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作文系列02——故事篇

时间:2019-05-12 20:2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趣味作文系列02——故事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趣味作文系列02——故事篇》。

第一篇:趣味作文系列02——故事篇

趣味作文系列——故事篇 北京四中

李雄

一、课前,需要完成: 1.温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2.思考一个生动的故事包含的主要特点

二、课上,拓展训练:

以下是一位同学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按要求改写。“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 是伤心。”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没感觉到 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是细节描写不到位,请试着改写一下,来 丰富该同学当时非常“紧张”的心理活动。

三、课后,推荐完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大师向他的三个徒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 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新衣服上有个小窟窿,你会怎么办?第一个徒弟回 答:“置之不理。”第二个徒弟回答:“把它遮掩起来。”只有第三个土地 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枚针,回答道:“将它补好!”听了他的回答,大师微 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

这个小窟窿就像是我们犯过的错误,对待错误的最佳方法,不是回 避,不是掩饰,而是改正。请以“改正错误”为话题,运用在李雄老师 “趣味作文系列故事篇”课上所学,写一篇小故事,要求有细节、有角 度、有提升。

第二篇:2.2语文趣味系列故事

小学语文趣味系列故事 2.2

美好的双休日又来临了,真是太舒爽了!我要把快乐和大家分享,这不刚从课外书中网罗到这么一些极品故事推荐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喜欢。看后,如果同学们能谈谈启示就更好了!

一、毛泽东博览群书

毛泽东一生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常到最热闹的城门口去看书。无论街上多么喧哗,他仍然能专心致志地看书。夜深人静时,同学们已进入梦乡,他却在走廊或茶炉旁的灯光下看书。严冬时节,看书坐久了,脚冻得发痛,他稍活动一下,又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书本上去了。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不少哲学、政治、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

解放后,他身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日理万机,还要挤出时间来看书。20多年里,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北京师大图书馆等单位借阅书多达2000多种5000余册。他那办公室兼卧室的房间里堆满了他喜爱的书籍,好像一个小小图书馆。

二、吃人

李力写作文时有个坏习惯,遇到不会写的字既不查字典,也不肯问别人,宁可空着。一天,他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最近,爸爸身体不好,医生要妈妈买些人给爸爸补补身体。一大早妈妈就和我一起去药店买人。

走进药店,看到有许多人,有的人大,有的人小。我们买了二两人 回到家里,把人切成块,放在锅里蒸。人蒸好了,爸爸就喝人汤,再吃人 渣。也真怪,他吃了人以后,精神百倍,浑身是劲。他给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人真好吃„„

老师看了大吃一惊,急忙找李力来问,才知道„„

(你知道李力漏写了什么字吗?)

三、一笔失万金

改革开放初期,乌鲁木齐市挂面厂在日本花16万元人民币从日本印制来的挂面包装袋,由于多写了一点“乌”写成了“鸟”,全部报废。堂堂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包装袋不能用了,16万元钱付之流水。追查结果,设计师,审批者都是粗心大意的“马大哈”。

四、牛粪能吃吗?

小刚写日记。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表姐和我一起去乡下看望外公、外婆。下车后,我们走在通往外公家的水泥路上,忽然看到一堆好大的牛粪拦在大路上,我吃了一斤(惊),爸爸也吃了一斤,妈妈也吃了一斤„„真恶心呀。

老师看了,给日记写了评语:牛粪能吃吗?这么多人吃,而且一斤一斤地吃。

五、哪里哪里

芳芳10岁生日那天,爸爸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来参加芳芳的生日晚会。爸爸单位里的一位外国朋友也给芳芳送来了生日蛋糕。见面时,外国朋友盛赞芳芳长得漂亮。爸爸谦虚地说:“哪里哪里!”那位外国朋友以为自己讲得不具体,在问他哪里长得漂亮。于是他用生硬的中国话认真地补充:芳芳的脸不是圆圆的吗?眉毛弯弯的,眼睛大大的,鼻子高高的,嘴巴小小的,牙齿白白的,皮肤嫩嫩的„„,在座的亲朋好友听了哈哈大笑,外国朋友弄得莫明其妙,你们在笑什么?原来这里的“哪里”不是疑问词,而是表示谦让的意思。

六、深山藏古寺(写作文要认真审题)

从前,有一位先生给四位画家出题作画,画题是“深山藏古寺”。姓赵的画家画了深山又画古寺,结果画成了“深山和古寺”;姓钱的画家只画了深山,没有画古寺,结果画成了“深山无古寺”;姓孙的画家画了深山,并画了古寺的一角,这叫“深山露古寺”;只有姓李的画家通过认真审题经过冥思苦想,终于画了一幅符合题意的画;画面上有深山,山脚下有一条小溪,小溪边一个和尚在挑水,一条石阶路由溪边通往深山中„„李画家蠃了!

七、作文选材要少而精

《再见了,亲人》节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魏魏写这本书,开始他写了20多个生动的人物事例,同志们看了反映不好,认为“人多而杂”,印象不深。后来删掉了10多个,只留下5个,写完后又删去了两个,只剩下三个。就是我们读到的大娘、大嫂、小金花三人。这件事告诉我们写作选材不在于多,要在于精。写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懂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

八、好语言来自观察与感受

有一次,俄国作家高尔基、安德列耶夫、布宁三人在街上巧遇。于是他们一起走进餐馆吃饭。饭前他们玩了一个游戏:一位顾客进来后,大家观察三分钟,然后每人各说一句话,描写这个人,看谁说得准确、具体、细致、生动。

不一会儿,一位顾客进来了,他们开始观察。3分钟一到,他们一个个开始说了。

高尔基说:“这是一个脸色苍白的人,穿着灰色的西服,长着细长发红的手„„”

安得列耶夫心不在焉,没看清楚什么,只好支支吾吾地胡编了几句,没有说出什么名堂来。

布宁说出了这个人的服装式样、颜色,描绘了他的身材、姿态,并说:“他打的领带还是小白点的,颈上有一块疤痕,眼珠子滴溜溜地东张西望„„我怀疑他可能是个国际骗子。”

刚好服务员来了,他们向他打听那个人的情况,服务员小声说:“这个人呀,不知从哪儿来,常常在街上诈骗别人的钱财,名声坏得很„„”

安德列夫观察浮光掠影,所以语不成句,说不出什么;高尔基描绘具体;但布宁描绘得更细微、更生动,而且入木三分的观察力,作了准确的判断。布宁赢了!

第三篇:2.2语文趣味系列故事

小学语文趣味系列故事 2.2

美好的双休日又来临了,真是太舒爽了!我要把快乐和大家分享,这不刚从课外书中网罗到这么一些极品故事推荐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喜欢。看后,如果同学们能谈谈启示就更好了!

一、毛泽东博览群书

毛泽东一生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常到最热闹的城门口去看书。无论街上多么喧哗,他仍然能专心致志地看书。夜深人静时,同学们已进入梦乡,他却在走廊或茶炉旁的灯光下看书。严冬时节,看书坐久了,脚冻得发痛,他稍活动一下,又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书本上去了。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不少哲学、政治、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

解放后,他身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日理万机,还要挤出时间来看书。20多年里,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北京师大图书馆等单位借阅书多达2000多种5000余册。他那办公室兼卧室的房间里堆满了他喜爱的书籍,好像一个小小图书馆。

二、吃人

李力写作文时有个坏习惯,遇到不会写的字既不查字典,也不肯问别人,宁可空着。一天,他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最近,爸爸身体不好,医生要妈妈买些人给爸爸补补身体。一大早妈妈就和我一起去药店买人。

走进药店,看到有许多人,有的人大,有的人小。我们买了二两人 回到家里,把人切成块,放在锅里蒸。人蒸好了,爸爸就喝人汤,再吃人 渣。也真怪,他吃了人以后,精神百倍,浑身是劲。他给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人真好吃„„

老师看了大吃一惊,急忙找李力来问,才知道„„

(你知道李力漏写了什么字吗?)

三、一笔失万金

改革开放初期,乌鲁木齐市挂面厂在日本花16万元人民币从日本印制来的挂面包装袋,由于多写了一点“乌”写成了“鸟”,全部报废。堂堂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包装袋不能用了,16万元钱付之流水。追查结果,设计师,审批者都是粗心大意的“马大哈”。

四、牛粪能吃吗?

小刚写日记。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表姐和我一起去乡下看望外公、外婆。下车后,我们走在通往外公家的水泥路上,忽然看到一堆好大的牛粪拦在大路上,我吃了一斤(惊),爸爸也吃了一斤,妈妈也吃了一斤„„真恶心呀。

老师看了,给日记写了评语:牛粪能吃吗?这么多人吃,而且一斤一斤地吃。

五、哪里哪里

芳芳10岁生日那天,爸爸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来参加芳芳的生日晚会。爸爸单位里的一位外国朋友也给芳芳送来了生日蛋糕。见面时,外国朋友盛赞芳芳长得漂亮。爸爸谦虚地说:“哪里哪里!”那位外国朋友以为自己讲得不具体,在问他哪里长得漂亮。于是他用生硬的中国话认真地补充:芳芳的脸不是圆圆的吗?眉毛弯弯的,眼睛大大的,鼻子高高的,嘴巴小小的,牙齿白白的,皮肤嫩嫩的„„,在座的亲朋好友听了哈哈大笑,外国朋友弄得莫明其妙,你们在笑什么?原来这里的“哪里”不是疑问词,而是表示谦让的意思。

六、深山藏古寺(写作文要认真审题)

从前,有一位先生给四位画家出题作画,画题是“深山藏古寺”。姓赵的画家画了深山又画古寺,结果画成了“深山和古寺”;姓钱的画家只画了深山,没有画古寺,结果画成了“深山无古寺”;姓孙的画家画了深山,并画了古寺的一角,这叫“深山露古寺”;只有姓李的画家通过认真审题经过冥思苦想,终于画了一幅符合题意的画;画面上有深山,山脚下有一条小溪,小溪边一个和尚在挑水,一条石阶路由溪边通往深山中„„李画家蠃了!

七、作文选材要少而精

《再见了,亲人》节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魏魏写这本书,开始他写了20多个生动的人物事例,同志们看了反映不好,认为“人多而杂”,印象不深。后来删掉了10多个,只留下5个,写完后又删去了两个,只剩下三个。就是我们读到的大娘、大嫂、小金花三人。这件事告诉我们写作选材不在于多,要在于精。写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懂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

八、好语言来自观察与感受

有一次,俄国作家高尔基、安德列耶夫、布宁三人在街上巧遇。于是他们一起走进餐馆吃饭。饭前他们玩了一个游戏:一位顾客进来后,大家观察三分钟,然后每人各说一句话,描写这个人,看谁说得准确、具体、细致、生动。

不一会儿,一位顾客进来了,他们开始观察。3分钟一到,他们一个个开始说了。

高尔基说:“这是一个脸色苍白的人,穿着灰色的西服,长着细长发红的手„„”

安得列耶夫心不在焉,没看清楚什么,只好支支吾吾地胡编了几句,没有说出什么名堂来。

布宁说出了这个人的服装式样、颜色,描绘了他的身材、姿态,并说:“他打的领带还是小白点的,颈上有一块疤痕,眼珠子滴溜溜地东张西望„„我怀疑他可能是个国际骗子。”

刚好服务员来了,他们向他打听那个人的情况,服务员小声说:“这个人呀,不知从哪儿来,常常在街上诈骗别人的钱财,名声坏得很„„”

安德列夫观察浮光掠影,所以语不成句,说不出什么;高尔基描绘具体;但布宁描绘得更细微、更生动,而且入木三分的观察力,作了准确的判断。布宁赢了!

一、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粗茶淡饭()流芳百世()井然有序()指鹿为马()固若金汤()精雕细刻()雪中送炭()伶牙利齿()

二、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形容说话轻薄()形容能说会道()形容惊诧无言()形容不善辞令()形容随声附和()

三、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表示差不多时用()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表示归根到底时用()表示把握大时用()表示很不容易时用()表示信心十足时用()表示距离远时用()

四、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陈残云()王任重()刘海粟()丁慧中()甘如饴()焦若愚()

五、成语填空:

()服()服()德()德()讹()讹()牙()牙()老()老()计()计 神()()神 精()()精 痛()()痛 欺()()欺 将()()将 日()()日 微()()微

六、宝塔诗如何读? 开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七、怪体诗如何读? 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万 国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掉

川川川川

八、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九、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十、数字猜成语:

12345609()1256789()1+2+3()333 555()3.5()5 10()9寸+1寸=1尺()

答案来了:

一、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井然有序(杂乱无章)指鹿为马(点石成金)固若金汤(危如累卵)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伶牙利齿(笨嘴拙舌)

二、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三、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一不做,二不休)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小九九)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

四、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陈残云(风卷残云)王任重(任重道远)刘海粟(沧海一粟)丁慧中(秀外慧中)甘如饴(甘之如饴)焦若愚(大智若愚)

五、成语填空:

(心)服(口)服(以)德(报)德(以)讹(传)讹(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将)计(就)计 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将(门)(有)将 日(复)

(一)日 微(乎)(其)微

六、宝塔诗如何读? 开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杏山桃满山开.)

七、怪体诗如何读? 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万 国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掉

川川川川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万国九州掉四川.)

八、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李白)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项羽)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九、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

十、数字猜成语:

12345609(七零八落)1256789(丢三落四)1+2+3(接二连三)333 555(三五成群)3.5(不三不四)5 10(一五一十)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第四篇:趣味童话小故事

趣味童话小故事4篇

【导语】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没生命的橡皮铅笔,它们都能说,能笑,能思考问题,也就是把它们当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性格。童话里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下面是东星资源网整理分享的趣味童话小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你们会喜欢!

【篇一】趣味童话小故事:方糖先生

方糖先生本来是放在厨房里的,因为主人的不小心,他从盒子里跌出来,掉在了书桌上。他块头很小,白天总是偷偷藏在日历后面,以免被人发现而扔进垃圾桶。晚上黑了灯,他就溜出来,和桌上的新朋友们讲故事。

这一天,茶杯小姐和托盘先生结婚了,要知道,从工匠把他们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约定好了白头偕老。看着两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方糖先生很是感动,他和桌上单身的先生们一样,期待着美好的爱情。

直到有一天,来了位铅笔小姐。

她穿着粉红色的外衣,头上戴着顶蓝帽子,她有着高挑的好身材。最重要的是,她是这里除了字典爷爷外最智慧的姑娘,她会算术和写字呢。方糖先生感觉自己恋爱了,他喜欢铅笔小姐。和他一样喜欢铅笔小姐的还有笔筒先生、橡皮先生和白纸先生。

方糖先生有些难过,他来自遥远的厨房,没有带任何东西。还好铅笔小姐不介意他的贫穷,她喜欢听他讲从厨房到书桌的冒险。

有一次,方糖先生正在讲他的好友瓮汤匙,为了碗姑娘和筷子决斗,结果脚底打滑,摔了个粉身碎骨。铅笔小姐困得睡着了,她靠在他的肩上,那时仿佛空气中都飘荡着甜美的气息。

其他喜欢铅笔小姐的单身汉们嫉妒极了。

橡皮先生说:“不管你做错了什么,我都能纠正你的错误。”

笔筒先生说:“我能给你安稳的家,永远包容你。”

白纸先生说:“我能给你展现自我的舞台,我们多么相配呀。”

铅笔小姐看看方糖先生,她必须做个决定,不然其他人可能会把他们赶走。她不想离开这里,因为她喜欢这个有着书香的地方。铅笔小姐敲敲玻璃杯,里面有半杯牛奶:“谁敢从上面的`书架上跳进来,谁就是最勇敢的。”

铅笔小姐的话很快传开了,她喜欢勇敢的人,谁要是敢从书架上跳进牛奶杯里,谁就能和她在一起。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玩笑,因为跳进去就不可能再出来,而且会连同牛奶一起被扔掉。

或许只有方糖先生当真了,他站在高高的书架上,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爬上去的。所有人都仰头望着他,铅笔小姐也是,她为他的勇敢感到骄傲。

字典爷爷说,“孩子,下来,那儿很危险。”

方糖先生最后看了铅笔小姐一眼,他笑了,然后纵身一跃。

“他可真是个傻小子。”笔筒先生说。

“是啊,天底下没有比他更傻的人了。”书签小姐说。

铅笔小姐什么话也没说,她伤心极了:如果她像爱自己一样爱着他,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那样的难题呀。

主人家的孩子放学回来,拿起玻璃杯喝了一大口,嚷道:“妈妈,今天的牛奶可真甜啊!”

【篇二】趣味童话小故事:小灌木

山上没水,树人就用水桶到三十多里路的山下把水一桶一桶地挑上来。山因为水开始滋润起来,风儿柔柔的,像是少女梦中轻轻的鼻息。树人累了,就伸开四肢躺在大山的怀胞里,任风儿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呢喃。风儿用它纤细的手一点一点地抚去他身上的疲劳。

山光秃秃的,不见一根草木。树人来到山上走了一天,就把荒山承包了下来。

山上没水,树人就用水桶到三十多里路的山下把水一桶一桶地挑上来。山因为水开始滋润起来,风儿柔柔的,像是少女梦中轻轻的鼻息。树人累了,就伸开四肢躺在大山的怀胞里,任风儿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呢喃。风儿用它纤细的手一点一点地抚去他身上的疲劳。山上最初长出的是棵灌木。树人整天守在灌木旁边,像守着一个刚出世的婴儿。树人不断地为他松土,不断地为他浇水。夏天,脱下衣服为他遮阴;冬天,脱下衣服为他保暖。小灌木在树人的爱抚下一天一天地长高。

小灌木成了树人生命的全部。

小灌木每长出一片叶子,树人都要用手爱怜地去摸摸,在脸上幸福地贴了贴。几个月下来,小灌木长成了一把绿色的小伞,撑在荒山上。

人们从四面八方朝荒山涌来,树人被团团地围着。

“这里从来都没长出一棵树,你真了不起呀!你创造了奇迹!”

“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你好好学习,把这周围的`荒山都承包下来。

于是记者扛着照相机从遥远的城里来了。记者把树人和小灌木的照片登在了国家的一家大报上。树人在报纸上说:“这棵树只是绿化荒山的开始,今后我要让绿色覆盖整个荒山,让荒山长出参天大树。那以后,树人用乱石在山上砌了一间小屋,长期在山上居住起来。树人从外面运来了大量的树苗,整日挖坑植树浇水。成片的幼苗在树人的精心呵护下一天一天的长了起来,风头渐渐盖过了小灌木。小灌木见了树人说:“现在我们已是一个大家庭了,我们不能各行其是,我们应该坐到一起,好好总结这些年来的得失,扬长避短,早日成材。小灌木的话说到了树人的心坎上。第二天树人就把大家招集起来。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树人不停地点头,不停地把一些好的经验记录下来。小灌木见大家只顾自己发言,没把他放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一棵长势的小乔木发言时,终于激怒了他,他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他几乎愤怒地说:“三五年想成材,那是大白天说梦话。”

树人见大家涌跃发言,冷落了小灌木,就说,对了,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荒山上最先长出的树木,他和我的照片曾在国家的报刊上登载过。

【篇三】趣味童话小故事:魔法手链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魔法王国,那里的人们都精通魔法。相传国王有一个小女儿,一出生手上就戴着一个手链,这个小女儿长得更是国色天香,一双蓝色大眼睛,炯炯有神;一个樱桃小嘴,唇红齿白;一头金色秀发,长发及腰,皮肤更是如雪一般白。据说她是全国有史以来最美的一位公主,可是,皇后刚生下了小公主,就去世了,大家就都把那手链视为皇后留给小公主的礼物,称之为魔法手链。

一晃十八年过去了,小公主也长大了,出落的更美丽了。各国的王子都前来求婚,可小公主一个也不喜欢,总是说:“我还没有找到那个真正属于我的王子,如果他来了,手链就会有所反应。”大家都问小公主:“你是怎么么知道的?”可小公主回答她也不知道,或许是她妈妈在天上告诉她的吧!

一天,小公主下乡游玩,无意间遇见了一个男孩,手链亮了,小公主认定他就是自己一直在等的那个人,那个男孩同时也爱上了小公主,俩人在一起没多久,男孩就不小心被一个老巫婆施了魔咒,预示他活不过一年了,小公主知道后悲痛欲绝,用尽所以方法为男孩解除魔咒。终于,在一个资深的魔法大师那里得知:要想解除魔咒,就要前往一个危险的森林,那里到处是陷阱,但那里传说有一朵魔法花,吃下它就可以解除魔咒了,大师还说了,小公主的'魔法手链具有很强大的魔法,可以祝他们一臂之力。

就这样,小公主和男孩出发了,第一站,他们遇见了一只大灰狼,想要把他们给吃了,还好小公主及时使用魔法手链,把大灰狼变成了一只小灰兔,和他们一起走了。第二站,出现了一个人面蛇身的妖怪,要把他们练成丹药,增加法力,还好男孩发现那个妖怪怕光,让小公主用手链变出了一道光,妖怪就消失了。最后一站,那个给小男孩施魔咒的老巫婆跟来了为了防止他们解除魔咒,百般阻挠,终于经过他们一天一夜的斗争,最终终于打败了巫婆。并且成功找到了魔法花,男孩解除了魔咒。

他们回到了王国,男孩成为了王子,和小公主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篇四】趣味童话小故事:蚂蚁和鸽子遇险记

森林里有一对非常好的朋友,一个叫蚂蚁,另一个叫鸽子。他们经常在一起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在一个春光烂漫的季节里,有一天,蚂蚁背着旅行包去郊外游玩。他走呀走呀,走过一片竹林,来到了一条小河边,他看到河对面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洁白洁白的梨花。他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美丽极了。一阵风吹来,散发着淡淡的迷人的芳香。蚂蚁迫不及待地想过河去尽情欣赏一番。他想:小鸭子能游过河,我一定也会游过河的。想着想着,他就不由自主地跳下了河。可是他马上感到呼吸急促,有慢慢往下沉的感觉,他连忙喊:“救命、救命……”鸽子姐姐正好飞过,看见了这一万分危急的情景,就马上衔了一片树叶放到了蚂蚁身边的水里。蚂蚁弟弟挣扎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树叶,好不容易地游到对岸。蚂蚁弟弟激动地说:“鸽子姐姐,是您救了我的命,我以后一定会报答您的。”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有一次,鸽子姐姐寻找食物时飞累了,正落在一棵大树上休息。不料被一个猎人发现了,可她全然不知。但这一情景却被蚂蚁看见了,他紧紧地跟在猎人身后,并悄悄地爬上了他的脖子。这时,猎人正瞄准着鸽子姐姐,他屏住呼吸,正要扣动板机的一瞬那,蚂蚁弟弟就使劲地向猎人的脖子上咬了一口。猎人一痛,手一抖,子弹嗖地一声在鸽子姐姐的头上掠过,击中在树叉上。鸽子姐姐急速飞起,飞到蚂蚁的.身边,意味深长地说:“蚂蚁弟弟,是你救了我,你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蚂蚁呀!”

第五篇:趣味数学故事

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

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后来,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小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妈妈笑了。

儿歌比赛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和﹦的本领 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

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

﹦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从此,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任何人不会违反。

小熊开店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它们来到小熊的水果店。“桃子怎么卖呀?”小猴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小熊回答。小猴又说:“如果我从两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对吗?” 小熊点点头。

“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 “正是,正是。”小熊讲。

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结帐,怎么算都是亏本的。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况说了,笑着说:“都是你学习不好,我们才来教训你一下”,并把少给的钱补给了小熊。

小熊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每天上课都很认真。它们三个成了好朋友。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数学优秀小故事

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找刘先生,并自我介绍说:“我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一个旅游团到香港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来住你们酒店。”

刘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可以,是一个大团。”

刘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是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个导游,于江看出了刘先生的心思,他慢条斯理地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酒店了。”

“你请说吧。”刘先生自信地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多出一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再把分成的四小组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先生马上思考起来,他一定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该如何下手呢?”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说出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

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不错,就是八十五人。请说说您的算法。”

“人数最少的情况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

“好,我们今天就住在您这儿了。” “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

“我们这儿现在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么住?” “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必须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

又出了一个题目,刘先生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瞑思苦想之后,他终于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四间7人房,一间5人房;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一间5人的,一共11间。

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非常满意,马上办了住宿手续。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一点,但刘先生的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聪明的小男孩

从前,一个国王经常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如果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赏赐;如果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一天,国王指着宫里的一个池塘问:“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赏他珠宝。如果说不出来,我就要‘赏’你们每人50大鞭。”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

正在大臣们心慌意乱之际,走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男孩。他问清了事情的缘由之后说:“我愿意见见这位国王。”

大臣们把小男孩带到了国王身边。国王见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怀疑说:“这个问题答上来有奖,答不上来可要被砍头的,你知道吗?”在场的人都替这个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国王的问题。国王无奈之下,拿出珠宝奖励给了小男孩。小朋友们,你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

其实,国王出的是一道条件不足的问题。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下是无法找出正确答案的。小男孩正好抓住这一关键。他是这样回答的:“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池塘一样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实际上打破了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他的头脑多么聪明,多么灵活啊!

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是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果果)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苏步青的故事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从小立志 科学救国------熊庆来的故事

熊庆来(1893-1969)是云南弥勒县人,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熊庆来的父亲熊国栋,精通儒学,但更喜欢新学,思想很开明,对熊庆来的影响很大。少年时的熊庆来从他父亲那里常听到有关孙中山民主革命的事情,这在幼年熊庆来的心田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1907年,熊庆来考入昆明的云南方言学堂,不久又升入云南高等学堂。当时满清王朝已日薄西山,各地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抗捐、抗税、罢课、罢市、兵变遍及全国,清政府陷入于风雨飘摇之中。熊庆来由于参加了“收回矿山开采权”的抗法反清的示威游行而遭到学校的记过处分。现实的生活与斗争命命名熊庆来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掌握科学,科学能强国富民。

1913年,熊庆来赴欧留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从比利时经荷兰、英国,辗转到了法国巴黎。8年间先后获得高等数学、力学及天文学等多科证书,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21年,28岁的熊庆来学成归国,一心想学以致用,救民于水火。1949年6月,国民党反动政府趁熊庆来去巴黎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解散了熊庆来苦心经营12年的云南大学。年近花甲的熊庆来怀着“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心情,决定滞留在法国继续从事函数论的研究。

“……祖国欢迎你,人民欢迎你!欢迎你回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1957年4月,周总理给熊庆来写信,动员他回国。同年6月,熊庆来在完成了函数论专著稿后,毅然启程,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表示,愿在社会主义的光芒中鞠躬尽瘁于祖国的学术建设事业。在回国后的7年中,他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近20篇具有世界水平的数学论文。还培养了杨乐、张广厚等一批数学人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表现了这位七旬老人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1969年,一代宗师、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与世长辞。临终之前他还表示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趣味数学故事1:举起脚来

阳春三月,正是郊游的好时候,孔老师和我们共同外出游玩,大伙儿边走边看,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小村庄旁。听着村里传来的鸡鸣狗叫声,孔老师感慨地说:”老子说过,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实在是无法赞同呀!要是人们都这样的话,那怎么能互相取长补短,传播知识呢?!”同学们恭恭敬敬地围着他,听他抒发感慨。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吧,„鸡兔同笼‟问题,你们听说过没有?”大伙儿都点了点头,颜回说:”就是知道鸡和兔子的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和兔子各多少只,可以用假设法来求,也可以列出方程来解决。”

孔老师赞许地说:”颜回说得很好,可以看出他平时经常读数学的书籍。解法确实是非常多的,但是前几天我听一个南方的客人介绍了一种新的思路,非常有趣呢!我们刚才说到鸡犬之声,那我就改一改,用鸡犬来出题吧……嗯,村里李大伯家养了鸡和狗,按头数一共有25只,数脚一共有56只,那么鸡和狗各有多少只呢?”

同学们都叽里咕噜地开始在心里默算,性急的子路已经蹲下来,在地上画开了。孔老师微微笑起来,说:”不用急,我刚才说过了,我们换一种算法,你们先闭上眼睛吧。”大伙儿安静下来,微闭双眼,听孔老师的下一步指令。

“让所有的鸡和狗排成一队。” “好了。”

“让它们各举起一只脚来!”

孔老师的儿子孔鲤”扑哧”一声笑出来,说:”那鸡都变成金鸡独立了!”“呵呵,这个成语用得好。”孔老师摸摸他的头,高兴地说。

孔鲤又调皮地说:”不过,小狗狗翘起一条脚,可就有些难看了,那不是在„嘘嘘‟吗?”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孔老师也笑着说:”好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再让鸡和狗再举起一只脚来!”

“啊?!”孔鲤叫起来,”再举起一只脚,那鸡就变成浮在半空中了,狗变成象人一样站起来了。” “对,现实中,要让鸡和狗这样做到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人类号称万物灵长,只要靠思想,就可以在想象中实现这种巧妙的画面。”听了孔老师的话,同学们都若有所思。

“现在,站在地上的还有几只脚?”子路抢着说:”从56里两次减去25,剩下6只脚,都是狗腿。”我怎么觉得这个词有些难听……

又听孔老师问:”准确,刚才说每只狗都象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那么一共有几只狗呢?” “三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鸡呢?” "二十二只!”

这次郊游之后一段时间内,同学们见面时,都爱这样打招呼:”你好,举起脚来!”

趣味数学故事2:剪草奶牛

东汉画像——東王公、孔子弟子及車馬圖

冉有放学回到家里,一进门,就看到他的爸爸正在柜台后面专心致志地用一个精致的小秤称着一堆碎银子,不用问也知道,这是他家的冉氏土产公司一天的营业收入。要说冉氏土产公司,那可是鲁国第二大的奶牛饲养生产基地,受到国君嘉奖的冉有爸爸干脆连自己的名字也改了,叫做冉牛,端的是冉冉升起,牛气冲天。

难得看到爸爸,冉有兴趣勃勃地凑上去和爸爸聊天。他说:“爸爸,你知道吗?孔老师不光数学很棒,语文也很强。他修订了一本《诗经》,前几天出版了,还登上了咱们鲁国新鲁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呢。”

冉牛一边调整着秤星,一边漫不经心地问说:“什么经?”

“诗经!”

“湿巾?那有什么了不起的,咱们巷子口那个百货铺里一个铜贝币就可以买一大包呢。”

“你说的那是什么呀,不是毛巾的巾,是经典的经。诗经,有好多好多诗歌的诗经。”

“哦,是这个经呀,那也没什么。我敢说有一种经,你的孔老师肯定比不过我!”

“啊?真的吗?是什么经?”

“哈哈,生意经!”

“吹牛,我们孔老师说了,做生意也要有知识才行的。”

“谁说的,你老爸我的生意本领,那可是祖传的!人家说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子会打洞‟,从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起,咱们冉家的人就会做生意。想当年……”

冉有知道,爸爸要是开始痛说家史,那没有几个小时是结束不了的,连忙说:“那好,爸爸,我先去做作业了……”说着连忙溜回自己房间去了。

看着自己书桌上的“铺地锦”,冉有心想:“要不是懂得计算中的数学道理,我能发明得出„铺地锦‟吗?对了,上次齐国来的那个文具公司的老板,还说要用高价钱买我的专利呢,也不知道是卖给他,还是让爸爸来帮我生产……”

正琢磨着,他的爸爸又进来了,看着冉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冉有奇怪地问:“爸爸,你有什么事吗?”

冉牛不好意思地说:“嗯,是这样的,你也知道,前阵子那个三无牛奶公司往奶里乱加坏东西,被官府给整治了。现在咱们冉氏的牛奶卖得很火呀,这可是咱们家的奶牛产业抢占全国第一的最好机会,所以我打算要养更多的奶牛,生产出更多的好牛奶,造福天下百姓。”

冉有一伸大拇指,说:“造福天下百姓,同时还能装满咱家的钱箱,好,我支持!”

“可是,这奶牛可不是随便就能多养的,要考虑到咱们家的牧场禁不禁得起,要是来一大群牛,那不象蝗虫一样,转眼就把牧场给啃成泥滩了?”

“这倒也是,爸爸,你想得真长远,这就是你说的生意经吧?”冉有对爸爸的生意头脑还是很佩服的。

“那可不?所以爸爸我来找你算算,一片草地能够让10头牛吃20天,如果放15头牛,能吃几天呢?”

冉有在沙盘上列起算式来:“20†10×15=30天!”

冉牛刚一看,就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说:“你还以为牛头数越多,吃的天数也越多吗?怎么可能?!”

冉有也发现了不对,他连忙说:“应该是牛头数越多,吃的天数就越少,对了,我猜是反比例关系!”于是他又列起算式来:“20×10†15≈13天!”

可是冉牛还是摇头:“不对不对,我试过了,只能吃10天!问题没那么简单,牛吃的草,有的是原来的,有的是这些天里新长的,又不是只吃原来草场上的那些草。我虽然不懂数学,但是牛多了,新长的草还不够牛吃的,肯定吃的天数就少多了。”

冉有一听可傻了眼,叫起来:“这么复杂呀?那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冉牛连忙说:“对呀,就是要让你另请高明呀,你的孔老师不是数学很厉害吗?你帮我问问他好不好?就问这样的一片草地养25头牛,能吃几天?”

于是冉有就带着爸爸的重托,第二天一早到了学校……

以上这些,就是冉有在数学课上对大家说的昨天他家的情况。对于最近的牛奶事件,孔老师自然也是相当关心,另外还加暗暗庆幸。(庆幸的是多亏当初孔师娘没有听他的话,买三无公司的牛奶给孔鲤喝,饶是这样,孔老师也被师娘数落了一顿。)所以,他一看到冉氏公司的请求,知识分子的责任感高度膨胀,立马带着我们全班同学研究起来。

言偃先发言说:“这片草地到底有多大不知道,那么是不是可以看成单位1?不过草又是不断增长的,看成单位1似乎也不合适。”

颜回不以为然地说:“这倒好解决,可以把1头牛1天吃的草看成一份,10头20天就吃了200份,15头10天就吃了150份。”

言偃听了很受启发:“好呀,这样一来,200-150得到的50份,不就是那20-10=10天里长出来的吗?顺理成章地,50÷10=5份,每天新长出来的草,就是5份啊!”

我一听这两位分析得头头是道,要不赶紧开口,那全让他们说完了,连忙说:“知道了每天新长出5份草,不就可以求原来牧场上的草了吗?比如说10头吃20天,那么200里减去新长出来的5×20,原来的草是100份。”

在场的同学中,冉有是听得最认真的,他也补充说:“15头10天,150-5×10,也能得到100份。”

孔老师听到大家讨论得很到位,非常高兴。他掰着手指数着:“原有100份,每天长5份……这两个数据都是很有用处的!那接下来呢?可以让25头牛吃几天?” 颜回计算起来:“100†25=4天?不对,那这几天又新长了的草还没吃呢……”

冉有看着颜回在苦苦思索,叹气说:“是啊,其实我在家里想的时候,虽然没想到这么多,但也觉得这一直长出来的新草真是讨厌呢,如果能够不长新草,就容易了。”

孔老师哈哈大笑起来,说:“冉有的这句话很对,让草不新长出来,正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

“让草不长出来?”“怎么可能?”“算式里怎么表示呢?”“还是不明白……”

看我们纷纷摇头,孔老师用手指蘸了蘸茶水,在桌子上画起来,他先画了一个大长方形,说:“这就是原来的100份草。”再在边上画5个小小的正方形,说:“这 5份就是每天长出来的草。”

子路问:“那每天都长5份呢,不是要好多个5份吗?”

孔老师摇摇头,说:“你这样想就不灵活了,看,这是25头牛。”他指着的是捡来的25颗小石子,接着孔老师动手拿出5颗小石子,放在旁边的5个小正方形上面,说:“如果我派出这5头奶牛,专门吃这5份草呢?”

这种说法很新奇,我们一时没反应过来。

宰予思路敏捷,他第一个鼓起掌来,叫着:“我明白了!这5头奶牛,就象我们派出去剪草的工人,它们专门负责对付这些新长出来的草,每天草一长出来,就进了这些牛的胃。”

我也明白了,接着说:“对啊,这样一来,这个草场上的草,不就相当于不长了吗?那么只要把原来的100份草吃完,任务就完成了。”

孔老师对着我和宰予竖起了大拇指,这可是他最隆重的表扬方式之一。他说:“宰予的这个比喻很好,我们就是要派出5头„剪草奶牛‟,把这个草不断增长的难题,转变成草的总量是固定的,剩下的步骤就简单了。”他又转向冉有说:“冉有,你知道答案了吗?”

冉有很快地说:“剩下20头牛吃原来的100份草,那么100÷20,也就是5天就吃完了!我这就回家告诉我爸爸去,而且,我还要跟他说一个道理!”

“哦?什么道理?”大家都等着他的下文。

“一个人要想念好生意经,语文经、数学经、科学经,都是必不可少的!” “太对了!”

数学链接:英国的著名数学家牛顿在1707年写的《普遍的算术》一书中,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大家都把它叫做“牛顿问题”或是“牛吃草问题”。它最大的特点是草的数量在牛吃的天数中还是在不断地增长着的。解题的关键是先设法求出草地的原有草和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再把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专门对付新长出来的草,问题就转变成吃不变的草,也就容易了。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和它很类似呢?

下载趣味作文系列02——故事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趣味作文系列02——故事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趣味中国历史故事

    趣味中国历史故事 娃娃皇帝 中国的封建社会,帝王的“宝座”是世袭的,因此,出现了许多乳臭未 干的娃娃皇帝。据统计,仅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就有20多人。 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昭......

    趣味物理故事

    1.人手触电时,为什么有时不把手抽回来?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知道,不论是否存在电流, 在一般情况正导线中、电器中的正、负电荷的电量是相等的, 对外的静电作用是相互抵......

    趣味物理故事

    物理趣味故事 1、阿基米德与皇冠 传说古希腊的国王,想制一顶与泰尔的王冠一模一样的纯金王冠,便召见一位高明的首饰匠,向他说明了旨意,并如数让他称走了黄金。 过了一段时间之......

    数学趣味故事

    1.失明的数学家欧拉 欧拉的惊人成就并不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经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较大的孩子在旁边喧哗。欧拉在28岁时,不幸一支眼睛失明,过......

    数学趣味故事

    巧对对联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

    化学趣味故事

    1 火也能造出纸币来,你一定会感到这是奇闻。可是,事实上确实存在此事。前几天,有一位魔术师在百货商店买东西,他在交钱时,从钱包里取出一张白纸来,这张纸的大小和十元的票面一样大......

    趣味英语故事

    趣味英语故事----读典故学英语 PIE IN THE SKY 中国人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美国也有类似的说法--pie in the sky,形容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下次如果有人跟你说“如果我有500......

    趣味英语故事

    趣味英语故事:[典故+习语]--读典故学英语 英语空间 2009-12-22 13:37:06 阅读13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趣味英语故事 [典故+习语]--读典故学英语,够有趣--开张大吉篇 PIE I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