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评课以评促教,教学相长
听评课以评促教,教学相长
听课、评课是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途径,也是这次“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走进乡村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在乡村学校开展听评课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质,还能够为培养对象提供展示个人专业特长的平台,让培养对象与乡村教师在良性的互动交流中更上一层楼。
抓住学科理念,培育学科素养。教育家培养对象吴向东老师在徐闻县春蕾小学听了六年级的科学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评课环节,吴向东老师高度肯定了该次科学课的课堂纪律和合理组织实验方式,并指出,我们不仅仅要通过实验揭示知识,通过授课阐明理论,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态度和批判精神。在吴老师看来,科学知识太多、太庞杂,而且总在发展变化中,有如过眼云烟,而实证态度和批判精神却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我们所要培养的,正是学生的根本素质(批判精神),而这需要通过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去培养。”此次评课,吴老师为乡村教师指出了科学课的重要理念,科学课教师要善于抓住科学实证的本质来还原科学课的根本精髓,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吴老师的点评为乡村学校科学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指明了方向。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高中理科类名师培养对象何庆辉在五华实验中学听了一节高三化学教研公开课。在评课环节,何庆辉认为,该节化学课授课教师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真题探索出了高考出题规律,对高考考查方向也有较准确的把握,并在课堂中提出了一些“多点结构”的问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过,在何庆辉看来,课堂某些环节的设计仍存在“高耗低效”问题。对此,何庆辉建议引入新的课堂模式,如“查漏补缺”环节可以改成竞赛活动,先由学生自主完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说出错误个数,再进行小组间的综合评比。通过建构这种课堂模式,将“主人公身份”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力求进一步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倡导合作探究,启发创新思维。初中名教师培养对象庄海滨在徐闻县第五中学听了该校的英语公开课。在评课过程中,庄海滨高度肯定了该校英语课授课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但认为在教育教学技巧上还需要更深的打磨。在庄海滨看来,“完整阅读”和“完整回答”十分重要,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回答,更要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得出多个答案,在扩大信息储备量、完成知识系统建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活动中,庄老师还特意将教师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带着具体的任务去研究案例,让教师们通过讨论、总结和分享来逐步掌握在“写前阶段”帮助学生搭建情景、话题、语言、结构等支架的技巧。这个环节与前面的评课环节有机结合,相互呼应,达到了良好的交流指导效果。
此次听评课活动,提升了乡村教师教学能力,进一步发挥了“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让培养对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在指导点评中技艺更精、师德更馨。被评课的乡村学校教师表示,“名师们理念先进,技巧娴熟,整体驾驭能力非常强,通过评课环节,我逐渐了解了自己授课中的不足之处,今后会进行适当调整,努力提升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篇:如何听评课(精选)
如何听评课
教师进修学校—李军
一、听课的一般类型
(一)调研型(同一班级不同老师、同备课组的教师、学生的总体状况、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指导型(教学能力较差、新教师、教师的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
(三)研究型(教改实验、课题研究、赛课准备等)
(四)观摩型
(五)评鉴型
二、新课程下听评课的新理念
(一)关注学生发展: 发展什么?怎么发展?
(二)强调教师成长 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三)重视以“学”论“教”
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等六个方面进行听课评课。
三、怎样听评课
听评课前的“五研”、“三读”
“五研”:一研选择谁作为听课对象。二研关注的重点及参考标准。三研目前校本研修的真实状态。四研学校教学管理中各个岗位应有的职责。五研学校的条件性课程资源。
“三读”:一读教师;二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三读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听、看、想、记、(谈)
听:教师的语言、教师的问题设计、学生发言、动态生成的内容、有无知识性错误、有无创新的地方等等。看:教师的精气神,教师的板书,教具、学具及现代信息技术操作是否适时、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师生行为是否活跃、有效等;二要系统看教学全程师生的双边活动,看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探究、合作的时间与内容是否得当,师生是否平等、和谐地沟通、对话,是否营造出鲜活的课堂气氛,学生是否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是否都能积极地思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的学习效果是否理想等等。
想:
1、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2、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
3、如果是自己……
4、如果我是学生……
5、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究竟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6、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记:听课记录应包括“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学评析”两方面内容。“课堂实录”即记录课堂教学情形,包括教学环节与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行为、板书及教学效果等。课堂实录有简有繁,根据需要而定。简要记录只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教学步骤中的内容,只提纲契领地记,记下关键处或自己感兴趣、有启发的情形。“教学评析”是指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进行初步分析、评估和提出的建议,包括对教学内容和师生行为的思辩过程和结果,自己的点评、联想及在情境触发下的“一闪念”。写评析要先写听课时的随机感受,再对教学总的情况作全面分析,形成综合性的意见或建议,并记下来,以备交流、研究。
谈:与个别学生的谈话,了解反馈信息 评课:
1.评教师的教学理念。
2.评教学目标的确立及达成度。
3.评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策略及媒体手段。4.评课堂教学效益。5.评教师的教学素养。评课切忌:
1、“优点我就不说了……”
2、只说些类似“气氛再活跃些就好了”、“老师说得太多”等一些模糊的话。
3、注意说话的方式。
四、听、评课的主要功能
(一)教学管理功能
(二)教学诊断功能
(三)激励发展功能
(四)教研科研功能
(五)评估考核功能
五、校长听评课的重心
一是要重视‘教学管理’功能的实现!理念向行为的转化 学校文化的践行 教学常规的落实 二是要重视‘激励发展’功能的实现!胜任激励 目标激励 榜样激励 特点(色)激励
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听评课的重心
一要注重教学诊断功能的实现!二要注重教研科研功能的实现!
第三篇:如何听评课
如何听评一节英语课
听课、评课是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也是英语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锤炼、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英语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听课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抓住了这个关键就能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对一堂课的评价,虽然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的标准,但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应该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在听课之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样去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懵懂懂地听,不理解教学者的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二)听课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释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习惯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二)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片电影,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办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做番比较,或写一篇“听课心得”,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的课外工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底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情况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为了有效地开展评课活动,我们必须遵循一些评课的基本原则。最基本的评课原则有以下几条:
1)实事求是原则:公正、实事求是;
2)零距离原则:让执教者在春风化雨般的评语中得到信心、学会反思,让每位听课者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激励性原则:帮助和激励执教老师;
4)针对性原则: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问题要集中明确,充分肯定特色,大胆提出改进,不主张罗列太多,只要一两点就够了;
5)差异性原则:善于抓住不同执教者的不同特点,不要强求一致;
6)就课论课原则:不要由评课到评人,更不能因一节课而否定其全部工作。在掌握了评课的基本原则后,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做到有的放矢。
(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评课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听课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经验,评课时要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各自独立的问题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必须注意揭示那些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着的本质问题。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课堂信息的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因此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比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首先要谈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其标准是否可行。课堂教学目标,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Ⅰ.知识目标Ⅱ.能力目标Ⅲ.思想教育目标,即学生对知识掌握与技能转化的程度有否实现,教学中对学生所促成的智能发展状况如何,实现了思想品德教育或熏陶了吗?以及这些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否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现状,是否突出其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日常评课活动中,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例如粉笔字写的很漂亮,或者板图画的非常漂亮等等。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弥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在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盖全。如可以评一评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完整有序,体现这一完整性的各个要素的排列是否有序,这个顺序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符合课型特点等。
评课效果如何,这是个方法问题。方法得当,效果就好。否则就会失去评课的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评课也是有技巧的。以下几点是成功评课的关键:
⑴要抓主要矛盾。一节好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如这节课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课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上,其他方面只作次要问题略提即可,切不可冲淡中心。
⑵要采用多种形式。评课要根据其范围、规模、任务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对于观摩示范性、经验推广性、研究探讨性的听课活动,应采用集体公开形式评课,通过集体讨论、评议,对所示课例进行分析评论,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共同评价,以达到推广经验的目的。
⑶要坚持激励原则。任何形式的评课必须要坚持激励性原则。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因此,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又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起到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作用。结束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扩大自己的视野,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并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与学生的合作、与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跨学科教师的相互交流,以求知者的身份,投身到这股互学习、争提高的**中去,在听课学习、评课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第四篇:听评课
听评课的关注点要落在哪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开展多种形式的听课、评课活动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多带有甄别和奖惩的功能,听评课的结果多与评先表优、提职、晋级等联系起来。因此,参与听评课的人多把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看教师的导语设计,看教师的讲授、提问,看教师的教学流程,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组织能力……而学生的表现则常常被忽视。现在,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听评课时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
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听评课时应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几种状态作为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听评课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以下几种状态。
学生的情绪状态。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上课教师自己讲得激情洋溢、如痴如醉,而讲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这样的课不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不是好课。
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从不把学生看作容器,而是看作期待点燃的火把。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课堂上不能再一味地包办代替,不能再唱独角戏了,要想法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时间和空间。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可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有些课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教学活动设计有温度、无深度,学生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多数学生人云亦云,缺少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生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目标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或为活动而活动以及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教师也常把“教教材”做为教学的重点,认为只要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讲全、讲深、讲透、讲细就行。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关注教师是否善于用教材去教,能否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去仅凭一本教科书、两支粉笔就可以走上讲台的做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当然,任何事情单方面走过了头都是可怕的。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一节语文课可能会被上成艺术课、生物课,等等。显然,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
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
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主要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爱学、会学、善学。教学组织策略很多,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听课者在听评课时需要重点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是否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自主性教学策略。关注教师的自主性教学策略主要看: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是否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是否放手让学生去做;在课堂上教师能否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探究性策略。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激励性教学策略。关注激励性教学策略主要看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也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河南省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 张淑伟)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7日第9版
听评课的关键要素
听评课是各校教研的常规方式。由于属于“常规”,很少有人关注它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去年11月中旬,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West先生在我校考察期间的一次沙龙上语出惊人:“你们的听课、评课总是在说上课人怎样,没有说听课人怎样、学到了什么,也没有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这样的听评课不是在浪费时间吗?”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对我的启发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笔者认为听评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上课:体现理念,展示风格
前几年谈新课程,大家觉得很“新”;现在提新课程,好像谈不出什么新东西了。一些地方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某些做法确实有些“过”,再加上考试制度的改革还相对滞后,以至于“教的法子”必须适应“考的法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在继续。2006年,“有效教学”这一概念被重新赋予意义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笔者认为,可以把“有效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新阶段去引领我们的课堂。公开课不能因为新课程的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就匆匆打着提高分数的口号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甚至未加包装就重新请回课堂。
有了新课程理念,同时我们还应倡导个人风格。一些年轻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选择“整合”大家的意见,把“公公”、“婆婆”的意见都体现了,就是没有体现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把握。长期下去,只会把年轻教师变成“教书匠”。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如果平时我们好好地去培植、去养护,定会渐成风格。
听课:带着问题,关注学生
很多学校都有听评课的节次规定,一些教师在月末检查前匆匆听上几节算是交差。这样的教师都还算是“良民”,更有甚者干脆抄袭或凭空写上几行听课笔记应付检查,且美其名曰:用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所以,笔者认为听课活动最好由备课组统一组织,每次有不同侧重的主题,如课堂问题呈现、课堂机智、自主学习,等等。
有了问题,进入课堂后我们听什么呢?有专家认为“听课”要改为“看课”,这是有道理的。光听还不行,我们还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不是看教师的表现,至少不完全看教师的表现。从对话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对话仅是诸多对话形式中的一种。我们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总习惯于惊叹演员的演技。其实,演员的演技与导演的功力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幕后的导演,不能动辄就去当演员。还有专家提议,“看课”要与学生面对面坐着。其实,与学生面对面也好,坐在学生的后面也罢,“关注学生的学习”才是听课的要义所在。
评课:抓住要点,提供思路
笔者并不赞成听完课后听课者立即参与评课。听课者还应该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查阅资料。听课者不应该比上课者轻松。只有听课者不轻松了,才能品出课的味道,才能评出课的水平。现在网络资源丰富,只要去搜索,就会发现无数材料可供选择、参考、触发思维,让听课者可以多角度去看课的优劣。深入研究了文本之后,还要抓住要点。
既然我们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的,就有必要以这个问题为要点展开探讨,并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抓住要点是不是就意味着评课可以到此结束了呢?特级教师余映潮最近在河南评课时,将评课分成四个步骤:首先谈“课堂流程”,其次是“一个突出的优点”,再次是“一点建议”,最后是“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最后一个步骤是很见教学功底的。既然我们指手画脚了半天,“我来试试”就成了水到渠成和众望所归的事了。站着说话不腰疼,下水试试不仅知道水有多深,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水性”,使评课更有说服力。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可让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大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一、怎样去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3、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4、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二、教师如何评课(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或殴打能够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第五篇:如何听评语文课
如何听评语文课
一、关于听课
听课的作用
1、了解情况,检查工作 2、发现经验,汲取营养 3、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1)发现讲课教师的具体问题,帮助解决。(对个体进行指导)
(2)发现教学带有倾向性的共性问题,研究解决。(对全校教学进行指导)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听课有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但更重要的听课是自己向教师学习的机会,是收集信息的机会。领导干部研究教学、指导教学首先是从听课开始的。如果你不大清楚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如果你还没有掌握指导教学的主动权;如果有些老师对你还不太服气;如果你不清楚抓什么研究专题„„那就从听课开始吧!
(二)听课前的准备 1、长期准备
课标的学习:把握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了解学科教学要求。
(1)识字:遵循汉字构字规律,注重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强调识字工具的指导与运用;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意愿,养成良好书写习惯。(2)阅读:强化朗读感悟,注重阅读方法的个性化;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学生思维与表现方法多样化,学用结合;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3)表达: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写作中尝试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重视具体过程与方法的指导;重视修改和修改中的合作;关注儿童生活与情感世界。
教材的学习:了解教材内容,教学要求。
其他资料的学习(特别是小语教学刊物):了解教改信息、经验。
2、课前准备
通读教材,了解内容
研究课后题,了解教学要求。通读教参相关内容,借鉴参考。
思考问题:教学要求,重点难点,主要环节和方法。
(三)听课的基本要求
听课是评课的基础。听得不好,肯定不会评得好
精力高度集中,做到“四动”:耳、眼、手、脑四个器官并动。
耳听:听教师的要求、讲解、提问,听学生的发言。
眼看:看教师的教态、板书、演示,看学生动作、神态。
脑想:想课堂上每个环节、每个方法的目的、作用、必要性(这样安排好不好?为什么?有无更好的办法?)。想环节之间的联系。
手记:尽可能记录课的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环节(精彩之处,典型的问题);记下自己思考的内容。
(四)听课注意的问题
1、听课既要看老师,又要看学生。
看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组织引导作用,应变能力等
看学生:参与的时间够不够;参与热情高不高,是否积极主动;参与的质量高不高,效果如何。学生出现的问题要从教师的角度找原因。2、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识字课:是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阅读课:是否重视学生的读书并给予指导,是否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文指导课:是否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是否帮助学生打开了思路。
3、不同类型的课文,听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如、写景的文章,是否抓住了景物特点,是否重视引导想象、引导入境。写人为主的文章,是否紧紧抓住了主要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领悟表达方法。
说明性文章,一是能抓住要点,能掌握介绍的科学知识、生活常识;二是了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学习这类文章的表达方式。叙事性作品,一是读懂文章,了解梗概,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二是从中得到情感体验。诗歌,一是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领会诗歌的意境;二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感染。
二关于评课
(一)评课的准备
把自己听课的感受、看法理出头绪(可边听边做)。
1、回忆
即回忆课的主要过程,典型环节(精彩之处及问题);回忆自己已往对某个问题的了解、认识。
2、分析整理
从以下三方面理出对课的基本认识(列出简要提纲或发言要点)
(1)主要优点(或成功之处,精彩之处)。要形成理性的认识,这些认识要有课中的做法、实例做支撑。如重视学生的参与,什么证明了这一点。教学观念新,哪些地方说明了教学观念新。
(2)不足之处及原因。
(3)改进的具体意见(针对不足之处)或需要研究的问题。
(还可视情况看课本、教参等资料,或与其他听课人就某些问题做探讨。)
(二)评课的标准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
例如,对一节阅读课的评估,主要看读、写训练是否落实;是否既能紧扣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又能根据内容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又能时时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一夜工作》的片断,这段教学紧扣课文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很好地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
师:课文中说“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你们想一想,花生米到底增加了没有从课文里找出依据。
生:没有增加。因为课文里说“可以数得清颗数”。
生:增加了。因为课文里说“好像并没有„„增加”,好像没有增加,实际上是说增加了。
师:你说的是有一些道理,但还不够准确。想一想,这句话如果去掉“好像”,是什么意思?
生:肯定没有增加的意思。
师:那么加上“好像”呢?
生:加上“好像”以后,这句话的意思是:本来应当增加,可看起来像没有增加似的。
师:对。可见单从这句话不好判断到底增加了还是没有增加,再读读这句话前面的几句。
生:前面说“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既然茶增加了一杯,花生米当然也应增加一倍。
师:说得对。既然花生米增加了,作者为什么说“好像并没有增加”呢?
生:作者的意思是:增加了一个人的花生米才那么一点,可见平时总理一个人的时候就更少了。说明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
对一堂阅读课的评估,往往只侧重在学生的回答漂亮不漂亮上,对学生读得如何,课文读得熟不熟,读得好不好往往重视不够,至于课堂上是否动动笔,练一练,就不大注意了。有的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如一位老师在讲读完《可爱的草塘》后,启发学生:“你们就要和小丽分手了,你不想对她说几句话吗你就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吧。可以写赞美草塘的话,可以写感谢小丽的话,也可写赞美家乡并邀请小丽来做客的话。”对于这种加强笔头练习的做法,评课时一要给予肯定,二是加强学习。
2、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正确理解。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
明确教学要求,把握重点、难点,这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要求要定准,重点、难点要找准,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功。对词、句的理解,是指要抓住重点词和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饱经风霜;四周围黑洞洞的,能不容易碰壁吗)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是指能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德国人养花,中国人养花,季先生的梦实现了吗)教师教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的中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不要求学生概括中心思想,但教师要能明确课文的中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体现中心的重点词和句。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理解,是指分清段落层次,明确写作特点。段落层次分得清,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段和理清思路;写作特点明确,有利于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3、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始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包含以下方面。
(1)看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合理。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不要求学生掌握语法、修辞之类的知识(只要求学生部分地在实际中运用),如果教学中向学生讲授主语、谓语、拟人、比喻等语法、修辞知识,显然违背了课标的要求,即“超纲”。课标指出进入中年级,学生在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学时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这也不符合大纲的规定,即“越位”。
(2)看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就语文课来说,所谓重点、难点,一是课文本身的重点、难点,指对突出课文中心起关键作用的内容和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二是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选择一两项着重进行训练。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课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分四段描写:第一段(1一4自然段)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5—9自然段)作者和朋友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三段(10-13自然段)作者和朋友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从课文的内容看,第二段具体描写大榕树的静态和第三段描写鸟的动态应作为课文的重点;在语文基本功训练方面,可根据本组的“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作为重点,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做到理解的重点与基本功训练的重点的统一。
(3)看是否善于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教学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又考虑学生的实际。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主要指“学”的一方出现了新情况,如学生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应纳入教学中解决;原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却比较容易得以解决,就不必多费功夫),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需要。
4、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教学思想
分析一节语文课,当然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思想。表现在以下方面。
(1)看教师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看一节语文课是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主要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得怎样。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二看是否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三看是否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四看是否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朝着“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方向努力。
(2)看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指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把大量的、有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看教师如何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主要看教师是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特别要看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看教师是否讲求实效。讲求实效,就是要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毫无实效的走过场,也反对看似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上收效不大的现象。
5、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艺术如何
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语言基本功。要求能够流畅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讲课通俗易懂,并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说话中的语病;(2)朗读基本功。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方面可为学生示范;(3)板书基本功。要求写字正确、工整、熟练。(4)教态。要求教态自然、亲切,感情饱满,举止端庄。
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艺术。如,说话是否得体,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等;(2)启发诱导的艺术。如,是否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否善于点拨、相机诱导等;(3)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如,是否善于使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环节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是否善于巧妙地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等。
(三)评课注意的问题 1、辨证地看问题。
语文教学中涉及对、错的问题较少。(多数是好不好、怎样更好的问题)
例:《五彩池》学生“小组合作填诗句”。有许多优点:紧密结合课文,语言的运用,向课外延伸,所填内容无统一答案,合作学习,展示个性等。有没有值得探讨的呢?教师要预先搭一个框架,有一定的局限性。(1)充分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2)善于从好的设计中发现不足。
例:《这条小鱼在乎》,“拯救”环节,“小鱼好像在说什么?”有利于想象入境,又是口语训练。若再加一个环节,“我的心情怎样?”或“如果是你亲自救了小鱼,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的样子,想到小鱼说的的话,你的心情怎么样?”(3)要善于从问题中发现闪光之点。
例:《琥珀》研究课,课后质疑。生:“晌午是什么意思?”全课精读都完了,居然有这样的问题?怎么看?敢于让学生质疑,学生敢于质疑这一点是值得大为赞赏,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赞赏。怎么提高质疑水平、提高差生是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某位老师在教学中过多使用课外资料,重点不突出。但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的意识、观念是新的,问题出在使用课外资料度的把握上。要充分肯定其动机和出发点,新观念,再研究收集什么,怎样使用。(4)允许存疑。
有些问题一时都说不清楚,有些问题各有道理,有时遇到固执己见的现象等均可暂时存疑。教学设计的优劣是相对的,是比出来的,2、因人而异,增强针对性。
要考虑这节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解决?
对这位老师来说,解决什么问题最能见效?是认识问题、观念的问题,还是教材理解的问题?是教学目的不明确、内容安排得不恰当,还是教学方法不够好?
例:一位很优秀的教师,课上得很好,曾在市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宠物店的故事》,教材是一篇新课文,教参有些地方写得不明确,课文把握偏了。怎么办?重点研究对教材的理解 例:某教师自身语文水平低,教材理解及表达水平较低,说话病句多。提什么建议?让学生好好读书。
3、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
只谈具体问题,对提高老师的认识水平不利,其所得到的只是细枝末节。只谈理论、认识,教师会觉得不解渴,还是不知怎么做。因此,既要谈课的具体内容、方法,又要结合课提高认识。
如,从某一好的做法中提升其认识。对自己的某个做法知道好,说不出好在哪儿。就课谈:你这种做法好在哪儿,体现了什么新观念。4、要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教师是否佩服你的评课,优点看的准,问题提的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行。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听评课是一种综合能力。来自于听评课的实践。不可能听别人说了怎样听、评语文课,自己就会听、评语文课了。要靠大量的听课、评课实践,要靠自己思考、积累。近两年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大、发展迅速。难以制定一个公认的、能普遍适用于所有语文课的明确的标准;即使有某些标准,也会因评价者的理解不同而不同。因此怎样评价语文课,更多的依赖于个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