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城集体备课
《泉城》集体备课
设计理念:
《泉城》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四年级上册第八课。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 :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品词品句中感受济南泉水的美,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情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
1、品读词句,感受济南泉水的特点。
2、有感情朗读甚至背诵,激发学生乐于表现、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称济南为“泉城”呢?师评:以泉水而闻名天下,难怪会有这样的别称!
2、出示第六自然段,齐读。
3、济南的泉水多有名呀!(点出:天下闻名)读词,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真有名呀!再读句子
4、过渡:说到泉城济南,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那就让我们跟随着课文去泉城看看那里天下闻名的泉吧!
(设计说明:以总结段导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比较清楚。)
二、精读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听听,想想:济南的泉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交流: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泉水?(出示句子)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个别读)a 看图片理解“白浪翻滚”!洁白的浪花上下滚动,不断地翻腾,多有气势呀!(读词“白浪翻滚”)白浪翻滚,好像――(读句子)
b那你又见过晶莹剔透的东西吗?说说哪些东西是晶莹剔透的?(露珠、钻石、水晶、雨滴、水珠„)你又从晶莹剔透中体会到这泉是怎样的?(透明的,细腻的,纯净的„)(读句子)
c这泉水真是形态各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除了这形态美,如果你闭眼倾听,泉声也带给你别样的感受。(出示句子)
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自由读)
a泉声带给你什么感觉?
b你从哪儿感受到泉声的大?(“洪大”、“虎啸狮吼”)引读:这声音洪大,如同—(个别读)有的声音还很小呢,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低细得如--(“低细”“秋雨潇潇”)(个别读)秋天的雨声有什么特点呢?(评价:真是细雨绵绵!沙沙的雨声给人宁静、柔和的感觉。)
c个别读,评价指导:这声音是雄浑的!这声音是轻柔的!看来,聆听着来自泉城的声音,也足以令人陶醉!(齐读)
(3)感情朗读:济南的泉形态美,声音美,让人看不厌,让人听不够!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细细体会泉水的美丽、神奇吧!(4)引读:在这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
(5)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浏览一下济南的四大名泉吧!
2、二至五自然段:
(1)请你自己读读二至五自然段,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泉多读几遍,想一想:泉在哪儿?泉水有什么特点?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上圈圈画画,做记号。
(2)交流:你喜欢哪个泉?泉在哪儿?这泉有什么特点?你从哪儿感受到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交流。)珍珠泉(神奇)
出示: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a读句子,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神奇?
b(忽„忽„)读词,评价:这珠串还有变化呢,真神奇!真是变化多端,让人捉摸不透!说话训练:谁能用“一会儿„一会儿„”来说说吗?真神奇啊!你还能用其他词来说说吗?
c再读句子,指导朗读。
d(拎)谁愿意来做做拎的动作?(师生对话)你拎得这么快,你拎出来的泉水会是什么样的呢?(提示:是急的还是缓的呀?)
你是在慢慢地拎,你拎出来的泉水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一个“拎”字用得多好呀,给泉水赋予了生命力,再找找这一小节还有哪个字也让我们感觉到泉水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涌)
e指导朗读。
f这一涌,涌出了串串珍珠,那珠串――(引读)
五龙潭(泉多)a泉在哪儿?
b这泉有什么特点?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师:这就是五龙潭得名的原因)(汇注)你从“汇注”一词也体会到什么?(泉多,说明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c想象“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名字的由来。d齐读第三自然段
黑虎泉(水声喧腾)
a你能谈谈对黑虎泉的了解吗?
b师相机评价:你了解了它的源头(它的源头也很特别)!我想黑虎泉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c(出示图片)你看,这就是黑虎泉,泉水不断地从老虎口中喷吐而出(出示词:喷吐),你耳旁仿佛响起什么声音?这声音怎样?(水声喧腾、昼夜不息)(读词)你会用第一自然段学过的句子说说黑虎泉的水声吗?(再读词)多么响亮!多有气势!永不停息!(看图片)d齐读第四自然段
趵突泉(大、清、美,充满活力)
a泉在哪儿?这泉有什么特点?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b之首也就是第一!它不仅在七十二泉中位居第一,而且在全国也位居第一,可是天下第一泉呀!
c大—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指导朗读,读出大。
d清—清到什么程度呢?真是清澈见底!指导朗读,读出清。e美—如同三堆白雪,洁白无瑕,真美!指导朗读,读出美。
f充满活力-冒(看图片,师描述:泉池中央,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设计说明:课标中指出:学生应体会关键词句在文中表达情意的作用。抓住表现泉水特点的词,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
g刚才老师描述的这段话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爷爷游览趵突泉之后写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齐读)(设计说明:语文教学应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学习语言。)
h现在再来看看这段文字,除了大、清、美,你一定还感受到了什么?(有活力,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从哪儿看出来的?冒)指导朗读。
j难怪会名列七十二泉之首!让我们再次来领略天下第一泉的魅力吧!(齐读第五自然段)
3、背诵课文。把你最喜欢的泉水背下来吧,这样你就能当小导游了。(自由背,指名背。)
4、小结:
刚才,随着文字,我们领略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声喧腾和趵突泉的大、清、美,充满活力。这四大名泉只是七十二泉中的一个缩影,七十二泉的美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再次来感受。(配乐齐读)(达成目标1、2)
三、延伸:
1、关于济南名泉还有许多的文字介绍,课后大家不妨去搜集一下,读一读,你会对济南的泉水有更多的了解!
2、这里,老师就向大家推荐一篇刚才我们读过的老舍爷爷写的<趵突泉>全文,课后大家读读,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你的感想。
3、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看书籍、旅游、看电视片等去了解济南更多的泉。板书设计: 8 泉城
珍珠泉
神奇
涌
五龙潭
泉多
汇注
黑虎泉
水声喧腾
喷吐
趵突泉
大、清、美
冒 教学反思:
《泉城》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介绍了济南四大名泉的位置和特点,写出了泉城的神奇与美丽。五龙潭、黑虎泉比较简单,学生能准确把握出这两个泉的特点。而珍珠泉和趵突泉是比较难体会的,我处理的不是很好。应该抓住“涌”“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拎”来体会珍珠泉的神奇,其实“拎”体现了珍珠泉富有神奇的生命力,而神奇在哪呢?就神奇在它可以“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可是我的教学完全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珍珠泉的泉水到底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自然没有感受到珍珠泉神奇的生命力。所以怎么读也读不出珍珠泉的灵气。在处理趵突泉中的“冒”字时也比较含糊,所以造成学生只知道趵突泉的特点是有活力,但却没有真正了解到底这一个”冒”字赋予了趵突泉怎样的活力。
第二篇:集体备课
答:教师之间要更有成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每位成员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足准备工作,比如熟悉集体备课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作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
备课组成员的备课质量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的关键,集体备课前,可以根据每一位的特长分配“主备”内容,尽量发挥每一位成员的优点、长处,并使之融合成全组教师的共同“长处”,避免个性“短处”可能给教学工作造成的损失。
集体备课时应少讲特殊的、或者本班特点的内容,可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言:(1)、站在教者、读者、作者或编者的角度深入分析教材内容。(2)、说明教学设计意图,让同伴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分析教学环节设计,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分析上。(4)、说明作业设计意图。
交流时,每一位成员都应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互动,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把全体成员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共案”。
集体备课中和集体备课后,每一位成员还要根据自己和本班学生特点对“共案”进行调整;尤其是在集体备课中,其他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时,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或作修改,或在空白处作必要的旁注,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
上完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尽量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应先交流上次集体备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可以是反思性的汇报,也可以是展示性的汇报。
为了适应新课程对学科综合化趋势的需要,在重视同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的同时,也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沟通。有时也可以采取拓展型备课方式,教师可以跨学科参加集体备课,这有利于教师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整合,提高教师开发教材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效益。
集体备课内容最终还是依靠单个的教师完成的,所以在提高集体备课成效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保持自己的特点,形成风格,自成一家。
第三篇:集体备课材料
探究主题: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善于发现、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主题研究的背景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可见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善于发现、合作探究的能力对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提高科学素质是何等的重要。
二、主题研究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合作探究能力方面却存在着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
1.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许多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缺少思考和研究,盲目跟风,把合作探究作为科学课堂的点缀,使其沦落为苍白的形式。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课堂上又是合作探究,又是讨论,又是研究成果展示,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最后的结论还是靠老师实验演示得出,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合作探究等于是表演,流于形式。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做了实验,让学生动手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就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其实不然,像有的教师为学生选好了实验器材,规定了实验步骤,学生只要按要求去做就行了。这种方式,造就了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不会猜想,缺乏实验的设计能力,并没有真正体验到探究的过程,学会合作探究,学生的能力也没有提高。
基于以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我们教学团队确立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善于发现、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一研究主题。
三、主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互动合作、自护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合作互动与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养成合作互动与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前期研究成果
经过我们团队前期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实践,针对这个主题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想法。具体采用以下四个策略来进行主题研究:
1、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持久的探究性趣
2、活用教材,优选教学内容。
3、提供典型材料,促进有效探究。
4、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五、课例展示
光与热教学设计
四小
徐艳华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板书设计
光与热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光与热》教学设计再设计
四小
徐艳华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想听吗?(播放故事: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出了个很有名的科学家叫阿基米德------胜利了!海岸上的希腊人欣喜若狂,围着阿基米德欢呼起来:“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了不起!”)
你们说说是什么帮助希腊人民取得胜利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奥秘呢?等我们研究了《光与热》这一课就能解开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2、同学们,通过前节课学习了,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光源,谁愿意来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光源有哪些?(学生可能会讲到太阳、蜡烛等)
师说:像白炽灯、蜡烛、太阳等这些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它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3、同学们,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行走感觉怎么样?为什么会热呢?(阳光很强烈等)热也说明温度---------(较高);这时太阳下面忽然飘来一片薄云,你的会感到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不热了也说明温度——(不高)梳理并板书:
光强 温度高 光弱 温度低
二、研究光的强弱与温度
(一)、光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到底有没有关系?什么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二)、1、根据自己的经验,你们觉得光的强弱和温度有什么关系?猜猜!同组讨论交流,并填在记录表上。
2、科学仅靠猜测可以吗?(要通过实验)讨论实验方案:
(1)、想想怎样才能收集到强光和弱光,看哪位同学最会动脑筋?(提示:可以用上一些仪器)小组讨论后汇报:
(3)、同学们想的方法可真多,大家同意吗?这么说,我们就有这么多种方法验证我们的猜想,因条件限制今天老师只准备这些仪器,那我们就用它们来做!先拿出温度计、手电筒让学生说说名称,接着说今天以手电筒为光源,用它(拿出凸透镜)来收集强光。认识它吗?知道它的聚光特点吗?
老师介绍凸透镜
(4)了解它们,我们就可以分组做实验了,该怎么做呢?(小组交流一下)打算先用几面凸透镜、几把手电筒,再用几面凸透镜、几把手电筒?不同的凸透镜折射出不同的光影,这时该怎么处理?(请一小组上来演示两把手电筒、两面凸透镜。
(5)、仅靠一次实验能把问题搞清楚吗?那么我们要做几次?科学研究一般至少要做三次!我们就做三次吧!
(5)为了保证实验科学准确,你们觉得实验时还要注意什么?
(每组的实验时间要控制一样,每组反光要集中在一个地方;手不要晃)
(6)大家想得真周到,为了保证实验成功,我们还要分工合作。谁拿温度计读温度,谁拿凸透镜、手电筒,谁记录,分工以后再进行实验,确保实验有序地进行。由于时间关系每个小组做3组实验,每次时间为3分钟,为了让温度计读数看的更清楚,可以在桌上它底下放一张白纸。
3、学生做实验
4、在整理数据时,请各组派一名组员上来,把自己研究的结果填在黑板上的表格里。
5、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三次实验中我们用的工具有什么变化?手电筒和凸透镜数量发生了变化,说明光的强度也越来越——强。它们的温度又是怎样变化的?
6、根据上面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研究结果)和你们开始的猜测一样吗?
7、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光的强弱与温度关系,科学家们常常把这些数据画成柱状图。你们会画吗?指名说说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小组合作画柱状图)
引说:通过柱状图,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光越强,温度越————;光越弱,温度越————
三、凹面镜和凸透镜的运用
1、从上面研究中,我们知道了能用凸透镜得到很强的光线、很高的温度,现实中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仪器,也到很强的光,很高的温度,大家想想有哪些仪器?(PPT出示凹面镜)谁来说说?(先让学生说说凹面镜与平时看到的镜子和凹透镜有什么不同?,再说明它是凹面镜)
2、老师介绍凹面镜(做成ppt演示,(动画))
3、人们正是利用这原理,让它为我们带来很多帮助。先让学生说说.展示一下他们的智慧,教师再补充.认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如便携、折叠式太阳灶北京奥运会采火、普里斯特列用凸透镜制得氧气。
四、课的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收获环节可有可无)
五、课后拓展
1、用不同面镜子等方法继续研究光与热的关系。
2、用冰块制作凹面镜点燃火柴。教学反思: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教学成功的第一环节,老师要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提出问题。我以学生身边和故事中的的天气引出话题,一下子拉近学生的距离,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
2、为了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高低关系”这个问题时,要采用什么仪器,以什么为光源呢?如果,按课文内容,要求通过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的反射来探究光与热的关系,那就得以阳光为光源,而阳光是个不定数,不是你想要就有。假如阴天或阳光不强时,课前我做过多次实验,效果很不明显,更不用说雨天。而且这节课是县优质课评比,时间教育局规定的,没办法另选。我先后用手电筒、充灯,用了好几面镜子反射,温度计一点也没变化。后来我想用到用100瓦白炽灯做成的台灯,结果一试,也不好。怎么办呢?那几天为这个问题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我请教了好几位科学老师,他们都说,这次的课题有点刁钻,也说不出所以然。
第四篇: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一是定好“集备”时间,确保使“集备”有时间保证。
二是实行超周备课、公开说课,注重说课过程质量。公开说课一般由学科组长先示范,重点培养对象多说课,青年教师学说课。说课要求全学科人员必须参加,由说课人重点说目标与能力培养,说学法与教法,说考纲与教纲,说重难点师生互动双突破,说教学案例与典范„„说课过程要求边说边演示。
三是抓好“集备”评析,共同分析,查漏补缺。此环节由该学科全体教师评析说课人优缺点,学科组长总结评析结果。说课人做好记录,及时修正教学案,扬长补短。
四是重点培养对象点评,学科组长把关。待说课人查漏补缺后,将教学案交重点培养的中青年教师在“集备”时点评。其点评不仅能看出该培养对象的整体水平,也是其得以迅速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点评不足之处由学科组长补充、把关。
五是抓好“集备”成果授课关。整理好的教学案,统一印发,分头上课。同一个年纪几千名师生共享同一个教学案。经过认真细致地抓好以上“集备”五环节,有利于重点培养对象在集体智慧中得到老教师的真传和青年教师的创新启发,在群策群力中迅速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使全年级学生共享最优秀教师资源。
第五篇:浅谈集体备课
浅议集体备课
吕振伟
一、集体备课的定义
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在个人备课之后授课之前,由备课组长组织全体备课组成员对本节课进行集体研讨的一项教研活动。研讨的内容包括:本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考纲要求、本节的重难点、本节的教法和学法、本节的课堂结构、本节的教学流程、本节的板书设计与小结等。
二、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可以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它对于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意义重大。
三、集体备课的流程
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完善教案——课后交流反思
1.个人初备
个人初备是集体备课的基础,因为每个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加工处理也是不同的。集体备课前,教师应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
个人初备时,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资料,要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考点、弱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同时教师还要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摸清学生的学情,就是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还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个人初备时要设计出自己的方案,以便共享交流。初备时要标出自己有疑
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2.集体研讨(也叫说课)
集体研讨是集体备课中最重要的一环。
集体研讨内容为: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课堂调控,说板书设计,说时间安排等。
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如下:(1)说教材(也叫教材分析)①说本节教材的内容。
②说本节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后对今后的学习有何影响。
③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说本节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④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说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学重点:一般为达到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教学内容本身的情况;二是教师感到不好教的地方;三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关键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往往会考虑知识点的妥善安排或教学手段的巧妙设置,其实就是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这些安排和设置就是教学的关键点,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
(2)说学情(也叫学情分析)
①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说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积淀,预测学生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引导学生步入“最近发展区”。对学生中已经出现的错误进行梳理、分析,提出矫正策略,对下阶段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讨
论等。
②说教案的可适性。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学生为出发点,备出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案
(3)说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
①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和原则。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要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而定。要注重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③要重点说说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④为顺利的开展课堂教学,需要说清楚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和再创造的情况。(4)说学法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④学法指导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5)说教学流程(也叫课堂结构)
以学案教学为例,学案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复习提问上节内容(语文和外语学科上课时,有必要提问早读内容)。②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③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可采用提问、点评的方式进行。
④处理学案上的习题。可首先公布习题的答案以及错误率高的题,针对错
误率高的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讲题,教师予以点评。
⑤课堂巩固训练,教师点评。⑥回顾总结,布置下节学案。
在以上步骤中,要以知识为载体,设计好有效地师生活动,以师生活动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每个师生活动都应有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形式,各教学活动形式尽可能不要重复。各教学活动形式都要有具体的教学措施作保障。每个师生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6)说课堂调控
因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面的交流,其过程不可能与事先设计好的教案完全相同,往往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而出现最多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师生活动期间,往往会出现启而不发,其原因可能是问题太难,或学生一时无法理解,还有就是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二是活动刚刚开始,学生就知道了最后的结果,其原因可能是问题较容易。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要求教师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至于出现其它的一些情况,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一切以学生为重。
(7)说板书设计 ①画好板书小样。
②说清楚板书的书写过程、作用和效果。(8)说时间安排
说清楚40分钟的课在各教学环节的大致安排。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意外情况,各环节的时间应如何调整。
说课中应注意:说课不是备课,说课不是讲课,说课要突出“说”字。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说出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应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使说课处于“初级阶段”的层次水平。说课的时间以每天
30分钟为宜。
3.完善教案
通过说课,教师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借鉴,集各家之长、避自己之短。“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4.课后交流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四、集体备课的原则
1.合作原则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要加强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2.实效原则
集体备课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
3.研究原则
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集体备课当做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整个教师队伍成为研究型教师群体。
4.统一性原则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进度、学案、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5.超前性原则
集体备课要在上课前一天完成,以便为教师完善教案腾出时间。而个人初备则必须在集体备课前完成。
五、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
1.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的第一责任人,对集体备课要全面负责、全程负责。学校要给予备课组长适当的补贴。
2.备课组要按照集体备课的流程进行。
3.集体备课活动应有详细的记录,年级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4.要做好反思。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反思上节课的得与失,并对集体备课的成果吸收内化。
5.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学校对各备课组实行捆绑考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附一:
备课组长职责
备课组长在年级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备课组的教学和集体备课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每学期初组织本组教师商讨、制定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和单元测试计划。
2、组织本备课组教师每天定时举办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的形式仍以“说课”为主,备课组长要做好活动记录。
3、组织本备课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授课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4、负责对本组教师课时教案、作业批阅、听课记录、教学反思的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组织本组教师精编学案上的习题、课后作业题,督促教师搞好跟踪训练,两周搞一次“错题集锦”训练。
6、组织好本组的周练、月考。要精选习题,严格测试、流水批阅、认真评讲、仔细分析有关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尤其是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和擦边生工作。
7、组织本组备课教师搞好竞赛辅导,有旗必争,有奖必夺。
8、协调好本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上要互帮互助,密切协作,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并协助年级主任督促本备课教师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附二
备课教师职责
一、服从备课组长有关备课要求和内容的安排。
二、根据备课组长的安排认真备课,并在备课组集体备课前将自己的课备好。
三、在集体备课时,按说课的流程积极发言。
四、根据自己上课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笔记上写出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五、课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教具。
六、备课教师在备课时根据不同的课型(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专题课、实验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或方法作相应调整。
七、针对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重点考虑班内前50名的学生,同时兼顾班内50名以后的学生的学习情况。
八、备课教师在备学生作业时,作业量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作业要分层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