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西师大版数学四上《用计算器计算》2教学设计.doc
用计算器计算
三维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3.培养同学们独自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去过家电商场吗?家电商场有些什么?
学生:(略)
教师:我们和佳佳一起去看看好吗?
(播放多媒体录像,突出佳佳母女俩在买空调、CD机,并与售货员对话情景)镜头特写一:空调 1900元,CD机 1000元。母亲问佳佳:空调和 CD机一共多少元?
教师:你们能算吗?
学生: 2900元。
教师:你们直接就说出了结果,真不错。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空调比CD机贵多少元? CD机比空调便宜多少元?教师:能算吗?
学生: 900元。
教师:真快!我们接着看屏幕。
特写镜头二:洗衣机2681元,电冰箱 2596元。
教师:你们可以怎样提问?
学生:买洗衣机和电冰箱一共要多少钱?洗衣机比电冰箱贵多少元?
教师:怎样列式?
学生:2681+2596,2681-2596。
教师:你们能很快算出结果吗?可以用什么方法算?
[点评:制造了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心理需要。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
学生:用计算器。
教师:我们一起来用计算器计算2681+2596这道题好吗?
教师:(边说边展示)应该输入哪一个数?
(2681)
(如有学生说也可以先输入“2596”,让他说说自己的理由。鼓励他:你能利用加法交换律的知识,这很不错。但为了不发生错误,人们在用计算器算加减时一般习惯根据算式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输入)
[点评:这里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适时对计算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作了强调。]
教师:输入后屏幕显示什么?
学生:2681。
(接着输入„„输入后屏幕显示什么?略)
教师:最后大家算出来等于多少?
学生:5277。
教师:把计算器计算的过程填入表格中。
(学生活动略)
教师:谁来说说在加法计算中,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学生:一般根据算式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输入。
总结:本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怎么用计算器计算加法呢?
第二篇:四上教案用计算器计算
四上教案用计算器计算
第一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计算器在生活中的运用
1、教师出示计算器问:今天同学们把计算器带到了课堂里,以前在哪儿见过计算器?
2、谈话:在我们生活中,计算器是用得非常多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二、尝试使用,交流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1、谈话:你会使用计算吗?
2、提问:会用计算器上你认识的这些键进行计算吗?让学生用一组题来试试,通过试一试来看看会不会用,不会再互相交流。
3、交流。
4、刚才的计算中,有些同学不小心就按错了键,出现了计算错误。为了提高计算正确率,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5、谈话:同学们都会帮计算器了,我们来进行计算比赛好吗? 出示题目。
6、交流:我们用计算器算了发些题目了,你什么感觉?
7、再来进行一轮比赛,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算后记下得数,共同校正。
三、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谈话:计算器是人们为了计算方便而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发展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想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吗?让我们来听一听。
四、通过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提问:观察这6道题的得数,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做“想想做做”第4题。(1)指名读题,说说题目要求。
(2)各自用计算器计算前四道题,在书上写出得数。
(3)谈话:仔细观察前四题的乘数和积,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按发现的规律写出第5个乘式的积,并写出第6个乘式吗?写写看。
(4)指名读第5、6两题,的算式,全班共同订正。
五、全课小结
谈话:今天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学会使用计算器,还能运用它去探索奇妙的数学规律。相信你们只要勤于探索,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体会到数学的更大乐趣。
第二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教学重点: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
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324 418 2600493 343 725 175(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2)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操作方法。
2、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并会用计算器进行一步式题的计算,也会连续按键计算一些两步式题。是不是两步式题都有能连续按键计算呢?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2)按运算顺序操作。
(3)用科学计算器按书写顺序操作。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这两题各含有哪两则运算?你能具体地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吗?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
(2)学生有计算器计算。(3)集体订正。
3、总结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的方法。
提问:用一般计算器计算例题和试一试的两道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操作?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
三、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2)集体订正。
(3)提问:哪几题你是连续按键计算的?第3行的两道题能不能连续按键,说一说你的运算顺序,并说一说这样运算的根据。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分组练习,求出平均身高。
(2)在学生求出平均身高后,引导学生讨论: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必要,可以借助计算器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142857”这个数,有什么有趣的特点?(2)学生分组计算。
(3)分组讨论:观察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独立练习。(2)集体订正。(3)提问:做这道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5、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1)让学生自己阅读。
(2)提问: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使用改错键进行一次操作吗?(3)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探索其他键的功能。
四、课堂总结,个人评价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怎样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课题 一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7页。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具准备:天平,卷尺,秒表,100粒大米,实物投影。学具准备:计算器,练习薄。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出示100000000)大家认识吗?(指名回答)教师在100000000上面板书“一亿”。
谈话:大家都会读会写一亿,但是这一亿到底有多大呢?想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实践操作
1、数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3)进一步探究问题。
2、排一排。
(1)实际测量长度。(2)列表进行推算。(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3、称一称。
(1)实际称一称。(2)列表推算,解决两个问题。
三、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我们以上的实践活动,现在你对“一亿到底有多大”有认识了吗?你能来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亿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
第三篇: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提问、探索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健名称和功能。
2、了解计算器的形状、款式、功能不同的基础上,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
四则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诸方面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计算器是如今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带的计算器,结合教学目标自学课本,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中认识计算器,学会基本操作方法,并在应用中感受到计算器带来的方便,体会到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教具、学具准备:
1、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教师的计算器,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吗?我昨天也去了超市,并选购了好多东西,可是,要到付款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我就带了1000元钱,也不知道够不够,这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算一算)
师:怎么才能又准确又快地算也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计算器)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计算器?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器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计算器。
板题: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1)师:你了解计算器吗?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板书:面板、显示器、键盘)
键盘里有哪些键?(板书: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这个点是什么意思?(点出开机、关机、删除)
(2)请一生介绍自己的计算器(实物投影)② 小组内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③展示文曲星、商务通
(3)师:文曲星、商务通的主要功能不是计算,但它们也有计算功能,可以作为计算器来使用。
2、过渡指出: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象开机按?关机按?(ON,off)
3、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1)师:大家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它吗?试试!准备好了吗?(请你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2)小黑板出示:
75+47= 24×7.6= 6.28-0.95=(3)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这三题的。(4)指名学生上演示(实物投影)
(5)问:6.28-0.95的操作有不一样的吗?
用新方法操作,学生齐操作。
(6)师:通过计算这三题,我们可以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
(7)小黑板出示:0.092÷1.15×25 问:计算这题, 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可以吗? 为什么?(因为这题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8)看谁算的最快,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演示
问:有没有不一样的?
三、辨证看待计算器的使用
1、比赛:那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1、2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3、4组必须用计算器来报计算器显示器上的结果。看看谁快?
演示课件:
第一组:15+22=? 82-62=? 1000×5?
第二组:78659+34978=? 835×21=? 1305÷45=? 师问:从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快而准)
师: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四、实践练习
师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昨天带100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到底够了没有?你们看,这就是我在超市里选的东西:(课件)
出示:大米(两袋):每袋36.9元
油: 69.6元
黑木耳: 46.7元
师:请你们先不要用计算器,帮我估算一下,1000元钱够不够呢?组内商量一下。
反馈:板书。
用计算器算算,买这些东西到底是多少钱?(978元)
五、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1、过渡:师:还是计算机算的快又准!是这么多钱。
2、师问:你有没有想过在计算器还发明前,我们的先辈们怎么计算的?请你将你课前调查的资料联系书本上的介绍来说一说。先在小组里交流后,总结一下,再在全班交流。
3、看幻灯介绍
4、师:记得有一段广告词这样说:哥伦布说:地球是圆的,人们都说他疯了;莱尔兄弟说他们要飞上天空,人们说是异想天开。可是这一切都实现,同学们希望你们打开自己的思路,勇敢地去探索,相信你也会创造奇迹!
六、应用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媒体出示:一个水龙头滴水的动态画面。
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白白流掉了。(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6570)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每桶约重15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438)(3)你家每月用几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用几个月?大约合多少年? a.用计算器计算汇报结果。
b.说一说,通过算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发表意见)
b.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同学们听过这样一句广告词吗?“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
七、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八、课堂作业:P71-2 补充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师:计算器还有很多作用,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用小黑板先出示:1122÷34=33 111222÷334=333 11112222÷3334=3333 再用小黑板出示:111111222222÷333334=333333 111„122„2÷333„34
=333„3 N个
N个
N-1个
N个
师:你遇到什么问题了?(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问:那怎么办?你发现规律了吗?
通过这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师:看来计算器的作用还真不小。
七、课堂作业:P71-2
第四篇:“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王静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用完后呢?(OFF键,指出关机键)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课件出示 38 + 27 = 30×18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师:你是怎么输入的?(先输入3和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和7和等号键,等于65。)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4、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了,让我们再显身手,拿出计算器和学习工具。把得数写在练习纸上。
(课件出示书上第101页的“试一试”)交流得数
师:你有什么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便捷,是我们的好帮手)重点讲解“816 ÷68× 27 ”是怎样输入的 ?
5、游戏:(课件出示书上第101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6、解决实际问题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课件出示: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水12千克,按照一年365天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年会 浪费()千克的水。
师:你知道一年要浪费多少水吗?(365×12 =4380 千克)读完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说
小结: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探究规律,灵活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3题。)师:想不想继续接受挑战?
问:观察式子有什么特点?(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
问:那么它们的积和乘数142857有什么关系呢,先计算,再交流。全班交流得:积都是由乘数142857里的数字组成。而且还有回文的特征。
2、教学“1111111×1111111=”
师:数字1也给大家带了一道难题,愿意继续接受挑战吗? 学生计算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遇到了困难,是吗? 指名说遇到的困难。
指出:显示器上显示了错误的标志,即使显示了一部分数字,也是不准确的。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呢? 交流得出:找规律 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指名说得数,观察这些算式得出规律。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1111111×1111111=”的积怎么填了吗? 指名说。
师:你有没有想说的 ?(计算器也有不足的地方,人脑更胜一筹)
3、课件出示 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规律
师:再让你用9写几个这样的等式,你会吗? 展示两位学生的式子。
小结:同学真棒,已经会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了。
四、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
师:同学想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吗? 课件出示图片和配音文字。师:了解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什么?
第五篇:《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
一、学生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
案之前,我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学
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作
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
二、联系实际,密切计算器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器给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使用计算器已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在课的开始,让学生交流生活中见到的使用计算器的场景,体会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并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指名介绍来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由于书本上安排的练习都是
单一的计算题,形式比较枯燥。我设计了几道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计算器计算,同时渗透了“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的思
想教育。
三、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优劣。
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不足,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优劣,我设计了两组竞赛题目,全班分为两组,一组用计算器计算,一组不用
计算器计算。一组是数目较大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用计算器计算的小
组获胜,从而体会到计算器的长处:计算快、算得准。第二组是一些数目较小,有一定运算规律的计算,口算就能解决的计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数目较
小,或有一定规律的计算,应该用口算。从而避免盲目用计算器的问题,为今后
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四、精心设计,人脑与计算器大战
计算器学生用后,会有强烈的感受:它很聪明,自己很多算不对,或者不会算的题目它都会算,它比我们人脑都聪明。怎样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想法。我是这样
设计的:先出示1111111×1111111,这道题计算器算不出来,然后我又出示了
这样几题: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完成后三题。1×1=
11×11= 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学生找出规律,自然就解决了“1111111×11111111”
这道题,最后我让学生谈体会,学生深刻感受到“人脑比计算器更胜一筹”。
五、实践操作,深思不足
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对学生的实际考虑不周到。学生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用计算器完成一系列的操作,速度较慢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教学内
容中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人脑比计算器更胜一筹,可以合并于最后一题,在最
后一题中充分体现,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举两得。2.过
分追求完美。由于对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速度考虑不周到,故就不能将整个过程实
施,由于是竞赛,我想完全实施,想追求完美,实际效果不理想,感觉前松后紧,过程不流畅。其实在后面练习的环节,每一部分停止都可以。3.有些环节处理
不实。本节课有些环节的处理还不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让学生去
交流、去讨论。如让学生交流计算器按键的功能上,在学生介绍的环节上,教师
没有很好的引导,在其余学生补充时,没有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去介绍、去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