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二
中公教师吉林分校
2015年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白杨礼赞》教学设
计二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jl.zgjsks.com/
【教学设想】
《白杨礼赞》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和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单回顾第一课时内容,导入新课时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画出文中有关描写白杨树的内容。2.学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1)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2)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3)文章中用“倔
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教师朗读第四部分内容。
要求:教师朗读时,学生画记出文章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2.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
(1)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中公教师吉林分校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3)这一部分中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1)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 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人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四、学习课文第五部分 1.学生高声齐读课文第五部分。
2.学生讨论: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教师先补充: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然后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五、学生速读全文
1.思考: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这篇文章运用的是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2.总结全文,了解本文的写作线索。
明确: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第二篇:2015年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一
中公教师吉林分校
2015年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白杨礼赞》教学设
计一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jl.zgjsks.com/
【教学设想】
《白杨礼赞》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和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人新课。
2.释题:“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3.介绍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或听朗读带。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生词,并标明自然段序号。2.掌握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然后教师补充: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3.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中公教师吉林分校
在学生掌握字词读音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其中几个字词连词成段,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4.学生迅速默读全文,讨论:如何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学生讨论后明确:要划分段落层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层次划分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第四部分(第7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第五部分(第8--9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
2.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3.找出文中描写黄土高原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黄土高原的。然后思考: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总体印象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4.面对黄土高原的景色,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恹恹欲睡。
5.作者这样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伟”“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6.学生默读第二部分内容,想像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体会作者为什么在见到白杨树时会“惊奇地叫了一声”。
四、布置作业
第三篇: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
从前,有个渡过江河的楚国人,他的剑不小心从船中掉到水里,他立刻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雕刻了记号,又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过了一会,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地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是很糊涂吗?道理:该寓言原意是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成语“刻舟求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利用工具书及译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结合译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五、课前准备:布置预习,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寓言,回顾什么是寓言?(PPT)介绍学过的或知道的寓言故事,并说说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今天学习的这篇文言文寓言就出自《吕氏春秋》。(板书:刻舟求剑)2.揭题(PPT)在船上做记号来寻宝剑。“求剑”是目的,“刻舟”是采取的方法。(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体会文言文的朗读方式,在重点字下打记号。2.学生用一句话回答。小声自读,指名读,评价,正字正音。3.齐读生字词。(三)理解文言文意思
1.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渔歌对唱PPT(游戏规则:
1、2组读古文;
3、4组读译文,1、2组读一句古文,3、4组读一句译文)2.读完后,你发现古文和译文每一句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一对应)3.通过渔歌对唱,我们知道了古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但古文中有些字的意思也比较难懂。(PPT出示)下面就请同学们将古文中比较难懂的字圈出来,并结合译文,找到它的意思,批注在书上。(PPT出示遽、契、惑,考察字意。)4.尝试着给古文断句。(PPT出示全文,带停顿线)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师范读、生倾听)5.生齐读课文。
6.生自读本文,按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生汇报:剑坠水----刻舟,舟行----求剑,不得)(四)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1.大家思考一下:求剑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呢?(PPT)在书中找出来勾画(出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齐读)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2.你认为这个楚人是什么样的人?(不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办法,不懂变通)这个故事就讽刺了这类人,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3.今天我们积累了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它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通过这个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生答)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五)本课总结:
本课学习了刻舟求剑的故事,我们要做一个懂得变通的人。(六)布置作业: 写出你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明确:本文主要讲了楚人不慎将剑坠于水中,他采用刻舟求剑的方法寻剑,结果没能找到剑的故事。
第四篇: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小蜻蜓》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小蜻蜓》教学设计
《小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渗透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过程与方法: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猜谜、聆听、创编、表演、用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表演。
【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难点】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进教室坐好。播放歌曲伴奏《拉勾勾》,齐唱,互相做拉勾勾律动游戏。
2.教师请同学们猜谜语“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领。”通过谜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导入新课内容《小蜻蜓》。
二、新课讲授
1.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出小蜻蜓是益虫,我们应该爱护它。进而开始教学,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赞美它。
2.聆听歌曲。
听第一遍:按节奏摆头拍手、张开双手学飞等简单律动。听第二遍:教师带领学生指着歌词来听,并用手势突出强拍处。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3.学习歌曲(1)按节奏读歌词。
教师指着歌词条领生读,注意读准“不吃菜”中的“不吃”要连起来读。“捕”“益”都是生字要读准字音。
(2)唱歌词。跟琴轻唱,唱出三拍子节奏特点。
(3)细节处理:小蜻蜓的翅膀又轻又薄,飞的时候那么轻巧优美。这首歌词就像小蜻蜓在翩翩起舞一样,我们要唱出这种感觉。
(4)拍手伴奏。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歌曲后,运用双手边唱边打拍子。
三、巩固提高
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表演,表演出小蜻蜓欢快、轻盈的感觉。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四、小结与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节课所学重点。
下课后请同学们回家把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第五篇: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过程与方法】在积极参与下,有感情演唱《渴望春天》。
【知识与技能】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和临时变化音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渴望春天》。
【难点】体会、感受6/8拍活泼、欢快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组织教学
学生跟随音乐走进教室 2.情境创设
播放背景音乐——门德尔松《春之歌》并配以多副春景图。
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她不仅告诉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更在于她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代言词,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少关于春天的成语或诗句? 学生回答
【过渡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春天,开始本节课的音乐旅程吧!
(二)初步感知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1.阅读歌词,初步体会和感受歌词的意境
师:请同学们阅读一遍歌词,想一想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对春天的渴望,一种欢快、迫切的心情。)2.揭示歌曲
师:我们来试着给这段歌词配上旋律,我给大家两段音乐,大家听听哪个更适合它,并说明理由。——播放《四季歌》(2/4)《渴望春天》(6/8)片段。
学生回答。
老师揭示答案: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3.边听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或随意律动。感受词与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的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向往的心情。
(三)探究学习1.对比分析,解决难点
(1)感受歌曲中的节拍与力度的关系
老师设置问题:歌曲中的节拍是如何体现欢快的情绪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音乐之所以会给我们活泼、欢快、愉悦的感受,主要是由音乐的节拍决定的。歌曲《渴望春天》是6/8拍,6/8拍本身就具有活泼、欢快的特点,6/8拍涵义及力度关系。(涵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力度关系:强、弱、弱、次强、弱、弱。)此外,歌曲还采用弱起起唱,更能表达出人们渴望春天的迫切心情。
(2)学生跟老师一起做6/8拍划拍练习。(3)学生跟音乐一起做6/8拍划拍练习。
2.跟唱歌曲,回答问题。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1)分析歌曲中(情绪、力度、速度、乐句)音乐要素
(2)解决乐曲中的知识点(临时变化音、弱起小节)。
教师示范第三乐句临时变化音的特殊表情,学生体会临时变化音的运用在这里所带来的内敛、含蓄、节制的美妙效果。
师:每一句都从弱起开始,演唱时应怎样处理?(注意强弱有致,轻巧地表现音乐的弹性和动力感。)(3)用正确的方法演唱
老师范唱错误与正确两种唱法,学生辨别。老师引导:歌唱时微笑着歌唱,声音要竖起来。学生用整确的方法演唱。(4)作者介绍,拓宽视野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谁能向大家介绍这位音乐大师?(出示莫扎特画像)教师补充:莫扎特写这首歌曲的时候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是我们却丝毫没有感受到那种濒临绝境的伤感和绝望,就像刚才同学们谈到的,反而处处洋溢着一种轻松欢快、热切期盼的情绪,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莫扎特坚定的意志、刚毅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就让我们怀着对艺术家的崇敬和钦佩之情,来学唱这首歌曲吧。
(5)全体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加深体验,合作展示 1.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表现歌曲。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2.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加深对6/8拍的掌握。(2)请配合默契、效果好的小组进行展示。(五)课堂小结
我们盼望春暖花开的季节,大自然赋予我们取之不尽的青春活力。我们更应该珍爱生活中的明媚春光,它用诗情画意交织成永远唱不完的春之歌。希望同学们珍惜这宝贵的青春年华,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定能唱响自己人生的“春之歌”!
五、板书设计 渴望春天 6/8拍 弱起小节 临时变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