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 童年的回忆》教案
第6课 童年的回忆
教学目标:
一、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像之中。我们能从《森林的歌声》、《荫中鸟》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
二、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三、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茨藜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在学唱《茨藜花》的过程中,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四、继续进行选择结束音的练习和竖笛吹奏练习。
教学重点:在学习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教学难点:继续进行选择结束音的练习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荫中鸟》过程中,听辨各种鸟鸣声,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教学重点:在学习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在聆听中听辨各种鸟鸣声,并借演唱抒发对祖国、对党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欣赏《荫中鸟》(1)导入。
导: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听过了一首关于鸟的乐曲,叫《百鸟朝凤》,乐曲用唢呐来演奏的,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与鸟有关的乐曲,请你来听听它是用什么乐器模仿鸟的声音的。(2)初听乐曲
导:你听到了几种鸟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3)复听乐曲
导:你能边听乐曲边来模仿鸟鸣声吗?说说乐曲描绘了什么景象?
(4)小结:森林是大自然的资源,有森林就有各种动物。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地球,也是为了人类生存、爱护自己。
2、歌曲教学(1)导入
导:在森林里除了鸟鸣声,还会有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2)初听歌曲
导:请你听听歌曲,找找歌曲里水流的声音是怎样的?(3)学习歌词(4)复听歌曲
导:找出歌曲中较长的音,并作上记号。(5)范唱歌曲(6)学唱歌曲
A、学唱曲调,分为两部分学唱。B、跟琴演唱歌曲,师指导唱
C、分角色演唱 D、跟伴奏演唱歌曲(7)表演歌曲。
三、组织下课
小结:森林的声音也是多姿多彩,美妙无比的。只要你用心寻找,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好听的音乐!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
2、能从《森林的歌声》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的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在学习中听辨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并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难点: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
(1)导入
导:你觉得森林里会有哪些声音?模仿一下?如果把森林里的动物声、水声等等大自然的声音变成一首歌又是怎样的呢?(2)初听乐曲
导:请你来听听乐曲,你能在音乐里听到多少动物在 歌唱?有几种主奏乐器?(3)初听乐曲第一段
导:让我们来听听第一段音乐,说说这段音乐的演奏 乐器是什么?出现了哪些动物的声音?(4)用la哼唱乐曲第一乐段(5)复听第一乐段
导:让我们再来听听这段音乐,可以跟着音乐边来轻 地哼唱,感受乐曲清新、活泼的旋律特点。(6)初听乐曲第二段
导:来听听第二乐段,说说这段音乐的演奏乐器是什 么?它又给你什么感觉?(7)用li哼唱乐曲第二乐段(8)复听乐曲第二乐段
导:让我们再听听这段音乐,边听边来跟着音乐哼唱。(9)初听乐曲第三乐段
导:来听听第三乐段,说说这段音乐的演奏乐器是什 么?
(10)用lu来哼唱乐曲第三乐段(11)复听乐曲第三乐段
导:让我们再听听第三乐段,跟着音乐唱一唱。(12)完事聆听全曲
导:我们已经听了乐曲的一、二、三段,那这首乐曲 是不是只有三段呢?这三段的演奏顺序是怎样的?
三、组织下课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学唱《茨藜花》的过程中,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3、在演唱《茨藜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教学重点: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学习歌曲《茨藜花》
(1)导入:我们学过哪些民族的民歌,能唱唱吗?(2)初听歌曲
导:民歌很多都是与生活有关的,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首云南布依族的民歌《茨藜花》,这是一首唱花的歌曲,边听边想,“茨黎花’的红色象征什么?(3)讲解附点二分音符
导:在我们的歌曲中,很多地方出现了“X — —”,这个叫附点二分音符,很多时候会用“X —.”的形式出现。(4)复听歌曲
导:边听边歌曲边找出歌曲中的附点二分音符,并作出记号。(5)师范唱歌曲
导:你觉得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来演唱这首歌曲?(6)学唱歌曲
A、齐学,师指导唱 B、分角色唱 C、跟伴奏演唱(7)演唱曲谱
2、给旋律选结束音
(1)演唱旋律1,选择1、6进行演唱;(2)演唱旋律2,选择1、6进行演唱
三、小结:布依人借着歌曲表达了对祖国、对党的热爱,还 有很多地方的人们也用歌曲表达了对祖国、对党的热 爱,请你回去的时候找一找。
教学反思
第二篇:欣赏童年的回忆音乐教案
第二课时《童年的回忆》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
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
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 》《丢手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可爱童年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节奏, 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课 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唱法、练习法。教 具:钢琴、课件、多媒体、头饰。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一)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1、导入:(放背景音乐)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
2、听音乐: 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
快
慢
<难点解决》
1、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2、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
并板书。
3、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
(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
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5 3
6 3 6
3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学生,并指出不足之处。后记:
学生们能用愉快的情绪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并能感受歌曲的愉快气氛。通过学习歌曲,感受了3 5 6 三个音的发音。
第三篇:童年的回忆教案
《童年的回忆》的三维目标
执教教师:程丽萍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赏音乐,指导学生学习分辨乐曲的乐段,从而提高学生听辨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说、唱、演、敲等形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2)、通过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学生能从图形谱中了解旋律进行的状态,初步感受速度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音乐速度的快,慢与表现情绪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首钢琴曲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指导学生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最美好的一幕,从而使学生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使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童年的回忆》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程丽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赏音乐,指导学生学习分辨乐曲的乐段,从而提高学生听辨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说、唱、演、敲等形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2)、通过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学生能从图形谱中了解旋律进行的状态,初步感受速度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音乐速度的快,慢与表现情绪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首钢琴曲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指导学生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最美好的一幕,从而使学生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使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 :了解《童年的回忆》旋律的进行状态,感受音乐速度与情绪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完成音乐的排序,通过对比了解什么是中速。
四、教学策略: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
五、教学资源:电脑、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
1、聆听童年的歌。
2、聆听童年的诗。
3、欣赏童年的画。
4、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1)聆听全曲,整体感受。
说一说你联想到哪些童年有趣的事情?(2)简介乐曲。(3)感受音乐的速度。
(4)听乐曲片段,选择合适的图形谱。(5)听音乐,排序号。(6)边听乐曲边画图形谱。(7)分乐段听乐曲。
(8)边画图形谱,边完整的听音乐。
5、小结。
小学音乐《童年的回忆》教学反思
九一学校 程丽萍
1:通过听赏、唱歌等多种实践活动,能把握音乐主题内容,在音乐中重温快乐的少年生活,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超级女生是现在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选择《童年》的现场演唱版本效果会更好,一方面引入课题,另一方面也把这首金典的老歌推荐给学生。
3:课一开始就把《童年》这首老歌作为导入,并且采用超女演唱版本,无论熟悉或不熟悉此曲,相信已经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在此录像中还有歌手常宽用口琴吹奏此曲,对于爱好吹奏的学生来说是一大鼓舞。此曲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把同学领入了久违的童年生活。
4:在整堂课中,教师以“二期”课改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始终把音乐以聆听为先导,让学生在反复的听赏中,不断受到感染,激发他们的想象,继而得到启发,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是在教唱环节中,如何能更好地更快的让学生把握乐曲的节奏,教师还有待于学习和探索。
第四篇:小学音乐第一课 童年教案
小学音乐第一课 童年教案
教学内容:
一、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
二、表演《摇啊摇》《小酒窝》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犹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在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四、流畅地唱好《摇阿摇》《小酒窝》,有感情地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
一、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三、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听辨音的高低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投影仪、教学光盘
课时准备: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复习学过的知识,复习学过的歌曲。
教学目的:巩固上学期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对上学期学习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难点:
.调整学生的声音状况,使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2.巩固已学旧知、检查掌握情况。
教具准备:琴、录音机、磁带、粉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提示坐姿、情绪
2.长音练习
要求:各母音的口形要正确,律上行打开嘴巴,下行注意气息支持。
三、复习旧歌
.<<粉刷匠>>
边唱边表演。
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情绪。
集体用正确的情绪表演唱一遍。
2.<<小燕子>>
请几位同学说说歌曲的情绪。
集体有感情地演唱一遍。
3.<<小小牵牛>>
教师提示歌曲情绪。
集体跟音乐表演唱一遍。
四、复习旧知
.音阶
请一位学生说说音阶排列的顺序。
大家一起跟琴唱一唱。
看老师在音乐小台阶上写出音阶。
集体看黑板上五线谱中的音符:认一认并唱一唱。
2.音乐符号与记号
小节
小节线
终止线
反复记号
反复跳跃记号
延长音记号
连线
五、介绍本学期学习内容
.翻看目录
老师介绍本学期学习的歌曲,欣赏等内容。
2.提出本学期的学习总目标和要求。
提高整体音色、整齐程度,认真进行发声练习。
加强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视唱能力。
学会正确使用竖笛,并掌握基本演奏方法。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多种手段表现歌曲内容。
3.自由翻阅课本。
六、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童年的回忆》
二、表演《摇啊摇》
教学目标:
一、《童年的回忆》《摇啊摇》等作品,犹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在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一、听音乐,进行表演,来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二、通过编创与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具准备: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长音练习
2.弹性练习
要求:双手扶小腹部,感受腹部用力的感受,声音短促有弹跳感。
3.母音练习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初听歌曲一遍。(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学生将听觉与视觉合二为一,从图形谱中了解旋律进行的状态。
3、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从中感受音乐进行速度的快慢与欢快、甜美的关系。
4、生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自己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5、从小白兔、乌龟的行走速度对比中讲解速度记号的“快”与“慢”,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兔、龟比较,引出“中速”。
6、再听音乐,由学生自己完成音乐的排序号及填空(速度、情绪)的书面作业。
三、表演《摇啊摇》、边看书上的插图,边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唱,学生试着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3、四小节一句跟琴模唱曲调,要求唱得连贯流畅,象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
4、跟教师的伴奏,学生试着把歌词填进曲中。
5、听录音。(进行即兴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自由选择两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用滚动式敲击三角铁,即用金属棒在三角铁内滚动。
按强拍打击三角铁,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由选择。
也可两者兼有之地演奏,如在长音处用。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小酒窝》
二、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我们多么幸福》《小酒窝》等作品,犹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三、流畅地唱好《小酒窝》,有感情地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重难点:准确听辨音的高低,进行编创活动,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力。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长音练习
2.顿音练习
3.母音练习
二、表演《小酒窝》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
2.听范唱录音伴奏,老师演唱。
提问:请大家仔细听,我唱的两句歌有什么不同(教师范唱a、b两句,各4小节)?适时提示:歌词、节奏、曲调。听老师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个音吗?
3、学生模唱曲调。
4、歌词跟唱。
5、学生基本唱熟,请相邻两同学在“呀子喂”处相互按节奏拍拍手“
”以加强节奏感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来表达喜悦的情景。
6、排练表演唱《小酒窝》,进一步激发学生演唱的兴趣,强化审美情趣。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听音乐。
2.教师简介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3.复听。
分别请两位同学朗读歌词。
集体跟琴默唱歌词。
(3)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歌曲。
4、问: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3)生活在21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
5、编创与活动
再次聆听,要求学生:当你听到歌曲高潮时(兴高采烈)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希望学生独立思考,认真聆听,切勿人云亦云。
四、听辨练习活动、这个练习为下节课学习“3、5、6、”音高作听觉铺垫。
2、本练习是二年级听辨音高的复习与提高。
3、不要求学生唱唱名,而是用lu进行听辨模唱,以提高学生对音高的听辨记忆。
4、教师在“3、5、6”三个音中作两个音的旋律音程听辨训练,如“35;53;56;65;36;63等。
五、教学反思。
第五篇:回忆童年
回忆童年
夜,渐渐的静了,白日的喧嚣在月亮刚出来的时候就消沉了,心,也终于可以得到片刻的放松。
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放下手中捏出汗的笔,心里的烦躁在朦胧的月色中见见淡了。好久好久,这么累,已有多久没有看望我那久违的故乡?望水何澹澹,没有感到宏伟气魄的进取,而举头望月,却感到月下独酌的哀伤。儿时的故乡,你,还好吗?
但记得我家屋后的百草园,那儿的花花草草都曾是我的伙伴,那些虫豸则是我的玩偶。儿时的他们陪我欢笑,陪我酸辛。我仿佛看见泥墙根一带的油蛉,蟋蟀;找到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尝到又酸又甜的覆盆子;听见长妈妈“美女蛇”的故事;捉住活蹦乱跳的小鸟。那儿的日子,似乎有些孤独,但并不寂寞。只因虽未有多少人陪伴,却有小生命带来的乐趣。如今,人民受到剥削,国内一片混乱,一位爱国赤子的心,再也找不回那快乐的时光了。
我抚摸着书本自问,后来怎么样了?后来,家里人让我上学,让我告别了百草园,也基本上告别了童年。那私塾里,小院花儿扑鼻香,朗朗书声耳畔来。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眼前,却偏偏都在梦里。
如今,每日都绷紧了神经,既执笔为剑,有关心民情,现在好容易停下来了,却又怀念起那童年。每时每刻都要抓紧啊!节约时间,就是使每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那就继续写吧!我有握起了笔。“将那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写下来,那是你不能忘怀的童年。”我的心在呐喊,“把那时的快乐都写进去,以治疗现在疲惫的伤。”是啊,周围都是黑洞洞的,童年的快乐带来的光亮虽然暗淡,却也能照亮一片黑暗了。
灵感忽然就来了,把刚才的思绪整理。一阵奋笔疾书后,放下笔,望着完成的作品,我不禁泪眼婆娑。
初一:任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