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挑战1分钟

时间:2019-05-12 20:0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班数学教案:挑战1分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班数学教案:挑战1分钟》。

第一篇:大班数学教案:挑战1分钟

大班数学教案:挑战1分钟

大班数学教案:挑战1分钟

活动目标:

1、体验用1分钟的时间做事情,感知专注做事的重要性。(重点)

2、学习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难点)

活动准备: 1、1分钟计时器、大钟表。

2、幼儿操作材料:串珠、串线、黑白棋子、筷子、记录表、彩笔、小粘贴、纸盒。

3、教师教学资源《1分钟动画》、《挑战1分钟》、记录表课件。

活动过程:

1、感知1分钟时间的长短。

(1)玩游戏“金鸡独立”,让幼儿感受1分钟的漫长。

今天于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游戏时我会说:“金鸡独立”当我说到“立”字时,请小朋友们摆出金鸡独立的造型,不准乱动,坚持1分钟。

时间到。停1分钟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1分钟是长还是短?为什么?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摆出造型坚持不动,由于我们身体的固定,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在等待或痛苦的时候就会觉得时间很长。

(2)播放教师教学资源《1分钟动画》,请幼儿观看,感受1分钟的短暂。

我们一起欣赏一段《1分钟小动画》。刚才我们看的这段动画也是1分钟的时间,那你觉得看动画的这1分钟的时间是长还是短?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我们高兴、欢快的时候,不自觉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那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什么记录时间吗?

2、认识时钟,初步感知钟面上1分钟的实长。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那谁来说说上面有什么?上面有三根针我们分别来认识一下(时针最短、分针、秒针跑的最快)。那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数一下,秒针不管从哪个位置开始走动,只要再回到原来的位置就是60下,1分钟就是60秒,转动60下。

如果老师给你一分钟时间,你打算干什么?

3、观看视频游戏:《叠杯子》挑战1分钟。

1分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接下来我们看看视频中阿姨利用1分钟的时间做了什么?观看视频游戏:《叠杯子》挑战1分钟,体验时间的紧迫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提问:视频中阿姨利用1分钟时间做了什么?她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挑战成功的?

教师小结:1分钟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刚才我们通过视频,看见那阿姨在1分钟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叠放杯子,而且我们可以感觉到时间紧迫,阿姨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在叠放杯子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特别专注,她做到了别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起为她鼓掌。接下来我也为小朋友准备了闯关游戏。

4、介绍记录表。(棋子、串珠、第一次,第二次,用彩笔记录个数)。

游戏规则:希望小朋友在我规定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我的要求,并且要遵守游戏规则,闯关的时间为1分钟,当我说:预备,请小朋友们把手放在膝盖上,开始:你们动手操作。我喊:时间到,请小朋友们就要把手里的东西全部放下,然后小手放在膝盖上坐好。如果违反游戏规则将得不到奖励,即使你夹的棋子再多,成绩也将作废。和对面小朋友用一盒棋子。

5、幼儿闯关游戏。

第一关:夹棋子。请你用筷子以最快的速度,把棋子夹到你的面前,闯关时间为1分钟,看最后谁夹的棋子最多为冠军。

教师发放材料,请幼儿准备闯关材料,闯关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时间到。教师询问幼儿:10颗以上的有谁?8颗以上的有谁?这个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冠军,请你说说你是如何夹这么多棋子的?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都来挑战一下这位冠军,看谁能挑战成功。

第二次:夹棋子。请挑战冠军成功的小朋友起立,说说你夹了多少个?没有挑战成功,但超越自我(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挑战自我的小朋友请起立,虽然挑战冠军没成功,但我们挑战了自我,这就是进步,非常棒,鼓掌。

第二关:串珠。请你把珠子穿到线上,时间为1分钟,最后看谁穿的珠子最多就是本次游戏的冠军。游戏规则还是和上次一样。

教师发放闯关材料,询问准备好了吗?喊出:预备,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时间到。请幼儿数出串珠的数量并填写记录表。请串的最多个数的小朋友起立,请他说出他是如何串的最多?(集中注意力,专注,不用把珠子穿到最底部,浪费时间)请小朋友来挑战这位冠军,看谁能挑战成功。教师喊出:预备,开始。请挑战冠军成功的小朋友起立。没有挑战成功,但超越自我(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挑战自我的小朋友请起立,虽然挑战冠军没成功,但我们挑战了自我,这就是进步,非常棒,鼓掌。

教师小结:1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只要我们抓紧时间,集中精力,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今天小朋友就用1分钟时间来串珠、夹棋子,你们表现都很棒,为自己鼓鼓掌。(教师收材料)。

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觉得1分钟还可以做什么事情?(跳绳、拍球、整理书包、叠衣服)

品德教育:今天我们学了《挑战一分钟》,我们知道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那么在平时我们就要养成节约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在做事情的时候要认真、专注,做事不拖拉,还要合理安排我们的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挑战一分钟》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挑战一分钟》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不可塑性。

2、知道一分钟在时钟上如何表示。

3、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大闹钟和一分钟计时器,(PPT)课前让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弹珠若干、筷子、记录纸、笔、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闹钟引题,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1、复习、巩固认识时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认识吗?(钟)你们真的都认识?我要来考考你们。

师:这根粗粗的、最短的针叫什么?比时针稍微细一点长一点的叫什么?<.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那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叫什么呢?

师:这钟面上的三根针哪一个走一圈表示一分钟呢?那一分钟有几秒呢?数一数。

2、教师总结:一分钟有60秒。

3、感受秒针无论从哪来开始走,只要走一圈又回到开始的位置都表示一分钟。

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让幼儿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4、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5、感受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那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6、教师总结:一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可能觉得一分钟很短,但像现在这样静静地坐着等也觉得它蛮长的。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幼儿动手试试?

(1)欣赏成人一分钟内能做什么?(PPT)

(2)教师总结::这些大人厉害吧,一分钟内能做这么了不起的事,那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挑战一下,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挑战一分钟的游戏》。

2、游戏一:山上有个木头人

3、游戏二:一分钟内不眨眼

4、游戏二:夹弹珠

(1)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然后把它记录在记录表上。

(2)请幼儿介绍夹弹珠的方法,传授经验。

(3)幼儿再次操作,分享成功。

(4)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夹的多,有的小朋友却夹的少呢?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抓紧时间了你完成的任务就多了。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刚刚我们用了很多个一分钟,现在还能回去吗?

2、教师总结: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再倒回了,所以我们小朋友要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时间白白浪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一分钟之内把玩具收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幼儿感兴趣的竞赛活动贯穿于整节课,让幼儿充分感受一分钟。活动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能充分为幼儿准备感兴趣及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幼儿的知识准备,开展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时钟,并懂得一分钟时间的概念。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景及图片,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但是在游戏活动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去说,由于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紧张,所以导致整个活动教师的语言过多、语速较快,活动时间没有很好的支配。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成长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结合新纲要,学会如何有机地总结、提升幼儿的探索发现,同时我也要掌握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征、知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教案《挑战一分钟》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918字。

第三篇: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我给他们排排队》说课稿

一、说活动教材 排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服装花纹上的排序、栏杆颜色上的排序、饰品排列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公园中花草种植的排序„„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的花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边;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幼儿学习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初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幼儿学习排序,可以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也可以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者规律排列顺序。大班幼儿已经积累和建立了有关物体在颜色、形体和数量等特征差异排序的数学经验,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按照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排序。新《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并结合《纲要》精神,我为幼儿选择的教学活动为“我给他们排排队”,并设定在大班第一学期元月份进行。

二、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美感,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2)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美感,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3、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分析:目标(1)为认知目标,重在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美感,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其中发现和学习自主大胆排序规律是本次活动的新知识点,也是难点部分。目标(2)是能力和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动的操作,对幼儿进行排序学习,重在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排序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已经有按照物体某一特征规律进行简单排序的经验。2、2、环境材料创设准备:一幼儿围一条排列有规律的漂亮围巾、穿一件格子上衣、头发上插上有规律的发卡、用红黄蓝三色橡皮筋扎两个辫子,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活动室的凳子按规律摆放,幼儿按男女男女规律坐好。

四活动环节 环节一:教师展示幼儿的装扮,提问引出课题。(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此环节起到引题并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忆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现象环 节二:教师引导幼儿找出生活中的有规律事物。首先让幼儿观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现象,观看花卉的排列规律,寻找活动室里的排队规律,让幼儿直接感受规律排序,再忆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现象,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发现有规律排列的事物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进一步感知排序规律。环节三:幼儿尝试利用同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的第一步中,幼儿用不同色彩的雪花片,学习按物体的一定特征进行规律排序。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幼儿的自主操作、同伴间的探索交流和师生的共同小结的活动中,重点目标的第一层次得以解决。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环节四: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教师提供蜡笔、几何图形(用卡纸剪得)藕沾水粉颜料,让幼儿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鼓励幼儿设计运用已有的排序知识设计一条与众不同的漂亮围巾。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小围巾,说明排序规律。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同层次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活动材料进行操作,便于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在幼儿的自主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操作等方法解决了重难点目标,这是对幼儿进行判断、推理能力的升华训练。)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这一环节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和设计表述等方法,使活动的重难点目标得以突破提升。活动延伸: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生活,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情景之中并进行再运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五、说活动特色 首先,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他们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以幼儿装扮引题,让孩子通过直观的装饰,引导幼儿发现排列的规律,孩子的兴趣很快被激发。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才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其次,教师注重在引发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的知识点。在活动中,幼儿的第一次操作,就是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按照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排序,幼儿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再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幼儿寻找操作材料的过程,并视之是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幼儿在排序操作中,有足够的可发挥、可想象空间。提供多种、难度不一的可供排序的材料,正是体现了数学知识自身的严密性和关系变化的复杂性,并培养了幼儿思维的准确性与变通性。最后,创设开展多种排序活动,帮助幼儿多角度理解排序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综合了颜色规律的排序、自主设计规律的排序、形状规律的排序,帮助幼儿从多角度建立排序的概念,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作用。

第四篇:【推荐】大班数学教案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地列出加减法的算式。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教学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可以用哪一道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对。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活动评价。

表扬在活动中认真操作的幼儿。

教学反思: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数字无所不在。同样,幼儿的生活与数字也密不可分,本次活动是在“周围的人”主题活动的进行中,截取孩子关注到的数字为内容,借“生活中的倒计时”这一灵感,通过经验化的回顾,综合化的形式,游戏化的过程,生活化的内容让幼儿发现、了解生活中的数字,数字之间的奥秘。

《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设计要在幼儿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既要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又要提供新的经验。幼儿在平日里通过报数、数数等游戏掌握了10以内的点数,并且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教学等方式开展关于“倒数”活动,发展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倒计时,初步体验倒计时的作用。

2、感知倒计时中数量从多到少逐一递减的变化。

活动准备:

“生活中的数字”ppt,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经验再现:

1、回忆马路边的数字:

重点提问:

(1)上一次我们到马路边寻找数字,你找到了哪里的数字?(根据幼儿回答ppt再现)

(2)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有的数字表示身份,有的数字表示价格,还有的数字是表示时间。

2、看录像:

重点提问:

(1)你们在马路边有没有看到过不停变化的数字呢?

(ppt放映红绿灯的数字变化)

(2)数字是怎么变化的?

小结:像这样数字从多到少一个一个倒着数来计算时间,我们就叫做“倒计时”,倒计时可以让我们做事情有准备。

(3)为什么马路上要装倒计时的红绿灯呢?

小结:有倒计时的红绿灯能够提醒我们抓紧时间过马路。

(二)体验“倒计时”

1、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或听到过倒计时呢?

l 火箭发射

l 新年倒计时

l 微波炉、洗衣机

游戏:制作爆米花

(1)假设还有5秒开始爆,我们来倒计时。

(2)假设还有8秒开始爆,我们来倒计时。

(3)教师举数字,幼儿倒计时,爆米花做好了。

小结: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倒计时。

2、幼儿园里用到的倒计时:

重点提问:

(1)有没有发现张老师平时也用到过倒计时呢?

(2)为什么张老师总是要用倒计时?

(3)你们觉得张老师什么时候还可以用用倒计时呢?为什么?

小结:倒计时真有用,提醒我们做事情要加快速度。

活动延伸: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知道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几天吗?

过了今天,离儿童节还有几天?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培养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3、轻松愉悦地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难点:能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蝴蝶、小狗各一张、苹果、草莓图片若干;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三个);磁带(欢快音乐);照片若干;火车胸饰一个。

学具:幼儿每人一份操作卡材料;

分组操作材料:A、卡片手套、泥娃娃若干;B、小圆卡片、雪花片(红、黄、蓝、三种颜色);C、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D、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感知规律。

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转手腕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陈老师来做拍手动作好吗?提醒幼儿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手腕转动了几次?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规律是: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如果记住了规律,就容易记住动作。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情景导入,发现规律、表现规律。

1、出示苹果、草莓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师:我们用苹果和草莓把刚才的动作记录下来,两次拍手我们用2个苹果来记录,两次转腕用2个草莓来记录。

提问:

你发现了苹果和草莓排在一起有什么规律?(2个苹果2个草莓)

接下来排什么?(还是2个苹果2个草莓);

第一组排列和第二组排列一样吗?

小结: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设计出第一组规律后,第二组与第一组完全一样,第三组与第二组完全一样,依次这样排下去就叫按规律排序。

2、出示小狗图片和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掌握规律。

师:有一只小狗要回家,陈老师用几何图形为小狗铺了一条回家的路,我们来看有什么规律?(角圆方;角圆方)老师用笔将第一组划出,请幼儿来划出第二组和第三组,请幼儿读出规律。

3、出示蝴蝶卡片,引导幼儿补充规律。

师:有一只蝴蝶飞到花丛里,小花排序有什么规律?(红红、黄黄、蓝蓝)

请幼儿将第二组空缺的小花补充完整。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三种排序方法:第一种按不同的物体排序,第二种按不同的图形排序,第三种按不同的颜色排序。想一想还能按什么来排序?

4、游戏“开火车”。

师:“走我们一起来坐火车吧,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的规律上车”,老师戴上火车胸饰扮演司机,幼儿按规律有秩序上车,将火车开一圈。

5、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其实按规律排序还能美化、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

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按规律排序的物品?(婚礼上气球装饰等)。

6、出示各种生活中规律装扮生活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请小朋友观赏。

7、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创造一定的规律排序。

教师介绍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分四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按实物排序:手套、泥娃娃卡片若干;

B、按颜色排序:小圆卡片、雪花片(红、黄、蓝、三种颜色);

C、按形状排序:几何图形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D、按大小排序: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5、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将个别作品展示出来,先提问排序规律再评价、展览。

三、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家中与爸爸、妈妈一起找家中和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2、把操作材料投放在区域中,继续进行按规律排序。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又12个月,能找出年里上的12个月,初步了解每个季节是在几月。

2.学习看年历,能找出指定的日子,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1-12月的卡片,xxxx年大年历一张,xxxx年小年历人手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一年有几个月

1、教师:一年有几个季节?一年有几个月?

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回答。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几月过生日,逐一出示1-12月的卡片。

引导幼儿观察漏了哪个月,通过回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的生日证实是否有这个月。

3、教师:有没有13月过生日的呢?

进一步了解一年只有12个月

4、引导幼儿按序给12个月的卡片排队。

教师:12个月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排的呢?

这12个月,先过哪个月?1月过完是几月?

了解十二月的循环

二、观察年历,进一步了解一年有12个月

1、教师出示今年的年历,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月

2、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小年历,请幼儿观察小年历,进一步证实一年有12个月

三、小组操作活动

1、找节日,观察节日图片,请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在年历上圈出各个节日

2、我的生日。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说呢狗日,在年历上标出

四、活动评价

第五篇:【精品】大班数学教案模板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模板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接龙是中国的传统经典优秀,我们的童年或许都有它的伴随,也在和它的互动中朦胧的了解了数字,接受了数的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幼小的我们或许都没感觉学数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乐此不疲。我认为这样一种蕴含数的概念、给予孩子快乐学数的游戏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应该是适宜的,因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学数学”……等等等等《纲要》新精神。因此我从接龙游戏入手,以接龙游戏特点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一次数学活动,尝试通过了解接龙、走进接龙、设计接龙等环节帮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游戏——接龙的排序规律,并在探索简单的推理方法中,学习制作接龙卡。

重点:

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难点:

1.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

解决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

2.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

活动目标:

1.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以“舞龙”引出课题。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在哪里见过“龙”。

教师目标:为学习接龙游戏做自然的衔接与铺垫,潜意识中渗透对中国传统的颂扬。

第二环节:观察并寻找接龙卡规律。

这条“龙”是怎么接起来的?身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目标:2.通过形象的图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到接龙游戏的基本方法,激发参与操作的愿望。

第三环节:分层操作:接龙和补缺

(四类不同难易的操作材料)

教师目标:让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学习接龙游戏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并能将规律活学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环节:小组合作——数物接龙卡。

教师目标:提升接龙游戏的规律难度,促使幼儿的思维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上下左右箭头的含义,能根据箭头的指示行走路线。

2.能绘画不同方向的箭头,记录行走路线。

3.能耐心观察、记录,体验空间思维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上下左右的方位。

物质准备: 1.交互课件。

2.乐园地图、乐园密码操作图纸。

3.箭头扭扭乐游戏垫。

4.红色左手手套、橘黄色右手手套若干,蓝色左脚鞋套、绿色右脚鞋套若干。

教学过程

一、猜测地点,引出主题:

教师用探照灯逐一展示景点,幼儿猜测地点。

二、理解箭头含义,根据路线图寻找对应的景点:

1. 自主观察线路图,讨论小红去了哪儿。

原来来到了迪士尼乐园,小红想去玩一玩,她去了哪里呢?

2. 出示小红的行走线路。

瞧!小红给我们留下了一张线路图,仔细观察线路图,就一定能知道她去了哪儿。

3. 幼儿观察线路图和地图,根据线路图在地图上走一走,寻找小红去了哪里。

小红去了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箭头表示什么?

4. 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按照线路图上的箭头提示找到对应的景点。

5. 集体观察线路图,猜猜小蓝去了哪儿。

教师出示小蓝的行走线路图:小蓝也来了,她去了哪里呢?幼儿集体观察小蓝的行走路图,说一说小蓝去了哪个景点。

三、自主设计行走线路图1. 激发帮助小黄寻找景点、设计行走线路图的兴趣。

小黄的家住在后门附近,他想去乐园玩,可又不知道怎么走,谁他设计一张线路图?

2.幼儿自主为小黄设计的线路图。

3.交流、讨论为小黄设计的线路图。

四、体验空间思维游戏的快乐1.游戏:乐园密码运用线路图寻找行径路线,记录整体行径路线后,得出通关密码,揭开悬念。

2.游戏:箭头扭扭乐转盘上红色区域代表左手,橘黄色区域代表右手,蓝色区域代表左脚,绿色区域代表右脚,每块颜色区域都有上下左右四个箭头,根据箭头和箭头所在的颜色区域,幼儿用相应的身体部位压在游戏垫相应的箭头上。

直到有人身体不稳倒下,身体其他部位挨到游戏垫子或地面就淘汰,坚持到最后的玩家获得胜利,体验空间思维游戏的快乐。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基本上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但还只是停留在“知道了”上面,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在广泛应用上下工夫,使抽象的知识与具体实例发生联系。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把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去,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认识面,而且还能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运用10以内的组成,为连加连减做准备。

2、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后面布置成超市。

2、夹子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每一个夹子上都用数字标价。

3、活动前每个孩子身上分别贴好1~9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语言诱导,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娃娃超市里新进了许多好看的夹子,你们看(出示夹子)它们像什么?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娃娃超市去买夹子。

(说明:为了出示夹子的时候既方便又好看,我把草莓夹、葡萄夹、苹果夹、蝴蝶夹等夹子排队夹在一张卡纸上。我一拿出这些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漂亮夹子,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就给吸引住了,当我说带领大家到超市去买夹子时,他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可见,这一导入活动已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强烈兴趣。)

二、复习10的组成

(一)拿票检票

1、幼儿拿票,要求拿两张,两张票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10。

2、小组长做检票员,小朋友要对检票员说“×和×合起来是10”。

3、律动:开汽车。

(说明:幼儿拿票乘车时,我的要求非常明确,所以小朋友基本上都拿对了。检票时,我请小组长来做检票员,要求每人根据自己拿的票说一句话:“×和×合起来是10。”这样既缩短了检票时间,又照顾了全体,同时给每个孩子提供了想和说的机会。)

(二)幼儿购买两个夹子

1、提出要求:娃娃超市到了,夹子真多呀,每个夹子上都有一个数字表示价钱(出示标有数字的夹子),如果数字是3,就是3元钱。现在我们用10元钱去买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10元。

2、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把钱放在超市的钱箱里。)

3、幼儿交流:你买的夹子是怎样的。要说清楚一个夹子是多少钱,另一个夹子是多少钱,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夹子放在视频仪上集体检查。)

4、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买的夹子,然后再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说明:在娃娃超市里,孩子们根据“买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10元”这个条件自由购买夹子。在买夹子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运用到了10的组成,有的孩子买到后,急着给老师看或是给好朋友看,达到了相互检查的目的。购买以后的集中交流和相互交流时,我给出了一个句式,孩子们发言积极,他们愿讲、肯讲、会讲,顺利解决了以往数学课上孩子不知道怎样讲述的问题。)

三、复习10以内的组成并学习运用

(一)用10元钱购买三个夹子

1、幼儿讨论:怎样用10元钱买三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10元。

2、讲解示范:先拿一个5元钱的夹子,再拿一个5元钱的,行不行?为什么?应该拿几元的?为什么?第三个该买多少钱的,合起来刚好是10元,为什么?

小结:用10元钱去买三个夹子,先拿的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比10小,然后算一算再买一个是多少钱的,合起来正好是10元。

(说明:让幼儿用10元钱买三个夹子,而且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10元,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能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我先让幼儿讨论,然后再讲解演示。在这里我通过请求小朋友帮助、和他们一起分析的形式,使孩子们感到非常自豪,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幼儿购买。提醒他们把钱先放进钱箱里,观察并适当指导。

4、通过视频仪进行个别交流,检查幼儿拿得是否正确。

(说明:从“知道”到“运用”还要经过实际操作的过程,所以在孩子知道购买方法后,马上让他们购买三个夹子,学习运用刚学到的新方法,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事实证明,大部分幼儿都掌握了分步算的方法,能比较正确地购买夹子,还有一小部分能力差一点的孩子有一定困难。我就在组织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再一次强调了分步算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第二次购买

1、提出要求:和刚才买得不一样。

2、幼儿购买,老师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3、幼儿讲述:我买的夹子,一个是几元的,另一个是几元的,还有一个是几元的,它们合起来是多少。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出示数卡,让幼儿一起检查是否拿对。

(说明: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强调分步算的方法后,我又一次让孩子购买。在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购买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几个能力差的孩子,我看到小敏小朋友选了3元、4元、6元的夹子,回到座位上把三个夹子摆成一排,然后把3元、4元的放在一起,自言自语着:“3和4合起来是7。”我乘机问:“7和几合起来是10呢?”她想了想马上站起来跑到超市去换了一个3元的。我及时表扬了她,她很高兴,笑着去告诉好朋友。)

四、游戏:找朋友

1、师:“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你可以找一个,也可以找两个或者是三个,但是你和好朋友身上的数字合起来一定要是10。”

2、幼儿找朋友,找对后围成圆圈一起跳舞。老师巡回检查,适当指导调整。

(说明:“找朋友”这一活动的弹性比较大,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找,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结束活动

1、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车吧。”

2、律动“开汽车”出教室。

(说明:乘汽车到超市购买,再乘汽车回幼儿园,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继续学习运用10以内的组成。

活动评析

整个活动以购买夹子这一游戏主线串联起来,为孩子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动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运用着1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使他们学得愉快、学得主动,他们不认为是在做枯燥的数学题,而是觉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戏,从中体验着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热情高涨,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数学也是比较枯燥的,但只要我们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活劫,孩子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光靠一两次的集体活动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随机灵活地引导运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惊喜。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成才幼儿园的刘莹莹。今天我执教的课题是大班数学活动主题四、教学活动三——《智力闯关》。

一、设计意图:

本着“活用教材”,我把9以内的加减与集合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套圈、摆圈、站圈等智力闯关,引导幼儿运用9以内的加减去总结发现集合的有关规律,解决闯关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圈里圈外的标记图,学习正确判断物体在圈里圈外的空间位置并计数。

2、会按数卡和标记图,运用9以内的加减,在圈里圈外正确地摆放物体数量,初步学习逆向思维方式。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

其中,目标的1、2是活动的重点。在两圈相交处正确摆放物体的数量是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流程由认识标记图——套圈——摆圈——站圈四部分组成。

1、认识标记图:出示圈里圈外标记图,上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里面,下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外面。

2、套圈:套圈并用数字计数。引入两圈相交即交集的概念及标记方法。

3、摆圈:按照标记图的要求,自主动手操作。

4、站圈:5名幼儿一组,按照标记图的要求,小组合作,站到相应的圈里。活动延伸:

1、丰富操作材料层次性,放入区角,鼓励孩子继续探索。

2、正确书写数字9

四、活动特点:

设计活动时,我重点思考一个“活”字。

1、“活”在自主。

认识标记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套圈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计数,有的数一数,有的是算一算,摆圈时,按照标记图去摆雪花片,面对红圈摆8个,黄圈摆1个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操作和加减算式,发现规律:两圈雪花片的总数与实际数量的差正是两圈相交处雪花片的数量。站圈,孩子们迁移摆圈的经验,协商合作,共同闯关。整个活动,孩子们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

2、“活”在运用。

9的加减在这里不是机械的重复“数字的形成、组成,而是用来解决问题。“谁不用数就知道圈外有几个雪花片?”启发孩子用9的减法快速解决问题,摆圈时,教师及时出示算式,“看看这些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孩子从中去发现规律;站圈则运用规律,解决难点——两圈相交处站几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如此以来,使数学知识与问题发生联系,激发孩子动脑,使数学真正成为思维的“体操”,让孩子们越学越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越学越聪明,这才是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期待着孩子们在“活”起来的数学活动中,快乐而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享受数学!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我班的孩子对于会滚动的物体十分感兴趣,并乐此不彼。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并发散幼儿的思维,我设计了“滚一滚”的教学活动,从而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并在亲身体验中,试着让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活动目标:

1、能叫出球体、圆柱体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特征。

2、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其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能滚动及不能滚动的物品。

2、表面平滑度不同的木版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1、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品,要求在玩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样玩的?还发现了什么?”(幼儿选择空地玩玩具,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集中。提问,你玩了什么东西,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幼儿根据自己的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可乐桶,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滚。”“我玩的是方积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等)

3、分类:请幼儿分别将能滚的和不能滚的玩具放在两个筐中,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检查是否放对了。

二、区分能滚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1、让幼儿再玩一玩能滚的物品,玩的时候向不同的方向滚一滚、挡一挡,将各种能滚的物品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带着问题自由操作,教师从旁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

2、集中提问。在玩会滚动的东西时,你发现了什么?(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向别的方向滚,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总向周围滚。”又如:“我玩的是可乐桶,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停下来。我把小可乐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分类:请幼儿分别把能向不同方向滚的玩具和只能向前后或左右滚的

不错的玩具分别放在两个筐中。(集体检查)

4、丰富幼儿有关知识:能向不同方向滚的叫做球体,两端是圆形且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能向两个方向滚动的叫圆柱体。

5、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一讲:还有什么东西是球体?圆柱体?

三、实验活动(此活动也可作为课后的延伸活动)

1、幼儿用球体和圆柱体分别放在不同的木板上滚一滚,看有什么不一样?

2、老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木板表面平与不平,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不一样;木板放置的斜度不一样,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也不一样。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哑剧“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如果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如果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单、最清楚?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一致?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一致?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

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难点: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小猴子的果树园场景布置;若干附有钱币的果子;文具店、图书店等商店布景;爱心捐款箱;各类标有价格的文具、图书等货物;灾区录像。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幼儿自制的小存钱包;小果筐。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导入语。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你们最近都喜欢什么样玩具或图书呢?这些东西都是谁买来送给你们的?用什么买的呢?(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教师:妈妈、爸爸那些送你们礼物的人他们的钱又是从那来的呢?(引导幼儿知道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的之间的关系)

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去商店买东西呢?

幼儿:想。

教师:要想去买东西就必须有人民币,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幼儿: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工作。(引导幼儿知道只有靠劳动和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教师:好吧,今天我刚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说它的果园里想请一些园丁去帮忙摘果子,那让我们一起去帮他吧!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教师:去小猴子的果园要经过一座很窄很窄的独木桥,大家排好队,都跟着我一个跟着一个的走。(教师带领幼儿走线)

二、集体活动。

1、采果子,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啊,我们终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园了,你们看小猴子在等我们呢!

小猴子(教师扮):小朋友你们终于来啦,快来帮我摘果子吧。每一个果子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哦!

幼儿拿小果筐帮助小猴子摘果子,并从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货币。2、认识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大家帮助小猴子采摘了那么多果子,工作了这么久辛苦啦现在要给小园丁们发工资了。

教师:那你们都认识他们的面值吗?(出示仿真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认读。)

3、幼儿操作认读。

请幼儿认读自己手中的人民币。

4、感知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出示100元人民币,提问幼儿可以兑换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用学具摆一摆。(引导幼儿按群计数)(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兑换成2个50元,5个20元,10个10元。

3、游戏:小小银行家。

请幼儿清点自己的仿真人民币,并按面值分类记录数量,记录在记录表里。(记录表见附图)

4、观看灾区录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灾区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家,没有学校没有书读。他们多么想和我们一样,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学唱歌跳舞学知识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帮助这些受灾的小伙伴呢?

幼儿:我要送她礼物……

幼儿讨论自己要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礼物。

5、献爱心活动。

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传递爱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图书店、玩具店,教师选幼儿扮演营业员,请幼儿按购物规则进行购物。

②、爱心捐款箱,请幼儿将自己的善款捐进爱心箱内。在与幼儿一起统计“爱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数目。

三、结束活动“送爱心”。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把我们的爱心礼物送到灾区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师带领幼儿开上“幸福火车”前往灾区送爱心。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运用。

点评建议: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它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幼儿的生活中,一个玩具、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幼儿园教育纲要》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额,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练习视觉辨认的能力。

2、能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帽子图片,衣服图片,小熊,小猪形象卡片,投影仪,《我的数学》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猪、小熊图片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动物朋友,你看是谁啊?

二、创设第一个情景:四件衣服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四件衣服中的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小猪和小熊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喜欢一模一样的东西。有一天,他们来到商店,看到很多漂亮的衣服,但是他们只想买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谁愿意帮助它们?哪两件衣服是一模一样的呢?

2、一一验证:其他衣服哪里不同

、创设第二个情景:五顶帽子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五顶帽子中的两顶一模一样的帽子

师:小猪和小熊有一顶一模一样的帽子,他们很喜欢,可是不小心给混在一起了。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这两顶帽子?

2、一一验证:其他帽子哪里不同

、创设第三个情景:五辆车子

1、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的五辆车子

师:小猪和小熊还有一辆漂亮的车子呢,可是在停车场里有许多车子,到底哪两辆车子会是他们的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一一验证:其他车子哪里不同

五、幼儿操作

幼儿将一模一样的车子圈出来

下载大班数学教案:挑战1分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数学教案:挑战1分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大全]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汇总(合集)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汇总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doc

    活动1 6可以怎么分 活动目标 ※学习10以内的分解和组成,了解10以内数的不同分法 ※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认识加号、等号 活动准备 ※《我的数学》第1234页 ※搭配第四页的玩具......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好习惯。活动准......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1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2、引导幼儿明白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15篇 大班数学教案 1 活动设计背景: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身上的器官来帮助他们了解单和双的概念,......

    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区别单双数》 活动目标: 1、理解10以内单数、双数的含义,知道两个两个的数数。正好数完的数是双数,两个两个的数数,数完后还剩一个的数是单数。 2、能进行1......

    大班数学教案

    数学活动方案:滚一滚 (幼儿园大班) 一、设计意图: 孩子对于会滚动的物体十分感兴趣,并乐此不彼,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并发散幼儿的思维,我设计了“滚一滚”的教学活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