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翻译评述撰写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究
陈琳 章艳 同济大学
摘 要:本文探讨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写作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概念、常规性方式、方法和规则,并展示了具体的写作案例。该模式建立在培养翻译能力的教学理念以及翻译能力的内涵和核心要素基础上,并借鉴、吸收了国内外高层次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案。该模式属于应用性翻译研究。主体框架由翻译和对该翻译的反思组成。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能力;写作模式;翻译述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2011)06-0046-04
导言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培养单位已达158 所院校。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建立学位论文的具体写作模式、明确评审标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提出了论文的三种基本方式,但师生对具体写作方案和评审标准并不清楚。MTI 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决定了其学位论文选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涵盖翻译文本、项目、实验、技术、管理、岗位、流程或心理等主题,与这些选题对应的写作方案也有待加以区别。有相当一部分论文还沿袭学术型学位论文的形式,质量往往差强人意。这是因为上述这些选题是典型的应用性研究,与学术性论文的基础性研究范式存在性质上的差异。而且MTI 的课程设置不是研究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学术理论背景和训练;同时,字数要求的降低似乎也给了学生一种错觉,认为MTI 的研究论文的深度可以低于MA 的研究论文。
当然,学界已经对此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和摸索。早在申报学位设置时期,仲伟合(2006)认为MTI 毕业论文是“考核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其内容是否有新见解,或看其应用价值(翻译项目、口译实验报告)”。这明确了专业学位论文目的是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能力,而非基础性理论研究。近一年来,随着首届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和第二届学生进入写作阶段,学者们开展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穆雷(2011a)从翻译行业的运作特点出发,分析了MTI 学位论文现状,提议将《培养方案》中的三种基本方式(旧三方式)调整为四种方式(新四方式)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吴刚(2010)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的培养情况,构建了以“项目”为核心的写作模式。笔者曾阅读该院的论文,确实有鲜明的专业学位特色,可资借鉴。穆雷将其归纳到新四方式中的第二种方式里。我们进一步认为,这种“项目”模式也是对“旧三”中的第一种方式的具体写作模式之一的诠释。
以上这些研究为厘清MTI 论文写作规范起到了指导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其它选题相适应的写作模式。即“可以根据每一类方式拟定相应的写作模板,更加具体而且便于操作”(穆雷,2011a)。本文针对选题以翻译文本为主题的论文,即研究集中在翻译文本本身以及双语转换,拟提出“翻译述评”的写作模式。它是一种“文本”模式,与前面提到的“项目”模式并列归类到“旧三”中的第一类方式下或“新四”中的“翻译实践报告”方式中。1.“翻译述评”论文模式的概念及分类
翻译述评,顾名思义,该模式的基本框架为“翻译+ 述评”。前者是报告原 文与译文文本;后者则是对翻译问题、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的反思,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的方法论和一定的翻译理论对译文进行翻译质量评估,对翻译难点进行分类阐述和分析,总结和归纳翻译经验等。
根据翻译取材的特点,“翻译述评”论文模式的基本形态分为“文本翻译述评”和“术语翻译述评”。术语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问题的表现有其独特性。因此其写作体例应有别于文本翻译。该模式要求文本翻译的字数不少于10000字、述评的字数不少于5000 字(依据《培养方案》)。“术语翻译述评”应该包括至少15-20 个术语的翻译,而且往往是一种类别或一个领域的术语。同时,需要对文本、翻译动机、涉及的专业领域知识以及翻译策略等在导言中进行描述。在述评中,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翻译学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对翻译问题展开论述和评注。
“翻译述评”是应用性研究。它以翻译文本为中心,聚焦于“ 译”本身,是对语言文字转换结果和过程的反思。其翻译取材既可以源自学生的自选翻译,也可以来源于真实实习项目。但论文重心放在讨论翻译本身即语言/ 文本本身,而不是翻译实践的外部因素,例如,实习过程、翻译岗位、翻译实验等,虽然这些也是翻译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它们往往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具体的翻译行为中,存在主次、轻重之分。
该模式建立在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培养理念以及翻译能力的内涵基础上,同时也借鉴了国内外成熟的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案。2.“翻译述评”写作模式的理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翻译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因此,“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穆雷,2006)。这种教学理念应该贯彻到包括毕业论文在内的各个教学环节。“翻译述评”正是本着通过展现学生的翻译成果以及对翻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强化学生的翻译能力。在毕业论文中,翻译能力是最重要的考核对象。这种能力是在一定的方法论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成功进行语言转换并对这种转换进行分析、概括的翻译认知能力。学位论文是翻译能力培训的过程、是学生汇报其翻译能力的方式,也是考核其翻译能力的形式。
因而,“翻译述评”论文模式是以培养和展示翻译能力为中心的,并建立在翻译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础上。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展开了有意义的探索。在国外的研究中,引用率比较高的学者包括G.Toury(1980),R.Roberts(1983),D.Kiraly(1990),R.Bell(1991),A.Pym(1992),D.Cao(1996),S.Campell(1997),A.Chesterman(1997),A.Beeby(2000),A.Neubert(2000),C.Schäffner(2000),B.Hatim(2001),PACTE(2003),S.Colina(2009)等。
在国内研究中,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文军(2010)综合国内外关于翻译能力构成的论述,提出了构成要素的框架:翻译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前者包括语言/ 文本能力、策略能力、自我评估能力、IT 能力,工具书使用等;后者包括翻译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职业素养。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要素的构成达成共识的是:1)首要要素是语言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2)要素也包括各种知识:语言知识、翻译专业知识(PACTE)或者翻译学科知识、文化知识、专业领域知识、翻译工具知识;3)要素还包括运用语言能力和知识处理各种翻译问 题的能力。
我们认为,文军对翻译能力的划分相对来说操性比较强,即翻译能力由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构成。其中值得特别注意的两点是:首先,其“实践能力”中包括了“自我评估能力”。那么,这一点正是可以通过学位论文对自己的译作进行自省式反思而实现,且这一分析应是在一定的方法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不是盲目性和任意性的。其次,他所定义的理论能力包括的三个内容实际上是翻译理论的应用能力:运用翻译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职业素养,认识、分析和处理翻译问题的认知能力。它注重的是理论的运用而非理论创新。即运用理论来分析、解决翻译问题,科学地反思翻译问题和翻译过程的认知能力。因此,是一种应用性理论能力。这两点都说明了“述评”可以成为翻译能力的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和应用性理论能力是翻译能力的内涵和两大要素,这两大要素构成了“翻译述评”写作模式的两大核心内容:译文和翻译评注。实践能力的最终表现形式为译文,是译者发挥其语言能力、策略能力、IT 能力、工具书使用的能力的结果。因此,译文应该在学位论文架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为了便于与原文比较对照,译文和原文一起放在论文的正文开始的章节位置。
应用性理论能力则通过对该翻译进行反思式的评注来表现。这一述评引导译者科学、清晰地认识和分析其翻译行为,对翻译过程、翻译问题进行反思,对译文质量自我评估,分析和解决翻译问题。这种理性的反思和分析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因此,述评是论文的第二个核心内容。
同时,该论文模式也借鉴、吸收了国外和香港成熟的翻译人才培养单位的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模式。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笔译与口译学院的论文模式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自上世纪70 年代开始,渥太华大学笔译与口译学院就培养专门的口笔译实践人员和翻译理论研究人员,授予翻译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也是北美第一个授予翻译博士学位的单位。这所学院培养研究型学位人才与应用型专业学位人才并重。硕士毕业论文有两种写作方式供学生选择:基础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研究论文,后者包括“评注翻译”(commented translation)和“评注术语/ 评注词汇表”两种形式。基础研究论文大致与我们的翻译学或翻译方向的学位论文相当;应用性研究论文的常规性方法和规范是: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独立完成一篇译文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该翻译进行反思。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术语翻译均可成为论文主题。其特点是强调报告翻译实践的文本结果和对翻译问题的分析、总结与归纳。学生的选择取决于其所修的课程和其职业发展规划。如果所修课程偏重研究性,且毕业后是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往往选择做基础研究论文;如果学生毕业意向是去做译员,则做应用性研究论文。选择后者的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人数。应用性研究论文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我们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基本吻合。
谭载喜(2010)曾以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专业学位论文为例,简要介绍了其写作和批改规范。“要求学生完成一篇长篇翻译,并写一篇反思翻译的文字加于译文前。毕业论文在导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采用“1/3+1/3+1/3”的批改和双评审模式。即翻译部分的第一个三分之一由导师逐句批改,第二个三分之一由导师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再由学生根据导师意见进行修改,递交第二稿、第三稿;第三个三分之一则由学生自己定稿,学生如果有对原文理解方面的问题,可主动问老师,但导师不主动提修改意见。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第二评审老师有机会在未经导师批改与经过导师批改的两部分译文之间进行对比,就学生的译文质量和论文撰写能力评分。第一评审老师为论文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在翻译及撰写阶段 的总体表现和论文质量进行评分。”其批改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提高翻译能力,同时也能看到学生的真实翻译能力,它也与国际上翻译院校的论文指导方式接轨。
这两所院校的论文选题大多为翻译本体研究,论文的主体内容由翻译和对该翻译的反思和评注构成。突显了翻译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应用性,以及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翻译的独立有机结合,并以务实的方式将翻译能力的培养贯彻其中。这对我们构建翻译专业学位论文模式有直接的借鉴意义。3.“翻译述评”写作模式的案例
以下是根据翻译取材的内容不同,针对性地展示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术语翻译的写作案例,以说明这种模式的常规性方式、方法和规则。模式中的具体细节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而进行的个案示例,仅供参考。I: 文学翻译述评:
0.导言:文学翻译特点、翻译文本来源、翻译动机与目的、翻译策略、研究目的、论文结构等 1.作者及文本
1.1 生平、文学成就、写作风格(翻译难点)等 1.2 原文文本分析:主题、主要内容、文学手法、文学与文化背景、原文目的、读者对象、其他作者在相关主题上的成就比较等 1.3 节译部分的文本分析:文本内容概要、文学特点、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读者对象、译文目的等 2.原文与译文
3.翻译分析:(展示学生所掌握的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论知识)3.1 应用性的理论探讨
3.2 翻译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和结果 3.2.1 问题概述 3.2.1 子问题1 3.2.2 子问题2 3.2.3 子问题3 „„ 结语
II.非文学翻译述评:
0.导言:此文类的翻译特点、翻译文本来源、翻译动机与目的、翻译策略、研究目的、论文结构等 1.作者或机构及文本
1.1 作者或机构介绍、文类特点(翻译难点)等
1.2 原文文本分析:主题、内容梗概、语境与背景、原文目的、读者对象等 1.3 节译部分的文本介绍:文本内容概要、文本特点、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读者对象、译文功能等 2.翻译任务操作流程 3.原文与译文
4.翻译分析:(展示学生所掌握的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论知识)4.1 应用性的理论探讨
4.2 翻译文本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和结果 5.翻译中非文本问题及其解决 结语
III.术语翻译述评
0.导言:术语翻译特点、翻译任务描述(翻译术语的功能、术语选择的介绍、读者对象、接受时间与地点、原术语目的、翻译动机与目的等要素)、概念或术语涉及的专业、翻译策略、研究目的、论文结构等 1.原术语的概念 2.译文与原文对照表 3.翻译分析 结语
以上三个翻译述评的写作模式论文基本框架一致,不同之处体现在:文学文本涉及的文本因素和原文作者因素复杂,而非文学翻译述评涉及的非文本因素复杂和现实。因此,非文本因素单列了“翻译任务操作流程”和“翻译中非文本问题及其解决”等章节。而且,由于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在考虑的要素上的差异,因此所要阐述的要点也有差异。术语翻译的写作模式还没有付诸实践,囿于认识的局限,具体的框架还有待进一步充实。
需要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述评内容和方法上每篇论文会存在个体差异。每篇论文在方法论、翻译内容和翻译问题、研究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结构也因此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可能远比上述的基本框架复杂。例如,根据需要,导言部分的翻译项目简介可以采用德国功能主义建议的“翻译任务简介”(translation brief)的形式,它包含译文功能、文本生成者和接受者、文本接受的时间和地点、文本介质、原文目的以及翻译目的等五个要素。“文本分析”既可以借鉴功能主义学派的方法和具体的步骤,也可以采用功能语法的方法、形式语法的方法等。“翻译分析”部分,可以分解为翻译问题、翻译理论、翻译评注等。甚至“翻译评注”也可以进一步细化成几章,例如:文体翻译、修辞翻译、文化词翻译等。因此,上述的三个模式只是基本的、常规性的框架。在每一篇论文的实际写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翻译材料的具体特点以及翻译问题的个案性,对具体的写作模式进行针对性地细化。
4.结语
本文论述了“翻译述评”写作模式的理据、基本框架、方法和规则。“翻译述评”是应用性研究。它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译这个文本?译得怎样?怎么译的?为什么这样译?它是汇报翻译实践成果以及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论解释、反思翻译过程,是一种培养实际翻译能力和应用性理论能力的过程。本文希望能激发更多的摸索和讨论,以进一步明确其写作目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的写作规范,藉此深刻把握专业学位的内涵,也利于师生参照借鉴。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12)、同济大学“985”三期“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内涵建设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穆雷.翻译能力与翻译测试——英汉-汉英翻译测试研究系列[J].上海翻译,2006(2):43-47.[2] 穆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模式探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a(1):77-82.[3] 穆雷、王巍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11b(2):29-33.[4] 谭载喜.香港的翻译学位教育:理念与实践[J].东方翻译,2010(6):9-16.[5] 文军、李红霞.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界,2010(2):2-7.[6] 文军.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49-52.[7] 吴刚.MTI毕业论文写作方案的制定及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J].东方翻译,2010(2):14-16.[8] 仲伟合.翻译专业硕士(MIT)的设置——翻译学学科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翻译,2006(1):32-35.[作者简介]陈琳,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章艳,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 [作者电子信箱]chenlinxt7@126.com__
本文选自《中 国 翻 译》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2011年第6期 第46-49页
第二篇:《换言之:翻译教程》评述
摘 要:《换言之——翻译教程》将现代语言学理论系统地应用到实际翻译问题和策略中,从翻译的视角探究各种语言层次的对等问题,试图为实际翻译过程中语言层次的各种障碍提供指导性策略。该书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翻译教程》内容的基础上,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对该部著作进行评析,探讨其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关键词:蒙娜·贝克;《换言之:翻译教程》;语言学理论;对等
蒙娜·贝克(mona baker)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翻译教授,具有多年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经验,是英国口笔译学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主席、英国文学翻译中心顾问,在翻译方面的著述颇多。《换言之——翻译教程》(in translation)(以下简称《翻译教程》)是蒙娜·贝克的成名之作,也是她的第一本著作。该书是她在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任教期间完成并出版的,当时的编写目的是为译员培训提供有步骤、系统的教学模式,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自1992年问世以来,该书已重印6次,并在中国再版一次。本文主要对该书进行评价,探讨其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一、《翻译教程》内容简介
全书共七章内容,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讨论了“词层的对等”,这一章对“词”进行了超越具体语种的定义,使之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书中列举了11种不对等的现象,如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的不对等、译出语概念在译入语中没有词化、译出语和译入语对意义的区分不一致等,也提出了8种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如用一般词翻译具体的词、用中性或词义色彩接近但稍有区别的词进行翻译、用外来语进行翻译等。第三章“词层以上的对等”涉及的也是词汇,但范围扩大到了词的搭配、组合和短语,讨论词组合成短语之后给翻译造成了什么样的问题。第四章为“语法对等”,是前面两章(词、词组对等)与后面几章之间的过渡。第五章“篇章对等:主题结构与信息结构”讨论的是,在篇章这一层面构成信息流时,语序所起的作用。第六章“篇章对等:词语连贯”是前一章的继续,研究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语法、词汇关系,进而达到篇章的连贯顺畅。第七章“语用对等”研究在涉及作者、读者和文化背景等变量的交际情景中如何使用语篇。
二、《翻译教程》特色
(一)结构特色
1.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符合初学者循序渐进的翻译学习过程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各有千秋,而蒙娜·贝克采用后者是有其道理的。书中也谈到斯奈尔·霍恩比(snell-hornby)、哈蒂姆(hatim)和梅森(mason)都偏爱于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因为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是以语篇和语境为翻译问题和策略研究的起点,从理论上来说更加有效。但作为一般普通翻译教程,该书可能面对一些没有接受过专业语言学习的读者,而对他们来说,自上而下的分析模式相对来说较难把握,因为一次需要接受过多知识。此外,韩礼德(halliday)也说过,过于强调“语篇”和“语境”有可能会掩盖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语篇是一个语义而不是语法单位,但意义还是通过词实现的;如果没有关于词的理论,也就无法明释语篇的意义。简言之,如果不能理解语篇中每个词的意义,也就无法理解语篇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因此,从词层开始研究是在为语篇翻译夯实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考虑到该书面对的读者群及目的,自下而上的方法更加合适。
2.章节内容安排采取“引入话题—提出困难—解决策略”模式
采取“引入话题—提出困难—解决策略”的模式安排章节内容,解释清晰,论证有力。从第二章开始,作者对每个层次上翻译的讨论,总是从这个层次最基础的知识内容开始,并且分析较为详细,以确保读者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其潜在的翻译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如第二章现阐述了词的定义,以不同语言之间词的不对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然后列举了11种词的不对等现象,最后针对这些不对等现象,提出了八种翻译策略。
3.大量多语种化的例证服务于翻译问题的分析和翻译策略的阐释
丰富的例证也是该书的特色之一。对每个层次上翻译问题的讨论和翻译策略的阐释,蒙娜·贝克都给出了例句,且在书后附上了相关练习和附录文本材料。而语种并没有局限于英语,除英、法、德、意、西、俄等语言外,还包括阿拉伯语、汉语、日语、印尼语、马来语、越南语等语言,甚至还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蒙娜·贝克强调,必须使用真实的源语翻译材料才能写出一部普遍翻译教程。此外,考虑到并不是每个读者都能掌握好几种语言,蒙娜·贝克对许多非英语例子都进行了回译。这样不仅便于读者理解原文意思,还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形式结构。
4.翻译对策侧重描写性而非规定性
对每个层次上可能出现的翻译问题,书中所阐释的可行策略并不是事先就有的(preconceived),也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ideal solution)。
第三篇:如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如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文献综述
它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源里和新技术等。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了解某方面概貌、问题所在和前瞻性展望。——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国内研究的综述;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是简述或综述别人在本研究领域或相关课题研究中做了什么,做的如何,有些问题解决了,那些尚未解决,以便为自己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一个背景和起点。也有利于自己课题找到突破口和创新处。这部分的主要的内容是对自己所看论文的一个总结。
什么是国内外研究现状(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在收集大量某方面的情报资料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写成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某方面概貌、问题所在和前瞻性展望,写作方式基本相同。
区别:文献综述是独立的专题学术论文;研究现状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位于论文开头。
为什么要写国内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是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们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更深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文献的阅读和对既有研究的了解是任何一项研究活动的起点。反映出作者对研究项目的看法,为描述问题和确定目标提供支持,并未随后的概念思考和方法选择定下基调;阅读文献时需要做批判性思考,以便对既有研究成果的价值做出判断,通过这一过程将所读文献中的思想转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课题有关的专注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现状是,对这些主要观点惊醒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发表观点的年份;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既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那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不要写的太少;避免在研究现状中出现过长的引文;一般没有必要列出论文中的图表,只有当不使用这些图表就无法解释时才可以考虑引用;不应将没有真正理解的研究列入其中;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
案列
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价值
1、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评述
古今中外的学者和专家对课题中涉及的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和研究早已有之。在国外,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其“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就提出,课堂中教学任务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的内容要对儿童的智力构成足够的挑战,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他特别强调学生对教材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规律,有所发现,明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争取把知识系统化。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知识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在中国教育史上,明代学者吕坤指出:“与初学讲书,教弟子先将该讲之处理会一遍,方与讲解。”宋代教育家朱熹则提出:“学者观书,先须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读,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义,发明经指,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透处”。“五四”运动以后,不少教育家将预习列为讲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著名学者朱自清以为,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有五件事要做,第一件就是令学生报告预习的结果。语文教育家黎锦熙设计的“自动主义形成教段”的第一段“理解”就包含了“预习、整理”两步。1982年我国常州师范学校的邱学华老师提出了“尝试教学法”理论,其基本的特点可归纳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即教师先“忍住”不讲,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试一试,初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讲解。
纵观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虽然许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阐述了预习和教学(课堂教学)之间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就我们的视野所及,对预习的要求、方法特别是预习的评价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针对“课前预习”,许多教师从操作层面上探寻了预习的意义、方法和策略等;对“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则往往从“教”的视角出发,很少重视学生的预习情况,即便在教学设计时备“学生分析”,其关注点则是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很少涉及学生预习情况的分析、学生学习的需求,对学生预习的评价导致教学设计“只见教材不见学生”。故可以这样说,基于“强化预习,拓展课堂研究”这一范畴的研究尚不多见。
2、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价值:“强化预习,拓展课堂”,其研究范畴涉及到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它既要求探索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途径、策略等,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把学生预习的结果直接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从而展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设计。这种把学生的预习与课堂教学设计有机融为一体的系统研究,在教育理论界的研究还较为苍白,本课题研究,意图在实践的基础上拓展和丰富教学理论研究,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源自实践的实证性资料。
实践价值: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如何使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怎样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等,这些都是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我们期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力图构建一套由理论到实践的、操作性较强的预习方法实施指南以及以预习为基点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提高自学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以求得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以预习学习的手段,让学生真正感受预习的乐趣,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性计划课堂教学,提高课题教学效率。
⑴、通过研究,使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通过预习习惯的养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⑵、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有效学习效率。
⑶、通过研究,探索预习情况的评价体系,保证学生的预习有举,也有压力,促进良性的循环,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⑷、通过研究,体验学习的快乐,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⑸、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2、研究内容:
⑴、认真分析各个年龄特点、学习规律,设计出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易于操作的预习任务,通过一定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使预习有一定效果,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真正事半功倍。
⑵、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3、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预习的研究是一个老话题,可以说涉及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我们课题组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进行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从预习要求的方法,评价的相互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寻找突破,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预习的方式方法。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依托教学这个主阵地,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通过课前预习的实践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在预习的前提下,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2、研究方法: ⑴文献阅读法:
①《今日教师》2010年第13期 钱亚娟《对课前预习的点滴见解》 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国内教育家对预习的见解和看法: ⑵调查法:
在开题之前,要针对课题研究的目标,进行充分的观察、谈话、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目的性。
⑶行动研究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边教学、边实践、边总结、边积累,边反思并及时改进方法,创造出有效、高效、可行、实用的预习方法。
⑷个案研究法:
针对个别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制定不同的相应对策,然后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效果,及时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完善对策。直至探索出有效、可行的预习策略。
⑸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成员及实验教师将课题实验过程中所取得的心得、对策、成果做法以及臫的见解,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不断更新,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
3、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2011年4-7月)
1、理论学习:
2、①《今日教师》2010年第13期 钱亚娟《对课前预习的点滴见解》 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国内教育家对预习的见解和看法;
3、公布课题资料:课题组成员和实验教师开开题会议,公布课题开题方案以及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
4、做好调查研究。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12月)
1、课题组负责人要加强指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如何进行有效、高效预习方法,撰写《课前预习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待续„„„„„„„„
第四篇:翻译实践报告撰写说明
翻译实践报告撰写说明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Q群成功举行了两次讨论、一次翻译竞赛,加上正在进行的“写作竞赛”,作业形式丰富多样。本月布置这项“翻译实践报告”作业,同学们要注意翻译前的准备和翻译后的总结归纳,该报告将作为翻译课程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撰写时间:自作业发布日至2016年6月10日18:00 作业评分为百分制,任何逾期提交的作业将被额外扣除20分;允许提前交,但请避免反复提交,老师一旦已经批阅打了分数,就不再重新批阅。系统会提示老师是否已批阅。
2.提交方式:在Q群2016年5月9日“翻译实践报告作业”中提交
请用电脑登陆QQ,以附件形式提交,文件名命名为“某某翻译实践报告”,文档内小四号文字,中文用“宋体”,英文用“Calibri”,设置1.5倍行距。3.成绩评定: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 课程总评成绩各部分比例:平时成绩40%+实验成绩20%+期末成绩40%,“实验成绩”是教务网上成绩录入单上的栏目名,实际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于张曼老师的翻译课,20%就是指该学期报告。“平时成绩”包括n次个人作业,小组作业,课后讨论,翻译竞赛等。4.撰写要求:
1)选择一篇文章进行翻译,中译英、英译中均可。可选择进行翻译的篇章包括:
a.研究性文章(可以摘选其中相对独立的一段或几段,中、英文原文均不少于300字)
b.小说(可以摘选小说中相对独立的一段或几段;微小说必须是完整的一篇,中、英文原文均不少于300字)
c.杂文(包括各类报刊文章、历史散论、演讲稿、文艺美文等,所选段落必须相对独立,中、英文原文均不少于300字)2)报告内容应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选题说明—交代所选篇章来源、历史社会背景、作者情况、语言风格;是否有目标语言译本;翻译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包括对原有译本的超越、对原文语言风格的转译程度、对翻译方法的尝试等)
第二部分:翻译总结—包括与已有译本进行对照比较;翻译难点的介绍和分析;对某些语句翻译规律与方法的总结、译文修改过程(如几稿之间的差异等)
第三部分:原文、译文(如果有已有目标语言译本,也要附上)3)写作语言:中文,全文字数不限
第五篇:自我评述
自我评述 本人工作认真,能吃苦耐劳,乐观向上,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认真负责,抗压力强,用于迎接新挑战。在监理方面:我有倆年多的工作经验,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我是一个有责任心并且积极进取的人,积极参加监理理论学习,敬职敬业,在部队期间:因为表现良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且多次获得嘉奖,在工作期间:我积极学习监理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也意识到我的经验不足是我的软肋,所以我利用平时的时间向老同志取经。在经历俩年的工作实践,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综合素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和协调管理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在工作中创造优异的成绩,也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