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版课标试验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S版课标试验语文教科书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
《我和XXX》教学设计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安昌路小学 肖付琼 教师简介:
我叫肖付琼,女,出生于79年11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在绵阳市安昌路小学任教。曾获涪城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称号。多次参加市、区赛课获一等、二等奖。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获国家级二等奖!联系电话:*** 教学教材简析:
第四单元安排了五篇课文分别是《范仲淹的故事》、《体育课》、《虎口藏宝》、《顶碗少年》、《失去的一天》。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语言,学习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为后面的习作做好铺垫、语文百花园四”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习作”是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以“我和××”为题,写一写自己和伙伴之间发生的事情。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和别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写清楚。
2.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
3.语句通顺、表达有一定条理。
4.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回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两件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呢?无非是把自己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理的的形式,用书面语言固定下来,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做出具有自己特殊风格的菜吧!
二、忆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经常与自己的伙伴、朋友、亲人、师长等交往,在交往中也一定会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事情。、1、师:请同学们把练笔本拿出来,这一页上没写过一个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然后请你拿起笔,准备好,听清楚要求,请在这张纸上写下,写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2个人的名字,或者他只是一个记忆,没有名字!第一个名字是当你听完这个要求后,第一时间闪现在你的脑海里的名字,而第二个名字是在你沉思片刻时涌上你的心头。或许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却给你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
2、师:这两个名字是让你一想起他,就有许多的感触涌上心头,让你难忘的、或让你感动的、或让你懊恼的、或让你激动过.......相信你在写下他们的同时,你一定会非常的工整,非常的端正。
3、师:这两个人是你最难忘的人,所以你写下的不是几个汉字,也不是几个符号,当写下他们的时候,也许你会看到他们的眼神,也许你会想起他们的表情,也许他们的音容笑貌、故事、细节一刹那都会呈现在你的眼前,所以你的内心一定会有某种感受,这两个最难忘的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会涌上你的心头,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师生交流、汇报:跟大家说说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字!
三、分析范文、讲述:
1、师:在生活中,我们与许多人交往中间曾发生过许多的故事,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会选择刚刚写的这两个人的名字呢? 到底和他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让你如此印象深刻!
抽生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概括!
2、正如赵丽宏在她的文中写到: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师:其实在我们学的这一单元的文章中结识的各种性格不同的人物,作者的写作方法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不信,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投影出示:课文中的内容
17课体育课中的第八自然段,(加伦之后就该涅利了,当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横木时,许多人笑了起来,有的还“嘘(xū)!嘘!”地起哄。这时,加伦在胸前抱起双臂,眼睛盯着那些起哄的人,那神情很明白地告诉大家,就是当着老师的面,他的拳头也绝不会饶人。大伙儿立刻止住了笑。涅利又开始往上爬。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老师对他喊:“下来吧!”可他没有听,努力坚持着。我觉得他随时都会头朝下栽下来,摔得半死。可怜的涅利!我真希望能从底下帮他一把。)
师:抽生读,这段文字在写什么?
这一段话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描写? 生2:神态描写(板书:神态)找相关句子谈感受。师: 神形兼备才是一篇好文章。
生3:心理活动,并谈自己的想法(板书)
师: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生4:语言描写,结合具体句子说(板书)
师:好的语言描写应该在塑造人物方面下功夫,力求一字一言都有用,都能传神。
生5:这几句话属于动作描写,写的很生动。找出描写动作的词。(板书:动作描写)师:用准确的动作词来写人物的活动过程,把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描绘出来。就会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生6:还有具体的事例,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如大家所说的,要想把一个人物写得鲜活,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貌),而且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还有心理活动),此外还要通过(具体真实的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性格)。板书: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师:请同学们也学着我们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说说我和XXX发生的故事吧!
生小组交流(适时聆听,并给出建议)全班交流(及时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师:在准备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这个单元的习作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曾经朋友,曾经发生的事情,于是提笔写下了:那份快乐,希望孩子们能有所启发,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出示下水文)
那份快乐
一转眼,时间已拖住了四月的尾巴,将迎来一个崭新的五月,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2009年的五月,想起曾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暖意爬上心底,让我感觉我们曾如此的快乐,那些相处的日子是如此的美好!
清楚的记得,那是五月十二日,那天下班后,与琳和思宇约好去买枇杷。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出去走走,感受初夏的田园。特地换上平底鞋,我们一行三人骑上自行车,晃悠悠的前往批把园。
风的呢喃在耳边回响。沿途都能看见果实累累的枇杷树,有的还是青涩的,有的黄中透红,长的珠圆玉润,令人垂涎三尺!还有的躲藏在枝叶的背后,仅露出丝毫,让人不由想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有些枝条低垂在路边,那些黄黄的娇小的枇杷正骄傲的立于枝头,向世人展示自己。如一首赞颂夏天的小诗!真想伸手去擭取!不远处的田野,散落着两、三人正在忙碌着把油菜收回家,田埂上摆着水杯和水壶,田间里会此起彼伏的传出霹雳啪啦的声音,转眼间就有一团火焰冲向天空,浓烟随风在空中摇摆。远处的青山郁郁葱葱,在加上灰沉的天空,像极了一副淡墨山水画!
悠闲中到了目的地,沿着蜿蜒的泥路跟随主人到他家的枇杷园里,一大片的枇杷园映入我的眼帘,黄色的影子不断冲进我的视线,主人说了些什么话我根本就没听,只顾着骑好自行车,忙中偷闲欣赏树形美观的枇杷树,杜甫诗云:杨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一路上我的胃已经被这香味折腾的够呛了,到了园子,赶忙往树下冲,去找寻自己认为可口的宝贝!而琳却在一旁大声喊道:你慢点,小心和枇杷树来个亲密接触。我大笑着回答:如果我慢点,那你不就会多吃一两颗琵琶了。她摇着头,大声的回应到:遇上你,没办法!每一棵树都长的很有个性,枝条之间相互纠缠。只见琳弓着腰一树一树的寻觅又圆又大、熟透了的枇杷!看她一手拿着袋子,一手拽着枝条,眼睛滴溜溜的直打转,那样子真像一只馋嘴的小猫。“哈哈,我发现了一个三胞胎!”思宇突然冒出一句。“这哪里有什么三胞胎嘛,每个枇杷里面不是都有好几个核吗?琳马上纠正她的话,我们边摘边吃,也不管主人高不高兴,主人倒很热情的说:没事,你们尽管吃!思宇大概是因为有点感冒的原因吧,没有像我们这样嘻嘻哈哈、闹哄哄的。琳不断的给我推荐有鸟儿啄过的果子,让我快尝尝。问其原因:鸟是最聪明的啊!它喜欢的果子肯定好吃。笑容荡漾在她的脸上,这份快乐也感染了我。有趣的是琳还从地上把掉落的枇杷捡起来尝,还不时的与我分享,这大概就是瓜熟蒂落的魅力吧!可是不一会儿我们三个便发觉手臂、脸发痒了,原来是枇杷叶惹的祸。暗想:早知道穿长袖衣服来了!
拿起我们的战利品上了路,主人倒是热心,主动帮我们提袋子。回来的路上可苦了我两只手,提着沉重的袋子,还要照顾好自己别从自行车上掉下来。已经无暇去欣赏沿途的满目苍翠了!还好到家的时候,可怜的思宇拖着病体为我们做了番茄炒蛋、醋溜白菜,不过我们已经吃不下什么了,早已经被枇杷撑的半死。
在生活中,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件事,想起我们曾一起徜徉在琵琶树下笑闹,而且每次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在我遇到挫折或是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五月的那一天,想起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暗暗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只需要给自己一个微笑,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五、学生习作
第二篇:人教版课标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文本──从解读、建构到超越
──人教版课标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官正华 朱 瑛
设计理念:
《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故事文字简练形象,寓意深刻。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如蔡桓公对扁鹊的几个态度的变化,让人回味无穷。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另外,本文是古文翻译而来的,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古文,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古文,让学生和古文“第一次亲密接触”,力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学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拜见”、“名医”等词语的意思。
2.展开合理想象,把课文句子补充具体、生动。
3.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阅读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名医”,导入新课
1.抓住“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介绍扁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名医”(板书:扁鹊)。一起读一读他的名字。
师:扁鹊真名叫秦越人,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救死扶伤,而且能做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要说扁鹊在医学上最大的贡献,还是他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望”指的就是看病人的症状,“闻”指的就是闻一闻病人身体的味道,“问”就是询问病人一些问题,“切”就是为病人把脉。扁鹊所创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被中医沿用,说明扁鹊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医生。让我们怀着敬意,再叫一叫他的名字。
2.出示课题。
师:这样一位神医,却有人不相信他的医术,不让他治病,他是谁?(板书:蔡桓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扁鹊治病》这个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用扁鹊的医术高明导入,并提出问题──有人不让神医治病,意为在让学生了解扁鹊这个人的同时,也对课文内容打上个问号,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如果读完一遍,老师还没有叫停,就接着读第二遍、第三遍。
2.指名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学生字词。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记起来太麻烦了,你能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难度,教师注意了提问的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换成了“用简单的话告诉我们故事在讲什么”,在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指导,降低了难度。】
三、抓住“名师”,读悟感知
通过几个同学的叙述,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作者把想说的话、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放在了故事中。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1.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理解“名医”:什么叫名医?(有名的医生)那么有名的老师叫──名师,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叫──名嘴。
2.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那么课文中一定会有很多句子可看出这一点。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现扁鹊是一位名医的句子。
【设计意图:构建大的阅读话题,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进行思维训练、语言积累。学生围绕“名医”展开学习。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分板块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A.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
师:扁鹊仅仅是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蔡桓公皮肤上的小病,真是医术高明啊!(板书:医术高明)
B.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师:扁鹊也许只看了一眼,也许只看了两眼,就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情发展,真是医术高明的医生!
C.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这个句子很长,很难读,又很重要。它集中体现了蔡桓公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方式由简单逐渐变得复杂。扁鹊只用了“望闻问切”中的“望”就完成了诊断。真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D.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公治病。
如果学生没有提问,教师就引导:医术高明就能成为一位名医吗?扁鹊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给蔡桓公看病,可以看出什么?(学生讨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才叫名医。(板书:医德高尚。)
师:也许医术高明的医生很多,他们不一定都能成为“名医”,只有像扁鹊那样,既拥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才是真正的“名医”。
3.既然有这样一个“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会病死呢?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与蔡桓公病死原因有关的句子。
4.交流。
A.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朗读。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请你们想象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动作、神态?
【设计意图: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就应该立足文本,文本没有写蔡桓公说话的表情、动作、神态,而让学生在想象补充中了解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则可达到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B.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不相信)
C.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句子写得很简单,你能不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气时的样子?
5.因为对扁鹊的不信任、不高兴、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扁鹊治病的请求,最后他后悔了吗?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
指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相信他是一位名医了?(抓住“请”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当蔡桓公要去请扁鹊治病的时候,已经过了医治疾病的最佳时机,扁鹊走了,病入膏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你想象一下,此时此刻,蔡桓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交流。(师归纳:后悔莫及、百感交集、痛苦不堪、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设计意图:课堂练笔要紧紧围绕文本进行。这个环节的设计,围绕“蔡桓公的懊恼”展开,在学生的写作中,自然而然会把寓言故事的寓意包含在内,突破了教学难点,融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为一体,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四、理解寓意,初识古文
1.你觉得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傲慢、固执、不听劝告)
2.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可以从蔡桓公之死得到哪些教训?(教师归纳板书: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3.介绍作者韩非。
通过这个寓言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变得比半个小时前更聪明了。在欣喜之余,我们还要感谢本文的作者──韩非。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他。
课件出示韩非资料。
4.阅读韩非的原文。
我们今天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就是出自《韩非子》。大家都知道,古人写文章都带有“之乎者也”,读起来比较难懂。而我们课本中的故事是人们翻译后的白话文,我数了一下,课文的字数是436个字,这样生动的一个寓言故事,你们猜猜韩非用了多少个字来写?韩非仅仅用了198个字,还不到原文的三分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原文的第一段(课件出示):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à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
师:能读得懂吗?老师说一句课文的句子,看看你们能不能在这篇古文中找到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生找句子,对比读,谈感受。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教师在教学中用“对比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文简洁生动的特点,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推荐阅读书目:《古文观止》、《伊索寓言》。
板书设计:
第三篇:五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方知教材魅力无穷,深入解读课标明晰知识结构,就会在教学实践中找到切入点、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现课堂的高效。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自强不息。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课程标准、说第三学段及本单元内容标准。二说教材分析、说本单元编写特点,内容结构及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说建议、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一、课程标准
(一)第三学段目标
1、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辨析字义,能熟练书写正楷字。
2、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讨论交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背诵优秀诗文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习作:学生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描述,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口语交际: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做到认真倾听的同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做到简要转述。
5、综合性学习:开展讨论,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目标
本组教材围绕以“自强不息”这个主题,以“学习理解深刻含义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共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范仲淹的故事》《体育课》《虎口藏宝》是精读课文,《顶碗少年》《失去的一天》是略读课文。这五篇课文不仅生动有趣,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的人生经验更为丰富。自强不息、刻苦学习、机智勇敢、敢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美德,像一把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品读探究中感受人物的伟大,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方法。
3、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机智勇敢,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说教材特色
(一)本单元编写特点
1、围绕主题,加强整合
围绕专题精选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含义深刻,五篇课文分别告诉我们刻苦学习,胸怀大志,天下为公;自信自强;面对困难时要表现出机智、勇敢;面临失败时需要再坚持一下就会成功;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一定要学会珍惜时间。
2、强化理解与运用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的重点在课后思考题上。三篇精读课文后安排三个方面的问题:引导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更加关注文本,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二)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本单元的“温故知新”中安排了“理解与运用”“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和“积少成多”四项练习。其中“理解与应用”编排了关键词语的句子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只有……才”“不是……而是”“既……又”这些关联词语在表达中的作用,会运用这些关联词语造句。“拓展与交流”意在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怎么样深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目的是通过交流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平台”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安排阅读短文《鞋匠的儿子》,以增加阅读积累,思想受到启迪。“积少成多”编排了有关树立勇气方面的名言警句。目的是增加语言积累,树立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做有勇气、有抱负、充满信心的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围绕“电话留言”这个话题,开展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本单元的“习作”是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以“我和XX”为题,写一写自己和别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将文章内容写的具体,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1讲读课文的教学
①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实践证明课前预习扎实,课堂效率就高。五年级学生的预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靠平时的预习实践。初读阶段的阅读要求可以前置到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达成。初读课文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按正确的方法书写课后的汉字和词语
②第一课时要从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入手。这样既能使预习时学到的正确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也能使自学时出现的错误得到矫正更能维持和强化学生的预习积极主动性。预习检查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提高效率。“词语表”列出的词语要检查字音是否读准、记住。最好要当堂听写并反馈,课文是否读正确、读流利,行文思路是否清楚也要做预习反馈。预习检查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会影响后续教学活动。第一课时指导学生理解文本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紧紧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和课后练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句设计有情趣、有层次、有思维广度、深度的言语训练版块。并将读的训练贯穿其中,即默读思考问题,朗读表达已经初步体会到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揣摩作者遣词造句上的特点。
③第二课时要教给方法训练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仿写句或段或篇。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适度的拓展阅读或围绕本课教学,组织其他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自读课文的学习
①教师要遵循阅读教学规律为学生设计好自学题。自学题的设计要围绕书后练习,突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自学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要体现层次性、选择性。题量适中每课自学题学生能在半小时内完成。
②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将设计好的自学题打印给学生避免因抄写题目而耽误孩子宝贵的阅读思考时间。学生在家自读课文,完成自学题。教师在校要认真批改学生做好的自学题,并在早读时进行必要的讲评,让学生相互读一读课文。
③每课自学题必须有的项目a.正确书写汉字b.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值得积累的词语以及对理解语段有重要作用的词语c.思考课后的问题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或写好批注d.用老师教给的方法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e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③提出自己学不懂的问题到校通过询问同学或老师寻求答案。
(二)说评价建议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课标中明确,加强形成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下面我就以习作为例谈谈评价建议。
评改习作的方式要多样化。教师评改和学生评改相结合,教师的评改是指导更是示范,学生的自改与互改是实践更是交际。
①教师评改的目标让学生从老师的评改中学会评改的要求和方法促进学生评改和写作两个方面的能力协同发展。
②学生评改的目标在评改的实践中学会评改,提高作文水平,在交流互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到作文是为了交流思想的需要。
③教师评改方式面批、略批、精批。
④学生评改方式自改、互改。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所以教师要力争用更多的赏识和赞美,给学生送去欢乐、滋生兴趣、增强信心。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多途径提高语文的素养,下面就教学中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谈谈我的做法。
1、创造性利用语文教材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如学了《体育课》之后,推荐学生阅读《爱的教育》,既加大了阅读容量,又拓宽了知识视野。学习了《虎口藏宝》后让学生分角色来演一演。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落实课标要求,“对文章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复述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巧妙的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课堂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而错误是学情的具体反映,教师要巧妙的利用。如教学《范仲淹的故事》时,学生会对“范仲淹宁愿把鸡鸭鱼肉放的发霉变质也不愿吃一口”这句话产生疑问:吃了鸡鸭鱼肉不是更能激励他刻苦学习吗?这时教师就要抓住契机,让这颗“宝贵的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让学生相互讨论,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错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资源,促成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
除了上述资源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开拓生活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我们走进语文教学,去感受名著文化的魅力,去触摸作者心灵的悲喜;用语文丝丝书卷气与忱忱关怀心去撞击学生的思想与胸臆;把我们对课标深刻的钻研化作课堂巧妙的策略,让学生在语文的殿堂里展现别样的风采。
第四篇:人教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有趣的汉字》教案设计
人教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材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本课的内容有《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字谜七则》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初步认识字形往往表示着一定的意义。《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主要让学生了解到:没有文字非常不便;汉字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最早的汉字是从模拟事物的形状开始创造的;以及汉字的来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通过猜字谜、读对联的活动,感受汉字的有趣现象,尝试编字谜,增强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感。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通过学习,能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5、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
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分组按要求准备有关字谜、谐音的资料。
2、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制订了《畅游汉字王国》的活动计划,根据分工,每个小组都承担了具体的任务,大家完成了吗?游览了 “汉字王国”,一定有很多收获。这一节我们进行展示、交流,相信同学们会体味出更多的妙趣。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既是对上一节学习活动的总结,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展示交流活动做好铺垫。】
2、板书课题。
二、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活动一:有趣的小字谜
1、出示教材中的字谜。(课件出示)
2、小组代表出示小组成员搜集整理的字谜,并宣布竞猜规则,开展竞猜比赛,教师做好组织。
3、自编字谜。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竞猜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中华汉字的有趣现象,然后进入编字谜实践,体现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活动二:猜歇后语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猜字谜,编字谜等活动,感受了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还创造了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幽默的口头语言,那就是“歇后语”。
1、课件出示歇后语前半句。
2、学友猜歇后语后半句。师傅找出其中的谐音,并谈谈歇后语的作用。(谐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又饱含哲理,余味无穷。)
3、公布歇后语答案。
4、课件出示歇后语小知识。
5、师友在全班汇报: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歇后语,相互出题竞猜。
6、教师也可积极参加,并能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
7、小结活动: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学习。活动三:读谐音小笑话
1、学生自由读故事。
2、指名师友读故事。
3、说说送礼人可笑在哪里?这个笑话让你明白了什么?
4、学生交流所搜集到的有关谐音小笑话的资料。
5、教师小结活动: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使学生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教师的讲解小结,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谐音汉字,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的兴趣,并注意合理使用同音字。】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展示,我们猜了字谜,了解到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有歇后语、笑话、古诗、对联等,感受到谐音的神奇与有趣。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更多有关谐音现象的资料,来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拓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猜字谜、有趣的谐音活动,从中我们感受到汉字很有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有趣的汉字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汉字的来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了解汉字的来历,从而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二、阅读材料,了解汉字来历。
1、提出阅读要求:
A、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仓颉造字》这个传说。B、“册”“典”“删”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C、除了仓颉造字传说,你还知道哪些汉字起源的故事和传说? D、你搜集到哪些汉字的来历?
2、快速读课文,组内师友讨论交流。
3、推荐代表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4、教师补充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课件出示)
5、学生谈收获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历及特点,体会到汉字不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更可以在书写的过程中给你以美的享受。】
三、总结回顾。扩展延伸。
1、总结回顾;同学们,通过学习,你们收获了很多,对汉字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增进不少,更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扩展延伸:把搜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起源故事、传说及一些汉字的来历整理归类,出一期黑板报。(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有效地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效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奇妙的字谜 传统的文化
有趣的谐音 智慧的结晶
汉字的来历 悠久的历史
第五篇:分桃子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能正确用语言表述“分”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体会平均分的过程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探准备
小熊过生日,请来了许多小动物一起庆祝。并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招待大家。
二、引探过程
1、小猴分桃
(1)、观察画面,猜一猜2只小猴会怎么分8个桃子?可以用小圆片代替桃子分成2堆,看看你能想到几种分法。
(2)、集体交流方法,课件显示。
(3)、总结4种分法,提问: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最公平?
2、游戏:分铅笔
(1)、出示10支铅笔,要分给两个同学,而且要求他们分到的一样多,应该怎么分?
(2)、学生展示后小结:像刚才分铅笔这样,每个人分到的都同样多,我们就把这种分的方法叫做“平均分”。
(3)、出示13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结果会怎样?(隐含余数的思想。)
3、巩固练习:判断几组图形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说说你的想法。
4、小兔分胡萝卜
(1)、4只小兔分萝卜,分得不公平,吵起来了。那怎样才能使4只小兔平均分24个胡萝卜呢?
(2)、小组同学讨论讨论,用小棒代替萝卜分一分、摆一摆。
(3)、指名上台边说边摆,展示分的过程。
(4)、小组讨论交流: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需要平均分的情况?
(5)、刚才我们讨论的平均分都是有具体数量,可以一个一个分的。在生活中还有一些没法数,却也要平均分的情况。比如:3个小朋友平均分一瓶可乐,那又要怎么分呢?(试一试)。
三、引探实践
1、分松果
(1)、出示26个松果图,如果每只松鼠分3个,猜一猜,来了几只松鼠?
(2)、拿出学具纸,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分一分,找出正确答案。
(3)、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作业。
(4)、大家用各自不同的方法表示,但都是将它们5个分一份,一共可以分成5份,也就说明来了5只小松鼠。不过最后还有1个剩下的,也就是多余的。
2、小动物分组
(1)、回忆一下,小熊都邀请了哪些伙伴来过生日?
(2)、12只小动物分组做游戏,每组的数量要一样多,也就是要平均分,可以怎么分?独立思考。
(3)、小组内交流。可以用12个三角形代替小动物摆一摆、分一分。
(4)、集体交流,课件出示。
四、引探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