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雾霾 绿色生活从我做起” 空气中雾霾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人与空气》单元
“预防雾霾
绿色生活从我做起” 空气中雾霾实践活动
一、全课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雾霾实践活动,了解雾霾、认识雾霾,知道雾霾的危害,自觉地尽量预防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2、学生初步学会雾霾的室内外检测、做密闭处理和观察雾霾值,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生活的能力。知道室内同样是有雾霾的。
3、学生通过查阅雾霾的基本知识、实践配戴防雾霾口罩、设计雾霾防治标语、童谣、画雾霾等活动,知道基本的预防雾霾的知识,认识雾霾、反思雾霾,认识雾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思考我们以后怎么去做。
4、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去观察雾霾,了解雾霾颗粒的样子,直观的认识雾霾。
二、教学重点
1、做室内外的雾霾检测,并做观察、处理以及填写雾霾值。
2、查阅雾霾的相关知识,设计标语和童谣、画雾霾
三、教学难点
不是现场教学,是网络留的学案,所以没有互动,有一些问题,也不好解决 难点突破:开通微信、邮箱、青豆校园等渠道,让学生与教师能实现实时的互动。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雾霾的相关知识、实践活动学案、显微镜、放大镜
2、学生准备:透明胶条、雾霾的相关知识、防雾霾口罩、彩色笔、白纸等
五、课时安排(各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学生在家做配戴防雾霾口罩、设计雾霾防治标语、童谣、画雾霾、雾霾检测、观察、记录等活动。
第二课时:把雾霾检测的纸拿回来,分别放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看雾霾的样子,教师讲解雾霾的基本知识,和防治雾霾的方法。
第 一 课时(教学时间 : 12月 8 日)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雾霾实践活动,了解雾霾、认识雾霾,知道雾霾的危害,自觉地尽量预防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2、学生初步学会雾霾的室内外检测、做密闭处理和观察雾霾值,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生活的能力。知道室内同样是有雾霾的。
3、学生通过查阅雾霾的基本知识、实践配戴防雾霾口罩、设计雾霾防治标语、童谣、画雾霾等活动,知道基本的预防雾霾的知识,认识雾霾、反思雾霾,认识雾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思考我们以后怎么去做。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雾霾的相关知识、实践活动学案、雾霾课题的图片
2、学生准备:透明胶条、雾霾的相关知识、防雾霾口罩、彩色笔、白纸等
三、教学过程及环节意图:
1、简单介绍雾霾
请同学们也去查阅一下雾霾的相关知识,可以重点在雾霾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么形成的?平时生活中我们怎么从自己做起,减少雾霾的发生?等方面去查阅。
2、介绍可选择的雾霾实践活动
(1)请写出你看到的雾霾天,是什么样子的,画画也可以。写出你的感受。简单写就可以。
(2)如何佩戴防雾霾口罩?你会戴吗?自己独立去尝试一下吧!可以拍下你自己戴的照片哦!
(3)编写雾霾小童谣或设计低碳环保宣传标语:要求意思清楚,语言简练,朗朗上口。童谣字数在200字以内,标语要求不超过24个字。
3、雾霾检测活动
做雾霾室内降尘72小时监测。监测方法,找一张白纸,上面粘上一个向上的透明胶条,用胶条固定好。早上八点放在室内临街的窗台上,上面写上日期和时间。晚上八点请更换另一个一样的装置。然后这是24小时的。坚持3天。三天完成后,根据上面降尘的量,给打出降尘的分值,如第一天是70,第二天是80.分值为0-100分。注意第一天就固定打分70,这样后面的几天,可以根据严重情况或加或减分值。另外,只能留一个不做密闭的,装在一个塑料袋中保存好,用于回来之后观察雾霾用。其他的雾霾观测纸,用胶条在上面再做一层固定。
4、雾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复课之后,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第 一 课时(教学时间 : 12月 11日)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去观察雾霾,了解雾霾颗粒的样子,直观的认识雾霾。
2、做学生作业的展示和交流,学生认识雾霾的基本知识和防治雾霾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放大镜和显微镜、雾霾课题的图片
2、学生准备:雾霾作业和雾霾观测记录
三、教学过程及环节意图:
1、交流同学们的雾霾作业
展示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配戴防雾霾口罩的照片、设计雾霾防治标语、童谣、雾霾画等。
让同学们说说,面对雾霾自己的感受。
2、利用放大镜观察雾霾。
雾霾的颗粒是PM2.5,是微米,什么是1微米呢?我们把1毫米,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1微米,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尺子,最小的一格是1毫米,请你尝试想象一下,分成1000份是多小!
这么小的雾霾颗粒,用放大镜看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把保留的雾霾观测纸拿出来,用放大镜观察。
3、分享观察的结果
学生说观察的结果(应该是看不到的,能看到的是PM50)
4、教师讲解显微镜观察雾霾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师讲解加演示)
观察的时候,注意,要取下来的,必须是透明的雾霾样本,对好光后,要先找到雾霾的大致位置,再详细的进行调焦和对光。
5、学生分组观察雾霾
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同学们画的雾霾颗粒的样子
用实物投影展示雾霾颗粒的样子
7、展示雾霾课题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样子(图片)
8、教师总结
雾霾,一个我们原来陌生,现在熟悉但不愿意看到的一个词,一个现象。雾霾下,孩子们、大人们,都戴上了口罩,就像孩子们说的,“仿佛天与地连在了一起,都是黑色的!”,“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不能接受老师的辅导”。
这次,实践作业,我们学习了自己戴口罩,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对雾霾的感受,亲自动手进行了雾霾的检测,有的同学还通过显微镜观察了雾霾颗粒,我们编写了防雾霾的童谣,我们查阅了雾霾的相关资料,认识了雾霾的可怕危害!
也许,我们这个冬天还会面临一些雾霾,让我们共同努力,认识雾霾,防好雾霾,减少雾霾,共同期待北京的蓝天!雾霾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我们在雾霾中认识雾霾、观察雾霾、反思雾霾;我们在蓝天时,要享受阳光 给我们带来的光明和温暖、珍惜课堂学习机会,爱惜校园生活。团结友爱身边的老师同学„„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远离雾霾!中国加油!北京加油!
第二篇:治理雾霾,从我做起
雾霾治理,从我做起
望一眼窗外,突然发现看不到蓝天、白云,天地间一片灰色的景象,连对面的楼房也只有朦胧的轮廓。这样的天气越来越频繁,雾霾正无声无息地笼罩着我们的城市。
那雾霾天气是怎样来的呢?很多家庭都拥有小汽车,我们的出行更便捷了,但汽车的尾气排放污染空气;电厂、炼油厂、化工厂在我们的城市里“大显身手”,但夜以继日地不断排放出煤烟和灰尘;绚丽的烟花爆竹让人目不暇接,但空气中烟雾腾腾,变得非常混浊,空气质量急剧下降,PM2.5、PM10指数直线上升,这些都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它们在带给我们快捷方便、赏心悦目的同时,也悄悄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PM2.5爆表看似只是一串数字,但却是一场会“呼吸”的痛。环境高度污染,“有毒空气”导致全国各地感冒、肺炎、鼻炎等病人明显增多病患激增。正如网络上的评论:“PM2.5爆表,无人独善其身。”会呼吸的痛,不只属于某个人、某个群体,所有人“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雾霾天气里,每个人既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大气污染的产生者、排放者。这种污染情况下,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是每个人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作为社会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为雾霾治理尽一份力。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着改改生活方式。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是雾霾的“助推器”。出门时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方式。
第二,养一些绿色植物。对抗雾霾,除了口罩之外,还可将目光放在绿色植物上。有些绿色植物只是单纯的有绿化环境的作用,而有些则可以过滤沙尘,真正起到防雾霾的作用。如滴水观音、非洲茉莉、芦荟、橡皮树、棕竹、富贵竹、发财树、绿萝、吊兰、仙人掌、君子兰等都有抵御雾霾的作用。同时,养绿色植物,还可以起到调节心情的作用,每天都能拥有份好心情。
第三,郊游时少吃烧烤。阳光不错的日子,不少家庭或三五好友都喜欢去野外走走,而野外就餐时,吃烧烤是不错的选择。微博里就常有网友晒出带着孩子去大观山生态园烧烤的照片。其实,野外烧烤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不少PM2.5,在小范围内会对环境和人体有很大影响。烧烤时,刷了油的食物直接接触火焰,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会含有多环芳烃,其中就含有不少致癌物质。此外,烧烤后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多少总会烤焦,也会含有不少致癌物质,“自助烧烤是让人吃得不健康,呼吸得不健康”。因此,去野外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不要因为自助烧烤又污染了空气。
第四,节日少放一支烟花。中国人爱热闹,也爱放烟花。开业大吉、乔迁、结婚等喜事要放炮,年关将近,更是到了烟花爆竹销售的高峰期。但其实,燃放烟花产生的各类污染物,会导致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因此,春节等重大节庆日期间尽量减少燃放烟花,能不放就不放。
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细心呵护。透过雾霾,我们应更加增强自觉环保、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把对美好环境的期盼变为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减少雾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远离雾霾,从我做起
远离雾霾,环保从我做起
——六年级主题班会
主题:远离雾霾,环保从我做起
目的:让学生了解雾霾的现状、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等,掌握相关的环保知识。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准备: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查找有关雾霾的资料,排练情景剧,制作课件。内容:
一、播放组图,引出雾霾
二、了解雾、霾的定义,分清雾和霾
雾是指在相对高的温度下,空气中形成的几微米到100微米,肉眼可见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100%或接近100%。
霾是悬浮在空气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的几微米以下的颗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
三、引出PM2.5,认识PM2.5 1.什么是PM2.5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2.PM2.5的来源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3.PM2.5的危害
四、表演情景剧,播放新闻,认识雾霾的危害
五、出示雾霾的应对措施
1.避免晨练,减少外出。采用室内锻炼替代室外锻炼。2.外出戴口罩。如果不得不出门时,最好戴上防护口罩。出门后进入室内时,要及时洗脸、洗手、漱口、清理鼻腔。
3.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更要坚持按时服药,以免发病。
4.注意调节情绪。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在这种天气里会感觉心情异常沉重,情绪低落,可以在家看看喜剧或听相声等,要让自己高兴起来。
5.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豆腐、雪梨。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第三个板块:
六、保护环境
1.通过世界地球日和环境日世界,了解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
2.“远离雾霾,环保从我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谈话。(1)谈谈自己的学校是怎么做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争做光盘达人班;不浪费纸张,不浪费铅笔头等等。
(2.)学生谈谈自己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环保之举和不环保之举,谈谈如何从我自己开始环保以及倡导身边的人环保。
第四篇:远离雾霾 从我做起
远离雾霾 从我做起----自觉禁放烟花爆竹倡议书
广大业主朋友:
春节将至,燃放烟花爆竹成为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烟花爆竹放还是不放?
新时代,新风气。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危害人类健康、破坏自然的习俗,我们应尽量不做或少做。
爆竹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年的味道,但是随着爆竹的燃放,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和硫化物,加大雾霾程度损害空气质量影响人类健康,爆竹燃放后散落的炮皮碎屑等会严重影响小区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我建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春节期间,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为减少空气污染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劝说家人和朋友,春节期间少买烟花爆竹,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
三、做不到不放烟花爆竹,请少放。即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比如新年除夕子时等一些特殊时候放,其它时间一律不放。少放点鞭炮,污染就少一点,蓝天白云就会多一点,健康也会多一点。让我们共同为改善空气质量、赶走雾霾天气尽把力。居民朋友们,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现倡议大家:自觉禁放烟花爆竹,保护环境,远离雾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科学精神,去掉传统陋习,过一个文明祥和的春节,为我们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
第五篇:应对雾霾从我做起
应对雾霾从我做起 每天从电视看到雾霾的预警心中不免为今后的生活担
忧,透过雾霾,我们应更加增强自觉环保、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把对美好环境的期盼变为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也许这场“史上最严重”的雾霾污染在下周就将被风吹散,但这场会呼吸的痛却会在我们心头留下阴影,愿所有感知这痛的人行动起来,让“会呼吸”的痛早点早点止步 “毒雾”面前,付出了代价的我们都应该反省,哪些生活习惯增加了“环境负荷”:乱扔垃圾,贪图方便用塑料袋、一次性物品,焚烧树叶、秸秆,汽车尾气排放……罕见的雾霾天气,也让我们意识到,需要改变的还有很多。在治理雾霾的大背景下,燃放烟花爆竹显然不合时宜,但我们更应该思考,城市里有多少“人工霾”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和这霾有什么关系?我能为日常减少PM2.5做点什么,少开一天车行不行?多坐几次公共交通,甚至骑几趟自行车,行不行? 造成雾霾污染的原因还包括燃煤排放,那么我们能不能注意生活方式的低碳化,比如少用几度电? 应对雾霾,从我做起,只有公众都有节能减排的自律意识,雾霾天才会更少,我们的空气才会更新鲜。也唯有如此,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才会更快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