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宣讲教案2017.3.31

时间:2019-05-12 21:1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宣讲教案2017.3.3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宣讲教案2017.3.31》。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宣讲教案2017.3.31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授课人:赵雪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气势恢宏、绵延不绝、奔腾向前、从未中断的文化成就。如何继承、创新和发展成就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方向性大问题。

2013年11月总书记在山东孔子研究院考察时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集体学习中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五年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因此,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努力建构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问题一:什么是文化?

一、概念

习总书记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文化?其实对于它的定义往往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从西方转译而来的,拉丁文原义为耕耘、居住、操作。中世纪以后,其意义延伸,进而涵盖了神明祭祀、道德法律、精神修养等领域。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兴起与发展,文化逐渐成为专门术语。最先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的是被称为“文化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他在1871年写道:“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总体,是一个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性的复合体。”

我国对文化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前后,以张之洞、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曾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一定程度上来讲,其实都是国人对文化探索的产物。

简单来讲,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二、分类与构成

文化研究者往往根据各自不同的视角,对文化作不同的分类。

时间角度上,可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等等; 空间角度上,可分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非洲文化、南亚文化等等; 地理环境上,可分为大陆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河谷文化等等; 生产方式上,可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游牧文化、旅游文化等等; 社会阶层上,可分为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等等; 社会功用上,可分为礼仪文化、服饰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

文化的地位上,可分为主流文化、亚文化(次文化、副文化)、反文化、俗文化等等;

文化的构成上,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等。而文化的构成则分为

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中层,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深层。

三、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文化的特征 从一般意义上说,文化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时代性;

2、地域性;(比如南北方风土民俗的差异)

3、民族性;以颜色为例,楚人尚红,可能是源于对太阳、对火的崇拜;藏民尚白,则是源于对冰雪、对雪山的崇拜。

4、“同一性”。它包含两个层面: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超自然性人类在想象中把自然景观、自然现象人格化,创造出有关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的神话,则就是文化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本来也不属于文化,但人们在一些高山峻岭上刻字作画,建寺造观,甚至美其名曰“神女峰”、“仙人洞”,编出一些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也就是文化了。

超个体性举个例子,在西方国家一打喷嚏,旁边的人会说:Bless you!因为他们相信人在打喷嚏的瞬间灵魂会出窍,恶魔会趁虚而入。所以周围的人会说Bless you!意思是保佑你、愿神保佑你。(而这时打喷嚏的人务必回以:Thank you!否则会认为没有礼貌。);古希腊、罗马以打喷嚏为占预之事;而中国人认为打喷嚏与亲人想念和别人议论有关。

问题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啥文化?

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相对的概念,传统文化,则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文物典籍等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继往开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美好明天的重要基础。

二、特点:

关于特点说法很多,各家描述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总结。

自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梁漱溟先生总结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概括为十大特征,检索百度说法不一,但大体相同,比如贵中尚和、保守性、孝文化、悠久性、独创性等等等等。除了课件上列明的,个人认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值得一提的特点有四:

一是家国观念;古往今来“家是小国、国是大家”的观念根植在每个国人心中,这种家国情怀不受宗教信仰和法律制度的约束,却成为衡量道德修养、人格修为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是孝文化,“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人生最重要的、排在首位的事就是孝敬亲长,其次才是增长见闻,反过来讲,如果你不孝顺亲长,纵使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

三是道德气氛特重,有多重?道德高于法治。他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无形但却强大的力量,在维系社会秩序方面是一种比法律更为有效的手段。我们终日惴惴的往往不是如何遵从国家法律,却是如何在社会交往中履行好自己的道德义务。面对不公、不耻,我们常说“天理所不容”、“冒天下之大不韪”,都是以道德作为衡量准绳。

四是民族融合同化,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原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然而历史上的中原却无数次的被异族征服,改朝换代,更替频繁,然而奇特的是胜利者虽然建立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王朝和地位,却没能光大自己的种族文化,无一例外地被融合、被吸纳,最终形成、丰富并且繁荣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传统文化发展大体分为九个阶段。简单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始于原始人类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奠基于夏朝至春秋战国时期,统一于秦汉并开始对外交流传播,繁荣于魏晋至隋唐时期,到宋元两代渐渐定型,最终终结于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封建文化在西方思想的强烈冲击,在民主思潮和革命思想的激荡之下,如秋凤残叶般不可挽回地衰落了下去。

问题三: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啥?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文物典籍等等。这么多内容,那我们要从哪学起呢?国家公务员、企事业机关的干部、工作人员年年都要考核的现在,作为你晋职升迁、决定是否任用你的依据,那么考核什么呢?德能勤绩廉!这可不是随便排名的呀,当然也不是按照拼音首字母或者笔画多少而是有他的依据的。德是什么?是道德、品德、德行,是立人的根本。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先秦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舜、禹的依次“禅让”,就是道德社会作用的具体体现。百家争鸣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派都把伦理思想作为自己学说的重要内容。

2、两汉

秦朝重法轻德,短命而亡。汉代的统治者吸取了他的教训,开启了中国传统社会二千年的德教传统。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建立了完善的道德体系,此后上升为全社会的道德规范,并通过政治权力最后确定下来。

3、唐宋

从魏晋经隋唐到宋,儒家正统的伦理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衰微到复兴的过程,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政治、思想以及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人思想也及其开放。有多开放?比如,在唐朝啊恋爱是自由的,《唐律·户婚》规定:成年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只有未成年而不遵从长者的才算违律。比这更开放的是,唐代离婚也很自由,并且极为常见,“女子再嫁不以为非,贞节观念淡薄”的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及其罕见的。

而到了宋代,开放的思想局面得以约束。理学家们给出一条修身公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这是修身的目的。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修身的方法。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进入了成熟乃至僵化时期。

4、明清

明清是中国王权专制发展到顶峰并迅速跌落的历史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涌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天理”与“人欲”的关系。到了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指出:天理与人欲并不矛盾,天理寓于人欲之中,“饮食男女,人之大共也。”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终结时期。

至此,我们不难提炼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特点,简单来说:一是与政治有关,服从统治需要;二是舍小我存大我,集体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三是以德服人,注重个人道德品性修为。

二、几个基本的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价值体系。准确而周密地归纳这些规范,有很大困难。这里重点介绍几个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

1、仁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孔子的“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时,自己应本着理解、体谅、尊重的心理去对待别人。第二层含义,是人应该具有的全部道德品质的总称,或者说是人的一种最高道德品质。在孔子看来,孝、悌、恭、宽、信、敏、惠、礼、义、忠、诚、勇等道德品质都包含在“仁”的大框架之下,是“仁”在不同层面、不同场合的具体表现。

传统的仁爱思想所提倡的人与人相爱、尊重人的价值、同情人、帮助人等内容,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义。首先“义”表示“合理性”,孔子说:君子对于社会上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法式,一切

以是否合理为转移,合理性是一切行为的最高原则。孔子把对待义、利的态度看作从根本上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人们看见或遇到了合理的事情——义,就应该勇敢地去做;而对于不合理、不义的事情,绝不能做。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准则,提出“居仁由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思想。

3、其次,“义”还有“中正”的意思。墨子有云:“义者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义正者何若?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义政是什么样呢?”大的不攻打小的,强的不欺侮弱的,多的不残害少的,狡诈的不欺骗愚笨的,尊贵的不傲视卑贱的,富足的不傲慢贫困的,年壮的不掠夺年老的。所以天下众国,不以水火、毒药、刀兵相互杀害。)

3、礼。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礼义之邦”,但在古代内涵十分丰富。“礼”最初是指祭祀礼仪,大到国家祭天祭地、家族祭祖、小到成人成年男子行冠礼、女子及笄,生有出生礼、死有葬礼等等。后来表示一种社会规范,它包括政治制度、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等内容。其次,“礼”还用来专指一种特殊的道德规范——礼让。要求为人谦虚,不骄傲自满,不妄自尊大。还表现为对人恭敬。

4、忠孝。“忠”和“孝”是两个关系密切的道德规范,古人往往把它们并称。

“孝”是传统伦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被看作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核心,一个人孝顺与否,成为个人有德无德的象征。传统孝道的内容十分宽泛,概括说来,可以分为从肉体方面孝顺父母和从精神方面孝顺父母两大方面。肉体方面的孝顺有三:第一,养父母之体。第二,慎重地保护自己的身体。第三,传宗接代。

精神方面第一,养志。侍奉父母不仅要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还要从细微的地方体察父母的感情,顺随父母的意愿。(虽然儒家也强调儿子觉得父亲有不对的地方,可以委婉地进谏。但是父亲如果不采纳,儿子不可强谏,也不能怨恨,还要恭敬他们,不违背他们。到了后世,这一层孝就发展成了儿子对父亲的绝对服从,即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第二,葬祭以礼。第三,扬名显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古人认为,孝有大小,服劳奉养只是小孝,扬名显亲,才是大孝。创一番功德业绩,让父母跟着尊贵荣耀,这才是最大的孝行。

“忠”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忠”是指尽力做好份内的事,尽力做好别人托付的事,对别人负责。狭义的“忠”专指对君主负责。中国传统社会在结构方面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家是小国,国是大家。所以“忠”其实也是“孝”的延伸。

5、诚信。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规范系统中,“诚信”通常是两个分立的德目。所谓“诚”就是真实无妄,诚实无欺,表里如一。“信”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恪守自己的诺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也含有诚实无欺的意思。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在人际交往中言而无信,靠欺骗别人生活,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6、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君主专制时代统治阶级所提倡的一个道德规范的组合。“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的道德规范。《三字经》写道: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意思就是说这五种基本道德规范,必须遵守,不可怠慢。

7、三从四德。这是一个专门为女子制定的道德规范组合。三从指的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传统社会中妇女的最高道德规范,是男女不平等的理论基础。

问题四:不学不行

1、满足需要。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并且是多层次的,排在首位的是衣食住行,其次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等,最高需要则是自我实现,包括个人理想的实现、能力与才赋的充分发挥等。文化内涵丰富、涉猎面广,完全具备你满足多种且多层次需求的条件。

2、认知的功能。什么是文化?它是你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成果的总和。反之,我们借助文化的积累成果,能够更好地改造世界、创造新的成果,循环反复,文化越繁荣、越深厚,成果越丰硕,我们可享受的成果越多,生活就越幸福,国家就越富强。

3、规范的功能。有时是强制性的,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违犯了就要受到制裁或惩罚;有时又是自觉和习惯性的,是约定俗成的惯性行为定势。比如骂人、说脏话,即便没有法律条文规定,我们也尽量避免或者不去做。

4、凝聚的功能。共同文化是民族成员紧密团结的基础,能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就中华民族而言,其凝聚力的核心,既不是经济利益聚合力,也不是单纯的种族血缘认同力,而是长期历史积淀下来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即文化凝聚力。为什么要有春节晚会?为什么要搞篮球赛、排球赛?为什么要大合唱?中央三台、中央五台的存在价值是什么?他是在凝聚中国心、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精神。

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第一,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

第二,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第三,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问题五:如何去爱

一是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是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是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这是网络给出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归纳的很准确、可操作性也很强,但我认为离我们有点远。这些方法是干什么的?是搞学术研究的!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党员干部要学习哪些传统文化知识呢?排在首位的就是修身之道。

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修“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修“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省吾身”“君子慎独”的修身之法,修“孝悌忠信”“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那传统的修身之道是什么?中国传统的修身之道,就是传统社会中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讲究修身历来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已有的道德水准,而是要不断地修养升华,不断地向自身挑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修己”和孟子所说的“修身”。修身的方法很多:

1、存心养性。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善心看作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提倡积极地保存、养护它,而不要使之丧失。要谨守自己的道德良心,时刻警省,不做违背自己良知的事情。所以朱熹说:“大抵学问须是警省”,要求人每日自问自省。

2、慎独。早期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中都提出了“君子慎其独”的思想。“慎独”是指一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地约束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思想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东汉郑玄解释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强调君子在闲居独处、他人看不见、听不到自己言行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检点自己。“慎独”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

3、知耻。知耻即有羞耻心。古代思想家把知耻看作“勇”的表现,认为羞耻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无耻是人生的大患。孔子说“行已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之心,那就什么坏事也能干得出来。古人还强调,知耻不是耻于“恶衣恶食”,或“言语不能屈服得人”,“意气不能凌轧于人”,而是要“耻其所当耻”,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康有为提出四耻:一耻无志,二耻徇俗,三耻鄙吝,四耻懦弱。

4、节欲。节欲即节制欲望,是古人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的道德修养的准则。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秦汉之后,董仲舒、王弼、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则主张“节

欲”、“无欲”、“灭欲”。他们或认为物欲能干扰良心的活动,是产生不道德行为的根源;或认为物欲能干扰人们正常的认知活动,导致思想的混乱。因此他们主张以礼或理来节制情欲,锻炼自己的意志。

5、磨练。磨练即磨练意志。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认为,在实践中磨练比书本所得更真实、更深切。磨练是既做了实事,又能在其中体验人生,增进修养。实践出真知也是“磨练”在不同时代的具体应用。

6、养气。气是指“浩然之气”。养气是指修养心中的正气,通俗讲就是培养品德、涵养意志。养气最根本的方法是要不断培养积累自己的道德意识并保持住这种道德意识状态。宋明理学家认为,气质是有善有恶的,所谓变化气质,就是要克服气质中的恶,使之纯归于善。而做到这一点的办法就是“持志”,用“志”(道德理性)来驾御气质,使气质完全符合道德的标准。

存心养性、慎独、知耻、节欲、磨练、养性,这六种传统修身方法,常人若能修得一二便以受用不尽了,我们当然不是圣人、也许也没有至高、至伟、至上的达人达天下的鸿鹄之志,积极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和加深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我们做正确的事、做正直的人、更加理智、更加深沉的热爱祖国。爱国,不是小学生的口号、不是愤青的激进、不是千篇一律的网络跟帖和不加选择的转发、更不是泼妇骂街似的谩骂、爆粗口、不是躲在虚拟空间里发泄后的自鸣得意、不是在小范围圈子里大放厥词,爱国是需要激情,但更要沉稳。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弘扬、身体力行那些能让我们德行更加出众、生活更加幸福、国家更加昌盛、能够福泽子孙后代的文化精髓,才是和平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论

一、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

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

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

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

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明圈”;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思考题

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传统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涵义

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

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毛泽东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民族的或地方的。

举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具(毛笔)、餐具(筷子)、乐器、兵器、建筑、国画、民乐、象棋、书法、武术、节日、农历、京剧和各地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中餐、各种风俗习惯等。

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古代的和仿古的。

思考题

1、传统文化的涵义.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

一、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伦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中西文化的对比:“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举例: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表现

哲学:“天命有德”“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史学:“寓褒贬、别善恶"

文学:“文以载道”

教育:“教之道,德为先““首孝悌,次见闻”

政治: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三、中外学者的论述

欧洲学者的评论.黑格尔等。

近代中国学者的评论。“国人尚德,西人尚力”“国人崇义,西人重利”

思考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2、比较中西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特征

一、非神学的理性色彩

其它国家、民族的宗教传统。欧、美的基督教、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亚洲各地的佛教。宗教组织是伦理道德的主要宣传者和伦理道德的宗教外衣。

作为中国传统观念的主流的儒家思想的理性色彩。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人文传统.二、有博大精深的理论表述

历代儒家的经典:孔子—-“六经”,汉代——“七经”,唐代-—“九经”、“十二经”,宋代-—“十三经”。

道家、墨家、法家等的著作.三、以宗法制为渊源,以亲情为根基

宗法制的含义.家庭伦理及其延伸,家国一体。亲情的延伸和社会伦理。举例:孝顺父母——尊老敬长.

思考题

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征。

2、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的关系。

传统的宇宙观

一、天命观

关于天的观念。天命观的普遍表现.“天不变,道亦不变“,“听天由命”,“奉天承运“,“替天行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积极的天命观:“制天命而用之”,“尽人事,待天命”。

二、天人合一思想

人性天赋:性善说、性恶说。

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

天人感应。

对比:欧洲人强调人与天的对立和斗争。中国人强调人与天的和谐相处。

三、通变思想

穷变通达观念。“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切事物都要变化,不变化就不能继续存在。

历史上的变法改革。

四、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含义。以人为本,“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的并列。

欧洲历史上的神学统治。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人文传统。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产生的人文主义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整体的人,人类.后者强调的是个体的人。

思考题

1、天命观的积极面与消极面.2、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和积极意义。

3、通变思想的含义.

传统的政治观

一、尊君

尊君的思想理论基础:宗法观念;“自然法则“观;天命观;国家统一的需要.“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伐无道,诛暴秦”。具体的皇帝并非不可以反对.

尊君观念在历史上曾有过的积极作用,如维护统一.二、重民(民本主义)

“敬天保民";“民为贵”;“君舟民水”。

统治阶级宣扬重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

重民和尊君的关系:国以民为本,民以君为主。

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区别。

三、大一统思想

中国早已是幅度很辽阔的国家,广大的华夏族早已形成。

天下一统的观念。国家统一的普遍愿望。

四、华夷之别观念

“夷“的概念和各种称谓。从“尊王攘夷”到“驱除鞑虏”.华夷之别观念产生的原因。

思考题

1、古代统治阶级宣扬重民的根本原因。

2、评价民本主义观念.4、华夷之别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传统的人生观

一、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古圣贤的言论、事迹: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史记》中关于古圣贤在困顿中的奋斗业绩的叙述;岳飞的《满江红》;儒家一向提倡的“修、齐、治、平”。许多关于奋发有为的成语。

二、修身养性,自我完善

修身的含义:自省、自律、自励.“吾日三省吾身”,“为仁由己”,“人皆可以为舜尧”。

修身的意义。自我完善;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

三、士大夫推崇超脱

士大夫的含义。道家的思想影响。士大夫超脱的表现。

超脱的消极表现和意义。

超脱的积极表现和意义。“淡泊名利“。

思考题

1、修身的含义。

2、修身的意义。

3、如何看待超脱。

传统的社会观

一、“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

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科举制度和读书做官。“诗书人家”、“书香门第”。

二、轻视体力劳动者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关于“白领”和“蓝领"的当代思潮。

三、鄙视商人

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无商不奸”的普遍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

四、“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家长和丈夫的绝对权威。婚姻包办。男尊女卑和各种妇道。

五、均富思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些王朝实行的均田制。“均贫富”的起义口号。

思考题

1、如何看待“唯有读书高”?

2、传统观念中为什么鄙视商人?

3、如何看待均富思想?

传统的价值观

一、传统价值观的一些范畴

孔子“三达德”;孟子“四端““四德”“五伦”;管仲“四维八德”;董仲舒“三纲五常“。墨子“尚贤”、“非攻”、“节用”等.二、主要的传统价值观

仁义:仁和义的含义.一切德行的总称。道义、侠义。“舍生取义“.传统的义利观,古代的义利之辩。

孝悌:孝和悌的含义.孝在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突出地位:“孝为仁之本”。

忠诚:忠诚的几种对象——国家民族、君主、主人、朋友等。忠君有时是忠于国家的表现.忠孝不能两全时的取舍。

重礼:1、待人谦恭,2、遵守规矩.守信: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区别。

知恩图报:“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孝敬父母也是一种知恩图报.保持节操:恪守固有的道德信念.“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节俭。

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思考题

1、如何看待义和利的关系?

2、如何对待孝道?

3、礼的不同含义.如何看待各种礼。

4、保持节操的含义,如何看待各种节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贵和,追求和谐

(1)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里社会、政治关系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又希望形成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强调、追求天人合一。在治国之道上讲求刚柔相济、恩威并施。

(2)和而不同:“和为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自然方面.五彩、五声、五味。各种生物相生相灭,形成生态平衡.社会方面。各个阶层、各种行业的互相配合。各地特产的交易,各种文化的交流。

同则是同一、单一。这不仅是不美好的,也使世界、社会不能持续存在和发展。

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谐世界。而霸权主义国家则企图以自己的模式、文化来塑造整个世界。

2、尚中,不走极端

中庸之道的涵义。中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过犹不及”,向真理的方向多跨出一步就是谬误。

对社会上的许多矛盾、纠纷,尤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应该采取调和、妥协的方法予以处理、解决。

事物的发展会有质的变化、飞跃,导致新生事物的产生.改革、革命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不能对所有矛盾都采取调和、妥协的方法予以处理、解决。

思考题

1、和与同的区别。

2、追求和谐的意义.3、中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 论

一、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

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

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

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明圈”;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

思考题

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一 传统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涵义

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

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毛泽东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民族的或地方的。

举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具(毛笔)、餐具(筷子)、乐器、兵器、建筑、国画、民乐、象棋、书法、武术、节日、农历、京剧和各地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中餐、各种风俗习惯等。

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古代的和仿古的。

思考题

1、传统文化的涵义。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

一、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伦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中西文化的对比:“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举例: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表现

哲学:“天命有德”“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史学:“寓褒贬、别善恶”

文学:“文以载道”

教育:“教之道,德为先”“首孝悌,次见闻”

政治: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

三、中外学者的论述

欧洲学者的评论。黑格尔等。

近代中国学者的评论。“国人尚德,西人尚力”“国人崇义,西人重利”

思考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2、比较中西文化。

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特征

一、非神学的理性色彩

其它国家、民族的宗教传统。欧、美的基督教、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亚洲各地的佛教。宗教组织是伦理道德的主要宣传者和伦理道德的宗教外衣。

作为中国传统观念的主流的儒家思想的理性色彩。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人文传统。

二、有博大精深的理论表述

历代儒家的经典:孔子——“六经”,汉代——“七经”,唐代——“九经”、“十二经”,宋代——“十三经”。

道家、墨家、法家等的著作。

三、以宗法制为渊源,以亲情为根基

宗法制的含义。家庭伦理及其延伸,家国一体。亲情的延伸和社会伦理。举例:孝顺父母——尊老敬长。

思考题

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征。

2、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的关系。

四 传统的宇宙观

一、天命观

关于天的观念。天命观的普遍表现。“天不变,道亦不变”,“听天由命”,“奉天承运”,“替天行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积极的天命观:“制天命而用之”,“尽人事,待天命”。

二、天人合一思想

人性天赋:性善说、性恶说。

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天人感应。

对比:欧洲人强调人与天的对立和斗争。中国人强调人与天的和谐相处。

三、通变思想

穷变通达观念。“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切事物都要变化,不变化就不能继续存在。

历史上的变法改革。

四、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含义。以人为本,“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的并列。欧洲历史上的神学统治。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人文传统。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产生的人文主义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整体的人,人类。后者强调的是个体的人。

思考题

1、天命观的积极面与消极面。

2、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和积极意义。

3、通变思想的含义。

五 传统的政治观

一、尊君

尊君的思想理论基础:宗法观念;“自然法则”观;天命观;国家统一的需要。

“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伐无道,诛暴秦”。具体的皇帝并非不可以反对。尊君观念在历史上曾有过的积极作用,如维护统一。

二、重民(民本主义)

“敬天保民”;“民为贵”;“君舟民水”。

统治阶级宣扬重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重民和尊君的关系:国以民为本,民以君为主。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区别。

三、大一统思想

中国早已是幅度很辽阔的国家,广大的华夏族早已形成。天下一统的观念。国家统一的普遍愿望。

四、华夷之别观念

“夷”的概念和各种称谓。从“尊王攘夷”到“驱除鞑虏”。华夷之别观念产生的原因。

思考题

1、古代统治阶级宣扬重民的根本原因。

2、评价民本主义观念。

4、华夷之别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六 传统的人生观

一、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古圣贤的言论、事迹: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史记》中关于古圣贤在困顿中的奋斗业绩的叙述;岳飞的《满江红》;儒家一向提倡的“修、齐、治、平”。许多关于奋发有为的成语。

二、修身养性,自我完善

修身的含义:自省、自律、自励。“吾日三省吾身”,“为仁由己”,“人皆可以为舜尧”。

修身的意义。自我完善;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

三、士大夫推崇超脱

士大夫的含义。道家的思想影响。士大夫超脱的表现。超脱的消极表现和意义。

超脱的积极表现和意义。“淡泊名利”。

思考题

1、修身的含义。

2、修身的意义。

3、如何看待超脱。

七 传统的社会观

一、“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

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科举制度和读书做官。“诗书人家”、“书香门第”。

二、轻视体力劳动者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关于“白领”和“蓝领”的当代思潮。

三、鄙视商人

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无商不奸”的普遍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

四、“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家长和丈夫的绝对权威。婚姻包办。男尊女卑和各种妇道。

五、均富思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些王朝实行的均田制。“均贫富”的起义口号。

思考题

1、如何看待“唯有读书高”?

2、传统观念中为什么鄙视商人?

3、如何看待均富思想?

八 传统的价值观

一、传统价值观的一些范畴

孔子“三达德”;孟子“四端”“四德”“五伦”;管仲“四维八德”;董仲舒“三纲五常”。墨子“尚贤”、“非攻”、“节用”等。

二、主要的传统价值观

仁义:仁和义的含义。一切德行的总称。道义、侠义。“舍生取义”。传统的义利观,古代的义利之辩。

孝悌:孝和悌的含义。孝在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突出地位:“孝为仁之本”。忠诚:忠诚的几种对象——国家民族、君主、主人、朋友等。忠君有时是忠于国家的表现。忠孝不能两全时的取舍。

重礼:

1、待人谦恭,2、遵守规矩。守信: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区别。

知恩图报:“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孝敬父母也是一种知恩图报。

保持节操:恪守固有的道德信念。“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

节俭。

男尊女卑,“三从四德”。

思考题

1、如何看待义和利的关系?

2、如何对待孝道?

3、礼的不同含义。如何看待各种礼。

4、保持节操的含义,如何看待各种节操?

九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贵和,追求和谐

(1)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里社会、政治关系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又希望形成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强调、追求天人合一。在治国之道上讲求刚柔相济、恩威并施。

(2)和而不同:“和为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自然方面。五彩、五声、五味。各种生物相生相灭,形成生态平衡。社会方面。各个阶层、各种行业的互相配合。各地特产的交易,各种文化的 7 交流。

同则是同

一、单一。这不仅是不美好的,也使世界、社会不能持续存在和发展。

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谐世界。而霸权主义国家则企图以自己的模式、文化来塑造整个世界。

2、尚中,不走极端

中庸之道的涵义。中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过犹不及”,向真理的方向多跨出一步就是谬误。

对社会上的许多矛盾、纠纷,尤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应该采取调和、妥协的方法予以处理、解决。

事物的发展会有质的变化、飞跃,导致新生事物的产生。改革、革命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不能对所有矛盾都采取调和、妥协的方法予以处理、解决。

思考题

1、和与同的区别。

2、追求和谐的意义。

3、中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第四篇:3.中国石-教学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无限的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词句,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培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深入理解课文。

3.学习生字词,并理解新词“积聚、酷似、傲然、盛誉、快慰”。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石”的样子,透过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爱,体会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中国石”体会边防战士的爱国心。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学习课文障碍。并弄清自然段之间关系,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第二课时:通过重点词句分段理解课文,体会边防战士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时:学习生字理解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教师课前准备一块肖形石。课上教师展示肖形石,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块石像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肖形石。随后教师讲什么叫肖形石。“肖”,相似、像的意思。天然肖形石是指没有经过人工雕琢而且非常像某一物体形状的石头。)

(二)教师提问:在戈壁滩上有一块石头,边防军战士称它为“中国石”,这是为什么呢?(板书课题:中国石)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带着问题读书。首先注意读准字音,并能从文章中找一找为什么边防战士称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为“中国石”。

1.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音)

2.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找到的答案。

(二)边防战士又是怎样拣到“中国石”的呢?带着下列问题第二遍读书。

1.标出自然段。

2.思考每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试着将内容相同的自然段归并成大段。(全文共9个自然段。)

(1)讲战士们经常捡石头,并举行“赛石会”。

(2)姗姗来迟的春雨洗润戈壁滩,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

(3)我把可心的石子一颗颗拣起来。

(4)从赶车姑娘那里“我”知道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

(5)“我”发现一块“中国石”。

(6)“我”告诉小姑娘像雄鸡的石头为什么叫“中国石”。

(7)“我”和小姑娘一起观赏“中国石”。

(8)全连精心收藏“中国石”。

(9)“中国石”在赛石会上屡屡夺魁,赢得了“最佳宝石”的盛誉。

这里第一段为第1自然段,战士们经常拣石头,举行“赛石会”;第二段从第2~7自然段,讲边防战士拣“中国石”的经过;第三段是最后两个自然段,讲边防战士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使“中国石”在他们心中。

段意,教师心中要有数,不必讲。

(三)第三遍请三位同学分段读课文。并分说主要内容。

1.请三位同学分段读课文。

2.将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合并练习说段意。

首先学生自己说一说,随后同组讨论;最后全班说段意。(教师可边划自然段中的主要内容的重点词边说段意,见前面所划曲线。)

三、出示卡片纠正读音,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一)读准生词读音。

(二)不懂的词查字典理解。

(三)质疑、解疑。

四、再读第二大段。学生把描写“中国石”的句子找出来,做上记号

安排这部分是为第二课时学习打下基础。

(另:下面板书设计中横线为自然段段意。)

第二课时

一、导语

教师用简短语言交代清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分段读文,说说段意

(一)请三位同学分段读课文。

(二)说一说各段段意。

三、分段学习,理解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一)读第一段思考:

1.这段中每句话写的是什么?

2.战士们驻扎的环境怎样?

3.战士们以什么为乐?

4.“我”是怎样成为“石头迷”的?

(“驻守在戈壁滩上”说明驻扎环境的荒凉。可问学生“戈壁”指什么?不理解查查字典。这种地区严重缺水,草木难以成活,分布于我国西北。战士们以捡石、赛石为乐,说明战士们不向艰苦的环境低头,因地制宜。比赛次数多了“我”也成了“石头迷”。)

(二)读第二段,并分层学习。

(这里分层以“石”为线索,找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仔细欣赏“中国石”。)

2.读第一层,“我”什么时间怎样找石头的?为什么说姗姗来迟的春雨后是拣石的好机会呢?

(雨水清洗的石头色彩鲜明、纹理清晰。)

(1)“我”是怎样捡石头的?

(俯身打量、捡)

(2)这时雨后景色描写说明了什么?

(春雨姗姗来迟再次说明戈壁滩的环境艰苦,而雨后风清气爽实在难得,更突出战士对戈壁滩戈壁石的爱。)

3.读第二层看我到哪里洗石?为什么到那里洗?“中国石”是怎样发现的?

(以给天然肖形石起名“中国石”为突破口体会“我”对中国地图之熟悉,感受“我”对祖国的热爱。)

4.读第三层,“我”和小姑娘仔细端详“中国石”,发现了什么?“我们”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1)小组讨论。

(2)全班发表意见。

(①酷似中国版图。②地貌相似。③找到了名山、大川。④说明他们对中国地貌的熟悉,体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三)学习第三段体会边防战士的爱国心。

1.读最后一大段,看边防战士怎样对待“中国石”的?

2.“中国石”荣获了怎样的荣耀?

3.边防战士为什么给“中国石”这么高的荣誉?

4.你怎样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祖国’在我的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

(1)第一个加引号的祖国指什么?

(2)第二个祖国又指什么?

(这里要体会战士以“中国石”寄托爱国情思。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他们甘愿过艰苦生活,忍受思念亲人的痛苦,并以苦为乐,充分展示了战士们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总结板书,升华中心

通过总结板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指导朗读最后一段,体会思想感情,读出边防战士爱戈壁滩、爱“中国石”的感情(白淑兰)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 2.“自然”精神 3.“奇偶”精神 4.“会通”精神

三、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第一章 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

一、赫赫始祖的业绩 1.发展了原始农业 2.发明了医药

3.发明了文字、衣冠和若干社会制度 4.华夏民族的形成 5.“天人合一”观念的萌芽,人文精神的发端

二、北粟南稻的农业

1.中国生产性经济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比较

同:第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生产性经济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二,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由于把捕获的动手动物驯养成家畜进行繁殖便出现了畜牧业,把野生的植物培养成农作物进行种植便出现了农业。

第三,原始农业本身发展有阶段性。

异: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 2.中国史前时期农畜业的发展状况 谷物种植

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谷物品种。那时没有小麦、高粱、玉米。小麦原产地在西亚,商周时才传入中国;高粱在魏晋时才传入中国;玉米的原产地在中美洲,传入中国更晚。

秦岭、淮河以北,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主要谷物是粟,可称为种粟农业。秦岭淮河以南,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地区,主要谷物品种是稻,包括籼稻和粳稻,可称为种稻农业。农耕工具

主要农具种类:耕作农具:铲、耒和锄;收割农具:刀和镰;谷物加工用具:磨盘和磨棒。

家具质料有石、蚌、陶、木多种,最多的是石质。家畜饲养

家畜有猪、狗、鸡、牛、羊。新石器早期已经驯养了猪、狗、鸡,猪的驯养最多。

定居生活

居住相对稳定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农业发展又促进大规模聚落的形成,所以聚落状况成了反映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聚落地点要靠近水源以便于生活,聚落附近要有适于耕种的土地以便于生产,又要交通方便以满足交往需要。

聚落规模有小——大——小的发展趋势。

三、古陶神玉的世界 1.陶器、玉器不同情况

就用途来说,虽然两者大致都有生活用品、礼器和生产工具几大类,但陶器中首要的是生活用品,玉器中首要的是礼器。就地域分布来说,虽然两者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各文化的区域都有所发现,但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的彩陶最为突出,东北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玉器最为发达。形成这种差别蝗重要原因是资源不同,黄河中上游地区有最便于制陶的、取之不尽的黄土,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是当时使用的玉材的主要产地。

陶器的造型原则主要是满足实用需要。更有一些特殊的陶器造型直接取象于动植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2.陶器、玉器反映的主观世界

陶器和玉器是人为制作的物品,它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然反映人的主观意识。原始宗教作为新石器时代意识的主要形态,必然在陶器、玉器中反映出来。

丰富多彩的彩陶纹饰,并不是随意地描绘种种自然世界现象的,同一地区总有一种纹样在为数众多的彩陶上反复出现,并在发展中演化出多种同类的纹样。“中国彩陶图案中,以动物为母题的图案,如果贯穿于一个文化类型的始终而发展的话,那么可以认为这类纹样大多是与图腾艺术有关。” 由于玉器中礼器占居首要地位,玉器更加明显地反映出当时的原始宗教观念。3.陶器、玉器体现的造型艺术

炎黄时代的陶器和玉器中涌现出大批珍贵的艺术品,开始形成中国造型艺术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方向。例如,中国造型艺术注重写意的传统在彩陶、玉器艺术中已见端倪。许多彩陶和玉器的造型不是照实摹绘自然现象,而是重表现人与事物的关系或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再如,中国造型艺术善于表现动态的传统在陶器、玉器中已有生动的体现。两河流域陶器的图案多用平直的笔画构成,给人以严整感而静止的感觉,中国陶器图案的图案多以弧线、弧形、圆点构成,给人以错落运动的感觉。

彩陶和玉器的观赏价值,与它们的形式有密切关系。陶工、玉匠们没有美术论著,而一件件器物就成为没有文字的画论,术说着对形式美的理解。他们运用对比的技巧突出主要花纹,使主题形象鲜明而和谐。他们在统一的基调中穿插细微的变化,造成丰富而含蓄的效果。连续性的反复构图造成呼应的效果,加深了人们的印象。相邻图形共用部分纹样的表现手法,使一条曲线、一个圆点具有两种艺术功能,充满奇妙的情趣。

四、从刻划符号到文字发明 1.刻划符号到文字发明

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陶器发现的刻划符号最多。仰韶文化的陶器刻划符号,在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发现最多,北首岭遗址等处也有少量出土,在。大多数刻划在圆底陶钵口沿的黑彩宽带纹上,少数在陶钵的底部,或在陶盆的外壁。三处共发现270多件标本,计有50多种不同符号。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划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所以很难甚至不可能释读。

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器上发现的刻划符号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刻划符号风格不同,更接近实物的形象。对大汶口晚期的以及类似的这些陶器、玉器刻划

符号的性质,研究者有不同看法。多数人认为它们是文字,并将它们作为比较原始的文字加以考释。

龙山文化发现了文字诞生的可靠的证据。最可靠的证据是在山东省邹平县丁公村发现的龙山文字。2.文字出现的意义

文字出现推动中国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古文记载中国史前末期进行过两次宗教改革,一次在黄帝之孙颛顼时,一次在黄帝之五代孙尧时。两次宗教改革的内容都是所谓“绝地天通”,就是剥夺一般人和被征服部族与神交通的权利,由特殊的社会阶层将神权垄断起来。这特殊的社会阶层就是最初的宗教职业人员巫师,以后成为商、周历史上的巫史集团。在商、周历史上,巫史是借助文字与上帝、祖先沟通的。

如果没有文字,经验知识的积累流传受到时间空间的极大限制,有了文字以后时间空间的限制就相对被打破了。掌握了文字的巫师成为当时最有知识的人,加上宗教的力量,他们必然成为社会上的权威阶层,而这种权威又会与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文权、神权、政权三位一体结合发展,这便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特点。这种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产生了浣影响。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文字的发明,中国历代的文明才能通过文字的载体世代淬。中国历史阶段从未中断过,中国的悠久文明连绵不断,这些都和文字的发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龙——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 1.中国文化中的龙

中国的山有龙岗、龙岭,水有龙江、龙泉,城镇、村庄、园林、寺观以龙命名的更不知多少。岁时有舞龙的节日和称为龙年的年份,殿堂上有龙的壁、柱、几、案,居室中有龙的镜、匣、钗、钿、衣饰、帏帐。造型艺术创作千姿百态的龙的身影;诗歌、戏剧发出龙的声音;哲人宣示龙的智慧;宗教制造关于龙的威慑。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美好和威力的象征,代表兴盛和发达、吉祥和幸运。2.龙文化诞生的物证

龙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同时诞生,考古学已经提供了可靠的物证,史前考古发现了一批雕绘着龙的形象的文物,包括玉器、陶器和蚌壳摆砌的图案,距今已有约4000年到6000年了。3.关于龙的起源的不同看法

依据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作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猪是史前驯养最早、最普遍的家畜,养猪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占有重要地位,史前先民将其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取来,创造龙的形象,这不是纯粹出于幻想。龙的形象变化多端,但有一个始终不变的部分,就是身如蟒蛇,史前气候温暖湿润,草木丛生,蛇是常见又神秘可怕的动物,先民对蛇由恐惧而崇拜,以它作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祈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

依据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作的研究发现,西水坡45号墓中的“所有迹象都可以用天文学观点来加以解释”。中国古代把天域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又将每宫的主要星宿想象成一种动物形象,以动物名给星宿命名,分别称为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宫玄武,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神”。蚌壳龙图案是东宫青龙的形象由45号墓地的形制得到证实。无论文献还是考古材料都可以说明:龙的诞生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奇特形象不是以一种动物为原型,而是取多种史前先民熟悉的动物特征糅合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龙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反映出中华民族祖先对

于生物、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包含着中国文化重视自然的科学精神的萌芽。龙作为史前先民崇拜的对象,又反映出中华民族祖先追求美好理想,驱除现实苦难的努力。

第二章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一、天人之学

1.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

西周末年由于政治上黑暗腐败,人们对神权政治发生了疑问,向皇天上帝提出种种问题。这种“疑天”的传统沿至春秋时期,形成了一股重人事、轻天道的社会思潮。

重人事,轻天道,一方面要否定天道迷信,另一方面还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利用天时地利等自然无条件,来实现人的预定的目的,借以把人的主体意识逐步从神化的自然力量中解放出来。主要人物及思想: 孙武:《孙子兵法》中第一次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

范蠡:认为国家的强弱、安危,军事上的成败、得失都与是否顺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一,但人和最重要。2.“天道自然”的观点 主要人物及思想: 孔子:《论语》中关于“天”的对话,记述了孔子对“天”的自然属性的探索。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强调“天”是没有意志的,它的性质如同四时的流转运行,百物的生生不息一样,所以人们要“不怨天,不尤人”正面说就是要靠人自身的努力,孔子这些论断,是“天道自然”的理论萌芽。

老子:最早提出“天道自然”,他认为天的性质是自然,“自然”就是对各种现象的理论概括,也叫“道”。老子把天、地、人看作统一于“道”的自然物,“道”所代表的是自然,它是天、地、人这些自然之物的“混成”的总称。在老子看来,天既然是自然之物,那就没有必要崇拜它;人也是自然之物,人与天是平等的。这种“天道自然”观不仅为“吉凶由人”提供了本体论上的根据,而且把人作为独立的因素从“天”的束缚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中华民族是以一个哲学化的民族屹立于世界。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倾向,他把天地称之为“形之大者”,是有形的物体中最大的物体,并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天地之一气”,企图把“天”与“气”相联系,所以庄子讲的天几乎都是指自然或自然的境界。他认为人的不自由是由于违反了自然的本性,因此,他主张顺应自然以行事。但庄子强调自然而否认人为,把人的主观努力看作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破坏力量。3.“天人相分”的观点

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总结了先秦各家各派的学说,吸取了它们的长处,摈弃了他们的的短处,在中国思想史学中第一次建立了“天人相分”的思想体系。他所讲的“天人相分”并不是说“天”和“人”截然没有关系,而是要说明人除了具有自然物的一般属性以外,还有不同于“物”的属性。他强调一味在人为,否认国家的治乱、兴衰是天意所决定,否认人的贫富、祸福是天命所安排。

4.“天人交相胜”的观点

唐代以前的思想家在论证天人关系的时候,往往局限于天人合一与天道自然、天人相分的争论,唐代思想家和文学家刘禹锡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能够从天与人的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方面来说天人关系,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新观点。

所谓“天人交相胜”就是天与人虽然都是物质存在,是“万物之尤者耳”,是万物中最优秀的部分,但是天与人各有所长,不能相互取代。具体说,首先,“天之能”与“人之能”不同。天与人的物质特性不同,天是指无限的物质和有限的物质相统一的自然界。人则是最有智慧、最优秀的动物,又能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一种多于自然界的东西,叫做“法制”。其次,“天之道”与“人之道”不同。自然法没表现出为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这个过程是通过强弱转化或弱肉强食实现的。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性活动,表现出为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制度的作用是通过法制所规定的是非,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所谓“还相用”指天人能够相互作用。刘禹锡认为,人能够根据自然法则办事,利用自然变化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斩木穿山,冶制金属,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以满足人的需要;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又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人的任务就是尽力掌握自然界的“数”(内外联系)和“势”(发展趋势),“适当其数,乘其势耳”,以减少自然界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

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论观点,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社会状况与自然法则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人在认识自然与改选自然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探讨了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认识论根源,在中国天人之际的哲学问题上作出了很大贡献。

二、变易之学(“有对”之学)1.变易之学的思想来源

事物变化的思想大约产生于商、周之际,至春秋战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成为后代变易之学的重要思想来源。可从当时几种文献说明 第一,《尚书·周书》。第二,《周易》。

2.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

老子:看到不少“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社会现象,也看到不少“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自然现象,由此认识到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易传》:日月星辰,四时寒暑,古今上下,思想观念都在运动变化,礼仪刑法也是如此。“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关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魏晋玄学家:夸大静止的作用,认为“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佛教:夸大运动的作用。提出“动时正静,静时正动”的命题,否认运动与静止的界限,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看作是处于变动不居和生灭无常之中。

宋明思想家: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动静观。

周敦颐提出了动静相互贯通的学说,张载提出“静亦有动”,“静是动中之静”,肯定静止的相对性;“动则不穷”,肯定运动的绝对性。王夫之主张“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又说“静是动中之静”把运动与静止看作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存在状态。

第二,关于“有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的观点 最早提出有对观点的可能是《周易》,它通过事物有对,即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不过这种思想是以卜筮的形式表现的。真正从哲学意义上讲事物有对的,是《老子》、《易传》、《孙子兵法》等书。

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提出美丑、难易、长短、高下、有无、损益、轻重、荣辱、动静等对立的范畴。一方不存在对方也就不存在。

《孙子兵法》:指出了转化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弱还是弱,弱不能胜强,而在所有的条件中,人是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它极重视指挥者主观能动性的发和被指挥者士兵的纪律与勇敢。《易传》:“有对”之所以能使事物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转化与发展,就是因为对立面的性质相反,是相反势力的“相推”、“相摩”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宋明思想家:吸取并改造了佛学的辩证思维。对“有对”之学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有对”用为哲学范畴是北宋王安石、南宋朱熹最先提出来的,是他们对历史上各种对立范畴所作的新概括。宋明思想家对事物运转变化的内因,也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如,张载等人利用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动非自外”、“动必有机”。

第三,关于对立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老子一派强调柔弱的作用,认为柔弱是对立双方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整个事物的性质及其转化趋势,提出了一套以贵柔、守雌为特点的辩证思想。

以《易传》为代表的一派与老子相反,它强调刚强的作用,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出了一套以自强不息为特点的辩证思想。3.变易之学的运用

变易之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运用,而非纯哲学的理论。一是用在思想方法上,反对片面性,主张全面性。如孔子所说的“叩其两端”,就是这个意思。再如其他一些思想家提出的关于安与危、乐与忧、微与渐、情与理、知与行等方面的辩证方法论,成为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另一个是运用于社会实际生活领域,即运用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于是在历史的长期演变中,逐渐形成这样的看法,要使事业成功,必段学习和运用中国的变易之学,甚至外国的学者和军事家对此也有认识和体会。

三、会通之学 三个表现

1.它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既能看到其学派的短处,又能看到其他学派的长处,既能坚持自己的理论原则,又能克服自己理论上的缺点。

2.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会,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3.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会外来文化。

第三章 中国道德与人文文化

一、传统美德

1.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重视研究社会的人际关系。提出了用“仁”的学说。仁即是做人的道理,具体地说,就是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君子”应当遵守的准则。

孔子和儒家都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的地位,认为一个人处理事情不能违背道义的原则。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科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认为,对人来说,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道义,尤其是颠沛流离之际更不可以弃道义于不顾。追求富贵是人之共性,但是这必需要有限制,此限制就是道义。符合道义的富贵可以取,不合道义的富贵决不可取。人为道义而活,非为富贵而生,这样才有人生价值。2.敬老、养老美德 周代有“养老之礼”,考虑到年长者体弱气衰,要注意他们的营养。当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以后,理应受到社会的照顾和尊敬。3.移风易俗

4.对未来美好理想 儒家:大同思想

二、中国史学的特色 1.史学发展

传说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就设立了专门的史官。西周时,史官分工更加细密,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侍史、御史、女史之称。他们有的掌管国家的典章,有的负责起草政治命令,有的负责保存各侯国的政治文件。春秋时期,孔子把鲁国史官所作的《春秋》删削而成为有独立思想体系的历史著作,标志中国古代史学的正式开端。

2.中国史学演变的三个阶段

(1)战国至两汉——中国古代史学的定型期 战国时期,史学著作日益繁富,有《左传》、《公羊》、《谷梁》等传注《春秋》的作品,也有《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富有个性特色的集政治与史学为一体的作品,还有《世本》等对历史的统系、氏姓的流变、器物发明的先后、居住环境的变换等进行综合记述的作品。在上述基础上西汉大史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创造了史学的纪传体例,创作了不朽的史学著作史记》。东汉班固把司马迁的纪传体例,作了一些调整,以纪、表、志、传的体例撰写了《汉书》。《史记》和《汉书》标志着中国史学的成型。

(2)魏晋南北朝至明末——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史学成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独立学术门类。国家开始组织学者力量,官修史书。这一时期史学著作门类更多,有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人物传纪。

(3)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古代史学的总结和嬗变时期

这一时期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以及对于理学传统的反思,使古代史学关于历史演变的认识有所深化,并在其中包含有民主思想的萌芽。清朝初年大思想家、学者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还有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著作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例如顾炎武的《日知录》、黄宗羲的《宋儒学案》和《明儒学案》,对中国史学和学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中国古代史学内容

(1)反映了人文道德精神

中国古代史学所描写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非常丰富。自帝王将相到一般平民,举凡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都包括在内。

中国史学特别善长于描述历史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司马迁的《史记》,描述了帝王、贵族、官僚、士大夫、商人、游侠,以至社会下层的种种人物。《史记》赞扬那些与自然界恶劣环境和那些与社会丑恶势力斗争的人物。《史记》还探讨了政治道德。认为,政治必须遵循政治的内在原则,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搞好政治的关键是:君主要以身作则,以德化民。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有对道德人文精神的探求。他认为,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精神和理性精神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2)探求历史演变规律

从历史横的方面看,中国古代史学力求从整体上去认识历史。

从历史纵深来看,中国史学注意到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以及政治生活的复杂关系。

(3)探讨天人关系

4.中国史学的体例和方法

最有影响的体例:纪传体和编年体。方法:(1)确定史实。(2)制订体例。(3)具体叙事方法。

三、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 1.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

古诗探讨诗心、诗眼、诗情和诗才,这些正是人文道德精神的反映。

诗心:诗人接触自然界和社会中诸多现象后,一定有使他激动的,他才会为此写诗。

诗眼:诗人独具的慧眼。诗人虽也和学者、科学家一样,需要一对有穿透力,从现象透视本质的眼睛,而且这对眼睛还要求准确地掌握该事物的一切特征和细节。此外,诗人的眼睛还需要有选择过滤的作用。凡是与他的美学理想有共鸣点,能被他的情感融铸成意象的,才被诗人摄入诗的视野之内。故此,诗的所谓别材,其内容无论属于说理、叙事、抒情,甚至议论,都与一般作品有所不同。诗材的特殊性不在题材的特殊性,诗才的特点,除了它本身可挖掘的内容质量外,还在于它可供单纯的逻辑思维。

诗情:诗人感情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它是强烈的,真诚的,有典型性的,是个性化的。

诗才:诗才的内容首先是丰富的想象力,除了想象力外还包括诗语的才能。2.中国戏曲的人文精神

中国戏曲的产生:一般专家都认为,中国戏曲到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才形成完整的形态,但它的孕育期却非常长。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至1世纪的汉初,就有了角抵戏;3世纪的南北朝,又有了参军戏;6世纪的唐代,又有关于《踏摇娘》、《兰陵王》等小演唱的记载。但是,直到用扑打、对白、歌舞、演唱等艺术因素等综合地表演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时(以南宋的温州杂剧为代表),才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正式诞生。

剧种的发展:戏曲形成以后,各时期都有流行范围广、艺术上更臻精致,因而为当时更多的观众所喜膑 代表剧种,如元代的北杂剧、明代的南戏。大约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南戏的一去昆山腔,经过民间艺术家在音乐方面的创新,以及文人们在剧本上的精心制作,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成为直到18世纪60年代

清中叶以前二百余年间占主导地位的剧种——昆曲。当然各时期与其主导剧种并存的,是大量的民间剧种。那些民间剧由于受到限制,大都只在小范围内流行。但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民间地方戏兴盛起来了,很多剧种还陆续到北京演出。1790年开始,安徽省的四个地方剧团——四喜、三庆、和春、春台相继在北京演出。此后的十余年间,他们又同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并接受昆曲秦腔的曲调、表演方法以及一些民间曲调的成分,逐渐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这就是近二百年来取代昆曲,成为中国戏曲主流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戏剧文化传统的剧种——京剧。

戏曲语言:包括唱曲和说白。关于戏曲语言有三个问题:本色问题、文采问题和当行问题。本色的语言就是简明易懂的语言。文采不是与本色的语言对立起来,堆砌词藻。当行指适合舞台演出的需要。第四章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

一、佛教传入与中外文化的融合 1.中国古代宗教

既有远古时期的鬼神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又有秦汉以来自产的和外来的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袄教、伊斯兰教等,还有在少数民族中淬的萨满教、本教、东巴教等,以及宋、元、明、清时期在民间流传的明教、魔教、白莲教、罗教、黄天教、弘阳教、圆顿教、八卦教、清水教等。其中流传时间最长、地域最广、最具有思想文化意义的古代宗教,就是佛教与道教。2.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经中亚从印度传入的。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曾向博士弟子秦景宪(一说景卢)口授《浮屠经》(即佛经),这是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比较可靠的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夜梦金人(即佛),于是派遣郎中蔡 等人到天竺寻访佛法;至永平十年(公元67年)邀请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并携带佛像和《四十二章经》等用白马驮来洛阳。随后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修建白马寺,并请他们在寺中译出《四十二章经》等,这是中国正式建寺院、造佛像、译佛经的开始。又相传汉明帝曾允许阳城侯刘峻出家,又允许洛阳妇女阿潘等出家,这是中国正式有僧尼的开始。3.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 第一,历史最久。第二,影响最深。第三,化得最好。

二、道教的兴起与多种文化的融合 1.道教的产生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该教把老子和《道德经》加以神化,尊老子为教祖,奉若神明;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作宗教性的解释。其教义主张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成为神仙。东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和张角创立的“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两个重要派别。东汉成书的《老子想尔注》始有“道教”之名。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2.道教建筑

道教建筑,汉代称“治”,两晋称“治”或称“庐”、“靖”(又作“静”);南北朝时,南朝称“馆”,北朝称“观”(个别称“寺”),唐一律称“观”,唐末以

后规模较大的也称“宫”,个别民间主祭俗神的建筑称“庙”。

道教建筑风格随着道教礼仪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而逐渐完备。道教初建时,一般都以深山茅舍或洞穴为修道场所,建筑简陋。汉、晋时的“治”多属于这一类型。南北朝以后,道教兴盛,各地广设宫观,其建筑具有相当规模。这时的道教建筑多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其总体布局基本上采取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即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建筑群。神殿处在建筑群的主要轴线上,是建筑群的主体,侧面为膳堂、宿舍,园林多在僻静处,四者分区明确,配置适宜,联系方便,给人以庄严肃穆,清新雅娴之感。它还将壁画、雕塑、书画、联额、题辞、诗文、碑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建筑物综合统一,巧妙安排,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和多彩的艺术形象。

道教的建筑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阴阳五行说,以及道教所追求的吉祥如意、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等思想。

道教宫观建筑以唐代最盛,全国达1687处。明中叶以后趋微。3.道教美术

道教美术是与道教建筑同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有道教塑像、神仙画像、宫观壁画、人文道画等。现存著名的道教石刻造像有福建泉州清源山5.1米高的老君山巨形石刻像、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山西太原元代的龙山石窟。4.道教文学

道教的文学作品体裁多样,有诗词歌赋、散文传记、戏剧小说等形式。道教文学创造了一种特有的诗体“步虚体”。道教文学虽以宗教生活为题材,但其中许多作品寄托着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对当时某些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一定的学术思想价值。

5.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指在“斋醮”(道教的宗教活动)等场所进行的独唱、齐唱和散板式联唱以及鼓乐、吹打乐、合奏等多种形式的“演出”,道士是演出者,信徒是听众。其体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6.道教对道家、儒学、佛学的吸收(1)对教家的吸收

道教吸取道家思想,建立了道教的宗教世界观,这是道教思想的主体部分。道教与道家的结合,不仅表现在以老子为道教教祖,以《道德经》为道教经典上,而且表现在对“道”的崇拜与信仰上。他们讲“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继承道家以“道”为世界本原的思想,认为“道”是“涵乾括坤”的最高存在物,世界上的一切物象都是由“道”所生,但他们更强调“道”的神秘性,提出“道意”、“道性”等范畴,说“道”有思想、意识和性情,把“道”人格化,并通过若干环节把“三清尊神”作为“道”的人格化身。这样,道教所崇奉的“道”就具有神仙创造世界的意义,从而把道家的本体论引向了宗教。另一方面,他们发挥老子关于“德”的思想,着重阐述了如何“得道”的问题。据他们解释,“德”就是得,“德道”,就是得到道果,使“道”在我,与“道”合一,成为肉体、精神两不灭的神仙。

关于得道的方法,道教分为内修外炼两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丹与外丹。“内丹”是以人体为“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为药物,通过“吐故纳新”,使精气神凝,结成“圣胎”、“圣丹”,内容包括坐忘、主静、寡欲、息虑、存思、净明等,其中含有不少道家的养生理论。“外丹”是指用铅、汞等矿物冶炼而成的丹药,即所谓金石所炼而成的“金丹”、“仙丹”,以之服食,可以“长生不死”。

这是道教把道路家与方术家相互事例为己所用的一个范本。(2)对儒学的吸收

道教吸取儒家思想,建立了道教的宗教伦理学。这是道教思想的入世部分。道教是一个世俗化的宗教,从它产生时起就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极大关注,并一直以“复考慈为德本”相标榜。为此,他们一般都注重研究儒家《五经》,从中吸取资料,建立道教的伦理制度和伦理思想。

道教的伦理制度,主要是把想象中的神仙世界和现实中的教职制度都予以等级化。道教的伦理思想就是把儒家的忠孝思想和性命学说写入条文,作为道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佛教思想的吸收

道教吸取佛教思想,健全了自己的宗教学体系。道教在初创时期,就曾利用佛教的某些教义来编造道书,模仿佛教的某些戒规来制订道教的科仪。道教不仅吸收取了佛教的某些宗教制度,而且吸取了佛教的某些宗教理论,道教学者假托真人之口,把佛教的轮回转生之说引入道教。特别是禅宗兴起以后,在道教中出现了一股道、禅合流的思潮,提倡“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矣”。明克把禅宗所说的发现心中的“真如本性”作为得道的中心一环。正是在心性问题上,集中体现出道教与佛、儒的同归。

三、佛教、道教与传统文化

佛教和道教积累了大量的经籍文书,留下许多文物宝藏,对中国古代,乃至近代的观念文化,科技文化和形象文化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有过不少重要的贡献。

(1)中国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文化影响最大。以思想史为例,中国佛学是隋唐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承前启后的思想“网结”和纽带。佛学丰富了中国哲学范畴。

(2)中国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关系最密切。以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道教把内外丹理论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技术领域,并把炼丹术作为制药手段。(3)佛教和道教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象文化的发展

首先,在传统国画中出现了文人佛、道画的新品种。其次,在传统文学中产生出一批以佛、道为题材的著名作品,这些作品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和新的命意遣词的方法。

第五章 绚丽多彩的文物殿堂

一、玉器的文化特征 1.玉的文化内涵(1)新石器时期

中国古代玉器最初是装饰品,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小型玉饰被大型的玉器所取代。大型玉器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它标志着社会等级观念和原始宗教观念正在渗入玉制品。到这时,即使小型玉饰也不再是单纯的装饰品。中国玉文化礼制时代开始到来。(2)商代

商代贵族对祭祀空前重视。他们不仅铸造了大批纹饰精美、庄严肃穆、气势磅礴的青铜礼器,也琢制了大量绚丽多彩的玉礼器。西周灭商以后,制定了与宗

法制相应的祭祀制度。这一等级制度及其观念在玉礼器的使用中突出地反映出来。对祭祀天、地、四方神祗所用的礼玉种类,分别作了严格区分。对于王和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封国国君所使用的玉礼品的种类也作了严格区分。玉礼器成为天国和人间的等级标志。西周时代,规模宏大的祭祀,促进了玉器的发展。但由于受等级观念束缚,玉器虽然数量多,但种类却较少。(3)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激烈变化。玉礼器的功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玉礼器开始在朝觐、盟誓、婚聘、敛葬等方面产生作用,轻神重民思想逐步扩大。玉器也更多地被人们用来与君子的德性相比拟。

(4)秦汉

春汉之际,玉器中除了圭还有一点礼仪性质,其他玉器都明显成为仅具装饰意义的东西了。玉器的礼制色彩逐渐。而汉代玉器由于摆脱了礼制观念的束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汉玉雄浑豪放,追求清逸脱俗的艺术美,反映了汉代统一国家的雄风,这时的玉器已向艺术品转化。(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起来,人们又将玉看成是延年益寿的药物,一度出现食玉之风。但这并未影响玉器的装饰特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中国古代玉器在艺术方面的成就(1)商代

商代玉器集前世雕琢技艺于一体,阴、阳线刻、浅浮雕等手法,都运用得自然娴熟,配合巧妙,纹饰纤细而清晰,形体规整匀称。尤其是商代后期,玉器数量众多,纹饰繁复,线条流畅,艺术水平很高。(2)西周时期

西周玉器的艺术风格有简化趋势。在延用商代双线勾勒法的同时,独创了一种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工艺。纹饰常以简洁刚劲的线刻来表现,阴线或双勾阴线的夔纹、凤纹是其代表性图案。东周玉器形式复杂多样,却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追求事物的神似。这时期的玉器绝大多数都有纹饰,凤鸟纹及由夔纹演变来的蟠虺纹相当流行。战国时期则流行云纹、谷纹。玉制品已同金银钿工艺紧密结合。(3)汉代

汉代高浮雕和圆雕制品明显增多;镂空器物亦屡见不鲜。(4)唐代

唐代玉器作品数量不多,但件件是精品。风格上与同时期金银器的精巧别致、雕塑艺术的饱满豪放和绘画艺术的细致入微结合起来,表现手法则注重写实,以圆雕、浮雕表现作品的外形轮廓,以较粗的阴线体现其神韵。唐代玉器精益求精,象形玉器形神兼备,标志着玉器艺术走出了魏晋以来的低谷,开始走向新的高峰。(5)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题材多取日常习见的花卉、飞禽、走兽,表现手法普遍采用镂雕,图案或繁密秀丽,或清新雅致,都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这一时期,由于金石学兴起和厚古之风勃兴,出现了仿古玉器。宋代玉匠发明了染色、残缺的方法。宋代玉器以其出神入化的镂雕工艺、生动传神的花鸟图案以及别开生面的仿古玉器对后世玉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清静素雅、写实性很强的辽代玉器和以春山玉、秋水玉为突出特征的金代玉器亦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元代

元代玉器吸收了宋、金高超的镂雕技艺,浮雕技法也运用得得心应手。图案纹饰主要有花鸟、山水、螭虎、海兽等。花鸟图案的玉器以凌霄花嵌饰最有特色。渎山大玉海玉雕,气势雄伟,风格质朴,粗犷豪放,为元代最具代表性的玉作品。(7)明、清时期

明、清玉器集历代玉器之大成。明代玉器造型粗犷浑厚,多以普通人物、日常动植物为题材,镂雕技艺运用极为广泛。在平面玉料上能雕出上下两层不同的图案,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好表面和内部的和谐。纹饰多为花鸟、动物及吉祥图案、人物故事,清秀雅致,情趣浓厚,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明代仿古玉的制作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清代玉器有大、多、精的特色。它将传统的阴刻、阴线、浮雕、镂雕待技艺发挥得尽善尽美,线如直心,圆如满月,委角圆滑光润,镂雕玲珑剔透,细部加工一丝不苟,给人一种和谐圆满的享受。清代的仿古玉器登峰造极。同时俏色玉技艺也达到顶峰。光彩夺目的明清玉器为中国玉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铜镜的文化价值

我国最早的铜镜发现于齐家文化遗址,经历了西周以前的初创、春秋战国的流行、汉代的鼎盛、三国魏晋南北朝的中衰、隋唐的繁荣、五代宋元明清的衰落几个阶段。

铜镜与玉器、青铜器比较,发展期到来较晚。因而铜镜文化与玉器、青铜器文化比较更多地具有世俗化内容,这是铜镜文化的重要特点。

铜镜上有龙纹、凤纹、鱼纹,这些纹样在远古时代本来都是图腾,但在铜镜上已失去图腾的意义。铜镜上有日、月、天、地一类纹样,与古老的天地神祗观念有渊源关系,但主要意义已是表现人们的自然知识。“四神”、“十二生肖”图案在铜镜上出现于汉代,宋代以后逐渐绝迹。它反映古人祈求神灵保护的心理和把动物视为祥瑞的心理。这类纹饰还含有古人的地理知识、季节知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

唐代以后,铜镜上的花草树木纹从附属点缀地位跃居主体位置。

人物图案在战国铜镜上有所反映。战国时人们尚武,铜镜上有披盔带甲的武士。汉代神仙人物故事流行,东王公、西王母、天皇、五帝、句芒等仙人故事频繁地出现在铜镜上。唐代的打马球镜生动地表现了打马球的激烈竞赛场面。宋代蹴鞠镜上的踢球场面。综上可以看出,全面而艺术地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美好向往,这是中国铜镜最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三、金银器的文化内涵 1.各时期金银器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金器出现于商代,银器出现稍晚于金器。

商周:商代金器是一些小件金饰品,种类和数量不多。周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用黄金、白银制作的饰品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增加,而且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黄金器皿。

秦汉:秦汉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水平有所提高,从传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门类。锤揲、掐丝、焊接、镶嵌等金钿工艺已被熟练掌握,鎏金工艺已十分发达。金银器的种类,除器皿外,还有动物造型和装饰品,金银印玺也有发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除各种小装饰品外,出土了许多众波斯萨珊朝传入的器物,反映了当时特别是北魏中外文化交流已相当频繁。

隋唐:唐代金银器多次成批出土。这一时期的金银器种类丰富,有杯、盒、盘、壶等器皿,有棺椁、佛塔等过去没有的新器物,还有龙、凤、天马、天狮等珍禽瑞兽的造形。花纹有牡丹、莲花、忍冬、石榴,还有乐妓、仕女、童子嬉戏、骑马狩猎等人物形象。这时制作金银器已广泛采用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捶打、錾刻、镂孔等工艺。

宋、辽、金、元:唐代金银器从上层社会的专用品变成市场上的商品,不但为皇帝贵族、王公大臣享用,也进入富裕的平民家庭和酒肆妓馆。风格也从唐代富丽繁华变得素雅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辽代的金银器富于民族色彩。金代的金银器出土不多。元代的金银器出土较多,水平较高。这一时期的金银器上经常可见制作者的铭文和款识。

明清:明代金银器没有多少创新。清代金银器空前发展,器物种类遍及典章、祭祀、冠饰、生活、鞍具、陈设和佛事各个方面,使用了大量黄金。金银器的社会功能更加扩大,器型和图案有很大发展,还出现了在金银器上点烧透明珐琅或以金掐丝填烧珐琅的新工艺。

2.中国古代金银器反映出的文化内容(1)崇拜与信仰(2)等级观念(3)民风民俗(4)艺术水平

四、青铜器、陶器、瓷器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青铜器的文化内涵 1.不同时期青铜器的发展

殷商西周时代,是中国青铜器文化繁荣鼎的时期,当时出现了规模宏大的青铜冶炼作坊。人们已经掌握了青铜器的硬度以及韧性随铜、锡比例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规律。铸造出来的器物,花纹绮丽、种类繁多。其中礼器和乐器代表了殷商西周时代的最高水平。

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逐渐成为庶民百姓的日用之物,青铜器的风格也从厚重转向轻便,造型由庄正转向奇巧,刻镂由深沉转向浮浅,纹饰由定式转向多变,出现了以攻战、宴乐为题材的写实性纹样;铁器取代了青铜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青铜器不再是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2.从青铜器中可以看到的文化现象。商代统治者将大量的青铜器放置在商代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宗庙,供他们祭祀和礼拜。他们死后,这些青铜器又被用来陪葬,幻想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使用。青铜器皿的型制、纹要也表现出宗教崇拜的特征。

首先,可以看到青铜器所反映的宗教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特色。

其次,可以看到青铜器的礼制特征。商代贵族主要用酒器的多少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从西周中期起,礼器中炊食器的比重增加,鼎成为表示身份和地的主要标志,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用鼎制度。还有一些青铜礼器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谁拥有这种礼器,就意味谁得到了政权;若失去了它,就失去了政权。可见,青铜器反映出商周不可逾越的尊卑贵贱等级,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礼制观念。

最后,可以看到青铜器的艺术价值。造型形式的精致化是青铜器造型形式的基本品质之一。气魄雄伟是青铜器造型的又一基本品质。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其纹饰、造型、铭文,体现着当时人们对于美的执着追求;它

给后来的雕刻艺术、书法艺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陶瓷器的人文精神 1.各时期陶器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多种多样。最有特色的是彩陶。陶工们对于点、线、面的熟练融合,对于花纹繁密的组合,以及对于旋纹与弧线的审美感,不但表明他们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表明自然界已经脱离了它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以及人对自然的美化和崇拜。而人对自然的反映,增加了人的主体万分,这就标志着人在与自然的争斗中,开始萌发出“人”作为认识主体的朦胧认识。这就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开端。

商、周时代,是青铜器为时代标志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制陶工艺吸取了青铜技术的某些长处,取得了很大进步。刻纹白陶烧制成功是制陶工艺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主要向建筑用陶和冥用用陶两个方向发展。

从商周到汉唐时期的陶器造型来看,它更多的是反映人和社会,人已成为陶器造型的主体。

2.各时期瓷器的发展

瓷器渊源很悠久,但瓷器技术成熟是在东汉时期。1971年河南安阳北朝墓葬中出土了目前所见最早的白瓷。它们标志着对青瓷独统瓷器天下的局面的突破。隋代白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唐代在南北朝以来制瓷业的基础上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白瓷在唐代达到极盛,其中以邢窑白瓷最为有名。青瓷以越窑为最。

五代时期,越窑生产有更大发展。

宋元瓷器在工艺技术上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宋代青瓷十分讲究。南方青瓷以龙泉窑为代表,北方青瓷以汝窑为代表。青瓷在宋代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青瓷发展的高峰。白瓷也进一步发展,并由北向南,分布更加广泛。白瓷以定窑最为有名。定州窑称为“北定”,色白而滋润。南宋则以景德镇为主,称“南定”,以其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而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之一。景德镇“影青”白瓷更是一种特殊的发展。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业的中心。元代有名的青花瓷,就是在白瓷上画青花。元代在宋代白瓷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彩瓷过渡。明清瓷器在宋、元制瓷技术的基础上,达到了制瓷业的顶峰。3.瓷器体现的中国文化内涵

(1)它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

(2)它充分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纯真的感情和潇洒的风度,使人成为真正优美的形象。

(3)中国瓷器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历史的尊重。

第六章 文化的摇篮——育才

一、中国古代学校的源流和特点 1.原始学校与学校的萌芽

原始社会教育活动没有固定场所和特定对象,教育内容也只是根据一时一地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实为简单的生产或生活教育。原始社会后期,在教育上除了进行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授外,氏族公社的某些集体意识和风俗道德习惯等思想教育也必然渗透其中。但此时还没有正式的教育机构出

现。

2.奴隶社会与官学盛衰

夏:出现了学校。但是没有从文物中得到证实。

商:商朝的学校不仅有文献上的记载,而且得到地下出土文物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字的佐证。商朝的学校名称,除了“庠”、“校”、“序”以外,还出现“学”、“大学”、“瞽宗”等称谓。殷人除了进行基本的书写、算数传授外,还十分重视宗教、军事、礼、乐等方面的教育。

西周:学校制度初具规模。包括国学和乡学两个系统。国学是中央官学,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里;乡学是地方官学,设在郊外的乡、州、党、闾等地方行政区域之中。国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类。其中大学又有两种情况,周王城中所设的大学叫“辟雍”或“学宫”、“大池”、“射卢”等;诸侯国都中所设的大学叫“泮宫”。无论是“辟雍”还是“学宫”,其建筑风格都颇具特色,它设有围墙,往往是三面环水,一面通向森林。国学中的小学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设在宫廷附近的贵胄小学,另一种是设在郊区的一般小学。从西周开始,开创了“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办学传统。西周时期还形成了以“六艺”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西周建立了初步的教学管理制度。据《学记》记载,西周国学中的大学已建立了隔年一次的考核制度。官学在西周时已达到极盛。西周末年,由于王室衰弱,诸侯纷争,“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始动摇,文物典章也开始从官守的秘府中流向民间,官学亦趋衰废。3.“大一统”封建社会与多样化学校网络 官学

夏商周的官学伴随着贵族制的崩溃而最终解体,一时私学大兴。但随着统一的封建帝国的逐步成型,一种带着新质的官学也在母体中开始孕育着,齐国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新官学尝试,它并没有固守三代官学的窠臼,而是主动吸收了当时私学自由办学的某些优点而加以创新,这对后来封建官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但他崇尚“以法为教”,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受到排斥。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初步形成当从汉武帝兴学时算起,经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而趋于完善。综合而论,中国封建时代的官学有社会性、等级性以及学校种类增多等特点。

教学方式:汉代太学盛行经师大班讲课与学生课外进修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宋代官学在教育实践中又推出新的教学形式——分科教学。宋代专科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也颇具特色。如,宋代医学已初步运用了模型教学、实物教学和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并建立了新型的教学实习制度——“印历制”,即要求实习医学生定期走访当时的太学、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为诸校学生看病诊治,须把“所诊疾状”及治后“侯愈或失”记录在“印历”(类似今之门诊卡)上,以便“岁终比较”。明代国子监的“历事制”,实际上也是一种教学制度,即让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校内学习之后,到政府去实习三个月或半年,然后经考试分上、中、下三等。

考试制度:封建社会的官学还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学校考试制度。汉代太学就很重视考试,考试结果的好坏与学生出路有关。基本形式为“设科射策”,即教师把疑难问题分作甲乙两种,写在简策上,让学生选择解答,然后根据答题情况评定成绩,并授予相应的官职。唐代的官学考试频率明显加快,当时中央六学——国子监、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普遍实行三种考试:旬试、岁试、毕业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送礼部考核录用,或进一步参与科举考试,寻求仕进正途。至宋代神宗年间,王安石对官学的考试制度作过较大改革,首创“三舍法”,将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部分。地方上的学生也可以经过考试逐渐升舍,升到州学上舍后再经考试升入太学外舍。元代的官学升斋考试分上、中、下诸斋,按考试成绩逐级递升。明代官学的升格考试,依学生考试成绩优劣,分“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而成绩最优者又可参与科举考试,成为“科学生员”。

行政管理体制:中国封建官学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一个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它由中央政府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官及地方政府官员兼管,这对全国学校的协调发展显然是不利的。至隋、唐才开始设有专门教育行政机构——国子寺和国子监掌管中央官学,但地方官学的教育行政管理尚缺少专门机构。宋代时,才设有诸路学官和提举学事司专管地方官学。其后,设专官管理地方学校渐成定制。同样,学校经费也是在宋以后有了学田等较为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从学校内部行政管理而言,封建官学往往订有严格的学规校训以及相应的师生地。从汉代太学的“师法”、“家法”,到宋代太学惩罚学生过失的“五等罚”,以及明清国子监的监规和卧碑,都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专制性,但不可不论封建官学在行政管理上也创造出一些值得后人思考和借鉴的办学经验。私学

私学是在奴隶制官学衰朽过程中脱颖而出的新兴办学形式。它不仅繁荣了学术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为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最终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私学贡献:

其一,形成了相对自由的办学方针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术思想和科技文教事业的综合发展。

其二,私学承担了封建社会的启蒙教育任务,弥补了国家官方办学的不足,并在实践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书院

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起初,书院只是官方藏书、校书之所,如唐代的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真正具有讲学性质的书院,至五代末期才基本形成。经北宋的初步发展和南宋的突飞猛进,一些著名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崇山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等脱口而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大体来说早期书院多属自由办学的私学性质,办出成绩后常受到政府嘉奖和帮助;元代以后的书院则多走向官学化,为官府所操纵。

书院办学特色:

第一,注重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形成了学术研究的自由争鸣风气。

第二,注重学生自修与教师指导的结合,着眼于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第三,注重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的结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二、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 1.教学目标

孔子最先在教学上倡导伦理本位的课程论思想。他在政治上主张“周礼”,故在教育上提出要继承西周鼎盛时期的“六艺”教育传统。孔子的“复礼”并非简单地回到西周社会,而是主张根据春秋战国之际的时代要求进行有所“损益”的

改革,其中西周末期以来所出现的礼乐教育形式化趋势当在改革之列。孔子改革教育的根本思想是提出以“举贤才”为目的的“学而优则仕”,而其中的“贤”和“优”又是以能否达到道德完善——“仁人”为标准,因此孔子在教学上便很自然地突出了伦理本位的课程结构,注重德育。2.教学内容——六经

《诗》是西周以来的诗歌,本有3000篇之多,经孔子删订后只留305篇,统称三百篇。依据乐调的不同,这个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贯穿《诗》的核心思想内容则是合乎“礼”的伦理道德精神——“思无邪”。《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历史资料汇编,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史实。相传有篇,今存28篇。学习《书》不只是为了丰富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把握先王是如何以伦理精神来治理国家政事。《礼》,又称《士礼》,后称《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乐》,指《乐经》,系音乐方面的典籍。《易》,即《周易》。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逐渐撰写了一些传注,统称为《易传》,以阐明儒家的伦理、政治和哲学思想。《春秋》,本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笔削后,该书蕴含着浓厚的伦理政治色彩。把它作为教材,对教养儒家所希望的德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此外,宋以后的儒学教育家又进而在“五经”基础上新增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作为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总之,伦理本的课程结构即德育,在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但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专门知识的教育也长期绵延发展,有时因多种因素的促成而发展得更快一些,出现了一些专科学校;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民间的传播或家学、私学传递形式进行。3.教学关系

尊师爱生;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由博反约;温故知新;身体力行;教学相长。

第七章 艺术精品——中国书法、绘画

一、中国书法概说与书法精品 1.书法概说

两项基本要求:一要书写汉字;二要使用毛笔。三个要素:一是笔法;二是结体;三是笔意。对品评者要求:多方面知识和卓越的鉴赏能力。

历代哲学意识对书法的影响:易学的阴阳二气;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崇尚自然;禅宗的顿悟静修等。2.书法精品

王羲之《兰亭序》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颜真卿《颜勤礼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怀素《苏本自叙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赵构《草书洛神赋》

赵孟頫《胆巴碑》

二、国画与传统文化 1.国画概说

中国绘画简称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绘画品种,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国画是用毛笔、墨和中国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技法上又分为工笔、写意两大类。有壁画、屏障、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还有独特的装裱工艺。

国画与西洋画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艺术特色。国画表现物象传统的美学法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采用的方法是“目识心记,以形写神“。2.国画精品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王维《辋川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马远《踏歌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徐渭《墨葡萄图》 朱耷《荷花双鸟》 原济《山水清音图》

第八章 传统文化的珍品——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

一、中医学的分科和理论及药物学的发展 1.中医学的分科

我国从周代起,医学已经分成营养科(食医)、内科(疾医)、外伤科(疡医)和兽医四科。唐代医学分科更加细密,有内科(体疗)、儿科(少小)、五官科(耳目口齿)、外治法(角法)、针灸科(针科)、推拿科(按摩科)、咒禁科。宋代医生更加专科化,在唐代分科的基础上,又添加风科、眼科、产科等。元明清时期基本上保持这些分科。2.基础医学理论

夏朝开始人工酗酒,并用于治病。商朝产生汤液。西周时,出现专职医生,并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

西周时,人们认识到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关,并认识到气候失常能导致疾病的流行,流行病是因传染所致。

春秋时,秦国著名医生医和创“六气致病说”,认为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失调即是造成疾病的原因。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知道用宣导、运动的方法来防治疾病。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药学和养生学发展至系统的理论阶段。我国第一部编撰于战国时代,在西汉时写定的医学经典《内经》,完成了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内经》:使中医药学和养生学成为一门系统的,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理论,为规范、指导、发展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理论作出了贡献。《内经》是一部专论中医基本理论的著作,它的全称叫《黄帝内经》,托名黄帝所著,实际是战国时期诸多医学家共同完成的。《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素问》的内容偏重中医人体生理、病理学、药物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灵枢》

主要论述针灸理论、经络学说和人体解剖等。

《内经》主要成就:第一,引进阴阳五行学说,建立医学整体观念;第二,引进精气神学说,强调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的三宝;第三,对人体生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第四,强调早期治疗的预防思想;第五,提出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和创立经络学说,为中医养生和气功养生建立了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所著,总结了秦汉以前人民用药的经验。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365种,根据毒性和药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为补药。中品120种有毒或无毒,能遏病补虚。下品125种,能除邪,多具毒,专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这是中国药物最早、最原始的分类法。在药物理论方面概括出“君、臣、佐、使”的药物配伍说,以及“四气五味”的药物性能说,并明确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原则,使药物性能与病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医学的治疗理论,为我国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共16卷,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原著失传,后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再由北宋孙奇、林亿等人校正后分为两本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主要论述各种急性热病的发病规律和辨证施治方法。《金匮要略》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也涉及妇、儿、外、五官等科疾病。《伤寒杂病论》完成了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过渡。

《伤寒杂病论》主要成就:首次提出,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由“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根据所辨症候,定出适当的治疗方针。这就确定了“审证辨因,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的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其他著作理论: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症候的专著。唐代王冰注《素问》时提到运气说。是以“五运六气“预测疾病发展和轻重的一种学说。3.内科学理论

晋、唐时期还没有内科学的命名,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焘《外台秘要》是晋唐时期的两部综合性巨著,其中有不少关于内科病的阐述。

《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是宋政府组织集体编著的大型方书,对疾病的论述比较系统而简洁,对许多疾病的归类也较为合理,很有临床实用价值。明代著名内科杂病学家薛己的《内科摘要》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

明清时代内科的特点,主要是围绕医学理论与古代医家学说及其医疗经验展开的不同学术流派的论争。4外科学及骨科学理论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外科先祖,他的外科手术水平很高,并创造性地使用麻沸散作为临床麻醉剂,成为医学史上的创举。

《刘涓子鬼遗方》是晋代刘涓子所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内容主要是治疗有关金疮、痈疽方面的医术。宋元时期:李讯《集验背疽方》、齐德之《外科精仪》、陈自明《外科精要》是当时较有影响的著作。

元代:危京林《世医效方》是现存记述骨科最详细的书。明代:汪机《外科理例》是为外科理论继往开来的巨著。其他:王肯堂《外科准绳》、陈实功《外科正宗》

5.妇产科学理论

妇产科发展为独立的专科始于宋代。主要论著:

杨子建的《十产论》是一部产科专著,详述各种难产的诊断要点和助产方法,尤其是记载的转胎手法,是产科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陈自明《妇人大全》,阐述妇产科各种疾病病因、症候、治法与方药。李师圣《产论》;郭稽中《产科经验宝庆集》;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6.儿科学理论

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丰富的儿科专著。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为我国论述小儿痘疹证治的第一部专著。7.针灸学理论

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即整理保存了以前的针灸学知识,又使针灸理论系统化,具体化,为以后的针灸学奠定了基础,不仅促进了我国针灸学的发展,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

宋元时期王惟一创针灸铜人和针灸著作《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使针灸学有较大发展。

明代:徐凤《针灸大全》是综合性针灸学著作。高武《针灸聚类》对发扬中医针灸学的特点和优势做出了新贡献。杨继洲《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集大成之作。

8.药物学的发展

东汉时出现了有关“炉火”的书,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是世界炼丹史上现存最古的文献。晋代葛洪《抱朴子》,其中内篇中有关《金丹》、《仙药》、《黄白》部分是专门讨论炼丹的。唐代炼丹术已能炼制轻粉、红升丹、白降丹,为皮科、疮科药。

9.制剂方法的发展

南朝刘宋时,雷 总结了前人的炮灸经验,整理编著了《雷公炮灸论》三卷,是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书。雷 是我国制药学的鼻祖。10.本草学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以后,随着医药学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南北朝时著名医药学家、养生学家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加入《名医别录》进行注述整理,编成《本草经集注》三卷。唐《新修本草》即时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订完成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由国家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北宋多次本草修订工作。如《开宝本草》和《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等。

明代李时珍把本草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本草纲目》中,详述每种药的性味、产地、形态、采集方法、炮制过程、药理研究、方剂配合。在药物鉴别方面,指出了前代本草著作中的许多错误,在分类方法方面,以药物天然来源及属性为纲,分为16部,在同一部下,则以相近之类别为目,分为60个类目,条分缕析,一目了然。这对药物分类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在世界科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清人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是对《本草纲目》的进一步完善。

二、中医学派与中医养生学派 1.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提出“火热论”的病因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提出“降心火,益肾水”的治疗原则,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专论药攻”。认为疾病病因不论外来还是内在的皆为邪气,主张治疗原则以攻病除邪为首要,因他善用攻法,后人称之为“攻下派”。李果:“内伤学说”。提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治疗多采用补益脾胃,升举中气的方法,被后世称之为“补上派”。朱震亨:提出“相火论”,认为相火妄动必然损耗人之阴精,避免相火妄动,就要清心寡欲,节制情欲和色欲等等,以保养阴血。在临床上他擅长于滋阴降火之法,被后世称之为“养阴派”。2.温补学派

为了纠正一些医生过多地用寒凉药的弊病,明朝中叶以后出现了积极主张用温热药滋补病的温补学派。薛己、张介宾、赵献可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首倡者是薛铠、薛己父子,他们认为风科杂症多属脾、肾虚损之症,故用药处方多注重温补药物之应用。张介宾是温补派的中坚人物,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与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相抗衡,对温补学说作了阐发。3.温病学派 明朝末年,江南震泽吴有性在其临床实践中深入观察当时传染病流行的特点。推究病理,总结经验,著成《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的专门论著,记载了鼠疫、天花、白喉等传染病,为温病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清代中叶以后,温病学派日趋成熟,出现了叶桂、余师愚、吴瑭、王孟英这样的杰出代表。叶桂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代表作《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成为中医温病学派的一代宗师。吴瑭根据叶桂的“河间温热须究三焦”的论点,加以发展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理治的理论。著《温病条辨》,总结出清修、清营、育阴等原则,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完善。4.医家养生派

中医养生理论可分两个阶段:秦朝到唐朝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养生方法主要是服饵金石法、吐纳导引术、房中术;宋朝以后,服饵金石逐渐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动植物类养生药的兴起和老年养生保健的确立。

三、中华医学的文化特点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2.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治未病思想。3.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4.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5.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四、早期儒家的养生理论 1.孔子:“仁者寿”,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理论形态的养生学命题。2.孟子:是中华养生学史上最早提出“养生”范畴的两位之一。他在《孟子·离娄下》把“养生”与“送死”作为人生所面临的两个问题。3.早期儒家养生文化的学术内容

包括养心与养身两个方面。养心就是进行心理建设,以便从中产生出延缓衰老的积极效果。养心具体要求:

第一,掌握“中庸”原则,以保持平衡的心态。第二,掌握“无怨”原则,以培养宽广的胸怀。第三,掌握“三戒”原则,以节制超常的欲望。

所谓“养身”,就是在“养心”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的身体保健。早期儒家在衣食、体育、医疗保健领域,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见解:

第一,早期儒家总结了春秋前及春秋时衣食保健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中华养生学史上最早的衣食保健名篇《论语·乡党》。

第二,体育保健。早期儒家的贡献是把体育保健制度化和社会化,使之成为促进生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医疗保健。《周礼·天官》首先提出了医疗保健的医学分科制度,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提出了发病趋势和预防措施,还继孔子之后从食疗角度提出了四时饮食搭配和饮食宜忌。此外,《周礼》还要求定期逐疫,除蛊,灭鼠,清扫房屋,淘井疏渠。创造一个有利于养身的外部环境。

4.《内经》对儒家养生理论的吸收

(1)吸取早期儒家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提出了养生的整体观念。(2)吸取早期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提出了养生的辩证观念。(3)吸取时期儒家重视心理健康的养心思想,提出了养生的主导观念。第九章 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一、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首先,它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从其开始就和农学联系在一起,它不但要求以富于营养的食品维持人的生活,而且更加着重于通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科学性。

其次,中国饮食文化始终存在着两种货币,一种是富豪们刻意追求的奢侈和豪华食品,一种则是适合平民百姓生活要求的、多种多样的普通食品。自古以来,有识之士都主张在饮食上注重适用和节俭,这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流。

最后,中国饮食文化和其他艺术作品相通,使得中国饮食成为享誉中外的真正艺术,其菜系之具特色,其烹饪技巧的复杂和深奥,其外在美与内在味的完美结合,使中国饮食文化成为绚丽多彩的、给人以强烈美感和文化享受的艺术佳品。

二、饮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汉书·艺文志》上有《神农食经》七卷,记载了先秦的饮食烹饪经验。魏晋南北朝及以前的有关饮食烹调著述:《淮南王食经》、《崔氏食经》、《食经》、《四时御食经》、《马琬食经》。《齐民要术》和《四民月令》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总结了北方人民的饮食烹调经验。《要术》还保存了许多散佚的饮食著作,它采集百家之言,引用各种古文献140余种,采录谚歌谣30余首,许多被湮没的饮食著述《要术》保存下来。

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记述了山区居民的饮食原料和食品制造方法。元末明初富豪隐士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介绍其故乡无锡一带的饮食方法,可以从中窥测出苏系菜的源流。

明清时期的救荒著述:朱橚《救荒本草》;王槃《野菜谱》;周履靖《茹草编》;屠本畯《野菜笺》;姚可成《救荒野谱补遗》;黄省曾《芋经》等。

文人与饮食文化

扬雄《蜀都赋》反映了四川盆地各色食物品种和食用方法。枚乘赋文中重点记载了汉代宫廷中的饮食规模。

宋代苏东坡饮食著作《酒经》、《黄州寒食诗帖》、《老饕赋》。陆游,对于素食有独到见解。

明末清初李渔,《闲情偶寄·饮馔部》专谈饮食文化。第十章 古建筑与传统文化

一、古建筑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1.各时期中国建筑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初期原始人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土穴、木架和草泥建起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又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而长江流域地区则出现了架离地面的干阑式建筑。夏朝,出现了夯土建筑,有了建于高大夯台上的宫室。更为重要的是:在建筑中逐渐开始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制度。

魏晋至南北朝时代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寺院、塔、石窟等佛教建筑大量出现,来自印度及西域的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融合。唐代,这种文化的交融与糅合在范围上进一步扩大,在内容上不断加深,在建筑方面形成了雍容华贵的盛唐风格。

宋以后,建筑在功能上更注重与文化生活相适宜,在形象上趋向柔和绚丽。到了元、明、清时期,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以及日益增加的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步产生了以清代建筑为代表的晚期风格。此时建筑在形式上已趋向程式化,手法纯熟,繁缛细密。

2.中国古代建筑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首先,传统建筑体现出传统的伦理观念。从庶民的宅院到帝王的宫殿,从院落的经营到城市的布局,处处以严整的格局、井然的秩序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应当遵守的政治伦理规范。

其次,中国传统建筑很重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环境中揉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

再次,中国传统建筑还体现出传统文化追求多样性统一的特点,即所谓“和而不同”、奇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建筑群体的组合,重视空间序列的安排,善于将功能多样,风格迥异的建筑单体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组织起来,既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取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最后,中国的传统建筑中还体现着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种“会通”精神体现于古建筑中,就是建筑技术和艺术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传统建筑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兼容并蓄。

二、传统建筑的四种主要类型及其文化内涵 1.宫殿与城市建筑

早期宫室布局的基本模式:前殿后寝和沿南北向纵深对称布局。我们现在所知道最早的宫殿是商代初期的偃师二里头宫室遗址。早期的城市是在宫城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营建咸阳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汉代在秦咸阳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都城长安。隋都和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隋仁寿宫,唐大明宫、兴庆宫都是气势宏伟的建筑。宋建都东京(今开封)修筑大内,元附会《周礼》建立大都(今北京),宫殿更加豪华壮丽。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分为宫城、皇城和大城三部分。

主要城市建筑: 紫禁城 天坛

2.园林建筑

汉代以前的园林是以帝王、贵族游猎苑囿为主。至汉武帝“上林苑”,已经成为集居住、娱乐、休息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园林。

私家山水园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这个时期起,中国园林就朝着皇家

园和私家园两个方向发展。魏晋之际,造园开始注意对自然的发掘,追求再现自然,并赋予自然以至善至美的人格,于是园林就成了真正的建筑艺术。作为私家园林主题内容的人工堆山,开始着意于再现山林意境。

唐代士大夫的山水园林兴造日趋繁荣,且多集中于长安、洛阳两地。园林日趋小型化,与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

两宋时期,造园活动已深入到地方城市和富裕的士庶阶层。这时的园林更多地和人们的生活结合,形成细致精巧的风格。

明清时期的造园活动,主要庥中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和以苏州为主的江南两地。这一时期造园理论与手法渐趋成熟,出现了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家,如台计成、李渔等。还出现了造园名著《园治》等专著。在造园手法上巧于因借,善于使用对比统一的手法。注重以少总多,小中见大,主次相成,虚实相生,形成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追求。最能体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私家山水园,是苏州园林。

3.宗教建筑

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它是由当时的官府改建而成的。及至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开来。这时期来中国传教的僧人甚多,将印度等诸国的佛教建筑形式和艺术风格随之传入另。这个阶段中国的佛寺、佛塔建筑基本上是以印度佛教艺术为范本而建造的。

中国的传统建筑式样与印度佛寺式样的融合,至魏晋时已十分明显。虽然佛寺仍以佛塔为主,却已有在塔前或塔后加筑大殿,构成“前塔后殿”或“前殿后塔”式的廊院式寺院。另一类寺院,是由贵族官僚捐献府第或住宅改建而成的。往往“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这一时期石窟的开辟也十分盛行。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著名的石窟寺院。

隋唐五代至宋,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时的佛教建筑也完全变成了中国佛教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寺庙的布局逐渐向宫室建筑形制转化,在建筑群中引入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轴线的概念和手法,以塔为中心变成了以佛殿为主体,建筑群向心布置变成了沿南北轴线展开的布局。

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特有的佛塔形式,即类似瓶子式样的喇嘛塔在全国各地建筑起来。至清代,还出现了佛塔中的另一类型——金刚宝座塔,其基本型体肇源于印度,但到中国后有了很大变化。藏传佛教的寺院多建于山区,出现了与过去传统佛寺不同的布局方式。

道教建筑称为观或宫。因为道教有“仙人好楼居”之说,所以楼阁成了道教建筑的特点之一。道教建筑为地道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在建筑布置上以轴线为主,左右对称。在空间安排上,沿轴线布置层层院落,形成一定的秩序和节奏。在建筑装饰上,除了有作为道教标志的八卦太极,象征神仙和吉祥到来的暗八仙外,还有表示长生不老和长寿的鹤、鹿、龟、灵芝、仙草。道教的宫观还多建于名山大川之间,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追求清静脱俗的生活的文化色彩。

伊斯兰教约在唐代传入我国。其建筑的形式和布局,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佛寺、道观有所区别。唐宋元时期的礼拜寺,在建筑上仍保持了较多的外来影响,有高矗的光塔、葱形尖拱券门和半球形穹窿结构的礼拜殿。至元代,伊斯兰教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架构体系和平面布局,不过仍保留了许多阿拉伯建筑风格,带有过渡性的成分。至明清时期,伊斯兰教建筑除了神龛和装饰题材外,所有建筑的结构与外观,都已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木架构形式,形成了以木结构殿堂楼阁

为主体的中国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4.民居建筑

云南地区的水族、侗族、傣族、佤族、景颇族,生活在潮湿的热带丛林中,采用干阑式住宅。

北方草原的蒙古、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采用帐幕式住房。

西藏、四川南部、青海和甘肃南部一带的藏族采用厚壁台阶式平顶民居。分布在天山南北广袤地区的维吾尔族采用拱廊式平顶民居。黄河中游一带采用窑洞住宅,有靠山窑、地坑窑和锢窑三种。

福建南部龙岩地区的龙岩、上杭、永定一带散布的客家土楼,是客家人最初迁徙至此为了防卫而建造的一种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建筑。

以木结构体系为主的汉族民居,从南到北,随着地形与气候的变化而千差万别。一般来说,北方墙厚,屋顶厚,院落宽敞,造形粗犷质朴。南方屋檐深,天井狭小,讲究通风与蔽光,造形秀丽轻颖。而西南地区,往往强调风向而不强调日照,不采取南北朝向。

北京四合院可视作华北地区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这种住宅布局的特点是严格区别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强烈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

江浙民居和湘西民居为代表的广大南方地区的民居建筑,则表现出了一种与自然完善结合的居住环境的重视,在这里居住的人们已不再被限定在由人工筑成的六面体之中,而被扩展到整个有机环境中去了。

第十一章 传统文化遇到挑战

一、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时候,一些头脑清醒的进步学者开始反省中国传统文化,试图寻找在西方文化的挑战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出路。

19世纪中叶,引进和仿造西方的坚般利炮,培养有近代军事的官兵,是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初期的主要内容。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转向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当时,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不重视人文科学著作的翻译,而是侧重于工业机械制造,以及其他实用学科。不过,西方近代主要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大致都有介绍。这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最初渠道。另一个渠道是近代工业企业和新式学堂的兴办,这就使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开来。在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入以后,许多学者热衷于用科学知识宣传他们对人生、对社会以及对其他政治问题的见解。

19世纪末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知识界受到普遍重视,紧接着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也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以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近代著名学者接续了李善兰、徐寿、华蘅芳介绍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工作,并且把他们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严复等人陆续介绍西方近代以来主要的学术流派及其代表著作,也介绍了一些著名学者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观点。在社会科学方面,一批介绍西方人文科学学术流派和理论学说的著作相继问世。严复翻译了数百万字的西方人文科学名著。

二、关于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反省

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一批倡导开放与维新的知识分子和各界有识之士,在

反省中国传统文化时,对她产生了疑问,她不是完美无缺的,某些适合古代社会的内容,如果不加改造,就不能适应近代社会。这个认识的立足点是对的,思路也是对的,但还处在比较浅的层次上。

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在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日益加深的基础上,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西方各国的富强之术,即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可动摇,但西方的科学技术、坚船利炮可以兼用。后来这些思想主张被归纳为“中体西用”这样一个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基本原则。这个文化命题概括了20世纪到来以前,整整一代有识之士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既是19世纪末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的结果,也是为中国内忧外患寻找到的解救方案。可是1894年甲午战争中,清王朝被日本击败,说明这个公式既没有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出路,也不可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新一代文化学者,他们对中体西用的文化原则不以为然。经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夕,许多学者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原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偏重于否定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另外一些人提出“保存国粹”,偏重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反省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的,保存国粹或者全盘西化,都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思想,都不能真正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向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

三、传统文化在近代的成就和价值

结束语 21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关于未来世界文明的展望

二、儒家人生伦理价值观的未来命运

三、道家自然哲学与世界

四、传统文化与未来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宣讲教案2017.3.3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宣讲教案2017.3.3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小学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课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激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文......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5篇

    中国文化通览 An outline of Chinese Culture 第一章 Chapter One 第一节序言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经济结构 Introduction ; geographical surroundings ; economic structure......

    2011民族传统文化讲座宣讲(推荐阅读)

    民族传统文化讲座宣讲稿 时下流行过“洋节” ——如何看待中国人的“洋节”情结 宣讲人:2011年2月13日 同学们: 大家听过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 o o o 1.“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是谁说的? A.李白 B.苏轼 C.朱熹 答案正确!  2.第一个获科学诺贝......

    中国传统文化

    压岁钱的由来,春节给红包的习俗典故 再过两三个月,我们又要过新年了。想到我们到时又会得到大人发的压岁钱,心里真是激动!可是,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原来,这里有......

    中国传统文化(定稿)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了文化。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知道其起源问题。 炎黄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炎黄文化可......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全世界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和热爱它的人们。今天,我给大家说说中国书法吧!让我们从书法中去领略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