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数教学设计李娟娟
数豆子
巨家中心校 李娟娟
知识目标 :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能力目标;通过“数豆子”的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情感目标:
在“数豆子”的操作活动中体会物体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体验数的实际意义,发展数感。教学重点: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数感。教学准备:
计数器,豆子七杯(每杯38粒)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填空。1、10个十是(),99再添()是100,()个一是100.2、34、32、()、()、()、()、22、()。
3、()、40、()、()、55、()、()。
4、比100小1的数是(),比60小1的数是(),大1的数是();比38大2的数是(),小2的数是()。
二、明标激趣
1、板书课题
2、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2)、进行一定的估算。
三、自学交流
1、出示七杯豆子(内装38粒)。(7人一组)
2、学生抓一把。
3、在小组内估一估自己抓了多少粒豆子?
4、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数一数自己抓的豆子有多少粒。
5、小组派代表说说数了多少粒。
6、将杯子内的所有豆子估一估,然后再数一数有多少粒。小组汇报。
7、智慧老人:这个数怎么拨?怎么写?
8、学生试一试,说说怎么拨,怎么写。(每个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在纸上写,再指名拨、写,教师给于一定的指导)
9、学生说,师板书38.10、小组合作:说说这个数的各数位上数的意义。
11、汇报交流。
四、引领达标
1、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2、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五、测评小结
1、讨论:22的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2、交流。
3、完成课本第27页第1、3题。
补充:根据老师的表述写数。如:6个十和3个一是(六、布置作业
1、课本第27页第2题。
2、填空
(1)、四十七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个位上是4,十位是上8,这个数是()。(3)、52的个位是(),十位是()。
3、写出5个个位上是2的两位数。
板书设计:
数豆子 38 右边的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数豆子》教学反思
数豆子”是“生活中的数”的第三节课。在教学开始我已习题导入,让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其次,我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
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采用的是用一个透明的杯子装进38粒豆子,让学生先自己抓一把,估一估有多少粒,然后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数一数自己抓了多少粒豆子,最后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抓了多少。接着让学生把整杯的豆子都数一数,看看有多少粒。通过两次所数数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数感。紧接着,引导学生知道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此外,整节课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数一数、拨一拨、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让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本课中我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几个小组合作的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做自己能做、会做、要做的事,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思考、表达、交流及尝试。
为了进一步结合实际正确地去估计,使学生对数形成感性的体验,在具体活动中发展数感。我安排了一定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二篇:李娟娟(范文)
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年很快又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让我家庭、事业都兼顾;感谢中心为我提供一个大舞台,让我能展示自我。
过去的一年,我基本能遵守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坚持打卡上下班,服从领导安排,积极参与中心和外界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通过与学生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波动,有针对性的写好个性教学计划;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适时的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地氛围中学习,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琴兴趣;同时,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做出进度调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避免学生因学琴难而流失;课后,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给学生摸索与尝试的空间,提高回课质量和教学进度。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练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的示范显得尤为重要,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嗓音特点,发音情况,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并有目的的选择歌曲,让他们能充分的看到自己的长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学生不足的地方,我会及时的给予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去克服和改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过去的一年,工作中还是出现一些不足的地方:不能按时坐班,没有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交换工作心得与教学经验,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改正,真正体现一个老员工的价值,给其他老师做出榜样,希望领导给予监督,批评指正,我会将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到最好。
李娟娟
2010-12-9
第三篇:定南 方娟娟《刷子李》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23﹡《刷子李》教学设计
定南县鹅公镇中心小学 方娟娟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词。读读记记“师傅、包袱、露馅儿、蘸浆、扎眼、匀匀实实、和着琴音”等词语。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3.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4.了解故事的一波三折和曹小三内心世界的变化。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了解“奇” 1.介绍小说《俗世奇人》。2.揭题,释题。
二、初读,感知“奇”
1.检查生字词:包袱、蘸浆、露馅儿等词语。2.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刷子李“奇”的句子,做好批注。
三、研读,感受“奇”
1.学生汇报描写刷子李“奇”的句子。
品读一:抓住关键词“升天一般美”体会效果奇。品读二:体会刷子李的规矩奇。
品读三:抓住刷子李的动作,体会动作奇。2.教师总结,学习写法。3.四、品味,感受“妙”
师导入:刷子李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本事吗?让我们随着徒弟曹小三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1.找出曹小三的三次观察所得的句子。2.从三处观察所得,体会曹小三的心情变化。3.总结小说写法。
4.感受故事之妙,领悟写作特色。5.了解津味小说语言特色。
五、拓展,明白“理”
1.师:课文中说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的听到的,或许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那你明白了吗?
2.总结: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精益求精,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3.推荐课外读物《俗世奇人》。
第四篇:一数《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长方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长方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孙老师这里有一幅图,是我们全班孩子的手掌印,你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把手印移 到白纸上的呢?
生:我是印的;我是描的。请学生进行演示。
2、学生活动。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请你用印或者描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请出来。生动手操作。(师巡视,观察学生的作品。)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1请你说说你请出了哪些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请出来的呢? 生:我请出了正方形,是从正方体上请出来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正方形,并出示图形名字),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请你说说你请出了哪些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请出来的呢?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一个个平平面就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们已经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我们来想办法来记住它们吧!同桌讨论。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当学生汇报时教师可适当引导)
4、师小结各图形的特点。
孩子们,认识记住这几位好朋友了吗?我现在就要代表这些新朋友来考考你们,请你拿出信封里的图形。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游戏,我说你拿。请你拿出三角形,我就拿出三角形; 请你拿出正方形,我就拿出长方形; 请你拿出长方形,我就拿出长方形; 请你拿出圆,我就拿出圆。
2、摆一摆
请你用小棒摆出上面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1)出示图形的一部分,让孩子猜图形。说一说你是怎么来猜到的呀? 生:根据边和角来猜的。
(2)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5、数一数。
出示一幅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图画,让孩子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四、反馈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通州合作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五、课后作业,效果反馈。书上练习
第五篇:2015青岛版一数下《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20151青岛版数学一下《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本节课中,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钟面;认识各时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另外,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钟表模型,以便课堂上进行操作和演示。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生活经验、具体情景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分清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培养其观察能力,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
1.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和情景故事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大量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认识各种时刻。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现在请同学们静静的看我手中的表,看清楚长针指在哪里,短针指在哪里。看清楚了吗?好,我们现在把表放起来,准备上课。
师: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吧。(出示课件:猜谜语。)学生:钟表。
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钟表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师:对,是告诉我们时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认识时间。(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 探究新知,合作解疑。1.认识钟面。
师:老师想自己做一个钟表,做到这里不知该怎么做了,你能根据你手里的钟表,看一下老师的钟表还缺什么?
生:缺数字,指针„„
师:哪些数字?(1-12),这些数字是随便写上去的吗?
师:这12个数字是按照顺序顺序排列的,其中12在最上边,6在最下边。
师:还缺指针(时针分针),这两根针是一样的吗?一根长一根粗短,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你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给你同桌指一下你的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好吗?看那两个同学最快。
2.认识整时。
师:现在老师的钟表就完整了,那这12个数字和两根指针是怎么告诉我们时间的呢?学习了后面的内容你就会知道了。
师:有一天放学时下雨了,王老师特别担心离家最远的4名同学是否安全到家了,于是他就打电话一一询问,师:我们先来看小力是什么时间回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小力到家时间)
生:小力是5点到家的,因为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师:真不错,小力就是5点回家的,5点在我们数学上叫5时(板书:5时)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时间,你能认识吗? 生:„„
师:这几个时间都是几时,也可以说是整时,能告诉老师你怎么认得这么快,窍门是什么?数学小精灵想请你总结一个认识其他整时的方法。
生:„„
师:我们可以说:分针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师:以后这样的整时的时间,你会认了吗? 3.认识半时。
师:我们来看小云是什么时间到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小云到家时间文本)
生1: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师:在5和6的中间为什么是5点半,不是6点半呢? 生:因为时针还没有到6呢。
师:这名同学说的真好,分针和时针在钟表中是按照一定顺序去转的,他们都是走过了1,在走到2,再到3,一直走到12,从12再到1,这样走的,所以说在时针在5和6中间,是走过了5还没有到6,因此是5点半,而不是6点半。
师小结:5点半在数学上我们叫做5时半。(板书:5时半)师:那这个时间你认识吗?„„
师:你看这些时间都是几时半,你是不是还是有认识这样的时间的窍门呢?
生: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两个数的中间,就是几时半。师:到底是几时半呢?(说前边的那个数字)
师:前边的数字是时针走过的还是没走过的?是不是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你能帮数学小精灵完整的说一下认识半时的窍门吗?(课件演示)
师:真不错,几时半你会认了吧? 4.认识大约几时。
师:王老师急坏了呢,我们快去看看小青和小林到家的时间吧,老师把清楚的时间放上了,你看看这两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与我们刚刚认识的整时和半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课件出示小青和小林到家钟面时间)
师:整时的分针指着几?(12)半时的(6)生1:分针分别在12的左边和右边。
生2:小青到家的钟面上分针快到12,小林到家的钟面上分针刚过12。师:你能说说小青和小林分别是什么时间回家的吗? 组1:小青是快到6时回家的,小林是5时刚过回家的。组2:小青是大约6时回家的,小林是大约5时回家的。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是的,小青回家时分针指到了11,快到12了,时针指着5,就是快到5时回家的(板书:快到5时),小林回家时分针刚刚走过12一点点,时针指着5,是5时刚过回家的,(板书,5时刚过)可是说是大约5时
师:为什么快到5时和5时刚过都可以说是大约5时呢?我们再来看一下。(出示课件演示5时)
师:咱们又认识了大约几时,这是大约几时呢?(课件)。三 知识应用。
师:我们认识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小动物也来凑热闹了,你能说出这几个小动物身上背着的时间吗?
同学们认得真不错,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我来拨,你来说,看看谁小脑瓜最灵活。
看来同学们的小脑瓜都很灵活,你会认时间,你自己会拨吗? 1.小红的一天。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下面我们看一下小红是如何安排时间的。(课件出示“小红的一天”情景图)
(学生分别认一认,说一说。)
师:平日只要合理地安排时间,那么在相同的时间里,我们做得事情就会更多。你能把小红的一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吗?
四 学生谈收获,总结。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一开始让你看的时间吗?从开始的分针到现在指着()时针„„时间不会因为我们不注意就会停下来,它一直在不停的走,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你要是每节课的时间里用心学习,你得到的是比金钱还要宝贵的东西。时间就是一辆永不停歇的小马车,我们每个人都在这辆车上,谁也少不了,(播放课件)让我们乘着时间这辆小马车,珍惜时间勇往直前,课下,让家长协助自己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咱们来比一比,看谁是真正的“时间小主人”。【教学反思】
本课将好听的儿歌猜谜,作为课的开始,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动机。各种各样的钟表在优美的音乐中播出,拓宽了学生对各种钟表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探究新知时安排了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针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整个过程由小组讨论,分组汇报,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较优秀的学生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一部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帮助,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作息要有规律,要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