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如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文献综述
它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源里和新技术等。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了解某方面概貌、问题所在和前瞻性展望。——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国内研究的综述;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是简述或综述别人在本研究领域或相关课题研究中做了什么,做的如何,有些问题解决了,那些尚未解决,以便为自己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一个背景和起点。也有利于自己课题找到突破口和创新处。这部分的主要的内容是对自己所看论文的一个总结。
什么是国内外研究现状(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在收集大量某方面的情报资料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写成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某方面概貌、问题所在和前瞻性展望,写作方式基本相同。
区别:文献综述是独立的专题学术论文;研究现状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位于论文开头。
为什么要写国内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是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们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更深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文献的阅读和对既有研究的了解是任何一项研究活动的起点。反映出作者对研究项目的看法,为描述问题和确定目标提供支持,并未随后的概念思考和方法选择定下基调;阅读文献时需要做批判性思考,以便对既有研究成果的价值做出判断,通过这一过程将所读文献中的思想转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课题有关的专注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现状是,对这些主要观点惊醒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发表观点的年份;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既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那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不要写的太少;避免在研究现状中出现过长的引文;一般没有必要列出论文中的图表,只有当不使用这些图表就无法解释时才可以考虑引用;不应将没有真正理解的研究列入其中;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
案列
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价值
1、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评述
古今中外的学者和专家对课题中涉及的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和研究早已有之。在国外,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其“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就提出,课堂中教学任务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的内容要对儿童的智力构成足够的挑战,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他特别强调学生对教材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规律,有所发现,明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争取把知识系统化。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知识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在中国教育史上,明代学者吕坤指出:“与初学讲书,教弟子先将该讲之处理会一遍,方与讲解。”宋代教育家朱熹则提出:“学者观书,先须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读,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义,发明经指,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透处”。“五四”运动以后,不少教育家将预习列为讲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著名学者朱自清以为,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有五件事要做,第一件就是令学生报告预习的结果。语文教育家黎锦熙设计的“自动主义形成教段”的第一段“理解”就包含了“预习、整理”两步。1982年我国常州师范学校的邱学华老师提出了“尝试教学法”理论,其基本的特点可归纳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即教师先“忍住”不讲,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试一试,初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讲解。
纵观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虽然许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阐述了预习和教学(课堂教学)之间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就我们的视野所及,对预习的要求、方法特别是预习的评价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针对“课前预习”,许多教师从操作层面上探寻了预习的意义、方法和策略等;对“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则往往从“教”的视角出发,很少重视学生的预习情况,即便在教学设计时备“学生分析”,其关注点则是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很少涉及学生预习情况的分析、学生学习的需求,对学生预习的评价导致教学设计“只见教材不见学生”。故可以这样说,基于“强化预习,拓展课堂研究”这一范畴的研究尚不多见。
2、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价值:“强化预习,拓展课堂”,其研究范畴涉及到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它既要求探索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途径、策略等,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把学生预习的结果直接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从而展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设计。这种把学生的预习与课堂教学设计有机融为一体的系统研究,在教育理论界的研究还较为苍白,本课题研究,意图在实践的基础上拓展和丰富教学理论研究,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源自实践的实证性资料。
实践价值: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如何使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怎样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等,这些都是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我们期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力图构建一套由理论到实践的、操作性较强的预习方法实施指南以及以预习为基点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提高自学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以求得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以预习学习的手段,让学生真正感受预习的乐趣,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性计划课堂教学,提高课题教学效率。
⑴、通过研究,使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通过预习习惯的养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⑵、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有效学习效率。
⑶、通过研究,探索预习情况的评价体系,保证学生的预习有举,也有压力,促进良性的循环,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⑷、通过研究,体验学习的快乐,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⑸、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2、研究内容:
⑴、认真分析各个年龄特点、学习规律,设计出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易于操作的预习任务,通过一定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使预习有一定效果,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真正事半功倍。
⑵、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3、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预习的研究是一个老话题,可以说涉及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我们课题组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进行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从预习要求的方法,评价的相互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寻找突破,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预习的方式方法。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依托教学这个主阵地,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通过课前预习的实践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在预习的前提下,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2、研究方法: ⑴文献阅读法:
①《今日教师》2010年第13期 钱亚娟《对课前预习的点滴见解》 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国内教育家对预习的见解和看法: ⑵调查法:
在开题之前,要针对课题研究的目标,进行充分的观察、谈话、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目的性。
⑶行动研究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边教学、边实践、边总结、边积累,边反思并及时改进方法,创造出有效、高效、可行、实用的预习方法。
⑷个案研究法:
针对个别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制定不同的相应对策,然后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效果,及时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完善对策。直至探索出有效、可行的预习策略。
⑸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成员及实验教师将课题实验过程中所取得的心得、对策、成果做法以及臫的见解,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不断更新,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
3、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2011年4-7月)
1、理论学习:
2、①《今日教师》2010年第13期 钱亚娟《对课前预习的点滴见解》 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国内教育家对预习的见解和看法;
3、公布课题资料:课题组成员和实验教师开开题会议,公布课题开题方案以及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
4、做好调查研究。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12月)
1、课题组负责人要加强指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如何进行有效、高效预习方法,撰写《课前预习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待续„„„„„„„„
第二篇: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基于国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国内博物馆在几年近也开始陆续免费开放。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并且免费开放的标准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到同步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硬件和软件并没有达到一个递增递减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外的免费开放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习,来针对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动作出一套完整的指南手册。
以下是对浙江博物馆以及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的调查。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湖北省博物馆原设计的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管理者对博物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5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券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博物馆广播定时播放参观须知,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馆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围栏,每天9?誜00开馆发票,上午发放3500张,下午发放1500张,全天基本控制在5000张,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排在领票队伍末尾,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博物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曾侯乙墓、梁庄王墓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利用技术防范设施对金银玉器展厅和一级文物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还派出保安在展柜周围人盯死守,并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5)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宣传免费开放制度,积极与观众沟通。积极主动地与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新闻媒体联系,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省博物馆是长期免费开放,劝导公众不要一哄而上,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通过此次调研问卷我们发现,被访问的观众82%知道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相关资讯。
针对免费开放之初人流如潮的局面,省博物馆变被动为主动,推出了“问计于民”的活动,广大观众纷纷献计献策。博物馆吸收了观众提出的不少改善管理的有益建议,取得很好效果。
2.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1)9月28日,由省文物局批准同意,《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并在该博物馆取票处醒目位置张贴,让观众知悉。
2)专门成立应急问题处理值班室,及时解决和处理突发事件。博物馆任何区域发生突发事件,都及时报告值班室,由值班室启动应急预案,力争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展览期间,曾发生过一位香港老年女观众不小心滑倒扭伤,值班室人员马上派车将老人送到医院。老人非常感动,不时称赞大陆博物馆的文明服务。
3)增加管理服务人员。观众急剧增加,导致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出现。如不排队领票甚至翻阅栏杆强行进入博物馆,在展厅内大声喧哗、不听劝阻使用闪光灯拍照,乱扔垃圾,损坏博物馆设施等现象。为此,博物馆大幅增加一线服务人员,保安人员由60名增到120名,保洁员由30名增到60名,保障参观安全和环境卫生条件。
4)加强内部管理。对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如前台咨询人员、保安人员、保洁员等集中组织了强化培训,推行标准的文明用语、规范用语,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文明礼貌意识。坚决杜绝对观众说“不”。免费开放一个多月来,虽然有观众对参观环境等问题提出了投诉,但基本未发生因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问题引发投诉的事件。
3.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
1)提供免费的观众随身物品寄存、参观导览、宣传册页、免费饮水、卫生设施、休息查阅等服务,用良好的服务带动管理。以宣传册页为例,新馆开放之初,博物馆印制了300万份册页,免费开放后,册页被大量拿走,有人提出限制发放,博物馆领导认为,不能因个别人的不文明举动而让热爱博物馆的人受到伤害,更不能让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下降。这样,原计划用于发放一年的册页一个月就告罄了,博物馆及时安排加印补充。
2)改造完善相关服务设施。根据观众的需求,增修了3个残障人专用卫生间,并对馆区内的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标识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处理。改造卫生间设施。为适应免费开放的需要,将观众休息区的座椅增加到180把357座,广场上和展馆内的垃圾箱增加到100多个,存包柜也增加到100多个。
3)更换调整馆区内不清晰、不明确的指示、引导标志牌,同时增加英文标注。观众的增加,使原设计的一些指示标牌出现了数量不足、位置不够醒目等情况,博物馆对此也进行了调整,努力做到美观大方、清晰易懂,同时全部进行英文标注,以满足外宾的需求。
4)通过文明服务带动观众文明参观。针对部分观众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是强行制止,而是通过博物馆人的文明服务,培养一种文明的参观秩序、参观环境,用良好的、文明的氛围引导观众,共同打造博物馆的文化殿堂。
面对乱扔垃圾的不文明举动,保洁人员礼貌提醒,对乱扔者的出言不逊,保洁人员不是与之争辩,而是用自己不停歇的双手,让参观环境更加整洁。
5)增加展览内容的信息量,注重青少年观众兴趣需求。好的展览是观众到博物馆的理由。丰富的信息是一个好展览的条件。编钟馆的信息量比以前扩大了10倍。在“郧县人”陈列中,博物馆没有停留在仅仅是将郧县人介绍清楚就算完成任务,而是在展览的序幕中,建立了一个人类发展的坐标体系,用寥寥数语,将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标注在坐标之中,直观地展示郧县人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位置;文字馆在展示中国书写文字发展历程时,对比陈列和诠释同时期古印度、古埃及以及两河流域等古代文明书写载体和文字等资料加以介绍,以引起广大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极大兴趣。
4.加强安全措施,建立联动机制
1)对于旅游等团队预约参观增开新的进出口通道。免费开放初期,没有团队的专门进出口,团队与普通观众出现了互相干扰的混乱局面。为此,博物馆根据实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开了独立的团体进出口,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2)加强安保,做到安防无死角。安全是博物馆的关键,为保证观众安全、文物安全,博物馆从人力到设备都相应地进行了加强。对于一些不适应实际的安防设施、技防设施进行了调整,保证安防无死角,确保博物馆的安全。
3)建立保卫、保安与驻馆武警部队的协作联动机制。为保证免费开放的正常运行,博物馆制订了安防、消防、中心控制室、保安、驻馆武警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制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建立了保卫、保安与驻馆武警部队的协作联动机制。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文物和人员的安全,保障了博物馆的正常运转。目前,湖北省博物馆观众已不像免费开放初期过于爆满,参观人数趋于平稳,逐渐接近常态。每天观众人数除周末、节假日外,一般稳定在4000人左右。
此次对观众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观众对博物馆参观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3%,总体满意度达到61%。有79%的调查者认为免费会吸引他们更多地走进博物馆。有29%的调查者在免费开放后已经多次参观博物馆。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对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主要研究要着重于对于已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它开放之前和开放之后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开放前后公众对于博物馆的反响。例如:免费开放前后人流量的变化;公众对于各种博物馆内硬件设施使用的反映。对于可以量化的数据尽量量化。对于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它本身在免费开放后自身制度的变化是否适应免费开放后对其带来的各种影响。难点则在于,博物馆是个公共场所,客流量较大,因此很多量化的数据需要抽样进行获取,精确程度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差。其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位于各大城市,由于地域限制,调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光从单一的消息上很难全面了解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带来的具体影响。而后,在调研过程中人力资源不足,导致调查不够充分。
一、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因此,基于我国博物馆这样的发展历程,现在我们看到的博物馆事业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博物馆的投资主体以政府和国有资产为主,管理体制上,以政府的文化文物部门以及包括教育、科技、民政、军事在内的各部门管理为主,经费来源的渠道以国有资金为主。建立了以中央、省、市、县积极部门这样的行政级别为主的分级体系以及经费投入体系。二是政府主导建设,任命其馆长并负责主要经费来源的博物馆办馆模式,注定了博物馆往往对政府依赖性很强。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刚性的博物馆投入机制,导致许多博物馆更加关心领导和上级的意图,围绕上级部门的工作重点开展工作,而普遍对观众的研究和照顾不够,服务质量低下。三是近年来由于市场化的引入,一些博物馆在市场化大潮中获益,并得到极大地发展。但大量缺乏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的博物馆却被受冷落,博物馆发展不平衡性不断加剧,并逐渐走向两个极端。
主要创新之处、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基本调研思路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创新。要避免技术创新的盲目性,就需要市场的导向作用。市场调研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创新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其作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利用市场调研识别技术创新需求的同时要规避它的不利影响。基本思路我们参照了一下表格进行
4.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发现的问题:
1、地理位置(处于景点交集区域,本身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2、缺少镇馆之宝,没有足够理由吸引参观者
3、宣传力度不够,无法对大众造成较大的影响,网站建设不够完善
4、展品更新少,而且对宣传没有普及(展品吸引参观者人群的跨度)综合已开放的博物馆问题进行举例
1、文物保护的资金解决问题
2、工作人员由于免费开放,客流量增大需要
3、免费开放后之前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4、免费开放带来的巨大客流量以至于必须对博物馆的客流量进行控制,团体来宾需预约
5、对一些紧急问题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6、对一线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标准文明用语及医务常识
7、为适应免费开放的需要,对观众的休息座位等应有所增加 博物馆资金来源解决办法
1、与企业拍卖行进行有效合作,成立专门的拍卖馆及聘请专门的拍卖员,同时提前进行宣传,起到对博物馆的宣传作用,与此同时向企业收取一定佣金,作为企业及拍卖行的形象宣传费用,拍卖所得费用可以有一部分作为公益款项,捐助慈善事业,以达到宣传作用
2、开设与博物馆风格一致的书吧、茶室等合理的休闲场所
3、博物馆需自己寻求资金赞助
4、博物馆对自身所拥有藏品宣传
完成选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条件
将工作任务分项、明确化,根据已有的时间限制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内每天的工作任务,确保定时、定量完成调研任务。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咨询及博物馆手册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并用相机拍照记录。预期的研究成果
预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部分乃至全国的已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作出一个较为专业的标准以及整齐划一的分级执行条例。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目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要做到调查方向的全面以及对数据样化的精确性。之后对调查产生的成果进行分析并想到它对博物馆所产生的影响。
胡俊 马辰立
《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指南》研究方案
第三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是承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前提下,以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而且在不断研究和分析后,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从总体上来看,对农村经济和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虽然各有侧重,但主要着眼点还是比较集中。傅晨(2001)指出,“由于资源禀赋不一样,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差异很大。在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走一条能够增加农产品的产出,同时又能够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地区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顾焕章(1998)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他认为,“从改革的实践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改变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还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化特征,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听之任之,无所作为。相反,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作为宏管理主体,对农业产业化应加强政策指导,并制定可行的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国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的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创立了人口流动模型,这个模型解释了在城市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还不断流入城市的这种矛盾现象。托达罗的建议是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农村工业。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1.2模型分析
刘易斯模型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即城市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如图中WS所示。
最初的资本为K1,雇佣的劳动为OL1时,资本家的利润所得为D1WF。因为假设利润全部用作新资本投资,资本量由K1增加到K2,继而增加到K3,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曲线即劳动需求曲线也相应地由D1(K1)外移到D2(K2)和D3(K3),这三条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WS分别相交于L1、L2、L3,OL3>OL2>OL1,说明劳动就业随着工业部门扩张而增加了,增加的数量及劳动力转移量分别为L1L2和L2L3。因为劳动供给曲线WS是水平的,L1L2和L2L3是可能存在的最大的劳动转移量。直到农村的剩余劳动转移完之后,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就会提高,从而农村劳动者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这时工业部门再想得到更多的劳动力,就必须得提高工资水平,这样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往右上倾斜,如图中虚线SS′所示。这时就到了劳动力转移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劳动和资本一样都属于稀缺要素。
1.2、刘易斯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实际?
刘易斯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存在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即二元经济结构,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我国的工业化模式是一种政府高度介入的模式,农业起初为了贡献工业而成为一个被剥夺的产业,随后又成为被拯救的产业,始终处于经济的“瓶颈”部门。因此形成了工业发展超前、农业发展滞后的二元经济,并且伴随着产生了具有刚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模型还假定农村的边际生产率很低,接近于零,且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提供无限的劳动供给,这一点与我国的现实情况也基本相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劳动力非常丰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就业不足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农民只是在两个农忙季节才真正参与农业劳动生产,加一块儿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农闲季节就成了“失业者”,因此我国农村实际上存在大量的隐蔽失业者,即剩余劳动力。
并且在农村一家的农活根本不需要一家所有的劳动力参与就能完成得很好,这说明劳动边际生产率很低,接近于零。刘易斯曾表示,他说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不是指一个人时的边际生产率,而是指一个人的边际生产率。当农业部门撤出一部分劳动力后,剩下的劳动力会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来保持总产出不变。这和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再者,我国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低,城乡收入差距可高达几十倍,因此在这样的城市工资水平上,如果没有人为干涉,会有无数劳动力愿意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即农村对城市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
刘易斯还有一个假设和我国现实情况是极为相似的,即资本的稀缺性。我国属于具有劳动力禀赋的国家,但是我国的资本却是非常稀缺的。然而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早期阶段,我国把大量的资本投在了城市的工业部门上,对于农业的资本投资是很少的,甚至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这和刘易斯的传统农业部门没有资本投入的假设是基本一致的。
由此可见,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是比较适用于当前的中国国情的,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当然,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缺陷,刘易斯模型虽然受到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的赞扬,但是同时也受到了种种的批评。而且各国的实践也早已告诉我们,不同国家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要利用某个特定的理论和模型对所有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出具有普适性的解释并找出具有普适性的对策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在利用刘易斯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时,应该有所考虑,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
1.3、刘易斯模型的政策指导意义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城市工业部门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渐与工业工资水平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部门逐渐进步,从而传统农业部门得到了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至此达到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劳动和资本一样成为稀缺要素。这说明一个国家要想从劳动力丰富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到具有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经济,政府必须鼓励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至少不能阻碍这种转移。
刘易斯模式把工业化和城市化密切结合在一起。该模式所说的农业部门等同于农村部门,工业部门等同于城市部门,即把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与人口的地域迁移看做是同步进行的。这样有助于避免城市化滞后和过度城市化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相比较其他产业而言过于重视工业化发展,所以现在我国工业化的目标已经达到,但是城市化却严重滞后。刘易斯模式对于我国这种现状的改变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刘易斯模式另外一个积极的政策含义是重视资本的作用。刘易斯认为资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把资本积累看成是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并且刘易斯注意到了技术知识增进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在他的分析中,“生产资本的增长与技术知识的增长被看成是单一现象”。因此,可以通过扩大投资,增加资本积累,从而拉动就业的增长,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解决具有深刻的参考意义。
第四篇: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站推荐)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实现阔叶材横切面图像中轴向薄壁组织的提取为目的,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最终探究出轴向薄壁组织的提取算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深入的了解木材显微构造、木材细胞图像以及轴向薄壁组织的特点,为轴向薄壁的提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分析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常见的几种算法,但是传统的算法不适合轴向薄壁的提取。考虑到木材微观图像中细胞的特点以及数学形态学在木材解剖学上应用比较广泛等因素,本文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的轴向薄壁组织和导管提取的算法。为了更好的提取轴向薄壁组织和导管的形态,本文对图像预处理操作、结构元素的选取都做了一定的研究。
(3)经过形态学处理图像后,轴向薄壁组织和导管形态就会成功地提取出来。本文研究了两者的特点,提出基于封闭区域面积直方图的算法来分离出轴向薄壁组织的形态。对标记封闭区域、计算封闭区域的面积以及确定面积区域都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4)经过上述两种算法的结合,就成功地从阔叶材图像中分离出轴向薄壁组织。本文对算法的每一步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数据来分析和验证。
第五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群文阅读是最近两年在国内悄然兴起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最早,是2007年,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听了这样一堂阅读课,老师们有很大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这样的课如果放到我们的公开课评审系统中,估计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有的老师认为,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而且很多老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于是,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掀起了高潮。
首先,在台湾地区,众多学者走在了研究的先列。台湾国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吴敏老师认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透过阅读教科书来学习,然而,为了拓展知识、学习者必须超越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要能发挥最大功效,学生必须整合众多文本里的细小信息,建构出较直观的图像。进行学科领域的课外阅读时,学生连结他们从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跟补充读物里的“新”信息。在连结的过程中,他们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并运用此意义来支持、辅助其他的学习历程;学生建构的意义成为进行新学习的一项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先前学科知识里的错误概念,或发展有关社会议题的批判思考,发展阅读策略本身。因此,进行文本之间的连结是从阅读中学习的关键能力。” 赵镜中先生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道出阅读教学的转变: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对其中的“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赵镜中指出随着图书出版及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止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形式的革新,更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2.关于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策略的研究
内地教育先进地区也开始了对群文阅读的研究,并总结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比如,很多学者研究得出了很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议题:同一主题、同一写作手法、同一作者等等。
重庆市武隆县实验中学校的冉启均老师在《运用群文阅读理念指导初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一文中提出:结合群文阅读这一先进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首先是指导学生选择好阅读内容。其次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为了更好的落实课外阅读,还应加强检查督促。群文阅读下开展的课外阅读,一般都是老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的,但学生阅读效果如何,老师还应加强检查和督促。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中学的肖峰老师在《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一文中指出:
(1)通过阅读式预习,实现有用信息的准确提炼,促进阅读主体意识的增强;(2)对课外阅读收获积极交流,存精神与语言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3)抓准课文各项拓展点,在资源整合中促进有效阅读的实现。
河南省荥阳市第三小学的张振敏和马飞燕老师也在《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的策略》一文中提出了策略如下:
1、构建教学模式,实施阅读计划;
2、推荐合适书籍,培养阅读兴趣;
3、把握学段特点,找准阅读方法;
4、搭建展示舞台,提升阅读能力。
由此可见,前人的研究中理论阐述分析多,实证干预研究少。不过前人的研究还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我们在中学阶段开展本项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实验的方式来实施研究,相信通过长期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力这一创新的尝试会激发阅读教育研究的灵感,引起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探索出阅读教育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