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教案

时间:2019-05-12 21:1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蝈蝈》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蝈蝈》教案》。

第一篇:《绿色蝈蝈》教案

《绿色蝈蝈》教案

杨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能力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2、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难点:

1、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

2、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二、同学们,曾几何时,那树枝上的鸣蝉,搬家的蚂蚁,结网的蜘蛛,带给我们孩提时代无数的快乐,留下几多值得珍藏的回忆,刚才老师请同学们屏息凝神,仔细听一种声音,说说这是什么声音,这声音有什么特点? `听声音,你们听到了什么?

英国大诗人济慈也曾夸它是“大地的歌者”今天,让我们跟着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走进昆虫的世界,认识其中的一位成员“绿色蝈蝈”。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和《昆虫记》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 学生简介作家及其作品《昆虫记》,教师补充。

1、作家简介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了垒筑蜂和蜂窝,从此“虫心”焕发,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亦被誉为“昆虫诗人”。著作《昆虫记》。

2、《昆虫记》简介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以其观察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昆虫记》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昆虫记》第一册于1879年问世。1910年,当《昆虫记》第十册问世时,法布尔已经86岁了。

这课的生字词很多,不知道同学们会读会写吗? 3.对照幻灯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整体感知,了解蝈蝈 幻灯片:1.速读课文,说说你读到了一只什么样的蝈蝈?从哪里读到的?(要求:言之有据)

教师明确速读方法:1.不出声,2.去粗取精3.扫描跳跃4.找中心句,抓关键词。

请用:从__________看出,这是一只______的蝈蝈。句式

(爱唱歌

漂亮

酷爱甜食

爱吃肉

勇猛

贪婪

自私

和睦„.)

幻灯片:2.归纳一下,作者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蝈蝈的哪些方面?其中重点介绍的是哪方面的习性?在文中划出要点词句。板书:

示例:外形:嫩绿、漂亮

叫声:微弱、柔和

食性:杂食

叫声、食性、居住是蝈蝈的习性,其中重点介绍的是蝈蝈的食性。作者是怎样发现蝈蝈的这些特点的呢?(实验和观察)只有观察,实践,研究,才能写出这样的长篇巨著。

四、语言赏析

你最喜欢哪方面的介绍?综合这些信息,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幻灯片:1.老师摘自辞海的对蝈蝈的介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

说说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么不同?(生动性,趣味性上略逊一筹)是啊,著名作家顾城说得好

幻灯片:因为作为生物学家的法布尔,不但对昆虫进行了生理习性上的研究,他还研究了生物的情感,他是把生物当成了生命来研究啊

——顾城

确实如此,一般的生物学家研究生物是解剖,而法布尔喜欢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他是这样说的:

幻灯片: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在探究生命。

——法布尔

老师:他做到了吗?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里,他住在法国的郊外,用他毕生的积蓄,买下了一个废弃的庄园,取名“荒石园”,在这里的丛林和鸟叫声中研究昆虫,法布尔确实把昆虫当成生命来研究,当做人来写的呀。

2、让学生找出这篇文章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师: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把蝈蝈当做生命来研究,当做人来写,饱含深情并处处流露出对蝈蝈喜爱之情的句子,找出来分析一下。幻灯片提示: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有什么效果?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有没有准确形象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写出了对象什么特点?

把你找到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并和小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一下,五分钟后,我们在全班交流。

幻灯片提示:我喜欢___句子,用了__修辞(写作手法)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蝈蝈____特点,流露出了作者对蝈蝈的___之情。我喜欢___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蝈蝈____特点,流露出了作者对蝈蝈的___之情。

小组派代表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要求一定要认真听,不要忘了做笔记。

3.请学生找出作者对蝈蝈不同称呼,说说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称呼。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歌手,艺术家

美女

囚犯,狩猎者

蝉的屠夫 幻灯片:

总结:在法布尔的笔下,它一会儿是凶猛的狩猎者,一会儿是高傲的艺术家,一会儿是残忍的屠夫,一会儿是楚楚可怜的囚犯。这些文字为什么写得这么精彩?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把蝈蝈写得如此鲜活?(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4.归纳总结:(写法角度)幻灯片:

(1)生动传神的语言。对蝈蝈充满喜爱之情,语言生动感人。(2)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自然亲切,可读性强。(3)通过比较来写蝈蝈,突出蝈蝈的特征。)

四、主题归纳:

本文采用生动活泼的写法,把蝈蝈的外形特征、叫声及生活习性,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手法写的活灵活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可贵的探索精神。难怪鲁迅称《昆虫记》是讲昆虫的楷模。

五、课堂小结

希望下课后,同学们捧起《昆虫记》,走进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昆虫世界,一定能收获许多知识,收获许多美好!

附: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法布尔)

外形

漂亮

美女

声音

爱唱歌

歌手

艺术家

食性

酷爱甜食

爱吃肉

狩猎者

囚犯

个性

勇猛

贪婪

自私

和睦

第二篇:绿色蝈蝈_教案

《绿色蝈蝈》教案

教材分析:

《绿色蝈蝈》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篇目。第四单元课文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是必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渗透一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本文出自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它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及拟人手法的运用,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及习性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根据本文的内容和表达的特点,本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法布尔的笔触去感受奇妙的昆虫世界;在阅读中学会概括要点、品味语言、学会生动地表达;同时,通过阅读来走进“昆虫之父”法布尔,既可以感受他的探究精神,又可以通过品味他生动自然的语言来感受那浓浓的生命意识。所以,学会概括要点、品味并运用生动的语言、感受精神、激发探究是作为教材在使用中的关键词。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速读课文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并能创造性地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3、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并能创造性地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教学难点

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特殊的礼物,大家一定会喜欢:欣赏短片《蝈蝈的搏杀》。(生:观看后用一些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刚才大家从视听的角度欣赏了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在文学的天地里也有一个神奇的昆虫王国,那就是法布尔先生的《昆虫记》,现在我们就到《昆虫记》中去结交一位朋友——绿色蝈蝈。(目的:渲染气氛,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建立“蝈蝈档案”。

师:请大家点击主页上的“走近蝈蝈”,快速阅读电子课文《绿色蝈蝈》,筛选相关信息,利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完成“蝈蝈档案”的建立,完成后提交。(网络课件提供电子课文,提供学生操作的网络平台。)生:阅读课文,筛选信息,完成“蝈蝈档案”的建立。师:点评学生成果,进行小结。

(目的:培养学生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淡化教师角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细读课文,理解分析——制作“蝈蝈名片”。

师:大家在阅读课文时是否发现,课文中的蝈蝈有很多的称呼?那是因为蝈蝈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又体现它不同的特点。例如:第9段中蝈蝈被称为是“蝉的屠夫”,这个称呼传神地刻画出蝈蝈吃蝉时凶残贪婪的特点。请大家熟读课文,找到关于蝈蝈的不同的称呼,分析其表达效果,完成“蝈蝈名片”的制作。

生:

1、熟读课文、筛选课文中对蝈蝈的不同称呼。

2、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制作“蝈蝈名片”。学生完成后提交,共享,同学可相互点评。教师小结。

师:在过过那么多的称呼之下,你读出了作者对蝈蝈怎样的情感?这些称呼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课文不断变化对蝈蝈的称呼有什么好处? 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这些称呼中饱含着作者对蝈蝈的喜爱,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的写出了蝈蝈在不同场合的不同特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目的:培养学生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初步品味、感知课文语言的生动。)

四、精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完成“蝈蝈读书卡”。

师:课文中生动有趣、富有情感的语句还有很多:有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有的使用了对比、衬托的方法;有的用词准确、传神;有的饱含情感。请大家再读课文,选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大声朗读并进行赏析,完成“蝈蝈读书卡”的建立。(此处注意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情感。)生:筛选、品味语言,建立“蝈蝈读书卡”。师: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进行点评、小结。

这一环节的设置,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生动性的感知。

(目的: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特色,明确修辞手法的作用。)

师:法布尔先生曾说:“一只人们可以随意踩死的小昆虫,在我眼里却是一个神奇的小宇宙。”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物种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才会这样精彩;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启示,才有了我们文明的今天。了解了这些以后,你对昆虫这种渺小的生命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

(目的: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挖掘课文内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正确态度。)

本节课力求体现“师生平等,交互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分成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做到具体明确、知行合一。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建构教学环节,多法结合,层次分明;引导学生反馈时注重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和独特感受,课堂气氛灵活生动。在教学设计层面,我努力设趣导疑,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与活动,如“编写蝈蝈谜语”环节,师生互动,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形成了教学中的小高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并有自己的收获。45分钟充实而有趣的教学实践,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强化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把在知识转化成了能力,教师也收获颇多──“道,发于知,成于行”。

第三篇:绿色蝈蝈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

2、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理解式朗读的方法感知内容、理解欣赏。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的描述、生动活泼的修辞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悟生动的笔法描写观察到的场景。【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具准备】毛笔抄写两则谜语的白纸、蝈蝈有关的演示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高兴来到六安九中,和各位同学共同学习。为了表达我对同学们的诚心,我想给同学们带来点什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喜欢小动物吗?我这里有一则猜昆虫的谜语,请看——(出示谜语): 谜面: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猜四种昆虫)谜底:蝴蝶、蝈蝈、蜘蛛、蜜蜂

瞧!昆虫们的小日子过得多么舒服啊!我们想不想和它们交个朋友?好,我们现在就去见一位法国朋友。见了外国朋友可要“讲文明,树新风”呀。你看,我们喊它什么?绿色什么?多亲切啊,见面就喊哥哥。

教师点明课题并板书。——绿色蝈蝈(法布尔)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基本信息,明确学习目标

1、筛选信息,总揽全篇。

谈话:同学们把绿色“哥哥”叫得如此亲热,你们了解他吗?老师考考你们,请用“读过全文,我知道了绿色蝈蝈„„”说出它的某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其分辨不同的方面,并在黑板上板书(声、形、斗、食、居)。

2、启发达成学习目标。

手捧这篇热情洋溢的随笔,你觉得那个地方最有趣味,最值得回味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表扬学生对文章的主动评判和学习的愿望。

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就选择最集中、最具体的片断,来学习精彩的描写,感受观察者浓浓的情意吧。

三、直奔重点,赏读片断。

以下根据学生喜爱程度,主次可作调整。

1、“争斗”部分

(1)请同学们打开第5自然段,合作学习此段。要求:

A画出描写最生动形象和最富有感情的句子;B旁批出你喜爱它的原因或它的巧妙之处; C进入角色,向同学们大声读出你的喜爱之情;D以前后位四人为一小组,研读成果由一人记录并作发言。

(2)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段,看看能否读出那种紧张的战斗气氛和观察者的钦佩之情。其他同学听他读的如何。

(3)在“评人读,我要读”的环节中学习语言、修辞,领悟感情。指定某学习小组中一名学生朗读后,问大家他读的效果如何。其他组同学展示最喜爱的一两句话的朗读和理解。参考:——拟人手法运用,平添情趣,亲切形象。

——动词连串使用,突出了蝈蝈这个进攻者的锐不可当之势和被进攻者的懦弱。

——神情活灵活现。如“纵身追捕”等。

——观察者细致,沉醉昆虫世界,折射出人性的关怀。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吗?(学习方法,写作技巧,个人体验)

2、“争鸣”部分

如何表现出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请默读课文自学。交流:

(1)比喻法变陌生为熟悉。“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2)大量使用与音乐有关的名词和形容词,准确地再现了多姿多彩的虫鸣世界。(3)段尾深情的慨叹,亦庄亦谐,令人动情.。

3、“争食”“争水”„„

法布尔的《昆虫记》有无穷的乐趣,愿大家常到那里游览。

四、口述小动物

动物世界如此美妙,怎不令我们怦然心动,让我们畅谈自己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吧!要求: 选择最有趣味的细节,把你的发现与大家共享。一分钟准备。

学生发言,教师夸赞有所体验的同学,调节说出具体细节和规律,避免泛泛而谈。

五、课堂小结

(1)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2)热爱生活的人应该看《昆虫记》,因为可以更加了解世界,也让自己充满爱心。不热爱生活的人也可以看看,就算你厌烦了人事,对虫子也可能心怀好感,通过对它们的认识来唤回热情。其实,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只要同学们专心探索,还有很多个世界等待我们去打开。

六、布置作业

1、请针对板书中的五个方面,分别从文中找出或自己编出绿色蝈蝈的美称来。

2、请同学们再猜一个谜语: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做活,四姐做活不点灯。【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体现“师生平等,交互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分成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做到具体明确、知行合一。教学设计中,我时刻注意让学生感受文本、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建构教学环节,多法结合,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自主合作、亲身体验能够较有层次达成教学目标。板书设计

声:尖锐、喑哑、短促、清脆、柔和——()形:嫩绿、苗条匀称——()

斗:纵身追捕、开膛破肚——()

食:酷爱甜食:昆虫青草、同类相食——()居:和睦共居——()昆虫之争

争斗争鸣争食、争水„„

拟人比喻生动形象、比较突出特点、情感真诚(人性美,尊重关怀生命)

第四篇:绿色蝈蝈教案

《绿色蝈蝈》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通过速读,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品味、鉴赏的方式体会生动说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生动说明的方法。

2、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

教学难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解决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2、预习了解课文内容,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

一、导入新课:

伴随着这优美的乐曲,我们走进了今天的课堂。能不能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森林里各种小动物、昆虫的鸣叫声)这些昆虫隐藏在茂盛的草丛里、浓密的树叶里,欢快地歌唱。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小昆虫呢?看来,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趣味,都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去拜访这些朋友中的一位——绿色蝈蝈。(板书课题)

二、预习交流:

1、字词交流。

2、请大家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情况交流一下。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通农民之家。从小迷恋大自然。在他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通过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著作《昆虫记》,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整部作品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一版再版,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鲁迅说:《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达尔文评价说: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他还被法国文学界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推荐他为诺贝尔奖候选人。(这些称号,对法布尔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3、谁能介绍一下绿色蝈蝈?(身体呈绿色或褐色,腹部较大,翅膀短,四肢强壮有力,善于跳跃。雄的前翅有发音器,能发出清脆的叫声。)

三、整体感知:

法布尔是怎样介绍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

1、速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

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重点是写哪一方面?

2、学生交流:声音特征、形体特征、食性等。

形体:漂亮、苗条、匀称。

叫声:喑哑、尖锐、急促、清脆、柔和。

食性:喜欢吃蝉,爱吃甜食,偶尔也吃一点儿水果、青草。

居住特点:和睦共居

3、小结蝈蝈在外形、叫声、食性等方面的特点。

师小结:作者抓住了绿色蝈蝈的特征,详略得当地进行介绍,使我们获得了有关蝈蝈的科学知识。

四、质疑探究:

浏览课文,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

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1、文中多次变换对蝈蝈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当蝈蝈捕蝉时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的时候称“蝉的屠夫”。作者这样变换称呼,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师:你分析得真好,的确是这样。作者将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开头作者是怎么引出蝈蝈的?这样写的好处。(开头第一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着。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样写别具匠心,富有情趣。)

3、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作为一篇科学性的说明文,应当要准确的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因自己的好恶进行取舍,这正是法布尔严谨的工作态度的体现。)

4、为什么作者要先写蝈蝈的叫声?(先写叫声——黑夜中的法布尔要确定自己身边有蝈蝈存在,首先是听到了蝈蝈的叫声,而不是看到了蝈蝈。所以,先写蝈蝈的叫声符合逻辑,使文章的走势显得自然而得体。)

五、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励学生自主展示,初步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1、我这里有一段描写蝈蝈叫声的文字,请跟第三段比较一下,看看你更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投影显示)

夜色降临,蝈蝈出来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绿叶丛中,蝈蝈在叫。声音较低,在连续不断的低声中,时不时发出一阵尖锐、急促的声音。

2、生结合课文分析、感悟,师生评价。(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比较,体会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3、文中其他段落也有很多生动的描写,找出来,细细品味。

4、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能将绿色蝈蝈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呢?

因为他非常喜爱绿色蝈蝈。因为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他善于观察和想像。

师小结:是的,他是抓住了声音、形态、食性方面的特点来进行形象细致地介绍的。并且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他倾注了对昆虫生命的满腔尊重与热爱。

六、拓展延伸:

法布尔笔下的蝈蝈如此可爱,我们的感情一定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是小昆虫,而是可爱的小精灵,是我们的好朋友。就让我们来学习作者的写法,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的某一个特点。

七、课堂小结:

1、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师小结:

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蝈蝈的鸣唱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而法布尔则以睿智的哲思,求真的探索为人类奉献了一枚枚智慧之果。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昆虫记》,你会有更多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第五篇:绿色蝈蝈教案(模版)

<<绿色蝈蝈>>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绿色蝈蝈的外表特征和习性 2 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 学习作者求实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查阅绿色蝈蝈的有关资料,搜集有关的图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想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作简要评点,必要时作适当点拨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对于昆虫,大家并不陌生。或许你也聆听过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或许你也有过捉了苍蝇喂蚂蚁的经历,请你把类似的趣事谈出来,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学生谈趣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昆虫的文章--《绿色蝈蝈》,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本文选自他的昆虫学巨著《昆虫记》。

二 明确活动任务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 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 3 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认识蝈蝈)

结合下面的问题,迅速默读课文: 1 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2 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 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默读后,学生举手回答。

四、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多种手法灵活运用,请声情并茂地朗读出你喜爱的词语或句子,然后简洁精炼地说出你喜爱的理由。

(我喜欢......是因为……)

活动方式:先在小组内朗读、交流,然后各组推举出代表朗读、发言。

重点赏析文中的比喻、拟人、对比句等。

五、拓展运用

1问题探究

再读课文,然后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谈谈你对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探索精神的理解。

活动方式: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本组代表在全班发言。2 仿写训练

借鉴课文,请你运用比喻、拟人、对比手法,口头描述你所熟悉的小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力争做到生动形象。

六、梳理、巩固、总结 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收获。2 教师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了解了绿色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品味了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了作者求实的探索精神;建议大家课下阅读两本书,一本是法布尔花费数十年心血完成的十卷本、二百多万字的生物学巨著《昆虫记》,打开这本书,一个精彩纷呈的昆虫世界将呈现在你的眼前;另一本就是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这本“书”更博大,会使你的视野更开阔。同学们,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拥抱大自然吧,它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

教后心得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文质兼美。笔法灵活生动,语言活泼传神,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因此,本文是落实新课改精神,从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本教案通过设计阅读、思考、讨论、发言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力求使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作者对科学研究不懈追求的精神美,在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的基础上,激励他们去发现美、追求美,进而去创造美的世界,去追求美的人生。从本文的教学过程看,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设想。

下载《绿色蝈蝈》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蝈蝈》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绿色蝈蝈教案

    篇一: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江苏省吴江市庙港中学 杨 雯【探讨问题及解决方法】 《绿色蝈蝈》一课主要学习任务是探讨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

    《绿色蝈蝈》教案(推荐5篇)

    《绿色蝈蝈》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 2、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理解式朗读的方法感知内容、理解欣赏。 2、体会......

    《绿色蝈蝈》教案5则范文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查字典或查资料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并简洁概括蝈蝈的......

    绿色蝈蝈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概括要点。2、了解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概括要点。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

    绿色蝈蝈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②细节感悟,品味语言 ③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 ①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内容 ②品味语言——体会美词佳句 教学难......

    绿色蝈蝈A

    备课大师网------语、数、外、理、化:全免费的备课网站!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18 绿色蝈蝈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 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文艺性......

    绿色蝈蝈

    第18课 《绿色蝈蝈》教案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绿色蝈蝈》

    第18课 《绿色蝈蝈》教案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 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