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时间:2019-05-12 21:0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第一篇: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第16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预习思考

1分析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2.甲午战争后,中国各阶层面对民族危机进行了哪些探索?

3.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如何对其进行评价?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重难诠释

1.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规模和影响都很大;都暴露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都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②不同点:从兴起的原因看,前者主要是由于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后者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从斗争的主要对象看,前者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王朝;后者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从运动的进程看,前者有统一的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后者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和斗争纲领,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从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看,清政府对前者自始至终坚持“剿”;对后者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从对西方的态度看,前者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后者盲目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①“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提出的。因此,这个口号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民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

②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洋教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出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认识阶段。“灭洋”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清”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朝廷”和“大清”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不反对封建制度。

③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个口号也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不能识破清政府的阴谋诡计,以至后来上当受骗。

第二篇: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甲午海战主题曲 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幻灯片播放视频资料

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放出木偶图片 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回答问题

多媒体技术,历史电影 思考创新 历史资料 学生感悟 多媒体技术 学生讨论 多媒体展示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多媒体展示 :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感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多媒体展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量教学资料和教学图片的运用,充分收集各种史料,图片、文字、视频皆为我所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集成功能,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影像有机地集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注重培养学生甄别、阅读史料的能力,从而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精神;

2、课堂中注意了讲练结合,即使训练以巩固当堂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 培养学生知识生成的能力,从而进一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注重以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导;

3、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写,然后再讨论,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又及时讲解。避免了问题探究流于形式,成为空谈,从实际上落实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篇: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1、本课知识点多,建议按侵略、条约及危害、抗争三方面进行小专题展开教学;

2、依托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引入学习建议、学生活动、自我测评、知识链接、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活动记录等内容。

3、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宗旨,围绕“问题探究法”逐步展开,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师生对话、自主探索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注重课前、课中和课后问题的展示、探究和激发。

4、把握好课文正文与栏目文字及图片的关系,图文配合,相得益彰。“以诗证史”,有助于使学生在抱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深刻的联想和思考。引录的张维屏关于三元里抗英的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总之,务必将教材各类材料都利用得恰到好处。

5、运用多媒体展示,加强声、像、文、图的刺激,提高感知率,强化图片的信息处理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综合(地理、哲学、经济学),提高读图识图能力,体现“大文科”教学观;

7、强调以史为鉴,注意与现实联系(改革、开放、遗产保护、国防教育)。

8、注意与初中知识衔接,引导学生在精学课文的基础上,进入独立思考的更高层次,进行学术思维方面的初步引导和训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虎门销烟

两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理解: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权益及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3、运用(能力目标):⑴通过探讨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现和深层次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⑵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材料,帮助学生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⑶引导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提升综合能力。使学生认识两次鸦片战争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巨变。⑷掌握哲学原理:根本与直接原因、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等,提高辨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战争原因的分析方法。【过程与方法】研读

学生合作探究

阐释史料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启发式谈话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深切感受“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2)中西方兴衰趋势的鲜明对照,了解国情和球情,并能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以增强世界意识进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自觉性。(3)通过感悟与体验,学会鉴别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4)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虚伪、贪婪和惟利是图本质。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5)联系香港的割失和回归,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牢记民族的灾难和屈辱,青年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认识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权益及给中国带来的灾难。”由于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的主题,本课的着眼点是中国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本课头绪多,史事纷繁,主要内容(见教学结构)。【学生分析】学生虽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但其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思维能力还有限,本课重在创设新情境,深入浅出引导、点拨,注重理论分析和历史思维的培养。学的建议:加强学法指导,诱导先学后教,利用“第二教材”和“中学历史”等网站主动学习,布置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课前归纳了学生的主要疑难。激励学生积极阅读、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其给中国带来危害的探究与解析。培养学生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学法上指点。

【教学难点聚焦】

1、梳理诸多头绪(列强、清王朝、太平天国)即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交错关系;清政府对这次战争所持的复杂态度;

2、地名(广州、大沽、天津、北京、汉口等)。

3、战争的必然性及中国战败原因。

五、教具:课本、地图册、第二教材、cAI和投影图片、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等视频资料。

六、教学过程

1、教学结构 鸦片战争(1)

原因---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禁烟运动;(2)

经过;

(3)结果---中国战败原因、条约及危害、中国社会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1)

起因;(2)经过;(3)条约及危害、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巨变(1)政局、权力结构的变化(2)经济结构的变化(3)阶级结构的变化

(4)思想文化、教育的变化,重在分析清朝政局的变动。

2、教学流程 流

程 教

动 学生活动 操作 问题

(提出问题,学生探究,教师点评)设计意图 探

(读教材、同桌讨论、分组探究)效果及学法指导 导

电脑平台展示《虎门销烟》、播放视频《晚清悲歌》 该图再现了什么画面?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国称之为商业战争对吗?

以问设疑,以疑起趣,因趣探究,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入新课。

根据课前查找资料回答问题。

激活课堂气氛,学生兴趣增强,注意力集中。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虎门销烟”

教学过程

列强发动侵华战争

展示战争形势图,同时布置学生研读教53-54页

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片断

布置学生研读教54-55页,同桌讨论问题

展示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曲线图

播放视频 《圆明园》

分析毒品的危害及禁烟的正义性

鸦片战争爆发是偶然的吗?

读图:鸦片战争可分为几个阶段?英军主要侵犯哪些地方?

此曲线图反映了1845-1851年英国对华贸易呈何趋势?

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为此英国提出什么要求?这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 谁能介绍圆明园

中国缘何屡次战败?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认识:鸦片战争爆发是历史的必然,是“西方资本积累在中国的继续”。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提高读取图片信息和材料处理和运用史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图片和课本中提取有效信息;

各小组概括战争爆发原因

讲述战争经过读图识记英军侵犯的主要地点

课堂探究议一议:

圆明园方案并表决,是重建还是保留原貌或其他的方案,请各自说明理由

从政治、经济、科技、制度等角度或从内因、外因分析中国战败原因。

引导学生如何读取图片信息:注意图片上的文字、人物神态衣装、背景等

掌握战争原因的分析方法:从主观、客观,内因、外因,国内、国际形势等方面分析。

条约及危害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 展示; 相关图片

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列表比较各条约内容,剖析其对中国的危害

展示地图,指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概况

1、英、法、美、俄各从中国夺取了哪些特权?

2、列强怎样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中国又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英国侵占香港三步曲(条约及割地)?

4、近代两次科技革命造就了一批强国,古老文明的中国为什么落伍了?

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应如何吸取“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开拓进取,奋发向上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宏观上把握事件的相互关系:战争是手段,签约是目的,列强发动战争是为了签约获得侵略权益。

分清历史事件的现象与本质

比较能力的培养,分析条约,列强不断扩大的侵略权益及对中国危害步步加深。

激发学生爱国、向上的情感。

同桌讨论比较:各条约内容及危害,注意条约新增加的侵略权益。

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找出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条款。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学习本课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弱国无外交、以史为鉴、与时俱进、保护世界遗产、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事物。

区分历史现象与本质

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说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中国人民悲壮的抗争 展示图片

讲述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抗争的典型事例。

展示“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

播放视频《三元里抗英》

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奋起反抗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说明了什么?

如何理解张维屏关于三元里抗英的诗歌?

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为国捐躯第一人是谁? 三元里抗英有什么重要意义?

富于反抗精神的中国爱国军民和妥协投降的清政府形成鲜明对比,理解近代中国的怪圈:洋(列强)怕民(中国人民),民怕官(清政府),官怕洋。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从课文中找出反侵略的事例

讲述虎门销烟。

联系现实讨论:毒品危害大,为何今天还不能禁绝?

讨论:我们用什么行动来学习先人伟绩报效祖国? 学会对比分析:

中国爱国军民的抗御侵略的情形,同清廷动摇不定、最终妥协投降以及琦善、奕山之流投降派典型人物的丑恶行径予以揭示。知识拓展

观察图片,分析理解教材中所引“谣谚”诗歌 材料信息如何提炼并运用所获信息解决历史问题? 材料处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解题指导: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小结

展示本课知识点(见教学结构)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知识构架,培养历史思维。学生回顾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形成完整的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

权力结构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

思想领域的变化

文化教育的变化

总理衙门的设置、总税务司的设置、汉族官僚势力的上升

洋务运动,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的出现,民族工业兴起

西学东渐

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动态图示小结:

七、教学后记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水岭,中国近代发展的三条线索均可在本课找到源头,鸦片战争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和创伤的身心,让人心碎。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的镜头、侧面或片段: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一个民族,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是在沉没中死亡。“血与火”的往事时刻警示我们永远引以为戒。“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八、课外巩固与提高

1、自我检测:选择题5道(第20张,在此略)

2、下面请同学们把本课学习中仍存在的重点和疑点归纳出来。(通过学习,要求独立完成,以突出重点,让教师了解学生反馈的问题)对本节内容重要知识要点的: 收获 知识学习

收获 能力培养

收获 情感交流

存疑

奇思妙想

3、拓展与思考:课外上“鸦片战争纪念馆网”,以你所掌握的史实说明中国能否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取胜?

答:腐朽没落的清政府,盲目排外,闭关自守,不了解世界大势,没有及时发奋图强。综合国力远远落后于西方。皇帝反复无常,内部纷争,战和不定,官员昏庸无能。腐朽的政治制度、落后的军事力量、虚弱的经济实力是当时中国的致命弱点。总之,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挡先进的资本主义。

4、知识链接与思考:

材料一:XX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访华时做客清华大学,在与清华学子交流时,一个同学问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请问首相先生,您如何向您的孩子解释大英博物馆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中国文物?”时,布莱尔尴尬的笑着说,“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材料二:据新华社(XX年5月)报道,历经140年历史沧桑之后,牛首、虎首、猴首3件圆明园文物终于重归故里。这3件珍贵而且饱含着中华民族百余年血泪的文物公开露面是在嘉士德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无数华夏子孙为此震惊、愤慨、抗议;国家文物局也严正申明,要求两家拍卖公司停止拍卖。但正义的呼声竟没有得到回应,为防止国宝再次流失,保利集团到现场参与竞拍,并以3317万港币竞拍成功。保利集团的易先生说:“这两件国宝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保利集团此举完全是出于爱国情结”。据不完全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其中多数是在国力羸弱、战乱纷纷的年代里被偷盗抢劫出去的。

读了以上两段材料你有何感想?就你的认识写一篇小论文。(文体不限,言之有理即可)

5、课外活动建议:利用班会课,全班同学举行一次模拟的列强新闻发布会,学生分别代表英法美俄、记者、时事评论员,揭露罪恶,并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请参考): 强盗的自白——列强新闻发布会:

【记者】:为什么英军在洗劫之后又要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呢? 【英国内阁发言人】:焚毁圆明园是为了报复清政府虐待我方被俘人员。当时清政府扣押了我方派去的谈判代表巴夏礼一行39人,押送至圆明园,后来生还的只有18人,其余归还的全是尸骸。

【时事评论员】:这只是英国的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当时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还不是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吗?英国焚毁圆明园的动机肯定不只是为了报复。

【时事评论员】:英法侵略者是为了销毁洗劫圆明园的罪行而放火毁园的。【评论员】:英法联军在洗劫圆明园后,并未刻意掩盖,反而在公开炫耀。如英军将所掠财物公开拍卖。法国公使葛罗公开说“联军占有行宫之举,乃其分内所有之事,两军交战,克其地而享有之,亦战时公法所许也”。法国还在枫丹白露专设中国馆,公开收藏展览从圆明园中劫来的大量珍贵文物。因此,洗劫和焚毁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评论员】:我注意到英国公使额尔金曾说:“(火烧圆明园)此举将使……中国皇帝将因此减其骄傲之心也”。联想到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自以为是天朝上国,将英法长期视作蛮夷,因此英国要通过火烧代表中国最高权力的圆明园来惩罚中国人的傲慢自大,恢复欧洲被伤害的“尊严”。【评论员】:我认为英法是为了摧毁清政府的反抗意志,迫使清政府迅速就范,答应英法的一切要求而焚毁圆明园的。额尔金曾说:“毁坏圆明园行宫,与勒索一宗款项……二举联合起来,似为完成各条件之唯一方法”,“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

第四篇:第14课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第十四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绥化市第九中学

指导教师

王志刚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有关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掌握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形成对农民阶级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归纳法概况归纳甲午战后列强侵华的新特点,理解甲午战争的影响。对义和团运动做出价值判断,从而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认识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才能抵御外来侵略。【教学重难点】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是本课的重点

义和团运动以及口号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有一点初步的认识,但很不全面。学生对这两场战争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对于分析《马关条约》带来的影响、对于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尚存在一定困难。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分析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大背景,逐步培养学生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观点和方法。【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示法,播放视频,分组讨论

【课时安排】(一学时)

第一目“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教学要点: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马关条约》及其危害;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第二目“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要点:①义和团运动的兴起;②八国联军侵华;③《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黑板上显示: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教师:同学们现在都能看到小黑板上的这首近代诗人丘逢甲的诗作,那我们能不能通过这首诗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呢?(学生:悲伤、哀痛、愤怒等)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反映了我们与诗人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体现了每个中华儿女共有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忱,也可见台湾始终牵动着中华儿女的统一情节。那台湾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哪个国家割去的?又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这个问题。2:甲午中日战争

回忆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得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特点是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制定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提示: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日本的扩张策略

课堂设问: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那么,日本侵略中国的契机是什么? 提示:朝鲜东学党起义

创设情景:打出《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学习丰岛海战、黄海大战等重要战役。

课堂设问:通过邓世昌壮烈殉国一事,我们能体会到什么? 3:《马关条约》及其危害

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得出结论。课堂设问一:中国的割地地有何影响?

提示:教师出事《时局图》分析甲午战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课堂设问二: 巨额赔款有何影响? 提示:列举清政府战后借债情况分析。课堂设问三:开放四个通商口岸的危害是什么?

提示:对比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得出此时开口的更大危害。课堂设问四:允许日本在华设厂的危害是什么?

提示:分析此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得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给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的危害。4: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课堂设问五:刚才我们学习了甲午战争的过程和结果,那么,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是什么呢?

提示:教师再次出示《时局图》,分析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课堂设问六:那么,面对着危局国事,中国各阶层是如何应对的呢? 提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8页得出结论。5: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重点是讲原因和”扶清灭洋”的口号)

展示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女无节义男不贤,鬼子不是人所添。如不信,请细观,鬼子眼珠都发篮。”

问题:结合揭帖,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提示:民族矛盾的加剧

问题:结合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和上述揭帖内容,分析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提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后,积极自主发言,最后教师从积极性,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6:八国联军侵华

情境营造:打出《八国联军侵华形式图》和《义和团袭击西什库教堂图》,讲述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赞扬农民阶级为保卫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提示:结合课本第59页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话进行分析。7:《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辛丑条约》的内容并提问:《辛丑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有什么特点?

提示:清政府已完全变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对本课的概括总结

近代中国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使中国最终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放弃抵抗,中国的仁人志士更是为了争取近代的独立与富强而努力,甲午战后,农民阶级的抵抗使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企图破产,资产阶级的努力更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苦难的中国终于望见曙光 【板书设计】 背景

日本:实力—需要—计划—军事

欧美列强:默许、纵容

朝鲜:东学党起义

中国:寄希望“调停” 战争爆发:丰岛海战 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平壤之战、黄海之战

第二阶段:辽东之战、威海之战 战败根本原因:封建制度腐败

第五篇: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2.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通过评价义和团运动,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权的灭亡,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震撼了全世界;同时,也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通过学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3.通过学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挫败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重点分析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义和团这时提出来“扶清灭洋”口号,这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使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

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所以,“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从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浓厚,尤其在农民头脑中仍占统治地位,而容易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觉加以分析,认识其盲目排外性。从当时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斗争的总体高度、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来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的比较,体会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难点分析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是随着清政府、义和团、帝国主义列强三方面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教材并未写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这一关键环节。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会有偏差。所以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难点突破方案

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变化及原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其一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及威力,其二是清政府、义和团与帝国主义列强三者关系的变化。

教学设计方案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等,教学过程: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重点是讲原因和”扶清灭洋”的口号。原因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讲。

(1)历史根源:义和团前身是义和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进行反清活动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后来形成以农民为主的受压迫民众抗暴自卫的民间秘密组织。鸦片战争后,义和拳即自发地投入反洋教斗争。自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过程中,山东民众深受其害,散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便自然地成为广大民众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

(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外矛盾激化。外国教会依仗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侵略特权,或勾结地方官员,或胁迫地方官府,横行不法,欺压乡里。清朝地方官员又袒护教会。这在山东又表现得尤为突出。山东除有英、日、德三国在这里激烈争夺外,洋教势力也遍布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恣意横行,民怨沸腾。这里首先发生大规模的斗争运动势在必行。关于“扶清灭洋”口号问题。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扶清”的含义还需从义和团的文告中加以分析、认认。《义和团告白》中说:“保护中原,驱逐洋寇”、《马兰村坎字团告示》中说:“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访”可见,“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扶清”成为“灭洋”的斗争策略。这在客观上确实减少了义和团运动发展的阻力,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也同时应看到“扶清”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又会使人们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警觉,尤其是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大发展,人员成分复杂,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灭”改为“招扶”时,义和团逐渐落入被利用、被控制的圈套,以至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也正是“扶清”的必然结局。作为政治性口号,既要有号召力,更要有正确的导向。“灭洋”在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加的作用。但由于“灭洋”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理性认识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口号,因而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通过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过程来讲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原因。从主观上说,义和团虽提出“扶清灭洋”,但在受到镇压时,英勇反抗,没有受“扶清”的束缚。山东、直隶的义和团连克州县,势力席卷京津地区。这是义和团能够发展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说,清政府顺从帝国主义列强的意志,镇压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这迫使山东义和团向外发展。随着山东、直隶的义和团汇合,义和团不仅扩大了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声势和影响。当然比这更重要的是由于义和团的发展,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对义和团的策略,即由“剿杀”改为“把抚”,这就成了义和团运动能够发展壮大,达到高峰的客观原因之一。

清政府改变策略的原因还有: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与帝国主义有矛盾,而在“盲目排外”这一点上与义和团有一致性,这是他们暂时联合的基础,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所以这种联合必不久。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罪行

首先要讲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军事行动和义和团以及部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战斗。从空间上说是三点一线,即北京——天津——大沽口,战斗往往在这三点一线上同时进行,所以学习时要指导学生予以注意。可利用电脑动画讲解。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出逃途中就发布上谕:“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尽根诛”。即下令剿灭义和团。除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这一主要原因外,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失败呢?要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扶清灭洋”的口号中的“扶清”,正是这一点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这是造成义和团迅速失败的主观原因。二是八联军占领北京后,分区占领。侵略军在北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三是补充史料,使学生明确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识记对义和团的评价。以下史料可供参考使用。西摩尔率八国联军第一次进攻北京失败,逃回天津后,曾不得不承认“义和团所用武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军覆没。”同时,一个美国传教士说:“西摩尔联军的失败,永远消除了惯常被人提出来的那个论点,即一队外国军队,只要组织得好而且武器齐全,就可以在整个中国从这一端到那一端长驱直入,不会遇到有效的抵抗。”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美国人赫德发表文章,说“瓜分对于如此众多的人口,永远也不能期望那是最后的解决办法。骚动、不幸和不稳定会贯穿于以后的世世代代。”“反对各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力量。”美国公使在其著作中写道:“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适宜瓜分的。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更齐

一、更被古老的带子和魅力拴在一起的了。”“欧洲列强瓜分中国意味着用武力压服各部分„„将带来经常不断的反抗。”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以上史料充分说明了义和团运动历史功绩。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妄想;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和虚弱,加速了它的灭亡。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主要是按教材中的内容对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进行分析,不必补充材料。最后总括其主旨,就是列强从经济、政治、军事上牢牢控制清政府,使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的工具,以达到永远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板书设计

第八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的原因

2.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义和团运动向京津地区发展

2.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2.义和团与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3.八国联军侵略暴行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辛丑条约》的签订和主要内容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下载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_教案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大致情况2、识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组成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及《辛丑条约》......

    试题: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后作业(五)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鸦片战争,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扑不能复......

    八国联军侵华讲课稿

    学习完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我们知道这场战争以后它激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是在帝国列强因欲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发起的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3、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二、学习重点 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管理学院 摘要: 1900年(清光绪26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入侵中国所引发的战争。八国联军的行动,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学习重难点: 1《辛丑条约》。2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教训。 三、知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0年春,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予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国斗争,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

    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

    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 (一)单项选择题(23×2分=46分) 1、19世纪末,我国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兴起于(D) A、湖南B、江苏C、东北D、山东 2、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