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20:1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余俊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积累基础字词,引导学生自主总结阅读。过程与方法目标:研析香菱所作的三首诗,研讨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香菱学诗善学、苦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积累基础字词,引导学生自主总结阅读。教学难点 分析文中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设计:

回忆红楼梦中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香菱,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子,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透过她,透过她学诗的故事,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的魅力也可见一斑了。”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

出示课件:简介香菱其人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曹雪芹(1724?—1764),名,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结构,概述三要素 ①配乐朗读欣赏:要求边听边画出有关生字词;

1、听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词写出来。

2、积累下列词语:

①起承转合 ②以词害意 ③地灵人杰 ④诲人不倦 ⑤挖心搜胆 ⑥精血诚聚 ⑦穿 凿 ⑧揣 摩 ⑨腻 烦 ⑩鳏 鳏

3、再速读课文,探究:(1)、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读书 第1段:读律诗的章法、对仗、平仄、立意 第2-3段:检查香菱对王诗的理解程度 第二部分:(4-8段)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写诗

第4段:第一稿“措词不雅” 第5-6段:第二稿“过于穿凿” 第7-8段:第三稿“精血诚聚”(2)、小说的三要素

A、指名说说小说的三要素

B、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说说本文的三要素是什么?可再找其他同学补充。

(1)人物:香菱、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2)中心事件:林黛玉教香菱学诗(3)环境:清代、贾府

三、香菱能写出第三首成功诗,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你能从文章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她苦志学诗的吗?

描写人物用的是什么手法?(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分析黛玉指导写诗的部分:黛玉指导写诗主要有三次,这三次分别做了什么?试作概括。(可以引用文章语句)

四.小结:《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毛泽东称它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代作家王蒙说:“《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何不读读《红楼梦》,丰富我们的人生,延长我们的“寿命”?

五、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如“超级老师林黛玉”“做有心人”“转益多师,不耻下问”“持之以恒,积微知著”等可作为参考题目。

六、布置作业

1、多读几遍课文,最好能找到《红楼梦》,读读相关的回目;

2、完成本课的《同步作业》练习;

3、积累词语、精彩语句,尝试做小诗。

七、作业练习:

1、完成本课的《同步作业》练习;

2、积累词语、精彩语句,尝试做小诗。

3、写一篇随笔。

第二篇: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二十、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1、根据人物言行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2、探究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寄寓其中的悲剧内涵。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描写人物相关语言、行为的语句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文中香菱所写的三首诗作的优劣之处。教学过程:

导入:昨天课上,我们通过比较分析香菱创作的三首咏月诗,对其中第三首诗作的新奇而有意趣的特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领会。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循着香菱写诗的过程,看看她是如何写出令人击节称赏的好诗的。具体过程:

一、比较原作的回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编者所加的课文题目,找出文中体现香菱苦吟之处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认为她是在苦吟。

1、让学生至少找出三处有关的语言、行为、神态的描写性的语句。

2、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对香菱周围人对她学诗状态的看法的描写。

明确:黛玉:主动为师、热心指导、不断鼓励;宝钗:呆、疯、魔;李纨:醒一醒

师小结:如上的正、侧面描写都写出了香菱学诗的苦,到了废寝忘食、近乎疯魔的地步。

二、揣摩香菱学诗、写诗时的心理。(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1、旁人看香菱写诗的过程颇为辛苦,她自己是怎样认为的?请联系文中具体语句说明。

明确:乐此不疲(兴兴头头、不肯丢开手)

如果有学生认为“香菱以写诗为苦”的话不妨追问:既然认为学诗是件苦差事,那么为何还要孜孜不倦地一写再写?

3、香菱怎么会对写诗乐此不疲?(教学主要环节)明确:(1)通过读诗有了自己的体会,因而也想模仿着写一首。(2)喜欢诗歌(此处可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她好学的语句)(3)良师指点

(4)见贤思齐(仰慕雅女决心写诗,看到黛玉等才女吟诗而生仰慕之意,由仰慕而读诗,由读诗而学写诗,在读写过程中找到精神寄托)(5)希望获得他人肯定

三、深入探讨香菱痴迷于写诗的深层原因

1、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在诗歌中香菱可以抒发内心的真情,倾诉内心的苦闷(凄苦的身世),对阖家团圆的向往,希望自己的才华被众人肯定,在诗歌中找到精神寄托和自我价值,不为功名利禄,完成自我的提升是学诗最根本的动力。

四、拓展联想:体会香菱在写诗过程中以苦为乐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联想类似的苦学之例。

五、总结:生命因为有了追求而美丽,灵魂因为有了向往而充实。曹雪芹将香菱称为“美香菱”,不仅仅在于她姣好的面貌,更在于她执着的诗性追求,一篇《香菱学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好学、谦虚、聪颖、温柔、善良的香菱,让我们感叹她命运多舛的同时,也油然而生几分敬意,可谓“身似飘蓬气若兰,生于浊世自堪怜。慕雅何辞形容瘦,咏涵才觉天地宽。满腹诗情托明月,一缕芳魂伴颟顸。啼血吟成断肠句,长教后人和泪看。”

六、作业:思考文中反复写到香菱的笑的意图。

何臻

第三篇:《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积累基础字词,引导学生自主总结阅读及写作的方法技巧。赏析香菱前后所作的三首诗,重点赏析第三首诗作,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学习香菱学诗的态度与方法,不仅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

教学重点 通过三首诗的比较赏析,探究香菱学诗的过程,从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

教学难点 分析文中香菱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1、导语设计: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

“香菱,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子,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今天我们就透过她,透过她学诗的故事,来感悟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的魅力。”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曹雪芹(1724?—1764),名,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雪芹的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鄂续写的。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结构,概述三要素

1、听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词写出来。

2、积累下列词语:

①起承转合 ②以词害意 ③地灵人杰 ④诲人不倦 ⑤挖心搜胆 ⑥精血诚聚 ⑦穿 凿 ⑧揣 摩 ⑨腻 烦 ⑩鳏 鳏

3、再速读课文,探究:

(1)、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读书 第1段:读律诗的章法、对仗、平仄、立意 第2-3段:检查香菱对王诗的理解程度 第二部分:(4-8段)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写诗 第4段:第一稿“措词不雅” 第5-6段:第二稿“过于穿凿”

第7-8段:第三稿“精血诚聚”(2)、小说的三要素

A、指名说说小说的三要素

B、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说说本文的三要素是什么?可再找其他同学补充。(1)人物:香菱、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2)中心事件:林黛玉教香菱学诗(3)环境:清代、贾府

三、小结:《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毛泽东称它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代作家王蒙说:“《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何不读读《红楼梦》,丰富我们的人生,延长我们的“寿命”?

检查上课时作业,导入本节学习内容

二、课堂探究

1、香菱学诗部分主要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幻灯片展示)拜师请教→赏析诗歌→苦心创作

归纳:① 拜师;②初作—呆;③再作—疯;④三作:魔,最后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2、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a、专心致志,废寝忘食、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内因)

b、有好老师的指点和大观园这个优雅的环境分不开,环境造就人,在这里香菱得到了精神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才得以显露出来。(外因)

3、香菱能写出第三首成功诗,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你能从文章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她苦志学诗的吗?

描写人物用的是什么手法?(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分析黛玉指导写诗的部分:黛玉指导写诗主要有三次,这三次分别做了什么?试作概括。(可以引用文章语句)

三、课堂小结:

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这情节,《红楼梦》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1、要多读

2、学一流的诗。

3、大胆创作,敢于想象。

4、香菱学诗给我的启示有五点:①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②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③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④转益多师,不耻勤于实践,不怕失败。香菱三易其稿,终成精品。我们平时写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

第四篇:《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

主备:方淑敏

审核:

教学目标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 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定向

1、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2、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没有进人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伟大。2.走进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问题:

①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 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 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②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人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人,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人,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一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③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沤歌了香菱这个为精华灵秀所钟爱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封建社会男女是如此的不平等!

④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第二课时

课时定向

1、理解文章内容

2、知识能力迁移

教学过程

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至两遍,整体感知课文。

香菱学诗 黛玉教诗

香菱求教 理论讲解

香菱谈诗 欣赏指导

香菱做诗 创作扶持

二、要求学生耐心再读课文一至两遍,归 纳作品的主要内容。

1.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 句子——讲究基本格律、词句新奇为上、立意 要紧,意趣要真、新、深。

2.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 是形式,是表象,只有才是精髓。(律诗、词句、立意)

3.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实践

活动的要点。多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读名家,精读诗禅、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从以上归纳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独特体验。

三、从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诗歌欣赏和创作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拓展到语文学习的其他领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说说你得到 哪些启示。

四、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

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如“超级老师林黛玉”“做有心人”“转益多师,不耻下问”“持之以恒,积微知著” 等可作为参考题目。

第五篇: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

主备:贺金兰审核:初三语文组时间:2013-11-17

【教学目标】

1、掌握《红楼梦》的有关文学常识。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3、学习香菱虚心好学、苦学乐学的求学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香菱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查找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欣赏歌曲《枉凝眉》)

听着这首凄美婉转的歌曲,打开我们的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走近红楼女子。

二、了解《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

学生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教师大屏幕出示有关内容介绍,学生集体朗读。

三、品析香菱人物形象

(过渡语)红楼女子个个美的让人心醉,今天让我们走进《香菱学诗》。首先我们来分享大家阅读《香菱学诗》后的初步感受。

学生畅谈读后感受。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只是从面上来了解一个人物,这是远远不够的,怎样才能走进《香菱学诗》?走进香菱的内心世界。有个人给我们很好的提示,那就是曹雪芹。他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写道(出示大屏幕):列为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红楼梦》第一回。阅读他的红楼梦要“细按”。从很细的地方解读文章,或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这样才能深得其中的趣味。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解读这篇文章。

依次提问:

1、香菱说她是为了什么而学诗的?(要求找出文中的话作为依据)

学生找出香菱的原话,概括“抱着玩玩的态度”来学诗。

2、香菱学诗真的只是玩玩吗?

学生找出描写香菱学诗的细节,引导学生领会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的精神品质。(注意朗读指导和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例:①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苦)

②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呆)

③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疯)

④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魔)

⑤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痴)

3、香菱自己觉得学诗苦吗?

学生品读香菱的 “笑”“笑吟吟”“兴兴头头”,领会香菱学诗是“乐在其中”。

4、香菱学诗,苦学,乐学,而且非常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把香菱学诗的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

学生概括讨论,明确:读诗——悟诗——论诗——写诗

四、感悟

师:经过了一番“细按”之后,我们在座的同学从这篇文章中感悟到什么了吗? 学生畅谈感悟。

五、介绍香菱的身世和悲惨命运(过渡语)从“香菱学诗”中我们有这么多的体会和感悟,我们要感谢香菱,我们也衷心的希望这位美丽、聪慧、善良、纯真的女子过上幸福的日子。但实际上香菱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对香菱的判词。从这几句词中,你看出香菱的命运了吗?

(大屏幕)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朗读)

(大屏幕)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出身乡宦之家。三岁被拐,十一二岁卖于冯渊。后被薛蟠抢至潘府为侍妾,改名香菱(谐音相怜)。最后被薛蟠正妻夏金桂改名秋菱(谐音求怜),百般折磨,终至干血之症,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师:香菱一生中唯一快乐的日子大约只有薛蟠外出经商的那一年,她得以住在大观园中,和姑娘们相处的日子。

曹雪芹的密友脂砚斋也对“香菱学诗”这一情节有过一段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春)探(春),容貌不让凤(王熙凤)秦(可卿),端雅不让(李)纨(宝)钗,风流不让(湘)云黛(玉),贤惠不让袭(人)平(儿)。”但就是这样一位大观园中时时含笑的女子,命运又是如此的悲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个个美丽动人而又凄凉的妇女形象,充分反映作者反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这不能不是我们读者感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红楼梦》插曲“叹香菱”。

六、课时小结(大屏幕)

(在“叹香菱”歌曲声中)出示:香菱走了——香菱们走了——这些《红楼梦》中诗样的女子都走了——都以凄婉的方式走了——?(留给我们读者的又是怎样的思考呢?)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红楼梦》。

2、从香菱学诗或黛玉教诗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或收获。要求不少于300字。

八、板书

香菱学诗

苦乐

志玩在学其

诗中

下载《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 福清里美中学 郭小强 教学目标: 1.细品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学习作者以多种手法......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 后洋中学 董斐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烦腻、揣摩、诌、诧异、茶饭无心”等词。 2、 了解香菱人物形象,学习文章中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3、 学习香菱孜孜......

    《香菱学诗》教案

    20 香菱学诗 1、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关于《红楼梦》的文学常识,了解香菱的人物命运。 ② 领会、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网络......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学习重点......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1. 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意义。 2. 学习多维观照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多角度理解人物行为的意义。 教学难点:作者创作人物形象的目的。 主要方法:对话分......

    香菱学诗

    香菱学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 (2)分析把握主人公香菱的性格特点,复习、巩固人物的描写方法。; (3)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

    香菱学诗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语文建设》编辑部给我寄来一篇发表在2011年第12期《语文学习》上的文章:李强《让香菱走回“大观园”——兼谈长篇小说“节选”的教学》(以下......

    香菱学诗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 2.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能力目标: 1.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2.体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