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积的认识》说课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面积的认识》。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因此这堂课我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面积。学生在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大小,说一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初步感知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再通过观察法比较两个面的面积大小,进一步丰富了对面积的理解。接着,我提供一些材料组织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从而达到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的能力
二、说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我结合本班学生自身特点把教材中的内容分割成两节课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得更加牢固,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学习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教学难点:用合适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认识了物体的面,真切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 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面积又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引入法:通过创设小兔和狐狸比赛刷墙的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需求。
2、比较法:通过不同物体或平面图形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有大小的。
3、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4、自主探究: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六、说教学程序
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我把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分为
1、比赛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2、实践体验——感受面积概念(1)、认识物体表面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黑板的面等出发,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2)、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这一环节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明白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进一步完善面积的概念。
3、动手操作——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通过游戏让学生产生“面积是有大小的概念”继而 让学生亲历操作,力求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亲历这个过程,从直观简单地操作一步一步进入深层次的探究,即用眼睛看——用重叠法——用图形去测量。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尽情展示自己思索的空间,教师在这个环节积极激励学生,肯定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成果”,让探究层层深入,动态生成,自然达到教学理想的彼岸!在有意、无意的矛盾制造中,学生欣然探索,层层深入,有了“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不仅是学生“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我们新课程理念推崇的探究的最高境界。
4、认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为下节课学习《面积单位》做好准备 本环节即是练习又是新授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同时产生疑问:问什么它们的面积不能比较呢?从而更加认真的去参与学习活动,为面积的测量、面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出示了面积的意义,这样的板书做到了精而准确,突出了这节课的重难点。为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做好了准备。
第二篇:认识面积观课
认识面积观课
常老师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观看完她的授课,仔细研读她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她的课件和评测练习,我对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有了许多新的体悟,常老师的教学引发了我许多思考,例如:教师教与学生学在课堂上孰轻孰重?课堂常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主练习、活动之间该怎样设计安排等等,但最让我感触的是常老师对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的把握与转换做到了胸有成竹,恰到好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首先,设计活动,激发灵感,做好教学引导者。
“面积”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三年级学生凭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面,但对物体的面积还没有明确的意识。常老师凭借丰厚的教学经验,转换教师角色,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设计有趣的“涂色”游戏,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不同,寻找答案,把物体的面的大小变成一个可以对比的简单问题。自然而然引发学生对于物体面的认识,为学习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组织课堂,精化环节,做好教学组织者。
常老师精心设计了“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结合身边实例进一步感知物体的面,丰富学生对于物体面的概念。常老师匠心独运,非常注重教学环节的层层深入,力求学生学习面积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过程。先认识物体的面再体会物体面积的大小,进一步感受物体面积的守恒,学习比较物体面积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对面积的理解,建立起度量意识成为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结果,使学生的收获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能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运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再次,深度探讨,交流反馈,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常教师放低姿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她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朋友。常老师教学语言亲切自然: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充分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创设了师生互助,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注重巡视指导,发现学生问题,及时帮助,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展示了学生学与教师帮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教学效果。
总之,常老师这堂课不仅出色的落实了教学目标,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更成功转换教师角色,发扬了教学民主,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更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让我深思,在我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也应像常老师一样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放下手中的权力,走到学生中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开发者,研究者,建设者,做自我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生活现实出发,加强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创新的状态,有进行创造的欲望,才能提高创造能力。实践证明:把“实践活动”渗透于学科之中,能变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实践活动,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学教学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一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结合低年级数学,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实践操作是学生活动的源泉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一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实践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以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而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儿童的智力潜能。
例如,教“得数是7的加法”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一道富有思考性的题目:()+()=7,接着让学生拿出7个圆片和()+()=7在桌上摆,摆一次写一道算式,如摆出OOOOOO+O,便写出6+1=7,然后把圆片依次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再写算式,直到全班学生把算式1+6=7,5+2=7,2+5=7,3+4=7,4+3=7,0+7=7,7+0=7都摆出来,教师又结合书上的意图,组织学生讨论每题的意义。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得到了开发,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
再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一课,“32-8”的教学可以分组动手操作小棒,先摆32根小棒,然后四人一组讨论可以怎样从32根里去掉8根,学生通过动脑、动手,从而想出从一捆里去掉8根,把剩下的2根和22合起来,或者先去掉2根,再从一捆里去掉6根,等几种方法„„这样的操作,激活了学生创新灵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二、实践操作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数的组成即是数的分与合,在5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中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1,l)。得到并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似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1,3)、(2,2)、(3,1)。老师提问:“刚才大家每人又摆了其中的三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们互相讨论,边议边摆摆弄弄。他们想出了好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左边,每次移l个到右边,就(3,l)、(2,2)、(l,3);也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地分,就成了(1,3)、(2,2)、(3,l)。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同学们得鼓励,主动探索的劲头更足了。
三、实践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四、实践操作是学生创新的灵感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一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如教学第一册“数学乐园”时,由于“起立游戏”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帮助学生复习基数、序数等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又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五、实践操作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手段。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理解并建立数学概念,同时灵活运用,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该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的简单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操作,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让学生运用材料自制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认识到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数学实践活动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有利于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问题的创新方法,相信学生的创新还会源源不断。
第三篇:《多边形的面积》说课
《多边形的面积》说课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P79-81 小学数学关于几何知识的安排,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与等积变形。关键点:通过实践——理论——实践来突破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重点。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等积转化成长方形。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细木条钉成的长方形、网格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发展迁移原则
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打算主要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反馈教学法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在教学中,采用反馈教学法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形成和运用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学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本节课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初步感知和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寻”数学,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学。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三)、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下面我就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说一说:
(一)、复习旧知,渗透转化
新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进行反馈,以唤取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接着,我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对好朋友发生了争论了,它们都说是自己的面积要大,你们认为谁的面积要大呢?你是怎么知道谁的面积大呢?
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大家会求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三)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数方格,引发猜想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一样,采取了数方格的方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个格子图,你们来数一数它们的面积是多少?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并填写表格,从表格中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这时我启发学生猜想,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呢?刚才我们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大很大的时候,我们也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这就引发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剪拼法,验证猜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于前面在数格子时已经有同学提到用割补的方法来求面积,所以我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及时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并比较,进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S=ah。接着我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写完整整个解题过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而建构了学生头脑中新的数学模型: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实践分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这样完全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彻底转化为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基本练习:书本P82第1题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二层:综合练习:
1、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要求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先干什么?
让学生自己动手作高,并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计算面积,这个过程也体现了“重实践”这一理念。
2、你会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底要找出与它相对应的高,这样才能准确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且根据已求的面积和另一条高,求出与这条高相对应的底。
第三层:扩展练习:
1、下面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你还能在这里画出与这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可以画几个?(图在课件中)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底和高有关,等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把平行四边形模型拉近,它们的面积发生变化了吗? 通过这个过程的操作,让学生明白当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时,越拉近它的面积就越小。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力。
教学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虽然我也很努力地想上好这节课,但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以后在教学中不断改进。
第四篇:面积的说课
《面积和面积单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4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课是第六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学习的基础。
二、说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这一理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我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三、学情分析: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统计表明: 大多数的学生虽听过“面积”一词,但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或说不清楚。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说教学准备:
(1)教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2)学具:完全相同的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六、说教法和学法
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
七、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感知面积: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2、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这是本课的难点,书中利用比较两张纸的大小,让学生在拼摆中感受要用统一的标准来摆进行教学,但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拼摆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我将教材的内容做了一些调整,首先我出示同样大小的纸,让学生用学具摆,然后告诉我有多大,由于我为学生准备的学具不同,自然学生告诉我的数也就不同,这时我故作奇怪的问:“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纸,同学们告诉我的数却不同呢?”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让学生发现:原来是测量的学具不同,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这样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我觉得降低了难度,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八、说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
或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
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面积的概念和常见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还很肤浅,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说课稿
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所占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认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要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及六年级圆的面积与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可见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但知识和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对图形的转化、公式的推导会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学生对数格子法、剪割拼补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和经验,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水平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依据新课程对图形与空间的教学要突出探究性活动的要求,体现《数学课程》的“过程性”目标,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立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课件、剪刀、平行四边形。
三、说教法、学法
整节课,我采用新课程努力倡导的“创设情境----猜想----验证与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自我感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立足“基本”,注重“过程”,不仅使他们“学会”还要使他们“会学”。
四、教学流程
为凸显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切实高校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专项训练(3分钟口算)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伊始,用学生喜欢的魔术导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中无法解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不是在学习纯粹的数学知识。而是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玩中初步理解了抽象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课件出示数方格图)要求认真观察,然后填写表格,最后讨论总结出:即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并得出两个图形面积相同的答案。这一组实践操作,实际上是组织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与高相同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进行合作探究,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汇报交流时,他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自然形成,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为下一步推导平行四边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导梳理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知道:两个图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但这三个结论之间并没有在学生思维中产生联系,而这个联系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于是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索,探究新知(1)实验操作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选取小组代表把拼剪的图形张贴在黑板上。学生操作方法如有误,可用课件演示正确方法,使学生学会平移图形的方法。这一环节的安排,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更为下一步探究面积公式积累了感性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2)合作探究
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结果,讨论:
1、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整个新知识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现、比较、归纳,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具体到 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关键,培养发展了学生能力。
(五)反馈练习,发展思维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六道练习题: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