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静听风雨作文教案
静听风雨 ——妙用衬托手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作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感悟、练习、总结,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写作热情,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
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运用衬托的技法。教学设想:赏析—感悟—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愿不愿意听我讲一段故事呢?不过讲之前我有一个小要求,不管我讲的好还是不好,请同学们用语言和动作对我评价一下。(幻灯片显示汉字:踏花归来马蹄香)
讲故事:北宋宋徽宗年间,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
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
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 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幻灯片显示:踏花归来马蹄香图画)
同学们听这个故事后的反应,教师点明这就是衬托,也叫烘云托月。(板书:衬托)
说到衬托,我们就想到了一幅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就用风雨之声衬托家国之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静听风雨,妙用衬托,写出华章。(出示幻灯片:静听风雨——妙用衬托手法;板书:静听风雨。)
学生观察《风雨归舟图》,说说这幅画什么地方运用衬托的手法?
二、欣赏品味
出示幻灯片,欣赏古画《风雨归舟图》、贾平凹的《风雨》片断。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贾平凹《风雨》)
思考:
1.这一图一文都运用了什么手法? 2.说说图画、短文分别用什么衬托什么?
三、知识讲座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叫衬托,也叫映衬。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板书:正衬、反衬)
过渡:我们如何运用衬托的手法来写事呢?下面我们首先来对衬托这种写法进行探究,找到一把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
四、写法探究一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思考它们属于衬托的哪种形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②突然一阵北风吹来,一片乌云从北部天边急涌过来,还拌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打得窗户啪啪直响。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一霎间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斜下来。
是走,是留?她一时六神无主,心里乱极了。(学生习作)1.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成果。
2.教师小结: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正衬的手法,用悲哀的雨景衬托悲惨的生活,用纷杂的雨衬托烦乱的心情。(幻灯片显示:以哀衬悲,以杂衬乱。教师补充:以声衬闹,以乐衬乐,以动衬动,以静衬静。)
五、小试牛刀
风雨之夜,或许会引发你的遐思。请以‚静听风雨‛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用正衬的方式,表现你的所见所闻或所感。
1.学生练笔。
2.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点评。
3.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写和评的环节,同学们积累了一些用正衬的写法来写事的经验。下面我们继续对衬托的写法进行探究。
六、写法探究二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思考它们属于衬托的哪种形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晴朗的天突然变得乌云密布,紧接着倾盆大雨被老天爷从天上泼了下来。小树苗不怕,它挺起腰,昂起胸,和风雨奋力地‚拼搏‛。而大树却被一个闪电劈倒了,紫藤花也随之倒下了,它哀叹地说:哎!如果你当初听小树苗的话独立生存就好了。小树苗最终得以生存下来,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学生习作)
②小时候,住在瓦屋下,每当下雨,便能听到淅淅沥沥、凄凄然然的雨声。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立即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马齐鸣,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长大了,住在高楼大厦中,一片静寂,听不到雨声凄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灵气,缺了能让人感动的至柔至弱的东西,心在慢慢地沙化。(学生习作)
1.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成果。
2.教师小结: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哀景反衬小树苗乐观向上,用声音反衬静寂。(幻灯片显示:以哀衬乐,以声衬静。教师补充:以动衬静,以闹衬静,以虚衬实,以美衬丑。)
七、再试牛刀
请以‚静听风雨‛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用反衬的方式,表现你的所见所闻或所感。
1.学生练笔。
2.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点评。
八、教师归纳,迁移拓展。
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衬托手法的两种运用形式:正衬、反衬。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不过,我们这一节课是以‚静听风雨‛为话题进行的探究训练,同学们大多是从环境氛围和个人心理感受两个层面进行的写作实践。事实上,衬托的手法,还可以运用于表现人物个性、体现某种气势等方方面面,如——投影学生作文《珊珊的红裙子》,让学生自己感悟。
珊珊的红裙子
‚吱——吱——‛蝉躲藏在树叶里声嘶力竭地唱着一首古板的、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歌。屋里热得简直就像蒸笼。‚啪!‛珊珊烦躁地把钢笔扔到桌上,无力瞟了一眼手腕上那被汗水浸得直往下滑的表。表啊!她已在‚题海‛中泡了整整两个小时。唉!什么时候才能上岸呢?
‚嘻嘻,哈哈哈!‛窗外飘来一阵欢快的笑声,珊珊不由得探头望去:又是她们,那群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她们多快活呀!珊珊突然感到和她们相比,自己仿佛就是一只被关在笼中的小鸟,一只得不到自由和欢乐的小鸟。珊珊羡慕甚至嫉妒地望着她们——她们全都穿着今年街上最流行的红裙子。乍一看,伤佛是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美丽极了。珊珊本来也有一条如他们穿的一样的红裙子,那是她阔别八年的舅舅从广东回来给她买的,可妈妈却把它压在箱子的最底层。说什么裙子太大,等长高些再穿。可珊珊早已偷偷地试过了,裙子合适极了,妈妈为什么不让自己穿呢?珊珊实在想不通。昨天下午数学竞赛,珊珊以优异的成绩一举夺魁。捧着大奖状,她心里乐滋滋的,因为她可以借此机会提出那个她想提、但又一直没敢提出的要求——穿上那条红裙子。可回到家,妈妈高兴地给了珊珊一张‚大团结‛。珊珊低着头,小声地说:‚我不要钱,我想穿那条红裙子。‛‚什么?‛妈妈的脸上立刻‚晴转多云‛。珊珊低垂着头,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不行!‛妈妈的口气不容置辩。珊珊委屈极了,自己是那种只讲吃穿的人吗?眼泪,顺着面颊滴在了她俗气的洗得发白的花衬衫上……
晚上,珊珊带着眼泪进入了梦乡。她做了一个彩色的梦,梦见自己穿着那条红裙子,和伙伴们在绿草地上快活地追逐着、嬉戏着……(学生习作)
思考:这篇短文运用了哪些衬托的手法?对表现人物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阅读,交流感悟。
九、综合练笔
以‚静听风雨‛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综合运用正衬和反衬的手法,表现所见所闻或所感。(学生互评)
十、结束语
送给同学们两句话:静听风雨求真义,妙借衬托著华章。附 板书设计:
静听风雨
衬托
反衬 正衬
第二篇:静听风雨,淡看人生1000字作文
小编小语:静听风雨,淡看人生1000字作文是一篇高中散文,这篇高三年级心情散文是赠给友人的一幅友谊的篇章,更多关于友谊的作文,关于朋友的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高中作文频道。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都归处,寂寞养残生。
秋露寒霜,依稀的点点晨光,在我低垂的眼帘,阵阵晕染开来。
我心有些惆怅,站在清晰的落地窗前,望着林中稀疏枯黄的枝叶被漫不经心的秋风卷起,浮浮沉沉,让人怅然若失。
白色的抽屉里,安静的躺着一张被封有红色玫瑰油漆的信笺,眼前似乎那耀眼的光线照射进了自己冰封三尺的胸膛。
静静的、缓慢的、逐渐被淡淡融化。
毫不犹豫的拿起,一叠薄薄的纸片落入我的手心,我犹如抚爱自己的瑰宝一样,在纸片上轻轻摩挲。
那是一张已经年代久远的照片,即被封印在了这雪白的信笺里,同样,也封印在了我心底的最深处。
摩挲那照片上那张浅浅淡淡犹如盛开的百合花般的笑颜,那曾经的点点滴滴、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不断徘徊上演。
仿若自己的身姿似乎回到了从前,写一件事的作文那段尘封的往事开始历历在目。还是这样的季节,300字作文还是这样的阳光。
我们一如往昔的站在天台墙角的东南两端,彼此微笑,彼此享受这阳光的沐浴。秋风卷起田间金黄油菜花的香味,夹杂在风中,在蓝天白云下空中洋洋洒洒的徜徉。你的嘴角莫名的勾起一抹弧度,我随即领悟,相视一笑。
也许我们性格的偏差,脾气的迥异,会支离我们之间的亲密。
但,我始终觉得我们站在了时间的同一个支点,迈着同样的步伐,迎着同样凛冽的寒风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行走。
或许,在别人眼里,我们之间的形影不离,会扭曲别的思想看法,但,我们从未介怀。从来没想过,曾经一味的自己独自一人在黑暗道路上行走时,还有一个你,伴随在我的身旁。
依稀记得,初识的你,和我一样对任何人都冷漠疏离,在别人眼里,或许我们太过清高,太过冷傲。
但,只有我们清晰的明白,我们只是比较慢热,只是比较习惯于把自己保护得太好,只是害怕受到这个世界无休止的伤害。
我有我们彼此深深懂得,我们只是比较单纯,只是怕自己被这个万恶的世界所玷污,只是害怕那仅有的温暖会被夺走,只是害怕自己的心会被无情的刺痛。
所以我们宁可固步自封,宁可将心掩埋,宁可将一切带入自己辗转难眠的梦乡。
每天的朝夕相处,每日舔着彼此的伤口,我们掺扶着彼此漫步在这充满阴霾的城市,痴痴等待那迟到的一丝晨光。
一杯茶,一壶酒,诉说惆怅。
一本书,一句话,忧思流放。
一个背影,一次握手,温暖心房。
我们不是彼此的爱人,没有亲密无间的关系,我们却有着众人踏破铁鞋也寻不到的珍贵情感。
我们彼此相守,岁月如梭,四年光景,如一指流砂,不盈一握。
我们彼此相扶,恍如隔世,弹指一挥,如指尖流年,不能掌握。
友谊,比爱情更可贵的纯洁情感,如一池清泉,洗尽我心底的尘埃。
友谊,比亲情更宝贵的温馨情感,如一曲赞歌,唱紧我心弦的彷徨。
友谊,比知己更微妙的真挚情感,如一片蓝天,一起在阳光下徜徉。
春露秋霜,我们漫长的走过人生的最重要的青春年华,彼此受的伤,在彼此的赠予彼此的阳光下,淡淡愈合。
四季交替,我们经历了人生最坎坷的道阻且长,彼此学人生,在彼此赠予彼此最奢侈的微笑下,慢慢融洽。
倚楼听风雨,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点声,犹如一声声琴键敲击在我的心扉。
若世间真的有彼岸,真的有曼珠沙华,我想,你携手一生的爱人一定开在你的身旁。若世间真的有黄泉,真的有曼珠沙华,我想,为你挡却风雨的亲人一定开在你的前方。若世间真有奈何桥,真的有曼珠沙华,我想,短站陪伴过你的我一定会默默开在你的后方。
我相信,写物作文世间不止一个守护天使,即使曾经如此的短暂相守,我们依旧会成为此生彼此最珍贵的友人。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曾经黑暗的人生,曾经有个你在我的身后,成为我的守护天使,张开了你的羽翼为我默默守候。
淡看人生路,我们曾经彼此携手走过的黑暗,曾经彼此迎向过的光明,在这张单薄的纸片上,留下了永恒的回忆。
赠与我最亲爱的友人
第三篇:静听花开花落作文
静听花开花落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静听花开花落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阳光不再透过繁密的枝叶懒懒地扑在大地,当人们快步走过这座石头森林,当衬衣被装饰着二维码的时尚T恤所代替,我开始明白了那句“速度者永生”的真正含义。
低头,低头。只不过这一次的低头不是为了去找寻大自然精灵们的足迹,而是因为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开始习惯用一个个碎片尝试着拼凑未来。
利用点滴时间,一条条微新闻、微评论、微消息让繁忙的我们有了睁眼看世界的窗。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这个水晶宫殿中,走出了越来越多的平民艺术家,他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的快消费附着人们的快节奏正在以“光速”发展。
但是,我不知道,这些“视时间如生命的人”是否真正把时光的每一声嘀嗒都凝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琥珀?
微时代说来说去,也总逃不出了一个“微”字,微时代可以捧红一个王思聪,却终出不了一个汤一介。当我们习惯了那些短小精悍,语言或华美或风趣的段子之后,我们心中是否还能容下一本名著,一首古朴淡雅的小诗?
威尼斯电影节上的《寒枝雀静》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快节奏的微时代,还是有人愿意用七年的光阴去打造一部平静古典的艺术作品,然而好口碑低票房的现象也让我们对未来再一次感到迷茫。
那么散发着纸墨香的旧时光真的逝去了吗?或许,只是因为我们的心在浮躁地跳动吧。在这个紧凑的微时代,我们真的需要放慢一点脚步,抬头去仰望飞鸟和舒云。你会发现杜拉斯冷艳的文字背后是一种伟大的'理性与思考,你会惊觉马尔克斯的魔幻世界是怎样的惊世骇俗,你会醉心于茶峒古朴之美,你会向往川端康成笔下的古都和雪国,然后你会惊觉,文化盛宴与文化快餐的天壤之别。
三岛由纪夫说过生活是暴力的,充满各种漂浮物的,变幻无常的,但总是一片澄澈而湛蓝的海。身处微时代,我们既不必沉迷其中,也不必大加鞭挞,我们需要的,也许只是擦亮自己的双眼,试着放慢匆匆的脚步,去静听那花开与花落之声。
借一壶清酒,对影三人,五分月色,七倾流华,且看九曲四廊,门外依旧是十里春光。
第四篇:风雨教案
《风雨》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和品味作者笔下风雨的魔力。
2、掌握生字词字音词语,积累词语了解词语的语义,并能够学以致用。
3、了解学习文章中比喻、拟人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会灵活运用。
4、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了解作者侧面烘托这一手法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会欣赏本文优美语句,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领略作家笔下风雨中的各色景物的变化,对儿童真童稚的赞美。
二.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熟练文中准确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3,能够仔细品味作者的描写,想象作者笔下的风雨图。
(二)难点:
1、结合课文,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文中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在文中的含蓄情感和作者对童真童稚的赞美。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欣赏法:先给学生们听名家朗诵,然后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问法: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3、合作讨论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春和济南的秋天,大自然中的变化不仅仅是季节性的它是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种天气,风雨。贾平凹笔下有魔力的风雨。
(二)教学内容
1、作者简介:
贾平凹(wā)(1952年2月21日—),男,陕西商洛市丹凤县人。原名贾平娃。陕西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现为主席团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等。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曾多次获文学大奖,1988年《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
2、播放名家朗诵,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找出生字词和有疑义的字词。蔓(màn指延伸、滋长)
(wàn指植物的枝茎)撩(liāo指掀起、掀开)(liáo指挑逗、招惹,如撩逗)
(liào同“撂”,指撂倒)
捶chuí 偌大ruò 芦苇lú wěi 栅栏zhà 槐树huái 攀附pānfù 蜷曲quánqū 屋檐wū yán 弧形hú xíng 锥形zhuī xíng 刹那(chà指很短的时间)
(shā指停住、止住)把握课文的每段的意思请同学们带着“每段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或事物”的问题,听同学朗读课文。(文章共8段,分8-10人分别朗读每段,并在朗读后请同学们一起说出这段描写了什么景物或事物)
第1段:树林全貌; 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断了牵绳的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 第6段:废纸、猫、瓦; 第7段:浮萍、水、鱼儿;
第8段:木架、门、窗、油灯、老头、孩子。
总结:请把以上事物分成三大类。(自然景物、人、动物)
4.精读部分。
a.课文标题是风雨,但是整篇文章中根本就没有地方写到了这两个字,这算跑题吗?如果不是,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绘风雨的呢?
分析:全文总共从三个大方面来描写风雨的景象:一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二是对动物的描写,三是对人的描写。有的是整体的描写,如第一段对树林子的描写,也有具体的细节描写,如第二段对垂柳、杨叶等的描写。就这样,刻画了一场时强时弱,狂乱强劲的风雨,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b.“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受风的林子比作面团,然后用“鼓——陷”之间的反复进行,以描述风的持续状态,鼓了就陷,陷了又鼓,准确形象的写出了风的时强时弱。
c.“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这句话里有哪些是动词?它们打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分析:动词包括“跑,撑,撞,跌倒,失去” 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之狂。
d.“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分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只有“两步远”却“长时间走不上去”,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可见风之大。
e.“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用?
分析:在狂风之下,葡萄蔓无法再攀附在槐树上,运用比喻的手法,新奇形象地写出了葡萄蔓坠落的情景。
f.“无数的苍蝇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飞不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描绘了一副怎样的场景?
分析:狂风强悍的其实同样震慑住了乱飞的苍蝇,成群的苍蝇为了避免被风刮走只得集体挨在电线上,以至于电线被压成“弯弯的弧形”,平时轻盈的它们竟然压弯了电线,竟是奇观。
h.既然这场风雨这么大,为什么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孩子们为什么不好好在屋子里面待着,偏偏要折纸船从门缝里放出去呢?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分析:孩子们天性活泼可爱,看待任何事情都充满童真童趣,哪怕是这场肆虐的暴风雨都可以成为快乐的游戏,因此他们才会将纸船放到门外的积水中去。
作者这样描写,一反前文中所弥漫的紧张急迫的情调,给这场暴风雨添上一个温暖的结局,也给文章带来欢喜的情调。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应该试着以一种童真童趣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美。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你们的童心,不要被外界世俗所污染,用这样一颗童心,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5.板书设计(略)6.课后作业:
写一写关于天气的文章 看一下与风雨有关的书 画下课文里某一段的风雨图
第五篇:风雨教案
风 雨
贺刘蓉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文运用侧面衬托来描写风雨的方法和赏析文章语言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些暴风雨来临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 整体感知
1、文学常识(1)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2)散文的特点:
贾平凹的散文是新时期散文表现手法觉醒的杰出代表,他的散文作品不但内容包含着对生活的独到领悟,充满着真挚感情和真知灼见,容入着深广的时代情思,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显得笔调灵活、通脱自然、极富变化。(3)、字词学习
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课堂抽查学生预习效果 生字
偌大 ruò 攀附pān 蜷曲quán 屋檐yán 刹那chà 倏忽shū 绒被róng 锥形zhuī 模样mú 葡萄蔓wàn 撩起liāo 贾平凹wā 字词释义 1.偌大:
这么大,或那么大。2.倏忽:
忽然,很快。3.攀附:
附着东西往上爬;比喻投靠有权势的人,以求高升。
(三)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描写树林中的各种景物在风雨中的变化。第二部分(3~7)描写羊、鸟、猫、鱼等动物在风雨中的变化。第三部分(8):写 风雨中老人和孩子的表现。
(四)感受风雨
1、本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这狂风骤雨的?
树林子 垂柳 杨叶 芦苇 羊
葡萄蔓 苍蝇 鸟巢 鸟儿 废纸 湿猫 瓦 浮萍 水池 鱼儿 老头 孩子们„„
2、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文中出现“风”“雨”二字了吗?(2)、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不用“风”“雨”二字而描写风雨的? 侧面烘托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的形象,是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3、感受风雨画面: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比喻
将树林比喻为面团,时鼓时陷,形象呈现了风的强弱变化,生动的写出了树林在风雨中摇晃的场景。
(引导学生学会赏析修辞的方法,并用学会的方法分析文中的句子)(2)、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绿全然又压扁开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被风吹倒时的情态(3)、“惊喜地叠着纸船”中,“惊喜”能否换成“欢喜”?为什么? 不能。“惊喜”体现出风雨来的突然,“欢喜”表达不出这层含义。(4)、文章的结尾有何特点?
由描写室外转向描写室内,令人紧张的风雨以温暖的画面结束,使文字写实而细腻,充满生活的味道。(五)、字斟句酌 名句品析
古人评论精彩而含蓄的文章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课文中没有一个风字,但一直在写风;也没有一个雨字,但也写到了雨。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风怎样特点? 全文从以下几方面描写了风雨到来的景象: 一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二是对动物(包括羊、苍蝇、鸟、猫)的描写
三是对人(牵羊女孩、屋里老头以及玩耍的孩子们)的描写 2.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是怎样看的?说一说结尾的场景和情调跟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结尾部分写到大雨了。比如文章第六自然段中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的跑来”。结尾的“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的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3、作者有着锐利的目光,能在狂风暴雨中看清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试举课文的一两处,说一说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并真切描写的。
如: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乱得像麻团一样。
垂柳不垂,条乱如麻,着重写其一起一落的动态。
(六)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平时积累找出一些描写风雨的诗句。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用心感受
请同学们自己感受一下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雨场景。分组讨论,每一组感受一副场景。
(七)课堂小结
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仔细体味,又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处不在体现风姿雨态。这种高明手法,令人拍案叫绝。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并大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一幅幅生动画面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
(七)作业布置 小试牛刀
情景:夏日的某一天,酷日当空,天气非常炎热,整个世界都被包裹在热浪中。
要求:请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把夏天的炎热描绘出来。字数在150字左右。《在烈日和暴雨下》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老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透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