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21:0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第一篇:《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河北张北二中

岳送军 【教学目标】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过程】



一、导入(出示两件物品)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印》。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特别是“龟裂”和“楔形”。(齐读)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语句,读后完成下列填空题:

从()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4.那么,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举例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三、质疑并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问: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接着写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我觉得这一部分可以删去。对此说法,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须言之成理。

四、课堂反馈

1.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作者却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2.本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做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全班交流。学生发言。

3.教师引导:我也想了几个比喻,可能不如同学们写的好。我说一说,作为抛砖引玉好吗?岩石是历史的证人。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岩石是内蕴丰富的书。(同步播放幻灯)

4.再次讨论,学生发言。

五、结语及课外作业

1.岩石是时间的脚印,她讲述光阴的故事。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最后,让我们齐读高士奇爷爷的诗《时间伯伯》。

2.课外作业: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可以点击:http//www.0-100.com.cn1141312.htm

【学生提问备案】 1.“砾岩”是什么东西?(播放岩石分类表)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2.什么是化石?(播放地质年表)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三叶虫是生活在距今约5.7亿年前的寒武纪的海洋生物。

3.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什么意思?(播放地质年表)

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地质学上的一种时间划分,是依据生物、气候的演化来划分的。

作者sina

第二篇:《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二、学法引导

l.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思路。

3.体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以课文内容为联想点,拓展视野,培养发散思维。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l)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的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有关教科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2.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

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3.观看有关教科片。

第三篇: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10篇)

篇1: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3.掀起广泛阅读科普读物的热潮。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

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平,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当中仍思考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hún):(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k):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山麓(lù):山脚

粗糙(cāo):(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jūn):裂开缝隙

刨刮(bào):刮平

沟壑(hè):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钟鼎文(dǐng):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的文字。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楔形文字(xiē):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讨论: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方面的知识?

讨论明确: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的方式。

(4)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

(5)“海枯石栏”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

(9)岩石形态“平卧”或“倾斜”的原因。

(10)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11)岩石保存很多的历史痕迹。

(12)岩石的颜色和质料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13)岩石记录了丰富的古代生物的状况。

(14)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15)岩石上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16)读懂岩石的记录对于人类的意义--找寻地下的宝藏。

……

2.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分小组讨论文章的结构层次。

讨论明确:

本文按说明内容的自身的内在联系,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第6~21自然段):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6自然段):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第二层(第7~16自然段):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层(第17~20自然段):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第四层(第21自然段):总说岩石的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第22~29自然段)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第30~31自然段)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四)总结、扩展

同学们,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大家讨论讨论,然后踊跃争当中心发言人,谈出大家的共识。

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3.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4.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2.掌握生字难词。

附: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1.第5自然段,由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探寻。

2.第22自然段,由上文说明岩石的“烂”和生成过程记录了时间,引出下文对岩石保存了诸多历史痕迹的说明。

3.第27自然段,由上文说明什么是化石,引出下文用实例说明化石见证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二、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并没有偏离主题,原因有二: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人联想到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也会很有趣;这也是一种作铺垫的写法,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有如此奇异的,那么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会更奇妙,更具内涵吧。

篇2: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岩石记录时间(历史)的相关知识,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重点)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说明文生动的语言。(难点)

3.认识时间的客观体现形式,树立科学探索意识。(重点)

二、导入新课: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但每个生物种都在时间的流逝中进行着生命的更迭,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流逝发出了慨叹-----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斗转星移、光阴荏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还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那么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那么今天我们走进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跟随作者去探寻时间的踪迹!

学习过程:

三、反馈课文预习

1.走近作者、作品。陶世龙 文学、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

2.踪迹( )腐蚀( )浑浊( )山麓( )粗糙( )龟裂( )帷幕( )刨刮( ) 沟壑( )楔形( ) 钟鼎文( ) 海枯石烂( )

四、研读课文

(一)浏览课文,标清序号,说一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理清文章结构。

根据作者思路,本文可以分为几个板块?说了哪几方面的知识?

1.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引出话题,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2.第二部分(第5至第29自然段)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第5至第21自然段)说明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第22至第29自然段)岩石保存了许多历史的痕迹。

3.第三部分(第30、31自然段)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找寻时间的踪影,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二)深入探索,合作交流。

我们经历了银装素裹的冬乃至姹紫嫣红的夏季,这是四季的轮回;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历史时间的流淌,而大自然以自己最为真实的方式记录着点点滴滴。

1.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说说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勾画重要环节,并做好批注。)

*岩石被破坏-- 被搬运、被堆积-- 重新生成岩石

*岩石→小石子→ 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 →新岩石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复述、板书。师生明确: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2.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的、生物的痕迹,那岩石保存了哪些痕迹?(22-29段)

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气候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自然界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

3.读第30-31自然段,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是指以时间的先后为标准,空间顺序是指以地点的变化为标准,逻辑顺序是指以事情的发展脉络,或者事情的因果为标准。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是文章的学习难点。

(三)品味语言,把握艺术说明文特点。

一篇有艺术性的说明文,除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还会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本文语言十分具有艺术特色,请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学生小组讨论,师生交流)

1.文章引用高士其的话有什么作用?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话开头,一方面把时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生活实际,吸引读者。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

明确: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

3.赏析文中艺术性、生动的句子:

示例: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箱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例析】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小结: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时间拟人化,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读者对象来定。

4.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分析说明。

示例:第28段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海洋生物三叶虫化石”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化石能“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四)感悟探索精神,培养探索意识

昨天已成为过去,明天便是未来。同学们!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全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正如科幻影片《流浪地球》中面对开拓人类新的天地,在大自然、宇宙面前我们牢树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去解读大自然走过的脚步留给我们的密码,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青少年一代要勤于学习,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在未来的未来留下自己光辉的足迹!

(五)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课内阅读训练:

课堂反馈--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势’: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1.用简练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2.选段说明时很有层次:由自然到__________,说明自然对岩石的破环时,先说明有生命的空气、水等,然后介绍到________对岩石的破环,最后说到________对岩石的破灭。

3.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作者是怎样写得生动有趣的?请举例说明。

课外拓展阅读训练

蟑螂,何止是“小强”

它是曼妙的“香娘子”,它是“灶神”。摇身一变,它又成了“偷油婆”、“黄贼”、“灶马子”。这些都是我们起的名字。它是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昆虫。这就是蟑螂,现在更多的人喜欢叫它“小强”。

其实,“小强”不是一般地强。它可以算得上是地球上最强悍的生物之一。 蟑螂不是一种,而是一类昆虫,是蜚蠊目几千种昆虫的俗称。我们熟悉的,不过是这几千种蟑螂中的几种,比如美洲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和德国小蠊。

追溯蟑螂的身世,可比人类久远得多了。人们曾经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煤矿中发现一块琥珀,里面包裹着一只蟑螂,经过测定,这块琥珀形成于3亿年前的石炭纪。蟑螂在地球表面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目睹了白垩纪的大灭纪,目睹了冰川的来了又回,目睹了第一个猿人的站立……它还会目睹更多事情,甚至可能目睹人类的灭亡。这是一种“成功”的生物,拥有它自己的“成功秘籍”。蟑螂拥有强大的繁殖能力。雌嫜螂一生只会交尾l~2次,然后将精子储存起来慢慢使用。一只雌蟑螂一生可以繁育数万个后代。它用特殊的分泌物将卵块包裹起来,这些分泌物干燥后变成棕色的硬壳,称为“卵鞘”。卵鞘抗高温,耐干燥,一般的杀虫剂也奈何不了它。于是每当人们使用各种“武器”剿灭蟑螂时,初看上去战果颇丰,可不多时一拨小蟑螂又会迅速滋生起来,这就是卵鞘的作用。某些蟑螂,比如美洲大蠊,还有一手绝技,那就是“孤雌生殖”。在生存条件险恶,无法完成交尾的时候,它们的雌虫也会产下可以孵化的卵,当然,这些没有爸爸的蟑螂,也都是雌性的。

数量庞大的蟑螂大军决不挑食,它们几乎吃我们产生的一切垃圾。蟑螂是所有昆虫中唯一拥有“沙囊”的一类,这个神似鸟类“嗦囊”的结构可以让它们磨碎一切坚硬的食物。它们虽然不挑食,但是也有偏好,蟑螂偏好脂肪类食物,“偷油婆”绝非浪得虚名。

“吃嘛嘛香”的蟑螂,身体自然也是“倍儿棒”。蟑螂身体富含脂肪,这使得它可以一个月不进食而安然无恙。这些小虫并非一直这么小,3亿年前的蟑螂,个头就大得很,足有几十厘米长。亿万年的演化使得蟑螂明白,只有变小,才能变强。小而扁平的身躯,让它们可以从容地栖身于任何角落。蟑螂是六条腿的奔跑专家,据有的科学家测算,它们每秒可以跑过50倍身长的距离,而且平衡能力极强,可以在崎岖不平的表面奔跑如飞。如果蟑螂拥有跟刘翔一样的“身高”,它的110米栏成绩大概是--1.2秒! !难怪很多研究仿生的科学家都把蟑螂作为最佳运动模型,漫步火星的六个轮子的火星车,就借鉴了蟑螂的许多经验。

它们不仅身体强健,感觉也异常灵敏。蟑螂最为灵敏的感官是触觉。它们拥有两条各有一百多节的触角,每节触角上都有若干感觉毛,身后还有一对各19节的尾须,每一节上也有11条特别敏感的感觉毛。只要有些许的气流运动,这些感觉毛就可以感知。

由于蟑螂时常出入各种隐蔽阴暗的角落,它们身上不可避免地携带了诸多致病菌。然而与老鼠不同,蟑螂从未造成过大规模的传染病疫情,因为虽然它们会沾染细菌,但是这些细菌从来不会在其身体内繁殖扩增。

有人说蟑螂肮脏,这就大错特错了。前面说过,蟑螂的感觉,主要靠触角、尾须和遍布全身的细小的感觉毛,保持这些感觉毛的清洁,对蟑螂来说十分重要。它们把一天中除去觅食、交尾的时间,都用来清洁身体。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蟑螂,就一定不会忽略它们仔细地用口一节一节清理长长的触角的场面。

在中医眼中,它是药材;在热带鱼饲养者眼中,它是鱼食。在蟑螂爱好者眼中,它是宠物,它们低调、安静,从不会咬人在工程专家眼中,它们是最好的运动模型。然而在大多数人眼中,只因为它们时常出现在清理垃圾的第一线,这些人就把它们同垃圾画上了等号。

只要肯用心了解,破除成见,“遇见蟑螂”,我们当然“不怕不怕啦”,它们只不过是一种古老而低调的小虫而已。

1.本文介绍了与蟑螂有关的哪些内容?并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3分)

2.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找出两种,并选择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4分)

3.“这是一种‘成功’生物,拥有它自己的‘成功秘籍’。”一句中“成功”的含义是什么?(1分)

4.下面两句话中划横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请任选一句,结合语境简要回答。(4分)

(1)它可以算得上是地球上最强悍的生物之一。

(2)蟑螂是所有昆虫中唯一拥有“沙囊”的一类

篇3: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感知课文内容。

2.寻找关键,理清文章思路。

3.赏析妙点,探索表达之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表达之妙,是本文学习重点。

2.理清文章层次探究章法之妙,是难点。

教学创意

本教学设计着眼于学法实践,在阅读中,通过“发现、赏析、创造”的方法进行语言探究式阅读。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春节档最热门的电影,当属科幻片《流浪的地球》,大家都看了吗?

它讲述的是地球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地球必须去寻找新的家园。今天,让我们循着时间的足迹,去探寻地球的过去,一起学习《时间的脚印》。

板书课题。

二、感知内容与层次--说发现的话

这是一篇很有趣味的说明文。

知识链接: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1.浏览,圈点勾画,本文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呢?说说你的发现。

交流。结论:这些知识都是围绕着“岩石”进行的介绍。

板书:岩石

2.跳读,发现三句话,这三句话具有以下特征:

独立成段;

具有提示内容的作用;

分别介绍了“岩石”的三个方面。

交流,结论: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板书: 记录时间

岩石的形成

保存痕迹

研究意义

小结:从课文内容的角度来看,本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这是从大处着眼的趣味。

三、鉴赏语言与表达--说赏析的话

1.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一个句子。

每1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赏析:这里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这里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朗读。读出其中的情味。注意读出轻重。

每1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1厘米岩层记载的时间长;岩石形成的过程漫长、不易……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一个段落。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说说语段的生动性。

这是一个以描写为主的语段。

这一段描写了石头的变化过程。

这一段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用词很生动:“带着、旅行”,表示一种目标,一个目的,一个方向,说明了这些泥沙身负使命。很有情味。“冰河爬来了”,说明岩石的形成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十分不易。

3.从文段结构的角度赏析一个文段。

21-28段

从局部看,是总分结构,都是先总说,再分说。

请找出三处表示总说的句子,用下列两组关联词组成一个句子,保留关键信息,使句子顺畅。

三处总说句: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运动。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第一组关联词:岩石不仅……而且……甚至可以……

第二组关联词:岩石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

思考:哪一个句子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最接近?

递进关系:范围或程度上更进一步,强调岩石保留痕迹的神奇。

并列关系:只有前后,没有主次之分。

从语言表达角度看,本文手法丰富,摇曳多姿。

这是从小处着眼的趣味。

四、阅读整理与评价--说有创意的话

从细处着眼,也很有趣味。

让我们把眼光聚集到标题:时间的脚印

仅仅五个字也会有无限趣味。

请根据你对全文内容的把握,拟写一个副标题,作为你对课文标题的理解。

五、结语

时间总是匆匆,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我们所经过的,必将如岩石一样,在生命长河里留下印记,从而构成我们独特的人生。愿各位珍惜!

下课!

教学反思

语文活动,请给学生一个抓手

语文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语言表达的规律,探索语言文字的魅力。

探索的落脚点是学法实践。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说,学法实践的重要目的就是训练能力,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形成了能力,教师就给了学生终身受用的本领。

训练什么呢?

训练发现的能力、鉴赏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归根到底是训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基于以上目标,本课教学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充分的语言训练

本课的语言训练,着眼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到几个段落构成的文段,欣赏用词之妙,表达之趣,结构之美,训练充分。

一个“旅行”,体会出目的性,方向感,使命感,使冷冰冰的石头有了温度。

一处对比,暗示岩石形成的过程十分漫长。

最为有趣的,是对文段结构的赏析,用两组关联词分辨其中的逻辑顺序,让十分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可见可感。

二、扎实的学法指导

本课的学法指导是有序的,有效的,因而也是扎实的。

怎么筛选信息?跳读发现,精准指读。

怎么赏析句子?从说明方法的角度,通过朗读的方式;

怎么赏析段落?看修辞手法。

怎么赏析结构特点?使用不同关系的关联词。

每一个活动都指向一个学习方法。

三、生动的语文活动

从大的角度看,本课的语文活动主要有三个,说发现的话,说赏析的话,说有创意的话。

所谓的发现,就是筛选信息,明确结构;所谓赏析就是感受语言,学习语言,所谓创意,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评价。

结构清晰,活动充分。

说明文作为传授知识的特殊文体,为了要把知识讲清楚说明白,作者苦心孤诣,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把复杂的知识讲明白,把枯燥的内容讲生动。学习表达,探究结构,是语文学习永远的任务和追求,说明文的学习,更是如此。

篇4: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5、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3、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重要意义。

媒体

可用投影仪展示介绍岩石构造知识的一些画面,还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岩石从分化再到重新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受。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

2、录音机:伴奏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你是通过什么来掌握时间的?除了钟表、日历……之外,你还从哪里看到过时间的流逝?……时间除了把它的脚印留在大家刚才所说过的那些地方之外,还把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三、研习课文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是课后练习中的一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2、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之二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学生快速测览课文后回答,教师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这是文章的又一难点,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讨论后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意在提高学生对地质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四、欣赏品味

作为一篇科普作品,本文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语言表达等方面尽量靠近读者,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首先,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尤其是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其次,从内容上看,说明具体、全面。如说到山野里的岩石可以记录时间时,顺便提及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介绍岩石生成过程中如何留下时间的踪迹,却先交代岩石的毁坏、分解过程等,不断开阔读者视野,使人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再次,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地运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的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五、课堂总结

1、总结两节课的教学内容。

2、总结学生的学习表现。

3、总结学习方法。

(课堂总结便于学生对课文h容的整体把握,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用已有的学习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

六、布置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你是否对岩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试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首小诗或散文,抒发一下你的感受。

篇5: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课型:自读课

课时安排:两课时

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

1、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

3、浏览网页,自己查找相关文章,了解课文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画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和了解关键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文章观点和结论的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我们自己怎样记录时间,使人生过得有意义。

教学活动:

1、画图和概括活动。

2、质疑求解活动。

3、迁移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 文章题目《时间的脚印》所提的“时间”是指“地质时间”,那么:

1、哪些段落提到了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2、岩石又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请大家自读课文,画一个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

(二)

1、岩石除记录时间外,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哪些段落提到了这些内容?

2、你找到的句子在段落中都起了什么作用?(段落中心句、承上启下句)

3、出一个段落,让学生补出承上启下句或段落中心句。

板块二:

对课文的观点和结论质疑。

(一) 本文写于50年代,作者认为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是什么?(找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以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

(比如:

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等等。)

(二) 岩石都有哪些种类?是所有的岩石都能记录时间么?

(三) 我们推测地球年龄的依据是什么?是否科学?

板块三:迁移扩展活动。

(一) 课文提到的时间是地质时间,那是靠岩石记录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感到时间的流逝的?有没有什么印记?

(二) 我们能否有意让时间留下的脚印,使生活更有意义?

(给家庭成员过生日;制作成长记录册……)

篇6: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二、学法引导

l、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思路。

3、体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以课文内容为联想点,拓展视野,培养发散思维。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l)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的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有关教科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2、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3、观看有关教科片。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是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平,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中仍思考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hún):(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kū):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山麓(lù):山脚。

粗糙(cāo):(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jūn):裂开缝隙。

刨刮(bào):刮平。

沟壑(hè):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钟鼎文(dǐng):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的文字。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楔形文字(xiē):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讨论: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方面的知识?

讨论明确: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一一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的方式。

(4)大自然中他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运动着。

(5)“海枯石烂”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

(9)岩石形态“平卧”或“倾斜”的原因。

(10)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1l)岩石保存很多的历史痕迹。

(12)岩石的颜色和质料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13)岩石记录了丰富的古代生物的状况。

(14)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l5)岩石上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16)读懂岩石的记录对于人类的意义――找寻地下的宝藏。

2、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分小组讨论文章的结构层次。

讨论明确:

本文按说明内容的自身的内在联系,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第6一21自然段):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6自然段):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第二层(第7一16自然段):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层(第17-20自然段):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第四层(第21自然段):总说岩石的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第22一29自然段)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第30一31自然段)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四)总结、扩展

同学们,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大家讨论讨论,然后踊跃争当中心发言人,谈出大家的共识。

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3、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4、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说到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同。

小资料:

琥珀化石只是化石中的一种。其实,化石有许多形态,有石质化石、煤化石,还有奇异的“冰冻化石”呢。

琥珀化石的来历:远古时,一只小昆虫正在树枝上休息。它不知道危险正在向它逼近。树脂粘住了小昆虫,将它埋过树脂的“坟墓”中。经过沧桑变化,裹着小昆虫的树脂被埋入土中,又经过漫长的岁月,树脂变成化石,这就是琥珀化石。

冰冻化石:在距今1万多年前,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许多长着长毛的猛妈。一天,一头猛妈在暴风雨中跌下山崖,被埋进了厚厚的冰雪之中,冰冻起来。当这头猛妈被科学家发掘出来时,它身上的毛发皮肤都还完好如初呢。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知其作用。

2、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复习说明文的特点。

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重申强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作客观的、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初学说明文的同学,容易产生说明文与记叙文文体的混淆,同学们能从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方式三方面来辨析一下吗?

采用小组争答的形式,看哪位同学答的快而准:

(1)从写作意图上看,说明文的目的在于说明事物,使人对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多得到较为清晰的了解;记叙文则通过写景、状物、写人、记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总之,说明文要授人以知,而记叙文要以情感人。

(2)从文章主要内容上看,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主要内容,说明文则是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3)从文章的表达方法看,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抒情和议论。说明文则主要采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抒情。说明文中的叙述,一般只用概述的方法,叙述是为说明服务的,因而不能运用艺术想像和夸张,叙述的重点必须与说明要点一致。说明文中也有描述的方法,但不同于记叙文中的描述。记叙文中的描述,讲究“形似”和“神似”,笔触细腻,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只是以达到将具体情形解说清楚为限度,绝不作过细的描写。

3、再次细读本文,着重思考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本文的写法特色和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三)教学过程

1、找出本文所举实例,结合用实例说明的内容,理解举例这一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l)说明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时,举钟表、日历为例,意在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笔,引起人们关注大自然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

(2)说明岩石能够记录时间之前,举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计时装置为例,为下文展开科学知识的说明作铺垫。

(3)说明岩石被破坏的原因时,以我国建筑兰新铁路时几分钟内炸掉一个山头为例,说明人的作用。

(4)说明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时,举出长毛象、琥珀等化石。

(5)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见证人,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时,举出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能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记’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象”和“犀牛”都长了长长的毛,说明了“第四纪”冰河的来临。

(6)说明读懂岩石的记录,不仅使我们增加知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则举出“寒武记”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

本文所举实例均为典型举例,即举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事理。

此外,本文的列数字说明虽然次数不多,却足以让人认识到漫长的时间中大自然的变化。如“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在离现在大约六亿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

2、请同学们就自己印象深的写法发表高见。

讨论明确:

(1)开篇引用出自高士其《时间伯伯》的四句诗:“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一下子使读者的思绪从现实中激扬起来,感叹时间的魔力,同时产生追寻“时间的脚步”、了解它的踪迹的兴趣,真是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2)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很好理解,古往今来都有可圈可点的方式。但是岩石怎样记录时间,而时间又能在岩石上打下怎样的烙印,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知识和奥秘,真是令人急欲弄清楚。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人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能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

(3)依据事物内在联系进行说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踪迹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结果。先说明“地球上某些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把这一过程分为:岩石会被自然界和人类的各种作用破坏以致“烂掉”;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自然界中的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即岩石的生成。因为岩石的生成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所以岩石保存了太多的历史痕迹。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迁、地壳运动、古代生物的状况,乃至自然界中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无不在岩石上留下痕迹,这可不就是大自然为我们留下的时间的踪迹。我们读懂自然界利用岩石留下的物质运动的踪迹,又能够使我们增加对自然界的了解,同时探寻出可供我们人类利用的丰富宝藏。本文就是这样,抓住事物自身的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条分缕析,由岩石的成因及岩石记录了自然界的丰富的变化,最后说明岩石上的记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逻辑性很强,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科学性、知识性的特点。

(4)过渡语段承上启下作用明确。

本文恰当地使用了多个过渡段,从而把所说明的内容自然地联系起来,给读者一以贯之的印象。如“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由上文举例说明人类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铜壶滴漏,自然开启下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原因、记录的方式及记录的内容。

科学知识对于非专业研究人员而言,似乎高深莫测。由于本文在写作上采用了上述种种为普通读者能够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法,因而将死寂的岩石说明得生动有趣,以至对岩石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3、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就此思考、讨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学生所举例句不作限制,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据即可。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大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词语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四)总结、扩展

学生再次回顾全篇,重点明了本文以下两点:

1、说明顺序:由岩石的形成到岩石对历史痕迹的记录再到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依据事物内在的联系进行说明,是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

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人与自然》系列丛书,介绍其中几篇文章。

(五)布置作业

篇7: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难点:

学习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展示钟表、高山、岩石的图片。

同学们,现在我们记录时间的工具主要有钟表、日历等。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变化,给大地带来了沧海桑田的巨大改变,时间的更迭带来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推测出时间的更迭。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时间的脚印》,了解一下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他学生补充点评。

【精品课件】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字音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2)解释下面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腐蚀:

浑浊:

楔形文字:

参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páo)楔形文字(xiē)

(2)解释词语。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腐蚀: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

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楔形文字: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阅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层次大意。

参考

第一部分(1-4):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第二部分(5-30):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5-22):岩石的破坏和生成。

第二层(23-30):岩石上保存着历史痕迹。

第三部分(31-32):读懂大自然记录,造福人类。

三、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音频课文】,圈画重要语句,探究下面问题。

【精品课件】

(一)理解说明内容

1、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儿童诗《时间伯伯》,有何作用?

参考: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说明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向前走;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1)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2)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

3、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参考:主要讲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生成变化可以记录时间。通过研究岩石,我们可以了解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心血,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更好得为人类造福。

(二)理清说明顺序

本文说明的思路是怎样的?什么说明顺序?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1)本文说明的思路是:引出话题(岩石是可以记录时间的)――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实际作用(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为人类造福)。

(2)逻辑顺序。

小结:本文先列举现象,时间在向前走,铜壶、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然后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最后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即为逻辑顺序。运用这种说明顺序,合乎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人们读懂课文,了解作者所讲的科学道理。

(三)体会生动的说明语言

作者在说明科学道理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也力求作到生动,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示例:“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石块和轻小的沙砾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笨重的石块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师生互评。

四、总结拓展

总结: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参考:①介绍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②运用了逻辑顺序加以说明;③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拓展:谈谈学习这篇文章获得的启示

参考:大自然一切现象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同学们在平时要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五、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陶世龙的《揭开大地的秘密》,深入了解科普文的特点。

2、运用逻辑顺序,介绍一种自然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可参考【同步学案】、【悦读世界】

六、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说明思路:引出话题――具体说明――实际作用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生动有趣

篇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步》。(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2.解释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山麓:

龟裂:

帷幕:

3.朗读课文,标清序号,说一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4.通读全文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5.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三、初读感知

1.《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学生们给正文部分的段落标上序号,划分文章结构。

2.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3.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四、合作探究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五、拓展延伸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六、达标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②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③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④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1.关于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作比较B.举例子C.下定义D.打比方

2.选段③中“旅行”一词是什么意思?若换成“到远方去”行吗?为什么?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冰河”能“爬“吗?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好处?

七、布置作业

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学习反思

篇9:时间的脚印的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的教学设计

教法

与《食物从何处来》相比,《时间的脚印》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更加陌生。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所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古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于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学法

运用编写提纲或编写梗概的方法把握说明的基本内容;,再透过提纲或梗概去分析说明的层次,理清说明的顺序。提纲是文章的“纲”,要显示出文章的骨架。内容梗概应该比“纲”略细致一些,比“骨架”更丰满一些。给这篇文章编写提纲或梗概,要抓住两点:一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二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导入

本文的标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导入课文的学习:

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2、你是通过什么来掌握时间的?

3、除了钟表、日历……之外,你还从哪里看到过时间的流逝?

时间除了把它的脚印留在大家刚才所说过的那些地方之外,还把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突破

教学本文,有两个重点需要着力突破:一是说明的层次,二是说明的语言。就层次而言,文章在正式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之前,作了一步一步的导引。开头引用高士其的小诗来扣题,接下来从人们熟悉的记录时间的方法转入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法,再用设问句“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过渡到对岩石的介绍。这虽不是文章的中心内容,但却是必要的铺垫,而且铺垫得极有层次,导引得入丝人扣。对岩石的介绍也一样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先说岩石在运动、在变化,接着分析变化的原因。然后说变化中保存了许多历史的痕迹,而这些痕迹便是时间的脚印。最后指出认识这些历史痕迹的价值和意义。的确是思路清晰,顺序流畅。就语言而言,文章大量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语言活泼生动,从而把死寂的岩石、把抽象的时间也写得情趣盎然。

实践

如有可能,去参观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等,或到山野里看看自然界保留的时间的痕迹,并作记录,或写出游记。

探究

1、根据自己的领会,谈谈文章开头引用小诗《时间伯伯》的作用。

2、课后练习二问道:文章插人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这个练习还可以换一种问法:插入“铜壶滴漏”是否有必要?是否影响文章的上下衔接?删掉这一段是否可以?请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答案当然不是唯一的,同学们尽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理由。

拓展

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予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汗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大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乎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大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子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日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你能否从《匆匆》的描述中看到时间的脚印?把《匆匆》与《时间的脚印》作比较,看看两篇文章的主旨、写法和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篇10:《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关于《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的脚印》说课稿

初中语文第四册有三个单元的说明文,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让学生重点掌握说明特征以及说明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第二单元让学生重点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

第三单元要求学生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并重点掌握说明顺序。

第三单元的说明文,与本册前两个单元所选文章有所不同。前两个单元的说明对象比较具体,比较熟悉,而本单元的说明对象比较抽象,比较陌生,这就决定了本单元的说明顺序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而逻辑顺序对刚接触说明文的初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把握。所以,如何让学生把握说明顺序成为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文介绍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深奥,又因为它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和非专业人士,为增加阅读兴趣,在准确、严密的前提下,作者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所以,品味说明语言也成为本文的教学重点。

想让学生把握说明顺序,就要理清文章的内容和层次。

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较难把握,在让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图示法,这样,学生对岩石的生成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后,用更为直观的图片加以印证说明,进而让学生明白: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就是记录时间的过程。理清了文章的内容,说明顺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扩展迁移训练,是本课的亮点之一。让学生仿写比喻句的活动,既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为配合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课件,条理清楚,容量较大。考虑到学生对教材不够熟悉,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入场到上课的这段时间,播放了部分课文录音,让学生尽快了解学习的内容。后半部分插入的音乐,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本次讲课,使我明白,说明文教学并不全是枯燥无味,只要善于摸索、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说明文教学也同样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日后的语文教学将有极大的帮助!

本课最大的遗憾是,对科学精神的渗透只停留在表面上。扩大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8.时间的脚印》 教学设计

《 8.时间的脚印 》教案设计

执教者:新沂市高塘中学王孔云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相关知识。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

2.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准备:1.两笔两本(红笔、黑笔,课本、笔记本);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屏幕展示:课前准备(课本 笔记本 双色笔);

今日赠语: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齐读三遍:我是最优秀的,我一定能做的更好!

同学们,孔老夫子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见时间是多么神奇。我们来看一首小诗——高士其的《时间伯伯》(多媒体显示),大家齐读一遍。时间有脚吗?(没有)那么,可见这首小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文题就源于高士其这首小诗。(板书课题:8.时间的脚印)这课题也采用什么修辞?(拟人)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了解一下它的作者(看图了解陶世龙)。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第二张“恐龙化石”、第三张“三叶虫化石”。(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指生读,明确重难点)

二、自主学习走进文本

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预习效果如何。请看大屏幕:

1.字词我会读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2.标出全文的段落序号?并回答共几段?

3.标出全文的独句段?数一数共几段?分别是哪些?在这些段落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哪几段?

全班交流:1.字词指生读,每个词齐读三遍并书写;2.全文共31段。3.其中有8个段落是独句段,(1、5、7、13、18、22、24、27),其中5、7、18、22、24、27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四个部分。把小标题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时间漫谈。

第二部分(5—21)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第三部分(22—29)石头上的故事。

第四部分(30—31)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

2.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就在我们读文章的时候,某些地方的岩石又开始了新生的过程。

(1).阅读课文7-18段,找一找岩石经受那些“攻击”,用几个关键词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

(2).课文19-21自然段中,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提示: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思考。)

(自主学习3分钟后,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7至21自然段。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问题的关键词句。

全班交流反馈:

(1).阅读课文7-18段,找一找岩石经受那些“攻击”,用几个关键词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

明确: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类的“攻击”。山崖裂缝—山崖裂缝—(碎石,沙砾,泥土)—旅行—沉积—堆压形成新的岩石。

(2).课文19-21自然段中,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提示: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思考。)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明确: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3.小组讨论(3).阅读22-26自然段,找一找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提示: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3).阅读27-29自然段,找出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提示: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四人小组讨论3分钟后,全班交流)

(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22-26段)

明确: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27-29段)

明确: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师生齐读课文最后二段,大家边读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小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5.第四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我认为不偏离,从作者的思路看,这段是插叙,由上文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我觉得这段是承上启下,很自然。

四、品味语言 交流展示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四分钟后班级交流)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请找到并说说这些句子的好处。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四分钟后班级交流)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例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爬”字用得好,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碎石、沙砾、泥土移动的缓慢。)

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躺”与上文的“平卧”相呼应,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地展示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五、当堂训练 拓展迁移

1.本文为了说明岩石记录时间和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阐述事理,说说下列句子是那种说明方法。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举例子)

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列数字)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创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打比方)

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分类别)

2.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学生思考并在笔记本上完成,各抒己见)

(大屏幕展示学生的比喻:岩石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岩石是坚不可摧的城堡岩;岩石是威武挺立的战士;岩石是饱含沧桑的皱纹;岩石是古老的年轮......)

六、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

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业布置:作文《2035年的我》

推荐阅读: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 ——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作品。

第五篇:脚印教学设计

《脚印》教案设计

作者王鼎钧 主讲马红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典故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那浪漫略近颓废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本文的表现手法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思乡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所偏爱的题材,而那些传诵千古的美文,无一不是匠心独具,令人拍案。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正是这样一篇视角独特,构思巧妙,联想新奇,同时又充满浪漫情怀的佳作。

板书:脚印 王鼎钧

一、找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注解的作者简介,复习一下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和王鼎钧有着同样的命运都是有家不能回,充满了对家乡的深刻思念。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中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对比一下余光中和王鼎钧写作风格的不同。

要求:

1、把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序号标好

2、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字词:扛鼎 颓废 坍塌 攒动 不愠不火

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回答我第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Q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鬼魂?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中国著名女作家蒋子丹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没题目是《浪漫的鬼魂》,这是她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所写的读后感,我给大家读一下。“这是一个辛劳的鬼魂,它也许来自北极光照耀的寒冷地带,穿越中原密实的青纱帐和江南水泊桅帆织出的网,从都市的霓虹灯影里夺路而来,走过了太多的路,拣回了太多的脚印,也负载了太多的眷恋和愁思。在天涯海角的椰树梢上,它踌躇不前,生前的路或许已经到了尽头,末日之旅也到了尽头。这是一个富有的鬼魂,它的路也长,脚印也多,所以眷恋多多愁也多多。我又想,它将要离去了,去喝孟婆的茶,用这满筐满篓的脚印作茶钱,买来忘却的轻松。”

二、根据文章描写的对象,划分文章的层次

提示:讲述鬼魂拣脚印的故事是哪些自然段2-7 第一部分:1 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第二部分:2-7 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借时光倒流,重返往昔岁月的期盼

第三部分:8-10 高楼的故事触动我对于故乡的思念,引发我重返故乡的幻梦。

三、研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Q:中心是抒发思乡之情,为什么题目定为“脚.的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课文中有一段围绕两者进行了陈述,你找到了吗?)

课文第6段,“也许捡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与“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等句,巧妙地将捡拾脚印同思乡联系起来。

对于一个远离家乡,又难以重返故土的游子来说,归乡的愿望只有像传说的那样,借助捡拾脚印来完成。因此,以“脚印”为题来写思乡之情,不仅新颖别致,而且饱含作者对于生还故乡无望的哀痛。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美的文章需要反复朗读,反复玩味,才能品出真滋味。下边就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去朗读。1.如何理解“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一句的含义?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利益,而乡愁是“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是无利益可言的,因此它不是经济学。作者运用这一奇特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对于乡愁的理解。(美学的定义: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你认为“像感冒一样的温柔”是怎样的温柔? 以“像感冒一样”这个出人意料的描摹,强调了自己的乡愁的“浪漫而略近颓废”的状态——不强烈但是时间较长,发自全身心。

3.从全文的内容与结构看,本段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直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在全文中起到总领的作用。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1.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哪些回忆、疑惑与联想? 作者回顾自己色彩绚丽的青春岁月;而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的矛盾冲突又使他产生了疑惑;进而又展开大胆的想象,除了捡拾自己的脚印,还可以捡拾他人的脚印,甚至是其他旧迹。2.除了要捡拾脚印,作者还要捡回哪些东西?为什么? 除了要捡拾脚印,作者还要捡回当年的歌声与泪水,因为它们记录了自己的过去,更因为它们与故乡紧密相连。

3.文章第7段对于捡脚印过程的叙述, 与前两次的过程有哪些不同? 前面的“捡脚印旅行”围绕捡拾的地点、内容谈,这一次则从“旅行”的方式来谈,并以自己为例,突出它“使人再年轻一次 ”的可能性。

第2课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王鼎钧的《脚印》,先复习一下上一堂课的内容。阅读第三部分,思考:

一、1.第8段中“我感觉我是一个字……希望是一盘好菜”怎么理解?

这三个比喻,照应前面的“但是人有时追求感觉,忘记事实”,即忘记自己真实的年龄,忘记人生原本是不可逆转的这些事实,却任由感觉去进行捡拾脚印的逆向旅行。将一个年老游子,对于发现这一传说的惊喜,以及对于通过凭借这种旅行回到故乡,回到从前时光的期盼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2.第8段中“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至段尾的内容,是否应该与第9段调换一下? 不应该。第8段中“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至段尾的内容是对于人们一系列忘本行为的反思并批评,第9段的内容是那个乡间父老讲的故事的后半部分。从表现上看,将二者调换似乎文脉更清晰。但从行文效果看,那样会使得第10段中“落地变成了老翁”的想象显得突兀,而依其所引发的所有感慨也会显得生硬。

3.第10段“这不是大解脱,大轻松,这是大割大舍大离大弃,也是大结束大开始”一句中,“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为什么说它既是“大结束”也是“大开始”?

“这”指回到故乡。“结束”的是背负诸多苦难的昨日之我,“开始”的是离弃所有苦难的今日之我,因此,回到故乡既是“大结束”,又是“大开始”。

4.结尾处“我想躺在地上打个滚儿恐怕也不能够,空气会把我浮起来”强调的是什么? 它突出了当所有幻梦实现时,作者那轻松、畅快的心情。

二、文章最后一部分关于高楼的故事与思乡、与脚印有何关系?结合文句,说说你的理解。

关于高楼的故事就是围绕旅客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展开,表现了游子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它与捡脚印的传说相连,为捡脚印旅行指明了目的地——故乡,最终揭示了主旨。

从文章结构看,关于高楼的故事既是捡脚印的传说的递进,又与文首“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 ”相呼应。

三、写作特点

1.精心选取神话传说与乡间故事。

2.运用的联想与想象,采取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

3.大量新奇的比喻与恰到好处的诗词、典故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奇幻色彩与文化内涵。

下载《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八年级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一、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解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2.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教学重点)3.品味语言,体......

    时间的脚印教案(定稿)

    课题:时间的脚印 学习目标 : 1、 熟记文言词意,特殊文言词语和句式,识记作家作品。 2、 读懂课文大意,沥青文章的叙事线索。 3、 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悟作者寄予其中理想。 教学过......

    《时间的脚印》教案

    《时间的脚印》教案1导入新课说到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 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時間の腳印》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明確說明對象,理清文章思路。2.掌握說明順序中邏輯順序。 3.體會本文生動有趣の語言。 4.認識岩石記錄時間の功能,培養學生の探索意識和科......

    时间的脚印教案

    、 导入 新课。(3分钟) 今天老师准备用43分种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本需要两个45分种才能学完的文章。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有)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咱们来个男女生竞......

    时间的脚印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导入新课 说到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同。 小资料:琥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