走进作者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习过很多杜甫的作品,对这位诗人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一讲你了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成为“诗圣”,由于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因此其诗有“诗史”之称,有《杜工部集》。

2、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

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在此期间,他的另外两名好友李白和高适也相继去世。因而杜甫心中为朋友的“离世”感到无限的悲伤,同时也为自己的潦倒和疾病缠身感到无限的悲叹。这时候的杜甫也已经50有余,可是作为文人的他依然是“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心中也继续了无限的背愤。

对于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文,《读杜心解》有写到:“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杜甫是如何借用秋景寄托情感的。

(三)初读感悟,吟咏诗歌韵律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找出不懂的字词。

2、找出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1)请同学展示自己划出的诗歌节奏。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2)请同学展示自己找到的韵脚。

森、阴、心、砧。

(四)再读诗歌,把握意象特点

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探究)请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1、分别找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的意象。

首联:玉露、枫树、巫山、巫峡; 颔联:江间波浪、塞上风云; 颈联:丛菊、孤舟; 尾联:寒衣、暮砧。

2、解析意象特点。1)首联

A、玉露:一方面玉露在这里是朝露的意象,朝露生命极短,而作者此时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来,生命也即将结束;另一方面玉露是秋天的白露,秋天易生思乡之情,并且作者寓居夔州,远离家乡更易引发思乡之情。

B、枫树林,秋天枫叶的红是一种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联系作者的经历,他经历了盛唐的恢宏,转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这种火红暗指盛唐曾经的辉煌。

C、巫山巫峡:是山是水,也暗指国家。“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2)颔联

江间波浪间天涌,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作者虽在写景,却实在写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首、颔二联的这些意象都显露出一种“悲凉”之感,他们构成的意境也给人以 “悲无尽“的冲击。这就是“一切境遇皆情语”的写照。3)颈联

A)丛菊:菊花是在秋天盛开,它既是幽人高士、坚贞高洁之花,更是感时伤怀之花。

B)孤舟:孤,说明形单影只,与上句“丛”相对,更显悲凉、哀伤。4)尾联

A)寒衣:是冬衣。寒衣处处催刀尺,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一年将尽,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作者更加思念故园。

B)暮砧:捣衣声。“衣”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引起不断的离情别绪;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想到家庭的温暖,更添无尽的思乡愁绪。

(五)精读涵咏,体味诗人情感

1、题为“秋兴”,遇秋而遣兴,思考杜甫笔下的“秋”是什么样的。

本诗前两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2、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并找出本诗的画面特点。

萧瑟阴森,恢弘大气。

3、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作者描绘的这幅秋景图传达了什

么样的情感呢?

忧国、伤时、悲凉。

4、杜甫看到秋景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感情呢?

后两联写出的游子思乡漂泊之情。

(六)回品文本,体悟诗歌思维

本诗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尝试梳理本诗的解读思维方式。

本诗围绕“秋”展开,首先解读本诗描写的“秋景”、“秋景”的特点,再解读“秋景”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何有这种感情。

(七)总结全诗(师生带感情集体朗诵全诗)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本诗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八)课后作业

1、请大家谈一谈学习这首诗的感悟,或以“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200字。

2、熟读并背诵本诗。

第三篇:《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生活经历。

2.品读诗歌意象,把握诗人悲秋之情。

3.学习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诵读诗歌

1.全班齐读

2.划分节奏,再读诗歌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

从句式方面来看,五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一式,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七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二、一式,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意义表达来看,有时因表达意思的需要而有特殊的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就变成了二、二、一、二式了。

三、品读诗歌

每一首诗的背后其实都是一段故事、一段感情或者一种情绪,初读这首诗之后,你从中读出故事或者一种情绪了吗? 1.学生回答直观感受

一首诗到底传递了怎样的情绪,需要我们从诗本身的字里行间去发掘。而情绪、情感的表达往往通过借助一定的媒介,在诗歌中,我们把这种媒介称之为“物象”,物象是客观的,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寄托在这些物象上,这就形成了意象。

2.诗中选用了那些意象呢?

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3.㈠玉露凋伤枫树林

⒈提问:“玉露”用在这里合适么?

明确: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⒉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⒊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⒋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提问:你认为诗中的“气萧森”指什么?

明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㈢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⒈提问:第二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想念故乡的急切。

⒉提问:这两联中的意象能反映出诗人想念故乡的急切吗?朱光潜不是说过: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推敲。你从这些意象中能推敲出这样的思想情感吗?

明确:波浪很大,也体现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⒊提问: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⒋提问: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明确:这首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

此刻,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㈣丛菊两开他日泪

提问:他是不是不能回去啊?要不然为什么在这里发感慨而不回去?让我们来看下一联。

明确:杜甫的晚年正好处于动荡的藩镇割据的时代,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所以说环境十分的恶劣,阻碍着他回家的路途。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情感,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环境的暗示。

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这一句是这首诗里的名句。看看我们同学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出什么来。

明确:“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㈤孤舟一系故园心

提问: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确:“系”。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提问: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问:这一只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提问:我们进入下一句。这一句有一点难度,谁来说说? 明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静。

提问: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篇: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理解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4、感受诗歌中的羁旅之愁和家国之悲。

5、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三、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四、鉴赏诗歌

(一)解题:

题目意思是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二)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 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

“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三)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四)诗歌大意:

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五、艺术特色

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

1、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论及。故此从略。

2、情景无间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附录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

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

(2)、情感与素质目标:

1.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2.进一步领略杜诗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

2.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课堂讨论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古有很多悲秋之作,也有颂秋的作品,所以可以结合题目“秋兴”二字,让学生说说对秋的感触,进而走进杜诗《秋兴八首(其一)》秋天里的情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入文本前有个预热环节,为学生生活感悟与所学诗歌寻找一个连接点,告诉学生赏析诗歌要明白“人心与人心相通、人性与人性照面,尽心尽情的精神”。

(二)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达到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设计意图】有关杜甫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来回答,教师做适当补充;创作背景是不可少的部分,理解古诗,对学生来说存在难度,若不介绍背景,学生的理解是浅显的,古诗歌是具有时代性的,是言志的载体,学生读懂古诗的途径之一就是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这样更能接近诗歌的主题,这种背景意识是必须的。

(三)古诗的相关知识

1.古诗介绍。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指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2.律诗特点。

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首限定八句;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每句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设计意图】《秋兴八首(其一)》是第五课杜诗的第一篇,三篇均是七言律诗,所以在开篇有必要梳理问题知识,为下文的朗读做准备。

(四)诗歌朗读

1.教师展示朗读节奏。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男生齐读,女生评价;女生齐读,男生评价;全班齐读,老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读诗,注意节奏、情感的体会;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有助于正文解析。

(五)找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或者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诗,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侧重他们的观点以及表达逻辑。

(六)正文解析(小组合作)

1.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说说你对首联的理解?

参考: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借景抒情──低沉的心境。

注:问题题设比较宽泛,思考角度是多元的,遵循的基本思路是由意象到意境(自然情境和诗人心境),同时不要孤立解句,应联系下文。

2.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结合首联,赏析颔联。

参考: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注:提醒学生要学会赏析诗歌意象及其特点,同时要注意诗歌的整体性,不可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和结构上的作用。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怎样理解这一联?

参考:“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倾诉思乡衷曲,“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 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孤舟一系故园心”是诗眼。

【设计意图】从参考答案可看出,引领学生学会分层解析诗歌,从最为基础的文字再到结构和思想。

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你对尾联的理解是什么?

参考: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设计意图】兼顾结构和思想两个方面。5.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

参考: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注:侧重诗歌主题。

(七)课堂练笔

结合以上分析,对此诗进行散文化改写。

【设计意图】正文解析主要是分联进行的,通过语言组织,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整体认知。

七、课后作业

请赏析刘禹锡的《秋词》。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补充材料;

刘禹锡(约772年-约842年),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洛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和李白也称“刘白”。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存世有《刘宾客集》。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时写的。刘禹锡贬到朗州,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设计意图】进行对比阅读,《秋兴八首(其一)》是悲秋,由秋兴感,而《秋词》是颂秋,积极向上的精神。

八、板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五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

公元7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文、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下载秋兴八首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秋兴八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提前一周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xīng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

    《秋兴八首》最新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最新教案 2015-3-10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安史之乱”(755-763)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杜甫也深受其害,战乱迫使......

    秋兴八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制作人:宁静的海 一、教学目标 1.分析杜甫此诗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体会其抑扬顿挫的艺术风格。 2.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理解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4、感受诗歌中的羁旅之愁和家国之......

    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 2、赏析作品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

    秋兴八首读后感(推荐)

    秋兴八首三 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小小读古诗: 身后的山城中的......

    秋兴八首教案[推荐]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杜甫的思想感情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赏析意象,分析意境,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 感受诗人深沉......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3、理解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