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20:0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林乐昌 武天林主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字源学含义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由Philos(爱)和Sophia(智慧)词组成,意为爱智慧。中国古代的哲字,就是智慧的意思,因此,经日本的学者西周的翻译,古希腊的爱智慧的学问就叫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中,哲学又被称为形而上学。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是从哲学的研究对象角度下的定义,在理解这个定义时,必须首先弄懂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是什么关系,世界观和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这是从哲学和各门科学的关系角度下的定义,在理解这个定义时,要注意哲学和各门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各门科学为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哲学的产生为各门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进行辩护和宣传的工具。哲学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提供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个关系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 1 的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

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是由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不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可能是哲学。

其次是由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的,一部哲学发展史,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展开斗争的历史。

再次是由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了哲学中其他问题。

最后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它必须成为哲学的根本问题。

3、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党性原则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党性就是其派别性。

我们所说的哲学的党性原则,指的是在哲学的基本派别斗争中,应当坚定地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反对和批判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4、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第一种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第二种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三种是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本质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但它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形形色色,归纳起来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种: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还有阶级和认识方面的根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及其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和其他的哲学形态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的性质,因为它是建立在当代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因为它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了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社会的知识和思维的知识。

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科学是揭示某个领域特殊规律的学问)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为它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武器,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比较充分地显示了社会发展中物质力量的决定作用,使人们唯物地认识 社会历史现象有了可能。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成熟程度,19世纪40年代西方的无产阶级已由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要求有自己的世界观来武装自己。

2、科学知识条件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有三个伟大发现,这些知识成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自然知识基础。另外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知识基础。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辨证逻辑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直接提供了思维方法。

3、理论思维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理论思维条件,或者说是直接的理论来源。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最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扬弃了自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实践观点中既包含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又吸收了唯心主义的能动性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用辨证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它在事物的肯定性中发现了事物的否定性,因而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它为无产阶级进行彻底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但正确地概括了各门科学知识,而且还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它是开发的理论体系,不是封闭的理论教条。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

1、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2、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次使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哲学。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旧哲学的灭亡,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节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起,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但以往的发展主要表现

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方面,由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时代潮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化;二是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变革;三是全球化浪潮所产生的新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技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哲学问题,量子力学、系统科学、分子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的成就向近代科学的决定论思想提出了挑战,非决定论思想崛起,引起了哲学中的非理性思潮泛滥。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哲学

一方面是科学主义思潮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另一方面是人本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发难。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改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历史根源)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唯物论、辩证法、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民本主义的历史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新民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方面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帮助我们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

2、学会用唯物史观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

4、学会哲学思维,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高度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2、哲学理论学习还须特殊的方法

哲学理论是最抽象的理论,初学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掌握学习哲学理论的特殊方法,这样有助于我们很快地适应哲学学习。这里提出几点想法,仅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一是要准确理解概念,切忌含混不清;二是要全面掌握观点,切记孤立记忆;三是以理解增强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四是要活学活用理论,切忌本本主义;五是要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培养理论兴趣。

第一章

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一、知识点

1、识记(1)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唯心主义(7)客观唯心主义(7)主观唯心主义

2、理解

(1)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意义(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意义(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难点

(1)什么是哲学(2)哲学基本问题

三、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2)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意义

第一章

思考练习题

一、解释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

3、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

5、客观唯心主义

6、主观唯心主义

二、区别范畴

1、哲学和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

3、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三、简答问题

4、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有那些?说明了什么?

6、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

四、论述分析

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伟大意义

2、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意义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历程

1、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哲学分歧

世界本原问题就是对我们所看到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共同本质问题的思考,归根到底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思考。思考的结果有以下几种答案:

(1)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因而世界是统一的,这个统一的本原派生出万事万物,用这个统一的本原可以说明一切事物。大多数哲学家都是一元论者。

二元论则认为世界不是统一的,世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这些本原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派生和说明的关系。在哲学史上只有少数哲学家是二元论者,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笛卡儿和波普尔。(2)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在一元论的阵营里,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精神,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物质。

(3)唯物主义一元论内部的对立

在唯物主义一元论内部,由于对物质本原认识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历史形态和不同哲学流派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我们重点考察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世界的物质本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里所说的古代是指人类认识史上的古代,它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

(1)古希腊时期哲学家的观点: 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世界的本原; 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世界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2)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

西周时已形成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到后来宋明时期张载等哲学家提出的“元气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元气”。

万物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观缺乏科学根据,只是根据生活经验所作出的一种朴素的直观猜测,这种猜测混淆了物质和物质形态。

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里所说的近代是指西方从15世纪到19世纪这段历史,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上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它根据近代科学研究的成就,把物质看作是原子,并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2)这种物质观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直观猜测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并用这种物质观批判宗教唯心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3)这种物质观仍有缺陷,它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恩格斯对物质观的科学说明:

恩格斯针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的缺陷指出:“原子决不能看作简单的东西或者甚而看作已知的最小的物质粒子。”他提出哲学所说的“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物理学革命引发的哲学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原子被打开了,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深入到原子的内部,比原子更小的电子等基本粒子概念的提出,给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造成危机,只有提出新的物质观,才能概括新的科学成就。

3、列宁对物质观的科学规定:

列宁根据新的科学成就,给物质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确立了哲学的物质概念,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运动是指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

化和过程。因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本性和存在方式。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现代科学可以证明。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事物的静止状态,它把静止理解为运动的特殊状态,这种状态有两种具体的表现:一是机械运动中的位置没有移动情况;一是事物处在量变阶段上的相对稳定状态。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它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和利用事物;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2、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是一维性的,而且是由过去、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流逝,因而具有不可逆的特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现实空间具有三维性特性。认识时空的这些特性,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离的,首先,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实在内容。离开特定的物质运动过程,时间就是一个无法存在、不可想象的东西,(如年、月、日等);离开运动着的物质,空间就成了空无一物、不可想象的虚空。其次,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必须有时间性,即过程持续的长短和过程发生的先后;运动着的物质必须有空间性,即存在着体积的大小和坐标的方位。(3)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和相对性

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而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为此就必须批判时空观上的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也必须承认时空的相对性,即把时空的具体特性看作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在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借相对性来否定时空的客观实在性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念;二是反对相对性来固守形而上学不变论的绝对时空观。

(4)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则是无限的。承认整个物质世界在时空上的无限性,对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对时空无限性的证明则是一个无限的认识过程。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或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唯物主义对世界的本原问题所给出的答案,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完满,它不但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而且还认为必须依靠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这个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首先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其次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3)最后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在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历史观等问题上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2、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科学和哲学证明

(1)科学依靠实证一方面要证明万物的同源性和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要证明意识的派生性和物质根源性。

12(2)哲学依靠世界观一方面要揭示“天国”的虚构性和现实根源性,另一方面要说明意识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

(3)科学和哲学的证明都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不断地证明。

第二节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优先性,但它承认这些的目的则是服务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因为在它看来人类只有依靠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因此,实践活动就成为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要了解这个现实基础,就必须首先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是标志人的生存方式的哲学范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因此,生产方式就成为人首要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活动;第二个方面是人和人因物质利益而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了进行生产劳动,人和人必须联合起来,结成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因此,交往方式就成为人必要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交往方式;二是政治交往方式;三是思想交往方式。

(2)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一种是人类为了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而发生的社会交往活动。显然,第一种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形式,第二种实践活动是在第一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除此之外,还派生出了两种实践活动形式:一是从物质生产活动中派生的科学实验活动;二是从社会交往活动中派生的改造社会关系的社会变革活动。

(3)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有三个:首要的特征是客观现实性。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社会变革活动都是客观的现实性的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活动过程,还是实践活动的结果,都具有客观现实性;其次是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在人的主观意识的自觉指导下进行的活动,是人主动发起的活动;最 后是社会历史性。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必须是社会性的活动,孤立的个人不可能进行这些活动,而社会交往活动形成了人的社会性,使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具有了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历史性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因而实践活动必然具有历史局限性,同时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历史条件,推动着历史发生变化。

2、人类和动物在生存方式上的区别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但人类诞生之后,就逐渐地脱离了动物界,并最终和动物相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生存方式上,就是人依靠实践活动而生存,动物则依靠本能活动来生存。具体地说这种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依靠自己的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而生存,人创造的世界属于人类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动物依靠自己的本能而生存,这种本能不能创造世界,因而动物只能在自然的世界中生存,动物的本能只是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为了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生存,必须进行社会交往,组成人类社会,有了人类社会,才会有人类世界;动物本能的生存着,因而只须发生自然交往,形成一定的种群,这种种群维系着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保持住自然世界的一个物种。

(3)人类为了创造世界,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不断地扩大社会组织力量,为此就要学习、创新、实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就要改进、完善社会组织,进行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的变革;动物自然地生存着,因而它就只能按照“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去进化。

以上区别告诉我们,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动物的存在方式有本质的不同,二者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他们的存在被称为生存。但在生存方式上,前者是依靠社会实践方式而生存,后者则是依靠自然本能方式而生存。因此,我们说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1、人类世界是人所创造的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前提,因而它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 14 优先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它肯定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但它进一步认为,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生存的,人必须生存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

(1)人类世界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化自然界,即被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所改造了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即通过社会交往活动所建立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精神世界,即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基础上,通过精神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世界。

(2)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创造了“人化自然界”。被人类活动所改造了的自然物,成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成为人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直接依靠这种“人化自然界”而生存。

(3)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人们通过社会交往活动发生社会关系,并建立起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形成人类社会。人们只有依靠社会力量才能使自然界发生“人化”。

(4)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生产活动形成了人们的主观世界,有了主观世界,人们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2、人类世界的基本特征

人类世界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因而它就具有不同于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其基本特征如下:

(1)人类世界具有“人为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是自然的、自发的;人类世界的一切存在和变化都是人为的、自觉的。因为人类世界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是依靠人类的实践活动形成的。

(2)人类世界具有“为人性”。人是人类世界的目的,人类世界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创建的世界,是以人为核心所建立的“为我性”关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才是自由的;自然界没有目的,也不以人为目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人类世界具有“组织性”。这里所说的组织性,必须结合以上两个特征来理解,人类世界是人们自觉地组织起来的世界,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主动建构的世界。因此,人类世界的组织性不同于自然界的结构性,因 为它具有人为性和为人性。

以上特征说明了人类世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依靠人的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这里所说的现实基础,一是指直接根源,二是指物质原因,即实践是人类世界发生和存在的直接的物质的原因。

(1)实践活动首先造成了自然界的分化,使自然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成为“人造物”,即“人化自然物”,一部分仍然是自然存在物,即“自在自然”。人造物、人化自然物、人化自然界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这是由实践活动直接创造的。实践活动还是“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相统一的基础,通过实践活动,“自在自然”不断地转化为“人化自然”。

(2)实践活动还造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分化,把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以人类社会的形式和力量独立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由实践活动直接创造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的基础也是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自然界才能成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条件。

(3)最后实践活动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划分,形成了人类独自具有的意识或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它是由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人类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产生意识,形成精神世界。在实践活动中,人们的主观世界才能不断地接近客观世界,达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唯物主义,但它是辨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涵盖了辨证的和历史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观点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

1、实践唯物主义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它还坚持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的辨证观点,要求人们辨证地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这两个观点都包含在实践观点之中了,因为实践活动既要 16 求人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求人们根据主观设想行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发挥能动性。

2、实践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贯彻了唯物辨证的观点,它既承认社会历史也是一种物质运动,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意志对社会历史具有能动作用。这两个观点也包含在实践观点中,因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形成了社会历史运动及其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也发挥和实现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意志。

3、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但他更进一步认为,只有实践活动才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条件,实践活动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根据。只有用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才能正确认识人类世界,改造人类世界,推动人类世界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不仅是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更理想更美好的人类世界。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应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物质进化程度的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形式,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反应形式,它源于低级的反应形式,我们把这种高级反应形式称为反映。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资料,人们把意识看作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由最低级的反应形式逐步进化的结果,这个进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非生命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直接刺激感应性。(2)第二个阶段是从低等生物的直接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

(3)第三个阶段是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到人类的意识活动。人的意识和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有本质的不同:首先是物质基础不同;其次 是反映形式不同;再次是反映内容不同;最后是反映功能不同。因为意识还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意识虽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但却不是自然而然的东西。自然进化只为人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这是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人类意识的产生还需要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它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意识产生的社会根据。

(1)物质生产活动使意识的产生不但成为必要,而且也具有可能。人类的生存方式要求人们的反映形式必须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必须进化为人的意识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也能够产生高级的反映形式。

(2)社会交往活动使语言的产生不但成为必要,而且也具有可能。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产物。没有社会和社会交往,就不可能有语言,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意识。

(3)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类人猿的动物脑进化为人脑,有了人脑,意识的产生才有了物质基础。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不仅是量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质上的。这种质的区别是由社会实践活动造成的。

(2)意识产生的生理过程和机制。人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现象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意识活动的生理过程和机制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人脑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的过程。

(3)人工智能的创造和使用,一方面证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成功地模拟了人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它 的产生不仅仅是人脑中所发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过程,我们不应该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产物,只能把意识看作是人脑具有的一种机能。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1)人脑具有意识的机能,这个机能的实现即意识的产生,必须有客观世界对人脑的刺激和人脑对它的反映。人脑是意识发生的生理基础,客观世界才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2)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而存在,因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加工改造的原料则是客观的,即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们的形式都是主观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

三、意识的功能

1、意识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它有十分复杂的结构。从高低层次看,有潜意识和显意识之别,在显意识中又有感性和理性的区分;从反映的领域看,有认知、情感和意志,认知向外,情感指内,意志把内外结合起来,直接控制人们的行动。

2、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的行为中、在人的生理活动中、在对客观世界的变化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意识使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2)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可以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3)意识支配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造客观世界。

3、正确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坚持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既反对机械唯物主义抹杀意识能动性的观点,也反对唯心主义夸大意识能动性的观点。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实践唯物主义观点,这种世界观变为方法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要坚持作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不尊重和遵守客观规律,就不可能作到实事求是;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就不可能认识客观规律,也就难以作到实事求是。

第二章

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一、知识点

1、识记

(1)朴素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物质(4)运动(5)静止(6)时间(7)空间(8)实践(9)意识

2、理解

(1)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5)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6)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关系(7)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8)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二、难点

1、列宁的物质定义

2、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三、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思考练习题

一、解释概念

1、物质

2、运动

3、静止

4、时间

5、空间

6、实践

7、意识

8、人类世界

二、区别范畴

1、运动和静止

2、时间和空间

3、人类世界和自然界

三、简答问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5、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6、为什么说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7、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和功能

四、论述问题

1、试述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2、试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割裂它们的关系会导致什么样的错误观点。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思维方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辩证法的本意是通过论辩揭露对方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论辩术;后来引申为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学说。

2、形而上学的本意是哲学,即研究超验对象的学说;后来演变为和辩证法相对立的发展观,即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学说。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状态的学说,在这个问题上它们是对立的,具体说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相互对立:

(1)辩证法是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存在状态。

(2)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存在状态。

(3)辩证法肯定矛盾的存在,用全面的观点思考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用片面的观点思考世界的存在状态。

二、辩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

古希腊的辩证法思想。(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说。)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古老的阴阳八卦说;五行说;矛盾概念)

2、近代唯心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康德的二律背反,黑格尔的辩证法学说)

3、现代唯物辩证法

三、辩证法存在的基本形式

1、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具有的辨证法,这是辩证法的自在形式。这种辩证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成为推动客观世界辨证运动的客观力量。

2、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这是辩证法的自觉形式,是以人的认识和概念的辨证运动形式而存在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的高级形式就是概念辩证法,它是人们把握客观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3、实践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是人用运概念辩证法把握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后,以自己的活动改变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在人的活动中,形成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社会与自然,自由与必然等矛盾,人的活动就是在这些矛盾推动下,不断解决这些矛盾的辩证过程,贯串与这个过程中的辩证法就是实践辩证法。因此,实践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古代朴素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简单描述;近代唯心辩证法是对主观辩证法的自觉总结;现代唯物辩证法是实践辩证法。这是辩证法的合理形态。)

四、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1、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辨证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辨证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这种客观普遍性可以从下面两点来理解: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2)整个世界以及每个事物都是由无数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为了正确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状态,我们在把握普遍联系原理时,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等等。

3、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必须用条件性和整体性的原则认识事物。条件性原则就是把事物放在一定条件下加以认识的原则,也可以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把事物当作由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 23 体的原则,这种原则着眼于事物的内在联系。

五、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的普遍联系必然引起永恒的运动和变化,在世界的运动和变化状态中存在着一种前进上升的趋势,唯物辩证法把这种趋势叫做发展。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来说明世界的这种存在状态。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是事物的新陈代谢,是事物的质变。(2)发展是事物由低级阶段到高低阶段、由简单向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3)发展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辨证运动过程。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告诉我们,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这条规律要求我们坚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新生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具有新的生命力的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生事物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事物。

六、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和核心

1、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由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基本范畴和辨证思维方法构成的。

2、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是贯彻于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所有范畴的中心线索;是辨证思维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解和掌握所有辨证思维方法的钥匙。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 和量的规定,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是有限度的存在。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和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量是同质事物相区别的外在规定性;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由事物的质所确定的量的变化范围或数量界限。

2、量变是事物存在期间的变化,是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产生和灭亡的变化,是间断的显著的变化。量变意味着事物的存在和成长;质变意味着事物的非存在和转化。因此,量变和质变是两种对立的变化。

3、量变和质变又是辨证统一的,它们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就是质量互变规律。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是新的量变发生的前提。

(2)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质变的情况;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扩张现象。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产生新量变。如此循环,形成不断地新陈代谢过程,质量互变规律就存在于这个过程之中。

4、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在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规律的内容,如果人为地割裂二者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就是这样的错误观点。

5、学习质量互变规律,掌握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既要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又要反对右倾保守主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

1、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自身的矛盾推动的,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辨证矛盾。辨证矛盾是标志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要理解辨证矛盾,就必须进一步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性质;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除、相互否定、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寓于矛盾同一性之中,矛盾同一性以矛盾斗争性为前提。割裂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 25 争性的辨证关系,就会歪曲辨证矛盾,或者导致绝对斗争性,或者陷入抽象同一性。

3、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掌握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一分为二”或“两点论”的方法分析问题。

4、矛盾的存在又是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认为:每一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点;事物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上的矛盾也都有其特点;简单事物中的矛盾双方各自的地位不同,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别;复杂事物有两个以上的矛盾,由于矛盾地位不同,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由于每个事物的性质不同,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就必须不同。掌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和“重点论”的方法认识和处理矛盾。

5、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被矛盾普遍性所规定,二者不可分离,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掌握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学会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避免犯“折中主义”和片面性的错误。

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精髓,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矛盾的不同方面在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我们把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称为肯定,把处于被统治地位且同事物性质相反的矛盾方面叫做否定。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不可分割,但否定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唯物辩证法着眼于事物的发展,所以更看重否定的作用。

2、唯物辩证法对否定的理解是辨证的,是以肯定和否定的辨证统一关系为基础的。这种辨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它物的否定;是单纯 26 的否定;是否定一切。

3、掌握辨证否定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辨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4、事物由于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必然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否定之否定就是概括这个过程的哲学范畴。这个过程具有规律性,就被称为否定之否定规律。

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周期性。内容是:(1)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趋势,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由低级阶段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

(2)指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路径,即事物发展的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曲折过程。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趋势和曲折性道路是辨证统一的,即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曲折性道路,才能实现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前进上升运动;事物的发展只有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道路才能被称为曲折性道路。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错误观点。

6、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规律,只有正确理解这个规律实质和存在的原因,才能坚持它的客观普遍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展开和体现,只有抓住矛盾运动规律,才能真正懂得否定之否定规律。

7、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在对待社会发展和人生道路问题时,才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意识道路是曲折的,磨炼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第三节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1、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普遍联系称为因果联系。在事物的因果联系中,我们把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而把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显然,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先因后果是原因和结果的明显区别,但引起和被引起则是原因和结果的本质区别。

2、原因和结果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原因和结果相互包含,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

3、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否定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的主观唯心主义,也要反对把因果联系神秘化而宣扬神学目的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提前,把握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预见未来,正确地提出行动目标。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出现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这是两种对立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掌握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既要发现必然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尚未实际存在,但能实际存在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存在性。

2、可能性范畴比较复杂,应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抽象可能性和现实可 28 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和小的可能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是: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就没有现实性;可能性是孕育在现实中的发展趋势,没有现实性就没有可能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可以变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

4、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告诉我们,一定要立足于现实,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同时还要放眼未来、树立理想,争取把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脱离现实的理想是空想;没有理想而忙于现实是事务主义者。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事物的结构或表现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没有内容的形式是空洞的形式,没有形式的内容是一堆要素;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和形式的区分是相对的。

3、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形式可以容纳或表现不同的内容;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旧形式可以服务于新内容;旧内容可以采用新形式。

4、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注重内容的决定作用,根据内容选择形式,反对脱离内容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形式的反作用,利用适当的形式巩固内容、促使内容的发展,批判忽视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现象和本质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或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有抽象本质和具体本质之别。现象是个别的、易变的、外部的东西;本质是一般的、稳定的、内在的东西。

2、现象和本质的辨证统一关系是:本质寓于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即随着认识的发展过程,人们由现象进到本质、又由本质回到现象。

3、本质和现象的对立,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的,本质和现象的辨证统一又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的,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是科学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

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和演绎

1、归纳是思维由个别的经验认识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认识的方法;演绎是思维由一般的理论认识下降到个别的经验认识的方法。归纳和演绎是两个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

2、辨证思维要求把归纳和演绎两个相反的思维方法统一起来,因为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的大前提;演绎又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就无法确定归纳的目的和方向;在现实的思维活动中,归纳和演义是相互补充,不可分离的。

二、分析和综合

1、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组成要素、并对其组成要素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组成对象的要素结合起来,并对这个结合起来的整体加以研究的方法。一个重在分,一个重在合,二者相对立。

2、辨证思维要求把分析和综合统一起来,因为分析和综合是相互依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又是分析的前导。分析和综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抽象和具体

1、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些属性抽取出来、并舍弃其它属性的逻辑方法;具体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抽取出来的各种规定性综合起来,形成思维中的具体。

2、思维活动由感性的具体经过理性的抽象,才能由现象进到本质;由理性的抽象经过理性的具体,才能由抽象本质进到具体本质,达到理性具体。因此抽象和具体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法,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具体;而没有具体,抽象就是片面的认识。

四、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1、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逻辑指的是理论体系的内在关系;历史一方面是指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

2、科学的理论体系首先应当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但这种逻辑体系的建构不是单纯的概念演绎过程,而是按照研究对象自身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特别是在总结概括了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发展史之后,才能建立起正确反映历史的逻辑体系。

3、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是理性认识依靠逻辑力量能动地再现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因此,理性认识的逻辑不可能简单地描述历史事实和过程,而是要抓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或本质关系。这样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就不是完全的一致,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一、知识点

1、识记(1)辨证联系(2)形而上学(3)辨证否定(4)主要矛盾(5)矛盾同一性(6)矛盾斗争性(7)矛盾普遍性(8)矛盾特殊性(9)否定之否定(10)量变(11)质变(12)矛盾(13)发展

31(14)肯定(15)否定(16)原因(17)结果(18)内容(19)形式(20)现象(21)本质(22)归纳(23)演绎(24)分析(25)综合(26)抽象(27)具体(28)逻辑(29)历史(30)必然性(35)偶然性(36)可能性(37)现实性(38)辩证法

2、难点

(1)矛盾同一性(2)否定之否定

3、重点

(1)矛盾特殊性

(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第三章

思考练习题

一、解释概念

1、辩证法

2、形而上学

3、辨证矛盾

4、辨证联系

5、辨证否定

6、主要矛盾

7、矛盾特殊性

8、矛盾普遍性

9、否定之否定

二、区别范畴

1、量变和质变

2、原因和结果

3、现象和本质

4、必然性和偶然性

5、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

6、抽象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

三、简答问题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那些

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4、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5、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和实质

四、论述分析问题

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并用这个关系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2、运用辨证否定观,分析和批判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错误观点。

3、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并指出这对范畴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过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从活动的角度看,意识和认识是相同的,意识活动就是认识活动。在第二章我们分析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明确了意识的发生既不能离开人脑这个生理基础,也离不开物质世界这个客观内容。在本章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揭示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认识和实践构成了认识论中的基本矛盾,实践活动是认识活动发生的最切近的现实基础。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脑直接从物质世界得到的反映只能是动物式的被动感受,这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不可能是人的认识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发生的反映,才是人的认识活动。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看作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因为:(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认识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且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被实践活动纳入到人的观察和思考范围之内的客观世界。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机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扩大了人际交往,加强了社会交流,促进了语言的发生,34 使人的认识可以超越个人经验的狭隘性和直观性,为认识活动的发生产生了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直接来源。在理解这个观点时,必须搞清三个关系:一是认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二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三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积累了新经验,创造了新手段;也为认识的发展锻炼了思维能力。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但获得真理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践活动的成功。因为人类只有在成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这个观点在后面还要详尽论述,此处从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实践在认识中处于首要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抓住实践才能正确地理解人类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简称为实践论。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依次递进的问题需要回答:首先是世界能否被认识?其次是世界怎样被认识?最后是世界能否被正确的反映?对这三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认识论中不同的哲学派别,形成了对立的认识路线。

2、在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可知论,由于在认识论中引入了实践观点和辩证法思想,驳倒了不可知论,因此,它是彻底的可知论。

3、在世界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反映论 35 的观点,批判和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4、在世界怎样被正确反映的问题上,存在着直观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这种反映论认为,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解决认识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回答。理解这个本质必须把握三点:一是认识内容的客观性;(唯物反映论)二是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实践认识论)三是认识过程的矛盾性。(辩证认识论)

四、反映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引入了认识论,才使它的认识论成为能动的反映论。现代思维科学的成就进一步揭示了,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的过程。这更证明了能动反映论的正确性。2、20世纪50年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信息论的诞生,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成为人们研究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概念。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信息要靠能量传递,靠物质才能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信息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态、属性等表征。

3、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实际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体现在对客体所呈现的信息要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客体的全部信息,也不是把所选择的信息原封不动地移入头脑。

4、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有本能选择和自觉选择的区别,人们的感官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本能的,这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选择机制。而人脑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则是自觉的,它是根据人的需要、意志、兴趣等主观愿望所作出的自觉选择。

5、主体对所选择的信息必须进行重组,即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把所选择的新信息建立在这个结构中,使它和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这样就会发生双向的

变化:一方面是所选择的信息被同化;另一方面是原有的知识结构被改变。这种双向的变化引起了知识结构的重新建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重构。

第二节

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在这对矛盾的推动下,认识的发展过程必然发生了两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是第一次;由认识到实践是第二次。

2、实践活动既是客观的物质活动,也是人们的感性经验认识活动。因此,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又表现为认识活动内部的矛盾,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矛盾。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3、感性认识是依靠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即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它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征,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基本形式存在。

4、理性认识是依靠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征,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形式存在。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成分,理性认识中存在着感性认识的因素;在实践基础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可以发生转化。这种相互转化实现着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6、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实现这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大量的反复的感性经验认识是实现飞跃的基础。

(2)必须用运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是实现飞跃的途径。

(3)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回到新的感性经验中去。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但实现了认识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检验、修正、丰富和补充理性认识。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4)理性认识能否成功地指导实践,首先必须是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只能

导致实践的失败。

(5)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因为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理论要回到实践,就必须让群众自觉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活动。

(6)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因为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实际对象是特殊的、具体的,而理论则是普遍的、抽象的。普遍的理论只有和特殊的实际对象结合起来,才能成功地改变对象。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关系,是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根据,割裂二者的辨证关系必然导致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二、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1、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存在着规律性,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认识过程中的体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中有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认识发展过程是由实践和认识的矛盾推动的,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使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2、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对于一个简单的事物来说,经过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就基本完成了认识的任务。但对于较复杂的事物和整个世界来说,认识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每次循环都把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3、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源于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实践活动虽然是客观的活动,但却是经验性的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获得的经验认识具有狭隘性和表面性。因此,必须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但它却是主观性的东西。只有把理性认识下降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理性认识,才能相对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

4、彻底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必然使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周期性循环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和认识只能在具体的条件下达到历史性的统一。因为,人们的认识总是受到客观事物的发展程度和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要想二者最终统一,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就

等于取消了认识过程。

5、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统一,只能统一于实践,实践是认识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把理论认识统一于实践活动,落后于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会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保守力量,超越于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盲动冒险错误。

6、认识的辨证发展规律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过程。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变为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

三、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意志、情感、幻想、想象和直觉(即顿悟或灵感)。这些非理性的因素类似于感性认识,但又不能等同于感性认识,它们在人类认识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意志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控制等作用。生存意志推动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对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起着定向作用,为了生存人们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下降到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意志控制着人们排除一切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没有意志的作用,认识过程不可能顺利进行。

3、情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激励、兴趣和献身等作用。人类有来自动物遗传的对外界感知的特征,但要把这个特征发展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却十分艰难。要完成人类的认识活动必须有情感的激励和鼓舞;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甘情愿地献身精神。离开情感,人的认识过程就无法进行。

4、幻想、想象和直觉是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认识不可能机械地按部就班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幻想和想象,更需要直觉的顿悟和灵感的一闪。而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人们的幻想、想象和直觉地帮助才能完成。

5、因此,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是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和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这个过程人们认识得还不是很清楚。但必须重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

的作用,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

四、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这种认识论把认识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化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特别是用“实事求是”的典故给以中国化的解释和发挥,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个理论创新。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实的道理。

2、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

3、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本性的不变性。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或正确的认识,它同谬误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当新的真理代替了旧的真理时,不能因为真理的发展就把旧的真理看作是谬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这个本性不会因为真理的发展而改变,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或不变性;二是指真理内容的完全正确性。对客观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是人 40 类认识的最终奋斗目标,人类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和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也说明了人类能够趋近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可变性。真理的内容是具体的,是一定条件下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对象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发展意味着这些条件、主体和客体的改变,从而真理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二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全正确性。在真理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显露出来,从而表明这些真理内容的正确性是不完全的、近似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和渗透,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来实现;无数个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4、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它,马克思主义真理又是相对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1、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观点,还必须正确理解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和真理相对立,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的发展过程存在着真理和谬误的矛盾斗争。

2、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它们的辨证统一关系是:(1)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在于,真理是具体的、全面的、发展的;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原因在于,谬误是真理认识的前导,批判谬误可以发现真理。

(3)在真理的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修正错误,利用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真理。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符合,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因为实践是把主观变为客观的活动,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2、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要求,把实践标准看作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惟一性、至上性和绝对性,即惟有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局限性、历史性和相对性,即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3、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它不能说明道理的真实性。

五、认识的价值性问题

1、人类的认识活动不但要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而且还要判断客观世界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进行价值性的评价。没有真理性的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失败;没有价值性的评价,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目标。

2、认识的价值性就是指认识过程中的价值评价,价值评价不是真理性认识,而是价值性认识,或者是认识的价值性。它是认识主体根据自己的愿望、需要、利益等主体性标准,对认识对象做出是否有意义的判断。

主体按照自己的判断确定行动目标。

3、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价值是客观满足主体需要而得到的肯定性评价。显然,这是两个不同标准、不同作用、不同指向的认识活动,但它们又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于人类认识活动过程之中。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活动,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又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为归宿。

4、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辨证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活动既是一个合规律性的活动,又是一个合目的性的活动。合规律性要求认识的真理性,合目的性要求认识的价值性。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

第四章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一、知识点

1.识记(1)认识主体(2)认识客体(3)感性认识(4)理性认识(5)客观真理(6)绝对真理(7)相对真理(8)唯物主义反映论(9)唯心主义先验论

(10)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11)经验论(12)唯理论(13)真理(14)谬误 2.理解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2)认识的本质和反映机制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4)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43(5)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条件和意义(6)认识辨证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7)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9)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0)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11)真理和价值的辨证关系

二、难点

1.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重点

1.认识的本质

2.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一、解释概念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3、客观真理

4、绝对真理

5、相对真理

6、反映论

7、先验论

8、能动反映论

9、真理

思考练习题44

二、区别范畴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3.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 4.认识的真理性和认识的价值性

三、简答问题

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简述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及其条件 4.简述认识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 5.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7.简述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关系

四、论述分析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并用这个原理分析批判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并依此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

3.试析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中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章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人类社会的生活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因为人类社会不但有物质生活,而且还有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因此,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混乱的,它一方面用自然条件或自然人性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居住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了人的心理和性格,人的心理和性格又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制度,这是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另一方面它们又用人的意识说明社会的发展变化,认为人的意见支配着世界,这又滑向了唯心史观。

3、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唯心史观有两种主要表现形态:一种是把社会本质神秘化的神学历史观或宗教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用超自然和超人类的神秘力量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种是把社会本质精神化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绝对精神、理性、意志”等精神性力量推动的。

4、无论是自然主义历史观,还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他们共同的错误是没有看到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唯物史观把实践看作是社会的本质,这里所说的实践首先是指物质生产活动。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物史观“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2、首先,实践活动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一切其它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之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3、其次,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形成的根源。物质生产活动使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人和人之间建立起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4、最后,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决定力量不在自然界,也不是神秘的力量,而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力量。人类自身的活动包含精神力量,但不能归结为精神力量。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实践活动最终推动 46 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

三、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

1、实践作为社会的本质,还可以从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中来理解。社会有机体概念源于生物学,一方面说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能够进行自我更新的存在物。

2、在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过程中,实践活动起着决定作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工具的更新,引起了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的更新;而生产方式的更新又引起了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导致社会意识结构的更新。

3、社会意识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更新反作用于生产方式,促进生产方式更进一步的发生更新。人类社会就在这个不断进行的更新过程中实现着自我发展和完善,这个自我更新机制的起始点就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1、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2、要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首先必须分析生产力的构成和特点。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能力,是社会改造和控制自然以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力量。

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比较复杂,除了基本要素外,还包括教育、管理、科技等要素。

4、生产力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能量和物质变换中所形成的一种力量,在这个变换过程中,人一方面必须付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另一方面人作为主体又能动地借 47 助于自然之力来改造自然。因此,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力被内化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过程。

5、因此,生产力首先具有属人性的特点。它是人的一种生产能力,它存在于人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其次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的特点。个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只能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只有在社会活动中实现人和人、人和物的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现实的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再次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特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物质要素,生产力的实现过程是客观的经济活动,生产力的最后结果是物质财富;最后生产力具有历史性特点。生产力随着劳动者的经验积累、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我们要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为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可以把它看作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它本身直接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我们所说的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要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就必须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3、现代生产活动就是应用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的活动,因此,只有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且成为第一生产力。

4、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的是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首先科学技术决定了现代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其次科学技术决定了现代劳动资料的性能和状况;再次科学技术决定了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最后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力整体的水平和发展程度。

5、当代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当作兴国的战略来看待。

三、经济结构和阶级

1、广义的经济结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人和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利益关系。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包括物质利益合作关系和物质利益分割关系。

2、所谓物质利益合作关系一方面是指,在具体的个别劳动过程中,人和人之间进行的劳动能力的交换或合作,这种合作关系才能把一个具体的劳动产品生产出来;另一方面是指,在整体的社会劳动过程中,不同劳动产品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劳动产品的交换或合作,只有这种合作才能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3、所谓的物质利益分割关系一方面是指,在经济活动进行之前,首先要明确物质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就是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在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对劳动产品如何进行分配,这就是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4、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上面所说的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其中交换关系属于人和人的物质利益合作关系,而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则属于人和人的物质利益分割关系。

5、此外,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至少存在着三种生产关系,有以往社会残留的生产关系,也有未来社会萌芽状态的生产关系,还有决定现实社会性质、从而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所说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该社会的一切生产关系。

6、认识一个社会的性质,必须抓住社会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该社会的性质,并支配其它的生产关系。在这个生产关系中还应进一步抓住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唯物史观用这个理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未来公有制社会,并根据私有制社会的所有制特征,把私有制社会进一步划分为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7、社会经济结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和生产力相联系,成为生产力实现的社会形式,即依靠经济结构把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另一方面,它和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意识结构相联系,成为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8、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于是也就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关系有内在联系的社会现象,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阶级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划分的不同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49 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有阶级就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它表现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结构及核心

1、社会政治结构是由社会管理机构演变来的。原始社会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机构是氏族或部落大会,日常事务由酋长负责处理,氏族或部落的成员都能参与社会管理。

2、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管理机构脱离了社会全体成员,演变为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构,即国家。因此,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物质设施。

3、政治法律制度是由统治阶级对社会各阶级的权利和义务所作出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它以宪法和具体的法律规定要求社会各阶级按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活动。

4、与政治法律制度相配套的物质设施是指,政治组织机构(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司法机关等)从政人员(政治组织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强制设施(法庭、法场、监狱等)。这些物质设施是制定、执行和落实政治法律制度的现实力量。

5、社会政治结构是人和人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结成的政治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政治关系实际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因此政治结构的实质和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即统治权问题。那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那个阶级就成为社会的统治者。

6、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因此,政治结构就是经济结构的集中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政治结构,而政治结构对经济结构起保护和服务作用。唯物史观把政治结构称为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1、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要理解政治结构,就必须搞清楚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阶级产生过程中发生的权力转移现象。随着阶级的产生,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阶级就把社会权力变为自己的统治权力。因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根据,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

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唯心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是第一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客观世界是人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自我理解:人产生的为主观,非人产生的为客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时代精

神的反应,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四、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联系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以前就有唯物主义、有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为人名服务、与时俱进、共产主义

所谓原理是指:①概念的含义

②概念之间的关系

③理论意义或方法论意义

在答题时有两个答法: 【① ② ③】或【① ③】 物质 = 客观 = 客观实在 = 客观存在 辩证法:全面、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恩格斯的物质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意识的含义: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 先有物质后产生意识且物质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 意识是人独有的 =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否认物质犯唯心主义错误 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错误 运动 = 变化 = 过程

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化起直到思维。否认相对静止犯相对主义诡辩论错误 实践最大的特点是创造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 意识在内容上客观在形式上主观 本原:世界万物有他产生最后复归于他。

唯心主义的错误有:否认客观、实践 第二章

(一)唯物论总结

五观:物质观(4)、意识观(5+15)、运动观(6.1+6.2)、时空观(6.3)、规律观(14)五系:物质和意识的的辩证关系(8)

实践与人的辩证关系(10)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11-12)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16)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18)两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7)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13)一原理:世界物质统一原理(9)

第二章

(二)唯物辩证法总结

一个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实质与核心(25)

两个特征:普遍联系(的特征19-20)与永恒发展(的特征21-22-23)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26--30)

质量互变规律(31-32)

否定之否定规律(33-34-35)

辩证思维(认识)四对方法(39):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五队范畴(24【1--5】):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六个环节:5对范畴 + 整体与部分(事务联系和发展的6个环基本节)主客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主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增强能力:学习辩证法的目的是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第三章 认识论总结

认识论的前提:区分主客体(1-2-3)

认识论的基础:实践(4-5)

认识论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6-7-8)

认识论的过程:两次飞跃,无限反复(9-10-11-12-13-14)

认识论的结果:真理与谬误(15-16)

认识论的标准:实践(17-18)

认识论的好坏:价值(19-20-21-22)

认识论的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自由(23-28)

第四章 唯物史观总结(1-2-3-4-5)

一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4)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运动规律(5---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运动规律(9---12)三对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特性(13---16)

统一性和多样性(14)

必然性和选择性(15)

并进性和曲折性(16)四个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28---37)

社会历史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29)

人的本质 = 劳动 + 社会关系(3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1-32-33)

杰出人物或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特殊作用(34---37)五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7-18)

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9-20-21)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2-23)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24)

科技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5-26-27)

第五章、第六章合起来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懂得四个一,学会三个二。手中就有钱,有钱就投资。资本十三论,政经就搞懂。懂得四个一:

一个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

一个规律:价值规律(8)

一个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9)一个理论: 学会三个二:

二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2)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3)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手中就有钱:货币(6-7)资本十三论:

劳动商品论(15-16)

生产两重性论(18-19)

不变可变资本论(22)

资本积累论(27-28-31)

资本循环论(32)

资本周转论

(33)

资本主义工资论(35)

平均利润论(36)

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论(40---44)

剩余价值论(20---26)有机构成论(28-30)社会再生产论(34)

矛盾危机论(38-39)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

一、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4个原理)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观: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原理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

1、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原理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原理

四、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第二部分:认识论(3个原理)※原理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原理二:真理的属性原理

世界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原理

三、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认识运动规律)原理

世界观: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3个原理)※原理

1、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世界观: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具有多样性.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不是无能

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原理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①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统率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制约整体;整体制约部分;有时,关键的部分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③在一定条件下,整体与部分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使整体的发展。

原理

3、系统优化的原理

世界观: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二)发展观:(7个原理)原理

1、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原理2: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观: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我们应反对用静止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原理3:内外因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原因)

世界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而事物的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反对:反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原理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

世界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原理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

世界观: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要学会优化结构;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原理

6、辩证否定观原理

世界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原理

7、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世界观: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

★创新的意义: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三)矛盾观:(7条原理)

※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世界观: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

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方法论: 要一分为

二、全面看问题;坚持两点论。

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原理

2、矛盾的特殊性

世界观: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原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世界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遵从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秩序,从特殊性中总结出普遍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解决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原理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世界观: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这一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要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原理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世界观: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反对。原理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

世界观: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方法论: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原理

7、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界观: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法(一分为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即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历史观部分原理(3条原理)※原理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重大阻碍作用。

方法论: 从客观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原理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

世界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方法论: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原理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世界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坚定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路线。

反对: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第二部分:价值观与人生观部分原理(4个原理)

※原理一: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人的价值原理)

世界观: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

基本前提和条件。

方法论: 树立正确价值观,在劳动和奉献(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中创造价值。※原理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世界观: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凡是符合发展规律,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三: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世界观: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劳动和奉献。人生价值实现还需要主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即: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方法论: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原理四: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原理

世界观: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

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2010.09.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哲学教研组制定)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根本特征。主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发展史上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变革,与旧哲学在研究对象、内容和社会作用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学习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2、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二、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身、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仅日益扩大和加深了对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的认识,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具体科学,而且还在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整个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升华为一定的世界观,不能称其为哲学。而哲学是由哲学家把一定的世界观运用一系列哲学概念、范畴,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原则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用哲学世界观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从总体上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而一定的方法论又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并影响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回答的问题不同。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是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这表明,它们是相互区别而不能相互代替的。同时,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门具体科学,它以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否则,哲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哲学又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普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是承认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也可称为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是一种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所有唯物主义者和大多数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不可知论是否认人们有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的哲学学说。在哲学史上,只有少数哲学家主张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人们可以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对第一方面的回答决定了哲学的路线和方向,它是解决第二方面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解决了第一方面,才能科学地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而只有正确地回答了第二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第一方面的原则、方向得到彻底贯彻和落实。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演变

在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经历三种历史形态,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奴隶社会的古希腊和殷周之际的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形成以前的唯物主义,都属于这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奴隶主民主派和新兴封建主阶级 的思想武器。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形成于16——17世纪,在18世纪达到发展的高峰。它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变革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要求,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发展的第三种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称之为“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迄今为止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

唯心主义的流派名目繁多,但就其对精神、意识的来源和特性的界说而言,可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是一个,即都把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物质看作第二性的现象,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违背科学的。

3)哲学的党性

列宁指出:哲学“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其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365页。)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尽管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吸收对方某些思想资料和个别观点,但在思想体系上是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坚持唯物主义,必须批判唯心主义。对于唯心主义的任何容忍和让步,都是缺乏党性的表现。

3、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地位

哲学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哲学依赖于文化,是各种文化形态精神的凝结。

哲学作为文化的灵魂地位,还在于它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世界观的指导作用。首先,哲学为其他各种文化形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没有发达的哲学就不可能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思维不满足于科学显示的经验直观和实证思维,而是要寻根究底、瞻前窥远。正因为如此,哲学就能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头等智慧”教人们善于处理自己同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善于超越现实,创造理想的对象世界。第二,哲学具有独特的批判功能。哲学是一种文化,又是意识形态,是属于一定阶级的理论体系。因此它给文化提供一种价值导向,并以批判的态度做出善恶分析和真假判断。哲学往往作为信念之根据,理想之基础,从而也作为价值观念的根据对人们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第三,哲学的作用还在于塑造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信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由民族文化传统孕育而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根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决非偶然,它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自己是解决资本主义矛盾和变革社会的现实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

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一系列新发现,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三大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它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特别是批判继承了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秀传统,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

3)马克思、恩格斯是科学哲学的创始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是上述条件的必然产物,又是马克思、恩格斯献身革命,在实践中艰难探索和创新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出身不同,但他们在青年时代都确立了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崇高理想,在实践中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这种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是他们于1842年以后在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和艰难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运用自己渊博的学知重点研究历史观问题。通过对现实世界和各种唯心主义的批判,重新审查并深入研究了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基础性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地继承和综合人类文明遗产,而是马克思、恩格斯依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针对新的实际所进行的巨大的理论改造和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大成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实践性、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观引入哲学,并把它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强调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它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给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创新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之所在。哲学创新的实质是在实践中探索和把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回答时代相关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集中体现和内在要求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所谓与时俱进,就是指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从而与时代进步的方向保持一致,促进社会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这正是唯物辩证法的真正含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创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开放性的科学理论,它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冲破重重思想枷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大基本问题,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1)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了思维客体的变化,一系列的新对象、新领域、新课题涌入人民呢的思维活动领域,构成了全新的思维客体,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的能力,现代的科学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概括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果、新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2)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生产力和迅速发展将引起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管理方式及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会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研究作为新一代生产力的高科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人文因素,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生命伦理、生态伦理和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真研究和概括必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正确理解看待现代西方哲学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重要的。

1)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派别及其实质

现代西方哲学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欧美各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总称。它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的多元化哲学,属于现代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当代,现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潮,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它们分别以不同方式反映着当代人类所突出面对的科学问题和人的问题。

2)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和大胆借鉴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不仅超越了传统的近代西方哲学,也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当作其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现了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它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只关注建立新的哲学体系。而是促进社会改造,坚持面向实践和未来的开放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有本质不同,它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对此我们要有坚定的立场和信念。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能够发挥指导作用并取得了胜利有其历史必然性。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来学说,而是一种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世界性理论。因此,中国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普遍性决定的。其二,综观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选择,始终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真正道路。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救中国的历史选择。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生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实践的证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

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种中国形态,是被公认的中国化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造性发挥和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末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又一次飞跃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不仅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思想路线,而且还把“与时俱进”的精神上升到了哲学高度,赋予哲学内涵,由此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哲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更自觉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首先,能帮助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精神实质并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第三,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理论思维就是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研究少走弯路的必要条件。我们从事各项科研工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探索事物的本质,发现规律。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和根本方法。邓小平指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是对这一根本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深化。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的:

这一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要求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深刻认识实践是人把握世界的环节;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提高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的自觉性。教学重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具有特定的哲学含义,要深入理解。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内涵以及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对旧哲学实践观点的真正超越。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列宁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新成就和人类实践的新经验,给哲学物质范畴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他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被意识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既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又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它既包括物体位置的移动,也包括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还包括人类的思维运动。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础;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的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也承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但是,这种静止不是绝对不动,永恒不变,而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过程。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3、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只有以时间和空间为形式才能存在和进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任何事物自身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展现为事物的时间持续性和发展的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就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它与其它物体都有前后、左右、上下的排列次序。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4、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深化了对物质的认识 1)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是机械的、呆板的同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物质的存在形态又表现为一定层次的存在。物质世界是一个多样化、多层次的物质世界。

2)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及其哲学意义

随着自然科学对物质探索的深入,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从单纯追求物质结构基元的古典原子论,发展为探索物质结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复杂多样的现代物质无限可分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1)实践的本质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对旧哲学实践观点的真正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这一定义准确地揭示了实践活动的本质,突出了实践的特点。正确理解这一定义的含义,有助于其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实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具有自己鲜明的特性: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功能

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探索或改造的对象的总和。实践手段是指实践主体在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手段三个方面综合作用而构成现实的实践活动。具体说,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运用实践手段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它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

第一,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第二,实践优化主体的功能。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所以,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实践成为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其次,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 存在物”。再次,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最后,人的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本身。

3、实践是人把握世界的环节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在世界又叫自在自然、天然自然,其含义有二:从时间上看,它是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从空间上看,它属于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社会以及“人化”了的自然界。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实践作为一个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起着中介作用。人对物质世界的现实把握和改造只能通过实践来实现。在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活动中,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体现人的能动特点的实践环节。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1)意识的起源

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自然的物质世界中,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决定性的环节:第一,由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人类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因而也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劳动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而意识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2)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揭示:从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它的内容来看,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一方面,就意识的形式来看,它是主观的。另一方面,就意识的内容来看,它是客观的,意识所反映的内容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3)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智能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而人工智能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让机器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机器就被称为智能机器。但是,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 并论,更不应得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的结论。

2、意识的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所谓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第一,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第二,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过程的调节作用。

3、世界的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

1)实事求是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必然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但又不归结为其中的某一形态或层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即统一于最一般的共性——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既然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统一于物质,那么,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也无论是从事任何工作和遇到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要正确把握并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六大把思想路线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对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即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核心”、联系和发展两个总特征、三条基本规律和五对范畴等基本理论,使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唯 物辩证法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学会用辩证思维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一、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及实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质量互变规律,又称质变量变规律,是在事物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所谓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联系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

2)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是普遍的,但各个具体事物因情况、性质和条件的不同,联系的形式也不同。

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的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等。

3)普遍联系与系统论

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现代系统论和系统科学的产生,就是普遍联系的思想走向具体化、定量化的一个重要成果。这表明,人类对世界普遍联系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按一定方式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又是永恒发展的辩证过程。唯物辩证法联 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密不可分的。

1、发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事物的发展同联系一样,也是客观的、普遍的。发展的客观性表明物质世界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矛盾关系所决定的,发展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特性,不是主观随意的,它表明了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区别。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永远如此的事物,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1)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发展就是新生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反之,旧事物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3、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概括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本质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所谓规律是本质的联系是强调,规律与本质的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规律具有客观性。第二,规律具有普遍性。第三,规律具有重复性。第四,规律具有稳定性。

4、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它是由一系列普遍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主要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及实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矛盾及其属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总要限制和否定对方,同时又总要打 破对方对自己的限制和否定,因而对立面之间必然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虽然是矛盾双方两种相反的趋势,但两者又是互相联结、不可分割的。

2)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的矛盾范畴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实质。黑格尔说,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在本身之中包含着矛盾,所以它才能运动,才具有趋向和活动。”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为了认识矛盾双方是如何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的,可以分别地考察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起何种特定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是: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矛盾发展的基本趋势,为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提供由此达彼的桥梁。

与矛盾的同一性一样,矛盾斗争性也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

第一,在事物的量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能够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状况的变化,为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在事物的质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能够突破事物存在的界限,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使旧的统一体解体和新的统一体建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2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内因就是内部矛盾,是指一个具体事物或系统内部所包括的各要素间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外因就是外部矛盾,是指一个具体事物或系统与其他事物或系统之间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内部矛盾之所以是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因为内部矛盾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它不仅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而且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而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他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使事物的发展显示出特定的外貌,只能对内因施加各种影响,它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再大,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正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 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是说每一个事物,从其产生到灭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认识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其次,认识矛盾特殊性是科学划分的依据。最后,认识矛盾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任何矛盾既有个性、相对性,又有共性、绝对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的这个道理就不能掌握唯物辩证法。第二,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来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

4)矛盾的不平衡性

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方面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第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力量不平衡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要看到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否则,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不能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重点,又要兼顾全面。

2、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又称质变量变规律,是在事物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1)质、量、度

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就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是事物的两种规定性,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量以质为基础,质制约着量。另一方面,质以量为必要条件,量制约着质。离开一定质的量和离开一定量的质,都是不存在的。

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所谓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度的极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变化不会引起质的变化,超过这个限度,事物的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1)质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变化具体地表现为事物自身质的规定性或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它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的变化,原有的矛盾统一体仍然存在,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因而具有渐进性(或连续性)和不显著的特点。质变即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体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非连续性。质变是对事物原有质的突破,是旧的矛盾统一体的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的形成,因而具有间断性(非连续性)和显著性的特点。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不仅相互区别,而且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是辨证的统一

首先,从二者的相互依存来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以量变为基础,没有量的积累作基础,质变就不可能发生,但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限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其次,从二者的发展过程来看,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并不是事物发展的结束,而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质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说明事物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使事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3)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及形式的复杂性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而引起质变;另一种是场所的变更,即事物在构成要素排列组合和结合形式上的不同而引起的质变。质 变形式的多样性,大体上也可以归纳为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肯定和否定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因素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不但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且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告诉我们,在考察任何具体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当前性质;如果看不到事物的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同时,在考察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时,还应当根据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来决定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如果它们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就应当予以支持;如果它们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就应当予以反对。

2)辩证的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第一,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自己运动”合乎规律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就是质变和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辩证转化。只有经过否定,除旧布新,事物才能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否定作为一个环节,是事物发展的契机,是事物发展必经的决定性环节。第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但是,新事物不是凭空而来的,都产生于旧事物。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扬弃”的含义是既克服又保留。

3)否定之否定

事物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由一个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三个阶段两度否定所完成的完整过程或周期。事物经过第一次否定,虽然吸取了原有事物中有益的因素,使矛盾得到了初步解决,但发展的否定阶段同原来肯定阶段形成新的对立双方,又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产生着新的矛盾。因此,只有通过第二次否定,才能克服这种片面性,解决前两个阶段的矛盾,既保留了各自的积极因素,有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达到在更高基础上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事物才能在其自身的矛盾运动中,使自己不断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完成它的历史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即前进 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既不是直线上升,也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即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前进的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螺旋式发展的规律,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除了包括基本规律外,还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的矛盾关系,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补充和展开。

一、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是反映人们对事物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和本质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表现在: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第二,现象是事物个别的方面、具体的表现,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方面。第三,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第四,现象是丰富、生动的,本质则是单纯、深刻的。由于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形之于外,千差万别,且多变易逝,所以比本质丰富、生动;而本质由于是同类现象中的共性,深藏于事物的内部,所以比现象单纯、深刻,正如“河水的流动就是泡沫在上面,深流在下面。”1 现象和本质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现象和本质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2这表明,现象是表现本质的,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某种属性、状况的外在表象,它的存在和变化,究其根源是有本质规定的;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任何现象也都是本质的表现,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也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掌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认识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对于某一具体事物而言,内容是该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该事物存在的方式,二者分别是事物矛盾的两个侧面,其性质、作用都有着确定的差别,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二者是对立的。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任何内容都具有某种形式,离开了形式,内容就不能存在;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离开了内容就没有形式。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只有对特定的事物和确定的关系才有意义,在一定的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联系中可以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思想是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形式,同时又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想的形式,同时又是语言学的内容,等等。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第二,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不难发现,客观世界中到处都存在着事物、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将其中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称为原因,被某一现象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因果观念不过是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

掌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因果联系的进一步深化。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如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怎样的曲折的道路则是偶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共处于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必然性只有通过大量的偶然性现象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同偶然性相脱离、不通过偶然性表现的纯粹的必然性是不存在的。偶然性也依赖于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总是受必然性的支配。同必然性相脱离、不表现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也是没有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样的现象,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相对于另一过程来说就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就要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两种错误观点。

4、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就是现在存在着的客观实在,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为了全面理解可能性这个范畴,必须注意区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第二,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第三,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第四,可能性在量上也有大小之别。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区别。可能性之所以是可能性,因为它只是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还不是现实,可能不等于现实,可能也不一定会变为现实,因为在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中,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会转变为现实,而使得其它种种可能不能成为现实。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不会变成现实性;可能性是尚未展开,尚未实现的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辩证运动过程

学习目的要求

学习这一章,主要掌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明确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划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不可 知论及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懂得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及如何进行理论创新;掌握认识和真理发展的辩证法,坚持正确的认识路线,在实践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教学重点:

1、认识的本质,尤其是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

2、认识和真理发展的辩证法,特别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3、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人们对认识论的探索和研究,是围绕认识论的最根本问题,即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而展开的。正是对这种关系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的反映论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第一,它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它承认和肯定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内容的惟一来源,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承认和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获得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它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故称先验论或先天论。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思想、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或先天固有的,是人的心灵的自我创造,人们认识了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认识了“存在”。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来自某种“客观精神”或神灵的启示。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实质,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第二,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在认识论上,不仅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且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能够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具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的学说。唯物主义哲学都主张可知论,肯定人能正确认识世界。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但与唯物主义可知论有原则区别。因为在这些唯心主义者看来,世界本质上是精神,他们所讲的可知,是对精神世界的可知。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完全被认识,人们不具备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的学说。不可知论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否认人类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可能性,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立的实质是:是否承认和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而不可知论则否认它。

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一切不可知论。它运用实践的观点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指出实践的成功能证明我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人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只要我们立足现实,勤于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任何自然奥秘和社会规律都会被揭示出来。世界上只有现在尚未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能认识的事物。

第三,它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在认识如何发生、发展的问题上,二者却有着原则的区别。

其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社会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它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人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看到客体还是实践的对象;只是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它们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因而只看到客体对主体的作用,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是照镜子似的、消极被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并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不仅是认识的对象,而且是实践的对象;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而且首要的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主体是为了改造客体才去认识客体,而且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体。这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被动性,揭示了人的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其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辩证法观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和一成不变的,不了解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它把主体理解成一面镜子,反映过程就如同照镜子一样,客体是什么样子,它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什么样子,主体对认识结果的形成没有任何作用。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对客体永远地、没有止境地接近的发展过程。在人类认识过程中始终贯串着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真理与谬误、绝对与相对等一系列矛盾,这一系列矛盾的运动过程就是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

总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消极的直 观的反映论;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由于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问题,是一切认识论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明确地指出了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即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它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能动性)三个特征,是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统一体。其中社会性是认识主体最本质的属性。认识主体的存在形式有三个层次: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个体主体是指从事相对独立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个人。群体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信仰、目的、利益、规范等组织起来的社会共同体,如民族、阶级、政党等等。类主体是指全人类。类主体就其本性和可能性来说,具有无限的认识能力。

认识的客体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进入认识主体实践活动范围并与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三个特征。认识客体的存在形式也有三种: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是指作为社会活动对象的天然存在物和经过“人化”了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客体是指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精神客体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从总体上看,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

第一,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在实践关系中,以实践主体为主导,发生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第二,认识关系。认识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

第三,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有需要和能满足需要的关系。上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三方面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中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关系,其它两种关系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认识关系既是实践关系的产物,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实践关系的必要条件。价值关系集中地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需要,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内在尺度。2)认识的中介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简单、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认识中介发生相互作用。

认识中介是指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总和,亦称认识工具。一般说来,认识中介可分为物质工具和思维工具两大类。物质工具,是人类为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对自然物加工改造而成的工具。其作用是放大和延长主体的运动器官、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思维工具,是指人在进行思维过程中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思维框架。

认识中介作为认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是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3)能动的反映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并不是主体对客体面貌的机械直观的摹写,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反映的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某一事物的反映,必然是以这一事物为原型的。就是说,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到底来自被反映的客观对象,在人的主观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反映的摹写性体现着反映的客观性。

反映的创造性,是指人的认识不是直观地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只有经过创造性的抽象思维活动,人们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映的创造性体现着反映的主体性,即主体的能动性。

总之,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是辩证统一的。摹写是创造性的摹写,而不是机械的镜面式的摹写;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而不是主观随意的编造。如果只讲反映的创造性,看不到其摹写性,就会陷入否定认识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如果把反映完全等同于摹写,看不到反映的创造性,就会陷入否定认识能动性的旧唯物主义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创造性的摹写,体现为主体对在改造客体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有组织的加工、改造和整合的过程。人是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等机制实现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

反映离不开信息。信息是标志着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哲学范畴。在各种物质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它表征物质系统的某些结构、特征、属性在其他物质系统中的反映和呈现。一个系统接受另一系统的作用,并在自己的系统中留下另一系统的痕迹或印记,就意味着后一物质系统接受和保留了前一物质系统的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主体反映客体就是主体通过一定手段从客体中获取信息,并经过加工、改造即信息变换,使之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具有同构异质关系的观念系统的过程。因此,在反映的过程和结果中必然有信息。反映和信息的联系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是世界可知性的必要条件。

反映过程中,选择的作用不可忽视。主体在认识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在感觉器官的选择,人的感觉器官实际上是个信息过滤器。在此基础上,还要经过主体的思维活动对被感觉器官过滤过的信息再进行自觉的、能动的选择。思维运作的选择性表现了思维活动的指向性。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大 量的信息,即使对同一对象而言,也有众多的信息传入大脑。但是,主体在一定时期有自己的思维定势或兴奋中心,只有通过舍弃一些信息,保留另一些信息,才能形成对特定对象或特定对象某一方面的认识。显然,这体现了思维的选择机制的作用。

反映过程是信息的重构或建构过程。认识过程不是客体信息的简单的搜集与再现过程,而是在选择基础上,把这些经过筛选、加工的信息置于自己原有的背景信息结构之中,根据主体的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整合重构的过程,也就是建构过程。主体的认识不是在白板上投射,不是像照像机那样的摄影,原封不动地“反映”外物;而是运用原有的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建构,形成新的观念的过程。

联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按照认识的本质去进行认识,不管是认识人还是认识事,都要充分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唯此,才能真正地达到我们的认识目的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通过实践改造客体从而认识客体的过程,所以,要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正确认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联系实际: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认识根源于实践,受实践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活动又有指导作用,它规定着人的活动的本质,制约着人的活动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实践的成败。这是人的认识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第一,认识是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第二,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知”是指认识、知识;“行”指做和行动,即实践、践履。中国哲学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不少深刻的见解。同时也形成了知行观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

唯心主义知行观主要表现在:孔子提出“生而知之”,老子提出“不行而知”,孟子提出了“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明代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做两件事去做”,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提出了“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最终陷入以知代行,抹杀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的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知行观主要表现在:第一,以行求知,先行后知,重在行。第二,知指引行。第三,以行验知。第四,知行相须,知行互发。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资料。《实践论》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哲学上的成熟,同时也标志着独具中国特色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科学知行观的诞生。

二、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1、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任何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都是从认识发生的初始形式——感性认识开始,然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过程中去。这是认识运动中的两次能动性飞跃。

1)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的辩证运动,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即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进行反映,并用意识、观念的形式掌握客体的过程。根据主体对客体反映的程度,认识又可以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以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客体而产生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主体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联系实际:在西方哲学史上,曾出现过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经验论”和“唯理论”错误。经验论只重视感性认识,轻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只重视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多次出现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认识论上就犯了类似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教条主义一切从本本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轻视感性经验,拒绝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经验主义则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拒绝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两种错误倾向各执一端。都违背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法,曾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巨大损失。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但它不是自发地实现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占有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还容易被假象所迷惑,甚至得出错误的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理性认识。但至此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理性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第一,只有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即用理论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才能使认识物化或对象化,才能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实现认识的目的。第二,只有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才能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在回到实践的过程中,正确的被证实,错误的被推翻,不完备的被充实,从而使认识不断得到修正、补充、完善和发展。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第二,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2、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

就人的认识的总过程来说,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只是认识发展的一个周期。这两次飞跃的综合并不能代表认识过程的全部,因为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不断的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类的认识运动不仅具有反复性,而且具有无限性。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发展表明,它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对此,毛泽东作了如下科学地概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统一,就是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就是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

联系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右倾保守主义的错误。反之,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机还不成热的时候,若认识和实践超越一定的历史阶段,就会犯“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总之,“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原理,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首先,“从群众中来”,就是深入到群众中去,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形成领导的意见、政策和办法,这也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其次,“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形成的意见、政策、办法再回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的实践,并得到检验、补充、修正和发展。这也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一样,也是一个无限循环、永无止境的过程。客观事物和实践都是变化发展着的,即使正确的领导意见,也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去加以丰富和发展,用适合新情况的认识代替已经过时了的旧认识,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方针、办法,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3、主体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主要属于人的理性活动过程。但是,主体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主体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属于非理性因素。二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的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它们具有不自觉性、非逻辑性等特点,也被称为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直接控制着主体活动的发动与停止,调节着能量活动的强弱与速度,决定着活动持续时间的久暂,激励着认识主体克服困难争取活动目的的实现。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动作用。实践活动的需要是主体一切活动的最终动力,也是主体认识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第二,参照作用。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一事物又有多方面的规定。人们并不是对所有事物及其各方面逐一地进行理性认识后才判定其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是在运用理性把握对象之前,通过参照主体的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把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对象确定为认识的客体。

第三,调节作用。在认识中,主体一般总是按照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反映对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是所谓思维定势。

在认识论上区分理性与非理性,决不意味着在实际的认识辩证运动中存在着纯粹的理性因素或非理性因素。事实上,在人们的实际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无论是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是在理性认识阶段,都既有理性因素的作用,也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因此,认识辩证运动过程总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同地发挥作用的过程。哲学史上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从现实的认识过程抽取某一方面加以夸大和绝对化,因而都是错误的。

4、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实现于思想和实际的结合过程中。这个过程,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符合”与“结合”的动态过程。这一特征,决定了理论要始终扎根于实践,时刻关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使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使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符合在动态实践中不断得到实现。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是通过对发展变化的实践不断进行创见性的思索,对根源于实践的已有理论成果不断进行审视与思考,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作出新概括,建立新理论。它具体表现为以更具体的认识丰富原来一般性的认识,以更深刻的认识深化原有的较肤浅的认识,以更全面的认识补充原来的不够全面的认识,以正确的认识取代原来错误的认识。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尊重实践,从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理论创新历来有两条不同的思想路线:一条是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靠苦思冥想、逻辑演绎提出一些“新说法”、“新理论”、“新成果”。这是一条从书斋到书斋,从头脑到头脑,从理论到理论的路线。另一条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深入实践中去,从实践经验中总结提升理论,以实践检验理论、发展理论。这是一条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路线。因此,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理论创新的正确道路。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也能够有很多的“理论创新”,但这种“理论创新”往往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更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坚持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首先,理论创新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理论创新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和全部科学发展史证明,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是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及时地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步伐和要求,这就必须摆脱陈旧观念束缚,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不能停留在对原有理论观点教条式的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学术权威的盲目崇拜上,不能停留在已被实践证明为过时或错误的思想观念上。没有思想上的解放,不敢突破旧的教条和框框的束缚,没有勇于挑战、勇于超越的理论创新勇气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就不可能有理论创新。

其次,理论创新必须实事求是。理论创新需要用一种审视批判态度对现实理论和实践作出评价,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进行追问,向理所当然的前提提出挑战。但决不能脱离实际地胡思乱想,不能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标新立异。它需要在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实践经验积累和必要理论准备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矢志不移地进行潜心研究,探索和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理论创新必须尊重规律,探索和把握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再次,理论创新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自觉把握“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的一种思想境界,它要求在全部理论和工作中,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提高创造性。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是创新性。因此,坚持与时俱进,就必然会使思想认识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就必然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研究发展着的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勇于和善于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开拓进取。

立足于实践基础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三、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与真理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谬误,它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来面目的错误和歪曲反映,是同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

真理作为人们的正确认识,既不是纯主观的东西,也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其存在的形式却是主观的。任何真理性的内容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思想、理论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并不在于它的思想、理论形式,而在于它借助这些思想、理论形式揭示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它含有来自客体的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 客观性内容;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的主体、对象、手段、过程、结果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亦可称之为“客观真理”。

从真理的客观性出发,必然得出真理一元论的结论。即认为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不因人而异,也不因阶级而异。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地制造或改变真理,只能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与此相反,真理多元论认为对同一认识对象可以有多种认识结论同时并存,这些结论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都是真理,这就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抹煞了真理与错误的界限,在理论上必然滑向唯心主义。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然而,就真理的发展过程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肯定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所谓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具体说来,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区别,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即承认绝对真理。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使命和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种接近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所谓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总是具体和有限的。它也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某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虽然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但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非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任何一个真理,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一个部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认识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而真理是一

个过程。在真理发展过程中,相对真理总是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绝对真理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相对真理就像河中的水滴,认识每前进一步,都在长河中增添新的水滴。人类正是通过相对真理的不断积累,一步步接近着绝对真理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是同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联系的。

联系实际: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原理,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从两个不同的极端割裂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真理无须发展。现实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则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把认识的真理性,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实际上就否认了客观真理,陷入了怀疑主义和诡辩论。现实中的主观主义和修正主义就是相对主义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虽是相反的两个极端,但是“两极相通”,在一定条件下,绝对主义往往会滑向相对主义。一些人曾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当作完美无缺的终极真理,然而,一旦发现某些经典理论也并非尽善尽美,就认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真理,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同其它一切真理一样,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说它是绝对真理,是指它确实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反复检验证明的客观真理,它的基本原理永远不会过时。说它又是相对真理,是指它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它的强大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并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注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向前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从未得到过正确地解决。有人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宣扬“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从而干脆否认有什么标准。多数哲学家都主张应当有一个标准,但标准是什么,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因而认为真理的标准是主观的。旧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直接地把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事物作为真理的标准。如狄德罗认为,除了实验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费尔巴哈认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实践会解决。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因而也未能真正找到检验真理的标准。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的问题。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

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那么如何衡量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呢?很显然,只停留在主观的范围内兜圈子,不同客观世界打交道,就不可能,也没资格去说明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同样,只停留在客观范围内也不行,因为客观世界本身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与其相符合、相一致。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加以对照。而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它既有主观的一面,又有客观的一面,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是惟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此外,更重要的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它能够起到把主观和客观加以对照的作用。所谓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能够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也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

理解和把握实践这一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坚持科学辩证的态度,切忌简单化、庸俗化。辩证唯物论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的正确与否只能用实践去检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标准;无限发展的实践对任何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因而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我们每一代人的生命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因而所能把握的具体实践不免会带有社会的、历史的局限性。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且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使之不断地完善。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也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作为前提,通过逻辑推理,从理论上来论证另一个判断是否正确的逻辑方法,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一,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把握实践的总和,以便实现检验真理的作用.第二,逻辑证明可以论证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假说的正确性.第三,逻辑证明给实践检验提供理论根据.

我们承认并适当地强调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出现了两个平行的检验真理的

标准。逻辑证明归根到底是以实践检验为基础的,是实践作用的间接体现。这是因为逻辑证明的前提、概念、原理和逻辑规则等,都是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就是经过逻辑证明的结论,最终还要通过实践的检验。

4、真理与价值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通过实践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这就在追求客观真理和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

价值是表示客体的属性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关系的哲学范畴。它表现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特定的功能性关系。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价值就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既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又有统一的基础和根据,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二者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是对立的、区别的,这种对立与区别体现为人们活动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对立。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而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是一元的,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真理和价值不仅是彼此对立的,而且是相互统一的。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统一,突出地表现为它们的相互渗透、相互引导,并在实践基础上能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

第一、理与价值相互渗透。一方面,真理中包含价值,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第二,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真理引导价值,是指真理的发现和运用可以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人们掌握的真理越多,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强,实践的效果就越好,所创造的价值也就会越大。价值引导真理,是指正确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促使人们为了更加有效地改造世界而去努力认识客观事物,去追求真理。

第三,真理和价值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五章

学习目的要求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这一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总论。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的介绍,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及其伟大意义;懂得社会的实践本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教学重点:

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一个伟大贡献,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史唯物主义是惟一科学的历史观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具体表现。

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现象、过程和诸种关系的总称。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社会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和现象的总称。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哲学理论、科学理论、宗教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理性的和感性的社会精神活动。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由于:其一,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无非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方面,一个是精神方面,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正是对这二者的高度概括。其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问题,它是人们认识和解决所有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规定着解决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方向,只有正确回答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回答其他社会历史问题。其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实践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取物质文化生活资料,满足人的社会需要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历史主体与客体、主体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社会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具体体现。

围绕着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对立。区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标准也

就在于: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中何者为决定性、第一性因素。那种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性、第一性因素,而社会存在则是被决定的观点,就是历史唯心主义。反之,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性、第一性因素,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观点,则是历史唯物主义。

2、两种历史观的对立及其根源 1)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及其根源

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产生历史唯心主义一切缺陷的总根原。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第二,至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意义。

唯心史观之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在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市场,主要有三方面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状况。在资本主义大生产出现以前,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发展缓慢,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使人们难以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共同性、普遍规律性的东西。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是人的活动过程的产物,而人的活动都是受一定的意识和思想支配的。因此,人们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倾向,从思想意识方面和动机上来寻找行动的原因。同时,社会的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产生又有许多偶然因素。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中,社会首脑人物制定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发起和领导历史运动,他们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甚至英雄人物的个人性格和品质特征,也会经过社会组织的放大而对历史过程起重大作用。这个特点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好像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于人的尤其是大人物的主观意识。有些人往往把人的意识,特别是把个别英雄人物的意识片面地加以夸大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样就导致唯心主义的荒谬结论。2)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同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相一致,在社会历史领域,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

第二性。因为人和社会赖以存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离开了生产,没有物质生活资料,人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的创造活动了。一方面,社会存在为社会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又是由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性质与形式。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关系在本质上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毫无疑问,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决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无论其内容正确与否,甚至是虚构的幻想,荒诞的宗教,都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都可以从社会存在中找到它的根源和原型。同时,社会意识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也只能从社会存在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得到说明。社会意识中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等不同形式,也是对现实社会生活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反映。总之,离开社会存在淡社会意识,就会把社会意识看成不可理解的甚至神秘的东西,就必然陷入唯心史观。

第三,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的更替与发展其根源要从社会存在,特别要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中去寻找。人们在从事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人们的社会意识总是依赖和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之所以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历史进步过程中社会意识的进步,其根源均在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这就是说,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地也要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因而,从根源和发展来看,社会存在永远是第一性的决定因素。

第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每个社会成员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因而与经济基础直接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哲学理论等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种阶级性根源于社会存在,是不同阶级的阶级地位的反映,体现其不同的阶级利益。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十分重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重视其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的社会功能上:其一,社会意识具有认识功能。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能够认识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人类自身本质以及人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二,社会意识具有价值功能。人们能够认识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利益确定认识和行动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其三,社会意识具有改造功能。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社会意识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创造活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质和量的差异。从质上看,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从量上看,社会意识对社

会发展的影响有时间的久暂、程度的深浅和范围的大小之别。重视和高扬先进社会意识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变迁十的积极作用,重视和抵制落后社会意识的负面作用,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必然要求。

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足历史机械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它不能与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相提并论。社会意识的作用只能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而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不能创造在社会存在中不具有可能性的东西。社会意识能够影响社会存在是通过社会存在十的物质手段来实现的。因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在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发生的,其性质、大小及后果都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科学解答,为其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动力作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实现的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使其始终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基本方向。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意义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使唯心主义从它“最后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五,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无产阶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及其作用

1、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位置及其之上的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山脉、矿藏、野生动植物的分布等。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发展的自然前提,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来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第三、环境以系统、整体的形式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还要看到,地理环境在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资源的同时,还为人类的审美活动提供了自然的对象和客观要件,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旅游等提供了特定的活动场

所。离开了地理环境这个自然前提条件,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人类历史的变迁与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

地理环境虽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它的好坏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联系实际: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地理环境与社会因素相互制约的观点,是同“地理环境决定论”根本对立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用地理环境,而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精神、上帝去解释社会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他们无限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把地理环境看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性格和心理上的差异,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不同的社会制度。十九世纪英国的巴克尔则认为,决定人们性格和社会制度的因素不仅有气候,而且还有土壤、食物和山水景色。这种观点,是简单地从社会外部条件来说明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一种同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相违背的形而上学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并不是说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起作用,而是认为不能片面夸大这种作用,把它说成是具有决定作用的东西。正如船要航行离不开水这个前提条件,但船行走的决定因素是其内在动力,试想一个在水中漂着的没有动力系统的船是不会前进的。所以不能把水对船的前提条件,看成是决定性作用。社会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历史地变化着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加强,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程度日益提高,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已经联结成一整体而作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由于人类不断地向大自然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兴起,使整个社会同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加强,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来说,是永远起作用的自然前提。

2、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数量、构成、分布、密度、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人们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人口的再生产。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保持着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其中,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而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即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作为社会自然前提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社会是人组成的,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没有人,没有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能进行物质生产,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就不能构成现实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也不能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世代延续。

第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作用。人口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

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当这个比例关系适当,就会加速社会的发展,否则就会延缓社会的发展。一般说来,人口过多过密,增长过快,社会的必要积累就难以保证,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就难以顺利实现,人的教育、就业、精神生活的充实和闲暇时间的支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会突出起来,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反之,人口过少过稀、增长过慢,社会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来源,就会限制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社会生产的增长速度,同样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只有两种生产及其水平相适应,才能加速社会发展。还有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与性别构成)和人口的质量(健康状况及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当人口的构成合理、质量水平高,加速社会发展,构成不合理、质量水平低,延缓社会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充分肯定人口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影响作用,但是它对社会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快慢,甚至密度的大小,不能说明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更不能成为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相反,人口因素本身却要受到社会条件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因此,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应当从社会内部矛盾中去寻找。

人口因素“决定论”是错误的。近代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的“法则”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增长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所以人口的增加总是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这就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社会灾难。这是典型的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人口“决定论”。他主张用战争、传播病菌等手段消灭过剩人口的办法是极其反动的,不人道的。他说的人口“法则”也是不正确的。现代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的科学成果证明,并不存在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各国人口发展的事实表明,一些经济文化水平愈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就愈是缓慢甚至是负增长;而经济文化水平愈是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增长则往往容易失控。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同控制人口自身增长的观点不能相混淆,这是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口增长应当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不能抽象地认为人口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

联系实际:我国的人口现状,总的说来足增长过快,同时在分布上也不平衡,这是不利于经济及社会本身发展的。因此,自觉地调节人口的生产,逐步缓解人口过多的压力,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一项重要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造福于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存在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人类为了进行生产,必然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对自然界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的是生产力。另一方面,为了生产,人与人之间还必须按某种方式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称为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所不可缺少的这两个基本关系的有机统一,就构成该社会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形成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坚持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从这里出发,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才能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学说。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及其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否认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其他社会活动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历史唯心论,又反对“经济决定论”。经济决定论是一种机械的决定论,认为经济因素是决定人类历史进程的唯一因素,全部历史不过是经济自发发挥作用的经济史。恩格斯视这种经济决定论思想为“毫无意思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历史唯物主义与此不同的是,强调人类历史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相互交织和相互作用的一部整体性的实践史。其中生产方式是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和决定力量,同时政治与文化等其他活动对生产劳动也有制约作用。而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政治、科学或思想文化活动,有可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先导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这就是历史唯物辩证法。

4、努力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树立现代生态意识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特征

1、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劳动促进了猿的机体向人的机体的改变。第二,劳动促进了人类意识和语言的产生。

第三,劳动促进了群体的组织性和结构性的加强。

2、人类社会的本质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一个焦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社会的本质。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劳动、生产、实践三个概念属于同一序列,在许多地方是同义的。但也要看到它们的不同:在这里,实践是比劳动、生产更宽泛的概念,实践包括人的物质活动、文化活动、政治活动;劳动与生产相比,劳动是从劳动的主体的活动角度讲的,而生产则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和目的的角度讲的。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除了前面论述的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外,还在于:

第一,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生成的条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第三,实践是社会有机整体统一的基础。

第四,交往实践是人类社会全球化存在方式的先决条件。

总之,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类社会不是人之外的某种存在,而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关系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生产实践,直接形成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实践中。个人之间的交往必须借助一定的规范才能进行,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交往的秩序和结构,从而形成了社会制度体系。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精神交往及其规范化,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制度。这是一个以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为基础逐层整合而成的总体协调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正是在这三种生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更新,再满足,从而使社会有机体不断地更新自己,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本质的显现。

联系实际: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要以此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美好的人类社会的未来。

3、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作为统一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存在和发展方式:其一,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一种自在的存在形式,各种自然物质之间盲目地相互作用,既是自然规律形成的根据,又是自然规律的作用借以实现的形式。就是说,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作为预期有自觉目的发生的,它是依照自身的客观规律不断发展的。例如,天体运行、生物进化、地质演变等:人类社会则是一种自为的存在形式,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社

会规律作为人们进行社会行动的规律,既形成于人们的活动之中,又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其作用。就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其二,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和自然界的继承方式不同。在生物界,动物的特性只能是通过生物遗传方式为后代继承,其局限性很大;而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的语言、思想、文化、科学、传统等,可以通过教育为后人继承,代代相传,这种继承方式使社会发展具有连续性。其三,社会发展同自然界变化的速度不同,社会发展快于自然界的发展。如果看不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简单地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说明社会生活现象,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人类社会产生于自然界,不同于自然界,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是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这种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唯物辩证的性质,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辩证性的深刻揭示。

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

第一,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存在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第二,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同自然界一样,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于经常发展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中。

第三、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合乎客观规律的辩证过程,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学习目的要求

这一章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深刻分析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地位和作用,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图景。通过学习要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懂得文化的实质,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功能,深刻理解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了解社会意识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社会的经济结构

1、生产力的构成与先进生产力

1)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和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物质系统,它的实体部分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纳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和从事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的劳动者。这三个要素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要素。除此之外,生产力系统还包括一些非实体性要素,如科学技术、管理、智力资本等。

2)先进生产力

所谓先进生产力就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而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里边也包括科学在内”。科学本身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而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被运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各个基本要素中的时候,特别是化为技术以后,它就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第一,通过技术发明和创造,物化为劳动资料,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劳动手段;第二,把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和利用率;第三,通过教育和学习,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第四,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水平。社会科学在组织与管理中的作用不应被忽视,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运用,软科学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所以,科学是生产力,也应该包括社会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先进生产力有机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掌握了一定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其智能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经验型”向着“智能型”、“科技型”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投入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在机械化初期,两者之比为9:1;中等机械化条件下为6:4;自动化条件下为1:9。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行列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白领的人数大大超过了蓝领人数。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使机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近几十年,各种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正在逐步取代天然资源,说明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人们不仅可以创造出新产品,而且也可以创造出大量新的劳动对象。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观点的深化和发展,是对当代科技发展趋势极具洞察力的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也就决定了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联系实际:代表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表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在其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在此后它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根本目的也是解放和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面对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所提出的新的历史挑战,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就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途径,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1)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是作为生产力发展所必须的社会形式而出现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如果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动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如果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决定作用,它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的问题,它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方式;第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划分历史上各种不同经济形式的主要标志;第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对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或环节具有决定作用,正是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以及劳动产品分配的多寡不同。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虽然是决定生产关系其他两个方面的基础,但其他两个方面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也能产生影响和反作用。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内部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生产关系的有机整体。

2)生产关系的类型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可以把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每一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中又包含有多种类别和具体形式。

3)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生产关系是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的,经济基础是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的。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也不是一定社会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仅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阶级和阶层 1)阶级的产生

阶级是继氏族、部落、家庭、民族之后出现的社群共同体,是以特定的经济关系为纽带而联结起来的社群共同体。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马克思指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当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不十分发达时产生和形成了阶级。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是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而生产力的不够发展又使得阶级持续存在。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高度发展,阶级也要逐渐消亡。

2)阶级的实质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分析是要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领域进行的,而划分阶级却只能以经济为标准。

3)社会阶层

各个阶级内部还有阶层。阶层是人们基于相同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等形成的社会群体。同一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们,虽说在经济关系上存在着共同利益,但其又有着明显的差别。

联系实际: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这一社会不再以阶级对抗为基础,但又不是无阶级的社会,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存在着复杂的社会阶层,他们各具特点但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外,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社会的政治结构

1、政治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的构成

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结构犹如“骨骼”,矗立其上的是庞大的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社会形态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上层建筑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通称政治上层建筑;一是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通称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

2)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和特点

政治上层建筑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第一,政治法律设施,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国家机器。第二,政治法律制度,指以该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第三,政治组织,指与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社团组织等。其中,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构成的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

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第一,社会政治结构是由经济结构决定的。作为树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它集中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并积极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运动。第二,社会政治结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调节各阶级的利益关系,是它的基本功能。当然政治结构也有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功能,且在现代社会有强化的趋势。第三,社会政治结构具有强制作用。为有效地调节阶级关系,进行社会管理和各项建设事业,它从形成的那一天起,就是以一种现实、独立的强制力量发挥作用的,不仅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表现为物质性的暴力,即使是政治制度、政府机构和法律条文也对人们具有强制作用。社会政治结构不仅集中地反映着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而且广泛地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一定社会文化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

2、国家的本质、类型和职能 1)国家的本质

关于国家的定义,历史上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社会共同体说、国家契约说、国家统治说、国家要素说,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从整体而言,都没有科学地揭示出国家的本质。如梁启超的国家要素说,认为有人民、土地、主权三要素,即为国家,它所描述的只是国家的外观表征。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科学地揭示了国家的本质,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作为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国家和氏族武装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国家不仅有武装的人员,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物;而氏族武装组织不

过是自己组织起武装力量的居民。第二,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专属,并以它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社会秩序,对付外敌;而氏族武装组织由全体居民组成,主要对付外敌。

2)国家的类型

国家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国家的类型与形式,也就是国体和政体的关系问题。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把人类有史以来的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基本类型。前三类都是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最后一种是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地说,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决定因素,同时国体又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又反作用于国体,为国体服务。“一国两制”是我国在政体上的一种新开拓,它是带有复合制特征的,但又有新的创造。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政治联合体。以往复合制国家往往是以同一政治制度为前提的,“一国两制”却容纳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政治制度,既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又体现了政体上的一种高度灵活性。

3)国家的职能

一切国家都有对内对外的两种基本职能。对内职能包括统治和管理两大部分。国家执行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的公共事务,执行政府同人民相对立而存在的特殊职能,也就是指管理和统治两种职能。统治职能,也就是统治阶级利用国家的各种暴力机器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确保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管理职能,包括组织经济建设,干预经济生活,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管理其他公共事务,调节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等,目的也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统治阶级要求的社会秩序。统治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相互关联,后者必须服从、适应前者。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现代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有日益加强的趋势。

国家对外职能一般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一方面是进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建立、调整和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事务,谋求国家利益。概言之,就是依靠国家权力,推行其外交路线,维护本国的安全和利益。但阶级本质不同的国家,其对外职能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常常表现为侵略扩张,掠夺和奴役别国人民,搞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在对外关系上,则主张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平等交往,维护国家利益与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的统一,促进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

国家的两种职能是联系和互相配合的,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称的一种政治制度。民主从来就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由不同的国体决定的两种不同的政治形式,具有根本不同的阶级性质和内容。在近代历史上,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所形成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无疑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是应当给以肯定的。民主具有共性的内容。但不能因此忽视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实质。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的一种统治形式,即使在资产阶级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民主也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不危及资产阶级统治的范围内,确实也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但是,一旦这种民主危及资产阶级的统治,就会被剥夺。这说明资本主义民主是狭隘的、不全面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真正的民主,它一方面是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另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又是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的统一。民主问题的实质取决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以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主要标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受各项公民权利,享有对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占有权、支配权,享有管理国家和公共事务的权利。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等法的规范和制度。它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相互保证的。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稳定性,法律具有权威性。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只有充分运用法律这个武器,才能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效地打击敌人,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都是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服务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不仅要保障人民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而且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正确妥善地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存在的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对其特点、表现形式、演变趋势、激化条件及防范激化的措施等进行研究,善于运用民主方法和法律手段处理好

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要深入群众化解矛盾,防止激化。

三、社会的文化结构

1、社会意识的构成及特点 1)文化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的生产实践,从人的劳动中审视文化的,认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不同形态的创造物的多元复合体,也是人类进步与迈向自由的尺度。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当人们以社会基本实践,即物质生产劳动的方式呈现人的创造力这一本质力量时,便构成了人类的物质文化;通过人们的精神生产劳动,而以观念形态如科学、艺术、道德、宗教等等方式去呈现人的创造力时,便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狭义文化仅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意识、精神生产的成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

如果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角度上看,那么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自由是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愈益发达,人类的自由王国的实现就愈益迫近。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文化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对必然性认识的探求和获取,因而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我们这里所要研究的是狭义上的文化范畴,主要是作为精神文化,作为观念形态上的文化对待,那么,文化即是社会意识,文化结构即社会意识结构。

2)社会意识的构成

社会意识结构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由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意识的构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是个人独特社会经历与社会地位的反映,是个人独特社会实践的产物。它直接影响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行为,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个体意识包括个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个体意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性,看到不同个体的不同的精神特征,看到人的丰富多样的个性,才不至于把社会生活简单化。

群体意识是指一定人群共同体的共同意识,它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反映,是社会群体实践的产物,它包括家庭意识、团体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和政党意识等。群体意识是为适应一定群体的实践需要,维持群体的一定社会关系和利益服务的。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既有区别,又处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不断转化的关系

下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李国志10外语3班61 读完这本书后,哲学这个神圣而又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了起来。哲学使人深刻。它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揭示事物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九一、 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每题1分,计20分)1.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读后感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通过学习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材料

    解析题 1.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哲学不过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关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它的最终归宿是指导人们的实践,而却改变世界。这句话阐释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心得 矛盾的手法分析三违、辩证的观点完善自己 记得去年在5101N工作面盯班遇见了王书记,他当时问我一个问题是杜绝三违我们井下能不能生产,当时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_试题

    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40分)1.哲学是().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