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声母,读准音,认清形,会背诵并默写声母表。
2.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借助“读一读,写一写”认识并巩固带有韵母ɑn和ɑnɡ的字。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2.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教学重难点:
背诵并默写声母表,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材料包。2.声母卡片;生字卡。课时安排: 俩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大自然真奇妙
1.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吗?
生:(齐)雨天。
2.导入:打开缤纷的小雨伞,仰望多变的天空。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走进大自然,感受多变的天气。(板书:多变的天气)3.导学: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天气?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4.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天气。
5.导言: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如果老师把你们刚才提到的描写天气的词语写出来,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6.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带拼音)。(1)学生自由认读。(2)小组内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7.导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天气的名字读得非常正确。瞧!调皮的字宝宝跑来了,你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记住它们的样子吗? 8.学生自由读生字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9.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预设一:按结构进行归类识字。左右结构的字:阴 阵 冰 冻 上下结构的字:雷 独体字:电 夹
预设二:按部首进行归类识字。耳刀旁的字:阴 阵 两点水旁的字:冰 冻 预设三:字谜识字。
大雨大雨真正大,盖过大田还不大。(雷)2
二、学习字母表
1.课件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
2.导入:可爱的字母们已经集合了,比一比看谁能闯关成功。3.学生在小组内比赛识记和默写字母表。4.汇报交流。
(1)小组举行背诵字母表接龙游戏。(2)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背诵比赛。
5.教材第12页“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每个生字都在不同的石头上,排成一条弯弯曲曲的水上小路。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这些字,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生字中有的是带有前鼻韵母an的,有的是带有后鼻韵母anɡ的。)(1)学生自己先试着读石头上的字。(2)同桌之间互读。(3)全班比读。
三、儿歌世界。
1.导入:同学们,玩累了,学一首儿歌吧。(课件出示《祖国多么广大》)2.教师范读。
3.练习朗读: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4.学生试读。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5.组织学生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6.学生自读,比赛读。
7.这样美的儿歌,要是能背下来就更好了。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学写生字 1.出示:白 回 国(1)指生领读生字。
(2)导学:你们知道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则是什么吗?(3)小组讨论试写。
(4)汇报交流。这几个字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5)学生范写。其他同学练写。
二、积累成语
1.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导学:你们能正确读出这些成语吗? 3.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全班比读。
4.导学: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呢?
6.交流特点并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春天的成语。7.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描写春天的成语讲故事。8.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三、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同学们,做完了游戏,休息一会儿,我们来聊聊天,生活中,你知道谁和谁好吗?
2.学生自由发言。如:我和妈妈好,哥哥和弟弟好。
3.导入:除了人,你还知道谁和谁好吗?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谁和谁好”。
4.同桌互相读,如果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5.检查朗读。(1)指学生朗读。(2)男女生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6.导学:你知道谁和谁好吗?他们是怎么样好的?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7.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①导学:谁和谁好? ②学生汇报。
③导学:为什么“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④汇报交流。因为它们住在一起,离得近,天天在一起,所以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⑤相机指导朗读。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①导学:你还知道了谁和谁好?儿歌里还说到谁和花好? ②学生汇报。
③导学: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
④汇报交流。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蜜。⑤相机指导朗读。
(3)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①导学: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②学生汇报。
③导学:风做了什么?云怎样做? ④汇报交流。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⑤相机指导朗读。
(4)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①导学: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②学生汇报。
③导学: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④汇报交流。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开心又快乐。⑤相机指导朗读。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
9.小结:原来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事物都是好朋友,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10.拓展:你还知道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吧!11.学生交流。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旅途充满乐趣,也学会了很多的知识。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第二篇:部编版二下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语文部编版二下
语文园地一
教
者:长春市朝阳区安民街小学
赵晓微
教学目标:
1、以点代面,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生活中的新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生活中,时时识新字,处处认新词,充分体现语文的生活性和实用性。
2、学会使用形容性的词语或者短语把词语写得更具体,从词语中感受春天的美、体会美、歌颂美。
3、体会同样的句子读法不同,表达的重点也不同。学会根据句子所描述的意思读句子。
4、熟读并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草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的生命力。
5、学生学会阅读《笋芽儿》,继续培养学生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以点代面,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生活中的新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时时识新字,处处认新词。
2、学会把词语写得更具体,从词语中感受春天的美、体会美、歌颂美。
教学难点:体会同样的句子读法不同,表达的重点也不同。学会根据所描述的意思读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
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游览公园时,会看导览图吗?现在老师带你们去欣赏公园的美景,看看你们知道我们去了哪里吗
(1)出示生活中的湖心亭、管理处、餐厅、咨询室、厕所、宝塔,问
问孩子们熟悉吗?
(2)谁能根据图中标示出来的方向说出景物具体在公园的什么位置?
(3)导览图标明了很多重要的景点和
设施,学会看导览图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游览路线,快速找到要去的地方。
孩子们想去玩吗?想去玩的有一个要求,必须要通过闯关,闯过
关了才能去玩。
2、识字闯关。
(1)你们认识这些招牌上的字吗?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借助拼音,通过拼、读、记的方法识生字。
(3)同桌读一读,看谁更厉害。
(4)讨论识字的方法。
(5)全班交流。
3、旅游闯关
(1)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生字认熟了,通过了闯关。下面我们去旅游了。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来到旅游地,学生读。来到湖心亭,孩子们
就读“湖心亭”,来到厕所,孩子们就读“厕所”,来到咨询处,孩子们就
读“咨询处”。
(3)继续参观,进入书上没有的旅游景点,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
验,以及图上的信息,再借助拼音,学学上面的生字。
4、拓展。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识字,你们平坦都喜
欢哪些地方识字?你已经在课外认识了哪些生字?
(1)
学生交流。
(2)
学生汇报。
(3)
教师总结表扬。
二、字词句运用。
1、师:孩子们,你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是否已经体会到春天已
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了?
2、说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1)同桌交流。
(2)举手汇报。
(3)全班交流。
3、学生补充词语。
__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__的微风 __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__的柳条 __________的田野 __________的草坪
4、请学生将自己填的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
5、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词语里填的关于春天的景象。
三、我会读句子。
1、不同的句子,读法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2、给出例句:
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1)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这应该怎么读?
(2)孩子们练读。
(3)指导学生读的技巧,即这里是在强调种子,所以种子应该重读,再让孩子们读一读。
(4)根据提示:种子睡在哪里?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这又应该
怎么读呢?
(5)学生练习读。
(6)请学生汇报读。
(7)师范读。
3、我们也试试。
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写老师留的作业。
(1)
想一想这句话有哪些读法?
(2)
大家试一试。
(3)
请同学示范读。
四、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有什么特点
2、练习写一写
3、说说你的感受
第二
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新课。
1、小朋友们,春天来了,我们发现了春天新长出的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教师揭题。
简介作者:白居易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
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三、学习古诗,感知诗意。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再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观察。
4、小组讨论后汇报。
(1)“离离原上草”辽阔的大地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2)多媒体展示辽阔草原。看到后你的感受怎样?(惊讶,舒服,心旷神怡。)读出你的感受。
(3)“一岁一枯荣”出示春、夏、秋、冬草图,让学生讲两幅图的不同理解诗意。
(4)教师小结:“一岁一枯荣”是大自然的规律。大家看的这“枯荣”图有什么认识请读出来。
(5)看春秋草图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教师小结:读到此句诗时,大家的心中对小草涌起了什么感觉,说一说。它们无情摧残小草,枯萎衰败,春天一到,小草又恢复了生机。
5、师点拨:此时,你最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6、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读?
(体会到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喜爱。第三句“野火烧不尽”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小草的顽强,“烧不尽”读重音;第四句“春风吹又生”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又生”读重音。)
7、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8、背诵全诗。
四、达标检测
抄写本诗,背诵本诗。
五、拓展延伸
你还会背诵哪些带有小草的诗句呢?
第三
课时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认识“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那么,知道什么是“笋芽儿”吗?
3、老师把“笋芽儿”介绍给大家。(板书课题:我爱阅读:笋芽儿)
二、我爱阅读:《笋芽儿》。
1、全班齐读《笋芽儿》,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组合作:读一读,想想笋芽儿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来。
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你能不能用简单的画画下来?
3、班级交流:说说你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4、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谁喜欢这段话中的句子?你觉得描写春雨的句子说得好吗,好在哪里?你能美美地把它读一读吗?谁还想读读?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低声”)
5、读第二段,老师当春雨姑娘,你们当笋芽儿。
动作表示“揉、伸”,朗读表现撒娇。你能用撒娇说个句子吗?什么是“漆黑”?你从这里知道了什么?小组表演
6、学习三、四段
同桌互读,边表演。指名表演。
小采访;你是谁,你想怎样表演?
评评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7、朗读第五段,妈妈做了什么事,你能看出来吗?
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什么是“唠叨”?
8、朗读第八段
笋芽儿看到了什么?它喜欢吗,你怎么知道的?
那这些句子你该怎么读/ 如果你是笋芽儿,你可能还会看到什么?笋芽儿这么高兴,我们一起来当当高兴的它。(朗读本段)
9、听老师读第九段,边听边想:笋芽儿的衣服哪儿去了?
它为什么这么做?说说什么是“自豪”?你能用自豪说个句子吗?
三、小结。
1、你能说说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吗?(师边板画)
2、齐读课文,说说你认识的笋芽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找出课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
四、总结拓展
1、笋芽儿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2、你要向笋芽儿学习什么?
3、你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人的关心和帮助呢?
五、有感情的读给别人听。
第三篇: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声母,读准音,认清形,会背诵并默写声母表。
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2.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
背诵并默写声母表,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大自然真奇妙
1、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吗?
生:(齐)雨天。
2、导入:打开缤纷的小雨伞,仰望多变的天空。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走进大自然,感受多变的天气。(板书:多变的天气)
3、导学: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天气?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4、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天气。
5、导言: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如果老师把你们刚才提到的描写天气的词语写出来,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6、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带拼音)。(1)学生自由认读。
(2)小组内比赛读。
(3)全班比赛读。
7、导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天气的名字读得非常正确。瞧!调皮的字宝宝跑来了,你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记住它们的样子吗?
8、学生自由读生字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9、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预设一:按结构进行归类识字。左右结构的字:阴 阵 冰 冻 上下结构的字:雷 独体字:电 夹
预设二:按部首进行归类识字。耳刀旁的字:阴 阵 两点水旁的字:冰 冻 预设三:字谜识字。
大雨大雨真正大,盖过大田还不大。(雷)
二、学习字母表
1.课件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
2.导入:可爱的字母们已经集合了,比一比看谁能闯关成功。
3.学生在小组内比赛识记和默写字母表。4.汇报交流。
(1)小组举行背诵字母表接龙游戏。
(2)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背诵比赛。
5.教材第12页“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每个生字都在不同的石头上,排成一条弯弯曲曲的水上小路。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这些字,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己先试着读石头上的字。
(2)同桌之间互读。
(3)全班比读。
第二课时
一、儿歌世界。
1.导入:同学们,玩累了,学一首儿歌吧。(课件出示《祖国多么广大》)2.教师范读。
3.练习朗读: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4.学生试读。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
5.组织学生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6.学生自读,比赛读。
7.这样美的儿歌,要是能背下来就更好了。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背下来。
二、学写生字
1.出示:白 回 国
(1)指生领读生字。(2)导学:你们知道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则是什么吗?
(3)小组讨论试写。
(4)汇报交流。这几个字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5)学生范写。其他同学练写。
第三课时
一、积累成语
1.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导学:你们能正确读出这些成语吗? 3.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全班比读。
4.导学: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呢?
5.交流特点并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春天的成语。
7.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描写春天的成语讲故事。8.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二、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同学们,做完了游戏,休息一会儿,我们来聊聊天,生活中,你知道谁和谁好吗?
2.学生自由发言。如:我和妈妈好,哥哥和弟弟好。
3.导入:除了人,你还知道谁和谁好吗?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谁和谁好”。
4.同桌互相读,如果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5.检查朗读。
(1)指学生朗读。
(2)男女生比赛读。
(3)全班比赛读。
6.导学:你知道谁和谁好吗?他们是怎么样好的?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7.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3)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4)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
9.小结:原来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事物都是好朋友,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10.拓展:你还知道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吧!11.学生交流。
三、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旅途充满乐趣,也学会了很多的知识。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第四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一》优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会正确区分韵母an、ang生字;掌握“白、回、国”的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
2.能力目标:通过读、写背积累有关天气的词语和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熟读背诵大小写字母歌和《祖国多么广大》;正确阅读《谁和谁好》。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春天来到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二、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教师正音)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都和天气有关)
3、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雾霾、风暴、闪电、狂风……)
4、集体齐读字词。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
(1)出示字母表。
(2)学习字母表应注意哪几点?(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字母的顺序)
(3)读小写字母,对应认识大写字母。
(4)找找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样?(Cc
Oo
Pp
SsVvWw
Xx
Zz)
(5)背诵字母表。
(6)学唱字母歌。
2、读一读,写一写。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教师泛读,学生跟读,自己正音。
(3)按照韵母给这些生字分类并书写。(教师指导)
(4)集体读生字。
3、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兴、岭、岛、盛”四个字。
(2)大兴安岭、长江、海南岛同一季节景色有什么不同?(出示图片)
(3)学生齐读儿歌,教师指导背诵。
4、小组齐读字词。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1、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教师抽查学生,然后泛读。
2、学生上台书写笔顺。教师检查,学生书空。
(注意三个字:都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指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四字词语。
2、你有什么发现?(都和春天有关。)
3、你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四字词语?
(鸟语花香、万紫千红、春光明媚……)
4、小组齐读。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谁和谁好》。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第五篇: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参考(范文模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参考
教材解析: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是一首谜语诗,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巧妙地镶嵌在谜语诗中,易于学生诵读识记。“字词句运用”安排了3组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引导学生在比较字形中理解笔画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区分中巩固。“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咏鹅》,引导学生学习积累经典诗文。“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小兔子乖乖》,让学生在有趣的听唱活动中和大人一起读儿歌,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本次语文园地,可以按照板块内容按顺序教学,也可以进行板块整合教学,联系生活,拓展学习。
板块整合教学。“识字加油站”和“书写提示”都与数字相关,教学时,可先读读数字诗,学写“十”时,可以与“书写提示”整合。通过“一”和“十”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多一笔或少一笔的不同,可以引出“字词句运用”中的形近字比较学习。
联系生活。“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唱儿歌、讲故事。还可以联系生活,说说碰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拓展学习。“日积月累”编排的古诗,有的学生已会背诵,让会背诵的学生作背诵展示,还可背诵其他古诗,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识字加油站 通过朗读谜语诗,认识“
六、七”等5个生字;会写“
八、十”2个字。
1.整体感知,理解谜语诗。教师可以逐句诵读,创设情境,请学生猜猜谜语诗写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随机理解与“雪花”有关的词句,如“片、飞入、无数、飞入水中都不见”。
2.诵读谜语诗,识记生字。以范读、听读的形式诵读谜语诗,将谜语诗读准确。在此基础上,学习5个生字,可以出示这5个生字的阿拉伯数字,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生字。还可以通过点数游戏、画画、与阿拉伯数字连线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3.书写汉字,领悟规则。教师示范书写“八”,点拨先撇后捺。学生容易把“八”写成“人”或“入”,可以编编顺口溜加以强化,如“撇低捺高留小口”。教师示范书写“十”,强调先横后竖,可以请学生先书空再尝试书写,教师点评。
字词句运用 区分3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尝试运用。
1.整体认读。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读一读3组生字。朗读时,注意观察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之处。
2.比较识记。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3组汉字。如,加减笔画(“人”加两横就是“天”),图文对照(嘴巴张大的形状就像“口”,“田”中有纵横交错的田埂)。
3.猜字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台,可以用故事、谜语、古诗、画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描述汉字外形,但不能读出汉字字音。由全班同学猜汉字。如,“日”--高高挂在天空,发出万丈光芒,外形像个圆盘,好比一个火球。
4.组词练习。根据汉字的字义,同桌分工,每人给一个汉字组词,如“男人、老人、行人、天空、天下”。通过组词,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书写提示 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汉字。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写字时要求的书写坐姿及执笔姿势,让学生示范演示,教师特别强调执笔姿势:“执笔离笔尖一寸,大约两个手指距离;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大约一个手臂的距离。”
2.指导学生书空同组的两个汉字,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3.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生字中,哪些汉字也有“从上到下”或“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4.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两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把汉字写正确。
日积月累
朗读、背诵《咏鹅》
1.教师示范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听古诗猜猜“咏”的含义,并尝试说说古诗中分别描写了“鹅”的什么部位。(曲项、白毛、红掌)。
2.多种形式朗读古诗。以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伙伴互读等方式进行正音,把古诗读正确。
3.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诵。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的方式,也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
和大人一起读
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唱读的方式学习《小兔子乖乖》,能正确朗读。
“和大人一起读”是一个全新的栏目,需要家校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开展。建议在开学之初,教师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将本学期语文学习的一些基本要求,尤其是这个栏目的编排意图介绍给家长,并对如何与孩子共同阅读做一些具体的指导,引导家长重视阅读,关注孩子的阅读状况。
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次“和大人一起读”,教材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编排了一首孩子耳熟能详的儿歌。孩子可以借助听一听、唱一唱的方式,在有趣的听唱活动中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实现口头语向书面语的顺利过渡,体验“我能读”的成就感,激发课外阅读的动力。孩子目前还不能借助拼音阅读,大人可以稍微多指导一点,对孩子阅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这首儿歌生动有趣,大人可以和孩子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共读这首儿歌,增强阅读的趣味,让孩子一开始就体会到和别人一起阅读的快乐。
问题提示
★“日积月累”中的古诗与作为课文的古诗相比,教学要求有什么不同?
“日积月累”中的古诗,以读读背背为主,内容理解不做要求,古诗的意思不需要讲解。作为课文的古诗,教学要求除了读读背背,还承担着识字写字的任务。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插图,借助一些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意思能大致有所了解。
★“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大人”指的是谁?
“和大人一起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举措,体现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此处的“大人”,主要是指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其他家人,或孩子的老师、高年级同学,只要是比孩子的年龄大,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人,都属于“大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