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地坛》教案(2013.5.3晚)
授课人:陆静
《我与地坛》教案
教师:陆静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二、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三、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二、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教学设想】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今年4〃20雅安大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这些数据说明此时的生命在灾难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当病痛、残疾
授课人:陆静
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板书:颓废、迷惘——慰藉
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板书:为什么要出生、是否马上去死、怎样活——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
授课人:陆静
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二)“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三)“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
授课人:陆静
五、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六、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七、作业
(一)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并说说你对文章第一部分有什么样的感想。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二)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1.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2.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授课人:陆静 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二)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
授课人:陆静
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 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授课人:陆静
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一)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二)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三)发展性作业:比较地坛与母亲的异同点,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地--母”的根源。
【板书】 理解儿子 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母亲 担忧却不敢表现 希望让母亲骄傲(不自觉)儿子 再也熬不住了 懂得母亲,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篇:《我与地坛》教案集锦
《我与地坛》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地坛》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与地坛》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增强学生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3、学习作者的预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同学们穿的衣服好漂亮,请穿红衣服的女同学谈谈,今天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以衣服的选择和心情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史铁生与地坛)
二、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 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三、课文研读:
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⑴史铁生为什么选择了地坛?
明确: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生命荒芜
地坛的特点: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他们相似,还因为地坛“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⑵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⑶不衰败的表现?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露珠”的活动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处处有生命的律动)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3、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古圆就像一个智者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感受并给他以生命的启迪。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这段描写细致而深刻,写了园中的几中小昆虫,如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石门中的落日,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三处景物描写衬托了作者情感思想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本身也是对生命的感悟。
4、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5、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四、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
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五、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体会文章第二部分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领悟生命的意义、内涵。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1、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塑造了一位淘金者形象,请同学说说淘金者是怎样的形象?
2、从中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二、你还知道哪些和命运抗争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出我们今天还要接触一位这样的人他就是作家史铁生。
三介绍作家作品史铁生
(1951~),生于北京,67年清华附中毕业,69年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教案《教案:》。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我与地坛》《答自己问》《务虚笔记》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曾一度想到死,他家附近的地坛成了可以“躲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由死到生的过程中地坛给了他很多生命的启示,他在地坛呆了十五年,他有许多感悟,他把这些感悟用优美的语美写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
四学习第一部分
让学生默读课文,把第一部分你认为比较精彩的语句划出来,分析精彩的原因。
学生划出的基本就是景物描写三部分,在让学生回答原因的同时,引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学习第二部分
生死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怎样回答“怎样活”的问题的。
第二部分在写法上的特点: 人神对话,重点理解一些难懂的句子,例如:“这是你的罪孽也是你的福祉”
六结束语:
送给大家一首诗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我与地坛》教案 篇3【教材内容】
《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教案 篇4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导语: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答:还写了母亲。
问: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第二部分
导语: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个别学生朗读1~3段,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可配乐《懂你》)
三、借鉴、吸收
导语: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对生命怎样感悟的?对母爱如何理解、回报?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爱母亲,学会回报等等。(结合课前读后感习作)
结语: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才更深刻地理解母爱。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又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不要屈服。
《我与地坛》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
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课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首雄浑凝重激越而有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命运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史铁生图片)
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他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国外出版。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理解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得无独厚的地坛。(出示地坛图片)
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听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2、(听读)学生回答,出示板书:、剥蚀、淡褪 坍圮 散落
3、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板书:荒芜
4、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失魂落魄 残废
5、提问:现在,请同学来说“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学生回答,提示小结,曾经庄严神圣的地坛被人们遗忘了,双腿残废的“我”似乎也被世间遗弃了,史铁生看着这同样命运的地坛,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排遣郁闷的地方,很快地,他消极颓丧的精神状态和荒园融为一体。
6、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听我朗读第五段中的景物描写后回答: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
(范读,回答后板书)不衰败
7、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评价学生回答后小结: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们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已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它们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即使我已经残废了,我也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这也是作者从中感悟的人生真谛。
板书: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9、解读自然,由此解读了生命,文中象这样蕴含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然后,把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勾画出来,进行品读。
10、请一位同学读出你喜欢的句子。
11、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那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2、学生回答后小结: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苍黑的古柏,还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静美的落叶,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1、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的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我们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现一个伟大的形象,——母亲。请同学们跳读第二部分,概括母亲的形象。
学生回答后板书:苦难 顽强
2、母亲的苦难何在?
(1)儿子残疾“母以子贵”不幸。
(2)儿子不理解母亲,发脾气,她得默默承受。
(3)他得以自己的微笑来化解儿子的痛苦。苦难而顽强的母亲给了我什么生活的启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直面痛苦 追求幸福
4、可是史铁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理解母亲,从这段《秋天的怀念》我们也可以看出,(出示图片)逐渐的,随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已的一生。母亲以他的的活法,无言地告诉了我应该以坚韧的意志直面艰难的命运,以深沉的爱关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亲因病去世后才隐隐感觉到了心里的失落。下面请听一段史铁生的内心独白。
(范读相关文字)
母亲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留给作者的只是无尽的追悔与哀怨。
5、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满文军的《懂你》。
6、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为什么?(歌词、旋律、镜头)
7、如果你是导演,你要为史铁生和他母亲拍这首歌的MTV,你会选取他们生活中的哪些镜头来祭奠这位伟大而苦难的母亲?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小结:“我”去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我久在地坛,母亲找,这一组组感人至深的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了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在“我”终于读懂了母亲后痛彻心肺的悔恨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我希望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千万别再留这种遗憾。
其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第三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味生命的崇高和庄严美。
二、教学重点:
缘景入情理解、体悟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以及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媒体:幻灯片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42分钟)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幻灯片(1)悬崖雪松图片,图片上显示文字:选取“加拿大雪松顽强存活于悬崖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导入。
(这一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眼睛有所停留,图片材料又能对学生写作起素材积累的作用)
(二)作者介绍:图片1:健康年轻的作者。图片2:双腿瘫痪的作者。
简介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6岁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幻灯片2)
提出疑问1师:作为普通人,我们会想,面对21岁就残废双腿这一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作者是如何走过的?(联系到地坛)
(三)关于地坛:图片,提问从图中感受到的地坛特点。地坛,又名方泽坛。始建明朝嘉靖年间,乾隆时又加以扩建,与天坛,月坛,日坛同为清王朝祭祀的处所。)(幻灯片3)
(生答):大,雄伟,冷清……
2师:在作者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时,他经常做一件什么事情?(幻灯片4)
(明确: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会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3师:①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齐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明确: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②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荒芜)。(幻灯片5)③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失魂落魄、残废: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幻灯片6)
④现在,请同学来说“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幻灯片7)
明确:第一,荒芜冷落的地坛与作者的经历相似,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第二,地坛很宁静,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作者需要安静平和的心态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以后的生活。
4师:①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听我朗读第五段后回答: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幻灯片8)
(明确:在第一部分第5段,作者写道:“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来的响动,片刻不息。”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由此使作者感受到了小生灵们生命的顽强,时时、处处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作者看到了地坛的生机,唤起了生活的信心。
②师: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作者说了一句话——“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③师追问:那么,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这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又给了作者怎样的启发?(幻灯片9)
明确:作者领悟到:①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④作者还明白了: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5师:作者应该怎么样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再次从景物中获得了那些启示?。
分析: 第三处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一段景物描写, 就不难发现每一种景物描写中都包含着一个对比。比如“落日与映照得灿烂”、“落寞与雨燕的高歌”、“暴雨与清纯的草木气味”、“秋风与熨帖的味道”, 可以说每一种看似感伤的景物背后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一次磨难其实都是你人生的一次历练,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当命运递给我们一个酸柠檬时, 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作者终于明白了, 残疾之后不仅要活着, 而且还要活出精彩。
(意蕴:比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让人感动伤感,但却能把地上的坎坷映照的灿烂;园中最为落寞的时候,雨燕却苍凉高歌;冬天大雪覆盖,行动不便,孩子们的脚印却永远让人有童年的怀想。譬如暴雨骤临园中,给人措手不及,但却让人想起蓬勃的夏天。)
这三处景物描写, 正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舔舐伤口、抚慰心灵—— 感悟生命、珍视生命— —抗争命运、活出精彩
: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年的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当年,他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的正确性。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他成了2002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残疾但并不消极的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七:文中景物描写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①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②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③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八:学生例举身残志坚的例子,并反观自我.谈启示 意志坚强的名人故事——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 九:教师寄语 名言积累:(幻灯片)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明确)生命无法荒凉,把握青春年华,充实自己。(“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
——保尔·柯察金的内心独白
板书:
①
地坛:荒芜冷落,历尽沧桑
同病相怜
我: 废弃双腿,失魂落魄
② 苍松翠 柏树幽
野草荒藤乐悠悠
蜂飞 蚁动 瓢虫升空 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 满园草木竞相荣
特点 生生不息
荒芜但并不衰败 ③譬如落日 落日寂静而安详
譬如雨燕 雨燕依旧高歌苍凉却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 譬如雪地脚印 孩子们的脚印永远让人有童年的怀想。譬如古柏 古柏永远镇静坚定地站立 譬如草木和泥土的气味 让人想起蓬勃的夏天 譬如秋风 会送来满园熨贴而微苦的味道。
生命的永恒
珍惜、热爱生命
生活的信心
④景(园子荒芜---------但有生机)
我与地坛 情(残废自伤------走出“轻”生)
情景交融 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散文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自渎课文,是残疾人作家史铁生所作。这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感情的散文。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情意浓厚,文辞优美。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分为二部分。我执教的是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文字里讲述是作者在20岁这个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而对生活十分绝望。于是在地坛这个古老而又沧桑的园子里产生了对生与死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来源于园中景物对他的启发,所以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对课文第三、五、七三个重点景物描写的段落进行赏析。由景入情,让学生感悟作者由“想死”到“勇敢活下去”的复杂感情,从而来解开地坛就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这样一个关系,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借助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动画创设出作者文字里所要表达的情境,让学生融情入景,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配以相关的提问,加以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课文,学生收获很大。
第四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教学目的:
1: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想曲》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 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 “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配乐朗读此句。)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辛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 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二)第二部分
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是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个别学生朗读1-3段,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
三.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板书: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
母亲:疼爱理解
活得最苦
作者: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 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怎样活:
承受苦难,坚忍生活
意志坚韧
第五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 与 地 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诵读能力,读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
三、情感目标
1.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教学重点】
1.三对关系:“我”与地坛、“我”与母亲、母亲与地坛
2.两个启示:地坛给“我”的启示,母亲给我的启示 【教学难点】
1.母亲的性格特征,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我对母亲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代表作:《务虚笔记》 《合欢树》 《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获得了“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作品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人感悟生命的真谛。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坍圮()()亘古不变()窸窸窣窣()()蝉蜕()熨帖()()
有朝一日()
2.根据拼音填空。
缘fân()
历尽cāng()桑 专心zhì()志
dān()搁 gāngà()()
滑jī()罪 niâ()
福zhǐ()diàn()记
整整一xiǔ()zùo()落
3.解释下列词语.坍圮:
亘古:
宿命:
失魂落魄: 熨帖: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①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___________下一溜阴凉。
②有时候就呆到___________都亮起月光
③蜂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____________,转身疾行而去。
④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___________。
⑤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___________。
5.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一项
四百多年里,___________,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A.围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影。
B.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6.仿照下面这个比喻句重新造句,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想像合理。
窗子,自从它出现那天起,就成了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重新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课文初探】
7、母亲了解自己的儿子因残疾而苦闷,在明知儿子有可能选择轻生的情况下,却让儿子独自去地坛,这是为什么?
答案
1、tānpǐ gân xīsū tuì yùtiē zhāo
2、缘分 沧桑 专心致志 耽搁 尴尬 滑稽 罪孽 福祉 惦记 一宿 坐落
3、倒塌;从古代到现代;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生死贫富皆由命运决定;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妥帖舒服。
4、斜切 满地上 一朵小雾 想透了什么 摔开万道金光 渗透的深彻 5.D.审视语句连贯得体的能力.6、略
7、母亲明白,孩子的痛苦只有自己想通透了才会消逝,而要想通透需要一段独处的过程。她宁愿自己的儿子为解脱痛苦而无目的无方向地追寻,也不愿自己的孩子为逃避痛苦而消沉。因此,每当孩子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他准备,每当孩子离去时,她就坚强地忍受这或许会失去儿子的痛苦。每当孩子长时间不回时,她又主动去找寻。她从来都不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句“你为我想想”。
四、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第二课时
五、师生互动,解读课文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 地坛呢?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 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提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该不该去死?(死,应该顺其自然)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须思考)我应该怎么去活?(地坛的述说)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7.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 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六、在作者心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1.“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2.“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
3.“„„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4.“——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5.“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七、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八、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母亲:1.送我上地坛。2.在家担忧我。3.到地坛找我)毫不张扬 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与痛悔
九、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十、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十一、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
十二、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十三、作业布置:以“我看磨难”为题写篇文章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体悟母爱,感悟生命,课型设计为讲读课。本篇散文是有很厚重沧桑感的散文,节选的两部分主要体现在对生命、母亲的解读上。当时设想就是想通过研读去理解去感悟,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从而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着眼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能让学生读出眼泪,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第三课时
《我与地坛》随堂练习
一、基础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命(sù)
炫耀(xuàn)坍圮(tān p ǐ)窸窸窣窣(xīsū)
B.蝉蜕(tuì)熨贴(yùn)
荒芜(wú)
历尽沧桑(cāng)C.玉砌(châ)恪守(gã)
地坛(tán)
肆意雕琢(zhuó)D.颓墙(tuì)教诲(huǐ)
猝然(zú)
亘古不变(gâng)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淡褪
玉砌雕栏
B.誓言隽永
坚忍不拔
弥漫
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
心神恍惚
荫凉
急于求成D.聪惠坚贞
娇阳高悬
熨贴
声名狼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开翅膀,忽悠一下()空了; 树干上()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弯了草叶轰 然坠地()开万道金光。
A.甩
疾
展
凌
停
弄
砸
B.甩
速
展
升
停
压
砸
C.捋
疾
支
升
留
压
摔
D.捋
速
支
凌
留
弄
摔 4.依次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躺在床上时,每个人都做过千千万万个美梦,梦想成真只属于 那些醒后挥汗如雨不辍劳作的人。
(2)
不忽视那些极微小的花粉,把它从广袤的原野采撷回来,加工 炮制,就可以酿成晶莹香甜的蜜。
(3)其实一个人是否尽了职,人们并不是看他说得如何,是要看他 做得如何。
(4)环顾全球
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 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A.但
如果
却
无论
B.但
如果
而
无论
C.如果
只要
也
不管
D.因为
如果
却
不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如果没有渊博的修养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写不出伟大的作品的。
B.我们青年缺乏的是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不足。
C.如果迅速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一个中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D.曹丕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不饶恕他。
6.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以前他不喜欢这工作,后来为完成任务,只好研究一番。现在,他
,简直爱上这工作。
A.不钻研就不行
B.越有兴趣越研究
C.越钻研越有兴趣
D.越来越深入地研究
【能力素质提高】
二、理解下面片断,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 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 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 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 ?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7.为什么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意思对即可)
8.作者将人生痛苦,将死亡比作“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目的是什么?
(意思对即可)9.为什么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因为一个人。
.所应考虑的问题是。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一、1.A2.D3.C4.B5.D6.C 【能力素质提高】
二、7.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痛悲之后,作者从地坛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将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意思对即可)
8.这是作者在走过荒芜,经历痛苦,走过孤独之后真实情感的流露,截瘫使他更加向往自由行走,表明作者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死亡,他知道经历“熬夜准备考试”之后,将有成功的喜悦,那将是人生的永恒。(大意对即可)
9.一旦生下来就不再存在为什么要生的问题,如何使活着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