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级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初级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集体备课的运作方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务处、教研室实施管理。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公共科和规模较大、门类较多的专业教研组可分成若干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备课组长,哈语备课组组长再次确定上报)
2、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实行先周集体备课。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检查。
(4)撰写教案。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5)信息反馈。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特别要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这将成为评价教案等次的重要依据。
(6)、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二、集体备课必须坚持“三性”原则
1、统一性原则。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三、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这大概就是“功夫在诗外”。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教后及时组织评课。执教者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概括地说,备课要统一,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可以百花齐放。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骨干。一来有把握,二来组长也省心。备课是贯穿于每学期的全过程,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也应给新同志压压担子,让新同志来当“中心发言人”,同时采取“青蓝结对”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这样可以一举数得。如果能切实搞好集体备课,既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强度,又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集体备课,是实施“减负”和“增效”的根本。
第二篇:初级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初级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集体备课的运作方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可分成若干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由教研组长与各备课组协商固定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时间长度不低于两节内容)、定地点(四楼备用教室一)、定中心发言人,实行先周集体备课。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百家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活动结束后,各备课长安排相关教师认真做好活动记录,集体备课结束后及时上交教导处,以备学校领导及上级相关部门检查。
(4)撰写教案。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5)信息反馈。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特别要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这将成为评价教案等次的重要依据。
(6)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二、集体备课必须坚持“三性”原则
1、统一性原则。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三、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教后及时组织评课。执教者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概括地说,备课要统一,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可以百花齐放。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备课是贯穿于每学期的全过程,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也应给新同志压压担子,让新同志来当“中心发言人”,同时采取“青蓝结对”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这样可以一举数得。
如果能切实搞好集体备课,既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强度,又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017.9
第三篇: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及现代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备课实效性,实现资源共享,经学校研究制订集体备课方案如下:
一、集体备课的机构。
1、集体备课以学科为单位,在组内实行集体备课、议课。教导处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管理。
2、集体备课的备课人。集体备课的备课人分为主备人和参备人。主备人根据领受到的备课任务,独立或与他人合作钻研教材,准备集体议课发言稿,编写教案。参备人为组内除主备人以外的其他成员。参备人根据主备人的备课发言及教案设计思路,提出积极的补充和修改意见,以便主备人修改教案。
二、集体备课的程序
1、分配任务。教导主任根据教研室集体备课计划将备课任务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
2、个人准备。组内成员领受任务以后,个人进行备课准备,撰写主备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于一周前上传到校园博客。
3、集体议课。主备发言人上传教案后,组内人员根据主备人的教学设计情况,以跟帖的形式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统一认识后,由主备人完善教案,以二稿的形式再次上传博客。
4、个人执教。每个执教人将修改后的教案(二稿)付诸教学实践。执教后写好教学反思。参备人参与听课,课后进行评课,并写出个人听课心得。
三、具体要求
1、主备人
(1)主备人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搞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即纵、横向联系:纵向是给什么内容作铺垫的,横向与那些内容有联系。
(2)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编制的教案要重点突出。
(3)提出教学目标。编制的教案要从三个纬度上体现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备教法和学法。教师采取的教法必须有效,学生的学法诸如小组学习法、探究法等必须符合教学实际。
(5)备教具。根据学校实际,寻找或自制教、学具;搜寻、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6)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如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的体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的使用,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课内外作业的设计,教具、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时机,对学生的评价等等,都必须考虑周全。
(7)主备人的备课发言和编制的教案,是个人能力、学识等的具体体现,必须精心准备,不得抄袭。如引用了他人的教案,必须注明出处。
2、参备人
参备人除认真履行好主备人的职责外,还必须做到:
(1)认真学习课标,通读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知识点及重难点,做到宏观上把握全册教材,微观上重点吃透所领受的任务的部分。
(2)议课时,参备人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认真研究主备人的教学设计理念,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第四篇: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阴郭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各学科备课组,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编写教案、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常规教研工作,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深入实践新课标、新理念,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教研水平,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在认真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上,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加强备课管理,开展备课改革,切实提高备课效益。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思考研究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这次集体备课的开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作性:同学科教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2、实效性:备课改革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
3、创新性:要解放思想,用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备课,摒弃陈旧的教学结构,探索既符合教改精神又适应实际的教学模式。
4、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集体备课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整个教师队伍成为研究型教师群体。
三、集体备课目标及要求
(一)目标
1、规范教师备课行为。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并保持集体备课的持久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备课组以学生的实际为切入点,坚持教育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及特点,集体探讨一种学业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努力使绝大部分同学都理解并掌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相互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学会反思、创新,通过循环往复的自我反思、总结、实践,形成螺旋式的提高深化过程,使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学实践的“思考者”和“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二)要求
1、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学法指导。根据大纲的要求,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双基能力及思想教育应达到的要求。
2、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双基目标,统一考核要求,统一教学进度。
3、编写教案要完整。做到“十有”:有教学内容,有教学目的,有重点难点,有教具准备,有课时安排,有教学过程,有教法与学法指导,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有教后小结,有板书设计等。
四、活动安排
1、集体备课对象:全体教师。
2、活动时间:每2周一次,星期一17-18时。
3、活动地点:校会议室。
五、集体备课流程
分配任务:学期初,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研究,深入钻研教材、标准,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和本年级师生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并按周制定出集体备课安排表,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注意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个人初备:每位教师要根据所安排的备课内容,提前一周研读所要备课的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等,由主备人集中精力初备所分担的教学内容,编写教学教案,同时准备好发言提纲。而其他教师可以在书上注一注、划一划,也可以在纸上写一写。而无论是主备人还是其他成员都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学的的关键点,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交流研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对备课的内容进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自发表建议,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交流研讨侧重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由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围绕讨论提纲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思路,其他组员进行修改、补充、删减、矫正某些教学环节,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另一方面就教学的难点或困惑进行深入讨论,就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形成有效实施策略。最后备课组长作小结,对议课、说课活动作详细记录(记录在备课组活动记录本上)。
形成教案: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备课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案,规范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文本预案。最后由备课组长审核打印,分发到人手一份。主备人形成的教案应既体现新课程理念,又具有操作实效。教案的右侧要留出空白处,以便教师书写教学反思。
反思完善: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教案作深入细致的推敲、斟酌,并作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并形成个性化的教案。教案实施后,教师还要针对课堂中发生的现象作生成性分析,就教案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即反思或反思随笔。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教案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以便改进教学。
六、注意事项
1、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集体备课都应围绕一个中心,达到一个目的:即以“问题”教学为中心,达到让学生“动”起来,以此增长能力的目的。
2、集体备课要注意完整性。安排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为提高每一课时的备课质量,保证钻研教材时间,每次主备的课时数以1-2课时为宜。
3、要做到超前备课。各备课教师在明确了每次的备课内容之后,先于进度一周进行个人备课,按照备课要求做到“四有”,即“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四精”即“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练习、精心设计作业”。
4、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5、集体备课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全组成员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博取众长。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6、教案讲究实用,不搞形式主义。教案的设计要体现“实用性、灵活性、先进性”。执教者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七、管理办法
1、加强领导。各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要同心协力,做好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工作、科学决策、统筹安排,灵活组织,确保活动健康、有序、高效地进行。
2、健全组织。按语、数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备课组,设备课组长。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做好本组的考勤登记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集体备课时教研组负责人要下组具体组织指导。语文科由语文教研组具体组织指导;数学科由数学教研组具体组织指导;教案课件的保存由信息技术组负责。
3、完善制度。每位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任何人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向分管教导请假。语、数集体备课活动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如有更改,须提前报教导处审批。每次备好教案后,必须交分管教导审阅签字后,方可使用。
4、落实考评。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要与平常的听课相结合,中心小学要成立听课评议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进行突击听课,以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效果,对表现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评先评优及教师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
阴郭小学
第五篇: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尖山初中集体备课制度
尖山初级中学
2014年2月 1
尖山初中集体备课制度
由于我校教师担任的学科较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仅备课一项就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写备课过程中,无法以更充沛的精力研究教材、教法,还要撰写预习提纲、设计限时作业,批改各种作业等等,所以本学期起我校实行集体备课,以便使老师们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材、教法,也能实现优秀资源共享,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章立制,严格执行三环节指导意见。
从课前预习的设计、课中教学模式的改革、限时作业的设置等,通过执教观摩课、示范课,使教师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课前预习、教案、限时作业研讨、设计严谨,能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详实、实效性突出,可操作性强,并在课堂结束后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惑,进行教学反思;限时作业体现典型性、层次性、开放性。作业批阅及时、认真、能做到精致精批。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将在学期初再专门下发《各学科预习提纲设计专辑》、《各学科限时作业设计专辑》,并下发给每位教师,供老师们学习、参考。在开学前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将三环节指导意见学深学透,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
二、强化集体备课过程管理,保障集体备课的务实高效。
1、强化过程管理,力求管理精细化。明确考评检查的权限和统计办法,做到谁管理、谁负责、谁检查、谁落实。
2、根据修改的教学设计、预习提纲、限时作业表格进行集体备课。
3、各级部负责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均推选一名责任心强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长,负责统筹安排课时,具体的备课分工,在开学初做好集体备课安排表。安排时本着一个原则,语文按课备,数学按信息窗,科学、英语、品社、综合实践、地方、校本课程全部按课备,主备人负责预习提纲、教学设计、限时
作业一系列的设计。集体备课每一课时的主备人要提前一周将备课交于备课组长,不得延误任课教师参阅教案,不能按要求上交的,备课组长要进行督促,并做好记录,超过3次不按时上交备课的,质量定为三等。备课组长每周对主备人的备课进行周查,严格按三环节的指导意见对号入座,对于不符合指导意见的地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其及时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重新再备,一直到符合要求为止,业务校长、教科室主任、各教研组长担任技术指导,以便及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非主备人要结合自己想法及课堂教学进行详实的二次备课,教师根据收集到的预习信息,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是对第一次备课进行批注,或者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或对教学过程进行再设计,二次备课重在备教法、学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一是要有收集预习信息的材料,即教师掌握的学生的预习情况,如: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分析、记录,并进行简单统计,这项工作在学科备课的二次备课中体现,不要记录过简,记录时如哪个题、哪个知识内容学生掌握较差,需重点讲解或学生做题情况的总体分析;在二次备课时,对于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完全掌握了的内容,在原来的备课上标出,注明该内容学生已经掌握,课上不再处理;对于部分学生在预习时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或完全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分析,深入思考,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没有达到,还是没有掌握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想一想,按照第一次备课的设计,能否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如果按照第一次备课的设计能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则按照原设计进行教学;如果按照第一次备课的设计不能引导学生解决预习时遇到的困难,则要对第一次备课进行修改,根据需要,可以更换问题,可以把大问题进一步细化,可以补充资料,可以设计学法指导。另外,学生在预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在二次备课时进行补充,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解决。
二是在上完课后要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惑,要有教学反思,要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需改进的地方。要针对课前预习及课中学生表现、限时作业设计及学生做题情况进行反思。
加强并落实经常性的教学常规检查,夯实“备、教、批、辅、考、研”各教学常规环节管理。注重抓好关键环节,即备课的实用性,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作业设计的机动性、科学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自主性等,向教学过程的细节要质量。落实三级管理责任制,即:教师个人做好自查、备课组做好本组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日常检查(周查)、级部做好对备课组的检查反馈、教导处做好对教师存在问题的检查,重点检查存在问题的落实(即跟踪检查)。各级检查都要将评价结果纳入对教师、备课组、级部的考核,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教师工作量的检查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搞形式。各级部重点抓好检查、评价和指导,要严格按照县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和县《三环节指导意见》的要求,每周进行教师工作量的抽查,及时进行通报,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要特别重视反馈指导,对已查出的毛病以后不能再重现,做好跟踪检查指导。学校坚持做好每月一次的业务检查抽查,每学期进行一次校级教学视导暨业务普查,使常规管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严禁常规管理流于形式。
4、加强备课研究。学校继续将每周周五作为备课组集体研讨的时间,研讨时间要雷打不动,除非学校有重大活动,周五不能研讨时,要在下周一进行研讨。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备好课。既要研究学生,又要研究教材,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也就是要清楚每节课想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效果。学科备课要体现重点突出教学重、难点,课后自己的思考、修订,要及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
5、加强校本教研。
一是是备课组活动。充分利用周五研讨的时间,提高研究效率。按照“问题即课题、参与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教研指导思想,开展集体备课,抓实教学
研究。要求备课要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每单元要统一课时安排。各备课组的研究继续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侧重于同一课题下的教学案例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按照“听——评——复听——复评”的步骤进行。既先由主备人(或其他教师)上一节研究课,然后备课组人员进行评课、研讨,找出不足,改进教学思路,再重新修改教案,然后选派另一位教师再上,再评,然后定稿,并作为过程性的资料积累下来,(备课组长做好积累),以备今后教学参考。即围绕某一个专题的同一个课题进行反复听、评、反思,注重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每位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及时地把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积累下来,借助反思提出问题,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周五的备课组集体教研活动中,各备课组围绕每位教师提出的教育教学问题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针对本备课组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让老师们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的办法、好的做法,开展问题式教研,努力解决老师们遇到的问题,并经过梳理后全组成员共同确立一个有共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同一课例中通过相互观摩,研讨切磋解决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或仍存有困惑的问题备课组长作好记录,并在双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中提出本组的问题,在教研组活动中依靠大家的智慧予以解决,最后由教研组长或学科带头人上升到理性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和指导,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教科室要搜集本方面相关做法的案例、文章,下发给老师们供大家参考。
二是形成浓厚的平时的教研氛围。要在各办公室内形成一种教研的氛围、学习的氛围,教研不拘形式,课前研究,课后交流。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节教学研讨课,即把自己新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共同发现不足,找出改进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将不定期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包级部领导不定期参与备课组活动,包教研组领导按时参加教研组活动。
6、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指导与监控。抓作业设计。作业布置要精、要适量,每天的家庭作业要全批全改。各备课组、级部要做好每周的检查、抽查。特别是常识、艺体、活动学科的实践性作业设计。作业要突出重点、有层次、有梯度,体现创新,体现技能训练,教师要创造性的布置作业。
总之,只有备好课才能教好课,才能将三环节的指导意见落实到位,只有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备课中的预习提纲、教学设计、限时作业这三个环节,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减少教师的繁琐备课,才能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研究,进行改革,才能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才能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尖山初级中学
2014年2月
尖山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尖山初级中学 2014年9月
尖山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搞好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的方式:
集体备课采取“说课”的方式进行。学科备课组要根据集体备课的中心议题,由主备课人进行说课,要说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达成教学目标的措施、教材、大纲和考纲、教法、学法、重点难点、设计思路等等。组内其他成员根据主备课人的说课,提出修改意见,进行补充完善,最后形成成熟的教(学)案。
2、集体备课的内容:
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主要解决教学计划、课程进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及方法、作业练习、测试命题等常规教学基本问题,以达到学科组内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特长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每次集体备课,都要围绕大纲和考纲,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主备课人要提前写好发言讲稿(或编制好学案讨论稿)。集体备课时要人人发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探讨的主要内容:
⑴前一周的教学回顾: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⑵下一周的教学内容:按课时(或考点)确定的教学目标、考点解读、重点难点、自主探究、典型例题、反馈训练等;
⑶一周教学中的注意点:易错、易漏和易混的知识点,预防措施;
⑷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渗透、创新题型的编制;
3、操作层面要求:
⑴各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的组织者,负责召集备课组成员按时到指定地点参加集体备课;
⑵各组必须认真填好集体备课记录表,学期末交教务处留存、备查,并作为备课组考核的依据之一;
⑶包级组成员按规定时间参加所分包学科的集体备课,并认真进行指导。集体备课标准
一、总体要求
1、集体备课应突出研究风气。按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要求,突出新的课堂评价观,既要研“教”,又要研“学”,实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2、集体备课应建立在个体备课基础之上。个体备课包括挖资源(课程标准、教材、教参、资料等)、备学生、设程序、选方法、拟活动等;集体备课则是再分析、补漏洞、提建议、添方法等。
3、要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既包括学科教学、单元章节等的总体设计,也包括单一课时的具体设计。教学设计要突出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师生互动。
4、集体备课记录与中心发言人讲稿应详细完整,集体备课记录除记录讲稿要点外,更要记录集体研讨中的个别意见以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处理意见。
5、要根据本学科的周教学时数,明确一周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6、不同年级的同一学科,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全组大备课。初三年级的综合科第一学期每月应安排一次综合科集体备课;第二学期每两周应安排一次综合科集体备课。
二、具体标准
(一)新授课:
新授课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的过程。在备课中一定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正迁移。要从整体的观点设计教法和学法,重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备课要求: ●知识点方面:
1、明确知识点的目标层次(了解、理解、应用)和考纲要求;
2、重点、难点的突破 重点突破:
①、指出重点问题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重视; ②、充分分析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③、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④、研究辅助手段,帮助理解;
⑤、对重点内容要及时强化、反馈,做必要的巩固练习。难点突破:
①、借助多媒体、实验、教具等辅助手段化难为易; ②、运用理论分析推理,攻克难点; ③、加强练习,化难为练; ④、分解难点,降低难度; ⑤、恰当处理教材,适当分散难点。
3、知识点的拓展、深化、应用 ●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
1、演示实验注意问题、改进,是否需要增加演示实验
2、图片、多媒体动画、阅读材料等与本单元知识相关的资料 ●例题和当堂巩固训练
1、例题选择原则:
从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出发来选择基础型、拓展型和综合提高型三种题型,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促进知识的正迁移,题的数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自己确定。
2、当堂巩固训练选择的原则:
根据知识点来确定巩固训练的数量和难度,根据学生的程度确定训练的梯度。●学法设计
1、学法设计主要是设计教师的指导程度和学生独立程度。类 别 内 容
新知识的结构 完全新的知识 新知识=旧知识+一点新知识 新知识=旧知识+旧知识
学习方式 依靠教师 半独立 基本独立
教师指导 学生依靠教师的讲解,学习教师教给的东西 教师通过提问、演示讲解相结合,逐步启发学生自己探求未知,学生有知新能力 学生学习后能按提纲进行学习,阅读课本,自己能解决问题
2、要重视思维过程的训练,教学生想什么和怎样想,及时归纳思维的方法和类型。●教法设计
根据知识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中采用那些步骤、采用哪种教学方法等,如概念课就要围绕概念的来源、形成、拓展、应用等步骤,教学方法采用演示实验、图片、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促进理解。
(二)复习课
复习课是完整、系统地整理深化知识的过程。它重在归纳、系统分析比较,巩固提高。要通过复习课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整体结构,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之系统化。备课要求
1、设计好复习提纲,把本单元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面,建构知识网络。要求学生学会归纳,善于对比和善于把知识整理分类,会做单元知识总结。
2、有代表性例题和梯度递进的巩固训练。复习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层次性和系统性,最好以题组形式出现,抓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等训练,特别要在综合训练上下功夫。
3、复习题要突出重点,揭示知识规律。要加强对教材中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的复习,提高分析能力,培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4、复习题讲解过程中要重视思维过程的训练,锤炼学生思维规范的品质。
(三)习题课
习题课是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发展思维为主要任务,是新课的补充和继续,不是就知识的重复。备课要求:
1、练习题的设计要按照整体、有序和适度的原则,做到有目的,有实效,有层次,逐步提高。
2、练习要防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单一模式化,要把新旧内容交错进行练习。
3、练习时,不但要满足学生正确计算结果,更要重视计算过程,要注重思维训练
4、习题课要设计三种题型,即基础型、拓展型和综合提高型三种题型。“基础型”是第一层次,帮助学生回忆,巩固所学知识,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拓展型”是第二层次,深化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水平。
“综合提高型”是第三层次,综合练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讲评课
讲评课的目的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教师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学习上的漏洞。有利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防止恶性循环。备课要求:
1、试卷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整体成绩、各题的得分率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定性分析学生在知识、思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定性分析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问题的解决:共性问题要分析准确,要从知识、思维和方法三方面去解决,要通过补充练习进行课内和课外的强化训练;个性问题,要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单独训练。
尖山中学 2014年9月